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云中学网站:≮≯胡宗翰:上半身僵硬的原因是下肢力度不够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4 07:17:44

 上半身僵硬的原因是下肢力度不够

胡宗翰 二零零八年八月三十一日 成都

胡宗翰定理
上半身僵硬的原因是下肢力度不够

  我在五年前也就是二零零三年秋天发表的我的舞蹈论文处女作亦即受到普遍欢迎的《感觉·认识·能力——论舞》系列论文的第一篇《我对于耸肩问题的看法》,一直以来都被爱舞人士喜爱并且认为讲得很好,很透彻。经过五年来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不懈的研究,现在提出的这个胡宗翰定理“上半身僵硬的原因是下肢力度不够”是对《我对于耸肩问题的看法》中的观点进一步深入具体准确明确严格严密从而完全科学化了。
  《感觉·认识·能力——论舞:<我对于耸肩问题的看法><一、引言>》  http://mydancer.blog.sohu.com/34745517.html
  一、脚下有根
  经典方法也就是我的方法实现脚下有根重点是两点:
  一是双脚永不离开地板,永远在地板上擦,出去的脚和收回的脚都永远不离开地板,永远在地板上擦,千万不可离开地板飘浮。
  二是全身力量下沉,具体地说就是我要求的下半身有力,上半身除了后背都放松。
  流行瘟疫把全身力量下沉错误解释为重心下沉,关于这一点,我专门写了很多文章来论证,可惜需要大学理工科以上的力学水平才能读懂。
  流行瘟疫把全身力量下沉错误解释为重心下沉,然后就提出要压胯。
  我提出谁压胯我枪毙谁!

 

  二、“三”的前半拍继续拉单腰芭蕾脚和撑杆继续向上顶
  我极端强调摆荡后期和三的前半拍进入高位应该是一个逐渐升高的过程,不应该是进入一个静止的高点,换句话说,要能够享受摆荡后期和三的前半拍,简称享受“二”。
  三的前半拍实际上是在继续上升,只不过是上升幅度不大了,更多的是身体线条的拉伸,旁观者宏观感觉不明显,但是舞者自己感觉是明显的,而且最重要的是:惟有在三的前半拍实际上是在继续上升,才能够站稳,之所以你们站不稳,我能站稳,原因就在此。
  
  昨天下午带我的一位条件较好的女学生在丝绸城练舞,获得了一个极端重大的收获:提出了一个胡宗翰定理:上半身僵硬的原因是下肢力度不够。
  关于这一观点我已经提出了多年,写过的论述文章也非常多了。昨天下午带我的一位条件较好的女学生做方步的时候我终于完全认定了这一点,能够作为胡宗翰定理正式提出了。
  对“上半身僵硬的原因是下肢力度不够”这一胡宗翰定理,在过去非常多的文章中已经极其深入透彻的反复论证过,现在又把前些天的文章《关于胡宗翰的舞蹈是什么的对话》中的有关部分(见该文的评论中我和学生的对话)摘要放在本文前面。
  下面对摆荡的发动和摆荡的过程以及高位的动态保持作出进一步深入的概括性论述。

 高位的要害是下肢有力上半身放松
  “气堵在上面”实际上是上半身僵硬失去活力,主要出现在高位,原因是下肢力度不够也就是力量没有沉下去。力量没有沉下去的原因在技术上有两个常见病,一是收回的脚绷得不够高而且擦地不足因而收回的腿没有成为撑杆,二是主力腿没有严格进入垂直位。而这一切都归结为线条拉伸不足。
  收回的脚绷成芭蕾脚高顶跟擦地收回使收回的腿成为撑杆,屁股当成腿来用,或者说屁股没有了,大腿直接长到腰上了。该撑杆把髋关节斜向上撑,在接近双脚并拢时是首先把摆荡腿(现在成为主力腿)推入垂直位,然后继续斜向上撑使单侧拉腰继续做继续延伸主线条因而保持倾斜舞姿,以此来实现“三”的前半拍继续上升从而动态站稳。
  在低位发动摆荡和摆荡过程中逐渐进入高位并且在高位保持倾斜,都是一侧推一侧拉:
  高低胯的低侧推低侧胯:低位主力脚蹬地从地板借力推低侧胯以此发动摆荡,摆荡开始后它成为收回的脚绷成芭蕾脚高顶跟擦地收回使收回的腿成为撑杆,通过擦地继续从地板借力推低侧胯,以此逐渐进入高位并且在高位保持倾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