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野狼踪读后感750字:只有香如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2:39:09

只有香如故

王本道

《 人民日报 》( 2011年08月27日   08 版)

  信手翻阅着一本《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夹在书页中的几枚暗绿色的叶片倏忽映入眼帘。那是去年仲夏去江南水乡乌镇时,在茅盾先生故居立志书院的庭院里采下的几枚桂树的叶片,虽经年日久,却依然绿意夺目。

  浙江桐乡的乌镇并不大,可这里人文荟萃,名胜古迹众多。乌镇观前街17号是茅盾先生的故居,1896年7月4日他就诞生在这儿。这是四开间两进两层的木结构楼房,坐北朝南,分东西两个单元。几间房屋都不很大,举架甚至有些低矮昏暗,一应摆设透射出古朴与寻常。由此看,沈家当时是一户经济并不富足,却有一定文化熏陶的普通人家。但更重要的是具有医学和数理化科学知识的维新派父亲,以及教养良好、性格坚强的母亲的言传身教,孕育了一代文豪深厚的人文情愫和家国情怀。与故居毗邻的东侧,便是先生读小学的立志书院。书院始建于唐代,清同治年间重建,至今布局完整,让人依然可以想见当年六七岁的茅盾背着书包进出校门的身影,以至先生年仅12岁时就在《试论富国强兵之道》一文中写下“大丈夫当以天下为己任”时立下的宏图大志。

  认识桂树始于那年去杭州。是中秋时节,到了西湖,去了灵隐,体验了“山寺月中寻桂子”的感觉。当时,只觉得周遭的空气香得幽灵似的,让人心旌摇荡。“这是什么香呀?”我自言自语。“是桂花呢!没看到整个杭州都浸在桂花里么!”身旁一位少女翘着细眉骄傲地作答。望着周遭枝叶葱茏的树丛中浓密如米粒状淡黄色的花,我为自己与桂花结识心中一阵窃喜。以往对桂的相知还只是在书本上,因它是古代典籍中频繁登场的名花。清人李渔在《闲情偶记》中说:“秋花之香者,莫能如桂,树乃月中之树,香亦天上之香也。”唐代诗人王维写牡丹、芍药并非里手,但对桂花却写得不俗:“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朴素淡雅,并无浓妆艳抹的粉饰。宋代才女李清照对桂花更是偏爱,称作“自是花中第一流”。去年造访立志书院,因季节正值仲夏,桂花尚未绽出花蕾,但是看着七八米高的桂树满枝椭圆形对生的浓绿色叶片,似乎看到了满树的花蕾从枝叶间显露身姿,暗香浮动。

  书页中的几枚桂叶,让我想到了一代文豪茅盾先生。可以说,鲁迅与茅盾都是具有鲜明个性及重大影响的文化巨人,是中国20世纪不可多得的文学大师,他们的思想文化遗产及其在文化史、文学史、学术史上产生的影响,已经形成了引人注目的文化现象,成为后人值得珍惜的思想文化资源,只是鲁迅先生的英年早逝,为思想文化界留下了深深的遗憾。通过多年来对茅盾作品的研习,我认为,他是中国在理论上提出“都市文学”的第一人,作品具有鲜明的都市特征,画卷壮丽,色彩缤纷,如《子夜》、《腐蚀》、《蚀》等。即使直接反映以农村人生为主的《春蚕》、《秋收》、《残冬》、《林家铺子》等作品,也让人在饱览浙北水乡小镇风光之余,常常闻到都市气息,感应到都市的风云变幻。先生又是一位特别执著于人生追求的求真务实的人,他最为关心的是国家民族的命运和被损害者的人生,不仅在日常生活中,特别是在民族危机的紧要关头,总会表现出挺身而出的奉献精神。早在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前,他就在上海秘密加入了上海共产主义小组,不久转为中共党员。从那时开始,他就在极其艰苦的形势下,一直从事危险性极大的秘密活动,并与众多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相识并合作。只是由于革命斗争的艰难曲折加之疾病缠身,使他一度与党失去了联系。新中国成立后,他一直尽心尽力为党工作,只想尽人民一分子的责任而不想分享执政党的荣誉。直到1981年3月,85岁的茅盾在病危弥留之际,口授遗嘱,向党中央表示渴望恢复党籍的迫切心情。1981年3月27日,先生在北京病逝。中央书记处对茅盾的遗书讨论后,公开在《人民日报》上发表,同时为他举行追悼大会,会上党中央正式宣布:根据茅盾同志的遗言和他一生的表现,中共中央决定恢复他的党籍,党龄从1921年算起……

  “桂子云中落,天香云外飘”。凝望着书页中的几枚桂叶,心绪也随桂花的幽香飘向远方。也许世间美好的事情,总是短暂的一瞬,恰如桂花,总是开落匆匆。但宋代另一才女朱淑真亦有诗曰:“一枝淡贮书窗下,人与花心各自香。”一代文学大师茅盾先生虽已仙逝多年,但是他在瑰丽的文化百花园中开辟的那片亮丽风景,也一如立志书院中生生不息的丹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