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国最新r级限制片 19:写给意拳初学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8:09:53

 

我习武比较晚,但好在的是我遇上了两个好老师,一个是我的启蒙老师——形意门的牛宝贵先生,他学历不高,一身高强功夫全凭苦练,那是在北京读书的时候,我跟随他学习传统内家拳,虽时间不长但却学到了丰富的传统武术的功理、功法;另一个是我现在的老师——韩竞禹先生,他天资聪颖,幼承家学,不仅拳学高明而且对传统医学、美术,甚至中外哲学、宗教等都有涉猎。所以我跟随他不仅学到了意拳,同时也得到了很多人生道理的熏陶。今天,我作为一个意拳爱好者,武林末学,本没资格评述意拳,但却不忍目睹意拳现状,故此将老师平时的叮咛教导与自己平时功中心得写出来,以飨同好。文中有关意拳方面的文字如有不当之处,请各位武林明士、武术大家多多指正。

先讲几个意拳中比较重要的概念

每个武友入手学拳的时候,老师给的第一个要求就是这个“松”字。所以讲“松”的含义,大家多多少少可能都会有一些心得,同时也听过几句有关“松”的拳谚:什么“形松意紧”啦,什么“松而不懈,紧而不僵”等等。特别是那些练过几年拳的人,更会自认“松”上还是有一定功力的。但是我在学拳的过程中发现,有些练过几年拳的朋友,甚至是练太极拳以至意拳的朋友刚刚来韩师这里学拳时,“松”这门功夫并不过关。他们在站桩时还好,有时站一、二个小时也没问题,这说明身体还是比较松的。但一动起来,甚至是在做一些比较简单的动作也会出现一些不协调的地方,这说明“松”上尚有缺陷。还有练功多年的朋友,随着身上的功力越来越深,但人却变得越来越僵滞,失去了灵活。这都是“松”不到家的原因。那么“松”是不是很难,为什么大家练了多年仍找不到?其实问题的答案很简单,就是大家“松”的方法不对,对“松”的理解也存在问题。其实只要方法正确,有二、三个月的时间学习,初步的“松”肯定能过关,根本不需要多年的练习。

在意拳中,我们认为“松”是一种状态,我们练习“松”不只是学会放松身体,而是在“松”中来求得身体协调。所以“松”不是目地,协调才是最主要的。协调就是每个练功者对自己身体的控制能力。

有时,当我们在练习一个动作,如有意的想去做好,动作就会很僵硬、做作,十分不协调,而当我们无意时,动作反而很流畅。也就是说越是想松时反而松不下来,意念注意到那里,那里一定会紧张。比如走路时,没有人会想是先迈左脚还是先迈右脚呢?如果有了这个意念就会象是邯郸学步里的那位老兄了,最后反而不会走路了;再比如两手前伸,可以是“推”,也可以是“拉”,或者是什么“意念”都没有,只是将手摆在那里,这时就是松了。又可以如此解释:初站养生桩中的抱球桩时,只要摆个姿势,而不要理什么“撑三抱七”,也不要管“有节必突,有角必夹”之类的。因为如果这时真有了抱球的意念时,不管您抱的是汽球,还是木球、铁球,都可以说不会是纯粹的“松”了,而是进入了“紧”的练习了。所以,“松”这种状态是我们入门学拳最先要学的,虽属于初步功夫,但也是最重要的功夫,因为它要贯穿我们一生的修炼,因此我们要做到在平时的生活、工作中,无论在做什么事,都要训练到自己可以随时随地的随意进入这“松”的状态。这既是养生的需要,也是技击的要求。

“紧”字大家也都知道,但真正敢于练 “紧”的朋友却不多,可能是受到那些拳学前辈文章的影响,所以不敢练“紧”。因为宗师王芗斋的《拳道中枢》(又名《大成拳论》)中也提到“但切记身心不可用力,否则稍有注血,便失松和,不松则气滞,而力板意停,而神断,全体皆非矣。总之,无论站桩试力或技击,只要呼吸一失常,或横隔膜一发紧,便是错误,愿学者慎行之,万勿忽视”等等,其实大家是对芗翁等前辈话有一些误解。因为这段话虽是要求我们练“松”,指的是在初学拳术时,在练“松”求“整”这个阶段与技击交手前的一瞬间要保持“松”的状态。同时芗翁的文章中从来也没有说过不能练“紧”,因为如果不练“紧”,您就永远不知道浑元一争的感觉,功夫也不会做得真实。通过前文我们了解到,“松”是为了得到一种协调,即是身体动作的协调,也是内部力量的协调。我们知道,武术是一种对抗比较强的运动,在这种对抗中不仅需要灵巧的身体,更需要强大的力量,所谓“一力降十会”。拳友经过一段时间的修习,身体已基本协调。可要知道,我们学习意拳,就是想要在练习中将自己的潜力发掘出来,发挥出最大的威力。在世界性的举重比赛中,一个运动员最大可以举起二、三倍自己体重的杠铃,如中国运动员石勇体重为62公斤,但他的挺举成绩为175公斤,这个成绩应是接近石勇肌肉可以发挥出来的极限力量了。那么如果我们的意拳家拥有同样强度的肌肉,同样可以在对抗中发挥出自己的最大威力。

西方运动增加力量所采用的方法是举重物,通过外来的阻力来增加力量。而我们练拳术,所需要的力量与他们不同,所以练习的方式也不同。意拳练的是整体力,又称为浑元力。这种力量虽然也是肌肉所发出来的,但因得到的方法不同,所以我们称此力为“内力”。在意拳训练中增加自身的整体力,即增加功力,就是加强肌肉、关节的强度以适应激烈的对抗,唯一的途径就是练“紧”。在站桩时练,也可以在试力时练。这个“紧”同“松”一样也是人体的一种状态。我们通过“紧”的锻炼来加强每个关节的强度、每条肌肉的力量,形成所谓的关节“空间定位”,也就是坚固不散的间架。

练“紧”时可以用双手捧(抱)住远处的目标(可以是树、房、山等等,体量越大越好),通过意念假借,也就是用对远处目标的推、拉、托、按等的意念,将控制每个关节的两组肌肉随意念同时紧张(正常运动是通过两组肌肉一组松一组紧的配合来完成的),做出相应的动作,使全身控制每个关节的两组肌肉的相阻相抗、全身各个相对的部位互争来感受整体的运动。“精神假借”越强、越真,“紧”也就越充分,练出来的力也就会越大。如站桩时要求从抱纸球开始,最后要抱木球、铁球,而韩师教拳,则要我们抱住远处的高楼、大山。当我们入手学“紧”的时候,不用也不可能做的很“紧”,但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之后,做“紧”时就要做到一“紧”全身“紧”,五个脖子(五个脖子是指颈及手腕、脚腕)要紧,腰部更是要“紧”的到家。因为腰是联接上、下体之间的纽带,上、下的力量似否可以连通,都要看这个腰“紧”的程度。这样经过一段时间的锻炼,就可以达到前人所讲的“玉带缠腰”境界。但是在这里我要着重提醒一点:上面所说的“全身紧”,并不包括胸部。无论我们在练什么,胸都要保持舒畅,正所谓“畅胸实腹”。“畅胸”是与“含胸拔背”相对应的,而“实腹”则是因与腰“紧”所相联系。所以我们在这里所讲的“紧”是一种全身协调的紧,不是单单运动某个局部,而是全身的协调的运动。意拳正因是这种让练习者的精神与肉体高度协调的运动,所以才被称之为“意”拳。因此我们就知道,“紧”应是在协调的状态下来完成的。正是 “松”中求得协调,协调中求得“紧”。这里所讲的协调就是“肌肉若一,全体如铸”,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整”。芗翁在《拳道中枢》中讲到:“两臂撑抱之力内七外三,何时发力,力始平均”,这里所讲的“平均”,就是指练拳、发力时全身肌肉一紧,上下左右进入相阻、相抗、相争的状态。在这种状态下,全身力量是相等的,这时身体就是“整”的。

“整”包括了两个方面的含义:一个是肌肉若一;一个是体整如铸。“整”就是全身处于拳学要求的协调的运动状态,它是在“松”中求得,“紧”中加强。我们学习意拳,就是要在身上证得“整”。初练太极拳、形意拳都要求“用意不用力”,练“松”不练“紧”也都是为了得到这种“整”的感觉。初学拳术的时候,身上没有“整”的感觉,也就是达不到拳术中要求的“协调”。这时一用力,全体皆错,所用之力必是局部力、肢节力,不是“整体”之力。因此我们这时就要学“松”,一直“松”到全身肌肉多一丝力不用,刚好可以维持全身的姿势就可以了。只有做到这一点,我们的身体才会处在一种初步协调的状态,也就是“松整”的状态,这时才可以讲我们得到“整”了。当这个状态通过我们一段时间的练习,在我们身上被确定下来之后,我们就要想办法来强化它了。因为这个“整”只是初步的“整”,也就是强度不够,尚不够承受对方一击。因此我们在得到这个“初整”的感觉之后就要如前文所述,用“紧”的方法来加强它。也就是在过在桩中、试力中进行“松紧转换”来体味“整”,加强“整”。我们只有进入了这一步,才可以说是真正步入了意拳殿堂,感觉到学拳的趣味。同时应注意“松中有紧,紧中求松”、“松即是紧,紧即是松,松紧紧松勿过下正”这些道理虽正确,但对初学者来讲,刚入手学“松”、“紧”时,应该首先将两种极端状态先确定下来,也就是真的做到“极松”、“极紧”(不是绝对的松、绝对的紧)后,再学习“松紧转换”。只有这样才不至于做的不松不紧,不三不四。

我们还应当知道“松紧转换”既是练习“整”的方法,同时,当“松”、“紧”在瞬间转换的时候也就是发力。因为我们通过此种途径所学得的发力,所以所发才是整体之力。

再讲几个容易对大家造成迷惑、误解的问题。

1、学意拳不要迷信神奇

“中国武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这句话是大家经常听到的,确实是这样,中国武术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产生于远古人类与大自然、敌人搏斗的实践中,它伴随着中国社会的发展而日益完善,讫今已有五千多年历史。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与武术关系最紧密的要算中医与气功,特别是气功更是一直与武术密不可分的。但近十几年气功市场的混乱使我们更加担心今日的武术的发展。

最初的气功是劳动人民在社会实践中发展出来的一种有中国特色的健身方法,如五禽戏、八段锦、易筋经等,古人用以调节心身、活动筋骨,如经年操之,自可起到健身养命之效。这些传统气功本是方法简便、效果不错,但自古有云:“大道本夷而民好径”,传统气功本中就含有糟粕,而流传到现在,更因市场经济的影响、气功爱好者的无知,使得伪气功在中国反而有越演越烈之势。各路气功大师纷纷出山,各显神通、互拚大法,而广大气功爱好者则跟随其后。最初练功是为了同自己医病、练个好身体,但后来就慢慢的变了质,气功的效果也越夸越大。从内气、外气到同人气功诊病、治病,甚至到发外气、开天目、特异功能,最后竟可以修道成仙,达到无所不能的境界。从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人民追求健康的意愿,也痛心人民的无知。同时我们还可以想象得到,这么多位大师、宗师,每一位都应该是深谙心理学、广告学,熟悉市场经营的奇才。但正是这些人为了个人的利益,将广大气功爱好者引入歧途,将中国传统文化的瑰宝——气功从医人引入害人的邪魔之路。

从今日的气功的市场与气功发展的现状,我们不难想象到现在武术市场的混乱。中国武术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之下,亦未能逃避这个局面。就是因为某些人为名为利,为在武林中标新立异,将武术练习的效果虚浮夸大,再加上武侠小说、电影中的神奇描写,种种类类虽然吸引了一些爱好者的注意,对宣传武术、传播武术起到了一些推动作用,但从长远来看,也正是这些不良的因素,因为它们对武术的歪曲、误解,从而就此断送武术。当年芗翁在《拳道中枢》中曾云:“迩来更闻有依傍佛门,说神说鬼,妄言如何修道如何遇仙,其荒诞不经又如邪怪乱道之尤甚者,良可慨也。夫今为科学昌明之时代,竟敢做此野狐之谬说传之人口,布诸报端,此种庸患昏愦之徒,真不知人间尚有羞耻之事。佛如有灵,不知对此流传谬种之类作何感思欤?”,正是对今日部分意拳传人最好的批判。因此当年芗翁在北京摆下擂台,希望与武林同道互相探讨,就是出于实事求是的目的,想寻找一条在新的社会环境下,中国传统武术的发展出路。后经意拳二、三代人的共同努力之下,方从心理学上、机械物理学上进行了深入的科学研究,终于基本清楚了意拳的修习之法、得力之途。讫今为止,我们通过实践知道意拳也只能利用一种场——地球磁场,它使人产生了重力。所以意拳所发之力亦只能是人体肌肉所发,并不可能利用什么气场、外气,如有也是欺人之谈。浑元力也不神秘,只是练习者通过学习、锻炼,经过意念假借、松紧转换、外部阻力的刺激,同时再加上生理、心理的相互作用,使人体变成一个高度协调统一的整体,从而发出整体力,也就是浑元力。这使我们明白了世上本无屠龙之术,意拳也不可能使练习者超越自身的极限,做出超能之事。所以意拳绝不是什么神秘、超能之学。但就是因为武术市场并不大,而某些人又要将意拳当成谋生工具,大家在互相竞争之下,各出奇谋,才将意拳一片大好河山变成一潭浑水。使武术爱好者将意拳误解是超能之学,速成之术。希望明学之士振臂高呼,有志之士共同努力,正本清源,重现大成光彩。

2、不要迷信前人典籍,不要迷信正宗之学

记得以前有一本武术期刊曾刊登过两篇意拳争鸣文章,争论的是有关意拳练习顺序的问题,两个作者引经据典,旁引博证,似乎各有道理,但我看过却觉得很无聊。我并不觉得这个问题争论出结果来会对意拳的发展有什么有益之处,甚至认为这种争论只会那些初学者造成迷茫。为什么会这种争论,我想就是我们某些意拳同仁在学意拳的时候并没有抓住意拳的灵魂,没有寻到意拳真意,而只是片面的、主观的理解意拳。诸如此类的文章在近几年的杂志上还有很多。所以我想在这里提醒大家:意拳真意并不是在“典籍”里,也不是在老师身上,而是就在您的身边,在您的生活里。

因此我们首先要正视前人所著的文章,不要迷信所谓“典籍”。

前人“典籍”在我们的习武过程中只是起到一个指导与参照的作用。但有的人却不是这样理解,他将“典籍”所述之文字当成“圣经”,不敢有丝毫违反。如王宗岳的《太极拳论》中提到“用力不用意”,芗翁的大成拳论也提到“但切记身心不可用力”,所以很多拳友在练太极拳或意拳时就一味放松,不敢用力。请问您如果不用力,在实战中怎样与人搏斗?其实我们应该知道这两句话中所讲的“力”指的是拙力,也就是没经过拳术磨炼的人天生之本力,它和拳术中的浑元力不同。因此当我们没有得到浑元力之前不可用力,要练“松”。但经过一段时间的修习,身上已有了整体之感,一动一静无不符合拳术要求时,进入意力不分的境界时,当然要用力了。记得韩老师在讲述到怎样看待拳论时讲了打了一个比喻,某个音乐作曲家作了一首曲,这段音乐表达了音乐家当时的心情以及他对生活的感受。可是,实际上这首曲子却不能完全重现音乐家的心情与生活,只能表达作曲当时部分的感受。音乐表演家来演奏这段音乐时,会对这个感受再次理解,所以在表达时又一次失真。而当我们听到表演家的所奏的音乐时,又会加上自己的想像,这时所感受到的与原创者的心情与生活差别就更大了。前辈武术家所著的拳论亦是如此,这些“典籍”所述的只是作者有感而发,是为了解决某阶段某个特定的问题,不可能在整个武术修炼的过程中通用,所以芗翁曾对自己的一篇文章作序云:“我绝不敢认为这是完整无缺的,就算对的,也还须要逐渐改进”,所谓“桩无定式,拳无定法”。所以我们应该知道,在老师的耳提面授之下,尚不能在很短时日内领会到拳学真意,如果靠自己在前辈的典籍中寻找答案更是难上加难。“典籍”记录了作者当时的感受或是作者对某个问题的看法,所以我们最好是拿来认正自己的学习效果,而不要当作教材来使用。

更不要迷信“正宗”

芗翁在《拳道中枢》 的“解除师徒制之商榷”一段对我国武术界中的“门派之争,师徒制之流行”的问题提出“由门户而成派别,更由派别之分岐而至学理之庞杂,如此则拳道真义将永无昌明之一日矣,其患不亦更甚乎?”的论点正是对现在意拳界中人人自称“正宗”、“嫡传”绝大讽刺。为什么是这样呢?就是因为意拳是对人的运动能力进行研究,所以它是一门学术,而不能简单的看成是一个拳种。学术只有前后之别,并无正、偏之分,就像牛顿与爱因斯坦两个都是伟大的物理学家,他们的研究为物理学的发展做了极大的贡献,但不可以在两人中分出谁更正宗。而现在每个意拳传人都在对意拳的拳理、拳意进行研究,为意拳的发展做出贡献。芗翁亦曾讲“要知学术才是宇宙神圣,是有师尊”,又讲“见性明理后,反向身外寻;莫被法理拘,更勿终学人” 。所以我们知道,我们最好的老师不是所谓“典籍”,也不是所谓某个正宗的武师,而是学术——是拳术运动中的体现出来的规律。那么只要是符合这个规律的前题下来发展武术就是正确的。

那么初学者怎样来学习意拳呢?因为本文只是讲了一些常识性的东西,并不是教程,所以有兴趣者可以读读范舜平师兄的《意拳传习录》,它忠实的记录了范师兄向韩竞禹老师学意拳的全过程及习中心得,应是初学者的最好的选择。

在此谨祝这些武友都可以步入“意拳正轨”,达成所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