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儿广场舞最美的姑娘:【余力学文】- 学会选择善书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10:25:27

  我們接著進入《弟子規》第七個單元,「餘力學文」。前面所談都是做人、做事的正確態度,當然《禮記》講的「曲禮曰,毋不敬」,面對一切人事物都要恭敬,面對學問也要恭敬對待。怎麼樣學習才是正確的心態,在這篇我們就可以深入來探討。「做人」先學好了,再有其他的時間一定要「深入經藏」,古代人說,「文以載道,文以貫道」,文章最重要的一定要把宇宙人生真相寫出來,以便利益後人。現在的人寫文章是什麼樣的存心?大部分第一個念頭會想著,可以賺多少版稅。當他的念頭是為了自己的利益,請問他寫出來的書跟性德相不相應?不相應。所以我們也要去判斷書籍。今天我們看這本書,看完以後發現了自己很多的過失,也知道下手之處,馬上可以怎麼樣提升自己,這本書就很值得我們去念。

  所以諸位同修,我們回想一下,當我們第一次看到師父上人的《認識佛教》,你把整本書看完,內心怎麼樣?法喜充滿,看到了過失,也了解到下手之處在哪。很多書籍是你看完以後,只覺得這個作者學問真好,然後你不知道要從哪裡下手。那我們來看看,師父上人的文字看起來比較簡單,另外一個人他寫的文字可能是讓人家覺得程度很深奧,可是真正能得利益的是哪本書籍?是《認識佛教》。所以重點在哪?重點在講經的人、寫書的人,他的念頭是要賣弄學問,還是要念念利益眾生?當他是念念利益眾生,他一定會觀察眾生的根基。師父上人從這樣的存心,才能夠講出讓我們每個人都受益的經教。

  我們選書,一定要選看了以後能夠讓自己得利,知道如何去落實的書。不然我們有很多的同學、朋友也都很喜歡念書,到他們的家裡面去,書櫃裡面排得滿滿的。諸位同修,有沒有這樣的朋友?但是很奇怪,看愈多思想愈複雜。很多憂鬱症的病人,書都看很多,沒什麼看書的都不會得憂鬱症,有沒有這個傾向?所以這個時代很值得我們深思。我就曾經問過同修,我說一個心理學家,四十歲寫了一本書,六十歲又寫一本書,你要看哪一本?六十歲!四十歲?諸位同修,看哪一本?我們這個時代還沒有判斷力以前,不知道讀過多少邪知邪見,好可憐!我們不要再把這個遺憾給我們的下一代。我們也有朋友他是讀哲學的,在讀哲學的過程當中,他的心裡都拿不到一把是非對錯的尺,愈讀心裡都慌張起來。

  諸位同修,很多人說讀這個六十歲人的書,因為他人生比較有經驗。那他八十歲又寫一本,你要看哪一本?而且很多心理學家後面寫的書是否定前面的理論,有沒有?有!你已經把人生都押在他上面,結果過了二十年,他說「對不起,我說錯了」,那你能不能把腦子裡的東西清出來。這些東西又教給你的孩子,那可是無法扭轉回來,所以不得不謹慎!年紀愈大不代表愈有智慧,因為這個社會是個大染缸,反而二十歲比較單純一點。心理學強調的是意識、是情識,在情識裡面怎麼打轉都是妄心,提不起理智,所以都是症狀解除。

  諸位同修,我們從各方面的角度來了解東西方的差異在哪?中國人的思惟強調的是「根本解」,不管是中醫,不管是道德學問,不管是做人的態度,都是求這裡。西方他們求的是功利主義,快速達到效果,所以是「症狀解」;不管在醫學方面,還是在解決企業問題,甚至於是寫的這些心理學的角度。所謂「萬法由心」,當心追求是情識,自然呈現出來的就是這個結果;但是心假如是理智,是往真心、真性去發展,所呈現出來的行為、學問就會不相同。很可惜,因為近代一百多年的中國人,沒有深入自己老祖宗的智慧,所以自信心喪失了,都覺得外國的月亮比較圓,這個情勢一定要趕快扭轉回來。

  所以看書要謹慎,其實我們現在看書也不用煩惱,因為師父上人講經已經四十七年了,我們這輩子看都看不完。只要我們持續深入經教,好好「一門深入,長時薰修」,相信一定會煩惱輕,智慧長。也由於我們對現在社會的狀況理解到,所以我們時時要把法寶放在身旁。只要他人接受了這些正確的思惟,要趕快讓他繼續薰習,他才能夠有無間緣來了解事實真相,我們也可以做他的增上緣,從中關心他、協助他。當我們把佛法介紹給一個朋友的時候,我們也要恭敬、真誠,所謂送佛要送上西天,給予他一些鼓勵,給予他一些推力。 ——恭录自《弟子规》与佛法修学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