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拉比能进化吗:(1224)通山县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3:56:27

通山县

通山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 县境南邻江西省武宁、修水县毗邻,东接阳新县,北连咸宁市,西部与崇阳县接壤。最大横距71千米,最大纵距60千米。面积2680平方千米。2004年末总人口416936人。通山地域在战国时为楚地,宋乾德二年(964),即南唐后主李煜即位第二年(遵北宋年号)始置通山县。工业有以低碳硅铁、活性石灰、镁粉为主的冶金业;以大理石、玄武石、水泥为主的建材业;以小水电为主的能源业。农业以山区竹木畜牧、丘陵茶叶油菜、库区水果水产、城效蔬菜苗木为主导产业。

中文名称:通山县行政区类别:县所属地区:湖北省咸宁市下辖地区:辖8镇4乡1区政府驻地:通羊镇地理位置:湖北省东南部面积:3680平方公里人口:41.84万人著名景点:九宫山等耕地:26.6万亩

目录

     

地理概况

地理位置

   通山县

本数据来源于百度地图,最终结果以百度地图数据为准。

 通山县位于湖北省东南部,地处东经114°14′—114°58′,北纬29°51′。以治所通羊镇为中心,西北距咸宁市所在温泉37公里,北距武汉市124公里,东北向径直32公里至石栏桥界的新县,东南向径直41公里至太平山主峰界江西省武宁县,南向径直28.5公里至老崖尖界武宁县,南偏西向径直35公里至老虎头主峰界江西省修水县,西向径直21公里至冷铺崇阳县。县城最大横距71公里,最大纵距60公里。总面积3680平方公里,折合402万亩,占全省总面积的1.44% 。

土地面积

  通山县国土面积2680平方公里。辖8镇4乡1区(九宫山风景名胜区管理委员会)及国营林、茶、农、果、渔、畜牧场21个。184个行政村,15个社区(居委会),1781个村民小组。总人口41.84万人(其中农业人口33.62万人)耕地面积26.6万亩,是一个集老、库、山、穷于一体的山区县。

县情概况

通山 山清水秀

  通山的精魂在山,通山的灵性在水,通山山水摄天地之灵气,聚   

通山县卫星图

日月之精华,便繁衍了42万勤劳智慧的通山人民,孕育了通山悠久的历史和现代文明。   通山是一片文化的土地。据考古记载,早在新石器时代就有人类在这里繁衍生息。刀耕火种。墩头山出土的石斧、石刀,郭家岭出土的甬钟,磨盘山出土的铜剑等,都是通山人民勤劳智慧的象征。通山还有独具地方特色的汉戏、采茶戏、山鼓、民歌或民间故事传说,它们在民间艺苑摇曳生姿,顾盼流芳,被后人视为民间艺术奇葩。青山绿水给了通山人以灵气,心灵手巧的通山人还创造出许多名特优产品,如绣花鞋垫、杨芳酱油、大畈麻饼、横石豆腐、通山粑坨、九宫云雾茶、燕厦火烤鱼、黄沙苦荞酒等。独特的乡土风味,深厚的文化底蕴,这些地方品牌广受外地客商青睐,也让远方游子时时勾超导我尽的乡思。

通山是一片奉献的土地

  在革命战争年代,许多仁人志士以信念为笔,用鲜血作墨,书写了无数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通山先后建立过7块苏区、8个县级以上党组织和苏维埃政权,是湘鄂赣革命根据地的中心。全县十万来人参加革命斗争,2.7万人献出宝贵生命,特别是成子英、陈钟、夏桂花、叶金波等通山人民的优秀儿女,利用无畏的革命精神与气冲斗牛的英雄气概,书写了一个个大写的“人”字。在社会主义建设中,通山人民继承光荣的革命传统,小我成全大局,个人服从国家,献出肥田沃土及美丽的家园,建成富水水库。他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终于用苦涩的汗水浇绿了满山的希望,用勤劳的双手摘取了生活的甘果。

通山是一片美丽的土地

  这里山川秀美,风景旖旎,东有道教名山太平   

通山县

山,南有华中胜景九宫山,西有百洞之山大城山,北有森林公园大幕山,中有“水土乐园”富水湖及“地下长廊”隐水洞,可谓一步一景,景景别致。目前已拿到两块国家级牌子: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九宫山)、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闯王陵),另外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及国家地质公园(隐水洞)正在评审中。

通山是一片希望的土地

  近年来,通山紧紧围绕建设小康型生态旅游大县这一目标,九宫山旅游为依托,开发优势资源,发展特色经济计划,农业形成了“四个产业带”,工业形成了以“四石”、“四”为主的支柱产业,旅游业初步形成了“游山、玩水、探洞、观古居民”的生态旅游格局,基础设施上连接东西南北的阿深、宁樟高速公路即将贯穿该县。目前全县上下心齐气顺劲足,人心思干,人心思进,发展势头非常好,九宫山风电、冶金工业园、石材工业园、小水电梯级开发等一批重点项目进展顺利。经过3至5年的努力,通山有望形成冶金、建材、能源三个销售过10亿元的支柱产业。

行政区划

  截至2006年12月31日,通山县辖8个镇、4个乡、1个管委会。共有17个社区居委会、172村民委员委会。    ?通羊镇?人口41948人,面积223.4平方千米辖6个居委会、23个村委会:新城、马槽桥、南门桥、双泉、凤池、古塔、宋家桥、港口、石航、李渡、岭下、湄港、赤城、井湾、洋都、石宕、柏树下、范家垅、衢潭、大畈程、德船、泉港、郑家坪、黄金咀、新塘下、沙堤、寨下、高坑、茅田??南林桥镇?人口36775人,面积217.3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2个村委会:南林桥、大坪、石垅、青垱、石门、湄溪、罗城、湄港、雨山、南林、港路、高桥、团墩。?厦铺镇?人口20798人,面积345.0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5个村委会:厦铺、厦铺、桥口、竹林、花纹、西湖、藕塘、青山、冷水坪、三宝、双河、瓜坪、西隅、黄荆、宋家、林上。?闯王镇?人口18093人,面积274.6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2个村委会:宝石、刘家岭、界牌、宝石、龟墩、小源、仙崖、大源、高湖、集潭、坳坪、苦竹林、汪家畈九宫山镇??人口34767人,面积267.4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9个村委会:横石潭、韩家、富有、排楼、程许、畈中、横石、南成、寨头、彭家垅。?洪港镇?人口31449人,面积300.2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5个村委会:洪港、三源、贾家源、车田、茅田河、盘田、沙店、杨林、江源、郭源、三贤、洪港、下湾、留咀、西坑、东坪。?大畈镇?人口24861人,面积192.5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3个村委会:大畈、官塘、下杨、西泉、板桥、大坑、白泥、长滩、和平、鹿眠塘、杉木园、隐水、高坑、祝家楼。?黄沙铺镇?人口40056人,面积290.5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7个村委会:黄沙铺、上坳、大地、高槎坪、兰田、西庄、孟垅、中通、晨光、新民、烽火、新屋、柏树、源头、毛杨、梅田、下陈、泉塘。?大路乡?人口30475人,面积95.7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8个村委会:寺下、寺下、神堂、塘下、犀港、界水岭、山口、宾兴会、东坑、新桥、石壁下、洞口罗、吴田、龙岭、焦夏、杨狮坑、坳上焦、石圳、余长畈。?杨芳林乡?人口20782人,面积143.3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9个村委会:杨芳林、新丰、高桥头、株林、杨芳林、横溪、西庄、寺口、郭家岭、晓泉。?燕厦乡?人口33120人,面积182.7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8个村委会:燕夏、燕厦、湖山、畅周、碧水、甘坑、沉垅、洋湖、新铺、北冲、港口、金坑、新屋、新庄、湖畔、马桥、理畈、南洞、潘山。?慈口乡?人口22842人,面积147.4平方千米?辖1个居委会、11个村委会:慈口、大竹、西垅、石印、老屋、山口、茶园、蟠溪、下泉、白岩、乌岩、慈口。?九宫山?总面积196平方公里?

历史沿革

概括

  古籍载,通山地域在战国时为楚地,秦属南郡,汉属江夏郡下雉县,三国属   

通山县地图

吴之武昌郡阳新县,隋改阳新为永兴,唐属鄂州永兴县。

北宋

  乾德二年(964),南唐(遵北宋年号)始置通山县,以通羊、青山二镇各取一字命名,隶鄂州。开宝八年(975)属江南道。太平兴国元年(976)属荆湖北路永兴军,太平兴国二年属江南西道兴国军,太平兴国三年降为羊山镇,不久复为县。崇宁元年(1102)属江西路兴国军,南宋绍兴四年(1134)再次降为镇,翌年复县。元至元十七年(1280)属江淮行省蕲黄道,至元十九年属江西道,至元三十年(1293)属湖广省兴国路。明洪武元年(1368)属兴国府,洪武九年(1376)属武昌府兴国州。清康熙三年(1664)属武昌府。

民国

  期间,本县始终属湖北省辖。元年(1912)属第一区,3年(1914)属江汉道,16年(1927)直属湖北省辖。1930年建中华苏维埃政府时,属湘鄂赣省鄂东南苏区辖。21年(1932),国民县府属第二行政督察区,25年(1936)改属第一行政督察区。   解放后,1949年5月属大冶专署。1952年6月属孝感专区。1958年11月与崇阳、通城合并为崇阳县,1959年3月恢复通山县。1959年11月属武汉市,1962年5月复属孝感专区。1965年6月属咸宁地区。

区域演变

自宋建县至清

  县域未发生大的变化。1929年东南革命根据地形成,经大冶中心县委决议,阳新所属梅田、黄沙、大畈、慈口等地划归通山县辖。这一时期,苏维埃县府与国   

通山县

民县府并存,国民县府的辖域只限于楠林、城关、厦铺一线数点。1933年后,革命趋向低潮,苏区渐转向边缘山区,国民党政区扩展,梅田、黄沙、大畈、慈口等地仍归旧新县辖。1934年5月,湖北省政府决定将阳新县的黄沙、九折、慈口、大畈、燕厦与通山到的富有、横石潭大桥背等地,划为“大畈特别区”,直属湖北省第二行政督察区辖。1935年6月撤销特别区,各地复归原县辖。抗日战争时期的1940年,日军在占领区建伪政权;伪省府将阳新县大畈区划归通山县辖。抗日战争胜利后,阳新、通山两县参政机关争议纷起,经省决议,大畈区仍归阳新县辖。

建国后

  1950年3月大冶行署析出阳新县燕厦、大畈、黄沙等地划入通山。1954年南林区高桥乡的黄泥档、三界宕、张家、孙家、花红等村及雨山乡的廖家山村划归崇阳县。1955年3月,阳新县八区白果乡陈村划归通山县。1971年,通山县杉木、太平、东源等地划归阳新县。

资源优势

  通山县有以大理石、石英石、石灰石、玄武石为龙头的建筑业资源,有以风电、水电、核电、蓄能电为主的能源业资源,有以九宫山、富水河、隐水洞、太阳溪、古民居为主的旅游业资源,有以商品羊、“两鱼一虾”为重点的畜牧、水产业资源,有以低碳硅铁、活性石灰为主的冶金业资源。

矿产资源

  有40余种,已探明中、小矿床14处、矿点95处,矿化点15处。煤矿有石煤、烟煤、无烟煤和沥青煤4种,总储量约1534.7万吨;金属矿资源以钢、钨、锑为主。钢矿总储量约5000万吨,钨矿储量约2.8万吨,锑矿总储量2.2万吨;非金属矿产资源以大理石、白云石等居多。大理石总储量约7000万立方米,白云石总储量约18亿吨,石灰石总储量约20亿吨,巨晶方解石D级储量450万立方米,石英石(硅石)总储量2050万吨,远岭土(耐火粘土)储量500万吨,建筑花岗石总储量5000万立方米。

林特资源

  人均林地和人平木材蓄积量均比全省高1倍以上,楠竹面积40万亩,居全省之首。

旅游资源

  有国家级风景区名胜九宫山,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闯王陵,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省级地质公园隐水洞,太阳山也已经和河北环渤海经济集团签订开发协议,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宝石古民居等,自然人文景观星罗棋布。   通山鸿昌商贸 为通山的旅游产品的更加丰富提供了多种个性化的服务,为来到通山的游客留下难忘的回忆!

电力资源

     

大畈核电站

贮量巨大,其中水电贮量11万千瓦,可供可发的有7.5万千瓦,风电资源仅九宫山装机容量达15.7万千瓦,目前,九宫山风电一期工程已经完工,建成全国最大的高山风力发电站,核电站已经落户通山大畈,蓄能电厚积待发。

人口概况

  “十一五”期间,该县人口和计划生育事业发展目标是:符合政策生育率稳定在95%以上,生育水平稳定在更替水平以下,到2010年全县总人口控制在 44.25万人以内;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出生缺陷率降至5‰以下;出生婴儿性别比趋向正常;逐步扩大避孕节育“知情选择”范围,综合避孕率和避孕有效率分别达到85%和90%以上,育龄妇女享有生殖保健优质服务,初步形成新的婚育观念和生育文化;建立调控有力、管理有效、制度完善的人口和计划生育保障体系和综合治理人口问题的工作机制;80%以上地方基本实现计划生育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的“两个转变”。

经济发展

  通山紧紧围绕经济建设中心,实施农业稳县、工业强县、民营富县、科教兴县的“四大战略”,加快山水、矿产、旅游“三大开发;坚持以改革开放总揽全局,以招商引资促进发展,以结构调整增产增收,以改善环境提供保证,以科学的发展观指导工作,努力打造“活力通山”、“开放通山”、“特色通山”、“信用通山”和“文明通山”。   具有通山特色的经济体系逐步显现。在工业上,形成以低碳硅铁、活性石灰、镁粉为主的冶金业;以大理石、玄武石、水泥为主的建材业;以小数点小水电为主的能源业。在农业上,形成了山区竹木畜牧、丘陵茶叶油菜、库区水果水产、城效蔬菜苗木大产业带和金信作业公司、颚南酿造厂等一批产业化龙头。在旅游业上,形成了“游山——玩水——探洞——观古民居”的旅游格局。一、二、三、产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33.5:32.2。

综合

  2007年全县生产总值(GDP)为 18.66亿元,增长1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5.46亿元,增长7.3 %;第二产业增加值7.04亿元,增长23.3%;第三产业增加值6.16亿万元,增长9.9%。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GDP达4749元,增长15%。按可比价计算,全县GDP总量增长12%。   产业结构进一步优化,2007年全县三次产业结构由原来的31.1:34.8:34.1调整为29.3:37.7:33.0。第一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比上年下降1.8个百分点;第二产业比重增加2.9个百分点;第三产业比重下降1.1个百分点。第一、二、三产业分别拉动GDP增长2.2、8.2、3.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分别为15.9%、59.3%、24.8%,二产业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动力。   经济社会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问题:经济结构仍然不优,增长方式比较粗放,县乡经济整体实力不强,工业经济质效不高,农民持续增收后劲不足,财政实力不强,支出压力仍然很大,改革发展任务更加艰巨。

农业

  农村发展呈现良好局面:我县继续加大对“三农”的投入力度,着力发展现代农业,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2007年全县完成农林牧渔业总产值9.54亿元,比上年增长 18.1%;全年农作物播种面积41.92千公顷,其中,粮食作物播种面积26千公顷,粮食总产量达11万吨,增长2.5%;出栏肥猪16.9万头,增长3%;水产品总量4380吨,增长8.7%;茶叶产量977吨,增长0.9%。全县新造楠竹园1.5万亩,完成柑桔品改1000亩,新发展花椒基地3500亩、油茶基地1000亩。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扎实推进,完成了90个村的村庄规划,实施了38个村的建设试点,整合各类资金2100万元,完成主干道路基36公里,硬化入户道路37公里,新建沼气池520个,新建改建村级办公场所33个,村庄绿化覆盖率达45%。硬化农村公路路面307公里,全县149个行政村已通油(水泥)路,黑化硬化率达到79%。农民收入稳步增长:2007年全县农民人平纯收入达2429元,比上年增长14.6%其中:家庭经营收入1698元,增长13.1%,工资性收入1055元,增长10.3%,转移性收入和财产性收入190元,增长40.7%。

工业、建筑业

  工业生产快速发展,传统产业支撑作用加强。今年以来,县委、县政府全面实施“工业兴县”战略,全县工业经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在产业规划上,继续突出冶金、建材、能源、森工四大产业; 在园区规划上,继续突出“一区二园”(经济开发区、大路工业园和新桥石材工业园。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9.6亿元,增长20.1%,完成增加值6.41亿元,增长23.3%。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7亿元,同比增长30.7%。   建筑业发展态势良好:年末全县共有资质等级以上建筑企业4家,拥有从业人员1130人,完成建产筑产值119620万元,比上年增长137.1%,建筑房屋竣工面积234214平方米,比上年增长155.9 %。房地产开发速度加快,全县房地产开发投资26377万元,比上年增长54.9%,商品房销售面积11429平方米,增长132.7%。

固定资产投资和招商引资

  固定资产投资稳步增长: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12.1 亿元,增长33.9%。其中:城镇固定资产投资87510万元,增长46.7%,农村固定资产投资20200万元,减少3.1%。全年全县城镇施工项目达103个,新开工项目60个。重点项目进展顺利,月亮湾水岸花园一期、水榭天品等住宅小区相继建成,锦秀前程商业步行街已动工兴建,滨河休闲绿化带、九宫路改造工程一在建设,政府办公大楼、行政服务中心、老干部活中心、市民广场、新城客运站、新水厂、广播电视大楼、通山大剧院等项目顺利完工,汉林、汉通两个农贸市场已投入使用。一批标志性建筑顺利完工,城市基础设施更加完善。   我县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招商引资成效突出。全年共引进续建、新开工和准备开工项目94个,合同资金25.9亿元,是上年的2.4倍,到位资金4.63亿元,同比增长35.4%.

国内贸易和市场物价

  消费市场持续升温:2007年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79750万元,增长20.2%。分地域看:县城消费的零售额53559万元,县以下零售额26191万元,分别增长20.6%和19.5%。分行业看:批发零售贸易业零售额68059万元,增长18%;餐饮业7960万元,增长35.8%;其他行业3731万元,增长32%。   全县市场综合物价指数为104.52,其中:居民消费价格上涨4.62%,商品零售价格上涨4.68%,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4.1%。

交通运输和邮电

  交通运输能力不断增强:2007年末境内公路通车里程达1785公里,完成货币工程量22038万元,营运汽车车拥有量992俩,全县全社会货物周转量15300万吨公里,旅客发运量28400万人。   邮电通信业快速增长:全年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2126万元,比上年增长1.1%。年末全县拥有固定电话用户6.01万户,年末移动电话用户达6.5万户,增长8.3%。

财政、金融、保险

  2007年,全县财政收入15008万元,比上年增加25.2%,地方一般预算收入7808万元,增长23.9%。财政总支出为50460万元,增长40.6%。金融环境得到改善,信贷服务加强。2007年末,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218435万元,净增36580万元,增长20.1%;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85276万元,净增贷款24945万元,增长41.3%,金融机构资产质量进一步好转,不良贷款率继续下降。保险事业进一步发展,2007年末,全县保险公司全年保费收入 51420万元,比上年增长8.6%。

科教文卫、旅游

  科技事业不断创新:加快科技推广,全面提升县城科技综合实力,2007年新申报的“生物质燃气”项目,合作协议已与华中科技大学签订,省科技厅已审批;“高钙钝化活性石灰”和“美国杂交杏李”项目也已通过省厅审批立项。目前森泰冶金公司的经济效益突飞猛进,已成为我县的支柱龙头企业,今年上半年完成利税近2000万元。   人才队伍进一步壮大:全县共有各类专业技术人员5196人,其中,高级职称211人,中级职称2208人,初级职称2777人。   教育事业继续发展:全县有各级各类学校共计190所,其中小学159所,普通中学30所,普通中等专业学校1所,幼儿园35所。期末普通中学在校学生32810人,普通中等专业学在校学生148人,小学在校学生46912人。全县有在岗教职员工2662人。高考取得新的成绩,一本二本上线510人。教育资源进一步整合,调减中小学8所,新建学校全面竣工面积2959平方米。   文化事业成果丰硕:打造文化艺术精品工程,创作了一台具有通山民俗特色的大型歌舞音画《白云深处》文化艺术演出。2007年送戏、电影下乡等各项文化活动共1000多场次,组织广场文化活动120余场,大力开展农村文化活动,体现了各种民间演出,丰富了民间生活;主办了群众性的龙舟、登山、象棋、围棋、篮球、乒乓球等体育比赛 ,参加了咸宁市体育舞蹈锦标赛,我县常青组夺得桂冠,   卫生事业健康向上:医疗卫生条件进一步改善,全县医疗卫生机构30个,拥有床位总数708张,卫生技术人员1466人。农村卫生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进展顺利,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比率达 80 %。合作区医疗基金年度余额控制在10%以内。743名符合救助条件的城乡贫困群众得到了大病治疗救助。   旅游开发成效明显。以“提升九宫山,完善隐水洞,开发富水湖”为重点,狠抓了九宫山风景区的创优晋级。九宫山升格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获国家3A级景区授牌, 4A景区验收已顺利通过。2007年共接待游客102.5万人次,实现门票收入425万元,完成综合收入3.82亿元,分别比去年增长83.4%、20.2%、42.5%

人口、人民生活和社会保障

  人口和计划生育工作取得新进展:2007年末,全县总人口44.5人,年内出生4313人,人口出生率9.7‰,年内死亡1604人,人口死亡率3.6‰,人口自然增长率6.1‰。比上年下降了0.2千分点。   城乡居民生活水平继续改善:2007年,全县在岗职工年平均工资12745元,增长24.3%;城镇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6090元,增长17.3%;农民人均纯收入2429元,增长14.6%。   社会保障工作全面发展:2007年全县参加基本养老保险有9208人,参加城镇失业保险有12320人,参加基本医疗保险有291725人,。有8847人享受了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有12532人享受了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社会福利收养性单位床位数为890床。
开放分类:
中国,地理,湖北,行政区划,黄石
 “通山县”相关词条:
咸宁武汉崇阳县通城县黄梅县咸丰县咸宁 武汉 崇阳县 通城县 黄梅县 咸丰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