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小宝雄嫂照片:漢代書法鑒賞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4:03:08

漢代書法鑒賞  

================================================================

汉  佚  名  《朝侯小子残石》隶书<又名《小子残碑》。清宣统三年在陕西长安出土,出土时间一说为1911年,也有说1981年。先后妇闫甘围、周进收藏,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朝侯小子残石》碑阳存十四行,行十五字,碑阴漫漶存十字。残石首行有“ 朝侯之小子”等字,故得名。残石年月无存,曾有人定为西汉刻石,但番其书法,是成熟的隶书风格,应是东汉时期的作品,字体秀美飘逸。笔法劲健。秦文锦评谕此残石说:“书体的《孔宙》、《史晨》之间,逊其浑厚而劲利过之。亦妙刻也”。其笔划完好。在现存为数很多的汉代残石之中,《朝侯小子残石》的书法属於“ 上品”。此碑书风在秀美和雄浑之间,对结构、笔力的把握得心应手,严谨沉着,现露出温文尔雅的性情。>

汉  佚  名  《韩勃碑》
汉  佚  名  《建安六年残碑》
汉  佚  名  《戚伯著碑》隶书<有石刻与砖刻两种>
汉  佚  名  《武荣碑》隶书<全名《汉执金吾丞武荣碑》,十行,行三十一字,额阳文隶书十字,在山东济宁,无年月,《隶辨》以为永康元年(167)。明拓本首行“孝”字存末笔,“经论语”三字完好,“汉”字尚存。二行“学优则”等字未损,清康乾间拓本,首行“孝经论语”下汉“字泐。嘉道间拓本”孝“字末笔泐,”经“字左半已损以后损之更甚。>

汉  佚  名  《马王堆竹简》古隶<马王堆竹简与【战国纵横家书】、【帛书老子甲本】及【帛书老子乙本】同时同地出土。为西汉前期竹简。此简以方笔为主导,虽非笔笔见方,但方笔之风格显明。方笔起笔与竖笔下拖的笔势,已初具定型汉隶的笔法。>

汉  佚名  《嘉量铭》<是汉代篆书的代表作之一,相传清代末年出土于河南省孟津县,现藏于中国历史博物馆>

汉  佚  名  《群臣上酪刻石》篆书<是现存最早的汉代篆书刻石之一。书体为篆书,但隶的影响已很明显,尤其表现方折之笔较多,多字接近隶书,用笔出现提按,笔画粗细有变,结体大小不一,布行紧凑。>

西汉  佚名  《东安汉墨刻石》<此石字径大逾二十厘米,是现存秦汉篆书石刻中最大者。此碑结字取秦篆传统,笔画细挺瘦劲,笔随字形,婉转自如,全书体态优游,从容而显大气。长书“山”字,以双钩法,克服了笔画少容易出现的空疏感,和下面诸字配合协调,可谓匠心别运。西汉极少见到墓石铭勒,此石弥足珍贵。>

西汉  佚名  《敦煌木简》 简书<一九七九年在敦煌县马圈湾出土了大量汉简,一千二百一十七枚,包括隶、草、行三种书体。书记简为章草,文字婉转自如,流畅奔放,有大家风度,开后世狂草体势。是西汉中期与新莽之间敦煌境内日常应用的主要字体。>

西汉  佚名  《麃孝禹刻石》<年代:前汉河平三年(公元前26年)8月; 尺寸:拓高133、宽44.5厘米; 字数行数:2行行8字; 出土地:清同治九年(公元1870年)山东省费县平邑镇(平邑县)发现; 原石所在地:山东省博物馆.>

西汉  佚名  《霍去病墓刻石》
西汉  佚名  《鲁北陛石题字》<公元前149景帝中元元年刻>

西汉  佚名  《群臣上寿刻石》 小篆<释文:赵廿二年八月丙寅群臣上寿此石北。汉文帝后元六年(公元前158年)刻。汉代篆书已变秦小篆长方为方形,其书法古拙自然,字划丰满。清陆增祥以为“以笔势审之,似与秦篆差异,丙寅二字,转笔方折,全是隶意。”>

西汉  佚名  《上谷府卿坟坛刻石》<亦称《汉居摄坟坛刻石》、《孔子墓前石坛刻石》。西汉王莽居摄二年(公元7年)二月刻。石灰质岩。宽69厘米,高31厘米,厚38厘米。字刻于凹进去的平面上,篆书:“上谷府卿坟坛居摄二年二月造”13字。原在孔子墓前,清雍正十年(1732年)移入孔庙。>

西汉  佚名  《祝其卿坟坛刻石》<亦称《汉居摄坟坛刻石)、《孔子墓前石坛刻文》、《子思墓前石龛文》。西汉王莽居摄二年(公元7年)二月刻。石灰岩质。宽99厘米,高25厘米,厚50厘米。文字刻于凹进去的平面上,篆书:“祝其卿坟坛居摄二年二月造”12字。石损泐极甚。原在孔子墓前,清雍正十年(1732年)移置孔庙。>

西汉  佚名  《居延汉简》 简书<甘肃北部的额济纳河流域之古“居延”地区,在一九三0年和一九七二年两次发掘中,获简牍三万余枚。古居延地区是驻军屯田之地,故简牍内容涉及政治、军事、日常生活等各个方面。因是日常实用文书,书写时随意自如,其书法便呈现出轻松直率之意。>

西汉  佚名  《马王堆帛书》<中国马王堆汉墓3号墓出土的帛书。1973年出土于湖南长沙,放在一涂漆木匣中。有写在整幅帛上的和写在半幅帛上的两种。字体有篆、隶之分。篆书的抄写于汉高祖十一年 (前196)左右,隶书的约抄写于汉文帝初年。共 12万余字,均破损严重。依《汉书·艺文志》分类 ,六艺类的有《 周易》、《丧服图》、《春秋事语》和《战国纵横家书》;诸子类的有《老子》甲本(附佚书3篇)、《九主图》、《 皇帝书》和《老子》乙本,其中甲、乙本《老子》为所见最古的本子;兵书类有《刑德》甲、乙、丙3种;数术类有《 篆书阴阳五行》、《隶书阴阳五行》、《五星占》、《天文气象杂占》、《出行占》、《木人占》、《符箓》、《神图》、《筑城图》、《园寝图》和《相马经》,其中《五星占》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天文书;方术类有《五十二病方》 (附佚书4篇)、《胎产图》、《养生图》、《杂疗方》、《导引图》(附佚书2篇),其中 《五十二病方》是中国已发现的最古老医书。另外,还有《长沙国南部地形图》、《驻军图》、《城邑图》 3 幅地图。帛书内容涉及战国至西汉初期政治、军事、思想、文化及科学等各方面,有重要学术价值,又可作为校勘传世古籍的依据。《马王堆帛书》为西汉人墨迹。马王堆帛书非一人一时所书,风格各异,有的秀美婉约,字体和成熟的汉隶相近,大约属晚期作品,有的古拙老辣,字体篆意浓厚,行距较清晰,字或大或小,平正或欹斜,呈现一种洒脱自如的意趣。由此可见汉隶从篆向隶演变轨迹。>

西汉  佚名  《鲁孝王刻石》<又名《五凤二年刻石》。共十三字,曰:“五凤二年鲁卅四年六月四日成”。公元前56年刻,纵38.4厘米,横73.6厘米。存山东曲阜孔庙。此石于金章宗明昌二年(1191)重修曲阜孔庙时,得自鲁灵光殿基西南三十步之太子钓鱼池。灵光殿建于汉景帝之子鲁共王刘余之世。《鲁孝王刻石》为现存最早的西汉刻石之一。此石自明清以来迭经著录。西汉前期(武帝以前)的隶书,承袭秦隶,篆隶夹杂。由《鲁孝王刻石》可以看出,其结体尚不够方整,无明显波势,用笔圆转且篆意较浓,其“年”字长脚与出土的这一时期的汉简(如《流沙坠简》)同趣。明赵崡《石墨镌华》云:“西汉石刻传者极少,此字简质古朴。”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谓其“浑沦朴古,隶法之未雕凿者也。”清方朔《枕经金石跋》云:“字几十三,无一字不浑成高古,以视东汉诸碑,有如登泰岱而观傲莱诸峰,直足俯视睥睨也。”此刻拓本传世者以明拓较多,字口虽已残泐,但字尚完整。清初拓字渐细瘦但无裂痕。近托多裂纹,字亦漫漶不可读。>

西汉  佚名  《三公山碑》 篆书<祀三公山碑是名垂书史的极有价值的碑刻之一。汉元初四年(117)刻,篆书,10行,行17—20字。现在河北省元氏县封龙山下。此碑字体在篆隶之间,与印玺文字有相同之处。书风古朴浑厚,有纯古遒厚、大气磅礴之感。著名书画家齐白石的篆刻深受此碑影响。此碑全称《汉常山相冯君祀三公山碑》,俗称《大三公山碑》。元廼贤《河朔访古记》云:“三公神庙,在元氏县西北二十里封龙山下,榜曰‘天台三公之庙’,庙有《汉三公山碑》一通。”即指此碑。清乾隆三十九年(1774)元氏县令王治岐重新访得,始有拓本行世。碑文起首云:“□初四年,‘常山相陇西冯君到官,承饥衰之后,……”翁方纲考定为安帝元初四年(《两汉金石记)。元氏县还曾有另一通隶书《三公山碑》,据《河朔访古记》云,在县西故城西门外八都神坛,即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所著录者。东汉灵帝光和四年(181)立,晚于篆书《三公山碑》六十五年。此石久佚。《三公山碑》的字体在篆隶之间,又称“缪篆”,汉印中多见之。笔画由秦篆的圆转,变为汉隶之方折,书风古劲而茂密。翁方纲云:“碑凡十行,每行字数参差不齐,字势长短不一,错落古劲,是兼篆之古隶也。”(《两汉金石记》)方朔云:“作阅之有似《石鼓文》,有似《泰山》、《琅邪台刻石》,然结构有圆亦有方.有长行下垂,亦有斜直横拂。细阅之下,隶也,非篆也;亦非徒隶也,乃由篆而趋于隶之渐也。仅能作隶者,不能为此书也;仅能作篆也,亦不能为此书也;必两体兼通,乃能一家独擅。”(《枕经金石跋》)

西汉  佚名  《嵩山阙铭》汉篆书,20行,行4字。在河南省登封县嵩山。<阙为古代宫室、陵墓、庙观门前的特殊建筑,常呈对称形式分立于行道两旁,中间阙然,故名。少室石阙和太室石阙、开母庙石阙合称嵩山三阙,均为石筑,是我国现存最古的庙阙。太室石阙,位于嵩山太室山前中岳庙南约一里处,分东西二阙,以条石及块石砌成。有两段隶书铭文,行间均有直向界格。阙身其余石面均满雕各种姿态生动的人物、车马、动植物等图案,为研究汉代绘画及社会风习的珍贵实物资科。《太室石阙铭》的隶书圆润古朴,兼有篆意,为传世西汉碑铭之上乘。少室石阙,在河南登封县城西六公里少室山下邢家铺村西,为少室阿姨庙神道阙,东汉安帝延光二年(123)颍川太守朱宠所建。形制与太室阙相仿。《少室石阙铭》刻于西阙南面,为篆书,存字二十行,行存四字。西阙北面上部有双勾阴文篆书题额“少室神道之阙”六字。东阙北面另有隶书题名四行,无年月.阙身其他石面亦如太室阙满刻艺术价值甚高之汉画像,因年深日久,剥蚀较重,尚可看出有赛马、踢球、射猎、斗鸡、角力及与兽相逐等图案。《少室石阙铭》的篆书宽博朴厚,气象恢宏,有大家之风。清王澍评云:“石甚租劣,篆文亦未尽善,然刻虽未工而字殊朴茂,商彝、周鼎、清庙、明堂,可以寻常耳目间珊巧之物同日而语乎?”(《虚舟题跋》)开母庙阙位于登封城东北三公里万岁峰之开母庙前。这里有著名的古迹启母石.开母庙本名启母庙,据说建于汉武帝时,武帝为避其父景帝讳,故改名开母庙。开母庙阙亦为东汉延光二年颍川太守朱宠所建。无额。铭文篆书三十五行,前十一行,行七字,后二十四行,行十二字,铭文词意为颂扬夏禹治水以及启母的事迹。《开母庙石阙铭》下方,另有东汉灵帝熹平三年(174)中郎将堂溪典《嵩山请雨铭》,隶书,十七行,行五字,字多剥蚀。阙身有汉画像,与铭文书法交相辉映。《开母庙石阙铭》的篆书,较《少室石阙铭》为严谨,比李斯诸刻方紧,而秦篆浑朴茂美之气,’尚依稀可见。康有为称其“茂密浑劲”不为过誉。杨守敬《平碑记》云:“汉(指西汉)隶之存于今者,多砖瓦之文,碑碣皆零星断石,惟《太室》、《少室》、《开母》三阙字数稍多,且雄劲古雅,自《琅邪台》漫漶不得其下笔之迹,应推此为篆书科律。世人以郑文宝《峄山碑》为从李斯出而奉为楷模,误矣。”>

西汉  佚名  《武威汉简》 简书<中国甘肃省武威市汉墓中出土的简牍。统称武威汉简。包括《仪礼》简、王杖诏令简和医药简牍等。《仪礼》简:1959年出土于武威磨嘴子6号汉墓。计有《仪礼》简469枚,其他日忌杂占简11枚。《仪礼》简分三种:甲本木简398枚,每枚长55.5~56厘米,宽0.75厘米,包括《士相见》、《服传》、《特牲》、《少牢》、《有司》、《燕礼》、《泰射》7篇。乙本木简37枚,每枚长50.05厘米、宽0.5厘米,内容仅《服传》一篇。丙本竹简34枚,每枚长56.5厘米、宽0.9厘米,内容仅《丧服》一篇。《仪礼》简除《服传》外,略与今本经文同,抄写年代当在西汉晚期,下限为汉成帝河平年间。甲、乙本《服传》为《丧服》单传,或说宗于秦始皇焚书前之古文本;丙本《丧服》为单经,未附传文,宗于昭、宣之世夏侯胜、萧望之传授的《丧服经》别行之学。表明西汉时经文和传文各自单独成书,分别流传,有异于后世的经传合编。《仪礼》简是迄今所见《仪礼》一书的最古写本,是经学研究的重要资料,在版本校勘上有较高的价值。《王杖诏令简》:1959年武威磨嘴子18号汉墓出土,计木简10枚,史学界称之为“王杖十简”。简长23.2~23.3厘米,宽约 1厘米。简文记东汉永平十五年(公元72)幼伯受王杖事,录有西汉本始二年(公元前72)和建始二年(公元前31)诏令。出土时简次已乱,对10简的排列顺序曾有争议。1981年武威县文物管理委员会又征集王杖诏令简26枚,据说亦出土于磨嘴子汉墓,每枚长23.2~23.7厘米,宽0.9~1.1厘米,背面都有编号,今见“第一”至“第廿七”,中间缺“第十五”,简次顺序明确,内容包括建始元年(据“王杖十简”,或为建始二年之误)、元延三年(公元前10)关于高年授王杖及关于汝南郡王安世等坐殴辱王杖主弃市的诏令。上述诏令涉及对高年鳏寡残疾人的优抚,是研究汉代养老制度的重要资料。它提供了汉代王杖诏书的格式,显示了诏书书体的特点。其字形普遍方正整饬,结体宽博,有官方文书矜持的风度。《医药简牍》:1972年武威旱滩坡汉墓出土,计木简78枚,每枚长23~23.4厘米,一类宽 0.5厘米,另一类宽1厘米;出土木牍14枚,每枚长22.7~23.9厘米,厚0.2~0.6厘米。简牍内容涉及临床医学、药物学、针灸学等。临床医学方面,有对疾病症状的描述和病名、病因、病理的记载以及治疗方剂。方剂有“治伤寒逐风方”、“治久咳逆上气汤方”、“治金创止痛方”、“治妇人膏药方”、“治目痛方”等30多种,涉及内科、外科、妇科、五官科、针灸科等。药物学方面,列举了 100多种植物、矿物药,并且详尽地记载了这些药物的制作、剂型及用药方法等。针灸学方面记载了三里、肺输、泉水等穴位及用针方法、禁忌等。这些医药简牍是研究中国古代医学,特别是汉代医药学的重要资料。>

西汉  佚名  《武威张伯升柩铭》 简书<此柩铭书于西汉晚期,是汉代特有的篆书,柩铭又名铭旌,将死者姓名书于帛上,敷于棺上。其书法是汉代最为珍贵的大字墨迹。方正宽博,圆熟,藏锋逆入,圆笔收锋,使铭旌书法具有浓郁的装饰风格。东汉以来的碑额篆书,亦承其绪。>

西汉  佚名  《夏阳扶荔宫砖文》 砖刻隶书<一九六0年在陕西省韩城县西汉扶荔宫出土,距司马迁墓很近,砖上文字为“夏阳扶荔宫合壁与天地无极。”夏阳为韩城古名,扶荔宫是汉武帝的避暑名宫之一。此砖据考是宫内遗物。>

西汉  佚名  《阳信家钟铭》是西汉中期的一件铜钟,现藏于陕西兴平茂陵博物馆。
西汉  佚名  江陵凤凰山168号汉墓竹牍   湖北荆州江陵凤凰山

西汉  佚名  《银雀山汉简》 古隶 山东临沂银雀山<一九七二年在山东临沂银雀山两座西汉武帝初年墓葬中发现。其中《孙子兵法》竹简的出土使失传近二千年的古佚书重新发现。其书法属隶书,略带篆意,有照显波磔,中宫收紧,笔力雄健,与东汉碑刻隶书十分近似。>

西汉  佚名  《张家山汉墓竹简》古隶<湖北荆州江陵>
西汉  佚名  《子游残石》 隶书  北京故宫博物院<汉元初二年(115) 六月刻,隶书。碑断为二,下截存78字,上截存93字。此碑下截“允字子游”残石,于清嘉庆三年(1798)四月出土于安阳丰乐镇之西门豹祠旁,旋移至孔庙。为著名的“安阳残石四种”之一。后复移置洛阳存古阁。今藏安阳文化馆.民国二年(1913)于安阳出土此碑之上截,即“贤良方正”残石,今藏天津艺术博物馆。东汉元初二年(115年)六月刻。民国二年在河南安阳出土,为上下两段。此碑是汉隶体系中境界较高的作品,结字方扁茂密,用笔圆劲浑厚,布局则疏朗有致。康有为评其书“有浑厚之形而气态浓深,笔颇而骏,殆《张黑女碑》所从出也。”开《张墨女墓志》和六朝石刻的先河。旧拓本“子游”之“游”字左三点,因苔土所封,尚未剔出。有重刻本。>

新莽  佚名  《莱子侯刻石》 隶书<又称《莱子侯封田刻石》、《莱子侯封冢记》、《天凤刻石》、《莱子侯赡族戒石》。新莽天凤三年(16)刻,隶书,纵48厘米,横70.4厘米。存山东邹县孟庙。七行,每行有直界,行五字,共三十五字。清嘉庆二十二年(1817),膝县孝廉颜逢甲,偕友人孙生容,王辅中游邹县城南卧虎山前偶得之。对此刻中的“莱”字,有作“嶪(去山字头)”字者,有作“葉”字、“業”字者,迄无定论;对此石之真伪,也有争论。冯云鹏《金石索》云:“此石虽非后人伪刻,亦系当时野制,无深长意趣。”其实民间野制,不见得就缺乏意趣。此石书法古拙苍简,骨气洞达,用笔圆劲有篆意。诸城王金策说:“不知原刻正以朴拙倍见古情;今人无事不胜古人,惟朴拙万不可及。”此话是颇有见地的。颜逢甲题记称此刻“与曲阜《五凤二年刻石》、《水平鄐君》摩崖,是一家眷属。”方朔《枕经金石跋》也说它“以篆为隶,结构简劲,意味古雅,足与孔庙之《五凤二年刻石》继美。”瞿中溶《金石文编》评其书云:“此刻结体秀劲古茂,在《上谷府卿》、《祝其卿》二坟坛石刻之上,尚是西汉文字,可宝也。”此石与《鲁孝王刻石》以及《祝其卿》、《上谷府卿》二坟坛石刻同为西汉著名刻石,由此可以考见汉隶从古隶向今隶过渡的踪迹。山东峄县王氏有翻刻本。
此石书法古拙奇瑰,气势开张,丰筋力满,趣味横生,熔篆籀之意写隶,清方朔《枕经堂金石书画题跋》:“以篆为隶,结构简劲,意味古雅。”西汉传世书迹甚少,通过此石,可窥西汉书风。>

新莽  佚名  《新莽嘉量铭》小篆<使用标准小篆,不过其字的重心大大上移,形成挺拔而洒脱的字形,后世邓石如等人从此当获益良多。此刻产生于新莽时代,与常见的汉代铭文字体不同,大概是王莽有意标榜其复辟为正统之意。>

新莽  佚名  《郁平大尹冯君孺久墓题记》字体以篆为主,杂以隶体

东汉  蔡 邕  (公元132一192)东汉文学家、书法家。字伯喈,陈留圉(今河南杞县南〕人。汉献帝时曾拜左中郎将,故后人也称他“蔡中郎”。蔡邑除通经史,善辞赋等文学外,书法精干篆、隶。尤以隶书造诣最深,名望最高,有“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力”的评价。汉灵帝熹平四年蔡邕等正定儒家经本六经文字。蔡邕认为这些经籍中,由于俗儒芽凿附会,文字误谬甚多,为了不贻误后学,而奏请正定这些经文。诏允后,邕亲自书丹于碑,命工镌刻,立于太学门外,碑凡46块,这些碑称《鸿都石经》,亦称《熹平石经》。据说石经立后,每天观看及摹写人坐的车,有100O多辆。灵帝命工修理鸿部门(东汉时称皇家藏书之所为鸿都),工匠用扫白粉的帚在墙上写字,蔡邕从中受到启发而创造了“飞白书”。这种书体,笔画中丝丝露白,似用枯笔写成,为一种独特的书体,唐张怀瓘《书断》评论蔡邕飞白书时说“飞白妙有绝伦,动合神功”。蔡邕因负盛名,所以后世把一些碑刻和论著附合成蔡邕名义的伪作也不少。据说其真迹在唐时已经罕见。

东汉  蔡邕  《熹平石经》<也称《鸿都石经》、《石经》,东汉汉灵帝熹平四年至光和六年(175~184),历时九年才制作完成,立于河南洛阳原太学门前。由著名学者蔡邕,堂溪典,杨赐,马日磾等建议在太学建立正定的六经标准文字,以免贻识后学,为此而立。共四十六石,太学旧址在今洛阳市,碑立太学门前。几经动乱,原碑早已无存。自宋以来,常有残石出上,据说现已集存80OO多字,字体方正,结构谨严,是当时通行的标准字体。残石分藏洛阳博物馆、西安碑林及北京图书馆。《熹平石经》的书法为汉隶成熟期方整平正一路的典型。因系官方巨制,书丹者自当是如蔡邕一流的国手。试以《周易》经石为例,略作分析。其结体方正,字字中规入矩,一丝不苟,点画布置之匀称工稳,可谓无懈可击。用笔方圆兼备,刚柔相济,端美雄健,雍容典雅,恢宏如宫殿庙堂。梁武帝《书评》云:“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观此可信。范文澜《中国通史简编》说:“两汉写字艺术,到蔡邕写石经达到了最高境界。……石经是两汉书法的总结。”当为的论。近年也有人讥其过于方整,而冠之以“馆阁派”。其实,它整饬而不板刻,静穆而有生气,和明清以来风行的拘谨呆滞的“馆阁”字,不可同日而语。惟其如此,《熹平石经》集汉隶之大成,不但在当时被奉为书法的典范,而且流风所及,至深且远。汉字字体由隶变楷的过渡,《熹平石经》起了桥梁的作用。>

东汉  佚名  《白石神君碑》 隶书 河北元氏县<东汉光和六年(183年)立。16行,行35字。碑原在河北元氏县西北三十里封龙山下之苏庄白石神君庙,后移至县学。此碑结法方正,字形稍长,用笔清劲,波磔明显,属于谨严整饬一路。对此碑是否为汉人所书,历来有争议,对其书法的评价也不尽同。宋洪适《隶释》云:“汉人分隶,固有不工者,或拙或怪,皆有古意。此碑虽布置整齐,略无纤毫汉字气骨,全与魏晋间碑相若;虽有光和纪年,或后人用旧文再刻者。”清翁方纲认为;“是碑书法专主于方整,在汉隶中为最洁齐者。然风骨遒劲,似尤在《校官碑》隶法之上,不得以其近似六朗、唐人而概疑之。”万经《分隶偶存》以碑未有慕容前燕元玺三年(354)题记,也认为“元玺去光和百七十余年,中间未必重刻。若元玺以后人,又必不肯并题名字摹之也。”郭尚先《芳坚馆题跋》说:“《白石神君碑》有疑为汉碑而后人重勒者,然观程疵书,清劲简远,则此碑断非晋人所为。汉人书原非一体可尽,即此碑结法,要自谨严也。”杨守敬跋云:“……余按此碑在汉隶中诚为最下者,然亦安知非魏晋滥觞?”>

东汉  佚名  《曹全碑》隶书<此碑全称《汉郃阳令曹全碑》,又名《曹景完碑》。东汉中平二年(185年)十月立。纵253厘米,横123厘米。碑阳20行,行45字,碑阴题名五列,第一列一行,第二列二十六行。第三列五行,第四列十七行,第五列四行,篆额佚失无存。藏西安碑林。东汉中平二年(公元185年)十月,由王敞等人镌立,明万历初陕西郃阳(今陕西合阳)莘里村出土,曾存郃阳孔庙,明末断裂,人们通常所见到的多是断裂后的拓本。1956年移立陕西西安博物馆碑林。碑主曹全,字景完,敦煌效榖(故城在今甘肃敦煌县西)人。东汉灵帝光和六年(183)举孝廉,除郎中,转任郃阳令。曾随军征疏勒,有战功;为官期间有政绩。属吏王敞等为其勒石纪功。此碑为汉碑中极负盛誉者。其结字匀整,秀润典丽;用笔方圆兼备,而以圆笔为主,风致翩翩,美妙多姿,是汉隶成熟期飘逸秀丽一路书法的典型。《曹全碑》不仅字写得美,而且石质坚润,刻工精良,所以历千余年而字口清晰,棱角分明,在汉碑中少有如此完好的。此碑对后世影响很大,临习者甚多,但有的人只注意其流美洒脱的一面,忽略了它同时还有端庄沉劲的一面,故往往失之于俗艳而不能得其真髓。是碑自明郭宗昌《金石史》及赵崡《石墨镌华》始见著录。郭宗昌跋云:“此方出最初拓也。止一‘因’字半阙,其余锋铓銛利,不损丝发。因见汉人不独攻玉之妙,浑然天成,琢字亦毫无刀痕。以余平生所见汉隶,当以孔庙《礼器碑》为第一,神奇浑璞,譬之诗,则西京;此则风赡高华,如建安诸子。譬之书,《礼器》则《季直表》,此则《兰亭序》。”又评碑阴“书法简质草草不经意,又别为一体。益知汉人结体命意,错综变化,不衫不履,非后人可及。”赵崡亦盛称:“碑文隶书遒古,不减《史卒》(《史晨》)、《韩勑》、(《礼器》)等碑,且完好无一字缺坏,真可宝也。”(《石墨镌华》)孙退谷谓:“《曹景完碑》万历间始出郃阳土中,惟一‘因’半缺,余俱完好。且字法遒秀,逸致翩翩,与《礼器碑》前后辉映,汉石中之至宝也。”(《庚子消夏记》)。清万经评此碑:“秀美生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该碑是汉代隶书的重要代表作品,在汉隶中此碑独树一帜,是保存汉代隶书字数较多的一通碑刻,自己娟秀清丽,结体扁平匀称,舒展超逸,风致翩翩,笔画正行,长短兼备,与《乙瑛》、《礼器》同属秀逸类,但神采华丽秀美飞动,有“回眸一笑百媚生”之态,实为汉隶中的奇葩。它以风格秀逸多姿和结体匀整著称于世,因此历来为书家所重。清万经评云:“秀美飞动,不束缚,不驰骤,洵神品也”。孙承汉评其书云:“字法遒秀逸致,翩翩兴《礼器碑》前后辉映汉石中至宝也。>

东汉  佚  名  《仓颉庙碑》古隶<高201cm 宽198cm。东汉延熹五年始镌《仓颉庙碑》,结构舒展,线条流畅,受到康有为、于右任等极高评价,被誉为“绝品”。碑现迁置西安碑林。>

东汉  佚名  《封龙山碑》 隶书<此碑又称《封龙山颂》,山名“封龙山”,碑为祀山颂神而立。东汉延熹七年(164年)十月立。纵166厘米,横100厘米。15行,行26字。在河北元氏西北四十五里王村山下。清道光二十七年(1847)十一月,元氏知县刘宝楠(字念楼)访得,乃命工运置城内薛文清祠之东厢。运工恶其重,欲自碑阴凿分两段起运,不科竟裂为三.《封龙山颂》为著名汉碑之一。此碑出土较晚,然气魄之雄伟,汉隶中无出其右者。其书法方正古健,点划之中有篆籀之意,粗犷俊朗,有独特的阳刚之美。与《石门颂》、《西狭颂》和《杨淮表纪》等同属一路。清方朔《枕经金石跋》称其“字体方正古健,有孔庙之《乙瑛碑》气魄,文尤雅饬,确是东京人手笔。”杨守敬《激素飞清阁平碑记》亦谓其“雄伟劲健,《鲁峻碑》尚不及也。汉隶气魄之大,无逾于此.”宋郑樵《通志·金石略》已见著录,但不见当时拓本。世传旧拓本有初拓未断本和断后拓本两类。>

东汉  佚名  《甘陵相尚府君碑》 隶书<据《洛阳石刻出土时地记》载:“民国十一年(1922)阴历十一月十四日,洛阳城北张羊村北陵出土。原石析为四,迨六朝时不知珍惜裂为墓门,此仅得其前二片,他二片未见。字中有穿。”关于立碑年月,近人王国维氏谓:“此谓额署甘陵相,其人必在东汉桓帝建和元年清汉国改为甘陵之后,而立碑又在其后,当在后汉末矣。”(《观堂集林》此碑书法精整,骨力雄强。罗振玉氏谓其精劲之至,为汉刻中上品。传世拓本稀少。文物出版社《书法丛刊》第九辑辑入。碑藏河南偃师县文化馆。>

东汉  佚  名  《耿勋碑》<《耿勋碑》是一通纪功碑,因此碑中并无耿勋的生卒年。但在碑文中有“熹平二年三月癸酉到官”的记载,碑文末尾又有“熹平三年四月廿日壬戌”造碑的记录。熹平是东汉灵帝的年号,元年当公元172年,已到东汉晚期。说明此时的货币铸造仍旧是由各地方郡县具体执行。《耿勋碑》在《西狭颂》石刻西约三百米处,刻于鱼窍峡北崖壁上,今尚在,只是风化损泐致字迹模糊,只可部分辨认。至今天井山西狭东汉摩崖石刻中,唯《西狭颂》完好无损,自古为天下传颂东汉石刻之神品。>

东汉  佚名  《韩仁铭》 隶书 原碑在河南荥阳<此碑全称《汉循吏故闻喜长韩仁铭》。东汉熹平四年(175)十一月刻。隶书,8行,行18字。碑在河南荥阳。金正大五年(1228)荣阳令李辅之发地得之。清康熙间曾一度亡失。碑文记述循吏韩仁政绩。韩仁,史籍无考。此碑结字方整疏阔,行笔斩截劲利,气度雍容典雅,为汉隶成熟期著名的作品之一。清杨守敬评其“清劲秀逸,无一笔尘俗气,品格在《百石卒史》(《乙瑛》)之上。”翁方纲谓其碑额篆书“长短随势为之,此与《张迁碑》额皆汉隶之最得势者”(《两汉金石记》)。>

东汉  佚名  《韩敕碑》隶书 曲阜孔庙中《乙瑛》、《韩敕》、《史晨》三碑的书法为汉碑中之佼佼者,而《韩敕》又在二碑之上。

东汉  佚名  《樊敏碑》<《樊敏碑》,拓本縱255cm,橫117cm,隸書,22行,行29字,有篆額陰文“漢故領校巴郡太守樊府君碑”2行12字,碑陰刻北宋眉山邱常與南宋眉山程勤懋題跋,碑首以兩獸蟠其上。東漢建安十年(205年)三月,此碑立於四川蘆山(今蘆山縣),劉盛刻,息喿書。雖見於宋人著錄,但碑一度佚失,清道光年間重出土。楊振方在其《碑帖敘錄》中評價此碑:“石質粗而鋒芒多殺,無從定其筆法高下,而一種古穆之氣終不可磨滅。”故宮所藏《樊敏碑》清拓本,其中“大”字未損,有朱翼盦題簽,併有“師曾眼福”等印7方。此碑著錄於宋趙明誠《金石錄》、洪適《隸釋》,清孫承澤《庚子銷夏記》、陸增祥《八瓊室金石補正》。>

东汉  佚名  《衡方碑》隶书 <全称《汉卫尉卿衡府君碑》。东汉建宁元年(168年)九月立,隶书。20行,行36字。藏山东泰安岱庙。碑阴存题名二列,字甚漫漶。碑额阳文隶书“汉故卫尉卿衡府君之碑”二行十字,二行之间有竖格线。碑原在山东汉上县西南十五里郭家楼前,清雍正八年汶水泛滥,碑陷卧,后重立。碑主人衡方,字兴祖。官至京兆尹、兵步校尉,有政绩。门生故吏朱登等乃镌石以颂其功德。碑文末行有两行小字:“门生平原乐陵朱登字仲希书。”翁方纲氏以为朱登是书碑人。此碑自宋欧阳修以来,迭经著录,为著名汉碑之一。碑字结体宽博,笔画肥厚古拙,方圆兼备,风致高雅,体势雄伟。在章法布白上,行密格满,与《史晨》、《曹全》相异趣。碑额阳文隶书,尤有气魄,结体严整,笔画圆劲,看似平正而神采飞动。清翁方纲称:“是碑书体宽绰,而阔密处不甚留隙地,似开后来颜鲁公正书之渐矣。……盖其书势在《景君》、《郑固》二碑间也。”(《两汉金石记》)清姚华《弗堂类稿》跋此碑云:“《景君》高古,惟势甚严整,不若《衡方》之变化于平正,从严整中出险峻。”何绍基称其“方古中有倔强气”。此碑对后世的影响很大。杨守敬说《衡方碑》“古健丰腴,北齐人书多从此出”。从唐代颜真卿的书法亦可窥见其流风所及。清代中后期,提倡汉隶和北碑,书风大变,著名书法家伊秉綬学《衡方》,深得其神髓。 >

东汉  佚名  《华山庙碑》隶书<又名《华岳碑》,全称《汉西岳华庙碑》。东汉延熹八年(165)立,隶书,郭香察书。22行,行37字。原碑已毁。碑旧在陕西华阴西岳庙中,明嘉靖三十四年(1555)毁于地震。或谓碑嘉靖中犹在,一县令修西岳庙石门,碎之为砌石(见明赵崡《石墨镌华》。此碑为著名汉碑之一。其结体方整匀称,气度典雅,点画俯仰有致,波磔分明多姿,是汉隶中方整平正一路书法的代表作品。明郭宗昌《金石史》称其“结体运意乃是汉隶之壮伟者”。清朱彝尊谓;“汉隶凡三种:一种方整,一种流丽,一种奇古。惟延熹《华岳碑》正变乖合,靡所不有,兼三者之长,当为汉隶第一品。”(《金石文字跋尾》)翁方纲则说:“朱竹垞于汉隶最推是碑。以余平心论之,则汉隶自以《礼器碑》为最。此碑上通篆,下亦通楷,借以观前后变之所以然,则于书道源流是碑为易见也。使人易见者,非其至者也。”(《两汉金石记》)汉碑极少有留书者姓名的。此碑之末,因有“遣书郎书佐新丰郭香察书”一句,历来就书者是谁颇存争议。唐徐浩《古迹记》主书者为蔡邕,“察书”(意即检查校对)者为郭香。但他并未提出充分的证据,说明何以是蔡邕所书。此说一出,影响甚大。如宋洪适《隶释》、清顾炎武《金石文字记》、顾南原《隶辨》以及翁方纲《两汉金石记》等,即均沿徐说。明郭宗昌《金石史》及赵崡《石墨镌华》乃开始对此说提出怀疑,而认为真正的书丹者当是郭香察。《石墨镌华》书前目录中《华山碑》下,题“郭香察书”,《金石史》则直称《华山碑》为《香察碑》。近世学者,基本上已确认郭、赵之说为是,而以启功先生的文章论辩最详(见《启功丛稿》,中华书局1981年版)。原石拓本传世者有四,即“长垣本”、“华阴本”、“四明本”、“玲珑山馆本”。“长垣本”为河北长垣王文荪旧藏,后归商邱宋荦,为宋拓早本,后归日本中村不折氏。“华阴本”系明陕西东云驹藏,后归华阴王宏撰,今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四明本”为四明丰道生所藏,又归宁波天一阁范氏,现亦藏故宫博物院。以上三本清末又曾均归端方,后散佚。“玲珑山馆本”为清初马日璐、马日琯兄弟玲珑山馆所藏,后归李文田,现此拓本藏香港中文大学。>

东汉  佚名  《郙阁颂》全称《析里桥郙阁颂》隶书  陕西略阳白崖<东汉建宁五年(172年)二月刻,在陕西略阳白崖。清万经评其书云:“字样仿佛《夏承》而险怪特甚,相其下笔粗钝,酷似学堂五六岁,小儿描朱所作,而仔细把玩,一种古朴,不求讨好之致,自在行间。>

东汉  佚  名  《建宁残碑》<东汉建宁元年(168)刻。1976年临猗县城关镇翟村翟方进墓穴中出土。残石高船厘米,宽46厘米,厚16厘米。“建宁元年九月辛酉”八字清晰可见。清人叶昌炽云:“太行以西,同蒲以北,无汉碑”,故此石发现实属空前。著名书画家董寿平、国家文物鉴定专家史树青均有题跋。>

东汉  佚名  《景君碑》隶书<此碑全称《汉益州太守北海相景君铭》,又名《北海相景君碑》。汉汉安二年(143)立,隶书,纵288厘米,横105.6厘米, 碑文17行,行23字。篆额“汉益州太守北海相景君铭”2行12字,碑阴有隶书54人题名。存山东济宁。碑文记景君殁后,门下属吏慕其德而为之树碑之事。景君,不著名字,北海任城(今山东济宁)人。尝属司农,官元城(今河北大名县东)令、益州(治滇池,在今四川晋宁县东)太守、北海相。汉安二年卒。此碑一反汉隶多方扁的特征,字形稍长,结体宽博,笔画平直方劲,有凌厉万钧之势。竖笔多作“倒薤”(悬针)状,在汉隶中独树一帜。明王世贞谓其“书法故自古雅”(《弇州山人稿》)。清孙承泽也称其“方整有分法。王元美称之曰‘古雅’,非溢美也。”(《庚子消夏记》)。翁方纲云:“元吾竹房(丘衍)《三十五举》云,‘隶书须是方劲古拙,斩钉截铁,挑拨平硬如折刀头,方是汉隶”,此语惟是碑可以当之。”(《两汉金石记》)杨守敬云:“隶法易方为长,已开峭拔一派,郭兰石(尚先)谓‘学信本(欧阳询)书,当从《郑固》、《景君》入’,可谓探源之论。”(《激素飞清阁平碑记》)康有为云:“古气磅礴,曳脚多用籀笔,与《天发神谶》相似,盖以和帝以前书皆有篆意。”(《广艺舟双楫》)>

东汉  佚名  《开母庙石阙铭》篆书<东汉篆书碑刻。原碑称《启母庙石阙铭》,因避汉景帝名讳,改成《开母》。延光二年立于嵩山,是《嵩山三阙》之一。铭文分成二段,《金石萃编》载:每段均高一尺八寸五分,宽八尺九寸五分。字凡共二十行,满行十二字,下段题名十行,满行七字。书法古朴,近人康有为《广艺舟双楫》谓之“茂密浑劲”。是汉代篆书的名迹。此阙石质粗劣,历时久远,故缺损亦多,《校碑随笔》以“玄”字右下角未损者,为明代拓本。上海艺苑真赏社有影印本行世。>

东汉  佚名  《开通褒斜道刻石》全称《汉畜阝君开通褒斜道刻石》<汉永平九年(66)刻,16行,行5~11字不等。石在陕西褒城(今勉县)北石门溪谷道中。是现存最早的东汉摩崖刻石。此石书法气魂宏伟,布局饱满,笔划较细但遒劲有力,溶入篆意,高古伟岸,加上天然石纹背景更增添一种奇趣。此石又称《鄐君开通褒斜道刻石》,俗称《大开通》或《开道碑》。据铭文记载,东汉水平六年(63),汉中太守钜鹿鄐君奉诏受广汉蜀郡巴郡刑徒二千六百九十人,动工开通斜栈道。至水平九年四月落成,这项巨大的工程历时三年之久。另据史籍记载和学者考订,该栈道上著名的古石门隧道,就是由鄐君主持在这段时间首次开通的。《鄐君开通褒斜道摩崖》因年久为苔藓所封,故人莫知之。至南宋光宗绍熙五年(1194)三月,始为南郑县令临淄晏袤发现,并刻长篇题记于其旁。但此后六百余年又满被苔藓,无人间津。到清乾隆间,陕西巡抚、金石家毕沅撰《关中金石志》,复搜访而得之,遂有拓本传世。此刻在晏袤以前的欧、赵、洪三家著录中均未及之,至南宋娄机《汉隶字源》始见著录。字与《石门颂》、《西狭颂》、《郙阁颂》并为汉著名摩崖,而且年代最早。铭文内容具有重要史料价值,书法亦别具特色。其结字方古舒阔,因自然石势作字,字之大小及笔画的长短、粗细皆参差不整,没有波磔,天真朴拙而很有气势,保留了早期隶书的许多特点。宋晏袤评其“字法奇劲,古意有余。与光武中元二年《蜀郡太守何君阁道碑》体势相若。建武、水平去西汉未远,故字画简古严正,观之使人起敬不暇。”(《题记》)清方纲谓:“至其字画古劲,因石之势纵横长斜,纯以天机行之,此实未加波法之汉隶也。”(《两汉金石记》)方朔谓:“玩其体势,意在以篆为隶,亦由篆变隶之日,浑朴苍劲。”(《枕经金石跋》)钱大昕谓:“文字古朴,东京分隶,传于今者,以此为最先焉。。(《潜研堂金石文字跋尾》)杨守敬谓:“余按其字体长短广狭,参差不齐,天然古秀若石纹然,百代而下,无从摩拟,此之谓神品。”(《平碑记》)刘熙载谓:“《开通褒斜道刻石》,隶之古也。”(《艺概》)康有为谓:“《杨孟文颂》劲挺有姿,与《开通褒斜道》疏密不齐,皆具深趣。……《褒斜》、《裴岑》、《郙阁》,隶中之篆也。“(《广艺舟双楫》)。>

东汉  佚名  《孔彪碑》隶书<东汉建宁四年(171)七月立,隶书。碑阳十八行,行四十五字。存曲阜孔庙。碑主人孔彪,字元上,孔子十九世孙,孔宙弟。历官郎中、尚书侍郎、博陵太守等。博陵故吏崔烈等立碑颂其业绩。此碑虽然剥落比较严重,但书风瘦劲淳雅,娟秀可爱,字形较扁,左右分张,波磔明显,法度严谨,在汉隶中堪称上乘。自欧阳修《集古录》以来,迭经著录,书家品评颇高。清初孙承泽《庚子消夏记》云:“书法娟美,开钟元常法门矣。”翁方纲《两汉金石记》称:“是碑全似今日正书之法,不特人旁起笔不用逆势也。朱竹垞喜作分隶,而以是碑绝类《曹全碑》,未然也。”郭尚先《芳坚馆题跋》谓:“汉碑字之小者,《孔元上》、《曹景完》二石也。《曹景完碑》秀逸,此碑淳雅,学书不学此碑,不知今隶源流相通处。惜存字无多,不及《郃阳碑》(即《曹全》)之完善也。”杨守敬《平碑记》云:“碑字甚小,亦剥落最甚,然笔画精劲,结构谨严,当为颜鲁公所祖。”李瑞清跋云:“此碑用笔沉着飘逸,大得计白当黑之妙,直与《刘熊》抗衡。学者得此,可以尽化板刻,脱尽凡骨矣。”这些评论,阐述了此碑的艺术特点以及它在汉碑中的地位,大体是符合实际的。>

东汉  佚名  《孔宙碑》隶书<全称《汉泰山都尉孔宙碑》。汉延熹七年(164)立。15行,行28字。存山东曲阜廖孔庙。额篆书(阳文)“有汉泰山都尉孔君之碑”二行十字。有穿。碑阴额篆书(阳文)“门生故吏名”五字,下隶书题名三列。碑主人孔宙,字季将,孔融之父,孔彪之兄,孔子第十九代孙。历官郎中、都昌长、元城令、泰山都尉,卒于延熹六年正月,年六十有一。死后,门生故吏勒铭颂其德。是碑自欧阳修《集古录》收载之后,代有著录,对后世影响较大。其书风属方整秀润一路,与《史晨》《乙瑛》、《华岳庙》诸碑相近。结字中宫绵密,左右开张,横画甚长,波磔分明,用笔圆转遒丽,有篆书意味。碑阴字尤方正蕴籍,与碑阳之字非出一人之手。明清以来,金石书家多称誉之。明郭宗昌《金石史》谓:“其书尚存分法,且结体古逸,殊不易造。……汉碑阴字多潦倒,此独超逸古雅,非魏人所及。”清初朱彝尊云:“《孔宙碑》属流丽一派,书法纵逸飞动,神趣高妙。”(《曝光亭集》)翁方纲谓:“碑与碑阴书出二手者,独是碑耳。然皆汉隶之员醇美者。”(《两汉金石记》)万经谓:“规矩整齐,一笔不苟,而姿态却自横溢。有《卒史》(《史晨》)之雄健而去其板滞,化《韩勑》(《礼器》)之方辐而有其清真。”(《汉魏碑考》)郭尚先称其“结体宽博而绵密,是贞观诸大家所祖。褚中令(遂良)勒笔皆长,亦滥觞于是。”还说:“近人每以《豫州从事碑》(《尹宙》)与此并称‘二宙.’,实则《尹碑》不及远甚。字体规整而气势跌宕,风神俊朗而气象浑穆。其结体运笔已开《受禅》、《大飨》二石意矣。”(《芳坚馆题跋》)杨守敬跋其碑云:“波磔并出,八分正宗;无一字不飞动,仍无一字不规矩。视《杨孟文颂》之开阖动宕、不拘于格者,又不同矣。然皆各极其妙,未易轩轾也。”孔宙碑是汉碑之精品,也是学习隶书的难得的范本。>

东汉  佚名  《礼器碑》隶书<全称《汉鲁相韩勑造孔庙礼器碑》、又称《韩明府孔子庙碑》、《鲁相韩勑复颜氏繇发碑》、《韩勑碑》等。汉永寿二年(156年)刻,隶书。纵227.2厘米,横102.4厘米。藏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东庑。 无额。四面刻,均为隶书。碑阳十六行,行三十六字,文后有韩勑等九人题名。碑阴及两侧皆题名。此碑自宋至今著录最多,是一件书法艺术性很高的作品,历来被推为隶书极则。书风细劲雄健,端严而峻逸,方整秀丽兼而有之。碑之后半部及碑阴是其最精彩部分。艺术价值极高。一向被认为是汉碑中精典之作。明郭宗昌《金石史》评云:“汉隶当以《孔庙礼器碑》为第一”,“其字画之妙,非笔非手,古雅无前,若得之神功,非由人造,所谓‘星流电转,纤逾植发’尚未足形容也。汉诸碑结体命意,皆可仿佛,独此碑如河汉,可望不可即也。”清王澍《虚舟题跋》评云:“隶法以汉为奇,每碑各出一奇,莫有同者;而此碑尤为奇绝,瘦劲如铁,变化若龙,一字一奇,不可端倪。”又说,“唯《韩勑》无美不备,以为清超却又遒劲,以为遒劲却又肃括。自有分隶以来,莫有超妙如此碑者。”清杨守敬也说:“汉隶如《开通褒斜道》、《杨君石门颂》之类,以性情胜者也;《景君》、《鲁峻》、《封龙山》之类,以形质胜者也;兼之者惟推此碑。要而论之,寓奇险于平正,寓疏秀于严密,所以难也。”(《平碑记》)此碑字口完整,碑侧之字锋鋩如新,尤其飘逸多姿,纵横迭宕,更为书家所激赏。攻汉隶者,多以《礼器》为楷模。《礼器碑》所传拓本甚多。明拓断裂适当垂处,不遑写下一字,而引上脚使长,又与是碑‘年’字不同。”>

东汉  佚名  《李孟初神碑》隶书<此碑全称《汉宛令益州刺史李孟初神祠碑》,又名《李孟初神祠碑》。汉桓帝二年(1543年)立,隶书。存河南南阳市卧龙岗汉碑亭。清乾隆间白河水涨冲出,后又入土,道咸间又冲出。咸丰十年(1860)金梁移置南阳府置,并在碑下残泐处刻题记。今与《张景碑》、《赵菿残碑》同藏卧龙岗汉碑亭中。此碑出土较晚。在翁方纲《两汉金石记》首见著录。其书法浑朴圆劲,气宇轩昂,字形有长有扁,仪态自如,堪称汉隶中上品。清杨守敬跋云:《中州金石记》谓其疏秀似《韩仁铭》,为蔡有邻所本。余按是碑以浑古胜,实与《韩仁铭》不相似。”当穿处“永兴二年”之“年”字垂笔特长,与《石门颂》之“命”字,《张景碑》之“府”字类似。翁方纲《两汉金石记》云:“详其笔势,盖以当穿未得放笔,故于穿下不嫌过垂以伸其气,此不独可悟书法,亦文章蓄泻之理耳。杨孟文《石门颂》‘命’字,则以石纹以东武王戟门旧藏本有杨水心(高凤翰师)、罗振玉等跋者为最佳,现藏北京图书馆。>

东汉  佚名  《刘平国颂》 隶书<此刻全称《龟兹左将军刘平国摩崖》,又名《刘平国治路颂》、《刘平国治关亭诵》、《龟兹刻石》等。汉永寿四年(158年)八月刻,隶书摩崖。8行,105字。在新疆拜城东北150公里的博扎克拉格沟口一块山岩壁间。清光绪五年(1879)夏,张曜督师乌鲁木齐,遣军人探越天山之捷径。行至赛里木乱山中,一军人迷路,无意中发现岩壁间微露凿痕,纵横似有字迹,乃归告同伍。幕客施补华(均甫)闻之,连骑裹粮往穷其异,知为后汉摩崖,遂椎拓以传世。文称“永寿四年八月。,永寿凡三年,次年六月改元“延熹”。此刻剥落严重,文字漫漶。其书大小参差,多用圆笔,若不经意而饶有古逸之趣,较之《西狭》、《石门》诸刻,更为宽博疏放。>

东汉  佚名  《刘熊碑》隶书<全称《汉酸枣令刘熊碑》。又名《刘孟阳碑》。北魏郦道元《水经注》云:“酸枣城(故城在今河南延津县北十五里)有县令《刘孟阳碑》”,是为《刘熊碑))最早记载。此后宋欧阳修《集古录》、赵明诚《金石录》相继著录,南宋洪适《隶释》复详记碑之全文(只有少数字残缺),可见此时碑尚未断毁。据洪氏所记,原碑共二十三行,行三十三字。后碑断,残存两块。后此两块残石也已不存。1915年金石家顾燮光访得碑阴残石一块,存字八行,计六十三字;残石侧面有宋人题记。此残石现存延津县文化馆。碑主人刘熊,字孟阳,广陵(今江苏扬州)海西人。系东汉光武帝刘秀之玄孙,作过酸枣县令。《刘熊碑》为传世著名汉碑之一。其结字规矩整饬,用笔流美遒逸,布局疏朗清爽。清翁方纲谓:“是碑隶法实在《华山碑》之上”,殆非过誉。杨守敬跋语亦称其“古而逸,秀而劲,疏密相间,奇正相生,神明变化,拟于古文。”其刊刻精致,但气魄稍逊。此碑并无书人姓名。唐诗人王建题此碑云:“苍苔埋字土埋龟,风雨销磨绝妙辞;不向图经中旧见,无人知是蔡邕碑。”遂致后人多以为蔡邕书,实际是一种附会。此碑近世流传拓本有三:一为刘鹗旧藏本,整纸未剪,存原碑上段残石起首十五行,行约十二字,下段残石末起二十三行,行十七字。曾归端方,后归衡永。现藏中国历史博物馆。一为范懋政旧藏本,经剪裱又恢复成整幅大轴,与刘本同为两残石合拓。现藏故宫博物院。一为沈树镛旧藏本,为原碑下半截残石托本翻刻本,中华书局曾影印。>

东汉  佚  名  《娄寿碑》<全称《汉玄儒先生娄寿碑》,东汉灵帝熹平三年(174年)刊立。石初置湖北襄阳光化县,后迁乾德县(或云迁山东榖城),石久佚。据考,传世较真之旧拓本为宋拓剪裱本,即华氏真赏斋旧藏本,前缺三开四十八字,存十一开,有明清名家丰道生、朱彞尊、何焯、钱大昕、龚自珍、何绍基、端方等题跋及观款,流传有绪,惜今已不知所在,幸有印本传世,聊补其憾。>

东汉  佚名  《孟孝琚碑》隶书 云南昭通第三中学<此碑又名《孟□(左王,右上宀,右中一,右下足)残碑》。东汉桓帝永寿二年(156)立,纵133厘米, 横96厘米。碑文存15行,行21字。存云南昭通第三中学。清光绪二十七年(1901)九月出土于昭通城南十里白泥井马氏舍旁,后移置昭通风池书院。以出土晚,近世方若《校碑随笔》等始见著录。若名学者杨守敬、罗振玉、梁启超、袁丕钧等先后有考证论述。碑不著立石年月,因文中有“丙申月建临卯”及“十月癸卯”等语,罗、袁二氏考为西汉成帝河平四年(前25)立。袁氏又说可能为东汉光武帝建武十二年(36)立。姚安由云龙《定庵题跋》从文风、字体、碑版史等作全面考察,定为东汉桓帝永寿二年(156)立,此说近是。《孟孝琚碑》与近年发现的《汉封地刻石》并为云南存世最早之刻石(后者立于东汉安帝延光四年(125),见孙太初《云南古代石刻丛考》)。其宽舒方整的结体,圆劲峭拔的用笔,茂密浑穆的布局,恢宏大度的气势,颇与《封龙山颂》近似。由云龙谓:“滇中石刻,两爨(《爨龙颜》、《爨宝子》)已为边方生色,更得此碑,距今殆千八百余年,又驾两爨而上之,足以征滇省文化输入之早。”(《定庵题跋》)此碑不但书法高妙,而且是研究文化史的重要实物资料。有整纸初拓及陈荣昌藏拓等传世。陈氏依文意以为每行上阙七字,并一一点校增补。山东有翻刻本。>

东汉  佚名  《裴军纪功碑》隶书<此碑全称《汉敦煌太守裴岑纪功碑》。汉永和二年(137)八月立,隶书,6行,行10字。在新疆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碑旧址在新疆巴里坤城西五十里之石人子;此碑上锐下大,孤笋挺立,望之如石人,因名其地。清雍正七年(1729)大将军岳钟琪移置将军府,雍正十三年撒师,又移置巴里坤城关帝庙。碑文记载汉永和二年敦煌太守裴岑率三千人,诛杀呼衍王等,“斩馘部众,克敌全师,除西域之灾,蠲四郡之周,边境艾安,振威到此”,因勒石以纪其战功。此碑字体系以篆入隶,圆劲古厚,气势磅礴。字形较它碑为长,宽博大度,章法茂密。与《鄐君》、《石门》、《西狭))6刻石同属一路。清方朔谓其书“雄劲生辣,真有率三千人禽王俘众气象。乃以篆为隶,由篆变隶之渐也。”(《枕经金石跋》郭尚先云:“此碑朴古遒爽,其法大似摹印篆,与《鄐君》、《杨孟文颂》(《石门颂》)、《李翕》(《西狭颂》)诸摩崖为类。”又云:“汉人分书多短,惟此碑结体独长。次则《析里碑》(《郙阁颂》)耳。”(《芳坚馆题跋》) >

东汉  佚名  《鲁峻碑》隶书 <此碑全称《汉司隶校尉忠惠公鲁君碑》,又名《汉司隶校尉鲁峻碑》、《鲁忠惠碑》。东汉熹平三年(173年)四月立。17行,行32字。在山东济宁市孔庙。碑主人鲁峻,字仲严,山阳(故治在今山东金乡县西北四十里)昌邑人。官至司隶校尉、屯骑校尉。熹平元年卒于住所,终年六十二岁。次年四月,门生故吏于商、马荫等三百二十人为之树碑颂德。碑原在金乡焦氏山南鲁峻墓所。据《水经注·济水》引戴延之《西征记》云,墓前尚有石祠石庙,“四壁皆青石隐起,自书契以来,忠臣、孝子、贞妇、孔子及弟子七十二人形象,像边皆刻石记之,文字分明……”这是和山东嘉祥武梁祠汉画像石同类的石刻艺术品。墓前之碑,后被人移置任城(即今济宁)孔庙。此碑漫漶颇甚,许多字已不可辨。其书法方劲、厚重而丰腴,兼有萧散、古逸之致。其字有大有小,欹正相生,布局活泼可爱。碑阳与碑阴之字非出一手,而碑阴古朴自然,尤多天趣。明郭宗昌《金石史》谓其“书法峭峻古雅,第小开魏人堂室,然自是汉格。”清万经云:“字体方整匀净,凡勒笔、磔笔、超笔、挑起处极丰肥,开元诸家似效其体。”杨守敬《平碑记》则谓:“丰腴雄伟,唐明皇、徐季海亦从此出,而肥浓太甚,无此气韵矣。”以上诸家颇有见地的评论,说明了《鲁峻碑》对后世书风所产生的影响。宋郑樵《金石略》以此碑书法高妙,推定是蔡邕所书,此说实际上并没有什么根据。从赵明诚《金石录》开始,就已提出怀疑,以后的许多书家学者多依赵说。>

东汉  佚名  《嵩山开母庙石阙铭》<又名《嵩山开母庙西石阙铭并题铭》简称《开母庙石阙铭》铭文共25行每行15字 与《嵩山泰室石阙铭》、《嵩山少室石阙铭》并称“嵩山三阙”均位于河南省嵩山>

东汉  佚名  《嵩山少室石阙铭》<(简称《少室石阙铭》>

东汉  佚名  《嵩山泰室石阙铭》<又名《中岳泰室石阙铭》《中岳泰室阳城石阙题记》简称《太室石阙铭》>

东汉  佚名  《三老忌日碑》又称《三老讳字忌日记》 隶书<汉建武二十八年(52)五月刻,纵75厘米,横37厘米。存杭州西泠印社。此碑清咸丰二年(1852)出土于浙江余姚客星山下。咸丰十一年(1861),太平天国军曾用作灶石,虽经薰灼,字幸完好。1921年秋,碑转徙至上海,为京江陈渭泉所得,日人欲以重金购之,事为浙人姚煜、沈宝昌获悉,即与同里丁辅之等募款以八千金买得,石遂免于外流。《三老忌日碑》与会稽《跳山摩崖》(《大吉买山地记摩崖》)同为浙江汉刻重宝,也是浙江现存最古之碑刻。碑文字体介于篆隶之间,结体宽舒不拘,书风古厚朴茂,章法错落有致。初拓因石面不平,石花斑驳可爱,字画较肥厚。晚拓石面磨平,字画变纤弱。有翻刻本,俱不佳。>

东汉  佚名  《三老赵宽碑》 隶书 青海省图书馆<此碑又称《三老掾赵宽碑》,简称《赵宽碑》。东汉光和三年(180)刻。23行,行32字,藏青海省图书馆。1942年出土于青海省乐都县老鸦城西之白崖子,出土时,已自首行“三”字至二十二行“言”字蜿蜒斜裂。曾归马步芳,后收入青海省图书馆。1950年该馆失火,楼塌碑碎,仅存碗口大一块。碑主赵宽,字伯然,金城郡(治允吾,即今甘肃皋兰西北黄河北岸)浩亹(故城在今甘肃碾伯县东)人。汉名将赵充国之孙。曾随第五将军破羌,会败绩,死伤惨重,宽幸生还。有文名,官至三老掾(“三老”为汉时掌管文化之官名)。桓帝元嘉二年(152)二月卒,终年六十五岁。此碑于张维《陇右金石录》首见著录。碑字较小,书法流美劲健,用笔有方有圆,以圆为主。评者谓兼有《张迁》、《华山》、《校官》之意,而别具一格。初出土精拓本不易见。《文物》1964年第五期作过介绍。《书法》1983年第三期有影印整拓。>

东汉  佚名  《石门颂》隶书 摩崖石刻<全称《汉故司隶校尉楗为杨君颂》又称《杨孟文颂》。东汉建和二年(148年)十一月刻,摩崖隶书。20行,行30、31字不等,纵261厘米,横205厘米。藏汉中博物馆。它卷镌刻在古褒斜道的南端,即今陕西汉中市褒城镇东北褒斜谷古石门隧道的西壁上。内容为汉中太守王升表彰杨孟文等开凿石门通道的功绩。文辞为王升撰。此摩崖刻字书写较随便,不刻意求工而流露出恣肆奔放、天真自然的情趣,为后世书家所珍爱。北魏郦道元《水经注·沔水》云:“褒水又东南历小石门,门穿山通道,六丈有余。刻石,言汉明帝永平中,司隶校尉楗为杨厥之所开”,这是有关《石门颂》的最早记载。郦道元精于古历史地理之研究,为世所公认,但疏漏失察之处,也在所难免。以上记载中就有两处失实:一是颂文中因有“杨君厥字孟文”一语,郦氏便误以为这位杨君名厥字孟文。后世不少学者沿袭郦说,不加深究,遂致以讹传讹。如宋欧阳修《集古录》即从郦说,赵明诚《金石录》更将《石门颂》径称为《杨厥碑》了。经过宋代洪适《隶释》一书的考证,才弄清此处的“厥”字,实际是语助词,也可解释为“其”或“他的”的意思,并不是这位杨先生的名字。洪氏引《华阳国志》所载,杨君实名涣,字孟文。二是郦道元及其以后的许多人,以为古石门是杨孟文开凿的,这也与史实不符。开凿石门之举,早在汉高祖刘邦时代就开始了,只是没有完成。据石门的另一著名摩崖《鄐君开通褒斜道刻石》明确记载,东汉明帝水平六年至九年(63~66),汉中太守鄐君最后完成了开通褒斜、石门的任务。后因安帝初年屡遭战乱毁坏,石门阻塞不通。顺帝初年,经杨孟文再三奏请,才重新修复。因此,杨孟文与石门之首次开通,没有直接关系。《石门颂》的艺术成就,历来评价很高。其结字极为放纵舒展,体势瘦劲开张,意态飘逸自然。多用圆笔,起笔逆锋,收笔回锋,中间运笔道劲沉着,故笔画古厚含蓄而富有弹性。通篇看来,字随石势,参差错落,纵横开阖,洒脱自如,意趣横生。《石门颂》为汉隶中奇纵恣肆一路的代表,素有“隶中草书”之称。文中“命”、“升”、‘诵”等字垂笔特长,亦为汉隶刻石中所罕见。《石门颂》对后世影响很大。清张祖翼跋此碑云:“然三百年来习汉碑者不知凡几,竟无人学《石门颂》者,盖其雄厚奔放之气,胆怯者不敢学,力弱者不能学也。”杨守敬《平碑记》云:“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1967年因在石门所在地修建大型水库,乃将此摩崖从崖壁上凿出,1971年迁至汉中市博物馆,保存至今。《石门颂》摩崖是我国著名汉刻之一,他与略阳《郙阁頌》、甘肃成县《西狭颂》并称为“汉三颂”。全文共655字,全面、详细地记述了东汉顺帝时期司隶校尉杨孟文上疏请求修褒斜道及修通褒斜道的经过。此摩崖书法古拙自然,富于变化。每笔起处以毫端逆锋,含蓄蕴籍;中间运行遒缓,肃穆敦厚;收笔复以回锋,圆劲流畅。通篇字势挥洒自如,奇趣逸宕,素有“隶中草书”之称。杨守敬《平碑记》说:“其行笔真如野鹤闲鸥,飘飘欲仙,六朝疏秀一派皆从此出”。  《石门颂》是东汉隶书的极品,又是摩崖石刻的代表作。它对后来的书法艺术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被人们称之为国之瑰宝。解放前商务印书馆出版的《辞海》封面“辞海”二字,就取自于《石门颂》。>

东汉  佚名  《史晨碑》隶书<前碑全称《汉鲁相史晨奏祀孔子庙碑》。隶书,两面刻,前碑刻于东汉建宁二年(166年)三月。17行,行36字。后碑刻于建宁元年(165年)四月。14行,行36字。现存山东曲阜孔庙。碑文记载鲁相史晨祭祀孔子的情况。后碑全称《汉鲁相史晨飨孔庙碑》,记载孔庙祀孔之事。文后有武周正书题记四行。《史晨碑》为著名的汉碑之一。前后碑字体如出一人之手,传为蔡邕书。结字工整精细,中敛而四面拓张,波挑分明,呈方棱形,笔致古朴,神韵超绝,为汉隶成熟期方整平正一路书法的典型,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明郭宗昌谓其“分法复尔雅超逸,可为百代模楷,亦非后世可及”。清万经《分隶偶存》评云:“修饬紧密,矩度森然,如程不识之师,步伍整齐,凛不可犯,其品格当在《卒史》(《乙瑛》)、《韩勑》(《礼器》)之右。”方朔《枕经金石跋》云:‘书法则肃括宏深,沉古遒厚,结构与意度皆备,洵为庙堂之品,八分正宗也。”杨守敬《平碑记》云:“昔人谓汉隶不皆佳,而一种古厚之气自不可及,此种是也。”>

东汉  佚名  《西狭颂》隶书 全称《汉武都太守汉阿阳李翕西狭颂》与《甫阁颂》、《石刻颂》一起并称“汉代三颂”<东汉灵帝建宁四年(171年)六月刻。在甘肃成县天井山栈道中,仇靖摩崖书。此颂在汉碑是一个颇为独特的类型,在疏放逸宕的结构中呈现超迈高华的意趣。杨守敬评此碑说:“方整雄伟,首尾无一缺失,尤可保重。”>

东汉  佚名  《夏承碑》隶书 <此碑全称《汉北海淳于长夏承碑》,又名《夏仲兖碑》。东汉建宁三年(170)立,隶书。14行,行27字。原碑久毁。宋赵明诚《金石录》跋云:“碑在洺州,元祐间(1086~1093),因治河堤得于土壤中。”宋洺州广平郡,故治即今河北省永年县。明成化十五年(1479),广平知府秦民悦发现此碑仆倒于府治后堂,遂于堂之东隅建“爱古轩”以覆之。但碑之下半截一百一十字,已为后人剜剔(见秦民悦《广平志》)。至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因筑城为工匠所毁。越二年,知府唐曜乃于漳川书院(紫山书院)取旧拓重刻一碑置亭中。重刻碑高259.2厘米,宽124.8厘米,文13行,行35字。有额,碑末有“建宁三年蔡伯喈书”一行八字及唐曜重刻题记,皆正书。存世拓本多系重刻本。 碑主夏承,字仲兖,其祖、父及兄皆居显位,所谓“宠禄传于历世,策勋著于王室”。承有文德,累任县主簿、督邮、五官掾功曹、冀州从事等职,官至淳于长(淳于县故治在今山东安丘县东北三十里)。建宁三年六月卒。《夏承碑》为著名汉碑之一。以其结字奇特,隶篆夹杂,且多存篆籀笔意,骨气洞达,神采飞扬,自元王恽始定为蔡邕书,此后诸家多沿其说,然实无确据,故间有提出怀疑者(如清顾南原等)。姑不论书丹者为谁,历来对其书法有高度评价,则大致是统一的。如元王恽云:“近观公(按指蔡邕)建宁三年所书《五官功曹掾夏承墓表》,真奇笔也,如夏金铸鼎,形模怪谲,虽蛇神牛鬼,宠杂百出,而衣冠礼乐已胚胎乎其中,所谓气凌百代,笔陈堂堂者乎!?”(《秋澜集》)明王世贞谓:“其隶法时时有篆籀笔,与钟(繇)、梁(鹄)诸公小异,而骨气洞达,精彩飞动,疑非中郎不能也。然蔡集不载,而他书亦不可考,姑阙之以俟知者。”(《弇州山人四部稿》)清王澍谓:“此碑字特奇丽,有妙必臻,无法不具。汉碑之存于今者,唯此绝异。然汉人浑朴沉劲之气,于斯雕刻已尽,学之不已,便不免堕入恶道。学者观此,当知古人有此奇境,却不可用此奇法。”(《虚舟题跋》)翁方纲评云:“是碑体参篆籀,而兼下开正楷法,乃古今书道一大关捩。”(《两汉金石记》)康有为谓:“王恽以《夏承》飞动,有芝英龙风之势,盖以为中郎书也。吾谓《夏承》自是别体,若近今冬心、板桥之类,以论语核之,必非中郎也。”据赵明诚《金石录》称此碑“刻划完好如新,余家所藏汉碑二百余卷,此碑最完。”可见原石在南宋初年尚称完壁,惜久已不在人间。据称存世唯一比较可信的原石拓本,为明无锡华夏(字东沙)真赏斋本,缺三十字。有翁方纲长跋,世称孤本。>

东汉  佚名  《阳嘉残碑》<此石又名《少壮州郡等字残碑》。东汉阳嘉二年(133年)刻,一说永和元年(136)。清光绪元年山东曲阜出土。清光绪元年(1875)于山东曲阜出土,后归海丰吴式芬。光绪十八年(1892)吴宅失火,传此石与《刘玉墓志》同被烧毁。王壮弘《增补校碑随笔》谓:“诸书皆云,光绪十八年毁于火。近闻石在南京。”此碑碑阳漫漶其半,碑阴字字清晰。此碑书法方整秀劲,波挑夸张,飘逸多姿,允称汉隶中之佼佼者。有重刻本。>

东汉  佚名  《鲜于璜碑》隶书 <此碑全称《汉雁门太守鲜于璜碑》。东汉延熹八年(165年年)十一月刻。隶书。纵242厦米,横81~83厘米,厚12厦米。碑呈圭形,两面共刻 827字。藏天津市艺术博物馆。一九七二年在天津市武清县高村出土。1973年5月,天津武清县高村乡兰城村农民发现于村东苏家坟。碑主人鲜于璜,字伯谦,官至雁门郡(属并州,治阴馆,在今山西代县西北)太守。东汉安帝延光四年(122)卒,终年八十一岁。四十年后,其孙鲂、仓、九等为之树碑颂德。此碑体势宽绰丰厚,用笔多方折,笔画肥瘦有变化,左右开张,气势雄强。《张迁碑》与其相似,但晚出二十一年。历来把《张迁碑》列为汉隶中多用方笔的代表,及《鲜于璜碑》出土,评者以为更胜《张迁碑》。碑阴隶书,较碑阳稍大,体势更为恣肆。通碑字迹清晰完好,是建国以来所发现的最完整,字迹最多的汉碑。其书法属方整劲挺,斩截爽利类型,多棱角森挺的方笔,有波势挑法的笔划,具变化之妙,结体方正,字体大多取横势。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东汉  佚名  《校官潘乾碑》隶书<此碑全称《汉溧阳长潘乾校官碑》,简称《校官碑》或《潘乾碑》。东汉光和四年(181)十月立。纵148厘米,横76厘米,厚22.5厘米,16行,行27字。 藏南京博物院。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溧水(今屑江苏)县令喻仲远得于高淳县(今属江苏)固城湖之滨。碑主潘乾,字元卓,陈国长平(今河南西华县东北)人。灵帝光和中为溧阳长(故城在今江苏溧阳县西北四十五里)。卒后县丞赵勋及左、右尉董并、程阳等为之树碑颂德。《校官碑》为汉隶成熟期之重要碑刻,也是江苏省现存最早的三碑之一(另二,一为吴《天发神谶》、一为吴《禅国山碑》。其字体方严古厚,多用圆笔,布局茂密,气势沉雄而有汪洋之致。清方朔跋云:“字体方正淳古,有西京(指西汉)篆初变隶风范。东京(东汉)中唯《衡方》、《张迁》二碑如其结构。”(《枕经金石跋》)杨守敬评云:“方正古厚,已导《孔羡》之先路。但此浑融彼峭厉耳。”(《平碑记》)而康有为则以“丰茂”概之(见《广艺舟双楫·本汉》)>

东汉  佚名  《许阿瞿造像》 隶书 河南南阳市汉画馆<在“东方艺术宝库”——河南省南阳市汉画馆所收藏的近三千块汉代画像石刻中,有一块名为许阿瞿墓志画像石极为珍贵,它上面不仅雕刻有精美的图案,同时还锲刻有墓主人的名字和确切的纪年等文字。这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墓志铭,被文物专家定为“国宝”。许阿瞿墓志铭画像石1973年出土于南阳市东郊的曹魏墓中,是三国人用汉代画像石重新筑造坟墓时被挪用作墓顶石的,该墓志画像石70厘米×112厘米,石面左方为志文,隶书,竖刻6行,满行23字,共136字,末行有16字漫漶,不能尽识,曾将拓片寄于郭沫若同志考订断句加标点,其文曰:“惟汉建宁,号政三年,三月戊午,甲寅中旬,痛哉可哀,许阿瞿身,年甫五岁,去离世荣。遂就长夜,不见日星,神灵独处,下归窈冥,永与家绝,岂复望颜。谒见先祖,念子营营,三增仗火,皆往吊亲,瞿不识之,啼泣东西,久乃随逐(逝),当时复迁。父之与母,感□□□,□壬五月,不□晚甘。羸劣瘦□,投财连(联)篇(翩),冀子长哉,□□□□,□□□此,□□土尘,立起□埽,以快往人。”从铭文中我们可以得知:墓主名叫许阿瞿,年仅五岁不幸于东汉建宁三年(即公元170年)三月十八日就夭折了,全家极为悲伤。此石的右边刻有画像分上下两格,上格左边一幼童跽坐于榻上,旁边有铭文“许阿瞿”三字。许阿瞿前有三幼童,或托木乌,或牵引木鸠车玩耍。下格为舞乐场面,或飞剑跳丸,或踏盘鼓甩袖而舞,或抚琴吹箫奏乐,由此可以推测墓主人一定是富贵之家的孩子。许阿瞿的墓志铭铭文为四言韵文,语句流畅生动,书法方正整齐自然,在端庄厚重中透出率真灵稚气,与该画像石风格浑然一体,再现了汉代统治阶级迷恋于“楚歌郑舞”的生活方式,而且也反映了东汉时期崇信鬼神的观念和迷信思想,是研究汉代社会生活和思想意识的珍贵的实物文字。>

东汉  佚名  《杨淮表记》隶书<全称《司隶校尉杨淮表记》。东汉隶书摩崖石刻。熹平二年刻于褒科道崖壁。《金石萃编》载:石高八丈三寸,宽二尺二寸,字共七行,每行二十五六字不等。隶法圆劲遒逸。《涵真阁汉碑跋》称:“字体与《石门颂》仿佛而疏荡过之。”传世墨本以“黄卞玉”等字未损者为佳,考见《校碑随笔》。>

东汉  佚名  《杨叔恭残碑》隶书<此碑今称《汉沇州刺史杨叔恭残碑》。东汉建宁四年(171)七月刻,隶书。碑残,存71字。藏故宫博物院。原在山东钜野昌邑集路旁。《水经注·济水》云:“大城(即沇州)东北有金城,城内有《沇州刺史河东薛棠像碑》,……次西有《沇州刺史茂阳杨叔恭碑》,从事孙光等以建宁四年立,……”此是有关《杨叔恭碑》的最早著录。《杨叔恭碑》结字工整,体势开张,书风古雅秀润;其碑侧题名更为疏宕萧散。清方朔跋云:“书法古雅秀挺,有合《韩勑》、《史晨》二家意思。碑侧题则跌宕疏秀,不拘故常,亦不异《韩勑碑阴》、《史晨》末,可宝也。”(《枕经金石跋》)康有为称:“《杨叔恭》、《郑固》端整古秀,其碑侧纵肆,姿意尤远,皆顽伯(邓石如)所自出也。”(《广艺舟双楫》)>

东汉  佚名  《乙瑛碑》隶书<全称《汉鲁相乙瑛请置孔庙百石卒史碑》,又称《孔庙置守庙百石卒史碑》、《孔龢碑》。汉桓帝永兴元年(153年)立,隶书。18行,行40字。现存山东曲阜孔庙内。碑高260厘米,宽128厘米。碑后附“后汉钟太尉书,(宋)嘉祐七年张稚圭按图题记”正书一行。此碑记司徒吴雄、司空赵戒以前鲁相乙瑛之言,上书请于孔庙置百石卒史一人,执掌礼器庙祀之事。桓帝准可,时乙瑛已离任,遂以孔龢补之。此碑结体方整,骨肉亭匀,波磔分明,法度严谨,用笔方圆兼备,平正中有秀逸之气;是汉隶成熟期的典型作品,属方整平正一路,与《史晨》、《华岳庙》、《熹平石经》同趣。自欧阳修《集古录》以降,迭经著录,对后世影响很大。宋张稚圭以为钟繇所书。宋洪适《隶释》云:“……繇以魏太和四年(230)卒,距永兴盖七十八年,图经所云非也。”明赵崡《石墨镌华》也说:“元常,献帝初始为黄门侍郎,距永兴且四十年,此非元常书明甚。未知张稚圭所按何图。其叙事简古,隶法遒劲,令人想见汉人风采,正不必附会元常也。”明郭宗昌《金石史》谓此碑“尔雅简质可读,书益高古超逸。”清方朔《枕经金石跋》云:“《乙瑛》立于永兴元年,在三碑《礼器》、《史晨》为最先,而字之方正沉厚,亦足以称宗庙之美、百宫之富。王篛林(澍)太史谓雄古,翁潭溪(方纲)阁学谓骨肉匀适,情文流畅,汉隶之最可师法者,不虚也。”何绍基《东洲草堂金石跋》云:“朴翔捷出,开后来隽利一门,然肃穆之气自在。”>

东汉  佚名  《尹宙碑》隶书  河南鄢陵县<全称《汉豫州从事尹宙碑》。东汉熹平六年(177年)四月立。192厦米。横89.6厘米。14行。行27字。存河南鄢陵县。额篆书仅存“从铭”二字。元皇庆元年(1312)正月,汴梁路(今河南)鄢陵县达鲁花赤阿巴赤,以重修孔子庙广求石材,于洧川(今河南洧川县境)发现此石,后移至鄢陵孔庙内。不知何时又没入士中。明嘉靖十七年(1538),一说万历间(1573~1619),因棺水泛涨,岸崩而重出,复迁回鄢陵孔庙。今庙已改为县立第二中学。碑阴有元皇庆三年题记。碑主人尹宙,字周南,河南颍川人。博通经传,官至豫州(治在今安徽毫县)从事。熹平六年四月己卯卒,终年六十二岁。《尹宙碑》结体内紧外拓,笔画细瘦圆健,体势近似楷书,元明以来书家多称之。清王澍评其书云:“汉人隶书,每碑各自一格,莫有同者,大约多以古劲方拙为尚,独《尹宙碑》笔法圆健,于楷为近。”(《虚舟题跋》)后世每多以此碑与《孔宙碑》并称“二宙”。清翁方纲《两汉金石记》谓:“(《尹宙》)碑字较诸碑稍大,而冲和有度,正与《孔宙碑》可同玩之。”郭尚先虽以为《尹宙》比《孔宙》“不及远甚”,但他临写“二宙”时,仍说“笔下觉有秦篆气”,并说《尹宙》“其神逸固不及《史晨》、《韩勑》诸石,而圆到整丽,要非魏人所能仿佛。”(《芳坚馆题跋》)至乾隆时,全碑仍一字不缺。其后拓本,泐字渐多。此碑书法笔法圆健,与楷相近。古代书家给以较高的评价,“无一字不生动,无一字不规矩”,《尹宙碑》是汉隶高峰期的碑刻之一。>

东汉  佚名  《幽州书佐秦君石阙》隶书<此石1964年出土于北京西郊石景山。无年月,存阳文“汉幽州书佐秦君之神道”10字。藏北京首都博物馆。同时发现的有石表、石柱、石柱础、石阙顶等。石柱刻文有“永元十七年四月”等字样。“永元”为东汉和帝年号,凡十六年(89~104)。公元105年阴历四月改元“元兴”,刻文仍题“水元十七年”,当是由于远离京城,诏令未至之故。其书大小参差,多用方折。笔画圆劲如截钢丝,气势雄浑,别具一格。>

东汉  佚名  《袁安碑》小篆<全称《汉司徒袁安碑》藏于河南省博物馆 碑文共有10行每行16字是汉代小篆书法的杰出代表。<东汉永元四年(92年)立,篆书,10行,行存15字。藏河南省博物馆。上下残损,民国十八年被发现,为世所重,一九二三年在洛阳出土《袁敞碑》,书风与此碑极其相似,专家以为一人所书。袁敞为袁安之子。后多以二碑并称。《袁安碑》在书风上属于规范严谨一类,篆法通婉流畅,精细均匀,疏密得当,加之刻工精细。继承了正脉篆书传统。不失为临习篆书的好范本。>

东汉  佚名  《袁敞碑》小篆<东汉元初四年(117年)刻。碑有断缺。《袁敞碑》,全称《汉司空袁敞碑》,1923年春,出土于洛阳。此碑以方折之笔作篆法,不失流畅,成为此碑长处。是小篆书体中不可多得的珍品。清邓石如习小篆,从此碑获益不少。>

东汉  佚名  《赵菿残碑》隶书<此碑全称《汉郎中赵菿残碑》。无年月,存92字,藏河南南阳汉碑亭。1937年春,南阳城东李相公庄出土。现与《张景碑》、《李孟初碑》同置南阳卧龙岗汉碑亭内。碑文记赵菿功德。菿,史籍不载。其书法内敛外拓,波磔分明,方严峻利,布局疏朗,有古厚之风,当是东汉末期汉隶达于鼎盛时之制。文物出版社《书法丛刊》第九辑有整拓缩印。>

东汉  佚名  《张景碑》隶书<此碑又名《张景造土牛碑》。东汉延熹二年(159年)立,隶书。纵125厘米,横54厘米。四周残损,存12行,行23字,共229字。存河南南阳市卧龙岗汉碑亭内。一九五九年在河南南阳市南城门里路东出土。碑文记述地方官同意乡民张景包修土牛、瓦屋等设施,以免其本家世代徭役之事。字法端严工细,体势开张,波磔分明,用笔峻利,方圆兼备,秀丽多姿。虽出自民间无名书手,但可直与著名汉碑《史晨》、《乙瑛》、《曹全》等相伯仲。碑中有一“府”字曳脚特长,呈刀币形,为他碑所罕见。1982年文物出版社有初拓影印本。此碑属于汉碑中隽永秀劲一派,笔势波磔分明,体势横扁平整,端庄自然,是上承古篆,下开楷则的汉代隶书碑群代表。>

东汉  佚名  《张迁碑》隶书<全称《汉故毂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亦称《张迁表颂》。东汉汉灵帝中平三年(186年)二月立。明初在山东东平县出土,现存山东泰安岱庙碑廊。碑高2.92米,宽1.07米。碑内容为故吏韦萌等追念县令张迁的业绩。碑主人张迁,字公方,陈留己吾(今河南宁陵境内)人,曾任城(今河南洛阳市西北)长,迁荡阴(今河南汤阴县)令。故吏韦萌等为追念其功德,刊石立表以纪之。碑阴三列,上两列各19行,下列3行,刻有捐钱人题名和钱数。碑阳隶书15行,满行42字,共567字,字径3.5厘米。碑阴刻立碑官吏41人衔名及出资钱数,共3列41行323字,隶书,字径3.5厘米。额篆书“汉故谷城长荡阴令张君表颂”,2行12字,字径9.5厘米。书体意在篆隶之间又能有意曲屈,似汉印之缪篆。12字分两行而无列,布局紧密大小错落,浑然一体,或挪让、或盘曲、或长短、刚健有力,实为额中之妙品。此碑在明初掘地时发现,立于东平儒学明伦堂前,当时碑文完好可读,到明正 德年间,仅残缺5字,“东里润色”4字尚好;清乾隆年间,“东里润色”“东”字 泐半边,“润”字泐半边,其水旁尚存中点,“色”字与下边的“君”字泐大半。 建国后,在东平县政府院内建亭一座,立碑于内。1966年移至岱庙炳灵门,外置玻 璃罩加以保护。此时残泐65字,不可认读的36字。1983年10月移岱庙碑廊。此碑出土较晚,保存完好。此碑自出土以来,为历代金石、书法家所推崇。词旨淳古,隶书朴茂,字体方 整中多变化、朴厚中见媚劲,蚕不并头,雁不双设,外方内圆,内捩外拓,是雕刻、书法艺术的珍品。其书法以方笔为主,笔划严谨丰腴不失于板刻,朴厚灵动,堪称汉碑中的上品。最早著录此帮的是明都穆《金薤琳琅》。清初顾炎武《金石文字记》疑其为后为摹刻。但大多数学者认为,刻碑书风朴茂端直,非汉人不能为,再加上自然剥落的痕迹,更非人为,帮为原刻。1973年出土的《鲜于璜碑》与此碑风格相近,而《鲜于璜碑》早《张迁碑》21年,二者均为汉隶中方笔之典型。《张迁碑》流行的有明拓本、清拓本、影印本和翻刻本。明拓本为最早版本,而又以其第八行“东里润色”四字完好的故宫博物院藏本为最佳称“东里润色”本。古今书家对此碑都给予最高评价。可谓汉碑集成之碑。>

东汉  佚名  《张寿碑》隶书<此碑全称《汉竹邑侯相张寿碑》。东汉建宁元年(168年)五月立,隶书。存180字。藏山东成武县孔庙内。据宋人著录,此碑刻于山东城武(今成武县)古文亭山(又名云亭山)。明时改为碑座。清乾隆五十六年(1791)城武知县林绍龙访得,在碑座处嵌木刻践,并移置孔庙县学。宋洪适《隶释》录碑全文,额凡五百四十二字,另阙十四字。碑主张寿,字仲吾,通经学。据洪氏录文,曾举孝廉,除郎中、给事谒者,迁竹邑侯相,罢,复为从事,辟司徒府,年八十,建宁元年五月卒。以其字仲吾,故此碑又名《张仲吾碑》。此碑结字方整,中宫紧密,左右开张,多用方笔,书风淳古老健。清翁方纲谓:“碑字淳古。与《孔彪碑》相类。牛氏拟以《白石神君碑》谓开魏隶之法,然是碑隶法实在《白石神君碑》之上也。”(《两汉金石记》)方朔跋此碑云:“字体遒紧方整,起笔作势皆可法,与《武荣碑》额相似,汉隶中妙品也。”(《枕经金石跋》) >

东汉  佚名  《郑固碑》隶书<全称《汉郎中郑固碑》,额篆书“汉故郎中郑君之碑”二行八字。东汉延熹元年(158年)四月立,隶书。15行,行29字。碑在山东济宁。 原石埋入土中一段,上部仅存二百五十四字。清乾隆四十三年李东淇、蓝嘉瑄掘起入地部分,得全字六十,又半字五;在此之前,即雍正六年,李□(左鱼右鸟)曾得碑之最下一段(右下角),存字二十,又半字四。此碑是当时专业书家所书,字形扁阔,结体端严,点画多程式化。在宋时欧阳修《集古录》即已目为“零落之余”,下部之字多漫漶不可读。其书风与《乙瑛》、《史晨》相近,结体方整,骨肉亭匀,波磔分明,法度谨严。清万经评其“笔法坚劲”,翁方纲谓其“密理与纵横兼之,此古隶第一”。杨守敬云:“此碑古健雅洁,在汉隶亦称佳作,尤少积气,《礼器》之亚也。”>

东汉  张  芝  生年不详,约卒于汉献帝初平三年(约公元192年),敦煌酒泉(今属甘肃)人,字伯英,勤学好古,淡于仕进。朝廷以有道征不就,时人尊称 自为“张有道”。善章草,后脱去旧习,省减章草点画、波桀,成为“今草”,张怀瓘《书断》卷中列张之章草、草书为神品,曰:“尤善章草书,生诸杜度、崔瑷。龙 豹变,青出于蓝。又创于今草,天纵颖异,率意超旷,无惜事非。若清涧长源,流而无限,萦回崖谷,任于造化”;称他“学崔(瑗)、杜(操)之法,因而变之,以成今草,转精其妙。字之体势,一笔而成,偶有不连,而血脉不断,及其连者,气脉通于隔行”,三国魏书家韦诞称他为“草圣”。晋王羲之对汉、魏书迹,惟推钟(繇)、张(芝)两家,认为其余不足观。张旭、韦诞、索靖、王羲之父子、张旭、怀素之草法,均源于伯英。羊欣云:“张芝、皇象、钟繇、索靖,时号“书圣”,然张劲骨丰肌,德冠诸贤之首,斯为当矣”。对后世王羲之、王献之草书影响颇深。张芝刻苦练习书法的精神,历史上已传为佳话。晋卫恒《四体书势》中记载:张芝“凡家中衣帛,必书而后练(煮染)之;临池学书,池水尽墨”。后人称书法为“临池”,即来源于此。尤善章草,有"草圣"之誉,当时的人珍爱其墨甚至到了“寸纸不遗”的地步。

东汉  张  芝  《草书帖》草书
东汉  张  芝  《二月八日帖》
东汉  张  芝  《冠军帖》草书<又称《知汝殊愁帖》>
东汉  张  芝  《今欲归帖》
东汉  张  芝  《凉平善帖》
东汉  张  芝  《秋凉帖》
东汉  张  芝  《终年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