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尊与他妈妈的合唱:治疗肩周炎的偏方-百病的对应穴位防治方法(从头到脚) - 肩周炎 - 健康之家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5:18:05
治疗肩周炎的偏方-百病的对应穴位防治方法(从头到脚)2011-03-29 20:09:15 来源:本站原创 作者:就有 【本站原创 作者:就有 【大 中 小】 浏览:362次 评论:0

             病的对应穴位防治方法(从头到脚)

 

★1、掉发白发、发色干枯、毫无光泽。

    1)按摩百会穴:

   除因疾病引起的白发外。
       自然白发不少是头部血液循环不好引起的。因此适度地按摩头皮能改善头部血液循环。
       可减少白发(治疗少白头好医院)的出现。按摩头部的穴位。
       特别是百会穴能防止头发发白和脱落。
       百会穴解决脱发烦恼的第一要穴。百会穴位于位于头部。
       当前发际正中直上5寸。
       或两耳尖连线中点处。刺激百会穴。
       可同时调理足多条经脉。
       使人体精气与气血旺盛。
       头发自然也就健康了。方法:以手握空拳。
       用急速、间歇性手法敲打点压百会穴。
       每次5分钟左右;

   经常按揉百会合谷大椎这三个穴位。
       能让阳气得以更好的保持。
       不仅不容易掉头发。
       而且也不会太早生白发。
       并避免头发过早发色干枯、毫无光泽。  

   2)按摩涌泉穴

   毛发在中医理论中被称为“肾之余”。
       即头发的营养是由肾供给的。
       肾精充足。
       则头发乌黑发亮。
       不易脱落。
       更不会开叉。
       也很少会出现头皮屑。而肾虚精亏。
       头发就会变白、脱落
。位于脚心的涌泉穴。
       是肾经的穴位。
       中医喻其为“水之源头”。
       具有补肾安神的作用。
       坚持按摩涌泉穴。
       会使头发的养护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它对防止头发早白和脱发的功效并不亚于百会穴。    

   3)按摩头皮能改善头部血液循环。
       可减少白发的出现。

每日睡觉前和次日起床后。
       用双手的指头揉搓头皮。
       先自前额经头顶到枕部每次2--5分钟。
       每分钟来回揉搓30--40次。
       以后逐步延长到每次5--10分钟。只要长期坚持下去。
       待三、四年后便可满头黑发。

   4)梳头:用木质或牛角梳。
       顺着头发生长的方向往下梳100下。
       既提神醒脑。
       又按摩了头部经络;

   5)“鸣天鼓”。
       即手捂耳时。
       用手指肚敲打头部
       可健脑护发;

    2、失眠——不拘时按揉少海穴、合谷穴

1)按摩少海穴:中医说的“心肾不交”。
       表现症状为。
       夜里浑身燥热。
       烦躁、爱出汗、失眠多梦等。
       男性可能会出现自汗、遗尿、遗精等……。按摩心经上的少海穴。
       位于肘横纹边儿上这个点。
       也就是在屈肘的时候。
       肘横纹内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作用是滋阴降火
       即火太旺的人。
       揉这个穴可以降火。
       同时又滋阴补肾。

2)在揉少海穴的同时配合着合谷穴一起揉。
       效果会更好。

3)按摩 然谷穴

医圣张仲景说。
       “少阴病。
       但欲寐也”。
       就是说肾上有病。
       心上有病。
       这人就老爱犯困。建议在揉肾经的时候。
       最好把心经也同时揉一揉。
       因为心肾是相通的
:在胳膊上叫心经。
       属火;在腿上就是肾经。
       属水
如果肾虚。
       这两条经要同时调节。比如。
       然谷穴可治疗失眠。
       就是阴虚火旺那种。
       这时您同时揉一揉心经的少海穴。
       去去心火。
       上下同治。
       效果更佳

4)醋治失眠:醋10毫升。
       加一杯水中。
       睡前饮服。用于治疗高血压之失眠。
       饮后片刻即可入睡。

5)食疗方:糯米小麦粥。原料是糯米50克。
       小米50克。把这两者加水适量同煮成粥。
       加适量白糖或红糖调味即可。这道粥最大的作用就是补脾胃。
       益心肾。
       安心神。
       每日1次。
       最好当做晚餐用。
       在临睡前吃一碗。
       效果非常好。

   3、时差混乱:白天犯困。
       效率极低。
       越晚越精神。晚上无法入睡。
       熬到凌晨;早上起不来。方法:“金鸡独立”能静心。
       身心俱调。抬一足直立。
       站稳后闭眼睛。每天坚持练几分钟。
       一周“时差”就可倒过来。   

   4、胸痛

   1)心胸痛(症状:胸部憋闷疼痛。
       有时甚至连背后都痛)——按摩灵道穴

灵道穴(手下面腕纹下面1.5寸处。
       摸这块儿有一根筋。
       它就在筋的外侧一点儿)是一个能让心脏气血通畅的穴位。揉时要贴着这根筋往里掐着揉。每天花上10分钟按摩灵道穴。每天3次。
       每次3分钟。
       长期坚持。放下工作。
       好好地休息一段。
       要不了两个月。
       心痛的毛病就会消失。

“心病”患者。
       灵道穴肯定是很痛的。
       灵道穴一定要多揉、有空就揉。
       把这个穴位揉到不痛了。
       很可能就消除了你某方面潜藏的疾患。

   2)呼气吸气都痛。
       病因为生气所发。
       气会膻中。
       患者腹卧强口拨揉法强刺激承山穴昆仑太溪穴
       患者痛时喊出声音来。

5、心动过速:揉按少海(屈肘。
       肘横纹尺侧端与肱骨内上髁连线的中点处)1-2分钟。

6、心动过缓:按揉通里(神门穴上一寸)1—3分钟。
       300-500/次。

7、休克

按摩任脉上的人中(位于人体的面部。
       当人中沟的上1/3与中1/3交点处)。
       刺激人中穴有升高血压、兴奋呼吸中枢的作用。当遇到中风、中暑、中毒、过敏的病人突然出现昏迷、呼吸停止、血压下降、休克等情况时。
       用拇指尖陷压人中穴可起到急救作用。

按摩大肠经上的合谷(位于手背部位。
       第二掌骨中点。
       拇指侧)。
       手法:中暑、中风、虚脱时。
       病人突然昏倒。
       不省人事。
       面色苍白。
       大汗淋漓。可用拇指陷捏患者合谷穴(虎口上)。
       持续2一3分钟。
       一般会缓解。

8、高血压:

1)艾炙、贴敷涌泉穴均可。如用艾炙则每天至少要坚持一次。
       每次10-15分钟。
       炙过以后喝点温开水。如果是穴位贴敷则用鸡蛋清将打成细粉的中药调成糊状。
       每天睡觉前贴敷在涌泉穴上。
       两则穴位交替使用。常用的药物有:桃仁、杏仁、栀子、胡椒、糯米。也可用25克吴茱萸研末。
       用醋调成糊状。
       敷于两脚心涌泉。

2)按摩降压点(在足厥阴肝经上。
       在大敦与太冲之间)。
       手法:震颤点按1-2分钟。

3)按摩心包经上的劳宫穴:当高血压患者因生气、暴怒、激动、劳累。
       血压会急剧上升。
       对患者生命有极大威胁。此时按压劳宫穴(屈指握拳。
       中指与无名指尖之间所对的掌心中)。
       可使血压逐渐恢复正常。

4)降血压不健忘:百会穴

5)老醋花生降血压

花生在我国一直是很受欢迎的食品。
       每天吃10粒老醋花生。
       对高血压和冠心病有一定的辅助疗效。做法:将花生仁煮熟冷却后。
       放在有盖的玻璃器皿中。
       用优质食醋浸泡8~10天。
       就可以做成老醋花生。

6)蜂蜜治高血压眩晕:蜂蜜10克。
       温开水化开冲服。
       每日1~2次。
       长期服用更佳。

二是用蜂蜜100克。
       黑芝麻75克。
       先将黑芝麻蒸熟捣如泥。
       放蜂蜜搅拌。
       用温开水冲化。
       每日分2次服用。每日早晚各一杯纯蜂蜜水。
       会使血压趋于正常。

9、冠心痛

1)治冠心病、肺心病——极泉;

2)按摩膀胱经上的冠心穴(左足背解溪穴至2、3趾骨联合处联线中点)。
       指端或用圆珠笔芯按压5分钟。冠心病。
       心绞痛:按摩元骏穴。
       
位于左手手掌心中指指关节下。
       一指禅推法点揉。

10、缓解心绞痛:

1)用指间关节或者用笔去点涌泉穴。
       治疗心纹痛的效果绝不逊于针炙内关穴。

2)按摩督脉上的至阳(背部后正中线上。
       第七胸椎棘突下凹陷中)。
       手法:心绞痛发作常伴有胸部压迫、窒息感。此时可按压至阳穴(位于背部第七胸椎下。
       病人坐位低头垂臂。
       两侧肩胛角下缘直线交于脊柱五中点即是此穴)。
       授压3一6分钟。
       心绞痛即可缓解。

   11、防中风

全头刮痧保健。
       重点刮百会、太阳、风府、风池穴。
       加刮手腕至指稍。
       足踝至趾稍。
       每天保健15分钟。

   12、心慌、心跳过速、恐惧——按摩肺经上的侠白穴

忧愁和悲伤都会使肺气消耗。
       肺气虚时。
       机体对外界不良刺激的耐受性就会下降。
       从而产生悲观、自卑、心理负担重等情绪。而人肺气盛时。
       自卑的心理就会减少。
       做起事来也就更加自信。
       遇大事时也会沉着镇定胆子大。侠白穴(侠白穴中的“侠”。
       是指艺高胆大之人)。
       就是给肺补充力量的穴位。
       可帮人克服恐惧。肺气足了。
       你就会感到劲头饱满。
       应对外界不良刺激的能力也就提高了。
       胆子自然也就大起来了。

侠白穴位于臂内侧。
       肘横纹上5寸。
       肱二头肌桡侧缘凹陷处。古人找这个穴位的方法。
       将将墨染于乳头后。
       抱臂双手夹之。
       手臂染上墨点的地方
就是这个穴位。按摩方法:用拇指按住侠白穴用力下压或按揉2~3分钟之间。
       以有酸、胀感觉为佳。

此外。
       这个穴对心跳过速也有很好的功效。很多人在面试或遇到重大事情的时候。
       总会感到紧张。
       心跳得很快。
       这也是由肺气不足所致
。此时可以按按侠白穴。
       动作虽小。
       效果却很好。所以。
       下次如果你再感到心“扑通、扑通”跳得厉害时。
       就用力按揉侠白穴。
       很快就可以找回从容镇定的感觉了。

  ★13、手脚冰冷、怕冷畏寒(适宜各年龄段女性):

参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6a8f990100sl3n.html

1)点按劳宫穴(握拳时中指所点的手心处)。
       缓慢用力。
       尽力抓握几秒钟。
       然后缓缓放松稍停后再重复抓握。
       只需几下就可使手指转暖。

2)按摩大拇指内侧的合谷穴、手腕内侧3-5cm的内关(在外关的反面)穴及膝盖下方6-8cm的足三里、脚底的涌泉穴。天天按摩。
       可缓解手脚冰冷及全身畏冷的症状。

3)按摩三焦经上的阳池穴(位于人体的手腕部位。
       即腕背横纹上。
       前对中指、无名指指缝凹陷处)。
       可治疗手脚发冷。
       迅速畅通血液循环。
       平衡荷尔蒙分泌。
       暧和身体。
       进而消除发冷症。惧冷而无法入睡的人。
       睡觉前按摩阳池穴。
       然后立刻盖上棉被。
       身体很快就会暖和起来
只要坚持刺激阳池穴。
       便可不为冬天的来临而发愁。刺激方法

            

只要以此穴为中心。
       互相搓揉手背就可以。在手背摩擦生热的同时。
       阳池穴就会得到充分的刺激。
       从而达到温暖全身的效果。按摩阳池穴。
       最好是慢慢地进行。
       时间要长。
       力度要缓。最好是两手齐用。
       先以一只手的中指按压另一手的阳池穴。
       再换过来用另一只手的中指按压这只手上的阳池穴。这种姿势可以自然地使力量由中指传到阳池穴内。

4)按揉胃经上的气冲穴(位于大腿根内侧。
       腹股沟稍上方。
       脐中下5寸。
       距前正中线2寸。
       此穴下边有一根动脉)。先按揉气冲穴。
       后按揉动脉。
       一松一按。
       交替进行。
       一直按揉到腿脚有热气下流的感觉为佳。

          

5)常灸太溪穴:太溪。
       是肾经上的穴位(位于脚踝内侧后跟骨上动脉凹陷处。
       当我们用手指按在这个位置上时。
       马上可以感觉到这里动脉的跳动。
       见上图)。用艾条灸穴位的方法:把点燃的艾条靠近穴位。
       以能明显感觉到烫为宜。
       感觉到很烫的时候就要移开一点。有的人。
       别的穴位稍微灸一会儿就感到烫。
       但是这个穴没感觉。
       灸了半天还是不烫。这说明体内寒气太重。热量全部被太溪穴吸进温暖肾经去了。
       所以一直感觉不到烫。
       实际上是太溪穴在大口吸收艾灸的热量!须将太溪多炙几天。
       这是最直接补充你体内热量和阳气的方法.

6)按摩位于脚小拇趾生长处外侧膀胱经上的至阴穴(位于足小趾末节外侧趾甲角与趾腹外侧缘连线的中点处。
       距趾甲角旁开0.1寸。
       是足太阳膀胱经的末穴           
   7)按摩涌泉穴(位于脚心部)。
       它是肾经里的重要穴位。
       可以促进血液循环。
       强筋壮骨。可用拇指快速按揉。
       直到有热感为佳。
       每天早晚按揉100下。
       再接着揉搓各脚趾100下。补肾壮阳。
       能让手脚快速暖和。)(涌泉穴位于当脚趾全部弯曲时。
       在脚底所形成的人字形皱纹中央处)。次数皆为每天2~3次。
       每次按压穴道各40~50次。

    14、老年痴呆也是肾虚的一种表现。而打通肾经就可以防治包括老年痴呆在内的各种老化症状。

    太溪穴不但是肾经的大补穴。
       还是全身的大补穴。大家都知道足三里穴是强身大穴
       但如果与太溪穴相比。
       足三里偏重于补后天。
       太溪穴偏重于补先天。所以。
       要补先天之本就得从太溪穴开始。

★15、改善健忘、提神醒脑:

1)大钟天柱能补脑(相当于“醒神健脑丸”)。
       可补肾气。
       增强大小脑功能。肾经上的大钟穴(位于“太溪下0.5寸”或“照海后1.5寸”处。找到脚内踝。
       内踝后缘的凹陷往下1厘米处)。
       有调节肾经和膀胱经的功效了。膀胱经上的天柱穴(位于后头骨下方凹处。
       后发际正中旁开约2cm左右)大家通常在下午3~5点总会感到精神头特别足。
       就是因为此时膀胱经的气血最旺;每天按揉30~50次即可。

许多老年人总感到自己爱忘事。
       这是由于上了年纪。
       大脑功能慢慢衰退的缘故。与其吃那些被宣传的不着边际的保健品。
       倒不如多按摩大钟穴和天柱穴。
       比吃的任何一种保健品都管用。

2)脑疲倦醒脑):按摩督脉上的神庭(前发际正中直上0.5寸)。
       中指点按刺激。

16、烦躁

1)宽心顺气:膻中穴。

2)敲十宣穴: 症状为事情多、任务重时。
       容易气血上涌。
       明明知道此刻需要平心静气。
       却越想越着急。方法:宣泄。选择你爱听的音乐。
       随着音乐的节奏。
       用十个手指肚敲打你的电脑桌。敲到手微痛即可。十指连心。
       “十宣”穴位于此处。
       可宣泄心中郁结之气。

17、全身无力
       头目昏沉。
       精神不振。
       病因为心理压力过大。
       休息不到位。
       点揉督脉上的后溪穴(手握拳时。
       小指弯横纹尽头突出最高处)3分钟。
       上通头部可使人精神振作。

★18、晕车
       强刺激点揉风池穴特效。

★19、头痛

   1)头部某点疼痛。
       类似脉搏跳动。做事没精神。
       思维迟钝。

   多半是有气郁积在心。在同侧找到痛点。
       用拇指轻揉。
       疼痛处多有结节。
       可揉开。也可揉搓外关穴治疗。

2)偏头痛,为少阳胆经循环不良。
       取小腿外侧。
       阳陵泉穴至光明穴
       刮痧法或拨法(泻法)。

   3)酒后头痛
       点揉率谷穴。
       卢息穴。
       百会穴

       拨揉后头斜方肌起止点。
       浅拿肩井穴

4)前额痛
       受寒时疼痛加重。
       头部畏风怕冷。
       常要戴帽子。
       天冷鼻塞呼吸不利。
       可分辩气味。
       天热时症状消失。
       病因为气虚血瘀。
       炙百会穴。
       上星穴。
       拨揉风府风池穴。

5)头部特别怕冷:患者头部特别怕冷。
       一年四季都要戴帽子。病因为虚症。
       揉或炙百会穴、上星穴

参见:http://control.blog.sina.com.cn/admin/article/article_edit.php?blog_id=496a8f990100fn4v

20、发烧:按摩下都(手背四、五指缝尖上五分处)。连续不断掐按1—2分钟后可缓解。

21、小儿发热
       在足部反射区疗法中。
       按揉肾上腺。
       腹腔神经丛。
       结肠区。
       全足搓捏。
       以双足双手出汗为度。配合多喝温开水.

  

   22、防治风寒感冒——风府、风池是坚实的“防风墙”

俗话说“神仙也怕脑后风”。
       后脑后背上有风府风池风门。
       风邪很容易从此处侵入人体的内部。
       轻则伤风感冒。
       严重时会导致中风瘫痪。

督脉上的风府穴(顺着脖子的正中线往上摸。
       可摸到一个“坑”即是)总督全身的阳气。如果风邪从这里进入人体。
       就会出现头痛、恶寒(即怕冷、畏寒之症)等症状。除了要做好保暖工作。
       防止其直接受风寒侵袭外。
       平常还要多按摩。
       以刺激体内的阳气。
       这样对防治因风寒而引起的头痛、头重是很好重要的。

胆经上的风池(风池穴位于后颈部。
       后头骨下。
       两条大筋外缘陷窝中。
       与风府穴相平)也不可受风。
       否则人就会出现口苦、目眩等不适症状。而按摩此穴。
       有疏散风邪、通窍的功效的作用。
       从而预防感冒。已经感冒了按摩此穴也有效。

对于那些抵抗力弱的老年人来讲。
       每天早晚用几分钟来按摩风府风池穴。
       感冒、头疼基本上就可以与你绝缘了
。按摩时。
       可用食指和中指分别按住两穴。
       用力按揉100次。
       至有酸胀微热感即可。

抵抗风寒的办法:冬天出门时围条围巾
       用围巾围住脖子。
       再将后面的一头搭在背上。
       可以同时护住风府、风池和风门三个穴位。
       这就把风寒挡在体外了。另外。
       晚上睡觉的时候。
       头不要朝着窗口

       因为就算有窗帘遮挡。
       风还是可以透过窗缝进来。
       夜晚的风更是伤人于无形。

   23、感冒初期。
       流鼻涕
       全头刮痧。
       点揉合谷穴、风府风池穴。

(感冒)鼻子不通
       刺激孔最穴
       鼻子很快就可以畅通无阻了。

24、声音嘶哑
       病因为感冒咳嗽起因的咽痛。
       强刺激大椎穴。
       定喘穴。
       天突穴用捏揉法。
       手三里用擦法。

25、耳聋、耳鸣

1)耳鸣、耳聋——按耳门穴

2)(肝火旺造成的)_按摩听会穴

症状:平时有高血压病。
       由于生气发脾气。
       情志失调、从而引起暂时性耳鸣、耳聋。耳鸣、耳聋实际上也是因为胆经的气血滞涩.刺激听会穴来疏通胆经里的气血。
       肝胆相通。
       肝火自然也会消除。
       耳鸣、耳聋的问题也就一并解决了。可(耳垂前面、下颌骨髁状突出的后缘、张口有凹陷的地方)操作方法:用食指按摩听会穴350~400下。
       不要用力太猛。
       以免伤到皮肤。
       约15分钟即可见效。

听会。
       是指耳能听声音。如果肝胆火旺。
       胆经气血不通畅。
       受到阻塞。
       就会表现为耳鸣耳聋的症状。比如内耳化脓感染或高血压病人肝火上炎而出现的耳鸣等。听会穴不仅对耳聋、耳鸣有特效。
       对于面神经麻痹和面瘫、牙痛病也有很好的治疗作用

       这就是经络和穴位的神奇之处。
       身体上的经络畅通了。
       所有毛病都会自己跑掉。

3)搓耳朵治耳鸣

每天搓耳朵至少3次。
       只要有时间就搓。先搓耳廓前部。
       就是靠脸近的地方9下。
       从上而下。
       然后是耳廓后部。
       也是9下。
       从上而下。搓完耳朵后。
       再用食指堵住耳朵孔三两秒钟。
       然后松开。

4)气闭耳聋
       病因感冒引起。
       取扑参穴
       强刺激。
       特效。

5)食疗法:喝葛根参茶:葛根15克。
       太子参15克。
       绿茶叶10克。
       将葛根、太子参和绿茶放入茶杯内。
       开水泡茶。这道茶的功效是益气健脾、升清聪耳。
       对于这种耳朵暴鸣的现象有很好的缓解作用。注:平时要放宽心。

26、口腔溃疡、面神经麻痹

1)按摩牵正穴(耳垂前5分至1寸):中度向前斜刺(口腔溃疡加小肠反射区)。

2)常吃葡萄对治疗和防止口腔溃疡十分有效。每日吃数次。
       量不限。
       一般2~3天可痊愈。

3)含服蜂蜜除口腔溃疡:

蜂蜜含有肾上腺皮质激素样物质和抑菌素。
       有较强的抗菌、消炎、收敛、止痛作用。含漱蜂蜜水有利于口腔黏膜上皮细胞的修复。
       促进溃疡面愈合。蜂蜜与茶叶冲泡含漱效果也佳。
       一般3日内疼痛消失。
       溃疡面缩小。
       3~5日愈合。用勺子舀一点纯净蜂蜜。
       直接涂抹在患处。
       让蜂蜜在口中保留一会儿。
       然后用白开水漱口咽下。
       一天两三次。

27、面肌痉挛天容穴天牖穴之间。
       多有压之有酸胀感的反应穴。

   ★28、视物不清
       好象被云雾庶住。
       病因为肝虚引起的症状。
       每日点揉肝经上的太冲穴300次。坚持按压风池穴有明目的效果。

   29、视力下降:由于常盯电脑。
       看东西模糊。
       眼睛干涩发痒。
       眼里有血丝。方法:按揉明目穴(耳垂上戴耳环的小孔。
       即是“明目穴”)。
       平常多用手指揉捏此穴。
       每次两分钟。
       揉时要闭眼睛。

30、眼睛酸胀、老花眼、近视眼、白内障

拇指上有三个穴道。
       分别是明眼凤眼大空骨(如下图)。爱上网或工作离不开电脑的人。
       如常常感到眼睛疲劳。
       可利用穴道的按摩法。
       舒缓眼睛疲劳的症状。空骨穴名不虚传。
       按了眼睛酸疼立刻消失
。眼睛疲劳往往不容易入睡的人。
       如果施予上述的刺激。
       可消除眼睛的疲劳。
       帮助入睡;此法还可以抑制老人性的白内障。按摩时。
       只要以稍微感觉到疼痛程度的力气来指压。
       每天刺激这三个穴道两次。

                  

★31、白内障:按摩大骨空穴(在拇指指关节背侧的横纹中点处)。
       用力点刺。
       重手法效果好(针刺或按摩大骨空穴还可治疗扁平疣)。  

★32、眼睛干涩

如果您感觉眼干、双目干涩、甚至嘴唇起皮、皮肤干裂、肌肉消瘦。
       或心烦不能入睡。
       可按摩三焦经上的液门穴(见前面的“手背穴位图”。
       液门穴位于无名指和小指的指缝间的蹼。
       顶着无名指的骨头。
       因此揉的时候比较痛)。液门穴。
       就是液体之门的意思。
       揉按它也就相当于打开了液体之门。
       液体就会灌溉到身体各部位。
       眼睛干涩啊、嘴巴干啊。
       当然也就统统不会有了。如果您每天晚上临睡觉前按揉手上的液门穴3~5分钟。
       马上就会觉得嘴里面和眼睛里有液体出来。
       当然也就没有干涩的感觉了。
       不用几天的工夫。
       眼干、口干的症状就会大有好转。
       身体状况也会较以前大不一样。

干燥症的一个食疗方——银耳粳米粥:银耳10克、粳米100克、冰糖适量。
       把两者放在一起煮粥吃。
       银耳可以润肺生津、滋阴养胃、益气安神。
       配合粳米的清热润肺功能。
       对干燥症有很好的疗效。

33、近视、视力下降:按摩后溪穴
       每次5分钟。
       常年坚持。

仅仅是用眼过度引起的眼睛疲劳。
       不足以造成近视。
       真正导致近视的。
       是眼睛缺少阳气滋润时还过度疲劳。当我们长期保持同一姿势伏案工作或学习的时候。
       上体前倾。
       压抑了总督一身阳气的督脉。
       也就压抑了全身的阳气。
       阳气不足了。
       就没办法补充到眼睛。
       眼睛的正常舒张功能被抑制。
       也就容易发生近视。

按摩小肠经上的后溪穴(手握拳。
       掌指关节后横纹的尽头就是该穴。也就是攥拳头时。
       在称为“感情线”的那条纹的尽头处)。
       它通督脉、泻心火、壮阳气、调颈椎、利眼目、正脊柱。按摩方法。
       让双手的后溪穴抵在桌沿或键盘上。
       来回滚动。
       或揉一揉。
       每次刺激3~5分钟。
       每个小时刺激一次就足够了。

34、迎风流泪——按摩眼睛左右角上的两穴:瞳子髎穴、睛明穴

1)胆经上的瞳子髎穴(位于外眼角旁开0.5寸、眼眶骨外缘凹陷中)是胆经头面部的第一穴。
       专治迎风流泪。每次按压40下。
       可促进眼部血液循环。
       有利于寒湿水气的扩散。
       从而起到治疗迎风流泪的效果。按压力量不要太大。
       有人按摩时把脸部的皮肤都揉掉了皮。
       用食指按压比较好。

2)挤按睛明穴(眼睛内侧。
       鼻梁和内眼角交界的地方)配合起来效果会更好。每用眼1~2个小时。
       按摩一下睛明穴和瞳子髎穴。
       也算是对眼睛的一种“回报”了。

35、急性结膜炎:按摩小肠经上的少泽(手小指尺侧。
       距指甲0.1寸)。
       手法:拇指重掐法。

36、眼睑浮肿。
       黑眼圈
——太溪穴

早上照镜子。
       你若眼睑浮肿、黑眼圈明显、面色苍白。
       很有可能是因为你的肾虚。
       需要补肾了。人体有补肾的法宝——太溪穴(位于脚内踝后缘的凹陷处按压。
       当有酸、痛、胀感觉时。
       即为此穴)。按摩太溪穴可以打通肾经。
       引火归源。只要肾气足了。
       正气存留于体内。
       邪气自然不得侵入。所以。
       无论是对于因工作忙碌而导致肾虚的年轻人。
       还是因岁月的流逝而导致肾功能衰竭的老年人。
       不用急着往药店跑。
       只需用拇指用力按揉太溪穴就好。
       每日按揉3~5分钟。

37、眼皮浮肿:按摩脾经上的血海(髌骨内上缘二寸)。
       用拇指强力度按压。

   38、麦粒肿:按摩膀胱经上的大抒(第一胸椎棘突下旁开一寸五分处)。
       直按斜向颈椎用力顶按。   

  3、老想哭:有人因家属出了车祸老是哭。
       哭了一段时间。
       眼睛越来越看不见东西了。
       还有个人经常想起点什么事就哭一鼻子。
       这时要多揉太溪穴。

★39、鼻衄:

   1)流鼻血时按孔最穴
       鼻血很快就可以止住。
       这比很多老方子都管用得多。

   2)鼻出血
       双手中指相钩。
       加压5秒钟。
       儿童多见。

   3)鼻出血:按摩肝经上的太冲(足背一、二趾缝间上一寸五分处)。
       垂直用力点按。

4)止鼻血:按摩脚后跟(取穴方法:踝关节及足跟骨之间的凹陷处主治)。
       手法:鼻子出血时。
       马上用拇指和食指捏脚后跟(踝关节及足跟骨之间的凹陷处)。
       左鼻出血捏右脚跟。
       右鼻出血捏左脚跟。
       即回止血。

5)在涌泉穴上敷大蒜泥
       左侧敷左脚心。
       右侧敷右脚心。

按摩禁忌:稍用力此穴好痛感明显者适宜。
       若使很大力而痛感不显。
       或此穴处皮肤无弹性。
       一按便深陷不起的。
       不可用按摩法(会使肾气更加虚弱)。
       可选用敷药法。

40、过敏性鼻炎。
       慢性鼻炎
——按摩迎香、印堂、鼻通、合谷

鼻炎。
       除了鼻子不适等症状外。
       严重时还会导致头晕、头痛、记忆力下降。如果得不到及时治疗。
       炎症还会扩散到其他器官。
       有的还会恶化成鼻咽癌。

大肠经上的迎香穴有开窍通鼻之功效。
       “迎香”之名是指能闻迎香气。该穴位于面部。
       鼻翼外缘中点。
       就是紧挨着鼻孔旁边的地方。眼睛正视时。
       眼珠中心点直下。
       在鼻孔两旁约拇指二分之一宽的笑纹即是此穴。药物治疗往往要辨证。
       但穴位治疗却是调节全身经络。
       经络通了。
       疾病也就没了。各种鼻炎。
       按摩迎香穴都会有很好的效果。

可用推法按摩迎香穴时。
       将大拇指屈曲。
       然后用大拇指关节。
       从紧贴着鼻翼最宽的部位沿着鼻唇沟向上搓到鼻梁骨处。
       再回到鼻翼处。
       如此反复进行按摩。因为大拇指属于手太阴肺经。
       而肺经与大肠经相表里。
       这样就可以起到更大的刺激作用。每次推100次。
       一定要长期坚持。但是这个穴位禁火攻。
       也就是说不可以用艾灸。

对于重症鼻炎。
       短时间点按迎香穴只能起到缓解的作用。
       想要得到根治。
       最好与印堂、鼻通、合谷三穴相配合印堂穴在两眉头连线的中点。
       有清头明目、通鼻开窍之功。
       对缓解鼻腔不适及预防感冒也有很好的效果。按摩此穴时。
       可将大拇指与食指并在一起。
       稍微用力进行按压。
       然后再慢慢向上推。
       如此反复按摩2~3分钟。鼻通穴位于鼻唇沟上端尽头软骨与硬骨交接处。此穴可以促进鼻部的血行。
       增强鼻黏膜的功能。
       从而使鼻子通畅。合谷穴和迎香穴同位于大肠经上。
       都可促进鼻部气血的循环。
       从而起到缓解症状的效果。

41、鼻窦炎:按摩上迎香(在眼内眦下五分处)。
       按揉1-2分钟。

42、牙痛

   1)取大蒜适量捣烂。
       温热后敷在痛点上可以缓解牙髓炎、牙周炎以及牙痛等症状。

   2)牙痛的时候可以切一片小生姜咬在痛处。
       必要的时候可以重复使用。

   3)取白酒100克放在杯中。
       再加食盐10克。
       搅拌。
       等食盐溶化后烧开。含上一口在疼痛的地方(不要咽下去)。
       牙痛会立即止住。

4)平时每日早晚各一次。
       每次3~5分钟。叩时用力发出响声。咬齿可防治牙痛。大小便时尤为重要。
       最好平时经常咬(即所谓咬紧牙关)。
       也有好处。

★43、口腔溃疡:参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6a8f990100fgdx.html

1)按摩涌泉穴(在足底。
       正坐或者仰卧。
       翘足。
       在足底部。
       当足趾向下卷时足前部的凹陷处。
       约相当于足底二、三趾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2交界处)。主治口腔溃疡、高血压、心纹痛.治疗原理:此穴能引气血下行。
       因此对高血压、鼻出血、头止胀痛、哮喘等气血上逆之症有特别疗效。此穴敷药的效果最好。用吴茱萸粉碎以后用醋调成糊状。
       贴在涌泉穴上。
       外面再用胶布固定。
       效果会很好。

2)心火上炎型。
       用大拇指以适宜力度轻轻拨动手腕阳谷穴(见上图:手背经络图)。
       每次3分钟。
       每天三四次。中医认为。
       口腔溃疡主要是由心火旺盛、脾胃积热、阴虚火旺、脾胃虚寒及肝寒犯胃造成的。
       再加上身体虚弱。
       过食肥甘就会引起脾失健运、肝郁气滞。现在很多人都爱吃火锅、烧烤。
       再加上整天熬夜加班。
       很容易引起口腔溃疡。按摩小肠经上的阳谷穴(位于人体的手腕尺侧。
       当尺骨茎突与三角骨之间的凹陷处)。阳谷穴可以为身体的各个部分输入阳气。
       对口腔溃疡尤其有作用。按摩阳谷穴的时候。
       用力要适宜。
       不要太大。
       只需用大拇指轻轻拨动就可以了。
       每次3分钟。
       每天三四次。
       就可让你的口腔溃疡渐渐消失。

3)口舌生疮、口臭、呕吐、呃逆:按摩劳宫穴(位于手掌心横纹中。
       仰掌握拳时中指尖所指处)。

4)食疗法:蒲公英绿豆粥。
       原料是:蒲公英10克。
       绿豆30克。
       冰糖适量。先将蒲公英洗净。
       放入砂锅中。
       加适量水煎汁。绿豆煮烂成粥以后。
       调入药汁和冰糖即成。如果你的口腔溃疡反复发作。
       在按摩阳谷穴之外。
       还可以喝一碗药粥。
       做法也不麻烦。
       比起反反复复的溃疡来说。
       也算小事一桩了。

44、止呕吐:按摩心包经上的内关穴:呕吐时。
       可用中指压内关止呕。内关穴在掌面腕横纹上二寸两筋之间。
       压至有酸胀感即说明已中穴位。
       约1分钟即止呕吐。

45、呃逆

1)按摩肺经上的少商穴(在大拇指外侧。
       距指甲角一分处)。呃逆时。
       患者可用拇指和食指紧压少商人。
       至有酸痛感为度。
       持续半分钟到1分钟。
       呃逆可止。

2)因暴饮暴食造成隔肌惊挛:取足反射区脑垂体。
       胃食道。
       胸膈反射区。

3)打隔
       病因为交感神经兴奋。
       造成食道收缩性反应。
       点揉足大趾腹中间脑垂体反应区。
       强刺激。

46、咳嗽、哮喘——

1)稍稍用力按摩中府穴和肺经上的云门穴1~2分钟即可。
       长期坚持。

中医认为“久咳伤肺”。
       咳嗽可分为5种类型。
       即风寒、风热、燥火、痰湿和体虚等。
       治疗时一定要分清证型。大多数人都知道服用梨汁或藕汁可以止咳。
       却不知道这只适用于风热型咳嗽。梨和藕性寒。
       如果你是风寒咳嗽。
       那么喝梨汁或藕汁不但达不到效果。
       还可能会使症状加重。对于普通患者来说。
       没弄清那些的必要。因为在我们体内。
       就有一味“包治百咳”的大药——中府配云门。

云门穴(位于锁骨下窝处)。
       有止咳平喘的功效。
       有利于浊气的排出。可以食指和中指以感觉舒适的强度。
       进行画圆圈式的按揉。中府穴(位于人体的胸外侧部。
       云门穴下1寸)可以使胸中的浊气散开。
       自然也就畅快多了。用手按住此穴。
       稍稍用力按摩1~2分钟即可。由于此处皮肤比较稚嫩。
       不可太用力。天天按压这两个穴。
       比吃止咳药的效果还要好。

中府穴不单单对咳嗽有效。
       哮喘患者经常按摩此穴也是有好处的。哮喘患者发作时。
       一般会用扩张支气管的支气管扩张剂。但这类药物的副作用很大。每天以中府为中心按摩胸部。
       就会促进血液循环。
       使胸肌恢复柔韧。
       呼吸自然也就会顺畅起来了。

   2)蜂蜜泡大蒜治哮喘

   用春天起蒜时的嫩蒜60~90头洗干净。
       用蜂蜜浸泡封好后保存6个月。等到秋冬时打开食用。
       每天吃一头。坚持服用一段时间后。
       病情会缓解或好转。

   47、咽喉干
       喝水也不管用。
       没有唾液
       这是肾阴不足。揉太溪穴就能补上肾阴。太溪穴是原穴。
       原穴的意思是既补肾阴。
       又补肾阳。另外。
       还可按摩液门穴。

   48、发烧后音哑失声

点按肾经的“大钟”穴。“大钟”为什么会这么有效呢?除了要记住它是肾经的络穴。
       (肾经通于咽喉。
       所以治咽喉肿痛)更不要忘了它的名子叫“大钟”。
       钟不敲不鸣。

49、失语(适宜人群:因惊吓或者情绪激动失音的患者):揉通里穴灵道穴
       每个穴位2~3分钟。

★50、咽喉疼痛。
       声音沙哑
——按摩太渊穴

太渊穴(位于手腕拇指端的横纹上。伸出手掌。
       拇指立起时会有大筋竖起。
       在大筋内侧凹陷处。
       摸起来感到有脉搏跳动之处即是此穴)是补气要穴。如果你爬山或者爬楼梯而上气不接下气了。
       这时按按太渊穴就有效。

可用拇指轻轻按住此处。
       另外四指托住手腕背部轻轻按揉。但此穴位置较深。
       所以按揉时一定要用力。在进行按揉之前。
       最好先剪去指甲。
       以免伤到皮肤。

一般的人在感到喘不过气来的时候按摩3~5分钟即可。
       但如果走几步路就气喘吁吁的话。
       建议用敷贴疗法。晚上睡觉前。
       将枸杞捣烂。
       然后贴于太渊穴上。
       以医用胶带固定。
       早上起来的时候取下。
       这样在睡眠当中。
       就把气补足了。第二天再去上班。
       就可以神清气爽。
       精力百倍了。

教师由于讲话较多。
       不仅耗气。
       还可能使气过度上提。
       致使气郁于咽喉而化火。
       从而引起咽喉疼痛。
       声音沙哑、变小。这时刺激一下太渊穴。
       就可以使因讲话而消耗掉的气得到补充。
       有力地防止扁桃体发炎。
       减少嗓子疼痛。操作方法:用拇指轻按太渊。
       另外四指托住手腕背部轻轻按揉。
       3~5分钟即可。也可取枸杞捣烂。
       贴太渊穴处。

要想肺气充足。
       一定要多吃主食。肺主皮毛。
       肺气足了。
       人才能皮肤红润。
       健康漂亮。老人因为脏腑衰弱。
       气血生化不足。
       更要多吃一些主食。
       以利于肺气的升发。食疗:养肺益气粥——山药枸杞粥。生山药200克。
       大米30克。
       枸杞30克。将山药洗净。
       切成块状。然后连同洗净的大米一起煮粥。
       等粥七分熟时。
       再加入枸杞煮透。
       即可食用。不但效果好。
       也不用担心会有副作用。
       你大可安心享用。

51、喉头肿痛:

按摩膀胱经上的天柱(颈部大筋外缘之后发际五分凹陷处。
       哑门旁开1.5寸)。
       轻揉按2-4分钟。

★52、防治双下巴:按摩人迎穴大迎穴

胃经上的人迎穴
       位于前颈喉结外侧3厘米处。即喉结左右两横指宽。
       可感觉到有动脉在跳动处。按摩人迎穴。
       可刺激胃经。
       胃经气血通畅。
       皮肤得到足够的养分。
       也会更加有弹性。
       面部就不会出现脂肪堆积。

胃经上的大迎穴位于头部侧面下颌骨部位。
       嘴唇斜下、下巴骨的凹处。按摩此穴可以加速脸部血液循环。
       使皮肤紧绷有弹性。

按压两穴时。
       要一边吐气一边按压。
       每次大约按压6秒钟。“人迎”如此重复按压10次。
       “大迎”重复30次。切记。
       过于压迫时反而会导致不适。用力时一定要轻柔。
       以免引起头晕症状。用腕力带动手指进行按压。
       也可将按压改为抚摸。
       只要用手顺着脖颈轻轻往下抚摸就可以了。
       长期坚持。

53、皮肤病

1)长痘痘。揉太冲行间两穴。
       以补足心血。
       这样新鲜血液才能上达头面。
       也才会把痘痘运走。一周后。
       脸上痘痘已经十去六七。
       脸也显得白晰了许多。

2)扁平疣、青春痘——按摩支正穴丰隆穴阴陵泉穴

扁平疣和青春痘非常有碍观瞻。
       它会导致色素沉着。
       摧毁人们的自信心。
       还极容易传染。长扁平疣的原因是什么呢?人身体上的赘生物在中医里边讲就叫痰结。
       就是湿气结在一起结成这些东西了。
       叫痰湿所结。人体内有了气郁之症。
       就是生了一些气。
       体内的痰湿凝结就会形成这些赘生物。支正穴是小肠经通到心脏的穴位。
       心脏和小肠也是相表里的。
       而连通心脏和小肠的一个络穴就是支正穴。络穴是联络的意思。
       就是说心脏和小肠全靠它来联络。支正穴可以从心脏那里吸取一些血液和能量。
       然后冲击小肠经。
       人体的消化功能不好。
       痰湿就会消化不出去。
       如果小肠的功能增强了。
       痰湿能够被及时地化解掉。
       就不会产生这些赘生物。
       也就是说支正穴化解掉了体内痰湿的赘生物。扁平疣主要是体内湿浊过多、脾虚水湿运化不利所致。按摩支正穴、丰隆穴、阴陵泉穴。
       半月即可有显效。

小肠经上的支正穴、在手臂的背面。
       从手掌根往上5寸、也就是6个手指的距离。
       这个穴位在肉和骨头的中间。
       骨缝里的痛点处。按摩支正穴可采取揉、按、掐的手法。
       力度要适中。
       当支正穴出现酸痛感的时候就可以了。每次按大约100下。

在按摩小肠经里的支正穴以后。
       再和按摩胃经里的丰隆穴、脾经的阴陵泉穴结合起来。
       可以算得上锦上添花了。对这几条经络坚持疏通按摩。
       不仅可以去除扁平疣。
       还有很好地防衰老的效果。

操作方法:可采取揉、按、掐的手法按摩支正穴。
       力度要适中。
       出现酸痛感就可以。每次按大约100下。

3)荨麻疹——按摩肝经上的期门穴。
       
主治症状为:肝病、胸部疼痛、荨麻疹等。

4)瘙痒:取大枣20枚、绿豆100克、猪油一匙、冰糖适量。
       加水共煮至绿豆开花即可服用。
       每天服一剂。
       分次服下。
       一般服药3天即可减轻

5)大蒜可治瘊子、牛皮癣

把大蒜放些盐捣烂如泥。
       敷在患处。
       用纱布盖好并用胶布固定。
       每天换新蒜泥一次。一段时间后牛皮癣便可以消除。
       患处只留下一块深色的斑印。

脸上长出一颗小米大的瘊子,后渐渐长到绿豆那么大,将蒜瓣切成小块,用以擦抹患处,先是瘊子表面出现干痂,最后竟至完全脱落,患处光洁如初,未留任何痕迹。

   6)喝醋加蜂蜜水治老年斑

   每天早上空腹喝一碗醋加蜂蜜水。方法:先用凉白开水将一汤勺醋加一汤勺蜂蜜搅匀再加些热水。
       最少喝一小碗。
       多了不限。坚持半年见效。

   7)美颜美白——四白穴(位于人体面部。
       瞳孔直下。
       眼眶下孔凹陷处)

★56、颈推病:按揉悬钟穴。

颈椎病是一种生活方式病。
       长时间在办公桌或电脑前坐着。
       保持固定姿势。
       容易造成颈部肌肉筋脉阻滞。
       筋失所养。
       风寒湿邪一旦入侵。
       就会出现各种症状。
       如头晕、肢体麻木等。
       从而影响到工作学习。
       直至生活不能自理。

胆经上的悬钟穴(位于外踝尖上3寸。
       腓骨后缘1寸处)是人体骨髓汇集的地方。
       所以脊椎疼痛的时候。
       按摩悬钟穴可以很好地疏通身体上的筋脉。
       筋脉打通了。
       痛点也就自然消失了。操作方法:用大拇指发力按揉悬钟穴。
       其余4个指把住小腿。
       一天按摩3次。
       一次15分钟。
       1周以后症状会消失。

平时坚持做“永”字操。方法:身站立挺直。
       两足分开与肩同宽。
       以颈为腕。
       以头为笔。
       按“永”字笔画顺序写楷书。
       每写完一字算一次。
       一回可做20~30次(渐渐增加次数)。
       用上述站立姿势再做耸肩运动。
       每回做30次。
       或经常用双手拍打项部肌肉。
       边拍打边活动颈椎。
       长期坚持可起到改善头颈部血液循环。
       舒筋养骨通络活络的作用。
       有利于预防和治疗颈椎病。

悬钟穴还是缓解疼痛的穴位。
       对头痛、头部酸胀、腰椎病、关节炎等一些和骨头相关的病都有很好的疗效。

  ★57、颈肩综合征——按揉手三里肩井

当我们提拎重物。
       或进行大量手臂运动之后。
       经常会感到臂膀酸疼。
       一般休息几天就好了。
       这并不是什么疾病。
       只是一般的肩臂肌肉疲劳。但如果常年的肩膀痛。
       胳膊都抬不起来。
       这就是出现了肩周炎。按摩手三里和肩井。
       一般按个十多分钟就能见效。

一般。
       肩膀不好的人。
       多有肠胃不好;而肠胃不好的人。
       也大部分都有肩周炎、颈肩综合征等疾病。因此刺激大肠经上的手三里(手肘弯曲。
       肘横纹外端点处是曲池穴。
       曲池穴再往下2寸。
       就是手三里。
       穴用拇指按压此处时会有微痛感)。
       能起到调节大肠功能和改善其周围气血供应的双重作用。
       通过肩膀的气血充足。
       肩臂酸疼、麻木的症状自然也就大大减轻了。可用对侧手的拇指在此进行按揉。
       也可将对侧手握成空拳状。
       用力击打此处。
       刺激时间不少于3分钟。两臂都要进行按摩。

肩井穴位于肩关节与脖子边缘(头向前伸。
       颈椎最突出的部位)的中点处。
       位于肩部最高的地方。
       它与乳中穴(位于乳头中央)处于一条垂直线上。可以用手指在此处进行按压。
       也可以用按摩棒等轻轻在此处敲打。用指腹按住此穴。
       然后慢慢旋转肩膀(注意上臂要与肩膀同高。
       旋转角度要与前臂成直角)。
       也可以起到相同的刺激作用。刺激此穴的时间与按摩手三里穴相同。平常我们累了。
       经常敲打肩部。
       其实就是为了刺激肩井穴。
       以加速气血的运行。
       从而使肩部更加舒服。

   58、肩周炎

   1)肩痛不举。
       找肩髎穴

   2)手臂不能上抬。
       取条口穴。
       承山穴

       强刺激。
       病因为寒入阳跷脉。

3)人老体衰。
       筋脉失养。
       致使肩关节运动障碍。
       刮痧活血肩周。
       点揉强刺激天宗穴3分钟。

4)肩周炎。
       那么经常按摩阴陵泉穴就能使肩膀一天比一天轻松。

59、肩周炎、关节炎——按摩肩贞穴、心经、手三里、合谷穴、肩痛穴

肩周炎又叫冻结肩、漏肩风。
       体质虚弱或过度劳累的人很容易气血不足。
       经脉又是靠血气来养着的。
       气血不足。
       经脉失及濡养。
       就会造成血虚。
       血虚就会生发疼痛。
       再加上风寒湿邪侵袭。
       得肩周炎的可能性就比较大。肩周炎明显的症状:肩膀疼痛。
       胳膊很难抬起来。
       

小肠经上的肩贞穴是气血上行必经的地方。
       常揉揉气血就通了。
       就把肩痛的问题都解决了。肩贞穴位于背后。
       肩关节的后下方。
       也就是手臂内收时。
       在手臂和腋窝交叉的地方上面大约1寸的位置

       如果按压时有酸酸胀胀的感觉就说明是这个穴位。按压的时候用中指做掐按。
       效果是最好的。
       因为这个穴位。
       中指可以有效地对这个穴位发力。操作方法:中指掐按肩贞穴。
       一天3次。
       一次5分钟。
       按摩至少半个月才能‘药’到病除。”

按摩肩贞穴的时候最好同时把心经也揉了。
       因为心经和小肠经是相表里的。
       心经把血液源源不断供应给小肠经。
       小肠经的气血一充足。
       血虚就不会发生了。
       肩膀也就不会感到疲劳和酸痛了。

再按摩手三里、合谷穴治疗肩周炎的效果会更好。

小秘方:先用手掌对准肩外侧揉搓几下。
       皮肤会感到发热;再用大拇指压在肩外侧揉捏。
       最后用手掌在腋窝的前面捏一捏。
       这个时候手臂乃至整个肩膀都将会放松。
       整个过程不过也就是两三分钟。
       由于车内的环境比较温暖。
       而温暖的环境可以更好地保护肩部所以最适合在车里做这套动作。

按摩胃经上的肩痛穴(足三里下约三寸左右。
       胫骨边缘)。
       强力度按压1-2分钟。
       左治右。
       右治左。

60、落枕

1)用滚、揉、捏、推等手法按摩悬钟穴(位于小腿外侧。
       在外踝尖上3寸。
       腓骨前缘)。
       只需十来分钟。
       就能使颈部变轻松;

2)按摩落枕穴(手背上食指和中指的骨之间。
       用手指朝手腕方向触摸。
       从骨和骨变狭的手指尽头之处起。
       大约一指宽的距离上。
       一压。
       有强烈压痛之处。
       就是落枕穴)。
       按压时。
       用食指或中指的指腹侧面。
       较大力气来回按压。
       以感觉酸、麻、胀为宜。双侧都要按压。
       一般一两天就可以缓解。

3)按摩手腕上的列缺穴(取穴时两手虎口交叉。
       当食指尖所到凹陷处)。手法:主要是弹拨。
       在穴位或部位做横向推搓揉动。
       使肌肉、筋腱来回移动。
       以有酸胀等感觉为佳。平时感到脖子不适。
       发现脖子僵硬疼痛。
       就可以拨动列缺穴。
       不适感就会迅速减轻。

4)按摩膀胱经上的昆仑穴(足外踝后方。
       外踝尖与跟腱之间的凹陷处)30分钟。
       3至5天症状即可缓解。

5)按摩脖子:由家人帮忙找出颈部最痛点。
       用一拇指从该侧颈上方开始。
       直到肩背部为止。
       依次按摩。
       对最痛点用力按摩。
       直至感明显酸胀即表示力量已够。
       如此反复按摩2~3遍。
       再以空心拳轻叩按摩过的部位。
       重复2~3遍。重复上述按摩与轻叩。
       可迅速使痉挛的颈肌松弛而止痛。

   6)拔罐:取穴阿是穴(阿是穴位置:颈部压痛最显处)。配穴:风门、肩井。吸拔时间均为10~15分钟。起罐后。
       可在阿是穴用艾卷回旋灸5~7分钟。每日1次。
       不计疗程。   

参见http://blog.sina.com.cn/s/blog_496a8f990100rf29.html  

61、背痛
       直取大椎穴旁开5分处。
       后溪穴。
       外关穴强刺激。病因为寒凝后背。

    62肘关节病:按摩心经上少海穴

   61、手指麻木
       :

   1)小指发麻拨小肠经上的小海穴

   2)病为风寒瘀阻手指经络。
       炙少商穴外关穴。 

   3)手腕以下至手指稍麻木
       病因为风寒如表络。
       炙太渊穴。
       全肘以下至指稍刮痧。

   63、乳房疼痛、乳腺增生(肝气郁结型):手指按住肩井穴做回旋转动按摩。
       长期坚持。

症状:乳房有片状及颗粒状的结节。
       略显发硬。
       触碰有痛感。这确实是乳腺小叶增生的症状。
       这种病多是由肝郁痰凝引起的。我问她:“你月经来的前后乳房有什么异常的感觉吗?”“月经来的时候乳房又胀又痛。
       而且肿块比现在要大。
       不按都会痛。
       月经过去了以后不按就不会痛。遇上一点小事就容易发火。
       一生气两边(她指着两胁部)就会疼。

按揉肩井穴(两肩的最高点的所在。具体来说。
       就是在将两个胳膊交叉。
       两只手放在肩膀上。
       大拇指贴住脖子。
       其余四指并拢。
       中指所在的位置)。按摩这个穴位最好用揉的方法。
       也就是手指按住穴位做回旋转动。
       在原地转圈。
       手指上一定要有向下压的力量。
       让力度透下去。
       这样按摩才有效果。

胆经的循行。
       正好从乳房的旁边转一圈。
       肩井穴又是胆经里最四通八达的要穴。所以女性乳房胀痛、乳腺增生。
       肩井穴处就会比较疼痛。这时赶紧多揉肩井穴。
       一直揉到不疼。
       那些让女性害怕不已的乳腺问题就没有了。

食疗:玉米丝瓜络羹:玉米100克。
       丝瓜络50克。
       桔核10克。
       鸡蛋1个。先把玉米、丝瓜络和桔核加水熬1个小时。
       起锅前加入蛋花、水淀粉、冰糖调匀服用。
       每周2次。丝瓜络有很好的通经活络、解毒消肿的功效。
       而玉米具有调中开胃。
       益肺宁心。
       清湿热。
       利肝胆等功效。
       桔核的主要作用是理气、散结、止痛。
       三者配合起来可以疏肝理气。
       对气血不畅引起的乳房胀痛有很好的。

   64、乳腺增生:大多年轻白领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乳腺增生。

方法:可敲打胆经。用指节由大腿外侧腰下方。
       一直敲打到小腿外脚踝上方。每天不定时敲打3分钟。38、多汗症:按摩神门(掌侧腕横纹尺侧上方凹陷处)。手法:直按斜顶向内关1—2分钟。

65、急性乳腺炎:同侧前臂有敏感点(按压时。
       患者自觉有酸、麻、憋胀感向乳房部传导的部位。
       多在间使穴上1寸左右)。在患者肩胛区内可探及2一3个阳性反应点或瘀血点。
       个别阳性点在肩胛区以下。反应点局部红肿、压疼明显。
       其周有星状放射线。华佗夹脊穴(第1胸椎至第7胸椎之间)及乳腺肿块相对应的压痛点或皮下按压有肿块结节处。

★66、胃疼、胃胀、胃酸——

1)按摩艾炙公孙穴 人体自带的“健胃良药”

用拇指用力按揉公孙穴3分钟。
       或艾灸10分钟左右。坚持一个月。天天按摩此穴。
       胃病就会慢慢好起来。

★2)胃酸、胃胀、消化不良、口臭

心包经上的大陵穴(伸出手臂。
       弯曲手腕。
       在手腕部横纹的中央)有健脾的功效。刺激大陵穴。
       既可以健脾。
       还有调理三焦之气的功效。
       从而起到顺气效果。因此。
       无论哪种原因引起的消化不良。
       刺激大陵穴都有很好的促消化的作用。大陵穴相对于人体来说。
       相当于胃动力药。如果你感觉肚子胀、不消化了。
       只要用力按揉此穴。
       就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操作方法:用拇指按住用力按压大陵穴。
       以有酸、胀感觉为佳。
       每次按摩时间不少于3分钟。
       不拘时做。

口臭的原因除了肠胃外。
       还可能是因为心包经或脾出了问题。心包经积热日久、灼伤血络。
       或脾虚湿浊上泛。
       我们口里就会发出难闻的气味。而大陵穴有泻火祛湿的功效。
       即可以祛除心包经上的积热。
       又可以健脾去湿。
       口臭自然也就无影无踪了。

3)胃酸:吃饭不规律。
       导致胃不舒服。
       很饿却不想吃。
       胃酸较多。方法:取坐姿。
       全掌用力摩擦大腿正上面。
       由大腿根到膝盖部位的肌肉。反复摩擦3分钟。以打嗝为佳。
       这部位许多穴位可调节胃的功能。

   4)鸡蛋壳治胃病

将干净的鸡蛋壳打碎。
       放在锅内炒焦(成黄黑色)。
       然后研成粉末吞服。
       每次约3克。
       早晚各一次。
       对治疗胃痛、胃酸过多、胃及十二指肠溃疡很有效果。

   5)牛奶粥:胃病是三分治。
       七分养。公孙穴解决的只是一个治的问题。
       如何才能“养”呢?养胃药膳——牛奶粥是养胃佳品。取大米100克。
       牛奶500克。将大米煮粥。
       熟后倒入牛奶搅1拌即成。中医认为。
       牛奶补气血。
       入肺、胃。
       因此有很好的养胃功效。尽管这道粥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
       只不过是在粥熟后加入牛奶。
       但其养胃功效却大大增强。中医有时候就是这样奇妙。牛奶粥做起来十分方便。
       可以当作早餐。
       天天食用。另外。
       奉劝胃病患者在日常饮食中。
       还要注意保养。
       少食生冷、油炸及辛辣食品。

68、厌食症

   1)古人管厌食症叫饥不欲食。
       看到吃的东西虽然饿。
       可就是吃不下去。
       这也是肾虚造成的。因为肾经的循行路线是从喉咙直接通着肠胃
       所以太溪穴还能治疗厌食症。

   2)腹胀食欲不佳找太白。

   69、胃痛
       直取胃经的冲阳穴。
       历兑穴。
       强刺激。
       足部胃反射区。
       腹腔神经丛用补法。

   70、肠鸣腹胀。
       炙内踝下照海穴。
       配足部反射区腹腔神经丛。
       脾、肾、肝、胆、结肠反射区。

   71、少儿突发性腹胀、腹痛
       病因为脾胃不合。
       拇指指甲旁1分处放血一滴(少商穴相对。
       指甲外侧)。

72、小儿厌食症——按摩然谷穴

孩子不想吃饭的原因很简单。
       小儿脏腑娇嫩。
       各系统功能发育不够完善。
       尤其“脾常不足”。
       消化功能还很薄弱。
       因此很容易就会产生厌食。这时试着给宝宝按摩然谷穴。
       相信要不了多久。
       孩子就会高高兴兴地吃饭了。这是因为然谷穴“然”即燃烧的意思。
       “谷”即五谷。
       此穴有促进消化的功能。可使人产生饥饿感。
       并增强脾胃功能。
       从而使食物得到更好地消化。我们说过。
       对这个穴位进行刺激后。
       口中就会分泌大量的唾液。口中产生唾液之后。
       就更易感到饥饿。
       此时就会产生进食的欲望了。如果吃多了。
       感觉撑得慌。
       按摩这个穴位也是有效的。当然。
       对于宝宝来讲。
       因为皮肤娇嫩。
       刺激时用力一定要适度。
       以免引起孩子哭闹。

按摩任脉上的承浆穴(唇沟之中央凹陷处)。
       中力度按揉3-5分钟。

73、肋间神经痛:在丘墟前后可有敏感点。

74、肾绞痛:按摩脾经上的三阴交(在小腿内侧。
       足内踝尖上3寸。
       胫骨内侧缘后方)。手法:肾绞痛发作时苦不堪言。
       此时可用大拇指揉按三阴交(内踝上三寸胫骨后缘)。
       反复授摩3一5分钟。
       肾绞痛即回缓解。61、痛经:痛经患者多有蠡沟穴压痛。
       蠡沟穴压痛缓解程度与痛经缓解程度相一致。

75、岔气
       直取肝经的太冲穴。
       患者张口。
       强刺激呼出声来。

76、胆病:

1)晨服苹果治胆囊炎:每天清早空腹吃一个苹果。
       隔半小时后再进餐。一年365天。
       天天如此。注意。
       千万要连皮一起食用。一老者患胆囊炎久治不愈。后听从一老中医指点。
       服用苹果偏方。
       病愈至今未复发。

2)胆绞痛:按摩胆经上的阳陵泉(在小腿外侧。
       当腓骨头前下方凹陷处)。
       手法:囊炎、胆结石发作时。
       右上腹可发生剧烈绞痛。病人可在右小腿外侧腓骨小头前下1寸凹陷处的阳陵泉穴上。
       用大拇捂持续授摩2分钟钾。
       可获良好止痛效果。

3)核桃仁治胆结石:香油(芝麻油)500克。
       核桃仁500克。
       冰糖500克。
       装盆。
       上锅蒸(冰糖化为止)。蒸好后分九份。
       每天服一份。

78、肝炎——按摩期门穴行间穴

肝经上的期门穴(位于乳头下方。
       第六根肋骨处)。
       有很好的疏理肝气的效果。
       经常按摩此穴。
       就可以使肝气通畅。
       从而使肝功能保持正常。此外。
       它对急性肝炎所引起的易疲劳、恶心、呕吐、食欲不振等症状也有极好的治疗功效。操作方法:用手指按压期门穴2~3分钟。
       也可选择艾灸。
       每次灸10~15分钟。长期坚持。

行间穴(在脚上。
       从脚的大拇趾和第二趾根部之间的中央起。
       稍靠近大拇趾侧之处。
       在脚的表面交接处。施压。
       会强痛的地方)除了可以预防青少年假性近视外。
       对肝病也有很好的治疗效果。比如肝硬化、酒精肝等。
       经常刺激此穴。
       有利于肝炎症状的减轻。

除了穴位按摩外。
       还可采用食疗方——枸杞麦冬炒蛋丁。取枸杞子10克。
       花生米30克。
       猪瘦肉50克。
       麦冬10克。
       鸡蛋4个。先将枸杞洗净。
       然后在沸水中氽一下。麦冬剁成碎末。
       花生米过油炸。
       鸡蛋隔水蒸熟。再将猪肉切成细丁。
       置油锅炒熟。
       然后倒入蛋粒、枸杞子、麦冬。
       再加入适量的食盐。
       味精调味。
       放入盆中。
       撒上花生米即可。此菜品可佐餐食用。
       每日2次。
       常食效果极佳。

79、脂肪肝——多揉太冲穴

导致脂肪肝的原因是痰、瘀。若喝酒过多或吃太多的肥腻的肉食
       脾胃消化不了。
       就会导致湿浊内生。湿浊之气在体内郁积过久。
       就会凝聚成痰。
       痰瘀互结于内脏就会形成脂肪肝。而刺激肝经的原穴太冲穴。
       可以调理肝的疏泄气机机能。
       就可以将体内的痰瘀运出。得了脂肪肝后就很难治疗。
       所以对于这种疾病。
       预防才是关键。日常生活中多揉太冲穴。
       对预防脂肪肝有很好的效果。

太冲穴位于足背侧。
       第一、二趾骨的骨缝之间。
       向后3指宽处有一个凹陷。
       太冲穴就位于这个凹陷中。按摩此穴时。
       最好先用温水浸泡双脚10~15分钟。
       以舒活足部的气血。
       然后用双手拇指指端着力。
       持续地点按此穴。
       每次点按30秒稍停片刻。
       以有酸胀感为佳。如此共点按3分钟即可。另外。
       也可以沿骨缝的间隙按压并前后滑动。
       如此反复做20次。
       也可以起到相同的刺激作用。要长期坚持。还有一个省力的方法:取1颗绿豆粒。
       然后用胶带将其固定于太冲穴上。
       这样在行走的过程当中。
       通过鞋子对绿豆的挤压就可以对太冲穴形成刺激。

食疗方——芹菜黄豆汤。取鲜水芹菜100克。
       洗净。
       切片;黄豆20克。
       事先用水泡涨。将芹菜片和黄豆一起加入适量水。
       放入锅中煮熟。
       然后吃菜喝汤。
       每日1次。

80、腰痛:强腰补肾壮阳:命门。

1)腰扭伤(又称闪腰按摩膀胱经上闪腰穴:(在小腿肚上。
       承山穴与昆仑穴连线上三分之一与中三分之一交点附近有一压痛点)。
       手法:点按。患者俯卧。
       医者找出双侧“闪腰穴”后。
       用双手拇指猛然点按患者双侧穴位。
       压放三至五次后。
       再平揉一至三分钟。
       以患者忍受且微有出汗为度。接着轻柔、和缓地按摩腰部数分钟结束治疗。一次手法完毕后。
       患者多有明显好转。
       每日或隔日一次。
       一至四次治疗后。
       腰痛症状就会消失。

2)急性腰痛点小肠经上的后溪穴

3)按摩心经上的右少海穴。
       可
治疗腰痛(少海穴在手臂肘弯处)。
       腰痛而在此下针。不会扎针的。
       就在此穴敲打也会见点效果。

4)急性腰扭伤:按摩扭伤穴(位于曲池(大肠经)与阳池(三焦经)联线的上1/4与下3/4交点处)。
       手法:强力度。
       同时按压两臂的扭伤穴。

5)腰肌劳损——按揉飞扬穴委中穴、倒走

慢性腰肌劳损。
       是中老年人常见的疾病。
       久坐、久站。
       腰部承受的压力太大。
       都有可能导致腰肌劳损。
       这种病没有明显的外伤。
       休息一下。
       或痛的时候揉几下。
       感觉就会好点。
       所以好多人不当回事。但从中医的角度来说。
       腰肌劳损最主要的原因是腰部经络受阻。
       气血瘀滞。
       脉络受阻。
       此部位长期处在缺少滋养的状态下。
       所以稍有劳累。
       腰部疼痛也就不奇怪了。。腰是人体的轴心。
       连接上半身与下半身。
       是人体阴阳相接的中心点。
       如果腰出问题了。
       身体就会阴阳失调。
       水火不济。
       出现各种各样影响健康的问题。

要说缓解腰痛可以立竿见影的。
       还就非飞扬穴莫属了。通过揉按膀胱经上的飞扬穴来打通经络。
       引膀胱经气血上行。
       腰部气血通畅得以滋养。
       疼痛自然就缓解了。肾和膀胱相表里。
       腰部也同为肾之府。
       膀胱经气血通畅了。
       对肾脏也是最好的保健。按摩飞扬穴(小腿后面。
       当外踝后。
       昆仑穴直上7寸、承山穴斜下方1寸的位置
)。
       用手指腹使劲儿往下按压。
       疼就忍受一会儿。
       5分钟以后定会好得多。

经穴歌里有“腰背委中求”的说法。如果说飞扬穴是治疗腰肌劳损最快、最立竿见影的穴位。
       那么飞扬穴和委中穴结合按摩的方法效果更好。委中穴的位置:膝盖骨后面正中间的位置、膝盖背面最软处。

消除腰肌劳损的运动方法是:倒走。对于腰肌劳损的恢复和治愈。
       “倒走”是最有效的

6)腰痛环腰一周
       带脉痛。
       直取胆经足临泣穴。
       外关穴强刺激。
       活动腰部。

7)腰胀。
       眼胀

       口苦。
       不想饮食。
       睡眠不好。
       病为带脉病。
       合并肝胆症状。
       直取足临泣穴强刺激。

   8)肾虚性腰痛
       腰俞穴配太溪穴。
       一手上一手下。
       共同点揉。

   81、臀部疼痛
       直取脾经的五俞穴。
       病因为脾经所主之症。

82、坐骨神经痛——揉按秩边穴、坐骨穴、卧、坐、站”法

症状:腰痛并窜到了脚跟。
       疼的时候一阵一阵的。
       有时火辣辣地疼。
       有时候抽动着痛。干活的时候还不觉得。
       闲下来的时候最疼。”

坐骨神经痛的主因就是“寒气入骨内伏”。坐骨神经痛找膀胱经上的秩边穴最合适了。
       揉按秩边穴。
       可以更好梳理气血瘀滞。
       从而消除疼痛。另外。
       前面说过肾和膀胱相互表里。
       其实就如同亲兄弟。
       膀胱气血通畅。
       自然肾的气血供应也上来了。
       肾脏不虚则肾府——腰同样也安定了。该穴位于人体的臀部。
       平第4骶后孔。
       骶正中嵴旁开3寸。我让患者在床上侧卧。
       下边的腿伸直。
       上边的腿半屈着。
       对着秩边穴揉按。
       揉按的时候用力要深沉。
       最好达到肌肤深层。
       接着按顺、逆时针方向旋转揉按各60圈。
       直到皮肤发热以后。
       再用手掌拍打穴位的周围。
       使周围的肌肉也放松。5分钟就会轻松得多。

按摩坐骨穴(大转子与尾骨尖联线中点下一寸处)。
       拇指用力直按。
       斜向下顶。

坐骨神经痛是一个慢性病。
       这里推荐一个通过运动巩固疗效的“卧、坐、站”坐骨神经痛锻炼法

①卧位:先仰面躺下。
       交替屈伸双腿。
       再交替抬腿。

②坐位:患者端坐在床沿或椅边。
       伸直双腿。
       足跟着地。
       足尖跷起。
       双手平放在大腿上。
       在逐步向前弯腰的同时。
       两手推向足部。初练时。
       两手或许仅能推到小腿。
       练习一段时间后。
       能抵达足背和足尖。

③站位:患者两手叉腰直立。
       先轮流直腿向前抬起。
       接着尽量分开两腿立。
       轮流弯曲左右膝关节。
       使身体呈弓形下蹲。这套动作中站立的动作可以在外面进行。
       躺下和坐下的动作可以在患者工作之余进行。

83、妇科病

1)妇科病首选——三阴交

2)按摩阴陵泉(阴陵泉穴位于脾经上。
       小腿内侧。
       膝下胫骨内侧凹陷中。
       与阳陵泉相对,主治腹胀。
       腹痛。
       泄泻。
       水肿。
       黄疸。
       小便不利或失禁。
       膝痛。
       遗精、阳痿。阴陵泉是一个管理身体水液的穴位。
       能调节体内湿气。您要是有水液代谢方面的问题。
       平时就多多掐按阴陵泉穴。如果您手头有人参片。
       也可以直接贴在这个穴位上。
       因为人参能够增进脾经的功能。
       排除身上的水湿。

3)阴道瘙痒、白带:

肝经的蠡沟穴
       治疗阴道瘙痒的要穴。此穴在内踝尖上5寸。‘蠡’的本意是指小瓢虫在咬木头。
       蠡底下有两只小虫在往上爬。‘沟’。
       指细长的水道。
       在这里暗指妇女的阴道。古人对于‘私处’常用这种暗语来表达。所以“蠡沟”在中医院的针灸科一贯是用于治疗阴道瘙痒的。妇科的月经不正常。
       还有白带不正常。
       还有月经湿疹。
       揉蠡沟穴会产生明显的效果。当然。
       阴道瘙痒的内因是源于肝胆湿热。
       最好再加上去湿要穴“曲泉”与“阴陵泉”。
       平日再喝些绿豆薏米粥
       以解肝毒。
       除湿热。
       才是治本之道。

84、痛经

1)按揉水泉穴:水泉穴有活血通经之功效。
       止痛效果非常神奇。每次痛经时。
       按揉水泉穴(内踝后下方。
       跟骨结节的内侧有一个坑。
       即太溪穴直下1寸处即是此穴)。按摩时以出现酸胀、麻痛的感觉为好。每次痛经时按上大约5~10分钟。
       起到很好的止痛效果。

   2)痛经太溪穴很管用。

3)乌鸡白凤丸只适合气血虚弱型和肝肾不足型患者。
       不气滞血瘀型(气滞血瘀型症状痛经:来月经时肚子痛得厉害。
       月经量也特别少。
       这还时总爱发脾气。
       而且肚子特别胀)就无效了。导致痛经的原因说白了就是气血问题。按摩水泉
       使瘀滞的气血得到疏散。
       气血通畅了。
       问题自然也就解决了。可见。
       无论哪种原因导致的痛经。
       按摩此穴都可取得效果。

4)为了巩固治疗痛经的效果。
       可用药膳——玄胡益母草煮鸡蛋。取鸡蛋2个。
       玄胡20克。
       益母草50克。将三味中药洗净。
       加水煮。待鸡蛋熟后。
       剥去外壳。
       再在锅中煮20分钟。
       以使药汁充分浸入。然后吃蛋喝汤。每次经前1~2天开始服用。
       每天1剂。
       连续服5~7天。益母草是历代医家治疗妇科疾病的良药。
       有活血化瘀的作用;玄胡可以行气活血、散瘀止痛。
       临床上也多用来治疗痛经。鸡蛋不仅营养丰富。
       还有滋阴养血之功效。三者合用。
       有养血、活血、去瘀、止痛的效果。
       对于气滞血瘀型痛经患者有很好的疗效。

5)痛经腰痛按八髎(腰背部)。

6)痛经
       点揉昆仑穴。
       太溪穴。
       拨揉踝后大筋。
       病因寒瘀肝脾、任冲脉。

85、更年期综合征——按摩艾灸三阴交穴

女人过了七七49岁。
       肾功能就会逐渐衰竭。
       从而出现更年期的各种症状。最常见的就是喜怒无常、食欲欠佳。
       会出现发脾气、失眠、头晕目眩……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影响。
       有时甚至会使家庭关系出现紧张。对于这种病症。
       中医认为治疗时应以补肾为主。
       同时调节心、肝、脾的功能。三阴交穴又被称为妇科病的通治要穴。
       也就是说。
       几乎所有的妇科疾病。
       它都管。比如说痛经、月经不调、带下等。
       你按摩一下此穴。
       多半就可以解决了。因为在经络中。
       跟女人关系最近的两条经络就是肝经和脾经。女性的很多疾病就是因为这两条经络出了问题。而刺激三阴交穴。
       可以同时调理肝、脾、肾三条经络。
       所以。
       女性疾病按摩此穴大多都会取得良好的效果。甚至处于更年期的男性朋友按摩三阴交穴时也是可以起到调理效果的。

按摩(从脚部内侧的脚踝。
       沿着骨往上4指宽处。
       在胫骨内后缘有一处穴位)可以调理更年期症状。从名字上来看。
       “三阴”即肝、脾、肾三条阴经。
       三阴穴即为这三条阴经的交汇穴。也就说是。
       按摩此穴可同时调节这三条经络的气血。肾藏精。
       为先天之本;脾为气血生化的源泉。
       是后天之本;肝主藏血。三经气血调和。
       则先天之精旺盛。
       后天气血充足。我们刺激此穴。
       就可以通过平衡阴阳、调节脏腑功能、调理气血。
       使身体达到平衡状态。
       从而减轻更年期的各种症状。

操作方法:用力按压三阴交穴穴。
       以稍有酸胀感为佳。
       每次按摩3~5分钟。
       开始时可能很痛。
       可按摩了大概有1周的时间。
       痛感就会减少。
       脾气会逐渐变好。

或用艾条灸。
       每次灸的时间在10~20分钟之间。
       至皮肤微红发烫为止。
       每天坚持。

更年期的女性还可用药膳枣仁粥调理:取酸枣仁30克。
       粳米60克。将酸枣仁洗净后加水煎。
       然后取汁。再将粳米与酸枣仁汁一起煮粥。
       熟后温热服食。

   86、不孕症:躯干前部皮肤有紧张性增强的部位(多以募穴为主)。在起效的同时患者躯干前部紧张性增强的部位亦会恢复正常。

87、防治乳腺增生、减肥——按摩脾经上的期门穴。
       它是妇科要穴期门穴。
       人身体八大要穴之一(把手贴在脸上。
       肘尖的位置。
       就是大概章门的位置)。按摩章门穴。
       可以调节五脏的功能。
       舒肝健脾。
       把肝气郁结疏散掉。
       然后可以把脾的功能增强了。
       对于妇女来讲可以防治乳腺增生。
       可以防治妇科的任何问题。
       还有减肥的功效。敲打章门穴它可以增加胆汁分泌
       胆汁分泌多了。
       人体消化能力就强了。
       它可以把人体多余的脂肪消化掉。

   88、糖尿病——按摩然谷穴

糖尿病在中医上称为“消渴”。糖尿病患者晚上睡觉时往往会觉得口干舌燥、内心烦乱。
       许多人在夜间不得不备上一杯白水用来解渴。现在。
       你只要在睡前刺激下然谷穴就可以了。然谷穴有个功效。
       那就是受到刺激以后。
       会使口中分泌大量的唾液。
       口干舌燥的症状也就可以得到很好的缓解。还有。
       糖尿病患者之所以会感到内心烦乱。
       是因为心火太大。刺激肾经上的然谷穴就可以将肾水引下来。
       晚上睡觉也就会踏实许多。糖尿病人为了控制病情。
       大把大把地吃药。
       为了药效。
       也是不吃这个少吃那个。年轻的时候。
       想吃没得吃。
       如今有了吃的吧。
       却又不能吃。尤其是糖尿病。
       一切酸甜软烂的东西都要忌口。
       就怕一个不对头了。
       会影响疗效。推荐一个辅助治疗糖尿病的穴位——然谷穴。

操作方法:然谷穴时在内踝骨往前斜下方2厘米处有个高骨。
       高骨的下缘。但是这个位置的精气埋藏得较深。
       所以在刺激时一定要用力。用力按双侧然谷穴。
       当感觉有酸胀感时再松开。
       再按下去。
       再松开。如此反复10~20次。当酸胀感再也不退去的时候。
       火候就算到了。记得。
       双脚上的然谷都要进行按摩。可起到减轻症状的效果。

89、小儿遗尿:按摩遗尿点(手小指末节横纹中点)。
       轻按揉1-3分钟。  

   90、小便不畅

   1)点滴不畅或不通
       取足反射区下腹部。
       腹腔神经丛。
       肾及肾上腺。
       加强前列腺。
       生殖腺反射区。

   2)夜尿多
       肾虚。
       刮捏手小指。
       炙或点揉夜尿点。(小指末节中间);

   3)搓腰眼疗尿频

   方法:晚上临睡前。
       坐在床上。
       双脚下垂。
       宽衣解带。
       舌抵上腭。
       调匀呼吸。
       收腹提肛。
       两手对搓发热后。
       紧按腰眼。
       用力上下搓120次。
       次数越多越好。一老者夜间小便达四五次。
       影响睡眠。在阅读相关书籍时发现摩擦肾俞穴(即腰眼)可治尿频。
       且疗效甚佳。于是。
       他开始照做。半年后。
       效果显著。
       白天小便次数减少了。
       夜间只小便一次。
       有时可整夜不解小便。

   4)韭菜粥治尿频

将淘洗干净的大米100克煮成粥。
       然后加入切段韭菜60克。
       熟油、精盐同煮。
       熟后温热服用。
       每日2~3次。
       有温补肾阳、固精之功效。
       可治疗肾阳虚、遗尿和尿频。

   91、老年前列腺病
       脐下中极穴。
       会阴穴。
       常按摩有特效。

   92、大便困难
       病因为长期用泻药。
       致使直肠神经丛麻痹。
       啄法使腰骶部发热。
       点揉承山穴。
       支沟穴。
       足部直肠。
       结肠反射区及腹腔神经丛脑垂体反射区。

   93、便秘:大便干燥。
       排便不畅。
       会造成小腹赘肉、肤色不均。

   1)用“推腹法”可治。临睡前用两手指肚从心窝推到肚脐。
       再从两侧从上往下推。。
       每晚五分钟。严重者可于起床前再推一次。

   2)点揉腕后心经神门穴至有便意。
       然后再排便。
       可减少心脑血管意外。
       病因为心肾不交。
       致使肾的司主二阴功能减弱。

   3)便秘病因为老年阴液亏损。
       体液从表皮肤散失过多。
       肺所主功能失调。
       大肠与肺表里不合。
       刮痧疗法。
       重点刮手食指双侧。
       配肺经大肠经五输穴。

4)按摩胃经上的四白(目正视。
       瞳孔直下。
       当眶下孔凹陷中)。
       按揉腹部自右向左推200下;排便时按双侧四白加长强穴(长强尾骨端凹陷处)。

按摩胃经上的天枢(在腹中部。
       距脐中2寸)。
       便秘者在大便时以左手中指点压左侧天枢穴(位于肚脐左侧2寸)。
       至有明显酸胀感即按住不动。
       坚持1分钟左右。
       就有便感;然后屏气。
       增加腹内压。
       即可排便。

5)红薯粥可治老年便秘

用大米、小米各2~3两。
       加红薯4~7两。
       熬成红薯稀饭。
       晚饭前后食用。
       翌日早上。
       大便即可缓解。
       收效之速。
       胜过医药。
       且可常食。
       无副作用。

吃一段时间的红薯。
       便秘可以消失。

6)核桃仁能治疗便秘

每天早饭前服用几颗(块)洗净的核桃仁。
       或闲时随嚼。
       也可用豆浆一类滋补饮料冲服。
       能治久治不愈的便秘顽疾。

94、痔疮——按压孔最穴(治痔疮的大药)

痔疮的成因:中医认为。
       痔疮是由于饮食不节。
       湿热下注或燥热内生而下迫大肠。
       加上久坐不运动。
       负重远行。
       以致血行不畅而直肠末端经脉结滞不散而成。孔最穴为肺经的郄穴。
       有宣肺解表、肃降肺气、凉血止血等功效。“肺与大肠相表里”。
       也就是说它们的经络是互通的。
       肺气可以推动大肠的气。我们刺激孔最穴。
       就可以促进大肠气血的运行。
       直肠末端经脉结滞得到疏散。
       痔疮自然也就好了。有痔疮的人此处会明显感到疼痛。
       最好经常按压。

孔最穴为郄穴。
       郄穴主治急证。
       所以此穴缓解痔疮所带来的疼痛时。
       见效甚至比药物还要快得多。
       一般刺激10分钟左右就可见效。当然。
       为了巩固疗效。
       祛除病根。
       对此穴最好长期进行刺激。

可先将掌心向上握拳。
       孔最穴在腕横纹7寸上(四个手指3寸。
       再加四个手指的宽度为6寸。
       再加一个大拇指的宽度即为7寸)。
       处于太渊穴与尺泽穴的连线上。也可以将太渊穴(手腕内侧横纹处。
       桡动脉搏动处即为此穴)与尺泽穴之间连一条直线。
       然后将其分成12等份。
       在距太渊7份、距尺泽穴5份处即是此穴。

操作方法:拇指用力按压孔最穴。
       或钝头笔、按摩棒在穴位上搓揉。
       稍用力至略酸痛为宜。
       按摩时间2~3分钟。长期坚持。

   95、痢疾、腹泻

   1)病因为受寒引起腹泻。
       大便如水。
       一天几次。
       体温正常。
       隔盐炙。
       神阙穴。
       神效。

   2)按摩止泻穴(任脉上。
       关元、石门中间。
       脐下二寸半取之)。
       直按稍斜上顶。

   3)吃熟苹果治肠紊乱腹泻

   把一个苹果(带皮)洗净后。
       切成八、九块。
       放一大碗水。
       用小火煮。
       等苹果煮烂。
       连果带汤吃下。
       每天早晚各吃一次。
       十来天后大便成形。
       一个月后恢复如初。 

4)蜂蜜治痢疾:每日每次用冷开水冲服40毫升蜂蜜。
       最好在饭前1小时或饭后2~3小时服用。
       成人每日3次。
       小儿用量酌减。
       婴儿用量控制在30克。
       混合在稀粥、牛奶或豆浆中喂服。

   5)急性菌痢压痛点一般在三阴交、地机、阴陵泉三穴或三穴上下一横指处。

   97、大腿股四头肌麻木
       炙太渊穴。
       病因为肺所主之症。配放血法。

    98、双腿无力
       腿足发麻。
       无力。
       不能正常行走。
       取三阴交穴后1寸(奇穴);

   99、小腿胀痛
       直取合谷穴。
       病因为六腑之症。
       寒瘀大肠。

   ★100、骨质增生:

1)红花治骨刺:中药店买50克红花浸泡在500克米醋中。
       一周后便可用来涂擦患部。
       使其软化、消除。如果严重者。
       多制作几次使用。
       效果更佳。

2)老陈醋可治骨质增生

用老陈醋搽揉患处。
       不仅有消炎止痛的效果。
       还能起到软化骨刺的作用。对人体新生的骨刺同样有软化的作用。
       且不会使老骨头受到影响。如果将一块干净的纱布用陈醋浸湿敷于患处。
       再用热水袋给局部加温20~30分钟。
       效果更好。在用老陈醋治疗的同时。
       不宜与其它中药混合使用。
       因大多数中药都含有生物碱。

   101、膝关节炎:

1)曲泉穴是护膝要穴:膝关节痛。
       曲泉穴必痛。肝经上的曲泉穴(屈膝。
       在膝内侧横纹上方凹陷中。
       膝关穴上一寸)。
       最善治膝关节疼痛。

2)按摩胆经上的悬钟穴(位于小腿外侧。
       在外踝尖上3寸。
       腓骨前缘。
       属足少阳)是缓解疼痛、治疗落枕最好的穴位穴位。
       对关节炎、腰椎病等一些和骨头相关的病都有很好的疗效;

3)再配合按摩阳陵泉(大小腿成直角。
       在腿弯处小腿外侧上方有一突出的骨尖。
       骨尖的前下方凹陷处)治疗腰膝痛(抽筋)、坐骨神经痛效果突出。

★4)按摩尺泽穴曲池穴:按照人体上下对应穴。
       委中穴与肺经上的尺泽穴(位于肘横纹中。
       肱二头肌侧凹陷处)对应;胆经上的(可治膝盖、疼腰痛)与大肠经上的曲池穴(位于肘横纹外侧端。
       屈肘时。
       横纹尽处)上下对应。
       站立或看电视时。
       按摩尺泽穴和曲池穴。
       相当于对委中穴和阳陵泉进行推拿;

★5)小腿转筋(病因是寒瘀腓肠肌)
       用刮痧法。
       从膀胱经上的委中穴刮到承山穴
       直到出痧。

101、痛风:尿酸过高。
       尿里毒素太多了。
       每天揉太溪穴能从源头把这个问题解决。有人得了肾炎。
       排不出尿来。
       揉太溪穴也能帮助把尿毒解掉。

★102、手腿抽筋

1)巧治手脚抽筋 :手或者脚抽筋了,只要你立即用拇指和食指掐住嘴唇的人中穴
       持续用力掐20-30秒钟后。
       抽筋的肌肉即可松弛。
       痛疼也随之消除。
       用此法对付手指或脚抽筋。
       有效率可达95%以上。

2)小腿抽筋叩承山穴(承山穴位于小腿腓肠肌腹下正中。
       在小腿后面正中,委中与昆仑穴之间,当伸直小腿或足跟上提时,腓肠肌肌腹下出现的尖角凹陷处即是)。
       按摩承山穴可以祛湿升阳。
       可排除体内湿邪,治疗腰背痛、痔疮、脱肛等症。有三种按摩方法:

每日用食指掌骨端叩击50下。
       使出现酸胀感。

用踮脚的方法:踮脚时小腿肌肉受到挤压的自然按摩。

还可在睡觉时将承山穴位在床沿上滚动。

3)腿抽筋医院一般确诊为缺钙。
       但有人吃了大量补钙的药品和食品。
       都毫无效果。实际上是脾经堵塞。
       钙无法吸收
。每天按摩脾经大都、商丘两穴各三分钟。三天后腿抽筋就会消失。
       平时每天坚持按摩可逐步解除腿抽筋。

103、踝关节扭伤

1)崴脚的原因是胆经阻塞。外脚踝有问题找胆经上的穴位。
       点胆经上的丘墟穴(位于外踝前下缘凹陷中)。
       可将隐痛的脚外踝治好。注:有该病疼的人。
       平时要多揉胆经。

2)在另一脚上(对应扭伤的疼痛点)进行按摩。
       即左病右治法;

3)下病上治:在患踝同侧腕部可以找到1一2个压痛点(患者伤后腕部并不感到有痛点。
       外踝扭伤一般在同侧腕部的尺骨茎突有压痛点。
       内踝扭伤可在同侧腕部的挠骨茎突处可发现压痛点。

104、足心热:按摩肾经上的涌泉(足底前、中三分之一交界处。
       屈足卷趾时呈凹陷处)。
       每天揉按36次。

105、丹毒、湿病——点脾经上的血海穴

106、足跟痛:

1)按摩足跟点(此位置正好与足跟痛点相对应)。
       按揉1-2分钟。

2)足跟痛是肾虚。要多揉太溪穴
       顺着太溪穴把肾经的气血引过去。
       可以帮助冲散淤血。只要太溪穴被激活了。
       新鲜血液就会把淤血冲散吸收。
       然后再循环带走。为什么会痛?痛就是有淤血。
       停在那里不动了。
       造成局部不通。
       不通则痛。您把好血引过去。
       把淤血冲散。
       自然就不痛了。

   

Tags:治疗肩周炎的偏方 责任编辑:admin 【大 中 小】【打印】 【繁体】【投稿】【收藏】 【推荐】【举报】【评论】 【关闭】 【返回顶部】 上一篇:治疗肩周炎的偏方_偏方治百病 下一篇:治疗肩周炎的偏方-治疗颈椎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