雏蜂女主被ntr图:90后厌学初探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8:39:23

90后厌学初探

 

 

从小看着长大的小C,调皮、聪明、活泼、好动,才14岁就长到了1.70米,远看是一个大人,近看仍然是童性未改,调皮捣蛋仍旧。自从上初中之后,这种习性变本加厉,有增无减,在学校完全不愿意听课,也不做作业,甚至也不参加考试。他父母实在没有办法就要我介绍送到广州来上寄宿学校,结果不到一个星期,就因频频违反校纪校规,被学校要求劝退。在反复要求下,终于保住了学籍,但是要求在我家里留家反省一周。

 

在这一周时间里简直度日如年,找给他读的那些故事书,都不愿意读,似乎什么书都不愿意看。最为可笑的是,我找了美国盲聋作家海伦.凯勒的自传《我的人生故事》给他看,他翻了一下就说根本看不进去。我主动介绍说,这本书虽然薄,但是,曾经是影响了一个世纪的人,海伦.凯勒既看不见,也听不见,但是,他自学了五种语言,写了许多有世界影响力的著作。小C说,那也没有兴趣,他们那个时代的人,实在没有其他好玩的东西,所以只有读书,不像现在,可以用电脑上网,手机上网,可以看电影,玩游戏,听歌曲,多生动有趣,而看书,太死板了。我让他上网玩一个游戏给我看看。他马上翻出一个刚刚从网上下载的“刺杀隋炀帝”的游戏,很快地翻动着。这个游戏其实就是一台电视短剧,有许多对白,看懂了对白才能够玩。而这种对白文言文与现代文夹杂在一起,而且速度非常快,看得我眼花缭乱,但是,他眼到手到,非常准确,以这点来看,他的阅读速度远远在我之上。

小C答应来广州上学,对父母的唯一要求就是给他买一台可以上网的手机,父母不在广州,买一台手机随时随地可以联系,也在情理之中。可是,有了手机之后,电话打得不多,上网通过QQ聊天,听歌倒不少。学校正是从这里看到这个孩子不太好管教,而且也不好学。酷爱自由,随心所欲,经常找借口请假离开学校。

在我家反省期间,我只准他一天上网一个小时。这一个小时成了他最宝贵的时光。他能够准确地找到那些游戏与电影,快速地下载,他用电脑之娴熟,简直令人惊讶,因为,他从来没有通过正规学校学习过电脑,都是自己瞎摸弄熟的。他打字速度很快,虽然偶尔也用错别字,但是,基本上还是文通字顺,语言生动有趣,用字也基本上准确,看不出是有多差的学生。但是一要他用硬笔写字,他有时会连一个字也写不出来。

有一次,他上网看新闻,提到台湾与中国大陆,于是问我,台湾什么时候可以与大陆统一,然后一起想情人节送什么礼物。我感觉机会来了。我说,为什么要统一呢?他说,不是天天说台湾与大陆要统一吗?统一是祖国大业,让台湾那样游离在外是不行的。这个差生竟然还在想这些问题。我说,什么时候统一,并不取决于台湾,而是取决于大陆的发展。他惊讶地问为什么。

我说,我给你打个比方吧。从前有一家人家有两兄弟,兄长愚钝,也好吃懒做,加上人口又多,结果家里一贫如洗,家人之间经常吵闹,总是闹得鸡飞狗跳;而弟聪明,也勤快,人口少,家庭和睦,发家致富,这个时候,做兄长的就说,我们作为一家人,你不能够独立在外,必须与我们合在一起过。假设,你就是这个弟弟,你会愿意吗?他听后哈哈大笑,天下哪有这样的事情,傻瓜也不愿意啊。我满意地点点头,然后又换了一个角度,讲了另一个故事。

假如反过来,有一家人家,也是兄弟俩,兄长聪明,也勤快,人口多,但家庭和睦,发家致富,文明和谐;而弟弟刚好与刚才的情况相反,而你恰好是那个不争气的弟弟,现在兄长看到你过得穷困潦倒,兄长一家血肉亲情,顿生恻隐之心,说弟弟,你们何必那样辛苦,哥,这里还不差那点银子,你到我这里来,我给你谋份职业,学点本事,咱一家人把日子过好一点。这个时候,你作为弟弟会愿意吗?他连连点头,还是说了一句,只有傻子才不会去。于是我们大笑。

 

我说,是的。台湾与大陆的统一问题,也与这两个兄弟一样。不幸的是,大陆现在是前面那个兄长,而台湾就是后面那个弟弟,现在你明白了为什么台湾不愿意与大陆统一的原因吗?

他恍然大悟,说原来是这么一回事。

 

我们每天一个小时的聊天,我发现他普通话说得特别流畅,表达能力很强,而且还很幽默风趣,不时说点笑话,思维相当敏捷灵活。论辩能力也很强,反应也非常敏捷,似乎见识还很广。也难怪他在学校几乎每次都是因为与老师甚至校长顶嘴而遭受学校劝退的处理,其实,他是一个很优秀,学习能力很强,也很有创造天份的孩子。但是,这个孩子总共才读了不到七年书,却已经换了八间学校,几乎没有一间学校能够留下他。这种情况让我想起日本黑柳彻子的自传体教育小说__《窗边的小豆豆》里的那个异常调皮的小豆豆,和那个巴学园以及巴学园里的极富有耐心与教育智慧的小林宗一校长。小豆豆是极幸运的,这样一个才在小学一年级就被学校开除的六岁小女孩,竟然遇到了小林宗作这样的教育家。因此,就有了后来的世界著名女作家、著作节目主持人的黑柳彻子。日本的教育是没得说的,只要看看日本的国民素质与日本的创造发明数量与质量就可见一斑。那是一个不惜一切代价,全力打造良性教育的国度,他们全部的希望,发展的全部奥秘几乎都在他们的教育上。在日本的教育界,像小林宗作这样的小学校长,只是千千万万个优秀校长中的一个而已。在中国,完全不能够这样期望,也不能够这样要求。

在一个没有能够走上民主法治社会的国家,所谓的教育,大大小小的学校,所做的一切都不过是对学生的创造力来一个阉割而已。而不能够驯服的那些尚留一丝创造天赋的孩子,他们常常被学校排除在校外游荡,或者罚抄写自己的名字三百遍。

十多年前我就听过一个这样的笑话。说一个小学女教师骑摩托车匆忙去上课,没有看到红灯,结果闯了红灯,而且刚好被值勤的警察抓住了。警察问女教师为什么要闯红灯,不想母亲节送什么礼物好呢?女教师红着脸说,因为怕上课迟到,所以没有看见红灯。警察说,看你在是教师的份上,这次就不罚你的款了,“不过”,年轻的警察说,“你必须在一旁把自己的名字抄写三百遍再走。”

 www.asktangz.com

据说这是一个真实发生了的笑话故事。我猜想,那个年轻的警察在学校读书也许就是一个调皮的学生,而且还很可能就因为调皮而被老师罚抄了自己的名字三百遍。

突然想起,半个多世纪前著名作家郁达夫一生虽然极少谈教育,但是他在1940年,在新加坡《星洲日报》创办《教育周刊》时,他写了发刊词,痛斥专制下的教育不过是“去势教育”,新教育的真谛也不仅是科学精神,还有人格的修养和精神的健全,他认为这是“创造物质运用物质的根底”。这无疑是正确的,今天看来,仍然有十分现实的意义。

有意思的是,韩寒这个坏小子,也是以极差生在学校里闻名国内外。记得有一次有记者问他,为什么在学校不好好读书。韩寒的回答令人心酸,也令人深思,他说,其实我并不是不喜欢学习,也不是不喜欢读书,只是不愿意在学校那样的学习。为什么学校的学习就难以激发学生的兴趣?难道学校的所谓教育真的是郁达夫先生所说过的“去势教育”,而富有创造力的生命力强的孩子几乎都是不容易那样被“去势”的,这是90后的孩子中越来越多厌学逃学的原因吧?

互联网时代的知识信息平台,已经大不同于以往了。即使孩子只是上网看看美国的电影,那些英文字幕,其实也可以学到许多英语的。我的一个忘年交,接近90后的小朋友,考到中山大学才一年,就能够读学术英语原著。他在中小学时是玩美国网络游戏的高手,据他自己说,他的外语都是在游戏中学会的,而且学得还很全,不是应试的只会考高分的那种哑巴英语,而是“听、说、读、写”齐头并进的那种。

也许时代不同了,学习的方式与内涵都在发生巨大的变化,而许多人还在用70年代的教育方法牢牢地控制着90年代的孩子,做着毁人不倦的工作。

 

2011年2月22日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