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州新吉利搬家服务部:华沙1944年起义再剖析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23:36:24

华沙1944年起义再剖析

http://www.sina.com.cn 2010年07月06日 16:46 东方早报

  导语:罗斯福:五个世纪以来,波兰问题一直使世界感到头痛。丘吉尔:应尽力使波兰问题今后不再使人类感到头痛。斯大林:一定要做到这一点。

  尽管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硝烟散去已久,然而人们对它的关注和兴趣并未稍减。不久前波兰总统座机的坠毁曾引发有关卡廷惨案的热议。俄波之间历史上颇多纠葛,1944年的华沙起义便是其中的一例,我们不妨在此作一简短的回顾。

  1939年9月1日,德国进攻波兰,迅速得手。9月17日,波兰政府先逃亡法国,后又安置于伦敦。同日,苏军进占波兰的东部,波军也节节败退,至月底便停止抵抗。德国在波兰的西部建立总督区,进行殖民统治;苏联则将所占的西乌克兰和西白俄罗斯划入本国版图。至此,波兰再一次从欧洲的政治地图上消失,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惊涛骇浪中饱尝亡国之苦。

  两个政府

  流亡在伦敦的波兰政府由西科尔斯基将军领导,得到美、英等西方大国的支持。与此同时,在国内也建立了隶属于流亡政府的“波兰地下国家”,它接受流亡政府派来的代表的领导。

  1941年6月,德国进攻苏联后,波兰和苏联的关系有所改善。7月,西科尔斯基和苏联驻英大使迈斯基签署建交协议。12月,西科尔斯基前往莫斯科和斯大林共同发表“友好互助宣言”,保证两国在战时和战后均开展合作。然而1943年4月突如其来的卡廷事件却使两国关系骤然恶化,并导致苏联于4月26日中断和波兰流亡政府的关系。

  同年7月,西科尔斯基在一次空难中身亡,继任流亡政府总理的农民党领袖米科拉依切克继续推行亲西方的政策,和苏联的关系一直非常冷淡。

  在此情况下,苏联开始寻求与波兰左派力量进行合作。波兰共产党早在1938年便被共产国际强行解散。1942年1月,波兰共产党人建立了工人党。1943年1月,在莫斯科成立了波兰各左派力量组成的爱国者联盟。1944年1月1日,由波兰工人党倡导,在秘密状态下召开波兰人民代表会议,随后与爱国者联盟共同于同年7月21日成立波兰民族解放的卢布林,又称卢布林委员会。

  这样,在波兰便出现了一个以美英为后台的伦敦流亡政府,以及另一个得到苏联大力支持的卢布林委员会,两个政府同时存在。

  1944年8月2日,苏联与波兰民族解放委员会建立外交关系。1944年12月31日,民族解放委员会又改组为波兰临时政府。

  两支军队

  随着流亡政府出逃的只有少量波兰官兵,不足以承担重大的战斗任务。

  1941年8月,苏联和波兰政府建交后,同意在苏联境内建立一支由苏联提供装备的波兰军队,其兵员则从苏联境内的波兰人中招募。西科尔斯基随即任命安德列斯将军为这支波兰军队的司令。最初一切进行得很顺利,但当苏方要求已建成的波军开往前线时,却遭到安德列斯的拒绝,其理由为训练不够、装备不足,使苏联方面大为不满。1942年春夏之交,当斯大林格勒会战正揭开序幕时,安德列斯率十五万波军在英国的帮助下进入伊朗,随后便开赴西方战场作战,成为流亡政府手中一支可观的武装力量。

  在波兰国内则组成一支由流亡政府指挥的国家军,它的人数在最多时约有三十五万,内设各级领导机构,展开抵抗德国侵略军的活动。从1941年初至1944年中,共击毁一万九千零五十八节火车车厢,使七百三十二列火车出轨,炸毁三十八座铁路桥梁,进行两万五千一百四十五次破坏活动,毙伤德军五千七百三十三人,取得一定战果。

  1942年初,随着工人党的建立,也诞生了人民近卫军,活跃在打击侵略军的各个战场上。自1942年5月至1943年12月,共使一百零五列火车出轨,摧毁三十五座火车站,进行大小两百三十七次战斗,毙伤德军官兵一千四百余人。1943年7月,人民近卫军改名为人民军。

  1943年5月在苏联成立由贝林格上校指挥的柯斯丘希科师,9月1日开赴前线作战,后扩建为第一集团军。

  1944年7月 ,波兰第一集团军和人民军联合组成统一的波兰军,不断壮大自身的实力。

  于是,在波兰也就出现了两支旗鼓相当的军队,有着完全不同的政治背景,使波兰国内的形势更趋复杂。

  悲壮的华沙起义

  1944年初,苏军进入波兰领土,并逐渐深入腹地。它受到了工人党领导的人民武装的热烈欢迎;但流亡政府却命令国家军,不要配合苏军作战,而正在意大利接受美英方面指挥的安德列斯则公开宣称他既要打击德国人,同时也反对俄国人。

  时任国家军司令的科莫罗夫斯基上校(代号森林)倾向于在华沙发动一场起义,这样既可以抢在苏军来到前控制住城市的局势,又可以阻止市民左倾情绪的增长,可谓一举两得。

  1944年7月21日,在得悉希特勒被刺后,国家军领导层认为法西斯德国垮台在即,决定于7月25日午夜在华沙发动起义。后来由于德国军官发动的刺杀希特勒政变未成,希特勒仍旧控制着局势,所以起义被延至8月1日下午5时发动,流亡政府对科莫罗夫斯基的决定表示赞同。

  起义如期发动后,起义战士约为三万五千人,但有武器者仅为其中的十分之一,且几乎没有什么战斗经验,但都英勇作战,又得到人民的支持,一度占了上风。人民军约两千四百人也加入到起义的队伍中来,更壮大了起义的力量。

  但由于缺乏重武器,因此起义者无法攻占有重兵把守的重要据点。而自8月4日起,华沙的德军又得到源源不断的增援:除党卫队大队长冯-德姆-巴赫指挥的部队外,还有党卫队“北欧海盗师”、“骷髅师”等有生力量,开始反攻,迫使起义者转入守势。

  自8月10日起,华沙城外原来十分密集的炮声开始变得稀疏起来。此时,在六周内向前推进达五百至六百公里的苏军由于补给线太长,官兵显得十分疲惫,其前进速度已自每日三十公里减到十三至十四公里。而德军则在维斯瓦河筑起牢固防线,延缓了苏军前进的步伐。

  共有五个德国坦克师参加了反击,并得到三个步兵师的支援。向华沙挺进的苏联第二近卫坦克集团军蒙受巨大损失,自8月1日起便奉命停止进攻,转入防守。

  在美、英的斡旋下,流亡政府总理米克拉依切克得以在7月底访问莫斯科。他在8月3日与斯大林举行的首次会晤中曾满怀信心地宣称:“华沙不日即可得到解放。”斯大林则直言,他本人还不知道华沙城内有起义这件事。8月6日和民族解放委员会代表会谈时,米克拉依切克忽一改往常自信的口吻,希望后者能要求苏联向华沙起义者提供援助。9月在和斯大林举行第二次会晤时,更直接要求苏联能大力援助华沙的起义者。

  在斯泰雷-米斯塔,七千二百余起义者浴血奋战,抗击两倍于己的德军,共有四千人阵亡,最后只得弃守。此时华沙内的德军已增至两万四千人,占有压倒优势。

  8月18日,德国党卫队冯-德姆-巴赫大队长要求起义者投降,遭到断然拒绝。

  德国不断从意大利、荷兰、罗马尼亚抽调精锐部队前来华沙参加镇压。而此时起义已逐渐陷入弹尽粮绝的地步。当9月底最终得悉苏军和波兰军强渡维斯瓦河失败后,只得于10月2日放下武器。长达六十三天的起义终告结束。

  华沙起义给波兰带来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物质损失:计有二十万人战死,其中一万六千人为起义战士,其余皆为平民;总共有三十六万三千人被强迫送往德国劳动,另有六万八千人被监禁于集中营;城内百分之五十的建筑物被毁;华沙几成一片废墟和一座空城……波兰人民用鲜血为反法西斯斗争史写下了光辉的篇章。

  千秋功罪谁人评?

  1989年8月1日,在华沙的克拉辛斯基广场树立起了一座雄伟的华沙起义者纪念碑。然而六十多年过去,有关这一历史事件的各种争论仍时时可闻。

  在波兰依然有人指责伦敦流亡政府在内外情况不明,准备不足的情况下仓促发动这场起义,致使波兰人民蒙受许多不必要的损失。

  而更多的指责则指向苏、美、英三国,尤其是责怪苏联,认为它隔岸观火,见死不救,导致起义失败。

  然而事实并非完全如此。诚然,出于政治考虑,苏联并不希望此次起义由国家军来发动和领导,更不愿看到华沙落到流亡政府的手中。1944年8月12日,斯大林便宣称,华沙起义是由一批反苏联分子发动的。次日,苏联的塔斯社更声明此次起义和苏联毫无关系。

  但这并不表明,苏联对这一次起义完全无动于衷,在六十三天里仅仅扮演一个旁观者的角色。9月13日,斯大林命令苏军总参谋部尽全力援助华沙起义者。自9月14日起的十五天内,苏联空军每夜都出动,向华沙起义者空投大批物资,计有一百五十六门迫击炮、五百零五件反坦克武器、一千四百七十八支机关枪、一千一百八十九支步枪、九万五千个地雷和手榴弹以及五百一十五公斤炸药。

  不仅如此,苏军还试图攻入华沙市区和起义者会合。由于德军在9月13日已炸毁维斯瓦河上的所有桥梁,于是苏军便只有冒很大风险强渡维斯瓦河。9月17日,波兰第一集团军的两个营近千人渡过维斯瓦河,在左岸强行登陆,得到当地四百余名起义者的支持,此外苏军一个团也赶来增援,但在德军猛烈反扑下,于9月22日几全军覆没。是役波军共损失两千两百七十六人,苏军的损失也近五千人。

  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斯大林才在9月23日把强渡维斯瓦河失败的消息告知美国驻苏大使哈里曼,把原因归之于坦克无法渡河,失去重武器支援的苏军和波军即使付出重大代价,也无法完成任务。

  华沙起义期间,苏联的所作所为就是如此,那么英美两国又是如何表现的呢?

  英国还在7月29日便明确表示将不支持波兰人发动的任何起义,而在起义发生后又声称除进行空投外,英国在支持华沙起义方面别无其他良策。据统计,从8月1日至27日,从意大利基地出动的英国飞机先后向华沙起义者空投了七十一批武器、弹药和粮食,后者在很困难的条件下收到了其中的五十批。

  美国在9月18日,向华沙起义者进行了一次大规模的空投,共计达一千两百八十四个集装箱,但起义者只收到了其中的两百二十八个,由于投错了地点,其余的尽为德军所得。

  美英对华沙起义缺乏热情是由于此时它们和波兰流亡政府在战后波兰东部边界的划定上产生了严重的分歧。1943年底德黑兰会议上,丘吉尔公开提出波兰东部国界应以寇松线为界的主张,并要求波兰人接受这一现实,还极其粗鲁地说,如果不是苏联红军,那么波兰人早就被消灭光了。1944年初,波兰流亡政府对此表示强烈反对,并求援于罗斯福,但却遭到冷遇。

  事实上,二次大战期间,美英苏三大国都力图根据自己的利益,随心所欲地处置波兰这一东欧小国。

  我们在这里不妨引用一段三大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上的谈话:

  罗斯福:五个世纪以来,波兰问题一直使世界感到头痛。

  丘吉尔:应尽力使波兰问题今后不再使人类感到头痛。

  斯大林:一定要做到这一点。

  怀着这样心情的三个大国自然不会对英勇战斗的波兰人民伸出真诚援助之手,于是华沙起义也只得如此悲壮地谢幕。    

  本文使用了波兰共和国前驻沪总领事耶日-巴耶尔(Jeray Bayer)所赠的《1944年华沙起义》(华沙1995)、《波兰地下国家》(华沙1999)、《莫斯科对波兰地下国家领导人的审判》(华沙2000)、《“尼尔”将军》(华沙1999)等书中所提供的资料,谨在此表示感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