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基础学大数据算法pdf:为什么史玉柱成不了张公权?---叶檀20110827---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2 06:32:23
标签:

财经

为什么史玉柱成不了张公权?

叶檀 (2011-08-27 00:38:50) 2011-8-27 每日经济新闻

        史玉柱从保健品起家,以网游重整旗鼓,正在向银行领域快速进军。

        可惜,史玉柱永远成不了民国时代张公权这样的出色银行家,并非史玉柱缺乏银行家素质,时移势异,时代不同,管制方法不同,具有自主意识的银行家不可能在近二十年内重现江湖。

         在民国银行国有化之前,中国出色的银行家层出不穷,张嘉璈(号公权)、陈光甫等人就是其中翘楚。1916年,张公权因为对抗北洋政府的停兑令捍卫了中国银行的信用,名噪一时。

        银行收归国有之后,中国民间银行家一脉断绝,活跃在舞台上的主要是宋子文、孔祥熙等人,一直到21世纪,中国能够真正称为银行家的民间人士,绝无仅有。

        当下,一些实业家正在努力向银行家身份转变。史玉柱正在向金融领域大举扩张,这位备受争议的企业家试图用投资银行证明自己的价值投资理念,一洗网游业务带给自己的道德重负。

        从今年3月30日到7月15日的74个交易日内,史玉柱旗下上海健特生命科技有限公司,共计42次增持民生银行。综合来看,史玉柱增持价格多在5.7元~5.9元之间,以5.75元/股为估算均价计,史玉柱耗资已近38亿元,晋升为民生银行第六大股东。除了民生银行,史玉柱还投资了华夏银行。据华夏银行半年报,上海健特今年二季度增持华夏银行112.06万股,总股数增至8956.83万股,为第九大股东。以华夏银行二季度平均股价12.66元估算,史玉柱此次增持斥资约1419万元。史玉柱还在微博中对招商银行伸出了橄榄枝,表示“其实招商银行是个完美银行,是各商业银行的标杆”。

         史玉柱之所以大笔增持民生银行,原因是,中国上市银行中只有民生银行是惟一的民营银行,是个异数。

         就在史玉柱大笔增持之时,却遭遇强劲的对手,8月24日,中国人寿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刘家德表示,中国人寿依然看好银行股,并有意增持民生银行。目前,中国人寿是民生银行第三大股东,持股比例4.31%。中国人寿一直致力于在银行业开疆拓土,按照一参一控的办法,中人寿将目标瞄准了广发行与民生银行。

         如果中国人寿控制了民生银行,那么所有的民营投资者不管是新希望的刘永好,还是上海健特的史玉柱,在资金量与管理层面,都只能沦为陪太子读书的角色。无怪乎,在中国人寿暗示对民生银行的兴趣不到一小时,刘永好就发出一条敏感微博:拜托中国人寿,别虎视眈眈想控股民生银行。中国唯一的民营的重要银行(总资产2万亿以上),不应倒退成为国有银行。给民营一块小小的天空吧。失去民营机制的民生银行,将失去核心竞争力,告别高速成长。”虽然这条微博很快被删,却显示了史玉柱等人的无奈与失望。

        到目前为止,史玉柱等人只能称为投资家而不能称为银行家,事实上,他无法真正下海,创建一家属于自己的民营银行,他是民生银行的董事,那又如何?刘永好早就进入了民生银行,一度实际控制17%的股权,却在股权争夺中屡屡败北,甚至一度黯然退出。

        史玉柱等民营企业家,在银行业时间不长的博弈中,却屡屡遭人诟病。如以往曾经出现在民营银行大股东令人厌恶的短期行为,他们在出资后却以贷款的方式寄生在银行回收资金,又如,民营企业家为了争夺董事会席位不惜背后使出阴招。这些短期行为既是商业丛林社会的产物,更是产权不明确结出的恶果。当银行无法由自己掌控,出资者就成为寄生者,把银行当成唐僧肉。

         无论是生存土壤,无论是经营环境,时下的银行家远远不如民国国有化之前的银行家。

         论理念,论经营手段,当时的一批银行家灿如晨星。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陈光甫,彻底告别“官商”办银行的传统,通过大量吸收储蓄存款,迅速扩大自己的银行资本。陈光甫把“服务”定为上海商业储蓄银行的行训,他提出六条原则:要不辞琐碎,不避劳苦,不图厚利,为人所不屑,从小做起,时时想办法。服务时时创新,上海商业储蓄银行推出了诸多的“最早”:最早推出各种新型储蓄品种,如零存整取、整存零取、存本付息、子女教育储蓄基金、养老储金和婴儿储蓄,发行储金礼券——分红色和素色两种,用于婚丧嫁娶红白喜事;最早在银行中设立调查部;最早开设储旅行支票;最早从事外汇业务和农业贷款;最早使用机器记账;最早将银两与银元并用,最早经营外汇业务。此外,推行对物信用,开创货物抵押贷款。

         斗转星移,制度相近,历史便惊人的相似。当中国银行等被国民政府收归国有,银行家们陆续退出市场,官僚登堂入室,但他们还谨守最后的底线,中国的诚信文化与商业文化尚未崩溃。一旦外战、内战爆发,政府财政窘迫无比,抢夺民财成为惟一的手段,通胀成为惟一的赖帐武器,宋子文等稍有节操的金融官僚也一败涂地。银行最终沦为听命于上意的战争工具,而后成为中国经济大干快上的工具,成为国企的出纳。

        史玉柱不必悲叹,相比于陷入囹圄或者失去性命的小姑娘们,情况有所好转。在财政收支失衡、不安稳的机制下,劣胜优劣,银行家没有最糟,只有更糟。

 注:没有QE3,不意外。

         隐性的仍然存在。

         晚上接到电话,MC不能说,文章临时更张。

         这是常态,资源就这样被浪费。

         已经学会不动感情。

         间歇两个小时,在小花园里品好茶,聊天,偷闲。

         在绍兴见到企业家,第一代的企业家多数质朴,皱巴巴的衣着,背着人不交际时绝不吃大餐。

         他们也许视野稍小,却诚实而坚定。

         很困难,无论是融资还是订单。

         传统制造业者仍在坚守,相信拨开云雾见青天。

         这样的企业,成为中国市场经济的基石。

         蓬莱油田还在漏油。

         此地不是仙境,快成地狱。

         投进去的鱼苗,有多少能够生存?

         居然没有掀起索赔的涛天巨浪,真是咄咄怪事。

        周末到了。

        继续忙碌中。

        祝朋友们周末愉快。

为什么史玉柱成不了张公权?---叶檀20110827---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为什么史玉柱成不了张公权? 为什么史玉柱成不了张公权? 史玉柱成不了张公权:金融生态生存之叹 为什么法国高铁没有信号事故?---叶檀20110929---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官员都是好高管?---叶檀20110727--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第二轮金融风潮席卷而来---叶檀20110803---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楼市、股市共同进退---叶檀20110824--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通胀助涨房地产牛市---叶檀20110830---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人民币不应该盲目升值---叶檀20110831---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债务大转嫁---叶檀20110902---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通胀压力 泰山压顶---叶檀20110903---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以房产税替代限购---叶檀20110908---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欧元区请自救---叶檀20110915---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中国股市不缺钱---叶檀20110916---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美联储背叛金融自由---叶檀20110917---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金融衍生品彻底完蛋?----叶檀20110922--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汇金救市维持现金奶牛--叶檀20111011--来源: 每日经济新闻 黄金大泡沫显示全球经济恐慌远未过去----叶檀20110719---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与其让外资做空不如自己主动做空---叶檀20110720--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洗头洗脚凭什么不能上市?---叶檀20110721---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地方财政风险要由股市买单---叶檀20110722--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上海经济适用房变身金融期权产品----叶檀20110723--来源:每日经济新闻 卑鄙的公司与恐慌的市场---叶檀20110726--来源:每日经济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