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雷速递申报类别:从历史中走出来并怀疑它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8 17:25:53

xjjk雅儒

从历史中走出来并怀疑它

类别:百家杂谈 作者:赵炎 [个人杂文集] 日期:2011-9-19 21:31:16  编者按:这篇序,不仅介绍了作者书的内容特点,更表达了作者对历史的看法,写作该文的目的。让我们透过序文,了解了作者的书,看到了该书的价值。  --《历史的拐点》自序
  
  许多文史研究者谈到中国历史文化就尽说好听的,而且说得那么美,反之,把世界说得那么差劲,好像中国不在这个世界之列似的。这不符合历史事实。中国历史文化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只歌功颂德显然不全面,否则阿Q精神、酱缸精神等等就无依归。
  历史都是在矛盾中展开的,有美的一面,也就有不美的一面,二者发生碰撞,便产生了拐点。拐点,是一个数学名词,将它用于历史走向的剖析,矛盾是点,在遵循一定轨迹和曲线的基础上,完成历史发展、朝代更替、时移势易等诸多面的简略勾划,这是拙著的大体脉络。每一个拐点都是一次机会,在矛盾中陈述、分析拐点,是历史辩证法所推崇之精华。
  历史文化没有“优劣”之分,但我认为,从比较的角度看,历史有“先后”之分,是事实。从大局来说,“先后”首先是历史阶段问题,我还是相信历史是有规律的,经济是基础,文化等是上层建筑,经济发展的程度大体也决定了文化的发展程度。这个“规律”的背后,有一只无形的手在发挥作用,就是所谓的拐点。
  这是一个历史问题,超越或者跳过它,是行不通的,但可以走出来再回头去审视。我们审视历史,就是要发现这些故事中的矛盾或拐点,及形色各异的人物如何面对这些矛盾或拐点,从而影响历史发展、改变历史进程。
  我比较喜欢万历皇帝这个人,拙著中有一个章节几乎都在说他。作为明代历史盛衰分水岭式的人物,他无论是规划人生,还是规划政局,其实都是在规划历史,他的一句话、一个决策、一个失误,随随便便就会成为历史之拐点,左右着国家的前进方向。
  唐朝的李世民,是我钦敬的一代伟人,但他之所以能够成为伟人,主要的拐点,无疑应属于“玄武门之变”。但他晚年信奉炼丹术中毒身亡,留给李治一个烂摊子,直接或间接导致武周的形成,对历史来说,恐怕也是一拐点。
  在拙著中,我为读者们逐一分析了200多个类似的拐点,但愿能为大家另辟一种全新的历史阅读方式,如此来解读中国历史的事实,可能比较接近历史。我最不赞成把历史抽空,把历史抽空,不是历史爱好者们干的事;我也不赞成把古今混同,把古今混同,用今天人们的精神改铸古人(固然也是我常干的事),但这对古无所谓,却会影响对现今问题的探讨和认识。走出历史,用怀疑的目光去审视历史,或许是个正途。
  理论这个东西,作者姑妄写之,而阅读的人,差不多也是姑妄信之。就比如炒股吧,若是书架上的各种宝典、窍门管用,那些作者干嘛还要辛苦地写书?这是我在一篇文字里所表达的怀疑思想。我自认为这句话本身没有错,因为它符合“二分法”的原理:积极面与消极面并存。如同“只缘身在此山中”一样,局部的观感是积极的,而整体上就很消极;若是跳出此山看此山,局部就成为消极的模糊,而整体却变身为积极的恢宏。理解了这层意思,再去看每一个拐点产生的影响,就会更加生动了。
  另外,由于中国古人的思维比较讲究整体性,是一种集合性思维,这种思维方式记录的历史,应该是一种组合结构,我把它称之为“阴阳组合结构”。所谓阴阳,就是有两个命题同时互相对应或者对立。这也是历史拐点之形成原因。研究历史的人,一般都有这样的发现,即很难用一个拐点来诠释一段历史,讲一个必然要引发出来另一个,甚至多个。比如讲三国,就不能不说汉末后党、宦官与皇帝的三方权力斗争,更不能不提及司马氏缔造的三国归晋大结局,这是一个典型的历史组合结构,你只抓其中一点是不行的。这种发现,正是跳出历史回看历史的结果。
  就我有限的知识和对历史文化的短暂研究,还不能自吹是一个勇于跳出历史、敢于怀疑历史的人,我会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重要的是,我已意识到从历史中走出来而不是拘泥于白话历史的重要性,这是我感觉骄傲的地方。(赵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