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华浓粉底液色号:聚会当学陆文夫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6:39:34

人生在世,不可能不请客吃饭。求人办事,报恩答谢,老友相逢,庆生纪念,升迁志喜等等,一般都用这种方式来表达。

 

请客吃饭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和对象,便容易些。如果目的和对象不明确,纯属朋友聚会,联系友情,就容易出现麻烦。因为它需要礼尚往来。别人请你吃饭,你要不要回请?当然要。这如同出来混事,迟早要还的。酒足饭饱之后,要么帮别人办一点事,要么就回请别人一下。没有回报的请客,目前在中国好像不多。这就把本来是一种很惬意、很有情调、甚至很艺术化的生活方式,变成了一种交易;朋友之间的情感,也就变成了期货。

 

在这种背景下,请还是不请,请谁来或请什么样的规格?赴约还是不赴,赴约后是否划算?等等,都成了烦恼。这样的请客吃饭,隐含着利益的角逐,有攀比,有较劲,令人望而生畏。正是这个原因,本来想请朋友们撮一顿,聚一聚,聊聊天。结果邀请的电话一通打后,却发现总有人推辞。散席后更费心思:大家对我请的这顿饭,是否满意?这样的请客吃饭,表面上看轻松热闹,其实很累。

 

当然,请客吃饭也有不图回报的。做生意有钱了,当官有权了,哥们请客高兴,摆的就是这个谱。不过,这样的朋友不多,要是多一点就好了。我就很少碰到,所以十分期待。

 

但年轻人与长辈们不一样。他们只要到了社交年龄,就喜欢与同学好友聚会。父母由此会经常提醒:你们这样请来请去,今后怎么能余得下钱来?要懂得节约!不料他们的回答振振有词:我们都是AA制,费用均摊,花不了几个钱的!一下子就把问题简单化了。想想也是,AA制多好,长辈们干嘛不学一学呢?说来,还是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太深。

 

中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原本靠天吃饭。一百年以前,我们的前辈大部分都是农民,所以十分看重粮食的价值与意义。在自然环境中生存,能吃饱肚子已经很不错了;要是把食品送给别人来大快朵颐,便是一种友好的表示,它代表着感情、友谊,或是合作的愿望。这吃饭也就形成了一种特殊的社交文化。吃饭请客,充饥是小事,如今谁家都不会“食不果腹”。项庄舞剑,意在沛公。所以,请客的规格档次要高,喝酒也要喝好喝多,其中意义深远。

 

在市场经济背景下,这种请客又注入了新理念,更讲究等价交换。请客者在请客的时候,可能表面上并不计较你是否回请他,但内心深处还是希望你能有所表示。这就是礼尚往来,它往往决定友情的深浅与走向,你不可忽视。否则时间一久,你会发现朋友们都在莫名其妙地疏远你。

 

如今年轻人,与长辈们最大的不同,就是他们从来不把吃饭当一回事。生在衣食无忧的家庭,饭是什么东东?是父母亲强迫灌到自己嘴里的一种无奈。这样一来,吃饭哪里还有正面的精神和意义?所以,如今年轻人普遍不珍惜粮食。但他们必须请客吃饭,因为这能结交更多的朋友。对于独生子女来说,这是他们扩大社交的一种方式。至于谁来请,吃什么东西,便无关紧要了。所以,大家直奔主题,不必纠结谁来当东家,AA制最好,用费均摊,各掏各的钱,谁都不吃亏。再不就明说大家轮流请客。一下子把前辈们剪不断理还乱的诸多烦恼,摆脱得一干二净。

 

这样一来,请客吃饭也就轻松多了。无经济负担之累,无规格高低之分,无有来无回之愧,无世俗杂念缠身。有钱就多吃点,吃好点;没钱就节约点,简单点。吃饭就是聚会,聚会就是热闹。十天或半月,以AA制的方法,大家相聚一下,品尝时令菜肴,探访乡野美景,会会挂念的朋友,拍拍见闻照片,聊聊工作上的事情,切磋一下好与收获,交流交流渐远的情感。在笑谈中,会把生活中的疲劳,工作中的晦气,统统释放掉。摆脱了陈旧的俗套,享受着会友的快乐。这个时候,你会突然发现,这烦恼人生和嘈杂世界,一下子变得如此顺心与可爱,竟叫人流连忘返,放飞了心情。

 

说到AA制,我想到苏州的作家陆文夫。陆先生就是AA制聚会的受益者。

 

陆先生自从写出了小说《美食家》,自己也就顺理成章成了公认的美食家。《美食家》不但享誉中国文坛,外国读者也刮目相看,仅法文版一种,在巴黎就销售了10万册,搞得法国人都知道陆文夫是中国的美食家。而《美食家》中那些品享美味佳肴的神来之笔,就是陆文夫当年和文友们AA制聚会的结果。那时候,陆文夫很年轻,经常跟在文坛前辈的后面,品尝名厨手艺。苏州有名的松鹤楼,就是他们经常光顾的地方。当时稿费很高,作家们生活富裕。而苏州的作家,却不随意花钱请客。大家聚会吃饭,一直采用AA制的方式。陆文夫的《吃喝之道》,就说过这件事——

 

那时,苏州有个作家协会的会员小组,约六七人。周(瘦鹃)先生是组长,组员有范烟桥、程小青等人,我是最年轻的一个,听候周先生的召唤。周先生每月要召集两次小组会议,名为学习,实际上是聚餐,到松鹤楼去吃一顿。那时没有人请客,每人出资四元,由我负责收付。周先生和程小青都能如数交足,只有范烟桥先生常常是忘记带钱。

 

范烟桥忘记带钱,是否有意,我们不去说它。且看这帮文学名流聚会的方式,又是何等儒雅、何等超前。他们用AA制聚餐的方式,一下子就把请客吃饭的难题给化解了。问题与尴尬,变成了激情与欲望;难得一次的请客,变成了常态的雅聚。常聚常吃,既增进友谊,也见多识广,年轻的陆文夫由此被“培养”成了国内外知名的美食家,中国文学宝库里从此多了一部传世的文学佳作《美食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