雌雄双剑是谁的武器:当代城市该如何规划设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7:13:53

彼得圣吉在《第五修炼》这本书里面写到:“某一种新的事情正在发生,它必然与我们都有关,因为我们人类,我们每一个人都属于那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城市建筑与我们生活的变化亦如是。在当天研讨会上,国家住建部副部长仇保兴进行了《复杂科学与城市转型》的主题发言,他提出,包括我们的建筑设计,我们的环境设计,我们的城市设计,这些看起来很细微的事情,由简单的单体来组成的城市系统实际上会自动生成极其复杂的发展模式。

仇保兴认为,目前中国的城镇化已进入中后期的特殊阶段,应摒弃初期广为流行的疾风暴雨式的“大开大发”、“大拆大建”,推行“微降解、微能源、微冲击、微更生、微交通、微创业、微绿地、微医疗、微农场、微调控”,这将成为城市转型、生态城和生态住宅规划建设的新原则。

当前,三旧改造,城乡统筹发展等正成为全国各地全力推进的重点工作,然而,城市推倒重建是否就是发展?未来的城市又该如何规划?仇保兴的发言或许能提供借鉴与参考。

城市设计回归生态文明

仇保兴认为,研究城市问题,首先明确城市是一个复杂的自适应系统。最早的城市是以建筑美学为主体形成的,当人类文明发展到工业革命的时期,功能主义的城市涌现,到现今随着经济的不断发展,城市在不断扩张,在功能主义的城市中出现能源枯竭,环境破坏,生态崩溃,大气污染等问题,人类的认识便慢慢转向生态文明,提出宜居生态城市,是一个以人为主体,与大自然共生,自组织系统为主的城市。

“自然界没有简单的事物,只有被人简化的事物,越简化我们就在错误的道路上走得越远。”仇保兴认为,城市作为一种“组织”,其生存发展之道在于不断深化为最能发挥其功能的形态和找到最佳的“生态位”。

而对于目前各地的城市建设,仇保兴归结为“自组织”和“他组织”。其中“自组织”就是自然生长发育的城市,城市系统由众多主体组成,这些主体间呈相互作用的“共生关系”,无独立存在可能;而“他组织”则是上级政府为主导而成立的城市,强调事物的可分割性,目前国内很多经济开发区就是属于“他组织”,同心圆式的环线交通路网和摊大饼式的城市发展模式,形成了城市中心日益严重的交通拥堵、热岛效应加剧、环境恶化,网格式的城市布局也同样扼杀了空间结构的多样性。

不仅如此,在功能分区的倡导下,许多事关百姓日常生活的商业服务设施被隔离在居住区之外,导致现在许多城市空间的开发区在夜间成了鬼城,同时在白天引发了大量的生活拥堵。“这种工业区加生活区的城市发展模式实际上是历史的误解。”仇保兴说,从微观角度来看,只有强调混合土地利用模式是充满活力的,这更符合人的本性和自然复杂结构。

未来不在历史的延长线上

“我们是生活在未来的后面,城市的规划如果没有预见性,我们注定是失败的。”仇保兴说,两三百年前,香港就是一个村庄,但是现在经济无比发达;三十年前的深圳,就是一个小城,但是现在也是一个极其复杂的城市,不认识到这种相互联系,那么城市规划最终会贻害历史。

诺贝尔奖得主普利高津曾说,我们已经走入一个“确定性终结”的时代,必须树立把自然和创造性囊括在内的新自然法则,这种法则不再是基于确定性,而是基于偶然性。

也正基于这种偶然性,可以判断出,未来并不在历史的延长线上,未来是一种动态的,不可捉摸的。城市的未来是一系列的不连续事件的积累,而规划只有承认和适应不可预见性,才有机会在21世纪获得成功。

然而当前,不少地区的规划却是以可预见性来否定城市的突变与生存性,包括城市规划、土地管理。为了行动上的管理方便,不少城市形成了功能分区,尽管是简洁明了,充满秩序的,但实际上割裂了有机构成,形成富人区、贫民窟、城中村、民族村等的对立。“僵化的城市规划和算命先生式的审批制度早就不适应城市发展的内在规律以及充满变化的。”仇保兴说,只有通过规划、设计使我们的城市适应外部各种各样的干扰,最终成为百年建筑,百年历史,我们的城市这才是可持续的,低碳的。

重建城市“微循环”

面对三十年的快速产业化,所有的城市空间格局基本框架已定型,我们应该怎样“补救”呢?

“必须重建城市的微循环。”仇保兴认为,大自然是充满了微循环,这种微循环是大自然的习性,而城市是人类狂妄自大的产物。正因为狂妄自大、无知的构筑,所以城市对生态的冲击极其巨大,80%的废气是城市排放,80%的能源是被城市消耗,80%的温室气体是城市造就,所以城市的转型就要解决这三个80%。

实际上,在“十二”五规划中,拆迁法的改变正是一个关键的启发。显然,城镇化初期的大拆大建的弊端已经被人们深刻的认识到,接下来以城市为单元来实现节能减排应对气候变化的要求日益明确。

仇保兴认为,城市需要进行“微循环”调整,包括微降解、微能源、微冲击、微更生、微交通、微创业、微绿地、微医疗、微农场、微调控。

他认为,首先要对微循环做微降解。垃圾的循环、水的循环、材料的循环,各种各样的循环,把城市恢复到大自然的微循环的状态。举个例子,在中文大学的旁边,就有一个污水厂,但大学每个楼宇都应该微循环,减轻这个污水厂的压力,把他的废气分解、回收、利用,燃烧转化成能源。

第二是微能源。目前传统的集中电力供热,整体效率≤30%,我们用70%的能源消耗在输电系统,这是巨大的浪费。建筑的结构就是挡风挡太阳,但我们把风能、太阳能利用起来,这一切就会变得更美好。农村的房子是灰色的瓷土作为吸热墙,把太阳能吸收储存起来,晚上再把这个能源释放出来。

第三是微冲击。城市为什么被大自然冲击巨大,就因为城市不是一个自然体。所以城市规划的新原则,就是不改变原来地表、生态和山水城格局等,每一个城市的单元都力求零排放,自循环。例如在一个街道旁边的小天然湿地,就能够削减雨水的洪峰,同时能够冲击雨水带来的污染物,得到人工系统的回收,使流向河流的污染物减少95%。

第四是倡导微更生。所有的城市是历史的,如果减少了大拆大建,我们能减少大量的二氧化碳气体的排放,我们能够实现历史与未来共存,包括北京的菊儿胡同,上海的新天地,“鞍山新村改造”等都是实现了“有机更生”。

举个例子,二战后的欧洲曾经想推倒重建,但时间关系最后就按照原来的城市格局来更新调整。但现在,这些历史的建筑成为几千万、上亿的游客观光的资源,不需要消耗能源,随着时代的发展,这些资源不断的增值,当时无可奈何的选择变为现在历史永恒的智慧。

第五是微交通。城市最稀缺的是空间资源。步行的空间利用率是小汽车的50倍,我们的自行车空间利用率是自驾车的20倍,按道理讲,应该把空间利用率最高的交通工具放在顶端,但是我们没有这样做,我们经常把最浪费的、能耗最高的交通工具摆在第一位,这就是我们的失败,我们许多城市是机动车可达,但是步行和自行车不可达。

第六,微创业。现代化的通讯工具,高速信息化,是创业的空间虚拟化,小型化,新加坡的“创业无定所”,硅谷的“车库的革命”,都使我们想到如果在任何一个地方,只要不干扰环境,都可以批准作为创业的场所。北京的798就是从原来一个废气的工厂变为最具有创意的城区。

第七是微绿地。微绿地从美化景观到节能减排都有很好效果。建筑外立面绿化与外遮阳可以减少夏季50%空调。在夏天我们停车的时候都希望能够停在树荫底下,为什么,因为停在树荫底下和没有停在树荫底下的车子的温度相差10多度,甚至更高。

第八是微医疗。建立社区医院和家庭医生、全科医生,加上现代化的网络诊断,因为小型的医院,没有现代化的诊断体系,可以用网络诊断的方式,从重医疗到重预防,我们恢复中医的传统,减少慢性病的发生和开支,我们把这个社会就变得无比的美好。

第九是微农场。把我们生物的供应链搞得无比的遥远、漫长,任何一个环节都是能耗,都是不确定的污染,都是食物的风险。我们在每一个建筑、城市、小区都能产出一个微农场,与现代的技术相结合。

第十是微调控。如果我们每一个社区是自治的、健康的、低摩擦的,和谐的,我们的城市就充满了生机,我们就会零冲突。当我们所有的政府都处在数字的管辖之下,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受到市民们严厉的监督,每一个公务员都奋起,政府就变得更加清廉、更加良治,社会就会更加美好。

台北市政府都市发展局主任秘书张刚维:

我们要关闭所有垃圾掩埋厂

垃圾掩埋场选址问题一直都备受各地市民关注,其之所以备受关注,是担心垃圾焚烧会破坏周边的环境,影响生活。

在本次研讨会上,台北市政府都市发展局主任秘书张刚维提出说,台北市目前正逐步推进,努力把区域内所有的垃圾掩埋场关闭,此举具体措施于广佛两地来说,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从规划的角度来看,其实台北市的行政区域、空间范围区域不是很大,约271平方公里,居住人口大概263万,呈盆地地形,背山面海。也正如此,台北市不管把垃圾掩埋在哪里,都会造成污染。

张刚维说,垃圾掩埋场是一个利弊的设施,放在谁的家附近,谁都不愿意,所以在台北市找一个地方设置为垃圾掩埋场几乎是一个不可能的任务。有鉴于此,台北市推行垃圾不落地和随带征收费。具体来说,市民要向政府花1元购买垃圾袋,这样,市民扔垃圾时,就会意识到自己扔出去了1元钱,财产损失带来的触动会使他们尽全力减少垃圾。

在推行这个政策时候,台北市政府会派人到每个村说明这样做的好处在哪里。由于垃圾袋要向政府花钱购买,垃圾也有所减少,同时在学校对小孩进行教育,小孩子回到家里也会监督父母。

而通过该政策的实施,台北市的垃圾量从2000年到2010年减少了65%,垃圾几乎都可以用分类的方式回收利用,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我们的目标是希望台北市成为一个零废弃的城市,不需要做掩埋场,所以后来掩埋场关掉之后就不再开了。”张刚维说。

启动老年地产市场解决老年居住问题

老龄化社会的到来已经是不可忽视的一个现象。在此次研讨会上,中国房地产研究会人居环境委员会开彦提出,要启动我国老年地产市场。

与国际社会相比,我国老年人的居住问题将有三个特点:第一是老年人口持续增长,老龄化比重不断提高,老年人口基数大;第二是高龄化发展平稳,低龄老人增长迅速;第三是纯老家庭老年人速度增加。根据分析估计,我国城市在十年内将有大约三分一和一半的老年人在政策支助和子女的帮助下获得具备改善生活质量的条件,也就是近2000万个老年家庭需要住房的改善。这一数量是十分惊人的,也使我国的老年住宅房地产业具备发展的巨大潜力和巨大价值的市场。

由于欧美各国和亚洲日本、新加坡等国的老龄化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因此经过多年摸索,各自形成了一套适合自身的对策。这些地方建立起的老年住宅社区内一般都建有社区中心,提供交友、娱乐、健身、医疗、学习、创作和园艺等空间,为居住者提供服务。

以英国为例,当地规定从2011年起,所有社会住宅必须按照终生住宅标准建设,而至2013年,所有新建住宅必须符合终生住宅标准,这为将来的老年人能终生居住在自己的住宅中,尽肯能多地享受独立生活的乐趣与自尊,并在需要时能得到及时照顾提供了物质基础。

开彦认为,目前我国启动老年住宅房地产最大的难点在于,人们对于老年地产的认识仍然停留在老年公寓、老人院基点上;对如何提升老年人的人生价值,增强自尊、自信力和生活尊严缺乏正确理念和想象力。我国现行老年养老模式仍然停留在传统福利机制内,养老地产政策导向不明确、开发老年地产投入产出不平衡、老年配套负担重、社会管理不到位等造成老年地产市场迟迟不能形成。建议通过示范项目的建设,先沿海后内地、先南方后北方地逐步展开,为启动以开发企业单位为主体的老年地产市场开发事业发展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