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岛市房管局官方网站:当学术被调节到“赢利模式” A29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5:17:00

看法

当学术被调节到“赢利模式”

2011年9月1日   A29:A29-评论   稿件来源:新闻晨报   作者:顾骏

  顾骏

    近年来,在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潮流中,我国科技经费节节攀升,中央财政科技投入保持年均20%以上的增长,中国科技基本走出了经费短缺的时代。

    经费多了,相应的管理需要跟上。国家审计署日前公布了对国家科技部2010年度的审计结果,发现在重大科研计划方面,普遍存在不符合专项经费管理办法及其他财政制度规定的现象。按照中国科协的调查,科研资金用于项目本身仅占40%左右,大量科研经费流失在项目之外。

    中国科协的这一数据是否准确,暂不讨论,但科研经费大量用于项目之外,特别是成为课题主持人“非工资性收入”的情形,确实普遍存在,其原因颇为复杂,牵涉到诸多因素。

    如果询问一下科研人员,肯定会听到类似“科研经费使用规定本身有问题”的说法。比如说各类课题都有设备费一栏,而且许多时候属于“刚性规定”,也就是不采购设备,就不能报销。事实上,在1990年代,实验室或科研团队确实迫切需要资金购买设备,而现在无论个人还是机构,都不缺设备,但项目经费中必须购买设备的部分却未见减少。为了用完经费,巧立名目、左右腾挪,成为常见现象。

    文科科研人员更愿意指出,文科类科研项目主要涉及人力支出如调查等,劳务费用是大头,但经费使用中,按规定可以用于劳务支出的部分相当有限。为了覆盖实际发生的劳务费用,课题主持人采用规避方法,实乃不得已而为之,最后账面不好看也实属无奈。

    这并非虚言,但不是真正的问题,导致课题经费用到了项目外的深层次问题是体制内的 “权力分肥”和科研人员价值取向。

    目前中国学术界普遍存在“圈子现象”,在本领域内获得支配地位的大佬,掌控了各种课题评审和奖项评选的大权,一些纵向课题年年轮换着在大佬们手中转:在项目评审中,既可彼此“谦让”,今年你拿,明年我拿;也可共同瓜分,“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相互输送利益。拿到课题之后,不管怎么做,只要封闭在圈内“评审”,就不怕通不过,至于经费用在哪里,更不用担心。

    现行的科研机构成果考核机制,助长了科研人员的 “造圈冲动”,因为只有不断扩大圈子,为学校和团队多拉课题,才能与时俱进地获得主管部门“创设”的更高级别的“基地”或“重点学科”名头,进而获得更多的课题和经费。在某种程度上,现在的课题竞争态势和经费集中趋势,恰是现行科研管理体制的“潜功能”,造成科研人员关注的是在主管部门面前“争宠”,而不是在科学天地里的开创。

    一旦经费高度集中到部分人手中,更容易造成经费外流。不说科研人员精力有限,单说课题拿得越多,重叠部分越多,单项课题的支出自然越少,而可以用于项目外开支的部分就越多。这些年来,学术研究 “不差钱”,但成果 “很差劲”,而用在科研上的经费则“差很多”。

    从事有经费的课题研究,对“圈内”学者来说,是一种“赢利模式”,而对“圈外”学者来说,则是“谋生方式”。虽然科研人员的绝对收入不算低,但“青椒”们(高校青年教师)面临的生存压力巨大,靠工资收入无法维持体面的生活。努力多报项目经费,但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减少支出,可以不做的实验,可以不做的调查,都不做,节省下来,用作生活开支或增加个人资产,成为一些学者的选择。

    学术让位于“稻粱谋”,科研经费转化为消费资金,其催化剂是科研人员学术价值观的缺失:今天,因为喜欢学术而成为“学者”的人,不能说没有,但确实显得珍稀。当学者也在比资产多少,也在追求名牌披挂,也高调亮相娱乐圈,“学者”这个名头本身是否已成多余?真到了这一步,科研经费用到哪里去,还需要问吗?

    (作者为上海大学社会学系教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