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科壁挂式电吹风:揭开林彪叛逃之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7 00:35:07

揭开林彪叛逃之谜

  “禁空令”下达于起飞后
  但是,关键的问题还是“禁空令”是何时下达的呢?现在我们有幸找到当时亲自用电话向全国下达这项命令的当事人的准确回忆和电话记录,成为解开这一疑团的最有力的证据。
  朱秉秀是当年军委空军指挥所的值班作战参谋,“九一三”事件发生时,他曾协助李德生参与处理这一事件,他详细地记录了自己在空军指挥所亲历这一事件的始末:“周恩来指示,要空军指挥所直接用对空台与潘景寅(林彪所乘飞机机长)沟通联络,要他飞回来。北京西郊机场和首都机场都可以降落。此时,吴法宪也在西郊机场指挥所亲自手握话筒不断地呼叫潘景寅,告诉他只要回来,一切都好办。但是,始终没有听到潘的回答。眼看着目标向边界线移动,并于1时50分飞出了国境,进入蒙古人民共和国领空,并在逐渐下降高度,直到我地面雷达上的飞机信号于温都尔汗以南消失。
  李德生立即向周恩来报告了雷达信号最后消失的位置。同时还示意我赶快拿笔作记录,一句一句地复诵着电话里周恩来传达的政治局命令:‘从现在起,凡没有伟大领袖毛主席、林副主席、周总理、黄总长、吴司令员联名签署的命令,一架飞机都不准起飞。’记完后我又向李德生复诵了一遍。他说,没有错,这就是‘净空’了,空中发现情况就是敌机(由于林彪出逃当时是绝对机密,命令下达后所涉及的人将很多,所以在命令上不能不出现林)。梁(指梁璞,当时任空军司令部参谋长)同时对我们两个作战参谋说,赶快向各军区空军、指挥所传达,要找他们指挥所值班指挥员亲自接电话,叫航行局局长尚登娥也来,航行部门要知道。我与徐心德(当时任作战参谋)分工,由他接通电话,由我传达命令,流水作业。对方都是首长,接电话、记录、复诵都很费时,作战部副部长郝昌照主动站起来帮我们也向下传达命令。从1时56分到2时20分左右才将周恩来下达的政治局‘禁航令’传达完毕。接着空军在场首长研究,经李同意又向各军区空军指示,要增开地面警戒雷达,严密对空监视,发现情况立即报告。”因此,“禁空令”下达的时间是在9月13日凌晨1时56分到2时20分之间。即使是周恩来直接下达命令给山海关机场,那也只能是在1时50分左右,距林彪起飞的零点32分,已经是1个多小时之后的事了。把不能降落归于1个多小时后才发布的命令,不是有点荒唐吗?实际上当时林彪的飞机已经在国境线了。
  关闭灯光是为阻止起飞
  至于机场采取关闭灯光的办法,恰恰是为了阻止林彪的飞机起飞。林彪等是在13日晚上11点50分离开北戴河住地的。11点45分,八三四一部队一名副大队长带7个人乘吉普车出发去山海关机场准备控制飞机,但在途中被林彪的高速轿车超了过去。他们到机场后见林彪、叶群正在上飞机,便找机场调度室,要求制止这架飞机起飞。机场采取关闭灯光和鸣枪的办法阻止飞机起飞。可以清楚地看出,机场关闭灯光,并非是在飞机起飞之后,而是在飞机起飞之时,但飞机还是在黑暗中强行起飞了。
  历史不容涂抹
  其实,只要稍有常识的人都会知道,三叉戟客机时速超过900公里,怎么可能像小飞机那样在北戴河的96楼上空盘旋,“久久不离去”呢?飞机起飞的山海关机场距北戴河有百里之遥,肉眼根本看不见,又如何“向机场方向遥望”,还能听到“飞机返回的声音呢”?这真是太富于想像力了。机长潘景寅对山海关机场十分熟悉,天空并没有关着的大门,飞机上有雷达、着陆灯等先进设备,机场无线电都处于开通状态。如果飞机真的返回山海关机场甚至飞回北京,降落是不会有困难的。针对国内外有关“九一三”事件的种种不实之词,林彪的卫士长李文普最近也撰文谈到:“我多次随同林彪乘坐飞机,飞机驾驶员会听林彪的指示飞向哪里。”而且,这架飞机的航迹有地面雷达航图为证,根本没有返回欲降落的确凿证据。
  
历史是客观的,其真实面目也是不能任人涂抹和随意解释的。《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的作者都是外国学者,中国人自己还有不同见解的问题,不能苛求于外国人。但我们希望外国的学者注意吸纳这些最新的资料与研究成果,而不要不加分析引用一些纯属臆测的描述或别有用心的观点,这样才能保持学术著作的严肃性和可信度。(下)(据《天津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