颊脂垫切除术:主题雅联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6:13:23


1、冰心居室联  
=======
  中国现代著名文学家谢冰心,出身书香们第,自幼受到诗书熏陶,极喜对联,至老不衰。
  在冰心的福州老家,她祖父的书房里挂有一副对联:

    知足知不足,有为有弗为。

    据当地人说,冰心年幼时,其祖父常给她解说这副对联.数十年来,她对这副对联的喜爱丝毫不减,因为内中蕴涵了做人的骨气.有人请她题字,它常写的就是这两句话。
    她老家的厅堂上还有一幅楹联:

    海阔天高气象,风光月霁襟怀.

    另一间屋子里挂的一副对联是:

    雷霆走精锐,冰雹净聪明.

    冰心也很喜欢这副对联,因为它使人心中有一种辽阔之气。
  在北京老家,她父亲的书房中挂有萨镇冰题赠的一幅对联:

    穷达尽为身外事,升沉不改故人情.

    冰心也极爱此联,她对自己对朋友都做到了这一点。
  冰心北京老家的堂屋里还挂着林则徐的一副对联: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

    她常对人说,此联有古凛然正气,所以十分喜爱。 

  2、别致的教师婚联(李盛仙)
=============
  有对数学教师喜结良缘,同事撰赠喜联为:“恋爱自由无三角;人生幸福有几何。”“三角”与“几何”是数学名词,嵌入联中含义双关,既切两位新人的职业,又道贺了他们的美满的姻缘。

  某数学教师恋爱时遇上十年浩劫,拨乱反正后始得以完婚,同仁们撰一喜联相贺:“爱情如几何曲线;幸福似小数循环。”联中的“几何曲线”表达了爱情经历坎坷曲折,“小数循环”则是借以祝贺新人美满幸福,地久天长。

  某乡村中学,一对数学教师结为百年之好,工会赠予一副喜联:“恩爱天长,加减乘除难算尽;好合地久,点线面体岂包完。”此联语言朴实,浅显易懂,尤其是巧妙地应用数学名词来表达美好祝愿,自然而别致。

  某高校一位几何教师和一位物理教师燕尔新婚,调皮的学生书赠一联:“大圆小圆同心圆心心相印;阴电阳电异性电性性吸引。”联中采撷了几何和物理数语,意则相关,可谓构思巧妙,耐人寻味。

  某同校的两位生物教师,平日互教互学,感情甚笃,有情人终成眷属。同事们赠一喜联云:“恩爱如植物,萌发生长开花结果;婚恋贵同心,精诚团结播种育苗。”此联意境全新,既影射两人任教科目,又祝愿他俩偕老白头,姻缘美满。

  某地一位教植物的教师和一位教动物的教师结为伉俪,人赠喜联云:“常慕连理花并蒂;今效鸳鸯蝶双飞。”联中嵌有动植物名称,暗喻婚恋,颇有情趣。

  某教工宿舍有一副奇特的婚联,上联是“1234567”;下联是“ABCDEFG”,横批“OK”。原来是音乐教师与外语教师喜结秦晋之好。更奇妙的是横批中“O”乃是乐谱符号,“K”还是英文字母。合起来看,“OK”真是正相匹配,同心永结之好。与此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某地一历史教师和一音乐教师的婚联。联语曰:“室内容古今中外;琴中飞1356。”此联通俗诙谐,趣味盎然,颇见匠心。

 

 

 

天涯(网)对联(一) 
==========
 山石岩下古木枯,此木为柴;
  白水泉畔口犬吠,良犬是狼。 
    
  风起云涌雨将至,电闪雷鸣;
  水落石出潮已退,风平浪静。

 写真集
  度假村
  
  虎跑寺
  人生观

 李涩瓜甜莲藕淡,能开胃者,不过几粒酸枣; 柳绿梨白芭蕉青,善闹春物,何止数株红杏?
  
  莫笑文人穷酸迂腐
  休讪武士愚忠驽钝

 浣溪沙畔渔家傲
  醉花阴下菩萨蛮
  
  夜长风凉云醉月
  晓寒花重柳扶霜

 风持叶笺,欲往何处寄秋思?  
  雁衔尺素,且向孰人诉春愁?

 白宫红场青瓦台,谁主天下?
  红绋绿玉白素珍,孰落民间?

 春气温,宜食麦以凉之。
  地脉寒,当醅酒而温也。

 

 

 

4、《三国演义》中的对联(郑泽宇)
================ 
  中华对联这一艺术瑰宝,萌芽于先秦,问世于唐代,繁荣于明清;而中国古典小说,历经六朝志怪、唐人传奇、宋元话本、明清小说几个阶段。宋元话本中就有对联出现,而明清的章回小说,正是对联进一步渗入的产物。经笔者翻检,《三国演义》中的对联约有373副之多。 

故事情节中的对联 
  章回小说在故事情节中大都安排了一些对联,《三国演义》也不例外,虽然还不算多,但全书先后也现出了49副。其中五言以上的就有10副,但是《名联鉴赏词典》和《中国对联大词典》均只收录了其中的关帝宙联。 

甲、主联十副
 
  《三国演义》塑造了三个大的典型,正面人物关羽和诸葛亮,反面人物曹操。其中关羽义绝,诸葛亮智绝,曹操奸绝,合称为"三绝"。下面所述的10副对联,正是为塑造这三个典型人物服务的。 

1、刘关张励志联:

 同心协力,救国扶危  
 上报国家,下安黎庶 

  此联出自第1回桃园结义中。刘、关、张三人在张飞桃园中,备下乌牛白马祭祀等项,焚香祭拜而言誓,以上述对联为宗旨,结为异姓兄弟,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只愿同年同月同日死。其大意是,思想一致,共同努力,救助困难,扶持危急;上可报效国家社稷,下能安定黎民百姓。全 联采用了对偶自对的技法,"同心协力"自对"救国扶危","上报国家"自对"下安黎庶",都很工稳。 

  从第1回桃田结义到第83回刘备为关羽、张飞报仇讨伐东吴,作者用了将近三之二的篇幅来写三人的忠义史,刻画三人的江湖义气,呼应这副励志联。刘、关、张为了遵循所立宗旨,纵然牺牲生命和事业也在所不惜,真正做到了患难与共,至死不渝。 

2、玉泉山关帝庙联:
 
  赤面秉赤心,骑赤兔追风,驰驱时无忘赤帝 
  青灯观青史,仗青龙偃月,隐微处不愧青天 

  此联出自第77回关公显圣中。关羽死后被封为神,往往于玉泉山显圣护民,乡人感其德,就于山顶上建庙,四时致祭。后人题此联于庙前。其大意是:红色的面容显示了赤诚的忠心,骑着赤兔追风马,纵横驰骋时从没有忘记自己是汉帝的武将;在青色的油灯下攻读青史,拿着那把青龙偃月大刀,即使在心灵最隐秘的地方,也没有对不起苍天的丑行。此联的对仗于工稳中见奇巧,对关羽的外貌,坐骑、兵器、爱好以及品德各方面的特点,都做了全面的概括与评价。联语应用了颜色重字对的技巧,四赤对四青,妙趣横生,令人回味无穷。 

  这副对联大力称颂关羽的忠肝义胆。诵读联文,我们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关羽身在曹营心在汉,得知刘备消息后,即挂印封金,保护着甘、糜二夫人,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径往河北投奔刘备,一路上关羽礼敬二位皇嫂,每晚常在灯下凭几看书等一系列情景。 

3、诸葛草庐中门联:

 淡泊以明志   宁静而致远 

  此联出自第37回二顾草庐中。刘、关、张三人跟童子进诸葛草庐,至中门,刘备见门上大书一联。其大意是:不追求名利,生活简单朴素,才能显示出自己的志趣;不追求热闹,心境安宁清静,才能达到远大目标。通过此联揭示了诸葛亮的高尚德操。诸葛亮的《诫子书》中有这样两句话:"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本来是排阀句,小说作者以肯定句的形式取代了原来的否定之否定的形式,而用作诸葛草庐的门联。但它仍然还是排偶句而非对偶句,干仄极不和谐。 

  书中在这副对联出现前后,多次展示了诸葛亮的这一志向。第36回回末,徐庶入草庐见诸葛亮,告之已报他推荐给刘备一事。诸葛亮闻言作色曰:"君以我为享祭之牺牲乎!"说罢,拂袖而入。第38回中,刘备请诸葛亮出山时,他说:"亮久乐耕锄,懒于应世,不能奉命。"刘备听罢,失望已极,哭着说:"先生不出,如苍生何!"说完已是泪满衣襟。诸葛亮见刘备"其意甚诚",才答应"愿效犬马之劳。"第二天动身时又对三弟诸葛均说,因感刘备"三顾之恩",自己才"不容不出。"

 

 

 

占二副:
 
  ①驽马并麟麟  寒鸦配鸾凤 

  此联出自第36回走马荐诸葛中,刘备拜徐庶为军师,曹仁领大军进攻新野,徐庶辅佐刘备使得曹军三战皆北,败回许昌。曹操用程昱计骗走锋庶,徐庶临行向刘备推荐诸葛亮。当刘备问"此人比先生才德何如"时,徐庶以此联应答。其大意是:我与他相比,是小巫见大巫,相差何止十万八于里!全联对仗工稳,"驽马""寒鸦"形名偏正词组对,"麒麟""鸾凤"并列词组对。 

  ②经天纬地之才  出鬼入神之计 

  此联出自第39回博望坡用兵中,曹操命夏侯(忄享)领兵十万以窥新野,进曹营一言不发的徐庶说,刘备得诸葛亮为辅如虎生翼。当曹操问诸葛亮是何人时,徐庶用此联称赞他的才智。其大意是:诸葛亮有规划天地的奇才和绝妙高超的计谋。夏侯(忄享)不服,结果诸葛亮博望坡火攻大败曹军而使之退回许昌,曹操丧胆,关张折服。 

5、诸葛亮口占联四副:
 
  ①笔下虽有千言  胸中实无一策 

  此联出自第43回舌战群儒中。诸葛亮为联吴抗曹而出使江东,在谒见孙权之前,与江东文武二十余人会于外堂,其中张昭等多数文臣主张降曹,知诸葛亮来意,故意挠起论争,欲使诺葛亮知难而退。谁知诺葛亮从容不迫,对答如流。此联是诸葛亮回击程德抠说自己:"为儒者所笑"而对"小人之儒"的描画。其大意是:小人之儒只会夸夸其谈,却不能解决一个实际问题。 

  ②沉鱼落雁之容  闭月羞花之貌 

  此联出自第44回智激周瑜中。周瑜本来主战,却故意装作主降,鲁肃信以为真而与之争论。诸葛亮早看穿了周瑜心思,也故意说主降,并说曹操之所以大军甫征,目的之一就是要取江东二美人大乔和小乔。曹操本是好色之徒,而二乔国色天香,是那么美!诸葛用此联来形容她俩的容貌。其大意是:简直是太美了!鱼见了沉入水底,雁见了降落沙洲;月见了躲进云层,花见了含羞低头。周瑜听罢,大骂曹操欺人太甚,方说出本意。并希望诸葛亮助一臂之力,共破曹贼。 

  ③伏路把关饶子敬   临江水战有周郎 

  此联出自第45回三江口斗智中,周瑜因知诸葛亮有王佐之才,便请其兄诸葛瑾劝其弃刘备而事东吴,结果未成。周瑜转恨诸葛亮,存心欲诛杀之,便请诸葛亮星夜往聚铁山断曹操粮道。诸葛亮欣然领诺,转而假托江南童谣而口占了上联,来激将周瑜。其大意是:鲁肃等人只能伏路把关而不能水战;周瑜只堪临江水战而不能陆战。周瑜被激怒,更自领军去断操粮遭。诸葛亮笑而阻之,操贼平生惯断人粮道,今必有备。周瑜播首顿足曰:"此人见识胜吾十倍。" 

  ④整备窝弓以擒猛虎  安排香饵以钓鳌鱼 

  此联出自第56回三气周瑜中。周瑜定下了假途灭虢之计,虚名取川,实取荆州。刘备向诸葛亮问计时,诸葛亮口占了这副对联。其大意是:准备好弯穹的强弓硬弩来擒拿凶猛的老虎,安排下喷香的诱饵引料来钓取硕大的老鳖。具体内容是令赵云领兵在荆州城内严阵以待,关羽,张飞、黄忠、魏延四路兵马包抄其后,齐声喊:"活捉周瑜",周瑜气得箭疮复裂,坠于马下,咬牙切齿,赌气真要去取西川。行至巴丘,上流又有刘封、关平领军截住水路。周璃愈怒。忽又报诸葛亮遣人送书至,周瑜看后仰天长叹:"既生瑜,何生亮!"连叫数声而亡。第24回尾有一副类似的对联:整备窝弓射猛虎  安排香饵钓鳌鱼  总之,通过徐庶的二副口占联和诸葛亮自己的四副口占联,充分表现了诸葛亮作为智慧化身的艺术形象。这是作者花了最多心血、作了最大努力的一个艺术形象。 

6、孔融抒怀联:

 座上客常满  樽中酒不空 

  此联出自第11回北海救孔融中。孔融极好宾客,经常吟咏此联以抒怀。其大意是:我极其好客爱友,怛愿友朋满座,宾客迎门;酒杯不空,酒香四溢。常用杯中酒,酬劳座上客。此联表现了孔融交朋接友、好客酬宾的情趣。第23回孔融向曹操推荐自己的好朋友弥衡出使荆州说刘表,弥衡击鼓骂曹。第40回曹操拟南征刘表、孙权,孔融谏阻。曹操不纳,孔融叹息这是"以至不仁伐至仁"。榔虑密告曹操,并说"衡赞融曰仲尼不死,融赞衡曰颜回复生。向者弥衡之辱丞相,乃融使之也。"曹操大怒,命人将孔融满门抄斩。该回所引后人赞诗中化用了这副对联"座上客常满,樽中酒不空。" 

  本书作者为了尊刘贬曹,竟然未给曹操安排一副像样的对联,即使是外人对他的评语,"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也不是对联。而是排偶句。其实,历史上的曹操,连同他的两个儿子,都是为人熟知的诗人、文学家。而并不怎么会吟诗咏联的诸葛亮及刘、关、张等人,却给他们安排了6副之多,加上外人评价他们的3副,共为9副,爱憎何其分明也!

 

 

 

乙、辅联四类
 
  四言以下的短联,由于和上下文结合较为紧密,往往不被当作对联,其实不该如此。本书故事情节中的39副短联大致可以分为论人、叙事、抒怀,明理四大类。 

  1、论人:例如第9回吕布骂董卓"上欺天子,下虐生灵";第21回刘备称刘表"名称八俊,威镇九州";曹操称大英雄者"胸怀大志,腹有良谋";第36回徐母称刘备"屈身下士,恭己待人";第45回周瑜称辩士"舌如利刃,口似悬河";第57回鲁肃称庞统"上通天文,下晓地理";第64回刘璋骂法正"卖主求荣,忘恩背义";第80回曹女称曹操"功盖寰区,威震天下"。 

  2、叙事:例如第7回蔡瑁、第31回袁绍、第73回吕常均说过"兵临城下,将至壕边";第13回左右说"枪刀映日,金鼓震天";第20回董承称刘邦"三载亡秦,五年灭楚";第28回土人说张飞"招军买马,积草屯粮";第42回曹操说"放鱼入海,纵虎归山";第40回蒯越说"外患未宁,内忧将作";第65回李恢说马超"四海难容,一身无主";第116回钟会说"逢山开路,遇水叠桥"。 

  3、抒怀:例如第2回王允说"重扶社稷,再立江山";第37回崔州平说"斡旋天地,补缀乾坤";第56回曹操说"春夏读书,秋冬狩猎";第101回诸葛亮说"扫清奸党,恢复中原"。 

  4、明理:例如第60回刘备说"青山不老,绿水长存";第70回郭淮说"三军易得,一将难求";第79回曹丕说"情虽兄弟,义同君臣",第95回司马懿说"归师勿掩,穷寇莫追。" 

简洁刻画下的对联 

  书中在刻画入物、烘托环境时,常常应用短小精悍的对联,以收到事半功陪的效果。此种对联亦未见有人提及,其原因与上文所述的情节中的短联类似。本书此类对联约有71副,长的八言,短的三言,大致可分为人物外貌、内质、动作和外部环境四类。 

  1、外貌:例如第1回写刘备"面如冠玉,唇若涂脂";写关羽"丹凤眼,卧蚕眉";写张飞"豹头环眼,燕颔虎须";第10回写马超"虎体蕴臂,彪腹狼腰";第15回写周瑜"姿质风流,仪容秀丽";第38回写诸葛亮 "头戴纶巾,身披鹤氅";第53回写魏延"面如重枣,目若朗星";第57回写庞统"浓眉掀鼻,黑面短髯"。 

  2、内质:例如第一回写曹操"有机谋,多权变";第8回写孙策"招贤纳士,屈已待人";第58回写西凉兵"人人勇健,个个英雄",第117回写诸葛亮妻"上通天文,下察地理"。 

  3、动作:例如第5回写张飞"圆睁环眼,倒竖虎须;"第20回写关羽"剔起卧蚕眉,睁开丹凤眼";第41回写荆州百姓"中箭着枪,抛男弃女";第42回写曹军"人如潮涌,马似山崩";第55回写东吴军"势如飞马,疾似流星";第7l回写赵云"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纭,如飘瑞雪";第87回写蜀军"饥餐渴饮,夜住晓行";第9l回写蜀兵"鞭敲金镫响,人唱凯歌还"。 

  4、环境:例如第37回写天气"朔风凛凛,瑞雪霏霏"。写景色"山如玉簇,林似银妆";第41回写襄阳"城上遍插旌旗,壕边密布鹿角";第69回写元宵"金吾不禁,玉搔无催",第9l回写泸水"云收雾散,风静浪平";第102回写蜀军"鼓角喧天,火炮震地";第103 回写蜀军"地雷不震,火器无功";第116回写天气"清风习习,细雨纷纷"。 

章回小说在篇章结构上的对联可分为回目联、回尾联和插入联三大类。 

  1、回目联:全书共分120回,就有120副回目联,包括89副七言联和31 副八言联。其作用在于标明章回的内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起提纲挈领的作用。这些对联主要讲求对仗,不大考虑平仄,因此,对仗工整而平仄不谐的占绝大多数,两者俱差或二者俱佳者均较少。对仗工整而平仄不谐者如第6回"焚金阙董卓行凶,匿玉玺孙坚背约";二者俱差者如第74回"庞令明抬榇决死战,关云长放水淹七军";二者俱佳者如第49回"七星坛诸葛祭风,三江口周瑜纵火。" 

  2、回尾联:全书各章回尾除了第l回是七盲绝句,第120回是七言古风、第4、6、12,13、16、48等六回是两句七言诗外,其余112回均是一副七言联。这些诗联,都用"正是"二字引出。回尾联的作用一般有两个,一是总结和概括上文,有的还与回目联遥相呼应;二是过渡和提示下文;还有些回尾联表达了作者对所述情节或人物的评论或感叹。例如第8回"冲天怒气高万丈,仆地肥躯做一堆"总结董卓因吕布和貂蝉在一起而大怒,急忙追赶而被来人撞倒一事。第2回"欲除君侧宵人乱。须听朝中智士谋"引出曹操对何进的一番话语;第3回"丁原仗义身先丧,袁绍争锋势又危。"既总结上文丁原被吕布杀害,又引出下文袁绍寓京回冀州;第27回"六搏阻关徒受死,一军拦路复争锋"既总结上文沿途六将被关羽斩杀又引出下文夏侯敦一彪人马赶来,还呼应回目联"美髯公千里走单骑,汉寿侯五关斩六将";第100 回"棋逢敌手难相胜,将遇良才不敢骄"就是对本回诸葛亮用减兵添灶法瞒过司马懿安全退兵汉中的感叹。 

  3、插入联:在叙述故事情节的过程中,插入一副对联,或评点、或感慨、或褒、或贬;也用"正是"引出,全书共有2副:第16回辕门射戟,在吕布搭箭扯弓后,插入"弓开如秋月行天,箭去似流星落地"赞扬吕布身强力壮,射拄神奇;第42回大闹长坂桥中,在夏侯杰被张飞喊声惊得肝胆碎裂,倒撞于马下,曹操全军回身逃跑后,插入"黄口孺子,怎闻霹雳之声;病体桩夫,难听虎豹之吼"。称颂张飞的英雄气概。

 

 

 

5、古今妙联选注 
======== 
1、魏寅《魏源楹联辑注》云,清代魏源幼时,见当地一举人喜抄人诗作对以为炫耀,颇憎恶之,时或予以揭穿。一日举人指着手提的烛灯出联要魏源对。联曰:
油醮蜡烛,烛内一心,心中有火;
魏源对道:
纸糊灯笼,笼边多眼,眼里无珠。
"心中有火"与"眼里无珠"均语带双关。"烛,烛"、"心,心"与"笼,笼"、"眼,眼"为连珠。 

2、《评释古今巧对》云,秦观与苏小妹成婚之夜,苏小妹不知何故,决定不理秦观,并用如下一联表意:
月朗星稀,今夜断然不雨;
秦会意,并对下联:
天寒地冻,明朝必定成霜。
联语主要用双关法。月朗星稀者,无云也。无云加不雨,即不会云雨也。不雨亦谐不语。成霜,犹言成双。 

3、《解人颐》云,明代解缙七岁时,随父出,见一女吹箫。父出句命对,曰:
仙子吹箫,枯竹节边出玉笋;
解缙应对道:
佳人撑伞,新荷叶底露金莲。
枯竹,箫也。玉笋,歌女之手也。乃比喻。金莲,乃脚之代称。两联极具形象。 

4、景常春《近现代历史事件对联辑注》载有挽黄花岗烈士温生才等人联,曰:
生径白刃头方贵;
死葬黄花骨亦香。
上联极具豪侠气。下联之"黄花"既指黄花岗,又批菊花,语带双关,且隐喻烈士精神不朽。 

5、相传清康熙年间,某年春节将近,康熙命大学士李光地写春联百副,以替换宫中原有的旧联。光地正为此事犯愁的时候,其弟光坡恰好来京,表示愿意代作。除夕之日,光坡以让如下一联呈与皇上:
地下七十二大贤,贤贤易色;
天上二十八星宿,宿宿皆春。
康熙见后,大为赞赏。
七十二加二十八,正好一百,是以一副代百副也,可谓巧于用数。"贤,贤"与"宿,宿"为连珠。"贤贤"、"宿宿"为叠词。七十二大贤,指孔子特别优秀的弟子。易色,有多解,按颜师古的说法为不重容貌。 

6、《解人颐》云,唐伯虎见张灵,常在一起喝酒。一日唐曰:
贾岛醉来非假倒,
张对曰:
刘伶饮尽不留零。
贾岛,唐代诗人。刘伶,西晋"竹林七贤"之一,嗜酒,曾蓍《酒德颂》。此联用了两种手法。"贾岛"与"假倒"、"刘伶"与"留零"音同字异,是为"混异";"假倒"与"留零"为动宾词组,又可视为"贾岛"与"刘伶"的谐音拆字。 
 
7、《联语》云,南京燕子矶武庙,至清末仅存一勒马横刀偶像。某入庙见之而得上联云:
孤山独庙,一将军横刀匹马;
未得下句。后一赶考书生系船于江边时风两渔翁对钓,遂得下联:
两岸夹河,二渔翁对钓双钩。
联语之巧在用数。上联之数全为一,而用"孤"、"独"、"一"、"横"、"匹"等变言之。下联之数全为二,而用"两"、"夹"、"对"、"双"变言之,使人不觉有雷同之感。 

8、明末有史可法,坚守扬州,城破,不屈而死。又崇祯时兵部尚书洪承畴,降清苟且,朝野不齿。或撰一联曰:
史鉴流传真可法;
洪恩未报反成仇。
成仇,谐承畴,语带双关。联嵌史可法与洪承畴之名。
此联后被扩展成为:
史笔流芳,虽未成功终可法;
洪恩浩荡,不能报国反成仇。
联语虽有扩有改,基本意思和手法未变。 
 
9、《中国古今巧对妙联大观》云,明万历年间,艾自修与张居正同科中举,艾名列榜末,旧称背虎榜。张嘲之曰:
艾自修,自修勿修,白面书生背虎榜;
艾当时未对出。张当上宰相后,相传与皇后有暧昧关系,艾抓住这一点。遂得了下联: 
张居正,居正勿正,黑心宰相卧龙床。
联语对得很工。两联先用嵌名,然后联珠("自修,自修"与"居正,居正")、重言(修、正)。 

10、《笑笑录》云,唐伯虎为一商人写对联,曰:"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源。"其人嫌该联表达的意思还不明显,不太满意。唐伯虎给他另写了一副,曰:
门前生意,好似夏月蚊虫,队进队出;
柜里铜钱,要象冬天虱子,越捉越多。 
其人大喜而去。
蚊子、虱子,皆为嗜血动物,人人见而厌之。以此比喻生意和铜钱,形象不言而喻。此商人居然"大喜",足见其无知与浅薄,联趣正在这里。此联除用比喻外,还用了重言(队,越)。

 

 

 

6、白 话 联 选
=======
咦,哪里放炮?
哦,他们过年! 

巧妇难为无米炊;
老娘不是省油灯。

池中莲苞攥红拳,打谁?
岸上麻叶伸绿掌,要啥? 

没甚来由,敢向江边卖水?
有些意思,故来锦上添花。 

大肚能容,了却人间多少事;
满腔欢喜,笑开天下古今愁。 

穷鬼哥快出去,莫要纠缠小弟;
财神爷请进来,何妨照看晚生。 

将众山移开,东海在前、昆仑在后;
让一阁独立,清风有主、明月有家。 

为名忙,为利忙,忙里偷闲,喝杯茶去;
劳心苦,劳力苦,苦中作乐,拿壶酒来。 

百年一刹那,把等闲富贵功名,付诸云散;
再来成隔世,望这般夫妻儿女,切莫雷同。 

升官发财,请走别路;
贪生怕死,莫入此门。
——黄埔军校门联

 

 

7、天涯(网)对联(二) 
===========
有意勤探看,不欲亦贪;
无事献殷勤,非奸必盗。

蜂殷勤,蝶浪漫,但问花心何许?
桃妖娆,杏清丽,只等春风做媒。

杏花村外清明雨 ,客将进酒;
阳关城内三叠曲, 我欲出关。

天下为公公为天下
世事如棋棋如世事

素男素女都是俗人,不食荤,食什么东西?
墨客骚人皆为雅士,莫谈俗,谈那个风月!

开封府上酒,包君满意;
铜雀台下水,小乔伤心。

女娲搅水和泥,落地皆成人;
盘古开天辟地,挥汗俱是雨。

六国下战书,秦观。
三曹伐东吴,魏征。

庖丁解牛,执牛耳者谁?
周公铸鼎,敢问鼎为秦!

老来无事,归园田居,东坡开荒,劈义山,掘孔丘,唤孙犁,种山谷。
少不更情,登鹳雀楼,西子歌舞,簪宝钗,佩玉环,邀秦观,赏文姬。

 

 

 

 

8、流沙河改攻心联
=========
四川成都老南门外,三国刘备墓地所在,正门匾额是「汉昭烈庙」,明初将年久失修的武侯祠迁建於此,内有清朝赵藩的一幅对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後来治蜀要深思。

 二○○二年,成都各界举办「攻心联问世百周年纪念」,作家流沙河发表《牧民之术已过时了》,指出此联放在武侯祠内,有「代诸葛亮讲话」垂训後世之意:本人七擒七放孟获,用攻心之术,令其归顺;自古善用兵者,都非好战之徒。本人後来治蜀,采严刑峻法;後世治蜀者,宜审时度势,再定执法宽严。

流沙河以为,古人的说法有其历史局限,未必适合今日。他另撰一联公诸於世:

能富民,则反侧自消,从古安邦须饱肚。
不遵宪,即宽严皆误,後来治国要当心。

其意甚明:能让百姓有钱,自然不会作乱。先解决人民吃饭问题,社会才能安定。宪法是国之大法,不能随势而变,如果为了便宜行事,不遵守宪法的根本条文,那无论宽严都是错,执政者对此宜谨记在心。

 

 

 

9、嵌名妙对讽日伪(张士安) 
============= 
嵌名联是嵌字联的一种,即把人名、地名、国名、物名或规定的文字嵌入联内,使对联弦外有音、意中有意、主题突出。抗日战争时期,国人有许多嵌名联讽刺日伪、长我志气,灭敌威风,传为佳话。

1934年6月8日晚,日本驻南京领事馆副领事藏本英明,因不愿接受日本军国主义者让他立刻撞死在中山陵的命令而出走逃匿。“藏本事件”为日本舰队调至下关(当时蒋介石调集大军在江西“剿共”、南京城只有三四千军官学校沉重可临时上阵,并无作战部队)抢占国民政府首都南京找到了借口,南京国民政府面临一触即发的危机。不料藏本6月13日上午11时左右在明孝陵堆积山后的紫霞洞被搜查出来。为揭穿贼喊捉贼的卑劣伎俩,中国外交部举行中外记者新闻发布会,特邀日本驻华公使有吉出席。当藏本出现在会场时,一贯气焰嚣张的有吉却目瞪口呆,狼狈不堪。为此一位中国记者即兴吟嵌名联讥之,入木三分,令人叫绝:“藏本本藏此霞洞;有吉吉有黔驴窠。”

1937年“七·七”事变后,书画大师齐白石为了不让自己的书画落入汉奸和日寇之手,愤然在门口贴出“闭门谢客”4个大字。可还是有两个持枪的日本鬼子上门求字画,并展示一张写有“日本东出,光照大清一统”的纸条,称这是“奉土肥原长官之命,请先生对下联。”白石先生灵机一动,反唇相讥,以我国古代小国名“月自”对之:“月自西来,亮耀小岛千秋。”鬼子无奈,只好摇头而去。

1938年12月29日国民党副总裁汪精卫在越南河内发表响应日本首相近卫政府声明的“艳电”,公开投敌。1940年3月30日由大小汉奸策划组织的汪记伪政府在南京成立,并派李士群任江苏省伪省长。李士群办事不大符合日寇要求而被毒死,遂派更为阴险毒辣的陈群继任。为此时人作了一副嵌侵华战争的发动者近卫和大小汉奸名字的绝对,戳穿了日寇与汉奸既狼狈为奸、又勾心斗角的丑恶嘴脸:“近卫,汪精卫,你自卫,我自卫,兄鲁弟卫;陈群,李士群,来一群,去一群,狗党狐群。”“鲁”指伪华北临时政府委员长王克敏,字叔鲁;“兄鲁弟卫”典出孔子《论语·子路》“鲁卫之政,兄弟也”一语。

  10、古今妙联选注(2)
========== 
11、《对联话》载,清代有施粥厂,施粥以济饥民。朱彝尊题一联云: 
同是肚皮,饱者不知饥者苦;
一般面目,得时休笑失时人。
联语以对比手法写,颇合哲理。第二句之"饱者"与"饥者"、"得时"与"失时"为自对,"者"与"时"又为重言。 

12、清曾衍东《小豆棚》云,王梅读书有过目不忘之功,但二十年穷愁潦倒,只能于上肖寺寄读。一日外出,为一翁约至家中进食,见其女有怠慢之意,谓"人不患有司之明,当患吾学不成耳",遂请女面试。女出句令对曰:"鸟惜春归,噙住落花啼不得。"王无对,谓女以此相扼。女谓王何不以此扼人。王出对云:
芍药花开,红粉佳人做春梦;
女知其谤已,应声对道:
梧桐落叶,青皮光棍打秋风。 
两联皆用比喻。梧桐落叶之的,即成青皮光棍,在秋风中摇摆。光棍,乃无家无室之人。打秋风,旧指利用关系向人家取财物。下联影射王梅,同上联一样,皆语带双关,而刻薄则有胜于上联。 

13、相传清代一捐官,不通文墨。到某地担任主考,不能阅卷,便将考生号码写置筒中,先出者为第一,依次类推,直到名额检满为止。有人作联嘲之云:
尔小生论命莫论文,碰!
咱老子用手不用眼,摇。
联语仿主考官的口吻来写,是为假称,又重言"论"、"用"。"碰"、"摇"二字尤其使人觉得滑稽。
此联尚有另一版本。"尔小生"作"尔等","咱老子"作"吾侪"。这个版本显得更雅,但"尔小生"与"咱老子"带点粗野,更能表达这位主考官的真面目。 

14、《中国楹联大观》言,清末孙中山留学归国,途经武昌时,闻张之洞办洋务兴实业,欲与一见,便投名刺曰:"学者孙文求见之洞兄。"张之洞见用此种口气同他说话,便在纸条上写出一联。让门官交孙中山。联曰:
持三字帖,见一品官,儒生妄敢称兄弟;
孙中山旋即写出下联传进去:
行千里路,读万卷书,布衣亦可傲王侯。
张之洞见了,暗暗称奇,立即下令开中门迎接。
张之洞在出联中在摆官架子,孙中山在对句中则以"粪土当年万户侯"的气慨予以折服。两人之联皆各切身份。 

15、相传,"无情对"为清代张之洞所创 。这种对联形式,出句和对句各自成章,通过别解才能上下呼应。一天,张之洞在陶然亭会饮,以当时人的一句诗"树已半寻休纵斧"为上句,张对之以"果然一点不相干",另一人则对以"萧何三策定安刘"。
上下联中,"树"、"果"、"萧"皆草木类;"已"、"然"、"何"皆虚字;"半"、"一"、"三"皆数字;"寻"、"点"、"策"皆转义为动词;"休""不"、"定"皆虚字;"纵"、"相"、"安"皆虚字;"斧"、"干"、"刘"则为古代兵器。尤其是张之洞的对句,以土语对诗句,更是不拘一格。 
 
16、传张学良将军曾撰一联云:
两字让人呼不肖,
一生误我是聪明。
两字,即"不肖"。此将"不肖"置后,是为同位语倒装。九一八事变,蒋介石令张学良不得抵抗,并退出东北,张为执行命令而深感痛悔,上联即反映此种心情。下联则为后来发生的西安事变所证明,即轻信蒋介石的"诺言"而遭终身软禁,此将"聪明"置后,亦是倒装。 

17、相传某地有个王老头很会作对联,附近一位朱秀才见他普普通通的样子,颇有些不以为然。一日秀才登门便言:
王老者一身土气,
王老头对道:
朱先生半截牛形。
秀才默然。
朱秀才的上联用了析字法。因"王"、"老"、"者"三字,均含有土字在内,故云"一身土气"。王老头的对句也用析字法,因"朱"、"先"、"生"三字都含有牛字在内,且都在上部,故云"半截牛形"。 

18、《奇趣妙绝对联》云,郁达夫某年游杭州西湖,至茶亭进餐。面对近水遥山,餐罢得句云:三竺六桥九溪十八涧,一时未得对句。适逢主人报帐曰:一茶四碟二粉五千文。达夫以为主人是说对句,经交谈,不禁大笑。 
三竺,指上、中、下。六桥,指苏堤上有六座桥,即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和跨虹桥。九溪,在烟霞岭西南。十八涧,在龙井之西。
因巧合与误会而成联是这副对联的情趣所在。上联全为杭州山水,下联全为食单帐目,两联数字对得尤其工整,很难得。 

19、旧时某夫妇新婚之夜,新郎揭开新娘盖头,忽出一联:十八年前未谋面,新娘是个有胆有识的女子,细声应道:二三更后便知心。妙哉!一切尽在此言中。 

20、旧时一穷书生,好打抱不平,为此被富绅诬陷。公堂审案,县官知其为人,想找个理由将其释放,便言:"吾出一联,能对则免罪;不能则严办。"出句云:云锁高山,哪个尖峰得出?书生见壁洞透进阳光,对道:日穿漏壁,这条光棍难拿!惺惺相惜,结果不言而喻。 

21、相传某知府欲革两役吏之职,遂出一联令二吏属对:
一史不通难作吏;
一吏对道:
二人相聚总由天。
上联以"一史不通"作为革役吏这职的由头。下联则以"二人"暗指役吏本身,又发"相聚总由天"一语奉承知府。
联用析字法。"一"与"史"合起来便是"吏"字,"二"与"人"合起来就是"天"字。同时亦用了寓意双关。

22、《中国古今巧联妙对大观》云,从前有一小姐出联求偶,曰:
羊毫笔写白鸾笺,鸿雁传书,南来北往;
一位皮匠对道:
马蹄刀切黄牛皮,猪鬃引线,东扯西拉。
上联含三种动物,两个方位,下联亦含三种动物,两个方位。上联表达小姐的愿望,下联表现皮匠的职业,都很确切。联语末四字乃自对而后又上下联相对。全联对仗极工。据说,二人因此结成伉俪。

 

 

 

11、朱德和他撰写的对联(易原) 
============== 
编撰对联,是朱德自小的爱好。他在家乡上私塾时,课余就喜欢自学《声律启蒙》,练习对偶句,常把习作呈送教师批改。

1905年前的一个秋收时节,仪陇县马鞍场席家扁私塾的席聘三教师,应学生家长之邀,带着他的得意门生朱德赴"打谷酒"宴会。师生二人在路上见到一株硕果累累的大梨树,席先生信口吟出:"路边梨不摘",示意朱德接对。朱德想了想,彬彬有礼地答道:"月里桂常攀"。席先生连声夸"对得好,对得好!"由此,朱德对写对联有了很大兴趣。

1915年,云南都督蔡锷在昆明组织护国军,讨伐袁世凯。次年,朱德率部随蔡将军入川,蔡锷非常熟悉这第三梯团第六支队长朱德的才华。在雪山关,他要与朱德共撰一联,以抒情怀。二人经20分钟推敲,一副气势磅礴的佳联撰成了:

  是南来第一雄关,只有天在上头,许壮士生还,将军夜渡;
  作西蜀千年屏障,会当秋登绝顶,看滇池月小,黔岭云低。

1917年,朱德荣膺滇军第三混旅旅长,在他倡议下,于1919年在泸州城南的大校场陵园前,为护国之役壮烈牺牲的滇军将士修建纪念亭,命名"慰忠亭"。朱德撰就两副挽联,表达缅怀之情:

  与黄花岗同一馨香,气象森严,乾坤只有两堆土;
  续奇男儿无双祀典,风云叱咤,魂魄应归九虎关。

  收拾河山埋战骨;
  摩挲碑碣慰忠魂。

朱德在驻守泸州期间,忧国忧民,心系天下兴亡,于思绪万端中撰写了一副楹联,表达自己的忧乐观:

  四面云山归眼底;
  万家灯火系心头。

1926年秋,朱德奉命从武汉抵万县,做杨森的统战工作。一天,他忆及早年在成都瞻仰武侯祠的情景,挥笔撰写了一副七字联,献给汉军师武侯祠堂:

  千古文章出师表;
  一腔忠义八阵图。

1928年春节,井冈山的红军战士请朱德军长编写对联,他欣然命笔:

  红军中官夫兵衣着薪饷一样;
  白军里将校尉饮食起居不同。

1935年中国工农红军在长征途中,抢渡大渡河,飞夺泸定桥。新中国成立后,朱德追忆长征岁月,感慨系之,因挥笔草就一副楹联,后被镌刻在泸定铁索桥附近的川藏公路大桥桥头堡上:

  万里长征犹忆泸关险;
  三军远戍严防帝国侵。

1940年5月,国民革命军第十八集团军总司令朱德、副总司令彭德怀,联名哀挽抗日爱国将领,国民党第一战区司令长字宋哲元将军,挽联由朱德撰写:

 一战一和当年变生瞬间可大白于天下;
 再接再厉后起大有人在可无忧乎九泉。

联意概括地记录了国共两党停止内战,联合抗日的历史,表达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宋哲元将军逝世的真挚深切的哀悼。

1944年3月17日,朱总司令撰联哀悼抗日爱国将军回民英雄马本斋,盛赞他母子的爱国牺牲精神:

  壮志难移,汉回各族模范;
  大节不死,母子两代英雄。

朱德十分崇敬诗圣杜甫,早年他在泸州颐园诗社以诗会友,多次步杜甫诗韵,吟咏抒情。1962年,朱德应邀为洞庭湖畔新建的"怀甫亭"题写楹联:

  舟系洞庭,世人疮痍空有泪;
  魂归洛水,人间改换已无诗。

1963年春,朱德到成都杜甫草堂视察,再次挥笔追赞这位伟大的诗人:

  草堂留后世;
  诗圣著千秋。

 

 

14、受降坊中三名联
=========
湖南芷江县的受降坊,其实是一座小型的园林,刚一进门,旷地上矗立的“受降纪念坊”便轰然前来撞人眉睫,这是一座四柱三拱门,坐北朝南的建筑,初建于1946年,损毁于1966年“文化大革命”,1983年重建,近日又加工维修。它拔地而起,直指苍天,以不屈不挠的意志和姿态,镇守着不老的青空和不凋的岁月。坊的正面大书“受降纪念坊”,其上的领额是蒋中正先生所题的“震古铄今”四个大字。主柱上分别题联两副,中联是蒋中正先生所题的

“克敌受降威加万里,
名城揽胜地重千秋”,

侧联是李宗仁先生所题的

“得道胜强权百万敌军齐解甲,
受降行大典千秋战史记名城”。

坊的背面石柱上,中联是何应钦将军所撰,

“名城首受降实可知扶桑试剑富士扬鞭还输一首,
胜地倍生色应推倒铜柱记功燕然勒石独有千秋。”

气势与文采兼胜。

 

 

15、苏 轼 联 集 
========  
天上楼台山上寺;
云边钟鼓月边僧。
-题江西吉水龙济寺 
  
云涌楼台出天上;
风摆钟磬落人间。
-题镇江甘露寺 
  
石路萦回九龙脊;
水光翻动五湖天。
-题无锡惠山摩崖 

舞袖翩翩,影摇千尺龙蛇动;
歌喉宛转,声撼半天风雨寒。
-赠歌舞姬 
  
逞披发仗剑威风,仙佛焉耳矣;
有降龙伏虎手段,龟蛇云乎哉。
-题广州真武庙 
  
庙貌与天齐,云来云去风不定,无异空中楼阁;
画工从地起,花开花谢最常新,真乃蓬莱仙境。
-题沂昌天宝宫吕祖殿 
  
轻风扶细柳;
淡月失梅花。
-补父缺字联 
 

 

 

 

16、朱 熹 联 集
========
天开白鹿洞;
山抱紫阳关。
-题江西九江白鹿洞书院 
  
泉清堪洗砚;
山秀可藏书。
-题江西九江白鹿洞书院 

日月两轮天地眼;
诗书万卷圣贤心。
-题江西九江白鹿洞书院 
  
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
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
-题福建漳州白云岩书院 
 
泉飞白石堪为酒;
灶傍青山不买柴。
-题江西玉山草堂书院
 
学成君子,如麟凤之为祥,而龙虎之为变;
德在生民。如雨露之为泽,而雷霆之为威。
-题福建松溪县学堂 
 
鸟识玄机,衔得春来花上弄;
鱼穿地脉,抱将月向水边吞。
-题漳州芝山,在漳州西北

 

 

17、赵 孟 頫 联 集
=========
九天阊阖开宫殿;
万国衣冠拜冕旒。
-题宫殿 
  
云雾润蒸华不注;
波涛声震大明湖。
-题济南趵突泉泺源堂,在趵突泉边。 
华不注:山名,在济南北郊 

春风阆苑三千客;
明月扬州第一楼。
-题扬州西园迎月楼 
  
龙涧风回,万壑松涛连海气;
鹫峰云敛,千年桂月印湖光。
-题西湖灵隐寺 
  
控海拏江,臂开中流插砥柱;
撑天拔地,镇平巨浪键京门。
-题镇江焦山 
  
梵宫敕建梁朝,推甫里禅林第一;
罗汉塑源惠子,为江南佛像无双。
-题江苏吴县保圣寺

 

 

18、对联鉴赏(陆震纶)
===========
1、隐名老人题西部影视城 古堡龟卦 

  河出图,洛出书,万古文明昭日月
  观乎天,察乎地,一时法象定乾坤

  宁夏银川市镇北堡有一座“西部影视城”,《红高梁》等电影就是在那里拍摄的。该城新堡有一条仿旧商业街,满街都是店铺,有茶馆、酒楼、布店、钱庄、药铺、卜堂等等。每家店铺都有一副商业联。此联为北京易学家所作,采用三三七结构,对仗工整,文辞典雅,一看便知是算命先生的卜堂。

2、方地山春联

出有车,食有鱼,当代孟尝能客我
金未尽,衣未敝,今年季子不回家

  方地山是袁世凯的西席,袁寒云的老师。有一年除夕,他写了这副春联贴在住房门上,对东家款待表示满意,还打个照呼,今年过年不回家了。对联可以把想说又不好意思当面吹捧的话,引经据典,堂而皇之写出来,而且非常得体。方地山把东家捧为孟尝君,自比苏秦,既夸了东家,又夸了自己,在政治上当然不足为训,但在艺术上确是杰作。
  此联用典非常讲究。上联用《冯煖客孟尝君》故事,下联用《苏秦以连横说秦》故事,均出自《战国策》(见《古文观止》)。读这副对联等于重温了两篇名著。
  此联朗读时,节奏鲜明,声律非常协调。

3、彭元瑞纪晓岚合作万松岭行宫联

八十君王,处处十八公,道旁介寿
九重天子,年年重九节,塞上称觞 

 此联由彭元瑞出句,由纪晓岚应对,时在乾隆五十五年(1790)重阳节前。联文是乾隆八十寿辰的颂词,妙在切人(乾隆)、切地(万松岭)、切时(重阳节),而且采用了拆字(松为十八公)、叠字(处处,年年)和两字颠倒自重自对(八十,十八;九重,重九)的高度技巧,虽为应制之作,可称对联极品。
  此联为寿联,用四言句祝颂最合适,中间插五句使全联端庄而有生气,加上文字游戏,就更加有趣了。

4、吴养涵挽胡粹士联 

  哥了了无言,潦草文章拼命酒
  子归归不得,落花风雨葬魂诗

  吴养涵先生系太仓知名学者,古典文学功底深厚,曾任太仓图书馆馆长,太仓中学国文教师。此联作于1946年。上联含义是“老兄无声无息地走了,留下的是《哭儿记》和拼命喝酒的悲痛形象”。下联含义是“令郎想回也回不来了,只有让风雨中的落花把您的诗魂埋葬。” 
 此联写得有声有色,唯美唯哀。以“落花风雨”对“潦草文章”非常工丽。“哥了”谐音“吉了”,又名“了哥”,是岭南一种“能言”的鸟,与“了无言”对照; “子归”谐音 “子规”,又名杜鹃,与“归不得”对照。因此,“哥了了无言”和“子归归不得”都是双关语。而且用了叠字,如闻呜咽之声,悲痛之情,溢于言表,堪称挽联精品。二言末字与三言首字设计成“叠字”(“哥了,了无言”/“子归,归不得”)是此联对仗艺术最精彩之处。

 

 

5、李调元题北京四川会馆

  此地可停骖,剪烛西窗,偶话故乡风景.剑阁雄,峨嵋秀,巴江曲,锦水清涟,不尽名山大川,都来眼底
  入京思献策,扬鞭北道,难望先哲典型.相如赋,太白诗,东坡文,升庵科第,行见佳人才子,又到长安 

  李调元四川绵州(今绵阳)人,字雨村,号墨庄,乾隆进士,官潼商道。李调元来京会试,适逢四川会馆落成,悬奖征联,此联一举夺标。
  上联话四川山水之雄之秀,下联望四川人文之盛之优。主题鲜明,用词典雅,乡情浓郁,抱负非凡。“偶话”与“难望”的用法,非常得体。是才士工丽之作。 
  “剪烛西窗”用李商隐《巴山寄北》诗:“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升庵科第”指明杨慎,字用修,号升庵,年二十四,登正德间廷试第一。

6、何绍基题岳阳楼联

  一楼何奇?杜少陵五言绝唱,范希文两字关情,滕子京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诗耶?儒耶?吏耶?仙耶?前不见古人,使我怆然涕下
  诸君试看:洞庭湖南极潇湘,扬子江北通巫峡,巴陵山西来气爽,岳州城东道岩疆.潴者,流者,峙者,镇者,此中有真意,问谁领会得来

  上联举诗、儒、吏、仙、四个历史人物,生发感慨;下联就湖、江、山、城、四种不同物体,引出思考。起势奇特,行文跌宕,随心所欲,余味无穷。悠悠历史,浩浩江水,不胜感慨系之。是陈子昂一类人物,豪放之作。
  “杜少陵五言绝唱”指杜甫《登岳阳楼》“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范希文两字关情”指范仲淹《岳阳楼记》“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中的“忧”,“乐”两字。滕子京百废俱兴是指王勃《滕王阁序》“滕子京谪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吕纯阳三过必醉”指吕洞宾,曾三过岳阳楼。
  唐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此联结构似不严密而严密,平仄似不注意而注意。由此可见,有些名士之作,表面上似乎不受格律拘束,实际上还是非常尊重格律的。

 

 

19、佛门禅联(上)
=========
【大雄宝殿】

世外人法无定法然后知非法法也
天下事了犹未了何妨以不了了之

退一步看利海名场奔走出许多魑魅
在这里听晨钟暮鼓打破了无限烦恼

【弥勒殿】

大肚能容容世界难容之事
慈颜常笑笑天下可笑之人

于人无所不容
凡事付之一笑

我笑有因真可笑
你忙无甚为谁忙

【客堂】

山色青翠随僧入院
松声静雅与客谈玄

佛门常会龙门客
禅林时集翰林人

【观音】

利物利人少病少恼
救苦救难大慈大悲

【五观堂】

粥去饭来莫把光影遮面目
钟鸣板响常将生死挂心头

试问世间人有几回知道饭是米煮
请看座上佛亦不过认得田自心来

【库房】

一米一粒当思来处不易
半丝半缕常念物力唯艰

【山门】

有福方登三宝地
无缘难入大乘门

【禅堂】

一尘不染照禅心
万法皆空见佛性

【厨房】

一粒米中藏世界
半边锅内煮乾坤

 

 

20、佛门禅联(中) 
========= 
【杂联 】

麝因香重身先死
蚕为丝多命早亡

强中自有强中手
能人背后有能人

正剑挥来藤落地
迷云散尽日流天

云中高树绿扶塔
雨后嘉山青到门

竹影扫尘尘不动
月轮穿海海无痕

龙归法座听经偈
鹤伴松影养道心

痴人前不可说梦
达人前不可言命

青山不墨千秋画
绿水无弦万古琴

临崖勒马收僵晚
船到江心补漏迟

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灵鹫圣境捷足先登

松风入座千华秀
明月来筵万象融

人身难得而易失
良时易往而难追

人间私语天闻若雷
暗室亏心神目如电

绿水青山皆妙体
黄莺紫燕总玄音

事能知足心常乐
人到无求品自高

真解脱一尘不染
妙庄严万法皆空

海内蓝天池内柳
水中明月镜中花

心如朗月连天净
性似寒潭彻底清

家鸡有食汤锅近
野鹤无粮天地广

和平养无限天机
忠厚留有余地步

养成大拙方见巧
学到如愚始见奇

 

 

21、朱 元 璋 联 集
=========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掉是非根。
-题阉猪业 
  
宝瑟无声弦柱绝;
瑶台有月镜妆空。
-挽马皇后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之事;
慈颜常笑,笑世间可笑之人。
-题安徽凤阳龙兴寺 
  
世事如棋,一着争来千古业;
柔情似水,几时流尽六朝春。
-题南京莫愁湖胜棋楼 
  
破虏平蛮,功贯古今人第一;
出将入相,才兼文武世无双。
-赠徐达 
  
佳水佳山佳风佳月,千秋佳地;
痴声痴色痴梦痴情,几辈痴人。
-题江苏南京秦淮河风月亭 

天作棋盘星作子,日月争光;
雷为战鼓电为旗,风云际会。
-刘基对朱元璋

 

 

 

22、中秋对联趣谈 
================
自古以来,有关中秋节的对联不少,其中大多在“中秋月”上做文章。 

中天一轮满,秋野万里香。 

这是“鹤顶格”对联,即藏头联,虽不现“月”字,但“一轮满”已点出月满时的景观。 
大家熟悉的对联还有: 

人逢喜事尤其乐,月到中秋分外明。
 
几处笙歌留朗月,万家萧管乐中秋。
 
地得清秋一半好,窗含明月十分圆。 

这三副对子皆写得清新可读。 

半夜二更半,中秋八月中。 

这是明末清初文学家金圣叹作的对联。相传,金圣叹到金山寺闲游,寺宇长老出对子难他:半夜二更半,金圣叹一时对不上,不欢而去。后来,他因哭庙案被杀,临刑时,正是中秋佳节,他猛然想起长老的出句,对出了下联。历史上称为“生题死对”。 

与此联有异曲同工之妙的是: 

天上月圆,人间月半,月月月圆逢月半。 
今宵年尾,明日年头,年年年尾接年头。 

一群书生,在中秋节欢聚一堂,饮酒赏月,其中一个秀才出上句,让大家对下联。结果无人对上。到了除夕夜,这群书生又相聚饮酒守岁,还是那位秀才对出了下联。中秋夜出句,除夕夜成对,被称作“中秋出句年尾对”。 

一夜五更,半夜五更之半。 
三秋八月,中秋八月之中。 

过去,一夜分为五更,两小时一更;古称秋季三个月为“三秋”,即初秋七月(孟秋),中秋八月(仲秋),晚秋九月(季秋)。这一联是明代大学士杨廷和(1459—1529)父子的杰作。相传杨廷和8岁那年,有一次,他父亲与客人对饮到深夜,出上句让客人对,可是无人对出,在一旁的小廷和随即应对,语惊四座。 

冬至冬冬至,每冬先寒节而至。 
月明月月明,按月以圆时愈明。 

清代徐稚小的时候,老师出上句,他对出下句。“月明”指每月十五,有时也用来指“中秋”与“冬至”相对。 

中秋赏月,天月圆,地月缺。 
游子思乡,他乡苦,本乡甜。 

“地月缺”指人不团圆。中秋节又称团圆节,每逢佳节倍思亲。 

唐代诗人李贺《金铜仙人辞汉歌》中有一名句:“天若有情天亦老”,有人以为是绝对,后来曼卿对“月如无恨月常圆”,可谓天衣无缝。 

厦门虎溪岩是赏月胜地,“虎溪夜月”是厦门名景,对曰: 

虎踞迎风爽,溪流印月清。

此联也属“鹤顶格”。 
东林寺也有一对联:

 千江有水千江月,万里无云万里星。

意境甚为辽阔高远。 
赏月佳处杭州西湖,平湖秋月处有一对联: 

静观万物,欲平天下有如湖。 
佳景四时,最好秋光何况月。 

重庆巫峡瑶上有一副妙联:

 月月月明,八月月明明分外;
 山山山秀,巫山山秀秀非常。

此联运用叠字手法写出了“月到中秋分外明”的特色,与巫山秀色为内容的下联相对,堪称工整自然,珠联璧合。 

上海豫园得月楼联:

 楼高但任云飞过;池小能将月送来。

联中阐明“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道理,通过对联的欣赏示人以哲理。 
台湾阿里山古月亭联:

 满地花阴风弄影;一亭山色月窥人。

全联对仗既工且含无穷韵味。“弄”、“窥”两字用得恰到好处,最能传神。 

杭州西湖水月亭联:

 水凭冷暖,溪间休寻何处来源,咏曲驻斜晖,湖边风景随人可;
 月自圆缺,亭畔莫问当年初照,举杯邀今夕,天上嫦娥认我不?

此联典雅明丽,富于想象力。

 

 

23、董 其 昌 联 集
=========
泉自几时冷起;
峰从何处飞来。
-题杭州飞来峰冷泉亭 

四面有山皆图画;
一年无日不看花。
-题杭州西泠印社 
  
朱帘暮卷西山雨;
画栋朝飞南浦云。
-题京山长庆寺 
  
苍松奇柏窥颜色;
秋水春山见性情。
-自题 
  
鱼有化机参活泼;
人无俗虑悟清凉。
-题杭州玉泉寺 
  
得好友来如对月;
有奇书读胜看花。
-题培风阁 

南人归南,北人归北,小朝廷岂求活耶;
孝子死孝,忠臣死忠,大丈夫当如是矣。
-题杭州西湖岳庙

 

 

 

24、两岸楹联大赛佳作选
===========
日月潭 朝霞暮霭 水色天光浮日月 
蓬莱岛 夜月晨晖 诗图文采灿蓬莱 1
春秋阁 夕鼓晨钟 松涛塔影秉春秋 2
春秋鼎 古韵新姿 铜身铁骨铸春秋 3

一轮秦汉月 多少古今情 
两岸舜尧天 无限英雄泪 1
千载唐宋史 几许春秋泪 2

河洛正音 美延华夏文化 敦诗书彰礼义 
皮簧国剧 惠及炎黄子孙 讲经史辨忠奸 

少欲寡求 心身清泰 不药依然健寿 
韬光养晦 意念空灵 无为即是神仙 

骏马秋风 杏花春雨 江南塞北风光好 
银蟾皓月 桂影清辉 天上人间玉镜圆 

宝岛果香 意犹未尽 
神州月朗 情有独钟 

行仁义心 行遍天涯皆坦道 
立圣贤业 立于海内即高峰 

海上月明 两岸同时瞻桂影 
檐边雁落 几家异地盼鱼书 

和则合 和和合合 和合二仙佑两岸 
团而圆 团团圆圆 团圆万福瑞千家 

中国印镶五环旗 亿万神州迎奥运 
北京城纳四海客 八千鲲鲤会龙门

 

 

 

25、唐 寅 联 集
========
龙虎榜中标一第;
烟花队里醉千场。
-自题 
  
翠袖三千楼上下;
黄金百万水西东。
-题苏州 
  
苍松翠竹真佳客;
明月清风是故人。
-题苏州狮子林立雪堂 
  
一失足成千古笑;
再回头是百年身。
-传为唐寅对农春   

一担重泥拦子路;
两岸纤夫笑颜回。
-传为唐寅对农夫 

画上荷花和尚画;
观音堂寺唐寅观。
-传为唐寅谐音回文对 
  
嫂扫乱柴呼叔束;
姨移破桶令姑箍。
-传为唐寅即景对 
  
贾岛醉来真假倒;
刘伶饮尽不留零。
-传为唐寅对陈白阳 
  
十口心思,思国思家思社稷;
八目尚赏,赏风赏月赏秋香。
-传为唐寅对祝枝山 
 
门前生意,好似夏月蚊虫,队进队出;
柜里侗钱,要像冬天虱子,越捉越多。
-传唐寅为某商人题联“生意如春意,财源似水源”,其人嫌字少,唐乃撰上联

 

 

 

26、周恩来书写抗战对联(高潮) 
===============
周恩来一生写作不多,题词不少。尤其在抗日战争的艰难岁月,也常穿梭于国统区重庆与解放区延安之间,做了大量的统战工作,为应付方方面面关系题过诸多联语。在纪念抗战胜利60周年之际,重读这些联语,有其特殊的意义。

1939年7月8日,周恩来从重庆回到陕北,延安各界为他举办欢迎晚会。会上演奏洗星海的《黄河大合唱》,他感到欢欣鼓舞,当即为洗星海同志题联,“为抗战发出怒吼;为大众谱出呼声!”兴奋之情溢于言表。

不久,周恩来因臂伤去苏联治病,当得知郭沫若之父郭潮沛老先生在岳山沙湾老家病逝时,曾寄回一幅挽联,“功在社稷,名满寰区,当代文人称哲嗣;我游外邦,公归上界,遥瞻祖国吊英灵。”表达了殷殷悼念之情。

1939年9月经学家吴承仕病逝。延安各界于1940年6月为其举行悼念会,周恩来书写挽幛,“孤悬敌区,舍身成仁,不愧青年训导;重振国学,努力启蒙,足资后学楷模。”颂扬了大师的爱国精神。

1940年3月,民主革命家教育家蔡元培在香港病逝,共产党人在延安召开追悼会,周恩来送联:“从排满到抗日战争,先生之志在民族革命;从五四到人权同盟,先生之行在民主自由。”高度赞扬了蔡先生的革命生平。

1941年经济学家马寅初60华诞,却因揭露四大家族贪污国财,被当局关押在息烽监狱,重庆大学学生为其在大礼堂搭起祝寿堂,缺席贺寿。正在重庆的周恩来和董必武合送寿联:“桃李增华,坐帐无鹤;琴书作伴,支床有龟。”激励了学生斗志,展示了敬恭之心。

1941年8月国民党开明人士、元老张淮南(张冲)不幸病逝重庆,周恩来为缅怀这位共产党的老朋友,题写挽联:“安危谁与共?风雨忆同舟。”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当时统一战线面临困境的担忧。

1942年9月,中国远征军师长戴安澜在缅北抗日殉国,悼念大会上,周恩来题词送联,“黄埔之英,民族之雄。”是对将军奋勇杀倭,心系华夏的中肯评价与集中概括。

1944年新闻学家邹韬奋去世,10月1日重庆各界召开追悼会,周恩来与邓颖超合送悼联,“忧时从不后人,办文化机关,组救国团体,力争民主,痛掊独裁,哪怕冤狱摧残,屑小枉徒劳,更显先生正气;历史终须前进,开国事会议,建联合政府,准备反攻,驱逐日寇,正待吾辈努力,哲人今逝世,倍令后死伤神。”既是对韬奋精神的颂忆,也是对公敌迫害的痛诉。

 

 

27、徐 渭 联 集
========
保俶塔,塔顶尖,尖如笔,笔写五湖四海;
锦带桥,桥洞圆,圆似镜,镜照万国九州。
-徐渭对杭州知府 

孔夫子,关夫子,两位夫子,圣德威灵同传万世;
著春秋,看春秋,一部春秋,庙堂香火永续千年。
-题浙江富阳二圣祠

仗智慧剑、决烦恼网,见五蕴皆空,是深般若;
驭清净轮、入解脱门,得一念无生,为大涅盘。
-题绍兴华严寺 

日午凭栏,看几点落花,听数声啼鸟;
夜深缓步,待半帘明月,来一榻清风。
-题青藤书屋书舍 

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
十万家烟火,尽归此处楼台。
-题杭州凤凰山 

思亲泪落吴江冷;
望帝魂归蜀道难。
-题芜湖灵泽夫人祠 

花香满座客对酒;
灯影隔帘人读书。
-题青藤书屋书舍

两间东倒西歪屋;
一个南腔北调人。
-题《青藤书屋图》

 

 

28、东海一枭应征联集萃
======================
六合孕丹心,叹怀瑾握瑜安邦定国沐雨栉风任重道远;
十年磨铁笔,誓扬清激浊推陈出新拨乱反正继往开来!(易行舟)

百年树新人,应尊老爱幼惩恶行善博古通今承前启后!
十年磨铁笔,誓扬清激浊推陈出新拨乱反正继往开来!(最爱桃花庵)

真韵入诗,真心交友,真经念佛,真相示人,真情真意真话真言,
斯世堪称真君子;
大碗喝酒,大步走路,大笔为文,大刀抗敌,大仁大义大勇大智,
此生无愧大丈夫!(易行舟)

小袖遮面,小脚登楼,小手抚琴,小曲怡人,小羞小怒小情小怀,
来世还做小女子!
大碗喝酒,大步走路,大笔为文,大刀抗敌,大仁大义大勇大智,
此生无愧大丈夫!(最爱桃花庵)

养奇花,赏奇观,读奇书,作奇文,友奇士,发奇谈,蕴奇谋,
怀奇志,真卧龙也;
种妙草,悟妙境,求妙剑,鞭妙马,撰妙联,敲妙韵,玩妙女,
戏妙言,乃浪子哉! (易行舟)
  
养奇花,赏奇观,读奇书,作奇文,友奇士,发奇谈,蕴奇谋,
怀奇志,真卧龙也;
生怪相,怀怪才,出怪招,斗怪人,破怪棋,结怪缘,行怪事,
留怪传,乃罗锅哉! (最爱桃花庵)

养奇花,赏奇观,读奇书,作奇文,友奇士,发奇谈,蕴奇谋,
怀奇志,真卧龙也;
慕名山,仰名水,览名胜,咏名诗,交名人,道名言,播名声,
享名盛,乃酒仙矣! (诗坛浪子)

养奇花,玩奇石,赏奇观,登奇峰,读奇书,作奇文,友奇士,
纵奇谈,蕴奇谋,怀奇志,真乃卧龙也;
迈大步,弄大潮,发大愿,做大梦,亮大节,进大德,说大政,
解大惑,抱大仁,逞大勇,其唯老枭乎! (东海一枭自对)

 

 

29、妙趣横生歇后联
=========
对联园地,百花齐放,争奇斗艳。歇后联就是其中别具风姿的一朵小花。它巧妙隐去联语中的关键性字词,不但委婉含蓄,寓意深刻,而且幽默机智,趣味横生,一副好的歇后联,往往叫人拍案叫绝,回味无穷。

北宋诗人黄庭坚,自号山谷老人。他晚年填过一首《西江月》词,开头两句即是一副歇后联:“断送一生惟有;破除万事无过。”此两句都是集的韩愈诗句,并且末尾都隐去了一个“酒”字。“断送一生惟有酒”见韩愈《遣兴》诗,“破除万事无过酒”见《赠郑兵曹》诗。黄庭坚博学强识,喜欢化古人名句,由此可见一斑。

明朝冯梦龙编撰的《古今谭概》中,记载有一则歇后联的故事:“一士人家贫,与友人寿,无从得酒,乃持水一瓶称觞曰:‘君子之交淡如。’友应声曰:“醉翁之意不在。’二人相与尽欢。”构成联语的两句话在末尾都隐去了一字,而且都是集的古人名句。上联出自《庄子·山木》:“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若醴”下联出自北宋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此两人引来又隐去“水”、“酒”两字,风趣而幽默地表达了各自的心曲,可谓巧妙。

清王朝宗室双富,别号士卿,是个贪婪腐败之徒。他任某省按察使时,贪赃枉法,无恶不作,百姓恨之入骨。有人赠一副表面吹捧他的歇后联,既将其名字嵌入联中,又隐去骂他的文字,讽刺极为辛辣。联云:“士为知己,卿本佳人。”上联取自《战国策》中句:“士为知己者死,女为悦己者容。”隐去“死”字,是骂他死期将至。下联用《北史》中“卿本佳人,奈何作贼”的典故,讥其贪污盗窃,可谓淋漓尽致,入木三分。

清末“戊戌变法”领袖康有为晚节不保,堕落成拥护袁世凯称帝的保皇派。革命党人章太炎撰歇后联讽刺他:“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此联将“有”、“为”的名字嵌入联尾,且巧用集句歇后法。上联出自《礼记·中庸》:“国之将亡,必有妖孽。”下联取自《论语》“老而不死是为贼”句,隐去“贼”字。其实联语应写作:“国之将亡必有妖;老而不死是为贼。”骂得何等痛快淋漓。

抗日战争胜利后,一流亡南方的教授回到河北老家,见家乡满目疮痍,今非昔比,不由悲愤交集,当即撰歇后联云:“千古艰难唯一;八年扫荡已三。”上联隐去“死”字,下联隐去“光”字,联语含蓄概括了自己九死一生的流亡经历,深刻揭露了日寇实行烧、杀、抢“三光”政策的血腥罪行。

据说50年代香港著名女影星莫愁因殉情自尽。易君左先生为此撰一副歇后联:“与尔同销万古;问君能有几多?”上联用李白《将进酒》中句:“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挽美酒,与尔同销万古愁。”下联取李煜《虞美人》词中“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句。上下联都在末尾隐掉一个“愁”字,以此哀悼这位不幸的多情女子,不仅委婉含蓄,寓意缠绵,而且对仗工整,天然偶成,不愧为歇后联中的上乘之作。
30、解 缙 联 集
========
色难;
容易。
-传为对明成祖朱棣 
  
门对千竿竹;
家藏万卷书。  

门对千竿竹短;
家藏万卷书长。   

门对千竿竹短无;
家藏万卷书长有。
-传为续自撰春联 
  
闲人免进贤人进;
盗者休来道者来。
-传解缙访友,友书“闲人免进;盗者休来”于门戏之,解改之而入   

青山原不老,为雪白头;
绿水本无忧,因风皱面。
-对塾师 

天作棋盘星作子,谁人敢下;
地当琵琶路当弦,哪个能弹。
-对曹尚书 
  
仙子吹箫,枯竹节边生玉笋;
佳人撑伞,新荷叶底露金莲。
-对父亲 
  
墙上芦苇,头重脚轻根底浅;
山间竹笋,嘴尖皮厚腹中空。
-嘲轻薄秀才 

二猿对木深山中,瞧小猴子也敢对锯;
一马失足淤泥内,看老畜生怎能出蹄。
-对权臣。此联流传甚广,版本各各不同。亦有明人陆容、陈震互谑之作等说法

 

 

 

34、名人名联详释(曾伯炎) 
=============
对联,它要求在那么简约的文字中,浓缩丰富情感的思想的内涵,达到文字的精纯,以一字胜百字,一句胜千句,这种炼字炼句功夫的提纯,使一副对联达到一篇诗文所能达到的效果,显出中国文字的包容与张力,堪称奇妙。

我在几十年前过秦岭,参谒留侯祠,读到于右任先生给张良撰的那副楹联,终身难忘,把这位大智慧的张良,那8个字就精辟地生动地托出,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张良,还用了五六千字哩!其联云: 

送秦一锥,辞汉万钟。 

于先生只选了两个镜头,就突出了张良的全部精神人格,他仇恨秦始皇灭了他的韩国,秦始皇的车过其境,他以大铁锥掷他,这铁锥也是那时的“导弹”了。后来,他助刘邦成就了帝业,万户侯封给他,他辞谢,归隐山林,不像某些贪鄙之辈,此8字堪称奇绝。 

喜欢撰联与积累对联文化的流沙河又告诉我,过去淮阴有座韩信的祀庙,庙已毁,但庙中曾有一副楹联总结韩信一生,写得绝妙,也只不过10字,此联: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知己指萧何,刘邦拜韩信为三军统帅,是萧何推荐,未央宫密谋杀韩信,也有萧何参与。两妇人,前者指给韩信免饿死的饭食的漂母(洗衣妇),后者,即刘邦老婆,杀韩信的吕雉了。这一知己与两妇人竟在主宰了所谓大英雄的生死存亡与祸福荣辱,岂非透露了人生中的戏剧性吗? 

不久前,流沙河让我入书斋赏他新撰的一联,这是明史专家王春瑜先生为家乡盐城的陆秀夫纪念馆邀请写作的,我发现流沙河吸收张良、韩信祀庙的佳构,也言简意深情长,联云: 

宋灭无降帝,陆沉有秀夫。 

陆秀夫是继文天祥之后,继续在浙江温州与广东新会协助赵家小皇帝的一杆宋朝的旗帜,后来,失败了,背负幼帝悲壮地跳海殉难,把一个王朝最后一幕悲剧,只用10字精炼,今天,也只有流沙河这种文史哲涵养颇深的作家能写作出如此佳构了。

 

 

 


========= 
  相传古时有一位相国小姐,颇有文才,许多人为她作媒,她都看不上,她的理想是找一个才子夫婿。她一不要彩礼,二不论穷富,只要能对出下联即可。她的上联是:
  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
  过了许久也无人能对,其父母劝她不要固执,但她仍不灰心,耐心地等下去。
  第3年,一位姓林的书生赴京赶考,路过此地,看见上联觉得有趣,便对出下联:
  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
  此联对得十分工整,可谓珠联璧合。相国小姐便与穷书生成了亲。

  宋朝一知县的女儿也是以对联的形式选择女婿的。她的上联是:
  梨打鲤,梨沉鲤出;
  这上联是根据一棵梨树生长在河边,梨果成熟后落入河里,打在鲤身上,梨果沉入河底而鲤鱼游到水面上来的自然现象出的,巧妙而难度大。当时好多秀才前往应对,均被这短而绝的联语所困,只好知难而退。
  天近黄昏,一阵风吹过,一凑在里面看热闹的靠砍柴为生的年轻人,见树上的蜜蜂被风一吹,全部落在了地上,风停了又飞起来。突发灵感,遂对出下联:
  风吹蜂,风停蜂飞。
  下联“风”和“蜂”正好对“梨”和“鲤”,自然、贴切、工稳。就这样,打柴的小伙子靠巧对娶到了漂亮妻。

  清代有一姓赵的书香门第,其小姐才貌双全,一心要嫁给一个才子,便以对联求婿:
  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
  对联挂出多时,秀才们也来了不少,但没有一副能使赵小姐满意。后来,有一道人看了大笑不止,连声称妙,人们便问是何缘故。他说:“东乡有一个王公子,知书达礼,非才女不娶,曾以巧联选配。”人们连忙把赵员外请了出来,双方行礼完毕,赵员外忙问:“仙道可曾记得王公子的对联?”道人应声念道:
  鸾九声,凤九声,九九八十一声,声声鸾凤和鸣。
  赵员外谢了道人,回家告诉了女儿。赵小姐喜形于色,差人给对方送去自己的上联。王公子一看,喜出望外。不久,赵王二人结为美满夫妻。

 

 

 

联劝善(庆晨)
==========
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楹联是极具特色的装饰之一,也是民族精神和文化在建筑中的重要体现。楹联的特殊性在于对仗,因而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楹联多以阐述人生道理和处世方法为主要内容,故常能体现哲学的睿智;楹联往往以劝善为其重要宗旨,所以深得国人的青睐。

善者,好也。所谓劝善,也就是让人学好。

前些年读书游历,见到好的楹联便随抄录下来,闲时翻翻,发现竟然多是劝善的。

崇尚勤俭的:「和谦为贵;勤俭是珍。」「恪勤在朝夕;怀抱观古今。」或质朴无华,或含义深刻。

崇尚忠厚仁义的:「传家有道惟忠厚;处世无奇但率真。」「德沐春风名高金鼎;神凝秋水节映冰壶。」或话白理不浅,或言奇寓意深。

劝人清廉寡欲的:「士大夫爱钱,书香化为铜臭;亲兄弟析箸,璧合翻作瓜分。」「泪酸血咸,悔不该手辣口甜,只道世间无苦海;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手黑,岂知头上有青天!」循循善诱,苦口婆心,字里行间充满爱心一片。

大概是儒学源远流长,深入人心的缘故,旧时的公共场所也以劝善为荣。譬如说,一幅「凡事莫当前,看戏何如听戏好;为人须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的楹联贴在戏园子门框上。这是用看戏与听戏、唱戏与做人之间的关系,劝导人们要好好做人做事。一幅「只愿世间人无病,不惜架上药生尘」的楹联贴在药店门前。店家不图卖药赚钱,惟图世人健康平安。让人觉得是那么亲切。

就连有些庙宇道观,也借神鬼之口对世人劝善呢!请看城隍庙的楹联:「你求名利,他卜吉凶,可怜我全无心肝,怎出得什么主意?殿遏烟云,堂列锺鼎,堪笑人供以泥木,空费了多少钱财!」再看财神庙的楹联:「财神爷诉苦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不作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使我为难!」

十几年前去黄山观光,顺路去了趟西递。作为徽州古民居遗产的代表,楹联成了它的一大特色,用「楹联多似海」来形容,似不为过。我记下了其中的一些:「能受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咬定一两句书终生财宝,栽成五七竿竹满目儿孙」;「二字箴言惟勤惟俭,两条正路曰读曰耕」;「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不用刻意去研究古民居的历史,也不必探访这个明清两代村落中究竟走出几多官宦贤良,只要认真读一读这些楹联,就足以感悟其中深厚的文化底蕴了。当时就有人说,去一趟西递,不但可以领略楹联的奥妙,更是接受了一次道德和良知的教育。至今想来,此话不谬。

比去西递更早几年,曾到过福州古楼的林则徐纪念馆。馆中的楹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大气磅礴,志存高远,爱憎分明。更重要的是,楹联都出自林则徐的手笔。或为座右铭,或是言志诗,但无一不是他行动的真实写照。爱联及人,还是爱人及联,我说不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书联与做人一致,更能彰显楹联的意义和作用。

或许正是基于这一点,我特别喜欢几位名人所书关于读书写作的楹联。其一是郑成功的「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一幅是周恩来的「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另一幅则是范文澜的:「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其情,其志,其才,可谓溢于言表。

【有一有言】说起楹联的劝善,记得我小时候居住在上海城隍庙附近,城隍庙的大门两侧就刻着一副劝善的对联:“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至今记忆犹新。

  35、谭嗣同联集
=======
一朝马革裹尸日;
绝胜牛衣对泣时。
——自题 

斗酒纵横天下事;
名山风雨百年心。
——题乐山凌云寺月榭

为人竖起脊梁铁
把卷撑开眼底银
——戊戌北上留别内子

大陆龙方蛰
中原鹿正肥
——自撰桃符

家无儋石
心雄万夫
——寓斋联

惟将侠气留天地
别有狂名自古今
——丁丑除夕撰联

除夕月无光,点一盏灯替乾坤生色;
今朝雷未动,击三通鼓代天地扬威。
——丁丑除夕撰联

搅湖海英雄,力维时局;
勖沅湘子弟,共赞中兴。
——时务学堂联

画里移舟,鸥边就梦;
镜中人影,衣上天香。
——集句题南京秦淮画舫

身是六朝人,依然乐府江山,谁教匆匆后来事;
家临九江水,为忆洞庭烟雨,可怜惘惘昔年游。
——题南京莫愁湖

  • 2005-12-29 00:32
  • 回复

  • 有一说一
  • 14位粉丝

42楼

36、中国楹联称谓略谈(佚名)
==============
楹联,通称对联。《辞海》:楹联,也叫“楹帖”、“对联”、“对子”。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楹,即房柱或门柱。过去对联常常刻写在楹柱上,楹联名称由此得来。楹联是对联的雅称,用起来有强调其文学性质的意味。对联是楹联的泛称和俗称。在一般情况下两者可以通用。此外,楹联还有许许多多五花八门的别称。具体分述于下:

常用的有如下几种:

1、联语。这个词有“对联这一语言艺术”之意。如清代前期丁应鼎著《海门联语》。现在将对联称作“联语”也十分普遍。

2、联句。联句本是旧时作诗方式之一,由两人或多人共作一首,相联成篇,多用于上层饮宴或朋友间的酬答。后常用作对联的别称,意思是对联是由两边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的艺术。如清林纾有《春觉斋联句》,俞樾有《曲园联句》,近人萨嘉榘有《林则徐联句类集》,而明朝林兆恩、清朝杨梦鲤等人的联书都只称《联句》。

3、联对。对联的倒语。语出清梁章钜《楹联续话》:“严问樵官山左时,寅好中联对,多出其手。”如近人蔡郕有《联对作法》、王文儒有《联对大全》,今多用于文章。

4、对句。本来是指对上他人所出之句,后即作对联别称。如清梁绍王《两般秋雨庵随笔》中云:“尝见有人写对句云:‘拳石画临黄子久,瓶胆花插紫丁香。’”今多用于文章。

5、对语。对偶词语之意。如清陆以恬《冷庐杂识·对语敏捷》云:“对语不难,难在每捷。”

6、对子。对联的通俗叫法。写对联叫做对子,对对联叫对对子。

不常用的有如下多种:

1、俪言、俪语。本是以对偶形式出现的方辞,后偶作对联代称。俪语,取语句成双配对之意。如清费师洪有《延旭轩俪语》,顾曾烜有《方宦俪语》等。 俪言,犹俪语。如清徐世昌有《藤墅俪言》。

2、骈言、骈语。义同俪言,由汉魏时的“四六体”骈文演变为对联而名。如骈句:“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3、偶语、偶句。本指相对私语,后取偶为“相对”之义作对联别称。如近人有《偶语百联》。清梁恭辰《楹联四话》:偶句有多用虚字者,亦自生动可喜。

4、楹帖、帖子。义同楹联。常用于书名和其他,如清罗昌荃《楹帖采腴》。梁章钜《楹联丛话》:楹帖始于桃符。曲滢生《宋代楹联辑要》:楹联一名帖子。 

5、楹句、楹语,义同楹联。如清末江峰青《里居楹语录》、清杨浚有《冠悔堂楹语》,近人徐鋆有《澹庐楹语》,郑丰稔有《楹语享帚》等。清赵藩有《介庵楹句辑抄》,近人赵式铭《睫巢楹句》、《楹句杂录》等。

6、桃符。由春联源于桃符而得名。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春联》云:“春联者,桃符也。”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至少从汉朝起就有,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云:“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由于对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对联为“桃符”。

7、连语。取上下联相连之意而名,今仅见章太炎取自己的对联书名为《荆汉大师连语》。

8、联偶。联语上下骈偶,故称。如近人曾国才有联书名《桔园联偶》。

9、诗余。取对联是诗的变体而名,民国郭立志《曾文正公联语辑录·序》云:“联语亦诗余也。”

10、诗钟。本是兴起于晚清的一种文字游戏,其方法是取意义绝不相同的两个词或分咏,或嵌字。如以尺、蜂为题咏二句:“灯下量衣催五夜,房中酿蜜正三春”。因其对仗工整与对联相同而作代称。 

11、小道。因过去对联地位低下所云,庄俞《应用对联粹编》:“联语,小道也。” 这种看法现在已得到了纠正,正白启寰先生一副对联所云:“对非小道,情真意切,可讽可歌,媲美诗词、曲赋、文章,恰似明珠映宝玉;联本大观,源远流长,亦庄亦趣,增辉堂室、山川、人物,犹如老树灿新花。”

12、小品。因对联字数少、篇幅小而称之。陈方镛《楹联新话》:薛慰农……所撰联语小品,亦脍炙人口。

另外,对联还有一些简称,如:楹、对、偶、联,多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使用。如《俗语集对》、《巧对录》、《四书对》等书中的“对”,即指对联。又如《集宋四家词联》、《绝妙好联》等书中的“联”,均指对联。除以上这些称谓外,集合性的称呼尚有对锦、对类、偶语、楹镜等。而且小类中尚有一些别称。如集句对,称集联、集对、辑对,集字也称集言,又可据所集内容冠以“集”或“联”,如集陶潜诗句的称集陶,集陆游诗句的称集陆,集经书的称联经,集《庄子》的称联庄等等。亦可不用集、联字而另创名称,如清吕佩芬集唐诗的联书称《采唐集》,何栻集苏轼诗的联书称《纳苏集》。再如挽联,也称挽词、挽句、挽言等等,不一而足。 

至于联书的名称,根据其性质,更是各式各样。如似诗话的称联话、联趣;存本、汇集本称联存、联录、联辑、联选、联集以至于联萃、联海等等;美称更有联瑜、联璧、联珠、联锦、联粹等等。

  • 2005-12-29 16:37
  • 回复
  • 有一说一
  • 14位粉丝

43楼

37、联话「春夏秋冬」(李盛仙)
==============
春夏秋冬不仅入诗,诗意盎然,而且入联,联语引人入胜。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被贬江州时,曾在庐山修筑草房。落成之后,他曾写了这样一副门联,「南檐纳日,冬如春暖;北户迎风,夏似秋凉。」寥寥十六个字,就生动地描述了其草庐座北朝南,四季宜人的优美风景。

明代大史学家谈迁,家贫力学,为撰写《国榷》,艰苦备尝。他曾写过一副抒怀明志的纪实对联:「依人过冬夏,秉笔写春秋。」上联写出其寄人篱下的窘境,下联抒发了自己秉笔写史书的雄心斗志。联中「春秋」与「冬夏」对仗工稳。

明朝唐伯虎替某酒店书写一副广告联:「醇成春夏秋冬酒;醉倒东西南北人。」妙绝。

清朝郑板桥任潍县县令时,有位老塾师告状东家不肯遵约兑付酬金,郑手指大红灯笼,拿「四方」入联,出句:「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南西北」。这位老塾师想起自身遭遇,用「四季」入联:「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郑对穷困潦倒的老塾师深表同情,当堂秉公拍案了结这宗官司。

鲁迅在一九三二年十月作的《自嘲》诗中,末后一联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把「春夏秋冬」嵌在一句之中,巧妙地借自然界的四季,暗指当时的政治气候。诗句的意境含蓄、幽默而又诙谐。

一次一名叫刘凤浩的秀才进京赶考,考取第三名,得了个探花,只因其貌不扬,乾隆便想亲试一下他的才学,就随口念出一上联「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手。」刘听罢沉思一会,便脱口对道:「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为探花郎。」联中以春夏秋冬四季花卉对四方星辰,可谓珠联璧合。

古时尚有一副关于「春夏秋冬」的对联也可谓绝妙:「冬夜灯前,夏侯氏读春秋传;东门楼上,南京人唱北西厢。」此对联上联镶嵌入「春夏秋冬」四季名;下联镶嵌入「东南西北」四方位。既贴切自然,又天衣无缝,令人读后不禁拍案叫绝。

我国农事活动将四时嵌入对联之中,含有启人深思的哲理。比如:「春夏秋冬为首莫忘耕耘;梅桃李杏占先要问收获」。这副对联勉励人们要珍惜韶华,抓紧耘作。

  • 2006-1-12 20:00
  • 回复
  • 有一说一
  • 14位粉丝

44楼

38、集句联(上)
======== 
穷不失义
富而无骄   

後而好学
乐以忘忧
 
持其志无暴其气
敏于事而慎于言   
-《四书》
 
修词立诚在于无愧
造物指事莫非自然   
-《文心雕龙》
 
沙棠作舟桂为楫
浮云似帐月如钩 
-《古乐府》
 
泽以长流乃称远
山因直上而成高
-《秦绎山碑》 
 
取静于山寄情于水
虚怀若竹清气若兰 
-《兰亭序》
 
门掩梨花深见月
寺藏松叶远闻钟 
-《圣教序》
 
风至山中无不和畅
月生海上自极高明
-《泰山铭》
 
著作追先哲
精神让后生 
-《景君铭》

入世须才更须节
传家积德还积书
-《争坐位帖》
 
观书要能自出见解
处世无过善体人情 
-《多宝塔碑》

  • 2006-1-16 21:34
  • 回复
  • 有一说一
  • 14位粉丝

45楼

39、集句联(中)
======== 
云山起翰墨
星斗焕文章

实事渐消虚事在
长年方悟少年非  

城隅绿水明秋日
江上诗情为晚霞
-集唐诗句联
 
好山当户碧云晚
古屋贮月松风凉 

林花经雨香犹在
芳草留人意自闲 
-集宋诗句联 
 
独抱琵琶寻旧曲
数教鹦鹉念新诗  

天气欲重阳,几番风雨
登临望故国,万里山河 

无处觅残红,试问东风春愁怎画
浮生等萍迹,不知江左燕入谁家 
-集词句联

  • 2006-1-16 21:39
  • 回复
  • 有一说一
  • 14位粉丝

46楼

40、集句联(下)
======== 
丈夫志四海
古人惜寸荫   
-集陶渊明诗句联
 
天长落日远
意重泰山轻  

心悬万里外
兴在一杯中   

浣溪石上窥明月
向日楼中吹落梅 
-集李白诗句联
 
甘从千日醉
耻与万人同   

穷愁但有骨
诗兴不无神 

侧身天地更怀古
独立苍茫自咏诗   

歌词自作风格老
诗卷长流天地间 
-集杜甫诗句联
 
莫忧世事兼身事
却道新花胜旧花   
-集韩愈诗句联
 
身行万里半天下
眼高四海空无人 
-集苏轼诗句联 
 
小楼一夜听春雨
孤桐三尺泻秋泉
-集陆游诗句联

  • 2006-1-16 21:43
  • 回复
222.70.102.*

47楼

41、黄遵宪的对联
========
晚清诗人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广东嘉应州(今梅州)人。戊戌政变时,他在上海以私藏康、梁之嫌,为清廷所忌,被放逐回乡,筑人境庐以度晚年。大门上挂一联云: 

  结庐人境; 
  伐檀河干。 

这幅对联既能切合庐名,又能道出他当时的心情。上联取意于陶潜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表露了不与反动统治者沆瀣一气的旷逸情怀;下联是取意于《诗经·魏风》中的《伐檀》篇。《伐檀》是当时劳动人民在河边为统治阶级伐檀造车时,指斥那些“白白吃闲饭的大人”。黄遵宪借用这句诗,表示甘为伐檀者,“不愿做吃闲饭的大人”。

黄遵宪还在人境庐内置一小舟,舟内自拟一联云: 

  尚欲乘长风破万里浪; 
  不妨处南海弄明月珠。 

当时他已疾病缠身,且近晚年,但仍有再度驰骋政坛的雄心。 

人境庐有五步楼、十步阁、无壁楼、卧虹榭、藏书阁等建筑。黄遵宪有嵌楼阁名的题联云: 

  有三分水,四分竹,添七分明月; 
  从五步楼,十步阁,望百步长江。 

徐续论此联云:“楼阁的题名和对联,表现了诗人的复杂心情。古文写阿房宫‘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是极言宫内楼阁之多;诗人题名‘五步楼’、‘十步阁’,则极言屋庐不广,所以布局紧凑些。而仅能望‘百步长江’,又可见放逐乡居未免觉得天地局促了。” 

在临终的前一年(1904年),黄遵宪尽管重病缠身,仍精心撰写了一幅对联,寄寓自己的政治信念:

药是当归,花宜旋复;
虫还无恙,鸟莫奈何。

联语迭用了药名、化名、虫名、鸟名(奈何鸟即杜鹃),不但新奇可喜,且语义双关,用意深长。“药是当归”,“虫还无恙”,是喻写自己的政治信念决不会改变;另两句则是坚信自己的政治理想一定能实现。

  • 2006-1-29 19:54
  • 回复
222.70.102.*

48楼

42、黄 遵 宪 联 集
=========
朝来爽气;
晚节秋容。
-自题   

结庐在人境;
步屧随春风。
-集句题梅州人境庐   

龙呵气而成云;
蚕吐丝以自缚。
-对祖父 

放眼楼头,看海水南流,夕阳西下;
寄怀天末,咏京华北望,零雨东归。
-题清政府驻日本公使馆 


如此乾坤,待卧龙而不起;
正当风雨,失鸣鸡其奈何。 
(蒋智由挽黄遵宪) 

论文章经济,均足千秋,从今凭吊古城,落日登楼,岂第骑箕哀铁汉;
合公义私情,来申一恸,剩我眷怀祖国,春风酾酒,更同钩党哭林宗。
(丘逢甲挽黄遵宪)

五千年罕睹奇才,箸演孔篇是哲学巨儒,创保卫局是政治大家。至于画策朝鲜,参议琉球,是外交舞台屠龙妙技。此老为硕果仅存,归养故乡,曾筑精庐在人境;
一万里遥传噩耗,览公遗书有日本国志,诵公遗草有新民诗话。追忆送客新亭,赌棋别墅,有东晋名士挥麈风流。暮春正樱花齐放,怆怀景物,不堪洒泪回梅州。 
(何士杲挽黄遵宪)

  • 2006-1-29 20:05
  • 回复
  • 有一说一
  • 14位粉丝

50楼

43、妙对结出好姻缘
========= 
  相传古时有一位相国小姐,颇有文才,许多人为她作媒,她都看不上,她的理想是找一个才子夫婿。她一不要彩礼,二不论穷富,只要能对出下联即可。她的上联是:
  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
  过了许久也无人能对,其父母劝她不要固执,但她仍不灰心,耐心地等下去。
  第3年,一位姓林的书生赴京赶考,路过此地,看见上联觉得有趣,便对出下联:
  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
  此联对得十分工整,可谓珠联璧合。相国小姐便与穷书生成了亲。

  宋朝一知县的女儿也是以对联的形式选择女婿的。她的上联是:
  梨打鲤,梨沉鲤出;
  这上联是根据一棵梨树生长在河边,梨果成熟后落入河里,打在鲤身上,梨果沉入河底而鲤鱼游到水面上来的自然现象出的,巧妙而难度大。当时好多秀才前往应对,均被这短而绝的联语所困,只好知难而退。
  天近黄昏,一阵风吹过,一凑在里面看热闹的靠砍柴为生的年轻人,见树上的蜜蜂被风一吹,全部落在了地上,风停了又飞起来。突发灵感,遂对出下联:
  风吹蜂,风停蜂飞。
  下联“风”和“蜂”正好对“梨”和“鲤”,自然、贴切、工稳。就这样,打柴的小伙子靠巧对娶到了漂亮妻。

  清代有一姓赵的书香门第,其小姐才貌双全,一心要嫁给一个才子,便以对联求婿:
  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
  对联挂出多时,秀才们也来了不少,但没有一副能使赵小姐满意。后来,有一道人看了大笑不止,连声称妙,人们便问是何缘故。他说:“东乡有一个王公子,知书达礼,非才女不娶,曾以巧联选配。”人们连忙把赵员外请了出来,双方行礼完毕,赵员外忙问:“仙道可曾记得王公子的对联?”道人应声念道:
  鸾九声,凤九声,九九八十一声,声声鸾凤和鸣。
  赵员外谢了道人,回家告诉了女儿。赵小姐喜形于色,差人给对方送去自己的上联。王公子一看,喜出望外。不久,赵王二人结为美满夫妻。

  • 2006-2-1 14:18
  • 回复
  • 有一说一
  • 14位粉丝

51楼

44、楹联劝善(庆晨)
==========
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楹联是极具特色的装饰之一,也是民族精神和文化在建筑中的重要体现。楹联的特殊性在于对仗,因而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楹联多以阐述人生道理和处世方法为主要内容,故常能体现哲学的睿智;楹联往往以劝善为其重要宗旨,所以深得国人的青睐。

善者,好也。所谓劝善,也就是让人学好。

前些年读书游历,见到好的楹联便随抄录下来,闲时翻翻,发现竟然多是劝善的。

崇尚勤俭的:「和谦为贵;勤俭是珍。」「恪勤在朝夕;怀抱观古今。」或质朴无华,或含义深刻。

崇尚忠厚仁义的:「传家有道惟忠厚;处世无奇但率真。」「德沐春风名高金鼎;神凝秋水节映冰壶。」或话白理不浅,或言奇寓意深。

劝人清廉寡欲的:「士大夫爱钱,书香化为铜臭;亲兄弟析箸,璧合翻作瓜分。」「泪酸血咸,悔不该手辣口甜,只道世间无苦海;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手黑,岂知头上有青天!」循循善诱,苦口婆心,字里行间充满爱心一片。

大概是儒学源远流长,深入人心的缘故,旧时的公共场所也以劝善为荣。譬如说,一幅「凡事莫当前,看戏何如听戏好;为人须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的楹联贴在戏园子门框上。这是用看戏与听戏、唱戏与做人之间的关系,劝导人们要好好做人做事。一幅「只愿世间人无病,不惜架上药生尘」的楹联贴在药店门前。店家不图卖药赚钱,惟图世人健康平安。让人觉得是那么亲切。

就连有些庙宇道观,也借神鬼之口对世人劝善呢!请看城隍庙的楹联:「你求名利,他卜吉凶,可怜我全无心肝,怎出得什么主意?殿遏烟云,堂列锺鼎,堪笑人供以泥木,空费了多少钱财!」再看财神庙的楹联:「财神爷诉苦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不作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使我为难!」

十几年前去黄山观光,顺路去了趟西递。作为徽州古民居遗产的代表,楹联成了它的一大特色,用「楹联多似海」来形容,似不为过。我记下了其中的一些:「能受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咬定一两句书终生财宝,栽成五七竿竹满目儿孙」;「二字箴言惟勤惟俭,两条正路曰读曰耕」;「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不用刻意去研究古民居的历史,也不必探访这个明清两代村落中究竟走出几多官宦贤良,只要认真读一读这些楹联,就足以感悟其中深厚的文化底蕴了。当时就有人说,去一趟西递,不但可以领略楹联的奥妙,更是接受了一次道德和良知的教育。至今想来,此话不谬。

比去西递更早几年,曾到过福州古楼的林则徐纪念馆。馆中的楹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大气磅礴,志存高远,爱憎分明。更重要的是,楹联都出自林则徐的手笔。或为座右铭,或是言志诗,但无一不是他行动的真实写照。爱联及人,还是爱人及联,我说不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书联与做人一致,更能彰显楹联的意义和作用。

或许正是基于这一点,我特别喜欢几位名人所书关于读书写作的楹联。其一是郑成功的「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一幅是周恩来的「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另一幅则是范文澜的:「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其情,其志,其才,可谓溢于言表。

【有一有言】说起楹联的劝善,记得我小时候居住在上海城隍庙附近,城隍庙的大门两侧就刻着一副劝善的对联:“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至今记忆犹新。

 

 

45、春联趣谈(李盛仙)
===========
据考证,春联的普及得归功于朱元璋。他曾有圣旨,除夕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于是,一夜之间,无论宫廷豪门、百姓门户,都贴上春联。自此之后贴春联取代了「题桃符」。朱元璋也得了个「对联天子」的雅号。后来的「桃符」一词已不再是指「桃木板」或「桃符诗句」,而是春联的别称了。从明代开始,六百多年来春联之风日盛,其中清代尤为高手迭出,艺臻完善。

千百年来,人们写的春联都是吉祥如意之言,但是也有写奇特内容的春联。如清朝时期浙江宁波的著名老中医范文甫就写过两副奇特的春联,一副贴在自己的大门上:「但愿人常健,何妨我独贫」。另一副贴在自己卧室的门上:「何必我千秋不老,但求人百病不生」。无独有偶,清末时期湖南湘乡有位开药铺的老中医,也在药铺门上贴了一副同样奇特的对联:「只要世间人莫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清初,安徽枞阳有一位秀才陈淡然,刚正不阿,一生贫困。有一年春节,他在自家的书斋门上贴了一副对联:「功名、事业、文章,今年已无望;嬉笑、悲欢、怒骂,明年可再来」。此联亦庄亦谐,构思奇特,曾在当地广为流传。

清乾隆年间,安徽桐城有位乡村理发匠吴鳌,平时能诗擅对,名闻乡里。有一年春节,他在自家柴门贴了一副对联:「半间茅屋栖身,站由我,坐也由我;几片萝卜度岁,菜也它,饭也是它。」此联托物寄情,幽默风趣。

传说从前有个精通文墨的富家子弟平日里吃喝玩乐、不知节俭,很快便把他父亲留下财产都挥霍光了。临近年关时,这个少爷无钱置办年货,可又怕左邻右舍笑话自己。为了遮丑,他便写了一副对联贴于自家大门上。联曰:「行节俭事;过淡泊年」。村上有位知道他底细的老学究看到此联,不禁摇头不已,并在其对联顶端各添一字,其变为:「早行节俭事;免过淡泊年」。那位穷困潦倒的少爷见到改后的春联,感到十分羞愧,从此他勤俭持家,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有一财主,父子花钱各捐了一个进士,心里十分得意。大年三十,在门前贴了一副春联,以示庆贺。联曰:「父进士子进士父子同进士:妻夫人媳夫人妻媳皆夫人。」村里有人看了后觉得财主自吹自擂,不知羞耻,在春联上聊添数笔,其联顿成:「父进土,子进土,父子同进土;妻失夫,媳失夫,妻媳皆失夫」。财主见了又羞又怒,只得把对联撕去。

广西某地有个刘某,靠一生积累下殷实的家业。可儿子却贪图安逸,不思进取。一年春节,刘某在大门上写了这样一副对联:「了不得;不得了。」上联说一生劳碌,以「了不得」的气力置下「了不得」的家业;下联则是警策儿子切莫游手好闲,坐吃山空,长此以往,「不得了」也。刘某真可谓治家有道,用心良苦。

由此说来,写春联如同写诗一样,言为心声。祝颂吉祥也好,直抒胸臆也行,只要能表达作者的心声,且能为人所理解,都可说是好春联。

 

 

46、乐赏藏字联(周二中)
============
 对联可以说是我国的国粹了,就那么简单的平平仄仄,可以让读者领略中国汉字更是感到奇妙乐趣。闲时看书,对于那种藏字联,更是感到趣味无穷。

 藏字联多为骂人,只有将字藏起来,才能做到含而不露,同时骂人才方便。清王朝宗室双富,别号“士卿”,是个贪赃腐败的小人。任职期间贪婪无度,敛财无数。有人赠他一副对联:“士为知己;卿本佳人。”这副对联首字嵌“士卿”二字,别有意味。上联出自《战国策》“士为知己者死”句,但隐去了“死”字,下联取自《北史》“卿本佳人,奈何作贼”,隐去了“作贼”二字。初看此联是褒扬,实则是在咒骂,看了让人痛快。清末,章太炎与康有为因政见严重分歧,有一年趁康有为生日之际,章太炎特撰隐字联一副痛加嘲讽。联曰:“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两句末字嵌“有为”,本身就很奇特。其实,老夫子章太炎却不是在捧康有为,而是在骂他。第一句取自《礼记·中庸》:“国之将亡必有妖孽”,隐去了“妖孽”两字。对句集《论语》“老而不死是为贼”,隐去了“贼”字。这种不显山露水的骂法,相信康有为看了也会尴尬而笑,毕竟对方骂得高明,骂得艺术!从前有一庸医名吉生,贻误不少病人,有人就撰一联送他:“未必逢凶化;何曾起死回”。逢凶化吉、起死回生都是成语,在这里隐去了“吉”和“生”,暗合医生的名字,讥讽辛辣、妙趣横生。

 藏字联也有讽刺黑暗社会的。国民党统治时期,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没得吃没得穿。有一年,一户人家就在大门上贴了这样的对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此联中缺“一”和“十”,隐喻这家人缺一(衣)少十(食)啊!

 当然,藏字联有时也并不一定是要讽刺,也可以用来保护自己。就有这样的小故事,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有年过春节,写了这样的对联让家人贴在大门两侧。对联是:“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因为他的字好,对联刚贴出来就被人揭走了收藏。不得已,他又写了这样的对子:“莺啼北星;燕语南郊。”同样又被人家“借”走了。这可怎么办呢,王羲之想了想,提笔写上“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几个字作春联贴在门上。这下好了,再也没人要这样不吉利的对联的。到了初一早上,王羲之见对联完好,又提笔在上面补了几个字,那副对子就又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一时众人为之叫好。其实王羲之用的也是藏字的手法,不过那几个字是藏在他心中罢了。

  31、祝 允 明 联 集
==========
屋北鹿独宿;
溪西鸡齐啼。
-传为对某秀才 
  
此屋安能久居;
其人好不伤悲。
-传为题某富翁联,利用歧义成趣 

明日逢春好不晦气;
新年倒运少有余财。
-传为赠某财主,利用歧义成巧 

四面有山皆入画;
一年无日不看花。
-题扬州凝翠轩   

老树荫浓新雨后;
空山寂静夜禅初。
-题天平山听莺阁 

每闻善事心先喜;
得见奇书手自抄。
-题新都宝光寺 
  
嫂扫乱柴呼叔束;
姨移破桶叫姑箍。
-对唐寅 
  
鼎漏漏干船漏满;
剑磨磨利镜磨光。
-对金元宾

池中荷叶鱼儿伞;
梁上蛛丝燕子帘。
-沈周对祝允明 
  
孤舟两桨片帆,游遍五湖四海;
一塔七层八面,观尽万水千山。
-沈周对祝允明

 

 

 

32、杨 慎 联 集
========
铁肩担道义;
辣手著文章。
-题济南演武厅

烟火万家人两岸;
春江一曲柳千条。
-题云南永昌板桥

几杵林钟敲后,月似银船劝酒;
两行灯火归时,星如玉弹围棋。
-题云南剑川宝相寺 

春水夏云、秋月冬风,宝地占四时之景;
西瞿东胜、北卢南赡,梵天统万法之宗。
-题四川大邑雾中山梵天坊 

一水抱城西,烟霭有无,拄杖僧归苍茫外;
群峰朝阁下,雨晴浓淡,倚栏人在画图中。
-题昆明华亭寺

千年古树为衣架;
万里长江做浴盆。
-传为杨慎幼对县令  

炭黑火红灰似雪;
谷黄米白饭如霜。
-传为杨慎对弘治

 

 

33、魏源联集
======
杯中含太极;
腹内孕乾坤。
—应童子试对县令

学贵运时策;
友交立德人。 
—题书斋

事以利人皆德业;
言能益世即文章。
—题南京别墅湖干草堂书斋 

读万卷书求圣道;
行千里路得民情。
—题扬州挈园古藤书屋

石撑古刹云围脚;
龙跃寒潭月点睛。
—题隆回石龙庙 

能致用便为实学;
识时务不是愚人。
—赠从兄弟筠谷

击节长吟,遥想贾生对策;
落帆小息,闲寻屈子书台。
—题湖南桃江天问台 

上有青天,一片冰心盟上帝;
民皆赤子,满腔热血注民瘼。
—题江苏东台县衙庭柱

山色溪声,万壑清明春雨后;
天光云影,千峰苍翠夕阳中。
—题衡山方广寺 

油醮蜡烛,烛内一心,心中有火;
纸糊灯笼,笼边多眼,眼里无珠。
—传某举人因抄袭被魏源揭露,怒出上联,魏源对下联

 

 

34、名人名联详释(曾伯炎) 
=============
对联,它要求在那么简约的文字中,浓缩丰富情感的思想的内涵,达到文字的精纯,以一字胜百字,一句胜千句,这种炼字炼句功夫的提纯,使一副对联达到一篇诗文所能达到的效果,显出中国文字的包容与张力,堪称奇妙。

我在几十年前过秦岭,参谒留侯祠,读到于右任先生给张良撰的那副楹联,终身难忘,把这位大智慧的张良,那8个字就精辟地生动地托出,司马迁在《史记》中写张良,还用了五六千字哩!其联云: 

送秦一锥,辞汉万钟。 

于先生只选了两个镜头,就突出了张良的全部精神人格,他仇恨秦始皇灭了他的韩国,秦始皇的车过其境,他以大铁锥掷他,这铁锥也是那时的“导弹”了。后来,他助刘邦成就了帝业,万户侯封给他,他辞谢,归隐山林,不像某些贪鄙之辈,此8字堪称奇绝。 

喜欢撰联与积累对联文化的流沙河又告诉我,过去淮阴有座韩信的祀庙,庙已毁,但庙中曾有一副楹联总结韩信一生,写得绝妙,也只不过10字,此联: 

生死一知己;存亡两妇人。 

知己指萧何,刘邦拜韩信为三军统帅,是萧何推荐,未央宫密谋杀韩信,也有萧何参与。两妇人,前者指给韩信免饿死的饭食的漂母(洗衣妇),后者,即刘邦老婆,杀韩信的吕雉了。这一知己与两妇人竟在主宰了所谓大英雄的生死存亡与祸福荣辱,岂非透露了人生中的戏剧性吗? 

不久前,流沙河让我入书斋赏他新撰的一联,这是明史专家王春瑜先生为家乡盐城的陆秀夫纪念馆邀请写作的,我发现流沙河吸收张良、韩信祀庙的佳构,也言简意深情长,联云: 

宋灭无降帝,陆沉有秀夫。 

陆秀夫是继文天祥之后,继续在浙江温州与广东新会协助赵家小皇帝的一杆宋朝的旗帜,后来,失败了,背负幼帝悲壮地跳海殉难,把一个王朝最后一幕悲剧,只用10字精炼,今天,也只有流沙河这种文史哲涵养颇深的作家能写作出如此佳构了。

 

 

35、谭嗣同联集
=======
一朝马革裹尸日;
绝胜牛衣对泣时。
——自题 

斗酒纵横天下事;
名山风雨百年心。
——题乐山凌云寺月榭

为人竖起脊梁铁
把卷撑开眼底银
——戊戌北上留别内子

大陆龙方蛰
中原鹿正肥
——自撰桃符

家无儋石
心雄万夫
——寓斋联

惟将侠气留天地
别有狂名自古今
——丁丑除夕撰联

除夕月无光,点一盏灯替乾坤生色;
今朝雷未动,击三通鼓代天地扬威。
——丁丑除夕撰联

搅湖海英雄,力维时局;
勖沅湘子弟,共赞中兴。
——时务学堂联

画里移舟,鸥边就梦;
镜中人影,衣上天香。
——集句题南京秦淮画舫

身是六朝人,依然乐府江山,谁教匆匆后来事;
家临九江水,为忆洞庭烟雨,可怜惘惘昔年游。
——题南京莫愁湖

 

 

 

36、中国楹联称谓略谈(佚名)
==============
楹联,通称对联。《辞海》:楹联,也叫“楹帖”、“对联”、“对子”。悬挂或粘贴在壁间柱上的联语。楹,即房柱或门柱。过去对联常常刻写在楹柱上,楹联名称由此得来。楹联是对联的雅称,用起来有强调其文学性质的意味。对联是楹联的泛称和俗称。在一般情况下两者可以通用。此外,楹联还有许许多多五花八门的别称。具体分述于下:

常用的有如下几种:

1、联语。这个词有“对联这一语言艺术”之意。如清代前期丁应鼎著《海门联语》。现在将对联称作“联语”也十分普遍。

2、联句。联句本是旧时作诗方式之一,由两人或多人共作一首,相联成篇,多用于上层饮宴或朋友间的酬答。后常用作对联的别称,意思是对联是由两边字数相等的句子组成的艺术。如清林纾有《春觉斋联句》,俞樾有《曲园联句》,近人萨嘉榘有《林则徐联句类集》,而明朝林兆恩、清朝杨梦鲤等人的联书都只称《联句》。

3、联对。对联的倒语。语出清梁章钜《楹联续话》:“严问樵官山左时,寅好中联对,多出其手。”如近人蔡郕有《联对作法》、王文儒有《联对大全》,今多用于文章。

4、对句。本来是指对上他人所出之句,后即作对联别称。如清梁绍王《两般秋雨庵随笔》中云:“尝见有人写对句云:‘拳石画临黄子久,瓶胆花插紫丁香。’”今多用于文章。

5、对语。对偶词语之意。如清陆以恬《冷庐杂识·对语敏捷》云:“对语不难,难在每捷。”

6、对子。对联的通俗叫法。写对联叫做对子,对对联叫对对子。

不常用的有如下多种:

1、俪言、俪语。本是以对偶形式出现的方辞,后偶作对联代称。俪语,取语句成双配对之意。如清费师洪有《延旭轩俪语》,顾曾烜有《方宦俪语》等。 俪言,犹俪语。如清徐世昌有《藤墅俪言》。

2、骈言、骈语。义同俪言,由汉魏时的“四六体”骈文演变为对联而名。如骈句:“老当益壮,宁知白首之心;穷且益坚,不坠青云之志。” 

3、偶语、偶句。本指相对私语,后取偶为“相对”之义作对联别称。如近人有《偶语百联》。清梁恭辰《楹联四话》:偶句有多用虚字者,亦自生动可喜。

4、楹帖、帖子。义同楹联。常用于书名和其他,如清罗昌荃《楹帖采腴》。梁章钜《楹联丛话》:楹帖始于桃符。曲滢生《宋代楹联辑要》:楹联一名帖子。 

5、楹句、楹语,义同楹联。如清末江峰青《里居楹语录》、清杨浚有《冠悔堂楹语》,近人徐鋆有《澹庐楹语》,郑丰稔有《楹语享帚》等。清赵藩有《介庵楹句辑抄》,近人赵式铭《睫巢楹句》、《楹句杂录》等。

6、桃符。由春联源于桃符而得名。清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春联》云:“春联者,桃符也。”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茶”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至少从汉朝起就有,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六四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云:“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由于对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对联为“桃符”。

7、连语。取上下联相连之意而名,今仅见章太炎取自己的对联书名为《荆汉大师连语》。

8、联偶。联语上下骈偶,故称。如近人曾国才有联书名《桔园联偶》。

9、诗余。取对联是诗的变体而名,民国郭立志《曾文正公联语辑录·序》云:“联语亦诗余也。”

10、诗钟。本是兴起于晚清的一种文字游戏,其方法是取意义绝不相同的两个词或分咏,或嵌字。如以尺、蜂为题咏二句:“灯下量衣催五夜,房中酿蜜正三春”。因其对仗工整与对联相同而作代称。 

11、小道。因过去对联地位低下所云,庄俞《应用对联粹编》:“联语,小道也。” 这种看法现在已得到了纠正,正白启寰先生一副对联所云:“对非小道,情真意切,可讽可歌,媲美诗词、曲赋、文章,恰似明珠映宝玉;联本大观,源远流长,亦庄亦趣,增辉堂室、山川、人物,犹如老树灿新花。”

12、小品。因对联字数少、篇幅小而称之。陈方镛《楹联新话》:薛慰农……所撰联语小品,亦脍炙人口。

另外,对联还有一些简称,如:楹、对、偶、联,多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使用。如《俗语集对》、《巧对录》、《四书对》等书中的“对”,即指对联。又如《集宋四家词联》、《绝妙好联》等书中的“联”,均指对联。除以上这些称谓外,集合性的称呼尚有对锦、对类、偶语、楹镜等。而且小类中尚有一些别称。如集句对,称集联、集对、辑对,集字也称集言,又可据所集内容冠以“集”或“联”,如集陶潜诗句的称集陶,集陆游诗句的称集陆,集经书的称联经,集《庄子》的称联庄等等。亦可不用集、联字而另创名称,如清吕佩芬集唐诗的联书称《采唐集》,何栻集苏轼诗的联书称《纳苏集》。再如挽联,也称挽词、挽句、挽言等等,不一而足。 

至于联书的名称,根据其性质,更是各式各样。如似诗话的称联话、联趣;存本、汇集本称联存、联录、联辑、联选、联集以至于联萃、联海等等;美称更有联瑜、联璧、联珠、联锦、联粹等等。

 

 

 

37、联话「春夏秋冬」(李盛仙)
==============
春夏秋冬不仅入诗,诗意盎然,而且入联,联语引人入胜。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被贬江州时,曾在庐山修筑草房。落成之后,他曾写了这样一副门联,「南檐纳日,冬如春暖;北户迎风,夏似秋凉。」寥寥十六个字,就生动地描述了其草庐座北朝南,四季宜人的优美风景。

明代大史学家谈迁,家贫力学,为撰写《国榷》,艰苦备尝。他曾写过一副抒怀明志的纪实对联:「依人过冬夏,秉笔写春秋。」上联写出其寄人篱下的窘境,下联抒发了自己秉笔写史书的雄心斗志。联中「春秋」与「冬夏」对仗工稳。

明朝唐伯虎替某酒店书写一副广告联:「醇成春夏秋冬酒;醉倒东西南北人。」妙绝。

清朝郑板桥任潍县县令时,有位老塾师告状东家不肯遵约兑付酬金,郑手指大红灯笼,拿「四方」入联,出句:「四面灯,单层纸、辉辉煌煌,照遍东南西北」。这位老塾师想起自身遭遇,用「四季」入联:「一年学,八吊钱,辛辛苦苦,历尽春夏秋冬」。郑对穷困潦倒的老塾师深表同情,当堂秉公拍案了结这宗官司。

鲁迅在一九三二年十月作的《自嘲》诗中,末后一联是:「躲进小楼成一统,管他冬夏与春秋。」把「春夏秋冬」嵌在一句之中,巧妙地借自然界的四季,暗指当时的政治气候。诗句的意境含蓄、幽默而又诙谐。

一次一名叫刘凤浩的秀才进京赶考,考取第三名,得了个探花,只因其貌不扬,乾隆便想亲试一下他的才学,就随口念出一上联「东启明,西长庚,南箕北斗,朕乃摘星手。」刘听罢沉思一会,便脱口对道:「春牡丹,夏芍药,秋菊冬梅,臣为探花郎。」联中以春夏秋冬四季花卉对四方星辰,可谓珠联璧合。

古时尚有一副关于「春夏秋冬」的对联也可谓绝妙:「冬夜灯前,夏侯氏读春秋传;东门楼上,南京人唱北西厢。」此对联上联镶嵌入「春夏秋冬」四季名;下联镶嵌入「东南西北」四方位。既贴切自然,又天衣无缝,令人读后不禁拍案叫绝。

我国农事活动将四时嵌入对联之中,含有启人深思的哲理。比如:「春夏秋冬为首莫忘耕耘;梅桃李杏占先要问收获」。这副对联勉励人们要珍惜韶华,抓紧耘作。

 

 

 

38、集句联(上)
======== 
穷不失义
富而无骄   

後而好学
乐以忘忧
 
持其志无暴其气
敏于事而慎于言   
-《四书》
 
修词立诚在于无愧
造物指事莫非自然   
-《文心雕龙》
 
沙棠作舟桂为楫
浮云似帐月如钩 
-《古乐府》
 
泽以长流乃称远
山因直上而成高
-《秦绎山碑》 
 
取静于山寄情于水
虚怀若竹清气若兰 
-《兰亭序》
 
门掩梨花深见月
寺藏松叶远闻钟 
-《圣教序》
 
风至山中无不和畅
月生海上自极高明
-《泰山铭》
 
著作追先哲
精神让后生 
-《景君铭》

入世须才更须节
传家积德还积书
-《争坐位帖》
 
观书要能自出见解
处世无过善体人情 
-《多宝塔碑》

 

 

 

39、集句联(中)
======== 
云山起翰墨
星斗焕文章

实事渐消虚事在
长年方悟少年非  

城隅绿水明秋日
江上诗情为晚霞
-集唐诗句联
 
好山当户碧云晚
古屋贮月松风凉 

林花经雨香犹在
芳草留人意自闲 
-集宋诗句联 
 
独抱琵琶寻旧曲
数教鹦鹉念新诗  

天气欲重阳,几番风雨
登临望故国,万里山河 

无处觅残红,试问东风春愁怎画
浮生等萍迹,不知江左燕入谁家 
-集词句联

 

 

 

40、集句联(下)
======== 
丈夫志四海
古人惜寸荫   
-集陶渊明诗句联
 
天长落日远
意重泰山轻  

心悬万里外
兴在一杯中   

浣溪石上窥明月
向日楼中吹落梅 
-集李白诗句联
 
甘从千日醉
耻与万人同   

穷愁但有骨
诗兴不无神 

侧身天地更怀古
独立苍茫自咏诗   

歌词自作风格老
诗卷长流天地间 
-集杜甫诗句联
 
莫忧世事兼身事
却道新花胜旧花   
-集韩愈诗句联
 
身行万里半天下
眼高四海空无人 
-集苏轼诗句联 
 
小楼一夜听春雨
孤桐三尺泻秋泉
-集陆游诗句联

 

 

41、黄遵宪的对联
========
晚清诗人黄遵宪(1848-1905),字公度,广东嘉应州(今梅州)人。戊戌政变时,他在上海以私藏康、梁之嫌,为清廷所忌,被放逐回乡,筑人境庐以度晚年。大门上挂一联云: 

  结庐人境; 
  伐檀河干。 

这幅对联既能切合庐名,又能道出他当时的心情。上联取意于陶潜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表露了不与反动统治者沆瀣一气的旷逸情怀;下联是取意于《诗经·魏风》中的《伐檀》篇。《伐檀》是当时劳动人民在河边为统治阶级伐檀造车时,指斥那些“白白吃闲饭的大人”。黄遵宪借用这句诗,表示甘为伐檀者,“不愿做吃闲饭的大人”。

黄遵宪还在人境庐内置一小舟,舟内自拟一联云: 

  尚欲乘长风破万里浪; 
  不妨处南海弄明月珠。 

当时他已疾病缠身,且近晚年,但仍有再度驰骋政坛的雄心。 

人境庐有五步楼、十步阁、无壁楼、卧虹榭、藏书阁等建筑。黄遵宪有嵌楼阁名的题联云: 

  有三分水,四分竹,添七分明月; 
  从五步楼,十步阁,望百步长江。 

徐续论此联云:“楼阁的题名和对联,表现了诗人的复杂心情。古文写阿房宫‘五步一楼,十步一阁’,是极言宫内楼阁之多;诗人题名‘五步楼’、‘十步阁’,则极言屋庐不广,所以布局紧凑些。而仅能望‘百步长江’,又可见放逐乡居未免觉得天地局促了。” 

在临终的前一年(1904年),黄遵宪尽管重病缠身,仍精心撰写了一幅对联,寄寓自己的政治信念:

药是当归,花宜旋复;
虫还无恙,鸟莫奈何。

联语迭用了药名、化名、虫名、鸟名(奈何鸟即杜鹃),不但新奇可喜,且语义双关,用意深长。“药是当归”,“虫还无恙”,是喻写自己的政治信念决不会改变;另两句则是坚信自己的政治理想一定能实现。

 

*

 

42、黄 遵 宪 联 集
=========
朝来爽气;
晚节秋容。
-自题   

结庐在人境;
步屧随春风。
-集句题梅州人境庐   

龙呵气而成云;
蚕吐丝以自缚。
-对祖父 

放眼楼头,看海水南流,夕阳西下;
寄怀天末,咏京华北望,零雨东归。
-题清政府驻日本公使馆 


如此乾坤,待卧龙而不起;
正当风雨,失鸣鸡其奈何。 
(蒋智由挽黄遵宪) 

论文章经济,均足千秋,从今凭吊古城,落日登楼,岂第骑箕哀铁汉;
合公义私情,来申一恸,剩我眷怀祖国,春风酾酒,更同钩党哭林宗。
(丘逢甲挽黄遵宪)

五千年罕睹奇才,箸演孔篇是哲学巨儒,创保卫局是政治大家。至于画策朝鲜,参议琉球,是外交舞台屠龙妙技。此老为硕果仅存,归养故乡,曾筑精庐在人境;
一万里遥传噩耗,览公遗书有日本国志,诵公遗草有新民诗话。追忆送客新亭,赌棋别墅,有东晋名士挥麈风流。暮春正樱花齐放,怆怀景物,不堪洒泪回梅州。 
(何士杲挽黄遵宪)

 

 

 

43、妙对结出好姻缘
========= 
  相传古时有一位相国小姐,颇有文才,许多人为她作媒,她都看不上,她的理想是找一个才子夫婿。她一不要彩礼,二不论穷富,只要能对出下联即可。她的上联是:
  寸土为寺,寺旁言诗,诗曰:明月送僧归古寺;
  过了许久也无人能对,其父母劝她不要固执,但她仍不灰心,耐心地等下去。
  第3年,一位姓林的书生赴京赶考,路过此地,看见上联觉得有趣,便对出下联:
  双木成林,林下示禁,禁云:斧斤以时入山林。
  此联对得十分工整,可谓珠联璧合。相国小姐便与穷书生成了亲。

  宋朝一知县的女儿也是以对联的形式选择女婿的。她的上联是:
  梨打鲤,梨沉鲤出;
  这上联是根据一棵梨树生长在河边,梨果成熟后落入河里,打在鲤身上,梨果沉入河底而鲤鱼游到水面上来的自然现象出的,巧妙而难度大。当时好多秀才前往应对,均被这短而绝的联语所困,只好知难而退。
  天近黄昏,一阵风吹过,一凑在里面看热闹的靠砍柴为生的年轻人,见树上的蜜蜂被风一吹,全部落在了地上,风停了又飞起来。突发灵感,遂对出下联:
  风吹蜂,风停蜂飞。
  下联“风”和“蜂”正好对“梨”和“鲤”,自然、贴切、工稳。就这样,打柴的小伙子靠巧对娶到了漂亮妻。

  清代有一姓赵的书香门第,其小姐才貌双全,一心要嫁给一个才子,便以对联求婿:
  乾八卦,坤八卦,八八六十四卦,卦卦乾坤已定;
  对联挂出多时,秀才们也来了不少,但没有一副能使赵小姐满意。后来,有一道人看了大笑不止,连声称妙,人们便问是何缘故。他说:“东乡有一个王公子,知书达礼,非才女不娶,曾以巧联选配。”人们连忙把赵员外请了出来,双方行礼完毕,赵员外忙问:“仙道可曾记得王公子的对联?”道人应声念道:
  鸾九声,凤九声,九九八十一声,声声鸾凤和鸣。
  赵员外谢了道人,回家告诉了女儿。赵小姐喜形于色,差人给对方送去自己的上联。王公子一看,喜出望外。不久,赵王二人结为美满夫妻。

 

 

 

联劝善(庆晨)
==========
楹联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种形式,在中国的传统建筑中,楹联是极具特色的装饰之一,也是民族精神和文化在建筑中的重要体现。楹联的特殊性在于对仗,因而成为一种特殊的文学样式;楹联多以阐述人生道理和处世方法为主要内容,故常能体现哲学的睿智;楹联往往以劝善为其重要宗旨,所以深得国人的青睐。

善者,好也。所谓劝善,也就是让人学好。

前些年读书游历,见到好的楹联便随抄录下来,闲时翻翻,发现竟然多是劝善的。

崇尚勤俭的:「和谦为贵;勤俭是珍。」「恪勤在朝夕;怀抱观古今。」或质朴无华,或含义深刻。

崇尚忠厚仁义的:「传家有道惟忠厚;处世无奇但率真。」「德沐春风名高金鼎;神凝秋水节映冰壶。」或话白理不浅,或言奇寓意深。

劝人清廉寡欲的:「士大夫爱钱,书香化为铜臭;亲兄弟析箸,璧合翻作瓜分。」「泪酸血咸,悔不该手辣口甜,只道世间无苦海;金黄银白,但见了眼红手黑,岂知头上有青天!」循循善诱,苦口婆心,字里行间充满爱心一片。

大概是儒学源远流长,深入人心的缘故,旧时的公共场所也以劝善为荣。譬如说,一幅「凡事莫当前,看戏何如听戏好;为人须顾后,上台终有下台时」的楹联贴在戏园子门框上。这是用看戏与听戏、唱戏与做人之间的关系,劝导人们要好好做人做事。一幅「只愿世间人无病,不惜架上药生尘」的楹联贴在药店门前。店家不图卖药赚钱,惟图世人健康平安。让人觉得是那么亲切。

就连有些庙宇道观,也借神鬼之口对世人劝善呢!请看城隍庙的楹联:「你求名利,他卜吉凶,可怜我全无心肝,怎出得什么主意?殿遏烟云,堂列锺鼎,堪笑人供以泥木,空费了多少钱财!」再看财神庙的楹联:「财神爷诉苦只有几文钱,你也求,他也求,给谁是好?不作半点事,朝来拜,夕来拜,使我为难!」

十几年前去黄山观光,顺路去了趟西递。作为徽州古民居遗产的代表,楹联成了它的一大特色,用「楹联多似海」来形容,似不为过。我记下了其中的一些:「能受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快乐每从辛苦得,便宜多自吃亏来」;「几百年人家无非积善,第一等好事只是读书」;「咬定一两句书终生财宝,栽成五七竿竹满目儿孙」;「二字箴言惟勤惟俭,两条正路曰读曰耕」;「读书好营商好效好便好,创业难守成难知难不难。」不用刻意去研究古民居的历史,也不必探访这个明清两代村落中究竟走出几多官宦贤良,只要认真读一读这些楹联,就足以感悟其中深厚的文化底蕴了。当时就有人说,去一趟西递,不但可以领略楹联的奥妙,更是接受了一次道德和良知的教育。至今想来,此话不谬。

比去西递更早几年,曾到过福州古楼的林则徐纪念馆。馆中的楹联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子孙若如我,留钱做什么,贤而多财,则损其志;子孙不如我,留钱做什么,愚而多财,益增其过。」大气磅礴,志存高远,爱憎分明。更重要的是,楹联都出自林则徐的手笔。或为座右铭,或是言志诗,但无一不是他行动的真实写照。爱联及人,还是爱人及联,我说不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书联与做人一致,更能彰显楹联的意义和作用。

或许正是基于这一点,我特别喜欢几位名人所书关于读书写作的楹联。其一是郑成功的「养心莫若寡欲;至乐无如读书。」一幅是周恩来的「与有肝胆人共事;从无字句处读书。」另一幅则是范文澜的:「板凳要坐十年冷;文章不写一句空!」其情,其志,其才,可谓溢于言表。

【有一有言】说起楹联的劝善,记得我小时候居住在上海城隍庙附近,城隍庙的大门两侧就刻着一副劝善的对联:“做个好人,心正身安魂梦稳;行些善事,天知地鉴鬼神钦”。至今记忆犹新。

45、春联趣谈(李盛仙)
===========
据考证,春联的普及得归功于朱元璋。他曾有圣旨,除夕公卿士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于是,一夜之间,无论宫廷豪门、百姓门户,都贴上春联。自此之后贴春联取代了「题桃符」。朱元璋也得了个「对联天子」的雅号。后来的「桃符」一词已不再是指「桃木板」或「桃符诗句」,而是春联的别称了。从明代开始,六百多年来春联之风日盛,其中清代尤为高手迭出,艺臻完善。

千百年来,人们写的春联都是吉祥如意之言,但是也有写奇特内容的春联。如清朝时期浙江宁波的著名老中医范文甫就写过两副奇特的春联,一副贴在自己的大门上:「但愿人常健,何妨我独贫」。另一副贴在自己卧室的门上:「何必我千秋不老,但求人百病不生」。无独有偶,清末时期湖南湘乡有位开药铺的老中医,也在药铺门上贴了一副同样奇特的对联:「只要世间人莫病,何愁架上药生尘。」

清初,安徽枞阳有一位秀才陈淡然,刚正不阿,一生贫困。有一年春节,他在自家的书斋门上贴了一副对联:「功名、事业、文章,今年已无望;嬉笑、悲欢、怒骂,明年可再来」。此联亦庄亦谐,构思奇特,曾在当地广为流传。

清乾隆年间,安徽桐城有位乡村理发匠吴鳌,平时能诗擅对,名闻乡里。有一年春节,他在自家柴门贴了一副对联:「半间茅屋栖身,站由我,坐也由我;几片萝卜度岁,菜也它,饭也是它。」此联托物寄情,幽默风趣。

传说从前有个精通文墨的富家子弟平日里吃喝玩乐、不知节俭,很快便把他父亲留下财产都挥霍光了。临近年关时,这个少爷无钱置办年货,可又怕左邻右舍笑话自己。为了遮丑,他便写了一副对联贴于自家大门上。联曰:「行节俭事;过淡泊年」。村上有位知道他底细的老学究看到此联,不禁摇头不已,并在其对联顶端各添一字,其变为:「早行节俭事;免过淡泊年」。那位穷困潦倒的少爷见到改后的春联,感到十分羞愧,从此他勤俭持家,日子过得越来越好。

有一财主,父子花钱各捐了一个进士,心里十分得意。大年三十,在门前贴了一副春联,以示庆贺。联曰:「父进士子进士父子同进士:妻夫人媳夫人妻媳皆夫人。」村里有人看了后觉得财主自吹自擂,不知羞耻,在春联上聊添数笔,其联顿成:「父进土,子进土,父子同进土;妻失夫,媳失夫,妻媳皆失夫」。财主见了又羞又怒,只得把对联撕去。

广西某地有个刘某,靠一生积累下殷实的家业。可儿子却贪图安逸,不思进取。一年春节,刘某在大门上写了这样一副对联:「了不得;不得了。」上联说一生劳碌,以「了不得」的气力置下「了不得」的家业;下联则是警策儿子切莫游手好闲,坐吃山空,长此以往,「不得了」也。刘某真可谓治家有道,用心良苦。

由此说来,写春联如同写诗一样,言为心声。祝颂吉祥也好,直抒胸臆也行,只要能表达作者的心声,且能为人所理解,都可说是好春联。

 

 

46、乐赏藏字联(周二中)
============
 对联可以说是我国的国粹了,就那么简单的平平仄仄,可以让读者领略中国汉字更是感到奇妙乐趣。闲时看书,对于那种藏字联,更是感到趣味无穷。

 藏字联多为骂人,只有将字藏起来,才能做到含而不露,同时骂人才方便。清王朝宗室双富,别号“士卿”,是个贪赃腐败的小人。任职期间贪婪无度,敛财无数。有人赠他一副对联:“士为知己;卿本佳人。”这副对联首字嵌“士卿”二字,别有意味。上联出自《战国策》“士为知己者死”句,但隐去了“死”字,下联取自《北史》“卿本佳人,奈何作贼”,隐去了“作贼”二字。初看此联是褒扬,实则是在咒骂,看了让人痛快。清末,章太炎与康有为因政见严重分歧,有一年趁康有为生日之际,章太炎特撰隐字联一副痛加嘲讽。联曰:“国之将亡必有;老而不死是为。”两句末字嵌“有为”,本身就很奇特。其实,老夫子章太炎却不是在捧康有为,而是在骂他。第一句取自《礼记·中庸》:“国之将亡必有妖孽”,隐去了“妖孽”两字。对句集《论语》“老而不死是为贼”,隐去了“贼”字。这种不显山露水的骂法,相信康有为看了也会尴尬而笑,毕竟对方骂得高明,骂得艺术!从前有一庸医名吉生,贻误不少病人,有人就撰一联送他:“未必逢凶化;何曾起死回”。逢凶化吉、起死回生都是成语,在这里隐去了“吉”和“生”,暗合医生的名字,讥讽辛辣、妙趣横生。

 藏字联也有讽刺黑暗社会的。国民党统治时期,人民生活困苦不堪,没得吃没得穿。有一年,一户人家就在大门上贴了这样的对联:“二三四五;六七八九。”此联中缺“一”和“十”,隐喻这家人缺一(衣)少十(食)啊!

 当然,藏字联有时也并不一定是要讽刺,也可以用来保护自己。就有这样的小故事,东晋书法家王羲之有年过春节,写了这样的对联让家人贴在大门两侧。对联是:“春风春雨春色;新年新岁新景。”因为他的字好,对联刚贴出来就被人揭走了收藏。不得已,他又写了这样的对子:“莺啼北星;燕语南郊。”同样又被人家“借”走了。这可怎么办呢,王羲之想了想,提笔写上“福无双至,祸不单行”几个字作春联贴在门上。这下好了,再也没人要这样不吉利的对联的。到了初一早上,王羲之见对联完好,又提笔在上面补了几个字,那副对子就又变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祸不单行昨夜行。”一时众人为之叫好。其实王羲之用的也是藏字的手法,不过那几个字是藏在他心中罢了。

 

47、普陀山赏联(夏智定) 
============
岁月飞流,但人生非梦。曾几何时,我竟能在日前畅情一游世人皆称为观音道场的普陀山,处处沉醉於惟有我国独蕴的博大精深的观音文化氛围之中。特别令我深情难舍的是与满山佛寺及景物相辉映的对联欣赏,边读边品,时加吟哦,身临佛界而心系联趣,那种隽永和写意、空灵且闲雅,确是人生难得享受到的美好境遇。 

甫入普陀山山道,便见一座镶著绿色琉璃瓦的巨大石坊矗於眼前,其造型古朴庄严,石牌坊正面廊柱镌有对联,其一为:

一日两度潮,可听其自来自去:千山万重石,莫笑他无觉无知。

其二为:

有感即通,千江有水千江月:无机不被,万里无云万里天。

这是两副佛意颇深启人心智的好联。前联以潮和石比喻自由的佛法思悟和万物皆会变化之理,意境广渺。读联者因身临观音文化宝地,一洗俗尘而大有妙悟。後联则颇有诗境薰染,一感字一机字,道尽联底蕴含。我静立山门前,仿佛自己也变成了此联中的一片月影了。 

据一位当地游客告诉我,说此二联皆作於一九一九年,算了算,竟也有八十馀年了。 

八年前建成的南海观音金身巨像,如今是天下游普陀山者必瞻之景。高矗云间面向南天的观音金身巨像下,是占地千馀平方米的功德堂,堂内所展佛界品物之多,甚见辉煌,堂内更有铜联数对高悬。我一一静读後,最为欣赏的是该联:

天上大愿驾慈航,现为二应身,周遍法界,寻声救苦:
至深弘誓持智炬,呈八十妙相,圆明十方,垂觉化迷。

此联为行书,由上海著名画家程十发所书。全联佛意甚浓,可说是简明扼要的观音文化解释。走出功德堂,在礼佛广场的石牌坊,其正背两面也均刻有长联数对,其中的一联,赞美了当今佛运国运俱呈赫赫,读来令人振奋,其如下:

涉水登山至此环目一览海晏波平歌盛世:
肃意倾诚从今合掌常觐云开日现仰奇观。 

普陀山三大寺中,规模之大以普济禅寺为第一,该寺的对联之多,远过於法雨禅寺和慧济禅寺。我游此三大寺时,边读边抄各寺之联,这种现场欢悦之境,也是一种特有的文学欣赏佳境。算了算,一时竟集得六十九对,现仅择三对与读者共赏。其一录自普济禅寺:

看曼陀花庄严绝妙:证菩提树色相皆空。

此联说尽佛旨。其二录自法雨寺:

八德池中,莲开九品之华:七宝阶前,佛授一生之记。

此联自有一种佛界诗意之境。而慧济禅寺那一联,更有一种珍惜人生和岁月的启示,虽是说佛法,但有现实深意。其联如下:

日轮西去,了知婆娑光阴有限:净土归来,始信极乐寿命无穷。

 

 

 

48、构思奇巧的同旁联(双木)
==============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楹联艺术宝库中有一种用偏旁、部首相同的汉字组成的对联,即同旁联。同旁联大都构思奇巧,形式上极具特色,大致可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第一类是上、下联相对应的字的偏旁部首分别相同。如广东虎门有一副这样的同旁联佳作:「烟销池塘柳;炮镇海城楼。」此联上、下联中相对应的字的偏旁依次是:「火、金、水、土、木」,五行齐全,极为工巧,令人读後不禁拍案叫绝。

第二类是上、下联中所有文字的偏旁部首都相同。如:明朝的宰相叶向高有一次回老家省亲,途中顺便去拜访好友陈达公(一说为新科状元翁正春),并留宿於其府。後者恐招待不周,语带歉意地说了句:宠宰宿寒家,穷窗寂寞。」叶向高闻言略一沉思,对了句:「客官寓宦宅,富室宽容。」二者遂成一同旁联佳作————上、下联共用了十八个带「?」部首的字,而且含意贴切,殊为不易。

第三类是上、下联文字的偏旁部首分别相同。如:明朝时湖北武昌人熊廷弼自幼工诗善对,他在白云书院读书期间恰遇书院山长的老丈人去世。山长请其作副挽联,熊廷弼遂写下了一联:「泪滴江汉流满海;嗟叹嚎啕哽咽喉。」该联上联字的偏旁皆为「?」部,下联中字的偏旁皆为「口」,对仗工整,且有声有泪,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悼念者的悲伤之情,令人读後无不啧啧称绝。

《古今奇联鉴赏》一书中还载有这样一副同旁联:「涓滴汇洪流,浩渺波涛,汹涌澎湃泻江海;森林集株树,楼桁檐柱,樟楠柏梓构梁椽。」此联的上、下联分别使用了相同的偏旁「?」和「木」,而且浑然天成,极具意境,读之令人回味无穷。

第四类是上、下联部分相对应文字的偏旁部首相同。如:我国民间长期流传著这样一副对联:「琴瑟琵琶八大王,一般头面;魑魅魍魉四小鬼,各样肚肠。」该联上、下联的前四字分别同旁,构思极为精巧。

 

 

 

49、曹 雪 芹 联 集
=========
高山流水诗千首;
明月清风酒一船。
-自题   

幽微灵秀地;
无可奈何天。 
-《红楼梦》第5回 
  
假作真时真亦假;
无为有处有还无。
-《红楼梦》第1回   

玉在椟中求善价;
钗于奁内待时飞。
-《红楼梦》第1回   

身后有余忘缩手;
眼前无路想回头。
-《红楼梦》第2回 

世事洞明皆学问;
人情练达即文章。
-《红楼梦》第5回   

嫩寒锁梦因春冷;
芳气袭人是酒香。
-《红楼梦》第5回   

春恨秋悲皆自惹;
花容月貌为谁妍。
-《红楼梦》第5回 

绕堤柳借三篙翠;
隔岸花分一脉香。
-《红楼梦》第17回 

前门绿柳垂金锁;
后户青山列锦屏。
-《红楼梦》第18回 

花影不离身左右;
鸟声只在耳东西。
-《红楼梦》第28回   

芙蓉影破归兰桨;
菱藕香深写竹桥。
-《红楼梦》第38回 

香魂一缕随风散;
愁绪三更入梦遥。
-《红楼梦》第98回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红楼梦》第5回

 

 

50、赏读南华寺佛联 
=========
岭南第一名刹南华寺,人文渊薮极为深远,其中各寺庙各景点的联语,读来都是难得的一种人文享受。现略录几联与读者共赏。 

「东粤第一宝刹;南宗不二法门。」

此联是南华寺宝林门门联,为烫金字体,读之气势如虹。 

「衣钵真传明心见性;菩提无树落叶归根。」

此联位於祖殿两侧廊柱。为民国时期曾任广东省省长的李汉魂先生亲撰。此联说尽禅宗妙旨又切合眼前实景,游客瞻毕殿内六祖肉身後再静读此联,更对禅宗的见解有所领悟。 

「佛地何等庄严,法苑宝林,占领曹溪山水; 
圣迹独标灵异,大云甘露,扶持震旦乾坤。」 

此联见於大雄宝殿,其联意象广大,颂扬了南华寺不凡地位,若是爱好文学者细品其味,不啻是读一篇极短的妙文呢。 

「一勺清泉开智慧;了知烦恼即菩提。」 

此联位於寺後九龙泉,游客捧饮一掌清泉後再品此联,当含笑而有所悟,可谓饶有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