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松小苗多少钱:《富春山居图》及其不同我版本的珍藏品|【琴棋书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9:32:17
小李杜风 2011-04-22 09:23
《富春山居图》及其不同版本的珍藏品
[attachment=10743] [attachment=10742] 《富春山居图》及其不同版本的珍藏品
[2011-4-22 9:33:46]
作者:李永军








元代名家黄公望的《富春山居图》是历代名迹之一。古人誉之为画中的兰亭,笔者认为这种比喻并非恰当,因为《富春山居图》绝非是秀美之作,而是极尽人生之感悟,是以大气贯穿,以苍劲、苍莽之笔法表达的千古极品。人们不断的以各种方式为其翻版,足见其珍贵和人们对它的喜爱。
《富春山居图》
《富春山居图》为纸本水墨画,和东晋顾恺之的《洛神赋图》、唐阎立本的《步辇图》、五代顾闳中的《韩熙载夜宴图》、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明仇英的《汉宫春晓图》等画作,一起被誉为“中国十大传世名画”。
《富春山居图》始作于至正七年(1347年),黄公望时年78岁,是赠给朋友“无用师”和尚的。图末有作者的题款:“至正七年,仆归富春山居,无用师偕往,暇日于南楼援笔写成此卷,兴之所至,不觉   。布置如许,遂旋填答,阅三四载未得完备,盖因留在山中而云游在外故尔。今特取回行李中,早晚得暇,当为著笔。无用过虑有巧取豪夺者,俾先识卷末,庶使知其成就之难也。十年青龙在庚寅节前一日,大痴学人书于云间夏氏知止堂” 全图用墨淡雅,气度不凡,是黄公望最得意的作品,浓缩了画家的毕生追求,足以标程百代。无怪乎明代收藏家、大画家董其昌见了惊呼:“吾师乎!吾师乎!一丘五岳,都具是矣!”他在长安看这画时,“心脾俱畅”,“展之得三丈许”,有咫尺千里的感觉,应接不暇,叹为观止。
一幅画,画了三四年还“未得完备”,可见黄公望用心之深。无用师似乎等不及了,他怕被人夺爱,便请黄公望先在画上题款,明确归属。所以就有了上面这一段提款,让后人得以知其本末。但这画最后何时完成,终不得而知。清代王原祁在《麓台题画稿》中说是经营七年而成,据此看,他画完不久就去世了。至今,我们已无法确知原卷的长度,但知《剩山图》纵31.8厘米,横51.4厘米;《无用师卷》纵33厘米,横636.9厘米。图绘富春江两岸秋初的景色:开卷描绘坡岸水色,远山隐约,接着是连绵起伏、群峰争奇的山峦,再下是茫茫江水,天水一色,最后则高峰突起,远岫渺茫。山间丛林茂密,点缀村舍、茅亭,水中则有渔舟垂钓。山和水的布置疏密得当,层次分明,取法董源、巨然,但画风更为简约利落。山石的勾、皴,用笔顿挫转折,随意而似天成。将近20厘米的长披麻皴,枯湿浑成,功力深厚,洒脱而极富灵气,洋溢着平淡天真的神韵。
沈周竟凭记忆画出仿作
1350年,黄公望将《富春山居图》题款送给无用禅师,4年后,黄公望去世。《富春山居图》有了第一位藏主,从此开始了它在人世间600多年的坎坷历程。
明朝成化年间,《富春山居图》传到“明四家”之首沈周手里。沈周也是文徵明和唐寅的老师。自从得到这件宝贝,沈周就爱不释手,把它挂在墙上,反复欣赏、临摹。当时,收藏家把自己收藏的书画珍品拿去请好友、名人题跋是一种时尚,题跋的越多、越长,书画作品的文化积淀就越深。沈周也把这幅画交给一位朋友去题跋,没想到那位朋友的儿子竟见利忘义,把画偷偷卖掉了。一次偶然的机会,沈周在画摊上见到了被卖掉的《富春山居图》,他兴奋异常,连忙跑回家筹钱买画。当他筹集到钱返回画摊时,画却已经被人买走了。沈周捶胸顿足放声大哭,念念不忘这幅让他魂牵梦萦的画作,他愣是凭着记忆画出了另一幅《富春山居图》,他的仿作与原作在构图等方面都惊人的相似。
沈周仿黄公望富春山居图卷,纸本设色, 高36.8厘米,宽855厘米,北京故宫博物院藏。本幅末自题一段,署年款[成化丁未中秋日]铃[启南]朱方、[石田]白方二印,本幅另有多处[启南]骑缝印。后纸有姚绶成化丁未书[溪山胜处图歌]及吴宽、文彭、周天球、董其昌、谢淞洲诸家题跋,引首徐世昌题[石田富春山图]。鉴藏印记有王时敏、宋荦等诸家铃印。
《富春山居图》较好的临摹本中沈周所临(现藏北京故宫博物院,其余均流传海外)因属背临,故董其昌认为“其肖似若过半”;邹之麟则是在吴问卿家中对着原图临摹,其形神更能接近原作。此两卷因其时原画尚为完整,故十分宝贵。 邹之麟及“虞山画派”王翚的临摹本,现已流传海外。
还有一幅最著名的假《富春山居》,后世称之为子明卷。子明卷是明末文人临摹的《富春山居图》无用师卷,后人为牟利,将原作者题款去掉,伪造了黄公望题款,并且还伪造了邹之麟等人的题跋,这一切都把乾隆帝蒙骗了。事实上子明卷仿制的漏洞并不难发现。元代书画上作者题款都是在绘画内容之后,而子明卷却将作者题款放在了画面上方的空白处,这明显不符合元代书画的特点。但乾隆帝的书画鉴赏水平,显然并不足以看出这些漏洞。这卷后人仿造的《富春山居》子明卷不但被他视为珍宝时时带在身边,对此画大加叹赏,屡屡题赞,甚为喜欢。而且真迹无用师卷的出现,也没让他推翻自己的错误判断。
珂罗版印刷品
尽管珂罗版印刷术于19世纪末传入中国,但据笔者考证,《富春山居图》的首次印刷是在1921年。末代皇帝溥仪1924年冬被逐出紫禁城,《富春山居图》在此之前一直归清室拥有。珂罗版印刷术的基础是照相制版,清廷很早就拥有了照相设备和专业摄影师,但基本上服务于宫廷娱乐和时政。1910年同盟会员为了刺杀清廷摄政王载沣而建立的掩护和制作炸弹的地方——守真照相馆开张。刺杀行动失败后,守真照相馆和全部器材一并被清廷没收,并卖给了当时的一等侍卫奎濂。
1920年5月,由金城大律师、北洋政府要员周肇祥等发起在京成立了中国画学研究会,其宗旨是:精研古法、博采新知。要 “精研古法”却无处临摹古迹、了解古法。为此,大总统徐世昌找了清廷军咨府大臣载涛,商议借阅紫禁城所藏的历代名迹。当时清廷已被推翻,但紫禁城仍归皇室所用,载涛对于时任大总统的请求不好拒绝,又担心名迹借出有丢失的可能。于是,他就想到了奎濂的守真照相馆。载涛持溥仪的旨意借用守真照相馆照相制版,并派侍卫佟继煦秘密地、分批将宫藏书画送到照相馆。奎濂的三子关植耘(号松房)精通中国画、擅长照相,他是1921年《富春山居图》第一次照相制版的操作人之一。这次珂罗版印刷的历代书画名迹不但满足了中国画学研究会初期的临摹教学之用,更使很多平民出身学子有机会见识到先人的笔墨名迹,一度带动了学习中国画的热潮。
幸存于世的《富春山居图》分为两段后,美术界曾尝试过多种方式的璧合。在笔者的记忆中,《剩山图》的最后一位私人收藏家——近现代中国画大家吴湖帆先生的“璧合”之作是非常精彩的。这次璧合是在吴湖帆前辈的妙笔之下,按一比一的尺寸完成的,时间是1954年11月。吴湖帆时年60岁。此后,吴湖帆向浙江博物馆出让了《剩山图》。吴湖帆是根据什么将《剩山图》与《无用师卷》妙笔璧合的呢?他在落款中题写到:“余今据复印件临成,而最先一段即以获之王氏本接临于首。前一段二尺弱由王氏散出辗转于戊寅冬日收入敝笈。”复印件即当年出版的《无用师卷》的摄影件,不排除是1921年从守真照相馆制版印刷的第一版。当年的印刷术和今天的无法比,所以相当部分的用笔和线是看不清楚的,笔者曾借助网络和台湾故宫博物院网上展出的《无用师卷》做比较,吴湖帆所绘制的笔墨璧合版《富春山居图》在气韵、笔意上非常接近原作。
废纸篓里的碎片拼合《富春山居图》
1938年秋,上海收藏名家吴湖帆卧病于上海家中。一天,“汲古阁”古董店老板曹友卿前来看望他,随身带了一张刚购买到的破旧的《剩山图》请他鉴赏。吴湖帆一看不得了,只见画面雄放秀逸、山峦苍茫、神韵非凡。画上无款,仅书“山居图卷”4字。
吴湖帆捧画品鉴良久,从画风、笔意、火烧痕迹等处反复研究,断定这就是黄公望的传世名作《富春山居图》的前一部分,不由得脱口而出:“乱世出奇迹,真没想到300年后又能见到大痴道人的‘火中之宝’。”曹友卿一听,知道这幅画是宝贝,不肯转手了。几番交涉之后,吴湖帆拿出家中珍藏的商周古铜器,将这个残卷换了下来。 吴湖帆发现换来的画作只是残卷中的残卷,连题跋也没有。后来,由曹友卿再到原卖主处寻找,终于在废纸篓中找到了题跋,恢复了画作原貌。至此,《剩山图》归入吴湖帆的“梅景书屋”。
解放后,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在浙江博物馆供职。当他得知《剩山图》在吴湖帆手上后,内心颇为不安。怕一旦再遭遇天灾人祸,以个人的能力极难保存下来,只有国家收藏才是万全之策。于是,他多次来往沪杭之间与吴湖帆商洽,又请出钱镜塘、谢稚柳等名家从中周旋。吴湖帆被沙孟海的诚心感动,终于同意割爱。1956年,《剩山图》落户浙江博物馆,成为该馆“镇馆之宝”之一。
青花瓷的富春山居图
2010年3月14日上午,在北京举行的全国“两会”记者招待会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提到了《富春山居图》,希望分藏两岸的《富春山居图》能够合一展出。温总理的话引起了海内外人士的广泛关注,使得这幅画再次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喜爱瓷艺的江苏书画家张次绪先生决心要用更易保存的青花瓷将此画完整表达出来。经过近一年的精心试制,连续四次窑烧失败,近日终于将这件稀世珍品烧制成功。
这件硕大的作品,瓷器周长2.12米,重约80斤。画面青花发色温润如玉,亮而不妖,无论是山水树木,亭台楼阁还是流水木舟,皆表现得宁静深远。谈起创作过程,张次绪先生原以为照样临画不是难事,但一入手,却发现谈何容易。把一张完整的巨幅按比例缩画在传统的瓶子上时,则必须要分成几段,画在几个瓶子上,则完全失去了合璧的意义。如果采用超大的缸型瓷器,虽圆周长度可达到要求,但画面不突出,形式又落于俗套。这没想到的困难,并没有让他气馁,为此他数易其稿,综合了现有陶瓷和青铜器如罐、鼎、缸等的优点进行构思,设计了一个以喜庆灯笼为原型,上刻12组如意花纹,下刻36个回形花纹,寓意吉祥如意,喜庆和谐,把青花画面放在外周壁的上半部,显得更加突出和悦目。
富春山居图邮票
2010年3月20日,堪称山水画最高境界的长卷《富春山居图》特种邮票正式发行,特种邮票以《富春山居图》整幅画卷为蓝本,邮票以联票小版张形式,共6枚,全套面值9.30元,邮票规格为60×30毫米。
《富春山居图》黄金典藏长卷画心采用999纯黄金宣纸铸造,各项材质检测均通过国家权威机构的检测,并出具证书;《富春山居图》真丝丝绢珍藏长卷,画芯为纯天然蚕丝丝绢,采用日本二玄社提供的设备及纳米技术高防复制精印而成。(日本二玄社是世界上文物复制水平极高的机构)。
《富春山居图》黄金典藏长卷和《富春山居图》真丝丝绢珍藏长卷,由故宫博物院全程监制,中国国际收藏家协会出品,其制作工艺精良,装裱技术一流,通过现代纳米科技高仿真复制精印而成,原版再现了《富春山居图》的风貌与神韵,是不可多得的两岸国宝书画收藏珍品。
刺绣《富春山居图》
去年的全国两会上,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讲述了一个故事,他说:“元朝有一个画家叫黄公望,他画了一幅著名的《富春山居图》,完成时已79岁,之后不久就去世了。几百年来,这幅画辗转流失,但现在我知道,它一半放在杭州博物馆,一半放在台北故宫博物院。我希望两幅画什么时候能够合成一幅画,画是如此,人何以堪。”总理的一番话语充满了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深情。
一直在观看电视直播的湖南省沙坪湘绣博物馆馆长、天利湘绣有限公司董事长毛勇臻听到温总理的感叹后,马上萌生了一个念头,决定通过湘绣这种艺术形态,绣制一副完整版的《富春山居图》。
2010年底,毛勇臻经多方努力,求得一幅《富春山居图》合并卷全图复制件,力邀省内知名文博专家、原长沙市博物馆副馆长魏明担纲成立绣研专家组,湘绣艺术家罗国斌、黄欢愉等专家指导天利湘绣公司20多位刺绣大师,按照1∶1的比率,绣制长达10米的《富春山居图》极品湘绣合并卷。耗时近五个月即将封针的《富春山居图》湘绣合并卷是一幅完美融合刺绣山水、玺印、词章的湘绣珍品,堪称湘绣“仿古山水名画的绣制与创新的典范”,用画绣结合的手法,还原了“画中兰亭”《富春山居图》长卷一江两岸的秀美、“横看百里、千壑万仞”的宏伟及水天一色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