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石板材价格:中国文学现代化之一现代文学(1)——中国现代文学的概念及历史分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23:08:07

大家晚上好
龙井从今天开始讲                   中国文学现代化
中国文学现代化(一)
——中国现代文学的概念及历史分期
从今天开始,我们正式进入现代文学的讲座。今天开始第一个专题,中国文学现代化。
今天的讲座,其实是作为现代文学的前言部分。
首先,我们先来说说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范畴。这个很多人都搞不清楚。
一般来说,中国现代文学,指的是1917年到1949年的文学。
具体来说,起点是1917年1月胡适在《新青年》第2卷第5号发表的《文学改良刍议》,终点是1949年7月第一次全国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的召开。
这个说法在现代文学的权威著作《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中得到证明。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统一的看法是,上限是从1917年开始的。
如朱栋霖、丁帆、朱晓进主编的高校中文系主修教材《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册第17页明确说明,“中国现代文学,以五四文学革命为标志全面步入文学现代化历程。
但是,也正如《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前言》中所说的,中国现代文学除了1917年这个上限之外,在学界的传统观点里还有一个下限,
那就是1949年,随着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中国现代文学也便在此处戛然而止,
中国的文学从此进入了当代文学阶段,于是中国文学自1917年之后就被分成了两个部分:
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并成为学科的名称一直沿用至今。
现代文学,是现代中国的文学,它首先是在民族和国家的政治意义下生存的概念,
它的社会文化内涵的“现代”,是指1840年以后现代中国中心任务转为反帝反封建。
现代文学是依附于这样的社会政治内容、中心任务而生存的文学,同时,既是中国传统文学,也就是古典文学的自然延续和发展,
又是区别于他们不断寻求自身品格的文学。
在文学空间,现代文学形成了自己努力探索人的意识觉醒,民族灵魂的改造,现代化的精神品格等崭新的文学价值观念。
现代文学是以白话文的语言形式为基础,创造新文体,丰富多彩的表现形态,与文言文为主的古典文学区分开来。
现代文学的文学审美特征是直面现实,批判精神,悲剧意识,及其冷峻悲凉而多样的艺术格调。
此外,作为内涵上基本相同的另外一个名称“中国新文学”,
也在相当长的时间里与“中国现代文学”共同使用。
葛红兵先生在《论中国现、当代文学史的断代问题》中说,虽然直到1980年唐弢、严家炎本《中国现代文学史》出版,海内外“中国现代文学”的学科概念才差不多基本定型于”中国现代文学’的名称,”
1985年钱理群与黄子平、陈平原共同提出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概念,他们强调新概念的提出,
“并不单是为了把目前存在着的‘近代文学’、‘现代文学’和‘当代文学’这样的研究格局加以打通,也不只是研究领域的扩大,而是要把20世纪中国文学作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来把握”。
因此“‘20世纪中国文学’这一概念首先意味着文学史从社会政治史的简单比附中独立出来,意味着把文学自身发生发展的阶段完整性作为研究的主要对象”。
在钱理群与黄子平、陈平原共同撰写的《论20世纪中国文学"》一文里,还概括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总体特征。
第一就是从“走向世界文学”的中国文学;
第二就是以“改造民族的灵魂”为总主题的文学;
第三就是以“悲凉”为基本核心的现代美感特征;
最后就是由文学语言结构表现出来的艺术思维的现代化进程,
这几个方面。
“20世纪中国文学”概念的提出,引起了学术界的强烈反响,
从80年代到90年代一直是人们关注的学术命题,
在讨论中提出了各种意见,但这一概念却被普遍接受,并且波及其他学科。
这一概念在日本、韩国等国的学术界也引起浓厚的兴趣,产生了一定影响。
刚才是从时间上来说中国现代文学,如果从本质上来说,现代文学同时还是一个揭示这一时期文学的“现代”性质的概念。
因此也可以说,所谓“现代文学”,即是“用现代文学语言与文学形式,表达现代中国人的思想、感情、心理的文学”。
今天说的是“中国文学现代化”的发生,也就是现代文学准备时期的一些情况。
中国现代文学,它的发生是“现代中国”的整体概念中的一个组成部分。“
那么,什么是“文学的现代化”呢?
19、20世纪之交,中国从社会组织结构上的变革对文化的触动;
文化机制的变化对文学产生影响。鸦片战争以来,中国社会的政治变动,为现代文学的诞生提供了历史背景。我们知道,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外国帝国主义的大炮,打开了几千年闭关锁国的封建帝国的大门,揭开了中国近代史的序幕。从此后,一个独立的中国变成了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封建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中国历史发展的主要矛盾。反帝反封建成为了中国人民相当长的时间内的中心任务。
由此开始,到1911年辛亥革命的爆发,中国社会形态及其观念意识急剧变动,帝国主义的野蛮入侵和清王朝的腐败无能,互为因果地导致了空前危急的民族灾难。
然而落后就要挨打的严酷现实,从反向催发了变革时代的要求,促使清王朝中一批较为清醒的人们,
开始注意引进西方发达的物质文化“师夷之长技以制夷”、“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洋务运动的结果,
也就是1884年中法战争的失败和1894年甲午战争北洋水师的全军覆灭。
于是,以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为代表的维新派,弃洋务派的“船坚炮制”政策,而转寄希望于开明君主改革政治体制,从物质文化的追求推进到制度文化的变革。
但是,他们以君主立宪制取代君主专制的温和的改良,却遭到了清王朝腐败保守势力的血腥镇压。维新派的失败,促使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丢弃对清朝的幻想。
辛亥革命,用革命暴力结束了两千年之余的封建专制,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资产阶级共和国。
但是,中国社会问题并没有解放,从“二次革命”失败,到袁世凯称帝、最后张勋复辟,中国一天天沉入黑暗。
现代中国文学的发生,首要是“文学救国”的由来与反省。
19世纪末,在中国面临着封建体制崩溃的过程中,帝国主义的列强与资本主义世界的入侵,
使得封建化已经走向边缘的中国,受到了最沉重的一击。
中华民族的危机必须通过自身的变更达到抵抗外来侵略。
于是,引发了一场旨在富国强兵,挽救民族危亡的运动。
从开始的洋务运动,到经历“中日甲午海战”之后,中国先觉的知识分子也逐渐从“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的口号转变成了维新“变法”的要求,更多思考传统中国的专制政治和封建思想文化的弊端。
同时,受西方思想文化的影响下,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等这批积极推行维新“变法”的急先锋,将西方文明作为其主要的参照系,求新声于异邦。
他们通常从两条路径获取:
一是由西方传教士的直接输入中得来,
二是通过翻译介绍方式的间接吸取。
比如,前者传教士从普及教义的角度,最主要方式是发行大量通俗化传播西方文化的教科书和报刊,而后者严复、梁启超、林纾等人,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对西方文化思想与文学做了大量的翻译介绍。自然,此时此刻重要的不是怎样获取,对于民族危机中的探询者,对于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经世致用”教化的士大夫,一切以能否解决中国当前实际的问题为目标。“文学救国”便由此文化语境应运而生。
“文学” 在这里的概念,不是中国传统意义的文章、文体和编年,也不是西方现代的形式意义的纯文学。我理解晚清的“文学”已具有了“政治文化”的理念,具体是为了“救国”。
文学是“器”也是“道”。
有研究者认为“文学救国”源于1896年的广学会出版了传教士林乐知编辑的《文学兴国策》 。
出于该书解释“文学”的宽泛性和教化性,与中国传统文学大“文”的内容有共通之处,还与传统“文以载道”、“以文治国”的政治理念有共鸣。这不无道理。
可是,我更觉得假“文学”的借代性,更能反映民众文化传播与接受中本土化政治诉求的心理。而这也是文学现代化的起点。内容主要包括两个方面。
我们下次讲  中国文学现代化(二)
——起点与文化背景
龙井原创作品欣赏:
《前行,每一步都踩出如雷的足音 》
曾经,汤显祖在阳光放肆的牡丹亭,挥毫泼墨,姹紫嫣红,花上井栏,悠悠荡漾,一曲春光为饵,竟无意间勾摄了杜丽娘的魂魄。那时美人的前行,花粉都会穿过绿纱,沾湿了白色的衣襟。
穿越历史风尘,现在的前行,说不清楚目的地,只知道孤雁两三声,空空如也的行囊,难以抵御未知的饥寒,虚脱的身体,疲惫的灵魂,却告诫自己,每一步,都要踩出如雷的足音。
曾如此绝望地前行,前有拦者,后有追兵?月黑风高,炎热降临,眼前没有一片绿叶,耳畔没有半声虫鸣?
飞跃内心的喧嚣与荒芜,是否需要一种信念,在即将倒下的时刻砥柱中流,像饥寒的人握住一束火花般,催人奋进,毫无来由。心中只镌刻着两个字:前行。
前行。前行者同样畏惧对手的脚步,起跑线前那跃跃欲试的陌生人,自信的眼光荡漾着挑衅般的锋芒,使人不由倒抽一口寒气。心中早已堆砌好的坚固堡垒,瞬间坍塌。
为了一朵俗海沉浮的塑料花,有人甚至忽略了一路前行时候,万顷野玫瑰撩人的气韵风姿。它诱人的芬芳,是一种原始而狂野的生命张力。
任何事物,缺乏激情的追逐,永远不会抵达它的本质。并不是黄天负了苦心人,它柔软的手臂,永远只为了解它的人独舞。灵感,只不过是对脑海苦苦鏖战者最合理的馈赠。就像成功只能是奖励给执着者的战利品。
前行,再绝望也要前行。相信一道长虹般胜利的曙光,必将凌驾于尘嚣之上。相信黎明的轻柔与朝阳的华美,必将如久旱后的甘霖,滂沱着你我涅槃般的新生。
龙井2011年9月3日8时23分
《我们的初恋,是一首朦胧诗》
龙井原创

我们的初恋,是一首朦胧诗
诗的开端,是断断续续欲言又止的话
诗的结尾,是三三两两相见恨晚的词
依稀记得你在阳光下浅浅笑着的模样
从圆圆的酒窝里溢出了甜甜的句子

我们的初恋,是一首朦胧诗
深藏不露的格律,恰似谁吐气如兰的幽幽耳语?
瘦瘦的诗笺,不知被俏皮的风儿衔到了何处啊,
而浓浓的思念,又被哪位闺秀纤纤的素手拾起?

我们的初恋,是一首朦胧诗
曲曲折折的句读,让我们在三月小城飘洒落花般的心事
深深浅浅的押韵,却让我们在规则的束缚中看不清彼此

我们的初恋,是一首朦胧诗
笔墨两分,也要苦苦相知
诗情画意漾开的景致,总是来得太早呵,
而匹配自己平平的仄仄,为何总是姗姗来迟?

龙井
2011年9月3日23时29分
《情感》

如果你也有一段放不下的情感
你会不会和我一样
坐在曾经和他一起畅谈的窗
不知何时月华如水
陪伴你的,却只有身后的一豆灯光

如果你也有一段放不下的情感
你会不会和我一样
走在人堆里仍然感到孤单
站在阳光下依旧感到凄寒
是什么让我们把真实的心潜隐在好像已经不属于自己的表情背后
又是什么让我们把故事的结局改写,各自走在彼此遗忘的路上

如果你也有一段放不下的情感
你会不会和我一样
常常困惑,回忆的星星点点,用什么来摆放
未来的丝丝缕缕,又用什么来安装?

如果你也有一段放不下的情感
你会不会和我一样
把自己的亲身经历,只当做别人口中随意的笑谈
从此不敢再面对阳光,打开回忆苍白的行囊

如果你也有一段放不下的情感
你会不会和我一样
火热的心闪烁一种隔世的冷
常常怀疑一个人的天,是不是和两个人在一起时候一样蓝

如果你也有一段放不下的情感
你会不会和我一样
合上相册里经年的风景
在情感的世界,依旧和孤高的向日葵一样倔强

如果你也有一段放不下的情感
你会不会和我一样
把那只玉镯依然戴在洁白的手腕
在茫茫烟波之上,吹响一只清远的笛
在空无一人的沙地上,
悄悄地,把泪水装进记忆的陶瓷罐
悄悄地,把泪水装进记忆的陶瓷罐

如果你也有一段放不下的情感
你会不会和我一样
一个人走在午夜冷清的街,
让喧嚣与自己无关,让影子被路灯拉得很长很长
如果你也有一段放不下的情感
你会不会和我一样
开启蒲苇磐石的民间爱情
倾听月华在青石板上叮叮当当

如果你也有一段放不下的情感
你会不会和我一样
七夕之夜遥望鹊桥
在寂静无人的河畔
小心翼翼地把月光穿在身上

传说,用月光取暖的女子,从不会受伤
如果,如果啊
你也有一段放不下的情感

龙井
2011年8月30日22时42分

前世,
我是绣在你衣襟上的白梅花一朵
你轻轻吻我,
却没有看见我在千丝万线中
溢出的泪一颗

前世,
我是紧握在你手心的红豆一颗
眼泪在你手心交缠的曲线里干涸

今生
我是你桌上的一根红烛
守着你
见证你的幸福
是谁说,如果没有那冥冥中的因
何苦眷念这永不萌芽的果
我用梨花的妆容记取你的名字,
直到百年之后的回忆在迷茫的眼神里高低错落
好想对你说的很多话
真像春天开出的很多花

为了理想奋斗的日子
理智的我谢绝365天感情的起伏
那就让豁达的海风放肆吹着我的脸庞吧
让温柔的海水尽情亲吻我的脚踝
让我洁白的连衣裙沾上那些同样在流泪的浪花

让我学着走出无助
让我学着不再哭
去感悟什么是幸福
让我学着走出无助
让我学着不再哭
去感悟什么是幸福
伊人呵
你我的何时相识
否则,我就不会迷失在你的眼神深处

前世
我是绣在你衣襟上的一朵白梅花
在凉凉的尘世得到你暖暖的牵挂

今生
你谦逊如一株才华横溢的海棠
在红枫款款的深秋夜半
路过了我不知道为谁停泊的客船

今生,我们是无助的帆
谁是谁千年不改万世不变的彼岸
花开那一株,终于是错误
谁和谁日日相思
又是谁与谁生生交错

今天龙井的专题讲座和情诗就到这里告一段落,下星期日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