食品安全先进事迹:现代人物画精选(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04:11
中国现代人物画精选(二) 

  阳光下 梁岩 1984年 纸本设色 160cm×180cm 自藏

  梁岩,1943年生于太行山麓的井陉矿区,河北省清苑县人。1959曾任河北省群众艺术馆美术干部。现为吉林省艺术委员会副主任,吉林画院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出版有个人画集九部。

  将现实生活瞬间的美转化为艺术的永恒美,需要有体物入微的观察方法和得心应手的表现技巧。梁岩的《阳光下》找到了表现人物精神状态的切入点,皴擦结合,沉厚有力,集中体现了画家的审美取向。画家以意境的营造统摄全局,增强了给予观者的整体感觉。画面经常出现的意象,无疑是画家内心情绪与外部世界沟通对话的通道。不难察觉,在特殊情境下表现对象常常给予画家无限的启示与灵感,传统语言的繁复华美被他拉回到厚重壮阔的状态,显示了画家心底对表现对象的真诚情感。此作获第六届全国美展优秀作品奖。

  江城女 梁岩 1987年 纸本设色 67cm×68cm 自藏

  《江城女》以水墨写意的手法描绘了一位美丽姑娘的肖像。图中女子取侧面造型,眼角、嘴角重点刻画,面部处理注意明暗、光影。脸部的高光符合人体解剖结构,点染的嘴唇更反映了人物的精神气质。她的衣饰以大写意水墨恣意挥洒,以烘托头部的安祥宁静,只在胸前微露红色的内衣和佛珠,以打破上衣的单调、沉闷。背景以淡墨轻扫,氤氲迷蒙,揭示了姑娘的心情和画家着力追求的平淡天真效果。这种水墨写生人物画看似简单,实则没有扎实的造型能力和对物象的灵敏捕捉、概括能力是很难奏效的。

  幸福鸟 丁绍光 1988年 纸本设色 98cm×98cm 私人藏

  丁绍光,1939年生于陕西,祖籍山西省运城。1962年毕业于中央工艺美术学院。1962年至1979年任教于云南工艺美术学院美术系,1980年任教于美国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艺术系,1992年任美国中国美术家协会会长。1992年任中央工艺美术学院、山西大学、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客座教授。现定居美国加州洛杉矶。他先后在美国、日本、法国、加拿大、希腊、新加坡、韩国以及香港、台湾、北京、上海等地举办过上百次个人作品展。

  丁绍光于60年代初,分配到云南工作给他提供了取之不尽的艺术养料。他喜爱、陶醉于云南绮丽的风光民情和光彩夺目的民间艺术中。在他的创作中,热情地表达了以西双版纳和云南乡土风情为主的题材。他的画中不仅洋溢着喜悦和幸福,还充满近乎乐天主义的明快而华丽的色彩。《幸福鸟》将现代精神与中国古老的绘画传统紧密结合起来,运用细劲有力的铁线描和夸张变形的手法刻画云南少数民族妇女形象。仙鹤的曼妙风姿,少女的瑰丽柔媚,构图的饱满,色彩的美妙,在他的笔下达到了新的艺术高度和视觉效果,从而给人以奇光异彩、目不暇接的感觉。

  人权之光 丁绍光  1998年 纸本设色 106cm×80cm 自藏

   丁绍光的画充满了一片爱心和春风,给我们带来了温情的欢愉。《人权之光》就是这样的作品。画中人物造型,以修长的形体,夸张的动态,迎接普照大地的阳光。画家在画中着重揭示人类热爱生命,追求幸福,向往自由的深刻主题,持有维护人权的积极态度,表达了亚非拉三大洲的人民沐浴着阳光,渴望着和平、美好、幸福的生活永恒和持久。画面以温暖的色调,绚丽的光彩,采取以线结构的装饰性手法,使整个画面具有很强的节奏感和律动感,以表达画家的心声。

  待嫁的新娘 丁绍光 1999年 绢本设色 109cm×91.7cm  私人藏

  丁绍光的作品,不仅超越了民族艺术的界限,亦超越了传统艺术的局限。他的每幅作品都兼容了古典与现代、东方与西方的装饰情趣。他取法中国绘画的线描传统并吸收了唐画的写实、宋画的古典和元画的写意,超越水墨笔法的藩蓠,结合西方对色调的处理方法,充分发挥创作自由的特点。《待嫁的新娘》以夸张变形的装饰手法,塑造了一个傣族新娘待嫁前的美丽和矜持。深蓝色的基调,鲜艳夺目的南国花木,烘托出主体人物修长的身姿。画中人物手臂、腰肢上的饰品及服饰上的图案,无不精心而作,再以全线统一勾勒,使画面充满了诗一般的意境,给人一种自然华贵的美,一种醉心迷人的美,一种如梦如幻、韵味无穷的美。

  穿过人流 张为之  1993年 绢本设色 150cm×l98cm 自藏

  张为之,1943年生于上海市,祖籍浙江省慈溪。196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曾任教于山西省文化艺术学校、山西职工文学院。现为中央美术学院附中校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工笔绘画的意趣表现在构图、取舍、形象,渲染、虚实的各个方面的集结,而非突出某一点。因此,传统工笔画家大都讲求精研外物,细察物理。只有如此,才能做到曲尽物态,逼肖其真。张为之在疏离工笔画“繁彩寡情”的常态过程中获得了新的艺术感受。《穿过人流》大胆捕捉“动作”中的瞬间,以虚晃的背景处理打破传统工笔追求静态表现的程式和框框,在极为精心的立意构图中,画家热衷于当代现实生活和人们情绪的传达。

  虚谷先生 丁中一  1994年 纸本设色 194cm×155cm 自藏

   《虚谷先生》是丁中一表现历代中国画大师的另一种肖像画作品。就作品的技法而论,画家感觉这些人物的形象、动态乃至笔墨运用的过程都受到当时自己内心的一种力量的制约,是画家的心在牵动与强制它去作出明确的表现,即在形象塑造的过程中,力求既夸张甚至于变形,然终不离写实的准则。造型的简约乃显现人物绘画的基本功底,以体现作品的严肃性与真实性;简约又与人品的高洁共生。在此画中,画家在寻找自己的笔墨语言,他以奇崛的线条,简括空灵的构图,极度夸张的造型,以体现中国绘画之精神和笔墨的精髓。此作获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

  风雨青纱帐 伍启中 1995年 纸本设色 219cm×213m 广东省美术馆藏

  岭南新一代画家的画风与前代岭南画派有着内在的联系,作品注重光影色彩及写实造型,别有新意。《风雨青纱帐》中的人物造型注重光影效果、京描关系和立体解剖,更注意画面意境的营造。在一望无际的青纱帐中隐藏着千军万马,时刻准备出击杀敌,讴歌了革命军民保家卫国的豪情。画面上大面积的青纱帐处理得朦胧、虚幻而恰到好处,精心地描绘出一种紧张、神秘、令人心惊的氛围,衬托出游击队员的坚毅、机智、勇敢和不怕牺牲的精神。

  卖花帽的老汉 吴奇峰 1996年 纸本设色 115cm×69cm 自藏

  吴奇峰,生于1937年,浙江省兰溪人。]961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长期在新疆工作。曾任新疆美术家协会秘书长、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一级美术师。

    任何一件优秀的作品,都必然是画家深思熟虑和情感的外化。吴奇峰属于那种偏重于情感类型的艺术家,他善于从日常生活中寻找美的感受。《卖花帽的老汉》描绘的是画家赴南疆游喀什噶尔花帽巴扎所见。帽架上各式花帽反映了当地的民情风俗,都来自于日常生活场景,十分生动。画家精心刻画了一位饱经风霜的维族老人朴实的形象,注入了画家的情感。这种情感自然而然地引导着画家大量地捕捉、速写生活中生动朴实的人和人的生活状态,并且把那些神貌各异的人物、场景几乎不加修饰或略加修饰地移植到作品中去。画家心里带着激情,努力使画面畅情达意,在笔、墨、色的交替中产生美感。

  红果 钟增亚 1998年 纸本设色68cm×55cm 自藏

  钟增亚的写意人物画善于通过环境来烘托人物的内心,尤其在人物姿态和表情的把握上传神、准确,因而产生了不同凡响的艺术感染力。《红果》描绘秋时果熟时节,一少女漫步林间采摘鲜果的情景。画家重点刻画少女的眼睛、鼻子、嘴部,尤其强调少女的体型美,朴实、健康,给人以亭亭玉立的感觉。大写意的衣裙揭示出人物的静美、含蓄,同周围纷繁杂乱的秋景形成对比。此图以水墨为主,讲究笔墨的韵味和墨色的丰富变化。在叶、果和人物周围,以及少女面部用色渲染,追求清雅、秀丽,宛如奏响了一首流畅优美的秋天乐章。

  春睡图 罗屏 1998年 纸本设色 68cm×68cm 自藏

  罗屏,1943年生,福建省漳州人。1964年毕业于福建师范大学美术系。曾任安徽马鞍山画院院长、美协主席。现任马鞍山市文联主席、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出版有《罗屏山水画选》、《罗屏人物画选》。

  也许是罗屏的精神世界与古代的文人雅士相契,所以他的绘画题材始终也未离开过古代文人的闲情逸致,特别是他描绘的仕女,显然是白居易、唐伯虎等人眼中笔下的女性。如《春睡图》中,眠于花丛中的少女,优美的身姿同花儿融为一体。画家以白描、淡彩的技法使两者合而为一,通过水墨的过渡和淡彩的渲染,不仅突出了画家理想中的少女形象,而且也创造了一种令人神往的意境。

  双荷图 罗屏 1998年 纸本设色 68cm×68cm 自藏

   罗屏笔下的仕女单纯清丽、痴情缠绵、艳冶不俗、平淡闹雅、赏心悦目,如小鸟依人又自在自足,似仙子而又栖居尘世,唤人遐思。画家在他的每幅作品中都努力描绘一个理想中的世界,一种如真如幻的优美画境。《双荷图》像一首优美的诗篇,把人们带入了诗意的梦境里。图中的两位少女如花中仙子,婀娜多姿,妩媚动人,画家以水墨、白描、淡彩的形式使她们神情、动态与白荷的象征意味达到了有趣的谐合,从而把诗情画意提升到了新的艺术高度。

  南国风 程宝泓 1998年 纸本设色 68cm×68cm 自藏

   中国艺术的传统就本质上而言是写意的。若就其表现方式而言,中国画自有民族化的写实与写意。从文化精神的深层意蕴与形式语言的表达上去领悟和把握这一传统精神,才能创造出中国绘画新的面貌。《南国风》的创作是深刻地领悟井掌握了这种理法,因而传达出了一种具有时代气息和传统笔墨精神都堪称优秀的民族美学品格。其构图形式、人物造型、墨色调配都沿着这条道路延伸下去,最终给欣赏者轻松、优雅、淡逸、亲切的美感享受和理想的精神追求。

  保安·门神 朱振庚 2000年 纸本设色 138cmx69cm  自藏

  那些新颖巧妙的作品的意蕴都是经过一个特定程序显现出来,即画面的形式构成本身并不具有特定的含义。这幅《保安·门神》画本身已处于化解状态中,因而自身意义且不论,只有通过和谐的抽象组合因素,通过意象造型的象征、隐喻传达出来。这些依附原有形象的线条、几何形状,传统符号以及色彩,在观者眼中,都会引起一连串富有特别意义的联想。反映了画家一种特定的感受、特定的解释、特定的情调和独一无二的创作心态。

  吾爱孟夫子 程宝泓 2000年 纸本设色 68cm×68cm 自藏

   程宝泓的作品,非常具有传统的精神内涵,其格调品位都极为雅逸,浸染着浓郁的书卷气。他很好地把握了传统写意绘画的意境与语言,并确立了自身模式。《吾爱孟夫子》把诗书画从表面的形式上深入到内在精神的追求上,尽力强化其固有的民族哲学品格。图中人物的造型、写意的技法、行书题跋和古朴的印章浑然一体,在看似简单的画面构图中着力追求素朴、凝炼的文人精华和情怀,从而创造出纯正高雅的意境和格调。

  晚风 刘大为 1991年 绢本设色 180cm×160cm 自藏

  刘大为的工笔作品浸润着清雅明澈的气息,散溢出悠远的风采。从整体的构图、造型、造境到具体的色、墨、线的运用都染上了一层浓重的抒情性气质。他不刻意向传统古意寻津问道,但以古典意境的含蓄静逸之美为指向,我们可以领略到作品沉厚中的清澈和典雅气质。无疑,这得益于作品简洁的造型与单纯的色彩处理。画家追求的不是作为语言的表层法则与结构,而是一种精神内涵的深厚  《晚风》极为准确地刻画了伟人邓小平的精神风貌,堪称为一幅时代的佳作。

  脊梁 招炽挺 1998年纸本设色 152cm×152cm 自藏

  招炽挺,1945年生,广东省南海人。1968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现为广州军区政治部文艺创作室主任、一级美术师,广东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曾获第二届中国体育美展银奖,纪念《讲话》发表50周年全国美展铜奖,全国中国人物画展铜奖,全军美展银奖。出版有《招炽挺花鸟画集》等。

  好的艺术作品之所以具有强烈的感人力量是源于作者内心的真情实感。艺术家的任务正是通过他特有的方式把这种真诚感受最大程度地传达出来。《脊梁》这幅画,没有过多的背景环境渲染,也无花样的笔墨翻新,更谈不上繁杂的色彩和浩大的场面辅垫。画家只是截取抗洪抢险一个平常而又特定的场面,用准确精炼而又丰富多变的笔墨表现了人民军队战士们的平凡和伟大,用画家创造性的语言点明了主题——这些年轻的生命,这些英勇的战士用坚强的躯体,有力地扛起了人民的委托,担起了抢险的重任。他们就是民族的脊梁!

  浣纱 萧玉田 2001年 绢本设色 11Ocm×52cm 自藏

  伫立于荷塘池畔的秀丽身影,合着悠远的“平仄”诗句,不知谁家浣纱女游弋在永恒的时间长河里,牵动起人们几乎淡忘了的怀古之情思。这无声的诗句,传送着大自然的气息,飘扬着浓郁的荷香,把观赏者引入含蓄而又悠远的审美境界。这幅画线的走承转合,色彩的沉秀雅致,始自于传统又变化于民间。高明的画家与众不同之处就是从传统中走出来,而丰富的生活又需要画家深进去,一进一出,生活的诗意,表现的活力优美的情趣都融于画中,给人以审美的无穷遐思。《浣纱》这幅以工写意的画作,让我们从中读出了颇多的新意。

  双娇图 励国仪  1998年 绢本设色 68cm×68cm 自藏

   《双娇图》中,画家以三角形的构图精细地勾画出绝代双娇的美女形象。如略作分析,不难发现此图具有以下艺术特色:(一)富有装饰意味,画中人物的发饰、纹饰、飘带、背景等都是在对立变化中趋于和谐统一;(二)用线精致简练:人物服饰上的图案和面部表情等处,用线起伏、转折;繁简、强弱、呼应等均以得意为主,或以单纯为上,其黑白对比、冷暖呼应、写实变化等既吸收了古代壁画的养料,又有现代装饰的成分;(三)总体对比感强。画中线条的设计、服饰的表现、色彩的选用、虚实的处理等方面都在同一的宗旨下自然排列,并散发出古色古香的韵味.总之,典雅、秀逸是此画的主体格调。

  金秋 赵建成 1994年 布本设色 176cmx176cm 中国美术馆收藏

  赵建成,1949年生,山东省青州人。自学绘画,曾受朱乃正指导,后入中央美术学院进修。现为青岛画院副院长、一级美术师,山东省美术家协会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在赵建成的作品中,始终能感受到对东方艺术精神的那种雄浑博大、浑朴自然之象的迫寻,画面所传达的意象是那样的撼人心魄,仿佛没有一种形象能包容这“能量”。加之题材所含蕴的历史特征,则更增强了作品的文化意味。这些“造像”所蕴涵的素静单纯、庄严肃穆远离了世俗的喧嚣与纷繁,同时为纯化语言提供了最为恰当的载体。从技法分析,画家从容地控制着墨中的水分与层次,他能在如幻如真的写实手法中灌注一种唯美的趣味。

 

  李清照小像 赵国经 王美芳 1998年 绢本设色 142cm×80cm 私人藏

   赵国经、王美芳夫妇笔下的仕女形象,根植于传统文化和古典诗韵中,融汇了造型、色彩的现代观念,既有传统美人的古韵,又有现代美人的新趣。这幅《李清照小像》注入了现代人的情感观念,使得全画在寻古追思中传情达意,赋予了人物现代意义的生命。这种审美效果的出现,在于画家在作品中借助具有象征意义的物象,以白鹭、荷花、折扇等作为回归古典美的载休,从而将距离我们近千年的历史人物加以理想化而生成新的艺术形态。

  敦煌之梦·长者 唐勇力 1998年 绢本设色 138cm×78cm 私人藏

  唐勇力,1951年生,河北省唐山市人。1977年毕业于河北师范大学美术系,1985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留校任教.曾任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副主任、教授。1999年调入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任教,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出版有《唐勇力画集》、《唐勇力课稿》、《唐勇力工笔人物画》、《工笔人体艺术》、《中国画家丛书——唐勇力》等。

  这幅画是一幅很有哲理意味的作品。图中借用工笔画、壁画的语言,在绢上进行创作。图中人物造型夸张,充分突出老者的头部和手的表现力,找到了画家自己表达情感的切入点。画家借当代老者的形象,与佛文化进行有机融合,进行了一次当代与传统艺术观念相互渗透的试验,其内涵是极其丰富的。

 

  故乡行 梁长林 1980年 纸本设色 179cmx111cm 中国美术馆藏

  梁长林(1951一1983),吉林省白城人。1978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并留校任教。

   梁长林是一位英年早逝的画家,也是早慧和成熟的画家。他的艺术才华反映在他的每一幅作品中,即使现在看来,也颇令人叹服。他的《故乡行》构图简洁、色调单纯、造型准确、笔致沉稳,这使他的作品具有强烈的形式感和明确的精神指向.其作品的深度既在于对彭德怀元帅深沉性格的把握,也在于对朴素的笔墨语言的驾驭.这种精微和准确地对人物审美气质的体察,产生了画面的内聚力和与观者沟通交流的可能。它引领我们走进那个特殊的年代,走进人物的心灵深处。

  归去来兮 华其敏 1992年 纸本设色 67cm×52cm 自藏

  画家创作中对题材的选择取决于生活习惯、经验、个人好恶和某种类似灵感的偶然因素。不论画家本人是否意识到,这种状况的出现总的来说反映的是对传统文化、艺术命运的反思和当下现状的困惑,以及由此唤起的文化批判精神。艺术家凭直觉和灵感作画,但直觉和灵感的背后往往潜藏着深刻的社会心理根源。中国几千年的文化传统和人文精神,是多少画家的精神回归和理想的追求。《归去来兮》对题材的思想内容投入了较大的关注,画家运用意笔淡彩刻画理想中的人物形象,虽然对传统借鉴、笔墨标新和布置经营都能把握有余,但更重要的是揭示了当代人对传统哲学和文化精神的追问和渴求,通过陶渊明这一精神符号得到了张扬。

  人群·蹲着 赵奇 1991—1995年 纸本设色 157cm×96cm 自藏

  这是赵奇系列组画《人群》中的一幅。图中物泉单纯,在大量留白的背景前只有一个拢袖蹲着的人物,画家运用墨色的单纯、简约,刻画出的是作为中华民族灵魂的静穆精神。在这幅画中,兼有素描和国画意味的皴擦笔法,使人物宛如石刻一般厚重有九同时,画面的外形强化了整块的体量感,突出了人物与大地血脉相连的内在特征,流露出了画家对农民的敬意和对土地的眷顾之情,也反映了画家对农民生活沉默的审视。

  老工人 吴宪生 1998年 纸本设色 80cm×60cm 自藏

   吴宪生,1954年生,安徽省宁国人。1978年毕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80年结业于浙江美术学院人物画研究生班。曾先后任中国美院中国画系人物教研室主任、中国美院成教院院长。现为中国美院中国画系教授,浙江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既要深入地刻画人物形象,又要具有相应的笔墨形式,这始终是困惑现代人物画创作的一大难题。正是因为这样的原因,许多画家被挡在写意人物画的大门之外,即使勉强挤进去,亦不能有所作为,因为造型的不过关制约了他们的发展。这幅写生作品,作者在造型与笔墨两个方面达到了相应高度的和谐,人物五官的塑造,既发挥了水墨写意的技法特点,又勾勒率意、准确、洒脱,衣纹的画法笔墨丰富,千湿浓淡一气呵成,毫无迟疑。整个画面不因重造型而忽视笔墨,亦不因笔墨形式而忽视造型。

  生之路 吴宪生 1996年 纸本设色 134cm×69cm 自藏

   在写意人物画的发展过程中,人物画家往往从两个方面来借鉴和改造旧有的技法,一是从山水画中找出路,一是从花鸟画中来借用。《生之路》这幅作品在表现技巧上便借用了黄宾虹山水画的积墨技法,利用山水画中层层勾染的技法,使形象的塑造更加厚重,沉着,以寓含形象之沉重的人生经历,揭示形象之内在的精神内涵。作者用沉着而自如的笔法,深入而细致地刻画了人物形象,  既厚重又不呆板、滞腻,力求达到一种浑厚华滋的笔墨效果,强化画面的艺术震憾力。

  阳光 李水文 1984 年绢本设色 192cm×l30cm 中国美术馆藏

  李永文,1955年生,天津市人。1956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后留校任教。现为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无论是工笔人物画还是写意人物画,高明的画家在注重整体力度感和气韵感的同时,多从局部的微妙关系去作为表现的起点,而往往这个局部细节是结构的关键所在。在这幅《阳光》画作中,画家在吸取传统绘画营养和写生立意的基础上,有机地糅和了局部的表现和细节的刻画:老人饱经风霜的脸和一双劳作的手,土里土气且风味十足的粗布衣服,图案精美而喜气盎然的织绣品,纹理细密质感很强的树墩等等,这一切在画家精到的笔墨铺排之下和谐生动地描绘出一位慈善平和的老奶奶形象。画中最精彩之笔是那老人无法看得见阳光的双眼和微笑的嘴巴似乎在感受着阳光,诉说着人间的温暖。

  西藏阳光 田黎明  2001年纸本设色  200cm×l50cm 自藏

   田黎明,1955年生于北京市,安徽省合肥市人。曾在部队从事美术创作,199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研究生班,后留校任教。现为该院中国画系副主任、副教授,中央美术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美协中国画艺委会委员。

  田黎明借鉴西方现代派,尤其印象主义的光影效果,创造出富有新意、独竖一帜的新人物画,以取得丰硕的成果。《西藏阳光》在田黎明笔下,反映了忘我超俗的精神境界,光影斑驳,色彩清淡,人物朦胧,含蓄的情感和自然流露的审美意境正是文人思想深层人生哲学和艺术知觉的外化。这种文人精神在宇宙天地间找到了怡情养性之地,是对当代西方人欲横流、偶像崇拜的反拨,是在追求一种远离人间尘世的无人之境。观者看后,必为其宁静幽远的审美情趣所吸引,成为排解个人内在精神的虚弱感和幻灭意识的有效方式。这种生命意识将宇宙视为内心寄托,反映了一种高层次的艺术哲学和美学观念。

  雪域净土 田黎明 2001年 纸本设色  200cm×50cm 自藏

  在创作这幅作品时,田黎明用他一贯清新素雅的风格,描绘了一队行走在高原雪域的人群。在画家的笔下,突出刻画了最前面的人物形象,把后面的物象处理得模糊不确定,即便是同在前面,处于两个成人之间的小孩,画家也以一块白布包住了他的头部,省略了面部的刻画,似乎故意使观者忽视他的存在。这种有意识地概括处理,使整幅作品具有较强的形式感,也给画面增添了象征意味,突显了画家在此召唤原生状态的纯净灵魂的主题。田黎明的作品虽然传统的用笔用线已被剔除,并把西画中的光与影引进画面,但是让人叹服的是在他的作品中传统文化的精粹处处闪现。

  青藤造像 张友宪 1998年 纸本设色 78cm×49cm 自藏

  张友宪,1954年生于江苏省南京市。1982年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美术系。现为南京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副院长、副教授。

  张友宪的这幅作品是他多年坚持国画传统人物,坚信其审美观中蕴含的乾坤之道对人生的正确把握,努力追求以书入画过程中的成果。《青藤造像》用笔爽利,有南宋刚猛笔法遗意,其造型夸张而能得自然之趣,布局精髓略显旷古意蕴。人物造型用破锋逸笔草草画出,一气呵成,不经意间触到人物精神,表现了艺术大师徐渭的精神面貌。这幅画在胸有成竹后,落笔一挥而成,确有“解衣磅礴”的韵味。在超功利的审美中,“用笔千古不易”应该是作中国画的正途。

  买猪图 史国良 2001年 纸本设色 196cm×176cm 中央美术学院藏

  史国良,1956年生于北京,河北省大城人。毕业于北京第三师范美术班,曾从师黄胄。1980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毕业后曾在解放军艺术学院任教,后调至北京画院为专业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1995年披剃出家,挂单河北柏林禅寺。

  史国良的作品中显露着扎实严谨的造型功底、驾轻就熟的笔墨技巧以及营造浓郁氛围的能力。画家基本坚持的是写实主义的路子,但又不同于一般意义的写实画风,这说明他对笔墨的主观归纳带有强烈的个人色彩。他的作品用笔泼辣劲利,有着明快朴实、雄健硬朗的品质。画家从生活景色中捕捉灵感,以“中得心源”、“澄怀味象”营造内心的鲜活意象。从他的作品中不难断定他是一位具力度。

  拉萨街头(附局部) 史国良 2000年 纸本设色 77cmx544cm 自藏

   史国良的这幅《拉萨街头》,一反传统绘画注重情节和叙事的完整性特点,以“漫谈”的形式,用类似于速写的手法记录了画家在拉萨街头所见的众多各具特征的人物,给人耳目一新的视觉效果。但仔细玩味画家这幅似乎是漫不经心的“漫谈”之作,便可发现画家匠心独运之处:一方面画家可以借此摆脱完整场面的束缚,突出画家在拉萨街头所见的印象,另一方面这种形式与画家扎实的用笔互相补充,使画家自身的气质和笔墨功力得以展露。这种创作方法可充分领悟绘画艺术的精髓和笔墨技巧的神韵。

  秋冥 何家英 1991年 绢本设色 203.5cm×151.5cm 自藏

  何家英,1957年生于天津市,祖籍河北省任丘县。1980年毕业于天津美术学院,后留校任教。现为天津美术学院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作品《春城无处不飞花》获第二届全国青年美展二等奖。

  面对风起云涌的潮流变化,何家英无疑是一位特立独行、睿智清醒的画家。他不仅技艺精湛,最重要的是他在当代语境与传统精义的交又点上,以东方主义式的立场重新审视传统工笔绘画的命运,创作了一幅幅代表时代水准的优秀作品。对待艺术存在的诸多问题和复杂的文化背景,何家英始终保持了独特的思考视角和感悟力,这是他将传统写实风格推向完美境地的必要前提。在他的《秋冥》中,他能够从生活现实中挖掘出浓郁的诗意,并以如此生动的方式向观者显示了一种成熟的当代工笔重彩的经典范例。同时,他的意义还在于,他使我们的工笔重彩人物画终于发现了一种推进与升华的有效途径。工笔重彩人物画的表现力在当代第一次被全面、完整地发挥到了极致。因此,何家英必然属于开创一代绘画风尚的画家。

  土地 何家英 1983年 绢本设色 136cm×166cm  自藏

  如果说,中国画艺术就是线与墨的艺术,那么,中国工笔画的精髓也是以线为主体的艺术。当然,中国画特别是中国人物画发展到今天,在承载了传统的内涵和变化之外,又赋予了难以定量的新的意义。线,不仅是结构,不仅是中国画的风格标志,而且是物象的纯化和升华,是画家表情达意的语言。同时,当下的线已突破了古老的界定,它如鱼得水地与色墨,与光影等等亲密地融合在一起,开拓了全新的领地。这幅《土地》是何家英独具特色的用线抒情的工笔经典之一。画中的老农聚精会神的动作,他那因劳作而赤裸的上身和肌筋有力的手臂,以及那土得掉渣的衣服、布鞋、农具等,如此和谐地与山石、土疙瘩融化在一起,默默地表现了劳苦的农民与土地休戚相依的亲和关系。虽然画面景物全满,但在画家聪颖的设计和现代绘画语言的融化下,空间是诗意化的舒朗、宁静,光感是自然化的流动、抒情。如此的一切无疑说明了画家不单是营造意境的高手,还是一位化西方营养为东方品位的探索智者。画作所传递的明快、朴实、清新、纯静的气息深深感染着观者。

  果实 李爱国 1991年 绢本设色 82cm×58.7cm 自藏

  李爱国,1958年生于辽宁省沈阳市。1982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首都师范大学美术系教授,中国工笔画学会理事,北京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作品曾获第七后全国美展铜奖,第二届中国当代工笔画大展一等奖,联合国非政府组织世界和平教育协会艺术大展荣誉奖。出版有《李爱国画集》、《工笔人体画技法》、《李爱国工笔画集》等。

  此作以传统的工笔画法表现人体,颇有宋画的意韵,反映了画家新的探索取向和审美趣味。李爱国的工笔人物画功力尤深,表现在人物的造型、用笔和设色上.在他的作品中,仿古绢的运用、宋代花鸟的背景衬托,使画面在现代气息中透出古韵。

  为爱鸟多种树 刘金贵 1996年 绢本设色 180cm×180cm 自藏

  刘金贵,1960年生,内蒙古包头市人。1984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中国画系.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副教授,中国工笔画学会副秘书长,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画家平时作画,喜平不喜怪,爱简不爱繁,在平凡中进出意味。《为爱鸟多种树》这幅绢本重彩画,取材于生活中园丁修剪树枝的情节,但在画面安排处理上没有按生活常规。画面力求理想化,采用装饰写意与绘画相结合的手法,力求明快、清爽、天趣、本真;树的排列,鸟的分布,点、线、面,动与静都处于有秩序的运动状态,使抽象的真实变为艺术的真实。画家只是想画出一种人与大自然的和谐,人与鸟、自然融在一起的美,生态平衡的美,一种人间天堂的美。

  荷塘情思 四季之一 徐惠泉 1998年 纸本设色 120cm×80cm 自藏

   站在“荷塘情思”画前,每位观众都会被那响亮的色彩所打动。饱满的构图、鲜亮沉郁的片片荷叶在灰褐色基调上被泥金勾出,红袄、金扇、玉镯、腰带、头饰、白花儿,玲珑剔透的丹唇蔻指,引人遐思。风儿轻轻吹过,斑斑驳驳的阳光照射出一池金色的荷塘。一种全新的视觉语言,使你对中国画的丰富性有一种全新的认识.作者从中西文化中吸收、融合、提炼,经过多年不懈的探索,完成了从水墨向彩墨的转变,使艺术回归本质,丰富拓展了中国画的视觉传达能力。此作获第四届全国工笔画大展铜奖。

  虔诚 南海岩 2000年 纸本设色 200cm×120cm 中国美术馆藏

   南海岩,1962年生,山东省平原人.1982年毕业于山东省德州师范专科学校艺术系。曾任山东平原师范美术教师,山东画院画师。现为北京画院专职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出版有《南海岩画集》、《南海岩重彩人物画集》等.作品《阳光璀璨》曾获第九届全国美展铜奖。
    人类总是在挣脱观察与研究对象的局限性中获得发展与升华的。对原始生命本色的向往,使得画家将原始的、强悍的、率真的生命现象作为自己的创作题材,以求返朴归真,在深层次上体验生命真谛。南海岩采用的形式语言与其所表达的意趣圆融相谐。深入的刻画、斑驳的色痕,强化的正是某种朴拙、粗犷的沧桑感。他着色是在不破坏原有形态的基础上进行的,尽管色彩是以墨色作地,但实质上色彩与笔墨处于并置与平等的状态,他迥异于大面积泼彩或以色代墨的画法而有己意。

  中国,一路平安 毕建勋 2001年 纸本设色 145cm×l85cm 盼盼集团藏

  毕建勋,满族,1962年生,辽宁省建平县人。1985年毕业于鲁迅美术学院中国画系,1991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现供职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国画家》主编,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这幅画以铁铸般的形象和充满了张力的构图展现了一代伟人的精神风貌。人物形象在这幅画中占据了绝大部分空间,使人体有崇山峻岭般的博大与雄伟,那凝重深厚的线条似于是在描绘山峰的粗犷和厚重,同时也在讲述人物那饱经沧桑的历史。画面中苍茫的、略带干涩的用笔与层层的墨色形成一种浮雕般的效果,强烈地冲击着人体的视域,造成观者心灵的震撼。我们从那朴实凝重的画面中仿佛听见了伟人的祝愿“中国,一路平安!”

  女人与猫之一 安林 1999年 纸本设色 68cm×68cm 自藏

  安林,1962年生于广西,天津市人。1986年毕业于广州美术学院中国画系,后留校任教,现为广州美术学院副教授、广东省美术家协会理事、广东美术创作院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生活是创作的源泉,这是常谈常新的话题。画要以情感人,这情从哪里来,当然从生活中来,重要的是观察体悟生活。有情感的画能引人联想,百看不厌,收到画有尽而意无穷的效果。表达感情更需恰当的形式,此画采用非常自由的造型手法,脱出写实法窠臼,以极自由的用线和简率的皴擦,达到更高层次的自由,造型手法融合西方立体主义、表现主义造型于笔墨趣味当中,使传统笔墨极为成功地转入了现代语境之中。

  女人与猫之二 安林 1999年 纸本设色 60cm×60cm自藏

   女人与猫似乎本身就有着某种相关的联系,这两种形象的并置在安林的画中传达出一种闲暇、慵懒的意味。作者并不急于说明什么内容,而是以变形夸张的人体和淡淡的背景讲述着自己的直觉。淡淡地用墨使整个画面显得虚渺轻灵,造成一种半睡半醒的虚幻,这是一首没有任何主题的小诗,它只在描述着画者的心绪,随意的用笔和拉长的人体体现着一个用感觉创造的世界。它是自由的、流动的、安闲的、不带有任何目的世界,它从刻意的、忙碌的真实空间中摆脱出来,使观者感受着片刻的宁静和悠闲。

  西风烈 李青棵 1996年 纸本设色 224cm×178cm 自藏

    绘画的审美观念所涵盖的时代文化精神,进一步烘托出立足于传统精神的创造主题绘画的意义。画家在创作《西风烈》的过程中,由最初较为复杂的构图设想大胆取合,精减为两人组合的人物造型,以突出两个女红军战士在长征途中的冷寒。

  苦咖啡 王颖生 1995年 纸本设色 16.5cm×135cm 自藏

   王颖生,生于1963年,河南省平舆人。1983年毕业于河南大学美术系,1997年毕业于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生班。现为中央美术学院壁画系副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

    人物画创作需要扎实的基本功和丰富的生活体验,这最接近人现实生活的作品,往往也最能体现画家的创作能力。《苦咖啡》选取现实生活一角,是画家实际创作生活的表现。图中运用淡墨着色刻画人物形象,从当代人的理性精神或当代人文化心态的角度入手,勇敢真诚地将自己直觉的东西表达出来,用画家的良知和新颖的视觉图式唤起社会的惊觉和感奋。这幅人物画用再现的手法追求当代人与社会的距离感和无可奈何孤独感。画家娴熟的笔墨技巧和对当代社会生存状态的挖掘给观众耳目一新之感,真如喝了一杯苦咖啡。此作获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优秀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