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美交警大队电话:中华和谐文化的特点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3 08:47:42
 

  和谐文化在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的发展过程中,已形成了自身独有的特点:

  其一,融突性。世界是多元、多样的,各国、各民族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宗教信仰、语言文字、行为规范、社会风尚也是多元的。于是,矛盾、冲突在所难免。和合蕴含矛盾、冲突,也蕴含协调、沟通、和平,由和而谐而合,谐与合是和的价值目标,只有和才能通达谐与合。这就把矛盾、冲突导向和谐、和合,而不是导向非此即彼的对立,导向你死我活的战争。

  其二,有序性。《周易》说:“天道变化,各正性命,保合太和,乃利贞。首出庶物,万国咸宁。”时空在变化,只有与时俱进,才能适应时代变迁的需要。变化虽是原有秩序的打破,但经调整、协调,又使不同的事物各得其所,各安其位,各尽所能,各司其职,又进入有序状态,而保持其和谐,即“保合太和”状态。有序而协调发展,就是一种不同事物之间互相配合、支持、理解、沟通、协调、和谐、和合的发展状态。

  其三,日新性。《周易》说:“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日新、创新而生生不息,是和谐、和合不竭的生命力和生命智慧。日新是和谐文化永久的动力,创新是和谐文化持续的活水。只有在和谐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氛围中,才能更好更快地推进日新、创新的实现。

  其四,笃行性。中华和谐文化讲“知行合一”,孔子讲“听其言而观其行”,“言必信,行必果”。中华和谐文化强调在实践的笃行中获得日新、创新的资源,获得新事物、新生命化生的动力。《中庸》讲“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学问思辨关键在行,实行了就要见成效。这种笃行精神,培育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意志和精神。尽管各国、各民族笃行的形式、内涵各有不同,但“道并行而不相悖”,都可通达和谐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