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金微博是真的吗:张子林书法 收藏 对联故事 43联林趣事处处是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0:44:46
          

43、联林趣事处处是

 

对对联确实是一种乐趣,不受任何条件限制,也不受年令与性别的影响,更不是文化人 的专利。正因为如此,对联得以广为流传、对联爱好者特多,联林趣事处处是。

 

(一)巧合成对

传郁达夫游杭州西湖,至茶亭进餐,面对近水遥山,吟一联:             

   三竺六桥九溪十八涧

可一时未能想出对句来。恰在这时,店主人报帐曰: 
            一茶四碟二粉五千文
达夫以为店主人是与他对句,经交谈方知是巧合,不禁大笑。

三竺,指上、中、下。六桥,指苏堤上的映波桥、锁澜桥、望山桥、压堤桥、东浦桥和跨虹桥。九溪,在烟霞岭西南。十八涧,在龙井之西。
      巧合与误会而成联,是这副对联的情趣所在。上联全为杭州山水景点,下联全为食单帐目,两联数字对得尤其工整,很难得。

 

(二)叔嫂斗才

宋湘是晚清时代的才子,聪慧过人。少年时在乡里就很有名气。他有一个嫂子,也很有才学,叔嫂俩经常互相对对联取乐。有一天,嫂子对宋湘说:“人家都说你是才子,我看有点儿言过其实。今天,我在镜子前梳妆,想到一上联却想不出下联,麻烦你替我解开难题。”宋湘一听嫂子的话,知道这是有意考自己。于是傲慢地说:“您说吧,联诗续对,随口就来。”嫂子听了微微一笑,不慌不忙地吟出上联:

双镜悬台,一女梳妆三对面

宋湘一听,出乎自己意料,他想了好半天,也对不上来。他的脸由红变白 ,又由白变红,后悔自己口出大言,没法收场了。到了晚上,天暗下来,家里人点上灯,正好有客人告别,家里人送客人,作揖客退,这姿势映在墙壁上,出现了影子。这情景启发了宋湘,他高兴地一蹦三跳,连声说:“嫂子,我找到下联了。”接着念出下联:

孤灯挂壁,两人作揖四低头

上下联对得天衣无缝,无可挑剔,嫂子不得不承认宋湘是名不虚传的才子。

 

(三)沈不出头陈勿伸脚

从前,江苏海宁有姓陈和姓沈的两位秀才,是好朋友。他们一起读书、吟诗,也常一起外出。这天,想雇船到附近的镇上去。大船都没有了,只剩下一条小船,且有些残破。他们想,好在路程不远,凑合一下算了。哪曾想,船行半途天下起雨来,他们在船中避雨。这船又小又漏,两个人只能缩着脖子抱着腿挤在一起,样子非常狼狈。陈秀才噗哧一笑,说:“我想到一联,你对对看:

 细雨沉沉,两沈钻头不出。”

沈秀才想:你会拿我的姓氏开玩笑,索性都来找乐吧!也用陈秀才的姓氏对了下联:                                  

           狂风阵阵,二陈伸脚勿开。

“沈”不出头是“沉”,“陈”伸不开脚是“阵”。他们大笑一通,发现雨住云散,连忙钻头伸脚上了岸。

(四)才女联句羞学究

清朝康熙年间,有个老秀才屡试不第,当了教书先生。他却以为自己才华横溢,满腹经伦,经常咬文嚼字,吟诗作赋,所以大家叫他“老学究”。

有一个学童来就学,老学究想试试他的功底,出一上联要学童对,联曰:

四野绿阴迎夏至;

学童摇了摇脑袋,没言语。老学究暗道:“此徒虽不伶俐,好在诚实,可教。”便收下了。谁知第二天一早,该学童跑来向老学究对出下联:

一庭红雨送春归。

老学究见下联对仗贴切,“一庭”对“四野”,“红雨”对“绿阴”,“送春归”对“迎夏至”,真是珠联壁合。可转念一琢磨,这学生怎么一夜就变聪明啦?仔细一问,学生照直说:“是姐姐对的。” 老学究欣喜若狂地问:“什么,你姐姐?你姐姐多大?”

“年方二八。”学生毫不介意。

“啊!好,好!”老学究非常高兴。散学时,老学究把该学童叫来,满脸堆笑地说:“你姐乃当世罕见才女,为师再出一联,请她一对。”说罢吟了上联:

好书勤诵读;

第二天一早,老学究在门外等那学童,学童一到他就问:“可有下联?”学生随口回答说:

佳句费推敲。

“啊,又是一个绝妙佳句,难得,难得!”老学究赞不绝口,他真想会一会这位才女。放学时,又把那学童叫来,又别出心裁地出一上联:

有约桃花坞;

并再三叮嘱学童,要他让姐姐来对。翌日,下联对了回来,也是五个字:

无心坐杏坛。

老学究乐坏了,索性停了一天课,去拜会学童的姐姐。邻居小秀才见了,却冷笑起来。这一笑,使老学究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忙问是怎么回事。小秀才说:“老先生,您的上联是‘有约桃花坞’,想前去会面,欲交桃花运。不巧啦!这位千金说‘无心坐杏坛’。这杏坛不就是孔夫子讲学的地方吗?你有约,人家无心,这是看不上你这个儒生。”老学究如梦方醒,羞得满面通红。

 

(五)考糊了

清朝时,一群学生从鹞子湖乘船去黄州赶考,一江绿水,两岸青山,如屏似画,令人目不暇接,心情舒畅。陪他们去考试的私塾先生,乘兴出上联考学生们的才智。联曰:

两岸青山夹绿水

按说,这对子并不难,可学生们一时不知该怎么对,好半天,也没人吭气。老船夫看学生们的痴呆相,觉得十分好笑,脱口说道:

    一船黑炭下黄州

学生们听船夫把他们比做“烧焦烤糊”了的木头疙瘩,虽然心里很生气,但又不敢发作。谁要自己对不出来呢?

 

(六)盲人对句

湖南浏阳县有个三金庙,是戏班唱戏的地方。人们觉得这地方看戏太窄小,就在庙的东面,盖了一个真正的戏台。这年春节,戏台落成,要在戏台两侧悬挂对联,表示庆贺。请来了饱学的先生执笔挥毫。先生在戏台右侧写了上联:         

   搭东台,唱西游,南腔北调;

先生空着下联没写,就放下笔走了。

主事人追出去问老先生:“为什么不写下联就走?”老生生说:“让大家对一对,不是更有意思吗?”主事人觉得有道理,于是悬赏征对。四乡的读书人都来试试身手,谁也没有对出好的下联来。老百姓有事没事都上这儿转一转,瞧瞧热闹。

有个说书的盲艺人到浏阳,对出了下联。先生称赞盲艺人,并把下联书写到戏台柱子上。下联是:

             作春田,栽夏禾,秋收冬藏。

 

(七) 水中倒影

民国初年,湖北松滋黄岭有一位姓朱的教书先生,喜欢吟诗作对,他的学生也都很机敏。有一次,他带学生春游,来到泗水河边。绿树倒映水中,花香衬着鸟语,令人心旷神怡。先生一时兴起,出了一联:    

树映泗潭,鱼跃枝头鸟宿水;

说的是水中倒影,从泗水里看见了树,又看见树上的鸟,河里的鱼游过水中树影的枝头。多美妙呀!有个叫罗超的学生,按着老师的思路对了下句:

浪吞山影,龙腾峰顶虎居渊。

如果说,上联是亲眼所见,下联则是联想,其中的龙与虎,是从前面的浪与山引申想象出来的。听见学生对出这么好的下联,当老师的,自然感到欣慰!

 

(八).揭短

明万历年间,艾自修与张居正同科中举,艾名列榜末,旧称背虎榜。张居正出联嘲之曰:
             艾自修,自修勿修,白面书生背虎榜;

艾当时未对出。张当上宰相后,相传与皇后有暧昧关系,艾自修抓住这一点回敬下联:
                                                                    张居正,居正不正,黑心宰相卧龙床。
     联语对得很工。两联先用嵌名,然后“自修,自修”与“居正,居正”联珠。

 

(九)“文革”怪事

“文化大革命”中,有一家工厂规定:凡结婚的要凑到一起举行集体婚礼,婚礼由“革命委员会”负责操办。一次集体婚礼,革委会宣传组决定在礼堂举行,礼堂里要贴副对联,一个书法好的人,写了一句现成的话做上联,曰:

愿天下有情人终成眷属

本来下联应该写“是前生注定事莫错姻缘 ”,可他不敢写了。因为正在破“四旧”,怕人家批判说“宣传迷信”,他要大家另想个下联。几个人正在琢磨,“革委会 ”主任进来了。此人没有文化,靠“造反”当的官。他一看写对联就不高兴,问:“贴对联是不是‘四旧’哇?”宣传组的人说 :“这不是‘四旧’,咱们厂门口不是还写着'四海翻腾云水怒,五洲震荡风雷激’吗?”主任说:“那就要写革命者的豪言壮语,你们就写这个——”,说完往墙上

一指。大家一看,是条标语:“全世界无产者联合起来!”

一个年轻人小声问 :“合适吗?”

主任大声说 :“有什么不合适的?小两口结婚,别光顾自己,要想想世界上还有三分之二的兄弟姐妹在水深火热之中呢!”

主任走了,大家说 :“就用这个吧 !要不,他再让你写'为有牺牲多壮志’什么的,这婚礼还怎么举行?”

 

(十)清朝,有一年的科举考试题,用《大学》句“昧昧我思之”。一考生视力不佳,把“昧昧”看成“妹妹”。批卷者看了觉得好笑,挥笔写出批语,与考生之题恰成一联:

        妹妹我思之;

         哥哥你错了

 

(十一)浑然成趣

一先生考学生,出上联,要学生对下联。

    出:海棠                             对:山药

 续:一枝,一枝海棠                      对:半截,半截山药

 续:斜插,斜插一枝海棠                  对:倒挂,倒挂半截山药

 续:鬓角,鬓角斜插一枝海棠            对:胯下,胯下倒挂半截山药

先生听了很生气,一脸怒容对着学生,很久没有说话。学生不知道自己哪里不对?一脸迷茫,站在那里不敢吭声。过了好一会,先生虽然气还未消,但还是摆出一副读书人模样说:
    “再对,还是我出。出:小姐             学生立刻对上:大汉

    先生面色难看。接着出:偷看             学生略思即对:梦见

     先生生气了,提高嗓门:无耻           学生大声应道:有情

 先生摇摇头,叹了口气:弟子

这一下学生确实为难了,总不能拿“先生”来对吧?思量了一番,总算想到了一个合适的词,当即回应道:师母。

    先生一听脸色铁青,一声不吭转身走了。怎么一回事?学生感到好奇怪。仔细回味了一下先生的出句与自己的对句,猛然发现问题出在对联上,暗暗叫苦不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