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海洋大学专业介绍:移动图书馆:创造读者需求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4:36:32
 从2007年底至今,是移动网络应用增长最为迅速的时期。这个时期的互联网与相关技术的飞速发展,给移动图书馆的发展带来机遇。国内的上海图书馆、重庆大学图书馆、清华大学图书馆、北京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等先后开通了手机移动信息服务并建起“移动图书馆”。 而国际移动图书馆的建设也处在起步阶段。

  与此同时很多人开始热衷于使用移动设备阅读资料。但是,移动设备的阅读资料来源并非图书馆不可。

  有许多信息提供商同样可以满足用户的阅读需求,某运营商曾在2010年5月推出手机阅读业务,让用户可以使用手机下载或在线阅读图书、杂志、漫画等多种形式电子书。从这个角度来看,移动图书馆如果只满足于迎合读者目前的需求,那么充其量是传统数字图书馆服务模式的补充,只是新技术新产品的众多追随者之一,当然也就没有令人瞩目的优势来吸引读者的眼球。

  刘炜说:“移动图书馆必须创造读者的需求。”移动图书馆的存在不仅仅要定位于满足用户/ 读者的信息需求,而且要在实现信息公平、消除全民信息和知识鸿沟方面,提供无所不在的、触手可及的、开放式的、深层次的知识服务。

  重庆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杨新涯也表示,移动图书馆提供的服务要体现在移动网络技术与图书馆拥有的资源和服务的有效结合,在技术和服务模式上进行创新。

  在手机阅读兴旺的背景下,图书馆可以探索通过其他移动终端设备为读者服务。在移动技术上要充分发挥其优势,即将Wi-Fi、3G、移动终端设备、GPS、二维码(RFID)相结合,向读者迅速推送大流量的特色资源。

  云计算是业界热议的具有极大潜能的新技术,同样可以被引入图书馆系统中。

  在服务模式创新方面,移动图书馆不仅仅为读者提供手机短信服务,而且可以给读者提供个性化的服务,支持社区交互,并嵌入教学与科研过程,同时,提供大量可阅读资源及多种多样的移动知识服务,还可为用户提供应急速查和闲暇时间速览等服务。

  互联网创始人Vinton Cerf说过,创新成功需要三大条件:一个有助于创新的环境,对现状不满意,以及不惧失败。这不仅适用于互联网,同样适合移动图书馆。创新的环境和迫切需要改革的心态已经具备,现在人们要做的就是不惧失败,以创新为灵魂,从本馆做起,成为读者需求的创造者,引导读者将移动图书馆真正融入自己的学习、工作和生活中,使其成为基础性的、不可或缺的公共服务。

(文章来源:《中国教育网络》杂志2011年2-3月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