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语教程pdf:借刀杀人:毛泽东善用三十六计实战分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4:19:04

              借刀杀人:毛泽东善用三十六计实战分析

2011年06月27日14:22腾讯读书[微博]我要评论(8) 字号:T|T

  文章摘自:《毛泽东与三十六计》
  作者:苟君厉
  出版社:中国档案出版社
  版次:2008年2月第一版
  本书简介:毛泽东的雄才大略、神机妙算所折射出来的智慧之光,至今仍五彩斑斓,熠熠生辉。它给后人的启迪是永久性的。《三十六计》集历代“韬略 ”、“诡道”之大成,素有兵法、谋略奇书之称;而毛泽东的智谋与《三十六计》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从中吸取了无穷的智慧,毛泽东成功运用和发展了“三十六计”,一生纵横捭阖,所向披靡,展现了毛泽东光彩四溢、魅力无穷的智慧……

转播到腾讯微博

 

毛泽东

借刀杀人

[原文]敌已明,友未定,引友杀敌,不自出力,以《损》推演。

[译文]敌人的情况已明了,可能的盟友还令人扑朔迷离,引诱盟友向敌人发动攻击,自己保存实力,坐山观虎斗,这是善于用《易经·损》卦中关于“损下益上”的逻辑推理演算。

[毛泽东论述]

他们(按:指对法西斯采取“不干涉”政策的所谓民主国家,即英美法等国)的目的,在于使侵略国与被侵略国的双方都在战争中消耗起来,然后自己出来干涉,借收渔人之利。至于英法把奥捷两国奉送给德国,这是作为交换条件,就是说,作为交换德国向苏联进攻的条件的。英法美想使苏德两国冲突起来,借刀杀人,两败俱伤,然后他们就好独霸世界。

——《论第二次帝国主义战争》1939-9-14

[范例一]盛赞《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签定

一九三九年八月二十三日,《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在莫斯科签定。近在咫尺的欧洲各共产党犹如挨了当头一棒;万里之外的毛泽东却心领神会,为之喝彩

30年代中期,斯大林一直谋求与英法等国联合共同反对德国法西斯的侵略,可是英法等国拒不理睬,一心想把德国法西斯的祸患引向苏联。为了挫败这个阴谋,为了保卫社会主义,为了保卫自己的国家,一九三九年八月二十三日,苏联与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这个消息对于正在组织反对法西斯斗争的欧洲各国共产党来说不啻是个晴天霹雳,难以置信。而远在延安的毛泽东却于九月一日向记者发表讲话,指出:

“苏德互不侵犯协定是苏联社会主义力量增长和苏联政府坚持和平政策的结果。这个协定打破了张伯伦、达拉第等国际反动资产阶级挑动苏联战争的阴谋,打破了德意日反共集团对于苏联的包围,巩固了苏德两国间的和平,保障了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在东方,则打击了日本,援助了中国,增强了中国抗战派的地位,打击了中国的投降派。在这一切上面,就安置了援助全世界人民争取自由解放的基础。这就是苏德互不侵犯协定的全部意义。”(《关于国际新形势对新华日报记者的谈话》)

这个谈话在《共产国际》杂志发表后,引起震动。欧洲共产党人如梦方醒,由衷敬佩毛泽东的真知灼见。罗马尼亚共产党领导人安东尼斯库说:“毛泽东比我们高明。我们在莫斯科对条约都不能理解,毛泽东远在延安,却能理解得这样透彻。”

苏联当时之所以不与口口声声反法西斯的英法等国签约,却与法西斯德国签约,对此毛泽东后来曾有专门的论述:

“所谓民主国家的资产阶级,他们是一面怕法西斯国家侵害他们的利益,一面更怕革命势力的发展,怕殖民地半殖民地的民族解放运动。因此,他们拒绝了苏联参加在内的真正反侵略的统一战线与真正反侵略的战争……英法苏谈判从四月十五日到八月二十三日,进行了四个多月,在苏联方面已经尽到了一切的忍耐,而英法始终不赞成平等互惠的原则,只要求苏联保证他们的安全,而他们却不保证苏联的安全,以便开一个缺口让德国进兵,并且不让苏联军队通过波兰去反对侵略者。英法提议的这样一种丝毫不适合于革命目的,而仅仅适合于反革命目的的条约,苏联当然不愿意订,而苏联愿意订立的,根据平等互惠原则,而真正有益于制止侵略者的发展,真正有意于世界和平事业的条约,英法却死也不愿意订。这就是英法苏谈判破裂的根本原由。在这个时间中,德国放弃了反苏立场,他愿意实际上放弃所谓‘防共协定’,承认了苏联边疆的不可侵犯,于是德苏互不侵犯条约就订立了。”(《论第二次帝国主义战争》)

《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的积极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延缓了德国向苏联的军事进攻,使苏联赢得了反侵略战争的重要条件——时间。而英法等国则因此搬石头砸自己的脚——一九三九年九月一日,德国闪击英法附属国波兰;九月十九日,德国潜艇击沉英国航空母舰“勇士号”;一九四○年六月二十二日,法国被德军占领;一九四一年三月,隆美尔挥师向英法殖民地北非挺进……这一切同样也极大地消弱了德国法西斯的力量。从而,为苏联日后赢得卫国战争的胜利起到了巨大作用。至于苏德战争爆发初期,德军得以长驱直入,苏军仓惶溃退,主要是由于斯大林过于相信一纸“条约”,而放松了对德国法西斯的警惕所致。这并不能否认《苏德互不侵犯条约》策略上的正确性。(一九四一年六月十八日,我党地下工作者从香港截获情报——德国将于六月二十二日凌晨向苏联发动进攻。中共中央迅速电告斯大林。遗憾的是苏方未予重视,六月二十二日,星期日,苏联军官照常放假,星期六晚上就全部离开了战斗岗位。而德军正是按情报中的时间对苏联发动了突然袭击。后来,苏方以伏罗希洛夫元帅的名义给朱德总司令发来一封感谢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