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霆战机怎么得钻石:贪婪与恐惧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4:55:34
“在别人恐慌时贪婪,在别人贪婪时恐慌。”巴菲特阐述的是一个基本的市场规律:价格是由供需关系决定。当需求大于供给时,价格上升;当需求小于供给时,价格下降。

  我们这一生都会扮演一个“购物者”的角色,而经验表明:在供给过剩的时候,肯定可以低价买入,绝对划算。相反在供不应求的时候,高价买入,难免吃亏。

  买东西如此,买股票也是如此。

  巴 菲特在很年轻的时候就明白了这个道理。53年前的1958年,他年仅28岁时,就在致合伙人的信中说:“股票市场指数水平涨得越高,被市场低估的证券就越 少。”所以,他认为做股票赚钱的秘诀是利用供求定律,人弃我取,人取我予:“大部分人都是对大家都感兴趣的股票有兴趣。无人对股票感兴趣之日,正是你应对 股票感兴趣之时。热门股票很难赚到钱。”

  巴菲特在伯克希尔2000年报中指出:“只有资本市场极度低迷,整个企业界普遍感到悲观之时,获取非常丰厚回报的投资良机才会出现。”

  市 场下跌,对巴菲特来说反而是重大利好消息:“总体而言,伯克希尔和它的长期股东们从不断下跌的股票市场价格中获得更大的利益,这就像一个老饕从不断下跌的 食品价格中得到更多实惠一样。所以,当市场狂跌时,我们应该有这种老饕的心态,既不恐慌,也不沮丧。对伯克希尔来说,市场下跌反而是重大利好消息。”

  巴菲特一生的经历,都是利用供求定律在股市中赚钱。这在罗杰·洛文斯坦著的《一个美国资本家的成长——世界首富沃伦·巴菲特传》中有详细描述。

  1972 年,美国股市是一个大牛市,股价大幅上涨。当时几乎所有投资基金现在都集中投资到一批市值规模大的、企业声名显赫的成长股上,如施乐、柯达、宝丽来、雅芳 和得克萨斯仪器等等,它们被称为“漂亮50股”。市场上投资者普遍认为这些股票是“安全的”,而且是在任何价位都是安全的, 1972年这50只股票的平 均市盈率上涨到天文数字般的80倍。

  由于股价太高,巴菲特管理的伯克希尔公司无法买到股价合理的股票。巴菲特为此非常苦恼:“我觉得我 就像一个过度好色的小伙子来到了一个荒凉的岛上,找不到可以购买的股票。”1972年时,伯克希尔保险公司的证券组合价值1.01亿,巴菲特只将其中 16%的资金投资于股票,把余下的84%的资金都投资于债券。

  1973年,“漂亮50股”的股价大幅下跌,道·琼斯指数也不断回落,市场摇摇欲坠。那些1969年上市的公司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股票市值跌了一半。

  1974 年,美国股市已经处于很低的价位,几乎每个公司的市盈率都是个位数,这是华尔街少有的时期:美国企业正在被抛弃,没有人想再继续持有股票,每个人都在抛售 股票。当年10月,道·琼斯指数从1000点狂跌到580点。在市场一片悲观声中,巴菲特却高声欢呼,他在接受《福布斯》的记者访问时说:“我觉得我就像 一个非常好色的小伙子来到了女儿国。投资的时候到了。”

  巴菲特这样说的,他也是这样做的。他在1973年至1974年美国股市大萧条时期疯狂地买入股票。由于市场过于恐慌,大家纷纷低价抛售,结果严重供过于求,很多优秀的公司股价非常低迷,具有很大的安全边际。结果,几年后市场回升,巴菲特因此获得了巨大的投资利润。

  所以,在生活中善于运用供求规律,在供过于求卖方纷纷打折抛售时买入最为划算。

  在股市上善于运用供求规模,在供过于求股市低迷卖方纷纷恐慌抛售时买入最赚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