鞠婧祎录制王牌对王牌:中国每年25万年轻人的自杀原因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7 06:53:34
博客中国 民生

0

献花

中国每年25万年轻人的自杀原因

作者:黄群 2011-9-7 14:40:18 发表于:博客中国

据统计,中国每年约有25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已经成为中国人群第五大死因,是15岁到34岁青壮年人群的首位死因。

有一天晚上,我和奶奶在电视上看到一条自杀新闻,原因很简单,感情上受到了挫折。我奶奶说:“真不知道现在的人是咋想的,现在生活条件多好啊。就算是最困难的时候,我们那辈人很少有自杀的。”

的确,爷爷奶奶一辈子很坎坷,把父亲兄弟五人养大成人,还帮助成家立业,据他们回忆,六七十年代时,经常饿肚子,但他们还是活了下来。所以奶奶对现在的自杀者有一句评价:“狗日的们,吃饱了,连命都不要了。”人们何止是吃饱了,而且吃撑了,在老一辈人看来,现代人自杀就是吃饱了撑的。

在物质上,我们的确拥有了许多,但同时也失去了许多。而失去的东西,就是自杀的原因。例如,在文革时自杀的人很多,知识分子居多,因为他们失去了尊严,每天被别人抽耳光,一般人受不了。

25万人自杀,是一个多么庞大的数字,而且都是年轻人,年轻人到底失去了什么?

1、 信仰的缺失。

信仰不只是宗教,而是某种价值观,一个人乐意为其奉献的价值观。一个人坚固的价值观能给生活带来很多希望与乐趣。

当然,信仰钱,也算一种价值观,钱是衡量一切的标准,这真的会把一个人逼上绝路。

2、 人文精神的缺失

我们一提起自杀,就会想到心理健康。但是,心理健康并不是几个心理医生能解决的,尤其是中国这样的人口大国。

一个人的心理健康,需要的是一个充满人文精神的社会。所谓人文精神包括,对人的尊重、价值、命运的维护、追求和关切。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高度重视。

不过,我们现在基本不提倡人文精神,提倡的是适者生存的生存规律。丢失了人文精神,相当于丢失了一个健康心理的环境。

人文精神与教育分不开,但我们的教育也没有达到应有的效果。

3、 年轻人对社会诉求责任的缺失

当然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对社会不满的情绪。但这种情绪往往成为社会进步的动力之一。

我们现在的年轻人,不再是改造社会的一代,而成为适应社会的一代。甚至要适应社会的弊端。没有人去选择不妥协、不献媚的态度去面对生活。对社会失去了应有的责任感,同时也对自己失去了责任感。

这种不满的情绪长期积压在心里,将会形成自杀的原因之一。

4、 年轻人面对生存压力时候,韧性的缺失。

这源于我们的教育。我注意到在教育中有个平凡出现的词汇——“自信”。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自信”培养了很多畸形人格。自信不等于自大,自大的人都比较脆弱。

我们这辈人,从小就被捧为:“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结果走出校门才发现,自己啥都不是。国家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连房子都买不起。

与从小的优越感相比,现在的生存压力,形成了一种反差,但很多年轻人还没有准备好适应这个反差的准备。

据新闻报道:15岁到34岁的青壮年人群,主要分为两大类人群,一部分是在校学习的中学生、大学生,另外一部分是走入社会才成家立业的青年父母。这两类人群肩负的压力巨大。前者学业负担重,还面临自身成长和感情、就业等多方面压力。而步入社会的青壮年面临生存、工作、经济负担、子女教育等实际问题。大多数青壮年的心理压力和各种负担始终无法得到释放和纠正,最终走上自杀的悲剧道路。

自杀的25万人中,有很多是和我一样的年轻人,看完这则新闻,我很难过。

有人说,自杀是一种懦弱的表现,是自己心理畸形造成的。我觉得,如果几个人自杀,是他们的原因,但25万人自杀,只能说明整个社会出了问题。除了上述几点问题外,生存压力大是首要问题。工作压力、婚姻压力、买房压力、养老压力等等,面对这些压力,年轻人真的一点办法都没有。理想、爱情、自由、快乐离我们越来越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