颐亭花园物业电话:申纪兰,一位老劳模,一位老人大代表,一名老共产党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6:58:54

申纪兰,一位老劳模,一位老人大代表,一名老共产党员。

( 

《忠诚——申纪兰60年工作笔记》序

温 

 

 

这本书弥足珍贵。

 

主人翁是一个老劳模,一位老人大代表,一名老共产党员。这是一个农家女儿的六十年,也是共和国的六十年。

申纪兰,作为全国唯一一位从第一届到第十一届的全国人大代表,在这本名为《忠诚》的书中第一次比较完整地述说了她从一个农家女儿到劳动模范再到人大代表的人生历程,也记录了我们的祖国从积贫积弱的旧中国到社会主义新中国再到屹立东方的现代化强国的发展历程。

 

西沟是她的标志,劳模是她的身份,人大代表是她的责任。

 

上世纪五十年代,一个二十几岁的农家女儿,当农业合作社副社长,加入中国共产党,当全国劳模,当全国妇联执委,出席世界妇女大会,受毛主席接见,被周总理请到家里做客,一步一步带领西沟人开山、种树、致富,巨大荣耀融入巨大的责任,党的不尽恩情化成永恒的信仰。

 

“没有在旧社会活过的人,很难理解我心中的恩情,也不会想到我们这个国家是怎走过来的。我1953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我就是一名共产党员,我当这个干部,就得为党为国为人民服务。我还是那句话,你要有私心,就不要当干部;你要当一名共产党员,就要为人民服务。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个唯一标准就是你干的事情,哪个对,哪个不对,才能总结出你自己这一生到底是甚人,是为人民,还是为自己了,是一心向党,还是私心太重,最后的结果就在这个上边哩。”

 

这就是申纪兰,她很朴素,走路快,做事快,不讲多高深的话,却六十年不改本色,六十年勤勤恳恳,六十年艰难跋涉,诠释着一个共产党员对党的忠诚。

 

我和申纪兰同志相识已三十七年,她是一位让我敬重的人,在十一届全国人大我们又有缘在一个代表团,往事新情,让我难以忘怀。

 

1974年,我从内蒙古调回山西省委工作,妻子调山西省妇联机关。申纪兰同志以其声望时任省妇联主任,但大部分时间仍在基层,并不驻机关办公。当时“文化大革命”还未结束,各方面很不正规。我们由外地调来,第一件头痛的事就是没有住房,孩子又小,四处奔波借住,十分狼狈。老申知道了这件事,找到我妻子说:“我这个主任关心干部不够,让你们为难。不要费劲了,你们小两口和孩子就住在我的办公室吧。反正那房子长年空着,也是浪费。”说着拿出了钥匙。我们再困难,也不敢接这把钥匙呀。但心里一直热乎乎的,多年以后还常记起。

还有一件事。当年申纪兰参加各种会议活动较多,机关常要代她填表,当时她从省到县已兼有多种职务,有各种头衔,但她每次都要叮嘱工作人员:“前面那些填不填都行,村支部书记这个职务一定不要落下。”她是一个不忘本的人,常说,劳动模范离开了劳动还算什么劳模。

 

虽相识多年,我却一直无缘到她的西沟村一看,直到前几年春天终于有了一次机会。西沟,真是深山大沟,前沟后沟沟套沟。老申已是七十八岁的人了,领着我翻梁下沟如履平地。她先领我看西沟发展史的源头,解放前的沟底破窑,又看如今满山郁郁葱葱的树林。村里依山而建的层层窑洞,比城里鳞次栉比的水泥楼房更令人赏心悦目。在坡上她指着一孔破败的窑洞说,那就是当年她的引路人、老劳模李顺达逃荒来这里落脚的地方。

 

我奇怪这大山里的交通之便,不管哪条沟,车子都可进可出。原来这里也有老申的功劳。过去山区多年通不了路,老乡头年买个猪娃抱着上山,第二年长成大肥猪,却抬不下山。山货运不出,看病难,上学难。作为人大代表,申纪兰对这种关乎民生的现状很是揪心,2001年她在全国人代会上正式提出议案,请政府关注山区交通建设。交通部负责同志立即率人到太行山区调查部署修路。政府亦相应拨款。现在山区已村村通公路、通班车。这通车之便还带来另一情况,常有外省市的村民慕名到西沟来,向人大代表申纪兰反映本地的民情和积案,老申都认真听取。

 

从西沟回来,我一直在想一个问题。什么是人大代表,就是要代表人民说话;而要能代表人民说话,先得自己不脱离人民,永葆一个普通劳动者的本色。以申纪兰的资历,从一届代表当到十一届代表,已是全国名人,就是任何一个文体明星也未有她这样在媒体上占据的时间长。上到中央下到省市,她不知曾结识过多少领导,多少大人物,她也有多次机会去高就他职,但她从没有什么非分之想,从没有借机为自己办一件私事,三个孩子也都是平头百姓。爱因斯坦说居里夫人是欧洲唯一没有被荣誉宠坏的名人。申纪兰顶着名人的光环已半个多世纪,却没有一点名人的架子。她确实以代表的身份为人民办了不少事,有的还是很不一般的大事,但她从来不说,也不让媒体宣传,这正是她最让人敬重的地方。每次到北京开人代会时,总有许多人围住她签名,又有人买了很多首日封让她签名,这成了她的一大负担。我常劝她适当谢绝,她却说:那是人家对咱的信任。

 

2009年,新中国成立六十年专题记者在采访结束后问她,如果用两个字概括自己,她会选哪两个字。申纪兰毫不犹豫地说:“忠诚。”这是一位让很多接触过她的人感怀的伟大女性。她经常说:“我最感谢党的是,没想到(旧中国)四万万五千万逃荒要饭,没想到(新中国)十三亿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过上了好日子,共产党多伟大!”这是多么简单、直接、朴素的感情。

 

六十年不短,写下这六十年不易,走过这六十年更不易。

 

所以它很珍贵。

 

读完申纪兰所述六十年经历,同样要用两个字来形容的话,我想说的是:“温暖。”

 

这种温暖来自于一个从土地里走出来的劳模对土地的感情,来自于从“男女同酬”走出来的人大代表对人民的情感,来自于对自己的领路人老劳模、共产党员李顺达同志一生的恩情与敬重,来自于对解救了自己和全国人民的中国共产党一生的忠诚与追随。

 

梁衡

2011年6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