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瓷瓶价格:红卫兵诞生始末:毛泽东8次接见超过一千万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1:16:40
毛泽东历来认为,青年学生最具有革命精神。“五四”运动由学生而起,自天安门广场而始。当毛泽东准备发动“文化大革命”时,同样寄希望于青年学生,并且无独有偶地在天安门广场检阅了红卫兵大军。

  讲到天安门广场的那8次大接见,要从“红卫兵”诞生始末讲起。

  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毛泽东开始了对于青年问题的思索和引导。他说,由于苏联发生的变化,帝国主义预言家将“和平演变”的希望寄托在中国党的第三代或第四代身上,必须粉碎这些预言家的预言,从中央到基层,必须在所有的地方注意培养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1966年2月,中共中央作出正式开展“文化大革命”的决定后,全国各大报纸随即掀起了对《燕山夜话》和《三家村札记》展开政治性批判的浪潮。这些在全国青年尤其是大中学校青年学生中引起了强烈反响。充满政治热情和强烈政治参与意识的广大青年,都在思考着如何积极投身于这场运动中去的问题。

  北京是中国的政治中心,也是刮起全国“文化大革命”飓风的风眼。处在这个中心的青年人,尤其是大、中学校的青年学生,极富政治敏感和冲动。他们一般都是解放前后出生的。从小学、中学到大学,受到的教育是对革命理想和烈士先辈奋斗业绩的向往和追忆。“反右”斗争、中苏论战、“四清”运动,使他们初识了阶级斗争的刀光剑影,并在思想中积蓄着对投入火热斗争生活的渴望。这些青年们认为,只有真正地投入“反修防修”斗争之中,像传统教育中的烈士和先辈那样做一番惊天动地的事业,才能实现他们远大的理想和人生价值。正是这种“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历史使命感,把他们推到了历史的前台,成为了“文化大革命初期”中国政治舞台上叱咤风云的一代。

  1966年5月,在全国各个大、中学校里,对“三家村”批判的温度似乎也随着夏季的到来而逐渐升温。一部分学生在批判“三家村”的过程中,联系到学校发生的一些现象和言论,并把这些视为是所谓“修正主义教育路线”的反映。当时,北京各个大、中学校的大字报铺天盖地,人心浮动不安。在这种情况下,各校领导和中共党、团组织按上级指示精神,积极进行说服工作,要求学生按照学校领导的统一安排,有领导、有秩序地开展“文化大革命”。

  当时的形势正可谓“黑云压城城欲摧”。人们都似乎感到了什么,又都热切地等待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