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晴雪穿越花千骨:脚后跟疼是怎么回事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2:59:46
脚后跟疼是怎么回事
  • 最近更新:
  • 浏览次数: 44370 次
     足跟痛(calcanodynia),足跟一侧或两侧疼痛,不红不肿,行走不便。又称脚跟痛。是由于足跟的骨质、关节、滑囊、筋膜等处病变引起的疾病。常见的为跖筋膜炎,往往发生在久立或行走工作者,长期、慢性轻伤引起,表现为跖筋膜纤维断裂及修复过程,在跟骨下方偏内侧的筋膜附丽处骨质增生及压痛 ,侧位 X 射线片显示跟骨骨刺。但是有骨刺不一定有足跟痛,跖筋膜炎不一定有骨刺。

脚后跟疼的原因

1、韧带发炎 绝大多数的脚后跟疼痛都是由于韧带发炎引起的。人的脚后跟由33个关节和100多块肌腱和韧带组成,脚底的韧带紧连着跟骨的底端,当人行走时,巨大的牵拉力集中在跟骨下面韧带上一个狭窄的区域内,反复的牵拉摩擦容易导致韧带和骨骼结合部位发炎,造成疼痛。同时,体重也和后跟疼痛有一定关系,一般来说,较胖的人更容易患后跟疼痛。   
2、鞋子 鞋子是引起后跟疼痛的主要原因之一。脚部的骨骼、肌肉和韧带承受着人的整个体重,这就要求鞋子充分地支持足弓,使脚掌受力均匀,使韧带得到适当的放松。但是,有的制造商为降低成本,在鞋子的内部结构上偷工减料,导致鞋内的构造不能有效地支撑足弓,力量集中于脚掌的某一部分,这样会加大韧带的压力,使韧带更容易发炎。
3、足底跖腱膜炎   足底跖腱膜是足底维持正常足弓、缓冲震荡、加强弹跳力作用的腱性组织。长时间的行走、过度的负重,都会引起跖腱膜的劳损,导致局部无菌性炎症,而出现疼痛症状。    
4、足底脂肪垫萎缩   老年人的足跟痛较为复杂,除了以上两种可能的原因外,还有老年人本身的足底脂肪垫萎缩,其缓冲震荡、防止摩擦的作用减弱,使局部更容易受到损伤而出现疼痛。    
5、跟骨骨刺:多见于老年患者,当有足跟痛时,经过拍摄X光片,可以发现跟骨结节处 有大小不一的骨刺形成。但是,临床上发现骨刺不是导致疼痛的直接原因,只是隆起的骨刺,更容易使局部组织受到摩擦、劳损,产生无菌性炎症,其足跟疼痛的程度与局部炎症反应的轻重有关,而与骨刺大小无直接关系。

脚后跟疼怎么治疗

  1. 营养防治及食疗
    1、补充维生素B6 ,可帮助钙质吸收和预防骨刺的形成。  
    2、补充维生素 C。  
    3、多食含钙的食物。   
    4、多食含镁的食物,如蔬菜、谷类、肉类、豆类及豆制品。  
    5、避免食用酒精、咖啡、糖类食品,以防止机体恢复过程中发生的障碍,保护体内矿物质的平衡。  6、川芎、当归猪脚汤:川芎、当归各15克,猪后脚一只。将猪脚与二味中药炖一小时,喝汤和肉。通经活血,濡养经络。
  2. 药物治疗
        西药:选择具有消炎镇痛效果的药物进行治疗像芬必得、头孢等可以消炎止痛。 
        中药:选择具有消炎、镇痛、活血化淤、通经走络、开窍透骨、祛风散寒等功效的中药进行治疗。像云南白药喷在患处可止痛消炎治疗扭伤性组织以及跟骨消痛贴等贴于足跟肌表刺激神经末梢,扩张血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改善周围组织营养,达到消肿,消炎和镇痛之目的。安全、经济、快速解除足跟病痛。
  3. 小偏方治疗
    1:新颖苍耳治足后跟痛有殊效;具体做法是:将鲜苍耳叶数片垫于袜内足跟处,24小时更换新叶一次。
    2:石揉治足跟痛:用石头蛋揉患处(石头小鸡蛋型)。开始先轻些逐渐加剧,每天两次,每次20分钟。
    3:治多年脚跟痛::"针麻"20克"湖脑"50克,"针麻"捣碎与"湖脑"合拌一路,分五份装入缝制好的小布袋里,每次1袋垫在脚跟痛点上,一周换一次。
  4. 封闭治疗 
          可以打封闭针,效果快,相对费用便宜。先在疼痛点注射一针,看疼痛情况可以半个月以后加强一针。但封闭针不能保证彻底解决。 年轻女性慎用,是激素类药,会导致2-3个周期月经不调,半年内最好不要怀孕。“封闭针是将药物注射到疼痛的部位,达到消炎、止痛的目的,并有缓解局部肌肉紧张的作用。时间长的可管数年以上,短的数周,视病情轻重,时间长短不定。这是一种对症治疗措施,对消除局部的疼痛症状有较好的效果。

特殊足跟痛的治疗

一、假性足跟痛  足跟痛常表现为早晨起床落地的第一、二步最痛,走几步后便可以逐渐缓解。足跟痛分为两种:一种是真性足跟痛,X光片证实确有跟骨骨刺的形成,痛点集中;另一种是假性足跟痛,X光片没有骨刺增生的形成,足跟部持续疼痛,双腿有沉重的乏力感。两种足跟痛互相之间没有什么连带关系。从中医的角度分析,足跟痛属骨痹的一种,多因肝肾阴虚,感受寒邪所致。   足跟痛是老年人常见的一种疾病,可是现在在年轻女性中的发病率逐年上升,特别是像邹小姐这样的白领一族,上班穿着时尚款式的凉拖鞋,足后跟部长期暴露,在空调房内易受寒邪侵袭,下班后忙于逛街、跳瘦身操,足部又未能得到很好的休息,由于足跟长期受压、运动过度和受风寒,引起足跟脂肪纤维垫无菌性炎症,最终诱发疼痛。
  假性足跟痛是可以预防的,平时注意足跟部的保暖,避免过度行走或站立过久,睡前可用温水泡脚,或对足部予以热敷,平时尽量选择穿软底鞋,至于扁平足者,更要注意避免过度运动,最好还能穿上矫正鞋。

二、产后足跟痛 原因:产妇在月子里,气血两虚,很容易受凉寒之气。特别是足部,包括足后跟,一旦受凉,在以后的日子里就会出现疼痛。产后足跟痛是虚症,不是外伤,也不属于骨刺所致。这种产后病,以肾虚为主,产后穿高跟鞋,经常赤脚穿拖鞋、凉鞋,常常是重要的诱因。 肾为元气之本,肾主生殖、主骨。根据经络循环路线,足跟属肾经循环的范围。产后本身肾气虚弱,冲任受损,百脉空虚,气血两亏,如果再经常赤脚使足跟外露,或经常穿硬底、弯曲度高的高跟鞋,使产后本已虚弱的足部肌肉不能得到休息,气血失于温养而不流畅,就很容易导致足跟痛。如果不及时调治,日久不愈,便会落下“病根”。

制痛对策: 

  1.产后一定要注意足部保暖,穿袜子,穿护脚趾、足后跟的鞋子。产后三个月内不要穿高跟鞋和硬底鞋,穿凉鞋、拖鞋时最好穿上袜子。  
  2.对疼痛部位热敷,或进行其他物理治疗。  
  3.出现上述症状可请中医师指导,正确使用药物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