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诺什经典童话集:世界地理概况1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4:05:38
世界地理概况

  1.世界海陆分布有什么特点?

  地球的表面大部分是海洋,陆地只占一少部分。地表的总面积约51,000万平方公里,其中海洋的面积约36,000万平方公里,占地表总面积的70.8%;陆地面积约14,900万平方公里,占地表总面积的29.2%。也就是说地球的表面七分是海洋,三分是陆地。

  地表的陆地被海洋分隔成大小不等的许多块,通常人们把海洋所包围的大面积陆地叫做大陆,小块陆地叫做岛屿。大陆及其附近的岛屿合称为洲。这样,地表的陆地共分6块大陆: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北美大陆、南美大陆、南极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

  地表的海洋是相互沟通的,形成了统一的世界大洋。根据海陆分布形势,可把世界海洋分为四部分: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其间没有什么天然的界线,通常以水下的海岭或某条经线为分界的。

  世界海陆分布形势大致有以下特点:

  第一,陆地主要集中于北半球,这里陆地占北半球总面积的五分之二,并在中、高纬度地带几乎连成一片。在南半球,陆地面积占五分之一,而且在南纬56°~65°地带几乎全是海洋。但是,北半球的极地是一片海洋,南半球的极地却是一块大陆。

  第二,除南极大陆外,所有大陆都南北成对分布:北美大陆和南美大陆、欧洲大陆和非洲大陆、亚洲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每对大陆之间都是地壳破裂地带,并形成较深的“陆间海”,其间岛屿众多,火山地震活动频繁。

  第三,大部分大陆的轮廓都是北宽南窄,呈倒置三角形。亚欧大陆、非洲大陆、南美大陆和北美大陆都非常典型;澳大利亚大陆也具有北部较宽的特点,只有南极大陆例外。

  第四,弧形列岛和较大的岛屿多位于大陆东岸。亚欧大陆、北美大陆和澳大利亚大陆东岸都有一连串向东突出的岛弧,岛弧外侧为一系列深海沟。大陆西岸的岛屿则不成弧形排列,较大的岛屿也少,唯一例外的是不列颠群岛。

  第五,大西洋东西两岸的轮廓非常相似,海岸线彼此几乎吻合,仿佛是由一块大陆分离开来似的。

  2.世界陆地地形结构有哪些基本特征?

  地球表面高低相差悬殊,形态变化多端。陆地地形通常分为平原、高原、盆地、山地和丘陵等类型。它们以不同的规模在各大陆上交互分布,共同构成表面崎岖不平的外貌。

  陆地上的山地,有两条巨大的高山带:一条为环太平洋高山带,沿太平洋两岸作南北向分布,即纵贯美洲大陆西部的科迪勒拉—安第斯山系和亚洲及澳大利亚太平洋沿岸与东亚岛弧上的山脉。另一条略成东西向,横贯亚欧大陆中南部及非洲大陆北缘。其西部即阿尔卑斯山系及阿特拉斯山脉,进入亚洲后,与土耳其高原南北两侧的山脉、兴都库什山脉、喀喇昆仑山脉、喜马拉雅山脉等连为一体,又经中南半岛西部山地,一直延续到巽他群岛的南列岛弧和环太平洋高山带相接。两大高山带,是阿尔卑斯运动的产物,地势高峻、雄伟,多火山、地震。

  陆地上的平原,一般分布在大陆的中部,其东西两侧多被高山环绕,形成南北纵列的三大地形带,以美洲大陆为最显著,澳大利亚大陆也有类似的地形结构。但在亚欧大陆上,平原主要展现在东西向高山带以北,如中欧平原、东欧平原、西西伯利亚平原、土兰平原等;南面,平原多为大河冲积而成,并分布于高原之间,如美索不达米亚平原、印度河—恒河平原,以及我国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等。

  陆地上还广泛分布着大片隆起的高原,它们一般以前寒武纪古陆块为核心,地壳相对较稳定,地面起伏不大。如非洲大陆的高原,亚欧大陆的中西伯利亚高原、蒙古高原、阿拉伯高原、德干高原,南美大陆的巴西高原,澳大利亚大陆的西北部高原等。南极大陆与非洲大陆相似,也以高原为主,但上覆巨厚的冰层。此外,在陆地上还有一些镶嵌在年轻山脉之间的高原,地壳活动比较强烈,海拔较高,地面起伏也很大,如青藏高原、安纳托利亚高原、伊朗高原,以及分布于科迪勒拉—安第斯山系中的一些山间高原等。

  3.什么叫岛屿、群岛、半岛?

  散布在海洋、河流或湖泊中的小块陆地叫做岛屿。世界岛屿面积约占陆地总面积的7%,最大的岛屿是处在北美洲东北部的格陵兰岛。彼此相距很近的许多岛屿合称为群岛,如马来(南洋)群岛、西印度群岛等。半岛是伸入海洋或湖泊中的陆地,三面临水,一面与陆地相连,如阿拉伯半岛、中南半岛等。

  4.地槽—地台说对现在世界海陆分布和地表形态是怎样解释的?

  地槽—地台说是传统的大地构造学说。1859年美国的霍尔在对阿巴拉契亚山地的研究中,结论认为山脉是在地壳的巨大拗陷中形成的。1873年丹纳把这种拗陷地带叫做地向斜(又译为地槽)。1885年,休斯又首先提出地台概念,他认为地台是地壳上稳定的地区。1900年法国E·奥格在他的《地槽和大陆块》一书中,才把地壳划分为地槽和地台两种基本构造单元。

  地槽—地台学说产生后,从十九世纪末到现在,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在产生大地构造动力来源的看法上又有两种观点:一是认为以地壳的垂直运动(升降运动,振荡运动)为主;一是认为以地壳的水平运动为主。其中以垂直运动的观点占主要地位。

  槽台论认为,地球表面分布高峻的山脉或岛弧的地区,都曾是地壳的活动地带—地槽,这里地壳升降运动的幅度和速度都较大,沉积物达到很大的厚度,构造变动和岩浆活动强烈,变质作用显著。地台也称陆台,代表地壳上比较稳定的地块,其轮廓呈浑圆状,在现代地形上一般表现为丘陵起伏的波状平原、低山绵延的大片高原或微倾的大陆架浅海地区。这里除幅度不大的整体升降运动外,构造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等都不如地槽强烈。

  地槽发展到一定阶段时,就由下沉而转为上升,经过褶皱变质,逐渐变成稳定的陆台。在地壳演化的不同地质时期内,都有一部分地槽向陆台转变,因而地槽的面积就逐渐缩小,陆台的面积逐渐扩大。1945年黄汲清教授提出多旋回说,认为地槽向地台的转化一般都经历了由量变到质变的多旋回发展过程,即一个褶皱带的形成往往是经历了多次造山运动。1959年,陈国达教授根据地台活化现象,提出地洼说,认为由地槽区(活动区)转化为地台区,只是达到相对稳定,并不是地壳发展的最后形式和阶段,在一定条件下,它还可以转化为新型活动区—地洼区。

  根据槽台论的基本观点,地壳的发展和地表形态的演化,大致经历了如下几个主要发展阶段:

  (1)太古代和元古代。地壳普遍处于不稳定的地槽状态,造山运动比较频繁。那时地表还没有广阔的大陆,到元古代中期,开始出现广大的相对稳定地区,逐渐转化为古陆台。如非洲陆台、南美陆台、澳大利亚陆台、印度陆台等组成的冈瓦那古陆,以及北方的俄罗斯陆台、西伯利亚陆台、中国东部陆台、北美陆台。它们被蒙古地槽、乌拉尔地槽、加里东地槽、阿巴拉契亚地槽和古地中海地槽所隔开。此外,还有科迪勒拉地槽、安第斯地槽、西太平洋地槽等。

  (2)古生代后期。加里东运动发生,这在加里东地槽、蒙古地槽北缘、阿巴拉契亚地槽北段等表现尤为强烈,使原来的沧茫海底,褶皱成山,陆地范围扩大。

  (3)石炭纪到二迭纪。海西运动掀起,许多地槽区先后褶皱隆起。中国的大部、欧洲中部、北美东部、非洲西北部、澳大利亚东部,以及亚欧之间的山脉都是海西运动的产物。这时亚欧大陆连成一体,陆地面积空前扩大。而冈瓦那古陆出现分裂趋势,局部地区发生拗陷和下沉,海水侵入。

  (4)从侏罗纪开始到白垩纪。太平洋运动(称旧阿尔卑斯运动)使环太平洋地槽靠大陆部分的内带发生强烈的褶皱,造成东亚大陆边缘和美洲西部高大山系,陆地又向外扩展一步。与此同时,在一些相对稳定的陆台区,地壳又重新趋于活动,产生断裂,大规模岩浆侵入和喷发,以及大幅度的拗陷。到中生代末,冈瓦那古陆彻底解体,南方各大陆及印度洋、南大西洋已基本形成。

  (5)新生代。这是最终形成现代地表形态的一个发展阶段,通过第三纪中期开始的新阿尔卑斯运动(也称喜马拉雅运动),古地中海地槽发生强烈褶皱,形成了横贯东西的、年轻高大的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环太平洋地槽的外带也相继褶皱上升,形成东亚岛弧山脉和美洲西岸山脉。新阿尔卑斯运动的影响还扩及大陆的其它地区,如中亚、西欧等古生代褶皱带又被抬升和断裂,东非大裂谷继续扩大,并有大规模玄武岩喷发活动,等等。

  到第三纪末,全球海陆分布轮廓和起伏形态已接近现代。

  5.大陆漂移说是怎样解释现在海陆分布和地表形态的?

  1912年德国的气象学家魏格纳在法兰克福地质协会和马尔堡科学协进会上先后作了“从地球物理学的基础上论地壳轮廓(大陆与海洋)的生成”和“大陆的水平位移”的两次演讲,正式提出了大陆漂移学说。魏格纳对大西洋两岸的轮廓作了有趣的拼接,发现两岸的凹凸巧妙地吻合。并从地质学的研究成果中寻找证据:非洲南部东西走向的褶皱山—开普山脉,与南美洲布宜诺斯艾利斯山脉一致;非洲西部巨大的片麻岩高原与巴西片麻岩高原几乎一样;著名的非洲金刚石产在金伯利岩中,在巴西也能找到;石炭二迭纪南方冈瓦那大陆出现大面积冰盖,南美洲的冰川漂砾一部分来源于南非;在大西洋北部的两岸,有三条并列的古老褶皱带,从此岸延伸到彼岸;西班牙半岛上的山脉与美国东部阿巴拉契亚山脉都是遥相对应的海西褶皱带;英国的苏格兰、爱尔兰高地与加拿大的纽芬兰和拉布拉多高原,都属加里东褶皱带;苏格兰西北部及赫布里底群岛的片麻岩山系与拉布拉多北部元古界片麻岩山系相呼应。魏格纳把大西洋两岸地质条件相似性,比作被撕破的报纸,不仅参差不齐的边可以吻合,连印刷的文字也可以拼合。

  其次,石炭—二迭纪的舌羊齿化石,广布于冈瓦那大陆;早二迭世的中龙化石(淡水爬行类)发现于南非和巴西这一事实,也能解释为这些陆地目前虽远隔重洋,但在石炭—二迭纪时,应该是联在一起的一块大陆。

  近年来,剑桥大学的布拉德等人用计算机处理拼接大西洋两岸,在大陆坡195米深处显示了良好的吻合。

  魏格纳用大西洋两岸地质学和古生物学方面的大量详细的相关现象,指出在古生代全球只有一块陆地(泛大陆),周围是一片广阔的海洋(泛大洋)。到了中生代,由于地球自转产生自东向西的潮汐摩擦力和从两极向赤道方向的离心力切向分力的作用,泛大陆开始分裂和漂移。漂浮在玄武岩硅镁层(又称玄武岩层)基底上的花岗岩质的大陆,都自两极向赤道和自东向西漂移,美洲漂得最快,亚、澳大陆漂得最慢。首先美洲和欧、非洲之间形成大西洋,接着澳大利亚和南极洲之间出现印度洋。这一漂流过程很缓慢,直到第四纪初期才形成象现代世界上海陆分布的轮廓。魏格纳认为地球上的山脉也是大陆漂移的产物,如纵贯南北美洲大陆西岸的科迪勒拉山系,就是美洲大陆向西漂移滑动过程中,受到太平洋玄武岩基底的阻挡,被挤压褶皱形成的;亚洲东缘的岛弧群,是陆地向西漂移时留下的残块;东西向的各大山脉,如阿尔卑斯山、喜马拉雅山等,是大陆从两极向赤道挤压的结果。

  大陆漂移说问世以后,向传统的大陆固定论和大洋永存说提出了挑战,曾在本世纪二三十年代盛行一时,但终因当时还没有发现地壳大规模水平位移的正面数据,而逐渐消沉下来。到了五十年代,由于地球物理勘探的广泛应用,为地质学积累了大量资料,特别是古地磁研究的飞速发展,促使更多人接受了大陆漂移的论点。洛德·布莱克特和基思·朗康等测定了许多地区的古地磁位置,发现只能用大陆漂移理论才能解释。例如,将欧美两洲一系列的不同地质时代的岩石标本测定后,画出这两洲的古地磁极移动的曲线,从理论上讲,这两条线应当重合,因为只有一个地磁场。但是,这两条线并不重合,时代越老,相距越远,古生代相距最远,其距离正好相当于目前大西洋的宽度,如果将这两大洲紧密拼接起来,则古地磁极移动的曲线也正好吻合。这就是古地磁学对大陆漂移说提供的证据。海底扩张说的出现,也客观地证实了大陆确实发生过移动,这样使沉默已久的大陆漂移说又重新复兴起来了。

  6.板块构造学说对于海陆分布和地表形态是怎样解释的?

  板块构造学说是1968年法国地质学家勒皮雄与麦肯齐、摩根等人提出的一种新的大陆漂移说,它是海底扩张说的具体引伸。

  板块构造,又叫全球大地构造。所谓板块指的是岩石圈板块,包括整个地壳和莫霍面以下的上地幔顶部,也就是说地壳和软流圈以上的地幔顶部。新全球构造理论认为,不论大陆壳或大洋壳都曾发生并还在继续发生大规模水平运动。但这种水平运动并不象大陆漂移说所设想的,发生在硅铝层和硅镁层之间,而是岩石圈板块整个地幔软流层上像传送带那样移动着,大陆只是传送带上的“乘客”。

  勒皮雄在1968年将全球地壳划分为六大板块;太平洋板块、亚欧板块、非洲板块、美洲板块、印度板块(包括澳洲)和南极板。其中除太平洋板块几乎全为海洋外,其余五个板块既包括大陆又包括海洋。此外,在板块中还可以分出若干次一级的小板块,如把美洲大板块分为南、北美洲两个板块,菲律宾、阿拉伯半岛、土耳其等也可作为独立的小板块。板块之间的边界是大洋中脊或海岭、深海沟、转换断层和地缝合线。这里提到的海岭,一般指大洋底的山岭。在大西洋和印度洋中间有地震活动性海岭,另名为中脊,由两条平行脊峰和中间峡谷构成。太平洋也有地震性的海岭,但不在大洋中间,而偏在东边,它不甚崎岖,没有被中间峡谷分开的两排脊峰,一般叫它为太平洋中隆。海岭实际上是海底分裂产生新地壳的地带。转换断层,是大洋中脊被许多横断层切成小段,它不是一种简单的平移断层,而是一面向两侧分裂,一面发生水平错动,是属于另一种性质的断层,威尔逊称之为转换断层。两大板块相撞,接触地带挤压变形,构成褶皱山脉,使原来分离的两块大陆缝合起来,叫地缝合线。一般说来,在板块内部,地壳相对比较稳定,而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则是地壳比较活动的地带,这里火山、地震活动以及断裂、挤压褶皱、岩浆上升、地壳俯冲等频繁发生。

  是什么力量驱使板块进行运动呢?

  按照赫斯的海底扩张说来解释,认为大洋中脊是地幔对流上升的地方,地幔物质不断从这里涌出,冷却固结成新的大洋地壳,以后涌出的热流又把先前形成的大洋壳向外推移,自中脊向两旁每年以0.5~5厘米的速度扩展,不断为大洋壳增添新的条带。因此,洋底岩石的年龄是离中脊愈远而愈古老。当移动的大洋壳遇到大陆壳时,就俯冲钻入地幔之中,在俯冲地带,由于拖曳作用形成深海沟。大洋壳被挤压弯曲超过一定限度就会发生一次断裂,产生一次地震,最后大洋壳被挤到700公里以下,为处于高温溶融状态的地幔物质所吸收同化。向上仰冲的大陆壳边缘,被挤压隆起成岛弧或山脉,它们一般与海沟伴生。现在太平洋周围分布的岛屿、海沟、大陆边缘山脉和火山、地震就是这样形成的。所以,海洋地壳是由大洋中脊处诞生,到海沟岛弧带消失,这样不断更新,大约2~3亿年就全部更新一次。因此,海底岩石都很年轻,一般不超过二亿年,平均厚约5~6公里,主要由玄武岩一类物质组成。而大陆壳已发现有37亿年以前的岩石,平均厚约35公里,最厚可达70公里以上。除沉积岩外,主要由花岗岩类物质组成。地幔物质的对流上升也在大陆深处进行着,在上升流涌出的地方,大陆壳将发生破裂。如长达6,000多公里的东非大裂谷,就是地幔物质对流促使非洲大陆开始张裂的表现。

  根据板块学说,大洋也有生有灭,它可以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也可以从大到小,从小到无。大洋的发展可分为胚胎期(如东非大裂谷)、幼年期(如红海和亚丁湾)、成年期(如目前的大西洋)、衰退期(如太平洋)与终了期(如地中海)。大洋的发展与大陆的分合是相辅相成的。在前寒武纪时,地球上存在一块泛大陆。以后经过分合过程,到中生代早期,泛大陆再次分裂为南北两大古陆,北为劳亚古陆,南为冈瓦那古陆。到三迭纪末,这两个古陆进一步分离、漂移,相距越来越远,其间由最初一个狭窄的海峡,逐渐发展成现代的印度洋、大西洋等巨大的海洋。到新生代,由于印度已北漂到亚欧大陆的南缘,两者发生碰撞,青藏高原隆起,造成宏大的喜马拉雅山系,古地中海东部完全消失;非洲继续向北推进,古地中海西部逐渐缩小到现在的规模;欧洲南部被挤压成阿尔卑斯山系,南、北美洲在向西漂移过程中,它们的前缘受到太平洋地壳的挤压,隆起为科迪勒拉—安第斯山系,同时两个美洲在巴拿马地峡处复又相接;澳大利亚大陆脱离南极洲,向东北漂移到现在的位置。于是海陆的基本轮廓发展成现在的规模。

  7.地球上的五个基本气候带是怎样划分的?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关于气候带的划分原则和方法,是随着气候学的发展历史而不断演进的。最早古希腊学者亚里斯多德曾以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为界,把地球上分为热带、南温带、北温带、南寒带和北寒带等五个气候带。它是完全按照天文因素,即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也就是根据地球表面各地获得太阳光热的多少来划分的。因此,这种分法通常称之为天文气候带。但它的名称是气候名称,可见天文五带是气候带的基础。另外,以回归线和极圈四条纬线划分的五带,都是一定的纬度地带,所以又可以说五带是纬度带。

  热带:在南、北回归线之间,这是地球上唯一阳光能够直射的地带,地面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多。热带地区气候终年炎热,四季和昼夜长短变化都不明显。

  寒带:南、北极圈以内的地区。北极圈以北的地区是北寒带,南极圈以南的地区是南寒带。寒带地区,太阳斜射得很厉害,一年中有一段时间是漫长的黑夜,因此,获得的太阳光热最小,故称寒带。这里气候终年寒冷,没有明显的四季变化,有极昼、极夜现象。

  温带:是南、北回归线和南、北极圈之间的广大地区。北回归线和北极圈之间为北温带,南回归线和南极圈之间为南温带。温带地区,地面阳光斜射,寒暖适中,得到的光热比热带少,但比寒带多;冬冷夏热,四季分明;夏季昼长夜短,冬季昼短夜长,昼夜长短变化明显。

  天文气候带没有考虑下垫面的性质和大气环流与洋流的热量输送,显然是不妥当的。而气候学上通常用等温线为划分气候带的界线,这叫温度带。早在1879年苏潘就提出以年平均气温20℃和最热月10℃等温线划分三个气候带。1953年发表的柯本气候分类法,以气温和降水两个气候要素为基础,并参照自然植被的分布,把全球分为五个气候带,即A热带,B干带,C温暖带,D冷温带和E极地带。以等温线作为划分气候的界线,比起天文气候带的划分来,前进了一步。

  8.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纬度位置、大气环流、海陆分布、洋流和地形是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前二者是全球性的地带性因素,后三者是非地带性因素。

  纬度位置是影响气候的基本因素。因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纬度不同的地方,太阳照射的角度就不一样,有的地方直射,有的地方斜射,有的地方整天或几个月受不到阳光的照射。因此,各地方的太阳高度角不同,接受太阳光热的多少就不一样,气温的高低也相差悬殊。一般是纬度越低,气温越高;纬度越高,气温越低。各地区所处的纬度位置不同,是造成世界各地气温不同的主要原因。

  大气环流是形成各种气候类型和天气变化的主要因素。大气圈内空气作不同规模的运行,统称为大气环流。它是大气中热量、水汽等输送和交换的重要方式。大气环流的表现形式有行星风系、季风环流、海陆风、山谷风等,人们平常讲的大气环流,主要是指行星风系。大气环流对气候的影响十分显著,赤道低气压带上升气流强烈,水汽易于凝结,降水丰富;副热带高气压带下沉气汽盛行,水汽不易凝结,雨水稀少;在信风带气流从纬度较高的地区流向低纬度地区,水汽不易凝结,一般少雨。但在大陆东岸,信风从海上吹来,降水机会较多;在大陆西岸,信风从内陆吹来,降水就少。在西风带控制的地区,大陆西岸风从海上吹来,水汽充沛,降水丰富,越向内陆水汽越少,降水减少;大陆东岸,西风从内陆吹来,降水较少。一般说来,上升气流和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气流,气温由高变低,水汽容易凝结,降水机会较多;下沉气流和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气流,气温由低变高,水汽不易凝结,降水机会就少。因此,在不同气压带和风带控制下,气候特征,尤其是降水的变化有显著的差异。加之风带和气压带随季节的移动,从而形成各种不同的气候类型。

  海陆分布改变了气温和降水的地带性分布。由于海洋和陆地的物理性质不同,在强烈的阳光照射下,海洋增温慢,陆地增温快;阳光减弱以后,海洋降温慢而陆地降温快。海洋与陆地表面空气中所含水汽的多少也不同,一般说来,在海洋或近海的地区,气温的日变化和年变化较小,降水比较丰富,降水的季节分配也比较均匀,多形成海洋性气候。因此,在相同的纬度,处于同一气压带或风带控制之下的地区,由于所处的海陆位置不同,形成的气候特征也不同。

  地形的起伏能破坏气候分布的地带性。地形是一个非地带性因素,不同的地形对气候有不同的影响。在同一纬度地带,地势越高,气温越低,降水在一定高度的范围内,是随高度的升高而增加。因此,在热带地区的高山,从山麓到山顶,先后出现从赤道到极地的气候变化。另外,高大的山脉可以阻挡气流的运行,山脉的迎风坡和背风坡的气温与降水有明显的差异。

  洋流对其流经的大陆沿岸的气候也有一定的影响。从低纬度流向高纬度的洋流,因含有大量的热能,对流经的沿海地区,起有增温增湿的作用;从高纬度流向低纬度的洋流,水温低于周围海面,对所流经的沿海地区有降温减湿作用。因而在气温上,洋流可以调节高、低纬度间的温差,在盛行气流的作用下,使同纬度大陆东西岸气温显著不同,破坏了气温纬度地带性的分布。

  9.世界气候的分布有什么规律?它的成因是什么?

  世界气候的分布规律,直接表现在各气候类型的排列组合上。一般可分为纬度地带性、非纬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三方面。

  (1)纬度地带性。这是世界气候分布的基本规律。它是地带性因素造成的,即由太阳光热在地球表面的不均衡分布引起的热力差异和由此产生的全球性气压带、风带及其季节移动,而导致各气候类型普遍具有按纬度更替的趋向。地球表面被划分为五个基本气候带,它是按得到太阳光热的多少来分的,以回归线和极圈为界线,这就是通常所说的纬度带。另外,以最热月平均温度10℃等温线和最冷月平均气温18℃等温线作为划分寒、温、热三带的界线,这种气候带,称之为温度带。基本上也是按纬度划分,沿纬向伸展的。

  气候的纬度地带性,在大陆的低纬和高纬地带表现得尤为明显,因为这两个纬度地带,冷与暖的矛盾处于比较稳定有常的状态。前者接收的太阳光热多,暖空气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全年高温,长夏无冬;后者接收的太阳光热少,冷空气是矛盾的主要方面,全年低温,长冬无夏。因而在这两个纬度地带,各气候类型都按纬度南北更替,多呈带状分布,有的甚至横跨大陆东西。例如:在低纬度地带,在各大陆的赤道两侧是赤多雨气候;在赤道多雨气候区的两侧,是热带干湿季气候;从热带干湿季气候区向外,大致在南、北回归线两侧的大陆内部直到大陆西岸,属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高纬度地带的极地冰原气候、极地长寒气候和亚寒带大陆性气候等,都是体现纬度地带性较显著的气候类型。从各大陆来说,非洲气候纬度地带性最为突出。因为它的轮廓较之其它大陆单一,地面起伏不大,而且主要位于低纬热带地区,其气候类型按纬度更替,排列近乎对称。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地处高纬,陆地宽广,气候纬度地带性也表现明显,各气候类型从北向南依次更替,特别是极地长寒气候和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均呈带状分布,横贯大陆东西。

  (2)非纬度地带性。由于海陆分布、洋流、地形等非地带性因素的作用,不同程度地破坏了气候的纬度地带性,使同一纬度地带的气候,出现西岸、内陆和东岸的差异,由不同地形条件引起的地区差异,以及海洋性气候和大陆性气候的差异。尤其是在中纬度地区最为明显,因为中纬地区,冷暖空气经常处于斗争转化状态,气温、降水等季节变化和非周期变化都十分明显。北半球中纬地区陆地面积特别宽广,因此海洋性气候与大陆性气候对比显著,大陆性气候尤为明显,大陆东、西岸产生有规律的差异。

  在中纬地带各大陆西岸,都以温带海洋性气候—地中海式气候—热带干旱气候的次序更替,并在高纬地带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相接,在低纬地带与热带干湿季气候相连。在大陆东岸相应地区,亚欧大陆东部为温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热带季风气候。北美大陆由于面积较亚欧大陆小,冬夏海陆热力差异不如亚欧大陆强烈,海陆间季风环流不如亚欧大陆明显,因而北美大陆东岸的气候类型相应为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亚热带湿润气候和热带海洋性气候。至于南半球,大陆面积不广,南美大陆向温带纬度紧缩,非洲和澳大利亚大陆又没有南伸到南纬40°以南的陆地,所以大陆东岸不出现季风型气候,气候类型构成不完整,分布也较局限。

  在中纬远离海洋的广大内陆地区,终年为极地大陆气团和热带大陆气团所控制,具有典型的大陆性气候特征。按所处纬度高低,分属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和亚热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

  (3)气候的垂直地带性。高耸庞大的山地,在气候上表现出独特的垂直地带性。其高度变化如同纬度变化,但山地垂直气候带与水平纬度带在成因上和具体特征上,并不完全相同,山地垂直分带的多寡和顺序,主要取决于山地的高度和所处的纬度。有足够高度的赤道地区的高山,具备有最完整、复杂的垂直分带图谱,而高纬苔原地带的高山,垂直分带的图谱最为简单。另外,处于同一纬度地带的山地,距海远近或坡向不同,其垂直分带的开端和顺序也有极大差异。

  10.热带地区有哪些主要气候类型?它们都具哪些特点?

  热带地区的主要气候类型有:

  (1)赤道多雨气候(也称赤道雨林气候)。位于各洲的赤道两侧,向南、北延伸5°~10°左右,如南美洲的亚马孙平原,非洲的刚果盆地和几内亚湾沿岸,亚洲东南部的一些群岛等。这些地区位于赤道低压带,气流以上升运动为主,水汽凝结致雨的机会多,全年多雨,无干季,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以上,最少雨月降水量也超过60毫米,且多雷阵雨;各月平均气温为25°~28℃,全年长夏,无季节变化,年较差一般小于3℃,而平均日较差可达6°~ 12℃。在这种终年高温多雨的气候条件下,植物可以常年生长,树种繁多,植被茂密成层。

  (2)热带干湿季气候(也称热带草原气候)。这种气候主要分布在赤道多雨气候区的两侧,即南、北纬5°~15°左右(有的伸达25°)的中美、南美和非洲。其主要特点,首先是由于赤道低压带和信风带的南北移动、交替影响,一年之中干、湿季分明。当受赤道低压带控制时,盛行赤道海洋气团,且有辐合上升气流,形成湿季,潮湿多雨,遍地生长着稠密的高草和灌木,并杂有稀疏的乔木,即稀树草原景观。当受信风影响时,盛行热带大陆气团,干燥少雨,形成干季,土壤干裂,草丛枯黄,树木落叶。与赤道多雨气候相比,一年至少有1~2个月的干季。其次是全年气温都较高,具有低纬度高温的特色,最冷月平均温度在16°~18℃以上。最热月出现在干季之后、雨季之前,因此,本区气候一般年分干、热、雨三个季节。气温年较差稍大于赤道多雨气候区。

  (3)热带干旱与半干旱气候(也称热带荒漠气候)。它分布于热带干湿季气候区以外,大致在南、北纬15°~30°之间,以非洲北部、西南亚和澳大利亚中西部分布最广。热带干旱气候区常年处在副热带高气压和信风的控制下,盛行热带大陆气团,气流下沉,所以炎热、干燥成了这种气候的主要特征;气温高,有世界“热极”之称。降水极少,年降雨量不足200毫米,且变率很大,甚至多年无雨,加以日照强烈,蒸发旺盛,更加剧了气候的干燥性。热带半干旱气候,分布于热带干旱气候区的外缘,其主要特征:一是有一短暂的雨季,年降水量可增至500毫米;二是向高纬一侧的气温不如向低纬一侧的高。

  (4)热带季风气候。主要分布在我国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以及中南半岛、印度半岛的大部分地区、菲律宾群岛;此外,在澳大利亚大陆北部沿海地带也有分布。这里全年气温皆高,年平均气温在20℃以上,最冷月一般在18℃以上。年降水量大,集中在夏季,这是由于夏季在赤道海洋气团控制下,多对流雨,再加上热带气旋过境带来大量降水,因此造成比热带干湿季气候更多的夏雨;在一些迎风海岸,因地形作用,夏季降水甚至超过赤道多雨气候区。年降水量一般在1,500~2,000毫米以上。本区热带季风发达,有明显的干湿季,即在北半球冬吹东北风,形成干季;夏吹来自印度洋的西南风(南半球为西北风),富含水汽,降水集中,形成温季。

  (5)热带海洋性气候。出现在南、北纬10°~25°信风带大陆东岸及热带海洋中的若干岛屿上。如中美洲的加勒比海沿岸、西印度群岛、南美洲巴西高原东侧沿海的狭长地带、非洲马达加斯加岛的东岸、太平洋中的夏威夷群岛和澳大利亚昆士兰沿海地带。这些地区常年受来自热带海洋的信风影响,终年盛行热带海洋气团,气候具有海洋性。气温年、日较差都小,但最冷月平均气温比赤道稍低,年较差比赤道多雨气候稍大,年降水量一般在2,000毫米以上,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11.温带地区主要有哪些气候类型?它们分布在哪里?有哪些基本特征?

  温带是冷暖气流相互角逐的地区,气温、降水的季节变化和非周期变化都很显著。尤其是北半球温带地区的大陆面积宽广,地形复杂,气候类型更多。

  (1)温带海洋性气候。位于大陆西岸,南、北纬40°~60°地区。终年处在西风带,深受海洋气团影响,沿岸又有暖流经过,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最热月在22℃以下,气温年、日较差都小。全年都有降水,秋冬较多,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在山地迎风坡可达2,000~3,000毫米以上。这种气候在西欧最为典型,分布面积最大,在南、北美大陆西岸相应的纬度地带以及大洋洲的塔斯马尼亚岛和新西兰等地也有分布。

  (2)亚热带夏干气候(也称地中海式气候)。位于副热带纬度的大陆西岸,约在纬度30°~40°之间,包括地中海沿岸、美国加里福尼亚州沿海、南美智利中部沿海、南非的南端和澳大利亚的南端。它是处在热带半干旱气候与温带海洋性气候之间的过渡地带。这些地区受气压带季节位移影响显著,夏季受副热带高气压控制,气流下沉,因而除大陆西部沿海受寒流影响外,夏温十分炎热,下沉气流不利兴云致雨,所以气候干燥;冬季受西风影响,温和湿润。全年雨量适中,年降水量在300~1,000毫米之间,主要集中在冬季。

  (3)温带季风气候。出现在北纬35°~55°左右的亚欧大陆东岸,包括我国华北和东北、朝鲜的大部、日本的北部以及苏联远东地区的一部分。冬季这里受来自高纬内陆偏北风的影响,盛行极地大陆气团,寒冷干燥;夏季受极地海洋气团或变性热带海洋气团影响,盛行东和东南风,暖热多雨,雨热同季。年降水量1,000毫米左右,约有三分之二集中于夏季。全年四季分明,天气多变,随着纬度的增高,冬、夏气温变幅相应增大,而降水逐渐减少。

  (4)亚热带季风气候。出现在北纬25°~35°亚热带大陆东岸,它是热带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交替控制和互相角逐交绥的地带。主要分布在我国东部秦岭淮河以南、热带季风气候型以北的地带,以及日本南部和朝鲜半岛南部等地。这里冬季温暖,最冷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夏季炎热,最热月平均气温大于22℃,气温的季节变化显著,四季分明。年降水量一般在1,000~1,500毫米,夏季较多,但无明显干季。同温带季风气候相比,季节变化基本相似,只是冬温较高,年降水量增多。

  (5)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分布在北纬35°~55°之间的北美大陆东部(西经100°以东)和亚欧大陆温带海洋性气候区的东侧。这种气候在气温、降水的变化上同温带季风气候有些类似,但风向和风力的季节变化不像温带季风气候那样明显。冬季由于气旋活动影响,降水稍多;夏季有对流雨,但夏雨集中程度不像温带季风气候那样显著。天气的非周期性变化也很大。

  (6)亚热带湿润气候。分布在北美大陆东部北纬25°~35°的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湾沿岸地带,南美洲的阿根廷、乌拉圭和巴西南部,非洲的东南沿海和澳大利亚的东岸等地区。从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来看,它们和东亚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是相似的,但由于所处的大陆面积较小,海陆热力差异不像东亚那样突出,因此没有形成季风气候。这里的气候特点近似亚热带季风气候,而不同之处在于冬夏温差较小,降水季节分配比较均匀。

  (7)温带和亚热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这种气候在北半球占有广大面积,主要分布在北纬35°~50°的亚洲和北美大陆的中心部分。这里深居内陆或沿海有高山屏峙受不到海风影响,终年为极地大陆气团和热带大陆气团交互控制下,冬寒夏热,气温年、日较差都大,降水量少,呈现大陆性气候特征。由于所处纬度的不同,两种气候型在气温上也有差异,亚热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气温显著高于温带大陆性干旱与半干旱气候,冬季月平均气温一般在0℃以上。此外,在南美大陆的阿根廷中南部因处于西风带的雨影地区,来自太平洋的气流越过安第斯山脉后下沉而绝热增温,加之沿海有寒流经过,空气稳定,所以全年干旱少雨,亦呈现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特征。上述地区由于干旱程度不同,自然植被有明显差异。干旱地区年降水量一般在250毫米以下,植物很少,呈现荒漠景色;在干旱区外围,年降水量在250~500毫米之间,为半干旱地区。

  (8)亚寒带大陆性气候(也称亚寒带针叶林气候)。这种气候出现在北纬50°~65°之间,呈带状分布,横贯北美和亚欧大陆。具体来说,在北美从阿拉斯加经加拿大到拉布拉多和纽芬兰的大部分;在亚欧大陆西起斯堪的纳维亚半岛(南部除外),经芬兰和苏联西部(南界在列宁格勒—高尔基城—斯维尔德洛夫斯克一线)至苏联东部(除南部以外)。北部以最热月10℃等温线为界。这一带的气候主要受极地海洋气团和极地大陆气团的影响,并为极地大陆气团的源地。在冬季,北极气团侵入机会很多;在暖季,热带大陆气团有时也能伸入。该类气候的主要特征是:冬季漫长而严寒,每年有 5~7个月平均气温0℃以下,并经常出现-50℃的严寒天气;夏季短暂而温暖,月平均气温在10℃以上,高者可达18°~20℃,气温年较差特别大;年降水量一般为300~600毫米,以夏雨为主。因蒸发微弱,相对湿度很高。

  12.寒带地区的两个主要气候类型的基本特点是什么?它们都分布在哪里?

  (1)极地长寒气候(苔原所候)。分布在北美大陆和亚欧大陆的北部边缘(南以最热月10℃等温线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相接)、格陵兰岛沿海的一部分及北冰洋中的若干岛屿;在南半球则分布在马尔维纳斯群岛、南设得兰群岛和南奥克尼群岛等地。其特征是:全年皆冬,一年中只有1~4个月月平均气温在0°~10℃之间,冬季酷寒而漫长;年降水量约200~300毫米,以雪为主;地面有永冻层,只有地衣、苔藓等低等植物。

  (2)极地冰原气候。分布在极地及其附近地区,包括格陵兰、北冰洋的若干岛屿和南极大陆的冰原高原。这里是冰洋气团和南极气团的发源地,整个冬季处于永夜状态,夏半年虽是永昼,但阳光斜射,所得热量微弱,因而气候全年严寒,各月温度都在0℃以下;南极大陆的年平均气温为-25℃,是世界上最寒冷的大陆,1967年挪威人曾测得-94.5℃的绝对最低气温,可堪称为世界“寒极”。地面多被巨厚冰雪覆盖,又多凛冽风暴,植物难以生长。

  13.在地质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有过哪些变迁?人们是怎么知道的?

  地质时期的气候情况,我们只能根据间接的标志去研究。如根据某一地质时代的岩石性质、古老的土壤、地形以及古生物化石,还可以用放射性碳C14含量来推断地质时期气候状况等等。在某一地区中如发现冰碛石、冰擦痕、漂石等,这就是寒冷时期冰川活动的证明;黑龙江地区的灰化土下面埋藏有古红色土,可推知古代那里曾经有过炎热的气候;如果在现代沙漠地区发现有干涸河谷地形和湖岸线的遗迹,就表示该地是由湿润气候转变为沙漠的。生物化石是说明地质时代气候状况的良好根据,如果有马匹或走禽的化石,表示这里曾是草原气候;猿猴化石表示曾出现过森林气候;在格陵兰曾发现温带气候的树叶遗物,证明这里曾有过温暖的时期;苏联的乌克兰曾发现古代棕榈的遗迹,证明那里曾出现过热带气候。

  通过上述方法对地层沉积物的广泛分析,证实整个地质时期地球气候曾经历了巨大的变化,反复有过几次大冰期,其中最近的三次大冰期(即震旦纪大冰期、石炭—二迭纪大冰期和第四纪大冰期)为科学家所公认,在三次大冰期之间为温暖的大间冰期气候。寒冷的冰期同温暖的间冰期相比是短暂的,在整个地球气候史中,大部分时期(占90%以上年代)为温暖气候,比现在温和。

  震旦纪大冰期,发生在距今约六亿年以前。亚、欧、非、北美和澳大利亚的大部分地区,都发现了冰碛层,说明这些地方曾发生过具有世界规模的大冰川气候。我国东部和中部广大地区,也有震旦纪冰碛层,说明这里也曾经历过寒冷的大冰期。

  寒武纪—石炭纪大间冰期,距今约3~6亿年,当时整个世界气候都比较温暖。特别是石炭纪是古气候中典型的温和湿润气候,森林面积极广,最后形成丰富的煤矿,树木也缺少年轮,说明气候具有海洋性特征。在我国石炭纪时期全处在热带气候条件下,但到石炭纪后期,从北到南出现湿润带、干燥带和热带三个气候带。

  石炭—二迭纪大冰期,距今2~3亿年,主要是在南半球,北半球除印度外,目前尚未找到可靠的冰川遗迹,当时我国气候仍有温暖湿润气候带、干燥气候带和炎热潮湿气候带三个气候带。

  三迭—第三纪大间冰期,距今约200万年~2亿年。整个中生代气候温暖,到新生代的第三纪世界气候更趋暖化,格陵兰也有温带树种。三迭纪时期,我国西部和西北部普遍为干燥气候;到侏罗纪,我国地层普遍分布着煤、粘土和耐火粘土等,说明当时是在湿润气候控制之下。侏罗纪后期到白垩纪是干燥气候发展的时期,当时我国曾出现一条明显的干燥带,西起天山、甘肃,南伸至大渡河下游到江西南部,都有干燥气候条件下的石膏发育。到了第三纪,我国的沉积物大多带有红色,说明当时气候比较炎热。第三纪末期,世界气温普遍下降,整个北半球喜热植物逐渐南退。

  第四纪大冰期,约始于200万年前。大冰期中仍然是冷暖干湿交替出现的,当寒冷时期,即亚冰期,气温比现代气温平均约低8°~12℃,高纬度地区为冰川覆盖,如最大的一次亚冰期(里斯冰期),世界大陆有十分之二、三的面积为冰川所覆盖。当时北半球有三个主要大陆冰川中心,即斯堪的纳维亚冰川中心,其冰流曾南伸到北纬51°左右;格陵兰冰川中心,其冰流也曾南伸到北纬38°左右;西伯利亚冰川中心,冰层分布于北纬60°~70°之间,有时可达北纬50°附近的贝加尔湖。冰川扩张,气候带南迁,生物群落也随之南移,如里斯冰期时,北方动物南迁,在克里木的旧石器时代(距今25万年以前)地层中曾发现过北极狐和北极鹿化石。

  两个亚冰期之间的亚间冰期,气候比现代温暖,北极气候比现代约高出10℃以上,低纬度气温也比现代高5.5℃左右。原覆盖在中纬度的冰盖消失了,退缩到极地区域,甚至极地的冰盖也消失了。冰盖退缩或消失,气候带北移,生物群落也随之北移,如北冰洋沿岸也有虎、麝香牛等喜热动物群活动,喜暖植物可一直分布到北极圈。

  当高纬地区处于冰期时,冰川覆盖扩大,极地高压增强,迫使极锋带南移到中纬度。在中纬度极锋带上气旋活动频繁,雨量丰富,内陆湖水上涨,如我国罗布泊在冰期时,湖水水域比现代大4~5倍。反之,当高纬度地区处于间冰期时,大陆冰盖及极地高压向极区收缩,气候带北移,中纬度地区有些地方出现干燥气候,大约在一万年以前大理亚冰期(相当于欧洲武木亚冰期)消退,北半球各大陆的气候带分布和气候条件,基本上形成为现代气候的特点了。

  14.在历史时期,地球上的气候有哪些变迁?

  在大理(武木)亚冰期最近一次副冰期结束后约一万年左右的时期,称为冰后期,即第四纪全新世,这是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时期。进入人类历史以来,气候仍然有波动,气温的升降起伏相当频繁,只是变化的幅度较小而已。实质上,这是地质时期气候冷暖交替变化的继续。冰后期的一万年中,共出现过四次温暖时期和四次寒冷时期,气候变动总的趋势是:温暖时期一个比一个短,温暖程度一个比一个低;四个寒冷时期正好相反,寒冷时间一个比一个长,寒冷程度一个比一个强。

  竺可桢教授根据考古资料和历史记载,研究了我国冰后期后半期近五千年的气候变迁。他认为,此期在我国也可以相对地分出四个温暖时期和四个寒冷时期,其特点与世界冰后期气候变动的总趋势相似。

  第一个温暖时期(公元前3,000年到公元前1,000年左右,仰韶文化时代和河南安阳殷墟时代),我国黄河流域发现有象。第一个寒冷时期(公元前1,000年左右到公元前850年,周代初期),汉水两次结冰,之后紧接着大旱。

  第二个温暖时期(公元前770年到公元初年秦汉时代),象群栖息北限移到淮河流域及其以南,在公元前659年到公元前627年,淮河流域有象栖息。第二个寒冷时期(公元初到公元600年,东汉、三国到六朝时代),有淮河封冻的记载(公元225年)。

  第三个温暖时期(公元600年到1,000年,隋唐时代),只在长江以南如信安(浙江衢县)和广东、云南才有象。第三个寒冷时期(1000到1200年,南宋时代)出现了太湖封冻的情况(1111年)。1178年福州的荔枝曾全部冻死。

  第四个温暖时期(1200到1300年,元朝初期),在第三个温暖时期,今河南省的博爱和陕西的西安、风翔都设有管理竹园的竹监司,到了南宋时因气候寒冷,竹子无法生长,竹监司被取消了(风翔除外),到了元朝初期(1268到1292年),竹监司又重新设立,说明气候又转暖。第四个寒冷时期(1400到1900年,明末至清朝时代)。十七世纪是我国最寒冷时期,特别是1650~1700年为最冷,在这五十年中,太湖、汉水和淮河结冰四次,洞庭湖结冰三次。江西建于唐朝的柑桔园在1654年和1676年的强烈寒冬中完全毁掉。在近500年的第四次寒冷期中,即欧洲所谓的“现代小冰期”,温度仍有明显起伏,其中有四次较冷期(即1470~1520年,1620~1720年,1840~1890年,1945起特别是1963年以后)和三次回暖期(1550~1600年,1720~1830年,1916~1945年)。

  15.近代的世界气候有哪些变化?

  近代的气候变化是以冷暖转换和干湿交替为其主要特征的,气温的升降起伏,降水量的多少变化是相当频繁的。以温度为例,在“小冰期”之后,大约在1850~1940年之间,地球的平均气温升高0.6℃;1940~1970年之间,地球平均气温约下降0.3℃。

  本世纪初到四十年代出现世界范围的增暖现象,在北极最突出,如巴伦支海水面温度1919~1928年比1912~1918年高出8℃,因而在三十年代时巴伦支海出现过许多以前根本没有过的喜热性鱼类。这种增暖现象到四十年代达到顶点。此后,世界气候变冷,以北极为中心的北纬60°以北,气温愈来愈冷;进入六十年代以后,高纬度地区气候变冷的趋势也很明显,如1968年冬,冰岛和格陵兰岛竟被冰块连接起来。我国气温变化的趋势,基本上和全球平均气温演变趋势一致,转折点在四十年代。从四十年代末开始直到现在,我国气温总的趋势是不断下降。

  从现在起到公元2000年,世界气候和过去二、三十年的气候相比会不会有多大变化呢?

  答案不尽相同。在国外有些气候学家设想二十世纪四十年代开始的变冷趋势还会继续下去,认为目前异常气候的频繁出现是气候恶化的一种征兆,它意味着冰河期或小冰河期即将到来;但另一些气候学家则认为,由于工业高速发展,大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世界正进入一个迅速转暖的时期,并且推测,将出现全球气温升高,中纬度地区干旱,两极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和海水淹没沿海平原等现象。而我国气候学家根据历史气候变化规律分析,认为当前气候变化虽然比较突出,但仍属一般性波动,不会导致持续冷化或干旱化。当前出现的一些异常气候均未超出历史上曾经出现过的严重程度,不能把这种气候异常看成是趋势性的气候变化的开始。美国的一些气候学家认为,未来的气候条件和过三十年的平均状况很可能差不多。但大多数人倾向于未来全球温度特别是高纬度地区,将有一个小的增温。

  16.什么是地理环境的繁体性和差异性?

  地理环境,通常是指环绕人类社会的自然界,又称自然环境或自然地理环境。它是由地貌、气候、水文、植被、土壤和动物界等要素组成。地理环境的整体性是指地理环境各组成要素和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内在联系性。它们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从而形成一个整体,这一要素影响另外要素,这一部分影响另一部分。如赤道附近的低平地区,由于获得的太阳热最多,形成高温多雨气候,从而为热带植物的生长创造了有利的条件;而多样的植物和丰富的果实,又为多种多样的动物提供了充足的食物来源。这种组成地理环境各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就构成赤道低平地区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又如南美洲安第斯山东西两侧同纬度地区地理环境有明显差异,这一整体乃是由于安第斯山这个要素起了重要的作用。

  但是,作为整体性的地理环境,它的各个地区的形态和结构并不相同,总是有规律地因地而异,通常表现为地带性差异和非地带性差异。地带性差异主要指陆地上的自然带,沿纬线方向成一定宽度延伸,并按南北方向更替的带状规律性。地带性差异的成因,主要是由于地球是一个椭球体,太阳辐射在地球表面的分布不均匀,产生了沿纬向分布的热量带。热量分布的地带性,影响着水分的分布,各个地带不同的热量和水分条件,又形成不同的气候特征。在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影响下,气候也是按地带分布的。气候影响植物,而植物与动物又有密切关系,因此,不同的气候带就有不同的植物带和相应的动物界。这样,在整个大陆上形成一系列按纬向分布、南北更替、各个地理要素相互联系的自然带。

  然而在世界大陆上,很少能找到整齐地按照地带性因素形成并分布的地理环境,它们在地形、海陆分布、洋流等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下,改变了自然带东西方向水平分布的规律,而表现为垂直地带性或经向地带性的分布和呈地方性分布。这种差异,不是因纬度高低而产生的,故叫非地带性差异。

  经向地带性是非纬向地带性的一种表现,是指自然地理现象近于南北延伸、东西更替的带状分布规律。由于海陆分布、洋流、山脉南北走向等造成的大气湿度、降水等因素自海洋向内陆递变,从而引起的自然地理特征东西变异。垂直地带性,一般指高山地区自然地理现象随着高度而递变的规律性。

  17.陆地上低纬度地区可分为哪几个自然带?各有什么特征?

  纬度自然带的存在早已为研究者们所承认,但关于地球陆地自然带的划分原则和数量,尚无统一的意见。这里所引用的地球陆地自然带,反映了大多数学者所划分的地带,每一自然带的典型和最富有表现力的特征是植被类型,因而这也反映在这个自然带的名称及其特征的描述上。

  (1)热带雨林带。分布于赤道带的湿润大陆地区和岛屿上,如亚马孙平原、刚果盆地和东南亚的岛屿。本带气候属于赤道多雨类型,终年高温,各月平均气温在25℃以上;降水充沛,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左右。整个环境过度湿润,适于热带雨林生长。这里树种繁多,乔木高大,常绿浓密,林冠排列多层,林内藤本植物纵横交错,附生植物随处可见。林中动物以鸟类和猿猴目为活跃。林下的风化壳上,发育着热带的砖红壤。

  (2)热带稀树草原带。位于热带雨林带的两侧,在非洲和南美洲有着广泛的分布,而在澳大利亚、中美洲和亚洲的相应地带分布不广。本带气候属于热带干湿季分明的类型,最大的特征是一年中有长达四个月以上的干季。热带稀树草原也称萨王纳群落,主要是由高大的禾本科植物所构成,在草本植被中间,零星地分布着成片的乔木或独株的乔木,如非洲的波巴布树、南美洲的纺锤树等,它们具有能储藏大量水分的旱生构造。热带稀树草原的季相变化非常明显,雨季草木繁茂,干季草原呈现一片黄褐景色。善于疾驰的食草动物在这里得到了很好的发展,食肉动物也很丰富,如斑马、长颈鹿、犀牛、羚羊、狮、豹等。茂密的草本植物引起生草过程的发育,因此土壤中进行着腐殖质、氮和灰分养料元素的积聚,形成红棕色土。

  (3)热带荒漠带。此带位于副热带高压带和信风带的背风侧,在北非的撒哈拉、西南亚的阿拉伯半岛、北美的西南部、澳大利亚的中部和西部、南非及南美部分地区表现明显。气候属于全年干燥少雨的热带干旱与半干旱类型,植被贫乏,有大片无植被的地区。植物以稀疏的旱生灌木和少数草本植物以及一些雨后生长的短生植物为主。动物种类和数量都很少,成土过程进行得十分微弱,形成荒漠土。

  18.陆地上中纬度地区有哪几个自然带?它们各有哪些特征?

  (1)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分布在南北纬30°~40°之间的大陆西部,如地中海沿岸、非洲大陆的西南端、澳大利亚大陆的西南沿海、北美洲的加里福尼亚沿海地区以及南美洲西部的智利中部。本带气候属亚热带夏干型,主要形成常绿硬叶林带,以常绿灌丛林为主,发育着褐色土。

  (2)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分布在南北纬25°~35°之间的大陆东部,如我国的长江流域、日本的南部和美国的东南部、澳大利亚的东南部、非洲东南部以及南美洲的东南部。气候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和亚热带湿润气候,常绿阔叶林(又称照叶林)是这里的主要植被,发育着亚热带的黄壤和红壤。

  (3)亚热带荒漠草原带。本带处在热带荒漠和亚热带森林带(包括亚热带常绿硬叶林带和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之间,在北半球位于热带荒漠带的北缘;南半球则出现在澳大利亚的南部以及非洲和南美洲南部的部分地区。气候属于亚热带干旱与半干旱类型。随着由热带荒漠向纬度较高地区推进,年降水量有所增加,但最大降水量常在低温时期,夏季则高温、少雨,使本带干旱、缺水。植被类型属于荒漠草原,通常生长有旱生灌木及禾本科植物,在较湿润的季节里有短生植物的生长,土壤属于半荒漠的淡棕色土。

  (4)温带阔叶林带。又称夏绿阔叶林带,主要分布于温带大陆的东部和西部(中部是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亚洲东部的夏绿林,包括我国东北和华北、日本群岛、朝鲜半岛、苏联的堪察加半岛和萨哈林岛等地区,受温带季风气候影响,阔叶树种类成分较欧洲丰富,有蒙古栎、辽东栎以及槭属、椴属、桦属、杨属等组成的杂木林。欧洲西部的夏绿林受温带海洋性气候影响,往往形成单一树种组成的纯林,如山毛榉林、栎林等。北美洲夏绿林分布在五大湖以南,直到阿巴拉契亚山脉、密西西比河流域和大西洋沿岸低地,这里主要是温带大陆性湿润气候,植被以美洲山毛榉和糖槭组成的山毛榉林为主。温带阔叶林的土壤主要为棕色森林土、灰棕壤和褐色土。动物种类比热带森林少,但个体数量较多,主要以有蹄类、鸟类、啮齿类和一些食肉动物为最活跃。

  (5)温带荒漠带。本带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中部和北美大陆西部的一些山间高原上,以及南美大陆南部的东侧。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干旱类型。这里植被贫乏,只有非常稀疏的草本植物和个别灌木;土壤主要是荒漠土。

  (6)温带草原带。从东欧平原的南部到西伯利亚平原的南部,这是一条东西走向很宽的温带草原带;北美洲中部和南美洲南部的温带草原,由于一系列非地带性因素的影响,改变了呈东西向带状的分布形式。温带草原的气候属于温带大陆性半干旱类型,植被以禾本科植物为主;土壤主要是黑钙土和栗钙土;啮齿类(如黄鼠、野兔)、有蹄类和一些食肉动物(如狼、狐等)是温带草原的主要动物。

  19.陆地上高纬度地区各自然带有哪些主要特征?

  亚寒带针叶林带,主要分布在北半球大陆中、高纬度地区,约在北纬

  50°~70°之间,如亚欧大陆北部和北美大陆的北部,呈宽阔的带状东西伸展。这里属于亚寒带大陆性气候,冬季十分寒冷,夏季温暖潮湿。形成了由云杉、银松、落叶松、冷杉、西伯利亚松等针叶树组成的针叶林带;发育着森林灰化土;动物界主要以松鼠、雪兔、狐、貂、麋、熊、猞猁等耐寒动物为多。

  苔原带主要分布在亚欧大陆及北美大陆的最北部,以及北极圈内许多岛屿。这里气候严寒,冬季漫长多暴风雪,夏季短促,热量不足,土壤冻结,沼泽化现象广泛。这些环境条件,不利于树木生长,因而形成以苔藓和地衣占优势的、无林的苔原带;土壤属于冰沼土;动物界比较单一,种数不多,特有驯鹿、旅鼠、北极狐等,夏季有大量鸟类在陡峭的海岸上栖息,形成“鸟市”。

  冰原带几乎占有南极大陆的全部、格陵兰岛的大部,以及极地的许多岛屿。这里全年由冰雪覆盖,气候终年严寒,最暖月的平均温度仅在某些地区高于0℃。植物非常稀少,仅在高出于冰雪之上的岩崖上,才有某些藻类和地衣的生长。冰原带的动物界也很贫乏,南极大陆没有陆生哺乳动物,仅在沿岸地区特有企鹅一类的海鸟;在北极诸岛上有时可以看到白熊和白狐;在南、北半球冰原带的海水中,有鲸和海豹等。

  20.陆地自然带的分布有哪些规律?它们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陆地自然带的分布主要有以下的基本规律:

  (1)纬度地带性。各自然带大致沿纬线方向延伸成一定宽度的带状排列,并按经线方向有规律的南北更替的变化。纬度地带性的产生,主要是太阳辐射受地球形状的影响,从赤道向两极递减的结果。不同纬度的地带,不仅热量条件不同,而且水分条件也有差异,因此形成了不同的植被和自然景观。

  (2)经度地带性。自然带从大陆滨海地区向内陆逐渐更替,大体上与经线相平行伸展成条带状。它的产生主要受水分条件的影响,同时也必需具备一定的热量条件。

  (3)垂直地带性。在高山地区,从山麓到山顶水热条件随高度的增加而变化,这种垂直的气候变化影响到生物、土壤也相应发生垂直变化,因此形成山地的垂直自然带。对某个具体的山地来讲,它总是处在一定的纬度带内,因此纬度地带性也必然给它打下烙印。此外,山体的高度、走向、坡向以及海陆位置等也对垂直地带性变化有重要影响。

  (4)非地带性。在地球表面,海陆分布、地形起伏等不具备地带性规律,称之为非地带性因素。在它的影响下自然带的地带性分布规律遭到破坏,变得很不完整或不很鲜明,使自然环境更加复杂多样。如在北纬50°~70°的大陆上是东西延伸的针叶林,而南纬50°~70°之间由于大部分是海洋,因而没有亚寒带针叶林的分布。南美安第斯山南段的西侧是多雨的温带森林,而同纬度的山脉东面却是干燥的巴塔哥尼亚沙漠。

  从以上可以看出,地球上陆地自然带的分布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受各方面规律的支配,其中热量条件是最基本的。在纬度地带性的基础上,又叠加上经度地带性、垂直地带性和非地带性诸方面的作用,使得自然带的分布既有一定的规律,又错综复杂。

  21.海洋自然带是怎样划分的?各自然带有什么特征?

  辽阔的海洋与陆地相比,其表面非常单一,表层的温度、盐度、水层动态及海洋生物的分布等也都有一定的纬向地带性。但由于海洋水体具有巨大的流动性,故地带性表现不如大陆明显,各自然带之间的界限只能大体确定,海洋自然带数目也较少。海洋自然带的划分,仍以热量带为基础,生物群的分布也是划分海洋自然带的主要标志之一。根据冬季海洋表层水温的不同,分为冷水(小于0℃)、温水(0°~10℃)、暖水(10°~20℃)和热水(大于20℃)等四种类型。结合与海水温度、理化特征和水体运动密切联系的浮游生物的数量变化,可将世界海洋分为七个自然带。

  (1)北极带。包括巴伦支海的大部分水面以外的北冰洋,以及北美东部纽芬兰到冰岛一线西北的大西洋部分。这里表层水温低,又因大陆冰冻期长,江河流入海洋的营养盐类不多,故海洋生物种数有限,仅在冰融化的边缘海域,才有浮游生物,并将一些鱼类和其它动物吸引到此处。其中具有经济价值的鱼类主要有北极鳕、白海鲱等;此外,还有鲸目动物(北极鲸或格陵兰鲸)以及海豹、海象和海鸥、海雀、海鹦等。

  (2)北温带。北邻北极带,南至北纬40°左右的海域。这里终年受极地气团影响,虽然冬季表层水温较低,但盐度小,含氧量多,水团垂直交换强,水中营养盐类丰富,浮游生物很多,故使大量以浮游生物为饵料的鱼类得到繁殖、生长,成为世界重要渔场的分布区域。本带鱼类的种数远比北极带丰富,主要有太平洋鳕鱼、鲱鱼、大马哈鱼等,它在世界渔业经济中具有重要地位。哺乳动物中,在太平洋部分有海狗、海驴、海獭、日本鲸和海豚;在大西洋水域有比斯开鲸、白海海豚、海豹等。

  (3)北热带。位于北纬40°到北纬10°~18°之间。全年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广大海域水体垂直交换微弱,深层水的营养盐类不易上涌,浮游生物和有经济价值的鱼类都较少。但是,在受赤道洋流影响的海域,含有丰富营养盐类的深层水上涌,使浮游生物和鱼类得以繁殖,形成有价值的鱼类捕捞区。哺乳类动物很少,主要有抹香鲸。本带北部繁殖有多种浮游动物,南部有大量的珊瑚、海龟和鲨等。

  (4)赤道带。位于北纬10°~18°和南纬0°~8°之间。处在赤道低压区,全年气温高、风力微弱、蒸发旺盛,加之有赤道洋流引起海水的垂直交换,使下层营养盐类上升,生物养料比较丰富,鱼类较多,主要有鲨、鱏等,飞鱼为赤道带典型鱼类。

  (5)南热带。位于南纬0°~8°到南纬40°之间。本带由于高压特别强盛,致使热带位置向北推移,其它特征和成因均与北热带基本相同。

  (6)南温带。大约处于南纬40°~60°之间,海洋生物的发育和生长条件与北温带相似。海生植物繁茂,巨型藻类生长极好,浮游生物丰富,是南半球海洋动物最多的地带。这里生活着几种南、北温带均可见到的动物类群,如海豹、海狗、鲸以及刀鱼、小鳁鱼、鰯鱼、鲨鱼等。冬季有南方的海洋动物在此越冬,夏季有热带海洋动物前来肥育。在非洲大陆西南和南美洲秘鲁沿海,因有上升流存在,把深层海水中丰富的营养盐类和有机物质带到海水表层,使浮游生物大量繁殖,因而鱼类非常丰富,成为南半球重要的捕捞区。

  (7)南极带。位于南纬60°以南到南极大陆之间,全年盛行来自极地的东南风,水温很低。在短促的夏季,有温带的回游鱼类来此肥育;南极海域有丰富的磷虾作为饵料,故有较多的鲸类;此外还有海豹、海狗、海驴和一些鸟类。它和北极带一样,生物种类较少,但个别种(如硅藻、磷虾和企鹅等)的数量很多。

  22.国际河流知多少?

  所谓国际河流是指来源于自然的水(包括雨水、地下水、冰雪融水)所形成的河流,最终出水口与海洋(或内海、内陆湖泊)直接相连,而流域面积属于两个或两个以上国家的河流。据估计,全世界的国际河流大约有200条,其中148条流经两个国家,31条流经三个国家,21条流经四个以上的国家。如按面积统计,流域面积大于10万平方公里以上的国家河流共有52条,其中位于非洲的有17条,美洲14条,亚洲16条,欧洲5条。

  以国家论,全世界约有近四分之一国家的整个国土都属于国际河流流域,二分之一以上国家一半多的国土是国际河流流域;而同时约有六分之一国家没有国际河流,这些国家多是岛国,如新西兰、斯里兰卡等等。

  世界上流域面积在100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河流有19条,其中15条是国际河流。流经国家最多的河流是欧洲的“蓝色的多瑙河”,干流流经8个国家,如把支流跨经的国家也计算在内,则达12国之多;尼日尔河、尼罗河也分别流经10个、9个国家;其它流经国家较多的河流还有刚果河、赞比西河、亚马孙河、莱茵河、乍得河、沃尔特河、恒河、湄公河、易北河、彼拉他河等。

  我国国际河流主要有15条,数量仅次于苏联和阿根廷,与智利并列世界第三位。从东到西,从北往南依次是:黑龙江、绥芬河、图们江、鸭绿江、额尔齐斯—鄂毕河、伊犁河、塔里木河、印度河、恒河、雅鲁藏布江—布拉马普特拉河、伊洛瓦底江、怒江—萨尔温江、澜沧江—湄公河、元江—红河和珠江。另外还有一些较小的河流,如新疆塔城地区的额敏河,阿勒泰地区的乌伦古河也属国际河流。

  23.世界上共有多少个国家的地区?

  世界七大洲中,除南极洲外,都有国家分布,目前共有200多个政区单位,其中独立国家169个,其余为尚未独立的地区。各大洲的国家分布是不均衡的,非洲的国家最多,达51个,其次是亚洲(39个),以下依次为欧洲(33个)、拉丁美洲(33个)、大洋洲(11个)和北美洲(2个)。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面积在100万平方公里以上的有29个,人口超过5,000万的共有16个国家。(详见书后附“世界各国家和地区基本情况一览表”)

  24.什么是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

  世界上各个国家间经济发展水平千差万别。所谓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是按照经济实力的不同而划分的两种国家类型。

  发达国家是与发展中国家相对而言的经济上比较发达的国家。包括欧洲的绝大部分国家,北美洲的美国和加拿大,亚洲的日本,大洋洲的澳大利亚和新西兰等国。这些国家经济一般都比较发达,也较富裕。不过在它们之间经济发展也是不平衡的,美国和苏联是其中最突出的两个国家,它们资源丰富,经济实力雄厚,技术水平高,在全世界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国占第一位,苏联居第二位(1979年美国约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近四分之一,苏联占十分之一强)。除美苏两国外,其它发达国家经济实力也很雄厚,它们的领土面积共占世界有人定居的陆地面积的17%左右,人口约占全界15%,但却占世界国民生产总值的五分之二以上。不过这些国家大多数资源比较贫乏,原、燃料严重依赖进口,而工业产品又需依赖国际市场销售。

  发展中国家资源丰富,但在历史上曾长时期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经济不发达。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纷纷独立,经济发展较快,但经济实力还比较薄弱,国民生产总值只占世界的五分之一强,因此被称为发展中国家。当然,发展中国家的情况也不尽相同,经济发展水平也有很大差别,既有高收入(人均国民生产总值在一万美元以上)的石油输出国;也有象罗马尼亚、南斯拉夫、墨西哥、巴西以及新加坡等具有一定工业化水平的国家;还有居大多数的亚、非、拉和大洋洲中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和地区。

  25.什么叫经济大国?

  所谓经济大国,一般指在一定历史时期中经济实力比较强大,在世界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的国家。但是确定一个经济大国的标准,国际上并无统一规定。不过在考虑一个国家的经济实力时,人们通常用以下经济指标说明一国在某时期中的相对经济优势。这些经济指标主要是:

  (1)国民生产总值及其按人口平均值。国民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所有部门在一定时期(月、季、年)内以货币形式表现的全部产品和服务的总价值,是综合反映国民经济活动的指标之一,是一个国家经济实力的重要标志之一。

  (2)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反映一国的工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实现工业化的国家,工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较大。

  (3)各经济部门(包括工业、农业、交通运输业等)的主要产品产量。如煤炭、石油、发电量、粗钢、汽车、水泥、合成橡胶、化纤、商船吨位、谷物、肉类等产品的产量,它反映一国各主要产品的生产水平。

  (4)出口贸易额及工业品在出口总值中的比重。反映一个国家在世界经济联系中所处的地位以及工业产品的出口能力。

  (5)黄金外汇储备。这是一种国家经济的后备,包括黄金、外币汇票和支票、外国有价证券以及国外短期存款等。主要用于保持国际收支的平衡,反映一个国家在国际上的支付能力。

  在全面分析上述各项指标后,就可以看出某国在世界经济中所处的地位。经济大国经济的发展变化对世界经济也会产生重大影响。根据上述指标的综合分析,一般认为美国、苏联、日本、联邦德国、法国、英国、意大利和加拿大等国,是世界八大经济大国。不过应该指出,经济大国的概念是相对的,经济大国的名单和数目也会随世界各国经济实力的变化而有所不同。

  26.什么是领土、领海、领空?

  领土是在一国主权下的区域,包括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以及它们的底床、底土和上空。一个国家主权所及的区域,由国际上承认的国界线决定。根据上述标准,领土面积最大的国家是苏联,达2,240万平方公里;最小的是梵蒂冈,面积仅0.44平方公里。

  领海是指岛国或临海国家主权管辖下的与其海岸或内水相邻接的一定范围的海域,包括领海上空及其海床和底土。领海不许他国侵犯和干涉。领海以外是公海,各国均可以自由航行。但是领海的宽度,国际上并没有统一规定,各沿海国家根据主权,可以按照本国地理特点、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需要并照顾到邻国正当利益和国际航行便利,合理地确定其领海范围。目前各国领海范围差别很大,从3海里到200海里不等。我国政府于1958年9月4日宣布领海宽度为12海里。近些年来由于沿岸大陆架被认为是重要资源汇集区域,所以各国都有扩大领海的要求。1977年国际海洋法会议确定12海里为领海,200海里为经济水域(由沿岸国管理)的方向。

  领空是一国的陆地、河流、湖泊、内海、领海等的上空。是一国领土的组成部分,受该国主权管辖,他国不得侵犯,外国飞机和其它航空器非经该国许可,不得在其领空飞行。外国飞机,特别是军用飞机,侵入一国领空,是对该国领土主权的侵犯,地面国有权按照情况采取相应措施。

  27.什么叫人口的自然结构、社会结构和地域结构?

  人口的自然结构(构成)是按人口的自然指标,将人口划分为各个组成部分而形成的人口结构,包括人口年龄结构和性别结构。人口自然结构与人口再生产有极密切的联系。现有的人口自然结构是过去长期人口自然变动的结果,又是今后人口自然变动的基础。人口的年龄结构是指一个人口集团(或群体)在某一时点上的人口年龄分布状况、各年龄组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它可以表明人口发展类型和速度,反映劳动年龄人口和被抚养人口的比例等。人口总量中青壮年劳动年龄人口所占比重大,劳动力资源就相对雄厚。了解人口年龄结构对劳动力资源的管理利用和生产的合理布局有重要意义。由于各国生活水平和医疗水平的提高,目前世界人口年龄结构的趋向之一是老年人口(65岁以上)比重越来越大,1982年发达国家平均为11%,发展中国家为4%。世界人口年龄结构的另一趋势是少年儿童(14岁及以下)在总人口所占比重越来越小,这是出生率低、死亡率低、平均寿命延长的必然结果。发达国家一般少儿比重较低,而发展中国家则较高,1980年前者为23%,后者则为41%。

  人口性别结构系指男性人口和女性人口在总人口中所占比重。有两种表示方法:其一是分别计算男性和女性在人口总数中的百分比;另一种是计算男性人数对女性人数的百分比,前者的计算公式为:

  后者的计算公式为:

  性别结构指标可按全体人口计算,也可按各年龄组人口计算。一般说,低年龄组人口往往是男性人口比例高,高年龄组人口往往女性人口比例高。影响人口性别结构的主要因素有育龄妇女生育率、出生婴儿性别比、男女分别的死亡率以及人口迁移(移入国往往会影响男性人口多,而移出国则会造成女性人口多)等。世界上男女人数总的说来大致相同,男子占50.1%,女子占49.9%。据联合国统计,1978年世界上男性人口比女性多一千万。出生婴儿性别比世界各国基本一致,绝大多数国家每生100个女婴,平均就会生104~108个男婴。但由于男性死亡率高,女性平均寿命长,所以男女两性人口基本平衡。

  人口性别结构会直接影响结婚率和妇女生育率,从而影响人口出生率和人口再生产速度。人口性别结构对经济发展和就业安排也有密切关系,因为不同部门、不同职业往往需要不同性别的劳动力。人口性别比例应保持平衡,如果性别比差别很大,则会产生许多经济、社会问题。

  人口性别结构常与人口年龄结构结合使用,称“人口性别年龄结构”,它是研究人口再生产,进行人口预测,研究人口和经济等现象之间关系的基础。

  人口的社会结构是按一定的社会、经济标志将人口划分为各个组成部分而形成的人口结构。如人口的阶级结构、民族结构、语言结构、部门结构、职业结构、文化教育结构等等。它是社会经济长期发展的结果,也是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在人口结构上的反映。同时人口社会结构对人口出生率和死亡率也有重要影响。例如发达国家人口的文化教育程度往往较高,这是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反映;人口的文化教育程度较高,往往又使出生率降低。据美国人口咨询社资料,1981年发达地区出生率为16‰,而发展中地区却为32‰。人口职业结构大致可以反映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状况,西方国家通常将产业分为三大类,经济不发达的国家一般从事第一类产业(农业、林业、牧业、水产业)的人口比重大,而第二类产业(工业、矿业、建筑业)和第三类产业(商业、运输、服务、公务、金融等)比重小。经济发达国家则第一类产业比重小,第二类产业比重大,第三类产业比重更大。

  人口的地域结构是按照地域标志将人口划分为各个组成部分而形成的人口结构,它说明人口的空间分布。人口地域结构包括有按人口所在地的自然地理标志、行政区划标志、经济区划标志、城乡标志等而划分的各种人口地域结构。人口地域结构与地区气候、地形、自然资源等自然方面的条件以及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有密切关系。一般说来,自然条件优越、社会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区,人口比较稠密集中,反之人口相对稀少。但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科技的进步,人类征服自然的能力日益增强,人口的地域分布也愈来愈决定于各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程度。目前世界人口在地区分布上是很不平衡的,60%以上的人口集中在南亚、东南亚、东亚、中欧、西欧以及美国东北部地区,而这些地区只占世界陆地面积的14%;相反占世界陆地面积60%以上的干燥地区、寒冷的极地地区,湿热的热带雨林地区以及500米以上的高山地区却只占世界人口的不足2%。

  28.什么叫民族?世界上有多少民族?

  什么叫民族?

  国外至今没有统一的认识,我国学术界理解也不尽一致。但一般认为,民族是一个历史范畴,有其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民族是“人民在历史上形成的一个有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以及表现于共同文化上的共同心理素质的稳定的共同体”(《斯大林全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53年版第294页)。因此民族与人种不同,是长期历史形成的社会统一体,是由于不同地域的各种族(或部落)在经济生活、语言文字、生活习惯和历史发展上的不同而形成的。民族是社会发展到资本主义时代的必然产物,但民族的要素是资本主义以前的时期逐渐形成的。当全世界实现共产主义后,经过一个很长时期,经济文化高度发展,民族差别逐渐消失,世界各民族将形成为一个共同的整体。

  现在世界上有多少民族?

  由于民族划分的统计工作中还存在一些复杂情况,如世界上还同时存在着多种类型的人们共同体,有民族、部族、部落集团,甚至还有部落、氏族等,而人们对民族含义尚无统一的认识,故未能有统一的统计标准;同时有些国家和地区也尚未进行过人口普查等等,所以缺乏有关世界民族成份的完整调查材料。(据苏联科学院民族学研究所1975年统计材料,世界约有2,000个大小不同的民族,人口在一亿以上的有7个(汉、印度斯坦、美利坚、俄罗斯、孟加拉、大和、巴西等民族),约占全球总人口的42%以上;)。人口在5,000万~1亿的有9个(德意志、比哈尔、意大利、爪哇、墨西哥、泰卢固、英吉利、朝鲜等民族),约占全球人口的12.5%。全球人口在10万人以上的民族共约550余个,其人数合计占总人口的99%。人口较少的民族有的仅百人或几十人。(如印度的安达曼族和明戈比族,印度尼西亚的托瓦拉族等等)。

  此外,民族有时也泛指历史上形成的、处于不同社会发展阶段的各种人们共同体,如原始民族、古代民族、现代民族等。同时,还有其它更广泛的用法,如中华民族、阿拉伯民族等。

  29.人种是怎样划分的?世界主要人种的分布状况如何?

  [人种也称“种族”,是在体质形态上具有某些共同遗传特征(如肤色、发色、发形、眼色、头形、鼻形等等)的人群,这些特征是在一定的地域内,长期适应自然环境而形成的。]在人类发展的初期,人类各集团在很长一段时期内,彼此隔离地生活在各自然地理环境里。由于自然条件长期对人类的不同影响,以及各人群集团间长期隔离和交通联络的不发达而造成不同地域内的人群的不同自然体质特征。根据这些特征,全世界人类可分为三大类人种,即蒙古人种、欧罗巴人种和尼格罗人种。各人种之间,在自然体质特征上虽有一定区别,但无明显界限,而具有逐渐过渡的现象。这充分说明全世界各人种在生物学上同属一个物种,并具有共同的祖先。[在人种分类上,也有主要根据肤色特征,把人类分为黄色人种、白色人种、黑色人种和棕色人种的。人种属自然范畴,绝无优劣之分,种族主义者的种族优越论是站不住脚的。]但今天世界上仍有许多种族主义者推行反动的种族主义政策,在南非,白人种族主义者残酷地压迫和迫害黑人,在美国,黑人也受到种种歧视。

  白色人种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人种,约占世界总人口的54%左右。他们的体质特征是:肤色多呈浅淡色;发呈金黄,有的呈黑褐色;眼色碧蓝或灰褐色;发形呈波状或直状;唇型为薄唇;鼻狭而高;颧骨不高突;体毛和胡须较发达等。白色人种主要分布于欧洲、北非及亚洲的土耳其、伊朗、伊拉克、阿富汗、巴基斯坦、孟加拉、印度等地。近几百年来,随着殖民主义的扩张,又逐渐分布于美洲、南非和大洋洲等地。

  黄色人种是世界上人口数居第二位的人种,约占世界总人口的37%左右。他们的体质特征是:肤色呈黄色或黄白色;发形直,发色黑;眼色深;颧骨较高;面部扁平;鼻子高低、宽窄适中;体毛和胡须稀疏。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在亚洲东部的中国、朝鲜、日本、蒙古、苏联的西伯利亚、中南半岛、印度尼西亚等地,美洲的印第安人,欧洲的马扎尔人、芬兰人也属黄种人。

  黑色人种是世界上第三大人种,约占世界总人口的8.5%。他们的体质特征是:肤色多呈黑色或黑褐色;发形为曲卷形或波形,发色深黑;眼色黑褐;唇厚而凸或较厚;鼻宽扁或较宽;眼裂较大。黑色人种主要分布于非洲、大洋洲、印度南部、斯里兰卡、美拉尼西亚、加里曼丹等地。

  30.全世界共有多少种语言?各主要语系的分布情况如何?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它是以语音为物质外壳,以词汇为建筑材料,以语法为结构规律而构成的体系。世界语言十分复杂,全世界究竟有多少种语言,说法不一。法国科学院推定为2,796种;国际辅助语协会估计有2,500至3,500种语言。由于对某些语言,尤其是使用较少的语言没有深入研究,很难断定它们是不同语言,还是同一语言的方言。

  语言的分类,一般采用两种方法。第一是类型分类法,也称“形态分类法”。根据语言语法的特点,将世界语言分为若干类型。如以词的构造为主要标准,将人类语言分为词根语、粘着语、屈折语和多式综合语等;或按语法意义的主要表达方式分成分析语、综合语等。这种分类有助于了解语言的结构,但不能概括世界语言的多样性,也没有和语言的历史比较起来研究。

  第二是谱系分类法,也称“发生学分类法”。按语言的共同来源,按语言亲属关系的远近,把世界的语言分为不同的语系、语族和语支。

  印欧语系分布在欧洲、亚洲、美洲等地。包括印度语、伊朗语、斯拉夫语、波罗的海语、日耳曼语、罗马语、克尔特语、希腊语、阿尔巴尼亚语、亚美尼亚语等。

  闪含语系分布在阿拉伯半岛、非洲东部和北部一带。包括阿拉伯语、古希伯莱语、豪萨语、古埃及语等。

  芬兰乌戈尔语系分布在芬兰、苏联、挪威、匈牙利等地。包括芬兰语、爱沙尼亚语、匈牙利语等。

  阿尔泰语系主要分布在中国、土耳其、蒙古、苏联、伊朗、阿富汗。包括阿塞拜疆语、土库曼语、哈萨克语、吉尔吉斯语、土耳其语、日语、朝鲜语等(也有将日语、朝鲜语列为特殊语言)。

  伊比利亚高加索语系分布在高加索一带。包括高加索语、格鲁吉亚语等。

  汉藏语系主要分布在中国和越南、老挝、泰国、缅甸、不丹、锡金、尼泊尔、印度等国境内。包括汉语、泰语、缅甸语、越南语、藏语等。

  达罗毗荼语系分布于印度南部、斯里兰卡北部、巴基斯坦等地。包括泰米尔语、马拉雅拉语、坎纳拉语、泰卢固语和布拉灰语等。

  马来波利尼西亚语系,也叫“南岛语系”,分布在北自夏威夷,南至新西兰,西自马达加斯加,东至马克萨斯群岛的广大地区。包括高山语、马来语、印度尼西亚语、爪哇语等。

  班图语系分布在非洲苏丹以南的广大地区,所属语言中,最通行的是斯瓦希里语。

  此外,还有美洲的印第安语言。

  据统计,世界上使用语言人数最多的是汉语,约占世界人口的23%;其次是英语(属印欧语系日耳曼语族),约占世界人口的8%多;第三是俄语(属印欧语系斯拉夫语族),约占世界人口的6%;第四是西班牙语(属印欧语系罗马语族),约占世界人口的5%。

  31.什么是世界三大宗教?它们主要流传在哪些地区?宗教对国际政治、经济有何影响?

  宗教是社会意识形态之一,相信并崇拜超自然的神灵,是唯心主义的思想体系。世界宗教多种多样,目前广为流传,并具有世界影响的宗教主要有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被称为世界三大宗教。

  佛教起源于公元前六至五世纪,创始人释加牟尼,基本教理有“四谛”、“八正道”、“十二因缘”等。主张依经、律、论三藏,修持戒、定、慧三学,以断除烦恼,得到成佛为最终目的。目前信徒约2.4亿人,主要流传在亚洲,如日本、泰国、缅甸、斯里兰卡和中国(喇嘛教也属佛教,圣地在拉萨)。

  基督教于公元一、二世纪开始流传于罗马帝国统治下的地中海东部、巴勒斯坦一带。信仰上帝(或称天王)创始并管理世界,耶稣基督是上帝的儿子,降世成人,救赎人类。目前信徒约10亿人。主要流传在欧洲、美洲和大洋洲各国。内部又分天主教、东正教、新教以及一些较小的派别。天主教的中心是梵蒂冈,主要信徒分布于南欧、美洲各国;正教(或称东正教)信徒以苏联、东欧为主;新教(也称“基督教”)以北欧、北美、大洋洲为主。

  伊斯兰教起源于公元七世纪初,由阿拉伯半岛麦加人穆罕默德所创建。其教义主要有:信仰安拉是唯一的神,穆罕默德是安拉的使者,信天使,信《古兰经》是安拉“启示”的经典,信世间一切事物都是安拉的“前定”,并信仰“死后复活”、“末日审判”等。目前信徒约6亿人。主要流传在西亚、北非、南亚、东南亚。圣地是麦加和麦地那。

  宗教对世界政治、经济影响甚大。有些国家宗教地位十分重要,例如,有的国家政教合一,国家领袖同时是宗教领袖,宗教教义成为国家法律的依据;有的国家定佛教为国教,青年人均需到寺庙做定期和尚;又有的国家定基督教为国教,教会不仅掌管婚丧、教育大权,而且直接干预政治。宗教有时被统治阶级利用作为统治人民、挑起事端和对外侵略的工具。同时宗教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对人们生活的许多方面,如文化、生活习惯等都有着显著影响。

  梵蒂冈是一个宗教国家,教皇权利控制着全世界天主教占统治地位的地区。现在天主教信徒近7亿人。梵蒂冈管辖的天主教神职人员达160多万人,而梵蒂冈全国人口不足1,000人。

  32.世界人口的地理分布有什么特点?其主要原因是什么?

  分析一定时间内人口的数量,及其在地域空间上的分布状况,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以人口绝对数量在各地区之间的分布,衡量不同地区人口总量的多少;另一是根据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的人口数)大小衡量人口分布的稀密。

  从人口绝对数量上看,1983年全世界总人口为46.8亿人,但在地区分布上是非常不平衡的。以各大洲看,亚洲最多,占世界总人口的58.4%;其次是欧洲,占16.3%;以下依次为非洲(占11%)、拉丁美洲(占8.3%)、北美洲(5.5%),大洋洲最少,仅占0.5%,南极洲尚无长期定居人口。以国家看,人口数量最多的是中国,总人口达10亿多人。全世界总人口的一半集中在中国、印度、苏联和美国四国;而世界总人口的四分之一分散在180多个国家和地区,其中人口最少的梵蒂冈、瑙鲁、摩纳哥等只有一千人至二万多人。但是人口总量的多少往往并不能反映人口分布的稀密状况,衡量人口分布的密或稀,一般是根据人口密度大小确定的。例如,新加坡人口总量虽只有250万人,但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却有约4,280人,是世界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而苏联的总人口虽居世界第三,但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面积却只有12人,是世界人口较为稀疏的地区。从全世界看,1983年平均每平方公里土地面积的人口数约为34人,而东南亚、南亚地区每平方公里超过200人,西欧150多人;但是在高寒地区、沙漠、半沙漠的干燥地区以及赤道附近的高温高湿地区,人口密度则很小,一般平均每平方公里不足一人。以国家看,人口密度高的国家,如摩纳哥平均每平方公里达到1.8万人,而人口密度低的国家,如蒙古、利比亚、毛里塔尼亚、博茨瓦纳等,平均每平方公里仅一人。

  世界各地区人口分布的不平衡特点是什么因素造成的呢?

  影响人口地区分布的因素很多,既包括社会因素,也包括自然因素。首先,人口分布是社会现象,深受社会经济规律支配。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同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和生产关系的不同,人口分布的特点、趋势也不一样。例如,在封建社会,由于个体经济的农业生产是经济中的主导,人口就集聚在农业发达地区,乡村人口占绝对优势;但到了资本主义社会,工业生产的发展使城市人口迅速增加,城市的数目和规模也日益增大,同时由于发展工业的需要,在许多荒凉的地区开采矿石,也吸引了大量人口;在社会主义条件下,随着生产的有计划布局,对人口也着手进行有计划地合理布局,逐渐改变过去遗留下来的人口分布不合理的现象。同时,在同一社会形态下,在一定时期内由于各个地区生产力水平的差别,人口分布也会有所不同。因此,人类生产方式和经济活动,对人口分布有决定性影响。

  其次,自然环境也对人口的分布有重大影响。因为人类生活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之中,人们的生产、生活活动都离不开自然环境,而人类利用自然也首先是选择能获得更多经济效益的地方。当前世界人口的绝大部分居住在温带、亚热带和热带的平原地区,而高纬、高山的寒冷地区,沙漠、半沙漠的干燥地区以及冰封的南极大陆内部至今人烟稀少或无人定居,就是自然条件影响人口分布的明显例证。

  此外,开发历史的久暂、移民活动,以及政治动乱、战争和不同时期统治阶级的人口政策等等,都会影响一地区人口增长和人口移动,也会在人口的地理分布上表现出来。

  因此,世界人口分布的不平衡是各地区自然、历史、经济发展不平衡的结果。由于人口分布是社会现象,受社会历史条件的直接影响,各时代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决定各时代人口分布总的规律;而自然条件对某一时期、某一地点的人口分布也起着重大影响,但不是直接、决定的因素。

  33.什么是城市化?世界城市化的趋势如何?

  城镇化是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是资本主义发生并发达以后,特别是工业化以后所特有的现象。由于社会经济的发展,农业社会进入工业社会,非农业活动的比重逐渐上升,农村地域中城市要素逐渐增长,出现了人口从以农业活动为主的农村向以非农业活动为主的城镇转移的过程,城市人口比重日益增大,城市数目迅速增加,这就是城市化的基本含义。所以城镇化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国家工业化和农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

  二十世纪以来,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城市化的速度空前加快。以世界城市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看,已从1950年的29.2%增加到1980年的42.5%。但是,世界城市化水平的地区差别仍然非常悬殊,发达国家城市人口占总人人口的比重已从1950年的52%上升到1980年的70%,不少国家农业人口向城市的迁移已大大变慢,甚至停止;而发展中国家城市人口的增长速度虽较快,但城市人口的比重仍较低,1950年为16.7%,1980年升到30.5%。

  城市化的过程不仅表现在城市人口的迅速的增长上,而且还表现在特大城市和城市群的迅速增加,以及第三产业人口在城市人口中所占比重的极大提高上。

  由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的城市化是无计划地盲目地进行的,它经历了一个恶性膨胀、畸形发展的过程,大城市、特大城市不断涌现,全世界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1950年仅71座,1980年达到234座。城市规模的无限制扩大,城市人口的迅猛增长,给城市交通、生活组织、生态环境以及社会安定等方面带来了许多难以解决的矛盾和问题。为此,不少国家采取措施分散大城市职能,建设新城市和卫星城。在中心城市外围,还有若干市镇和农村区,它们在功能上联为一体,成为大城市连绵区。如美国东北部从波士顿到华盛顿的狭长地带和五大湖南岸,日本的九州——鹿岛的太平洋沿岸带状地区,联邦德国的鲁尔区,英国以伦敦为中心的英格兰南部城市群以及西欧荷兰、比利时、卢森堡的城市群等;苏联也有以莫斯科为中心的城市群和乌拉尔城市群、顿巴斯城市群等。此外,现代世界城市化的趋势之一是城市人口中第三产业人口比重的极大提高,尤其是一些发达国家,第三产业人口占城市人口的比重都在一半以上。

  今后世界城市化的发展趋势,从总的看来城市化的进程还要大大加快,大城市仍将快速增加,这一趋势以发展中国家最为突出;而在发达国家中,开发落后地区,大力发展小城市将成为城市化的重要趋势。

  34.什么叫城市?城市在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中的作用如何?

  城市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产物。它的形成和发展,是社会经济、文化发展的结果。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出现商业、手工业与农业的劳动大分工后,居民点也产生了分化,形成了以农业为主的乡村和以商业、手工业为主的城镇,这就是早期城市的雏型。城市的发展自古至今已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历史,它的职能也经历了不断发展和完善的过程。因此,城市的概念及其所包含的具体内容也随着不断发展、不断丰富。

  关于城市的表述,各国不尽一致,一般概括为:具有一定人口规模、而以非农业人口为主的居民集聚区,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是整个社会创造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重要基地。城市作为一定地域的中心,首先是经济中心。工业是城市经济的骨干,是现代城市的主体。而城市作为经济中心,又必然成为商业中心和交通中心,成为流通领域的枢纽。城市作为一定地域的中心,又不仅限于经济方面,它也可以是政治中心、文化教育中心、科技中心等等。一个城市也可以兼具几个中心。城市一般来说是各级行政机构的所在地,是经济生活和文化生活的组织中心和管理中心。城市也是发展科学技术,传播文化的中心,往往集中一国或一地区绝大多数的高等院校、各类医疗卫生机构、科研机构、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体育馆等。城市又是信息中心、科技情报中心和社会活动中心。

  城市的这种中心地位,决定了它必然对国家和地区的经济与社会发展起重要的中心作用和动力作用,在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建设、社会发展中应充分发挥城市的作用。

  35.什么叫产业革命?世界上已发生了几次科技革命?它们对社会、生产的发展起到了什么作用?

  产业革命,一般是指由于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使国民经济的产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进而使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出现崭新面貌。第一次产业革命亦称工业革命,系指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过渡到采用机器的资本主义工厂制度的过程。十七世纪到十八世纪,英、法等国资产阶级革命的胜利,为生产力的发展扫清了道路,资本主义工场手工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发明、创造,为向机器大工业过渡准备了条件。随着市场的扩大,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工场手工业日益不能满足需要,资产阶级为追求更多的利润,广泛采用了新技术。产业革命最早发生在英国。十八世纪六十年代首先从纺织业开始,八十年代由于蒸汽机的发明和采用,促使产业革命进一步深入,遍及化学、采掘、冶金、机器制造等部门。继英国之后,法、德、美等国也于十九世纪相继完成了产业革命。机器大工业的建立,为资本主义制度奠定了物质基础,使之最后战胜封建制度而居统治地位。产业革命促进了资本主义生产力的迅速发展,提高了生产社会化的程度。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的一系列发明、创造,构成了世界范围的第一次科学技术革命。

  十九世纪七十年代以后,自由资本主义进入了垄断资本主义时期。1873年爆发了空前深刻的世界经济危机,企业之间、部门之间、各个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竞争愈演愈烈,推动了资本主义世界出现一系列的工业发明创造。其中发电机和电动机的发明,导致了“电气化”时代的到来;内燃机的出现,促进了石油的开采;电话、电车和无线电的发明,进一步便利了交通。从而形成了世界范围的第二次科学技术革命。这一时期中,炼钢技术的改进,化学在工业中的广泛应用,尤其是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不仅使原有的重工业部门(钢铁、采煤、机器制造等)有了进一步发展,而且形成和发展起来一系列新的工业部门,如电力、电器、化学、石油、汽车和飞机制造等,使世界工业生产又有了新的发展。到十九世纪末,重工业在世界工业中开始占主导地位。继英国之后,美、法、德、日等先进国家实现了工业化,成了以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国。工业的进步和资本主义经济体系向全世界的扩展,促进了交通运输和国际贸易的发展,同时也推动了农业生产的发展,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农耕技术有了进一步提高,粮食产量有了显著增长。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国内生产集中垄断和社会化过程的不断加强,国际间竞争的日益加剧,以及国民经济军事化的不断发展,在世界主要工业国家中,经历了一场深刻的科学技术革命,人们称之为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这次科学技术革命是以核能的利用、电子计算机和空间技术的发展、海洋的开发为其主要标志。科技革命波及各个领域,出现了一系列新兴的科学技术,并在此基础上形成了许多崭新的工业部门,如高分子合成工业、核工业、电子计算机工业、半导体工业、航天工业、生物工程、激光光导纤维等工业。尤其是电子计算机、控制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取代了部分人脑的工作,大大增强了生产的自动化程度,从而提高了劳动生产率,推动了主要工业国家经济的迅速发展,同时这些国家的农业也实现了现代化。人类在向海洋索取资源和征服宇宙,以及探索新的能源、原料等方面也取得了许多新的进展。此外,被称为第三产业的非物质生产部门,也得到飞速发展。电子计算机,尤其是微处理机的广泛采用,正在改变着人们的劳动、生活方式,微处理机正在进入家庭生活,将产生难以估量的社会影响。

  至于世界上究竟发生了几次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由于学术界对产业革命的界定和区分方法有分歧,故说法不一,但一般认为科技革命是指人类在科技方面获得重大突破,建立了新的科学理论体系或革新了传统的工艺过程。科技革命是产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没有科技上的重大突破,产业结构不可能发生根本性变化。不过这也并不意味着科技革命立即会引起产业革命,科技上的重大突破只有带来了产业结构的深刻变化,直接改善了社会的面貌方可称之为产业革命。因此,一般认为,世界上已发生了三次科技革命,而且正在萌发第四次。至于产业革命,对第一次科技革命后引起产业结构的根本变化称为第一次产业革命意见一致,而对第二、三次科技革命与产业革命时期的划分是否一致的问题看法不一。

  36.什么是“丝绸之路”和“香料之路”?

  “丝绸之路”也称“丝路”,陆上丝路是古代横贯亚洲、联结亚、欧、非三洲的交通道路,全长约7,000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商路。其主要路线东端起自我国渭水流域,向西通过河西走廊,或经今新疆境内塔里木河北面的通道,在疏勒(今喀什市)以西越过葱岭(帕米尔高原),经大宛(今费尔干纳盆地)和康居(今撒马尔罕附近)西行;或经塔里木河南面通道,在莎车(今莎车县)以西越过葱岭,再经大月氏(今阿姆河上、中游)西行。以上两条西行路线会于鹿城(今马里),然后西经和椟城(今里海东南达姆甘附近)、阿蛮(今哈马丹)、斯宾(今巴格达东南)等地,以抵地中海东岸,转达古罗马各地。其支线亦有取道天山北面的通道及伊犁河流域西行者。这条古代东西交通大道,是我国汉代张骞出使西域后形成的。约自公元前二世纪以后千余年间,大量的中国丝和丝织品经此路西运,故称“丝绸之路”。

  除陆路外,古代我国对外交通路线还有海上通道。海上航线,或自中国南部泉州、广州、杭州、扬州等港口直接西航;或经由滇、缅通道,再自缅甸南部利用海道西运;或经由中亚转印度半岛各港再由海道西运。其中最重要的是自泉州经东南亚、西亚到达非洲埃及、肯尼亚等国的海上航路,被称为海上“丝绸之路”。我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曾经率船队七下西洋,为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作出重大贡献。

  丝绸之路虽以运丝和丝织品而得名,但经丝绸之路运输的货物却远远不止这些物品,还有漆器、瓷器、铁器、茶叶等等;而由此路东传的物品有西方的玻璃、宝石、葡萄、石榴、胡桃、芝麻、胡瓜(黄瓜)、大蒜、胡萝卜等,以及大宛马、无花果等。中国古代四大发明(火药、指南针、造纸术和活版印刷术)也经由陆上、海上丝绸之路传到了西方;而西方国家的文学、艺术和宗教等也相继传到中国。丝绸之路象一条绚丽而坚韧的丝绸纽带,把人类古老文明联结起来,沟通了人类的智慧和创造,促进了古代东西方经济、文化和技术的交流,加强了各国人民之间的友谊和友好往来,对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起了巨大的历史作用。

  “香料之路”是古代沟通亚、非、欧三洲之间贸易往来的主要海上通道。公元九世纪,威尼斯商人在君士坦丁堡购买东南亚诸岛所产丁香、肉桂、豆蔻、胡椒等香料,转销欧洲,获得了厚利。十五世纪欧洲人发现海上新航路后,葡萄牙人、荷兰人先后侵入香料产地,通过不等价交换和直接掠夺,将大批香料运入欧洲市场,获取惊人的利润。这条将香料从东南亚诸岛运往欧洲市场的海上航路被称为“香料之路”。

  37.“地理大发现”指的是什么事件?

  “地理大发现”是西方史学对十五到十七世纪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路和“发现”新大陆的通称。在十四和十五世纪,地中海沿岸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南欧一些国家,手工业及商业贸易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一些商人渴望向外扩充贸易,获取更多财富。但从十五世纪中叶起,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占据东西方交通往来的要地——君士坦丁堡及东地中海和黑海周围广大地区,对过往商人横征暴敛,多方刁难,加之频繁的战争和海盗活动,从而阻碍西欧与东方陆上贸易的通道;而由东方经由波斯湾——两河流域——地中海和经由红海——埃及——地中海的两条海上商路又完全为阿拉伯人所操纵。因此,欧洲商人和封建主为了获得比较充裕的东方商品和寻求更多的交换手段——黄金,并免受土耳其人、阿拉伯人及意大利人的层层盘剥,便急于探求通向东方的新航路。同时,由于西方各国在生产技术方面已有很大进步,指南针也已从我国传到了欧洲,航海术的提高,多桅快速帆船的出现,利用火药制造大炮和轻便毛瑟枪的出现,以及地圆学说获得承认等等,都是为远洋探航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思想准备。西班牙和葡萄牙是当时欧洲最强盛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以其有利的地理位置,逐渐成了探索新航路的主要组织者。“地理大发现”主要指以下几大事件:

  (1)“新航路的发现”。从十五世纪起,葡萄牙人不断沿非洲西海岸向南航行,占据了一些岛屿和沿海地区,掠夺当地财富。1487~1488年葡萄牙人巴托罗缪·迪亚士到了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成为探寻新航路的一次重要突破。葡萄牙贵族瓦斯哥·达·伽马奉葡王之命于1497年7月8日从里斯本出发,绕过好望角,沿非洲东海岸北上,之后由阿拉伯水手马季得领航横渡印度洋,于1498年5月20日到达印度西海岸的卡里库特,次年载着大量香料、丝绸、宝石和象牙等返抵里斯本。这是第一次绕非洲航行到印度的成功,被称之为“新航路的发现”。

  (2)“新大陆的发现”。在葡萄牙组织探寻新航路的同时,西班牙也力图寻求前往印度和中国的航路。1492年8月3日意大利人克里斯多弗·哥伦布奉西班牙国王之命,从巴罗斯港(即古都塞维尔,今称塞维利亚)出发,率领探险队西行,横渡大西洋,同年11月12日,到达了巴哈马群岛的圣萨尔瓦多岛(华特林岛),之后又到了古巴岛和海地岛,并于1493年3月15日回航至巴罗斯港。此后哥伦布又三次西航,陆续抵达西印度群岛、中美洲和南美大陆的一些地区,掠夺了大量白银和黄金之后返回西班牙。这就是人们所称谓的“新大陆的发现”。

  (3)“第一次环球航行”。1519年9月20日,葡葡牙航海家斐南多·麦哲伦奉西班牙国王之命,率探险队从巴罗斯港出发,横渡大西洋,沿巴西东海岸南下,绕过南美大陆南端与火地岛之间的海峡(即后来所称的麦哲伦海峡)进入太平洋。1521年3月到达菲律宾群岛,麦哲伦死于此地。其后,麦哲伦的同伴继续航行,终于到达了“香料群岛”(今马鲁古群岛)中的哈马黑拉岛。之后,满载香料又经小巽他群岛,穿过印度洋,绕过好望角,循非洲西海岸北行,于1522年9月7日回到西班牙,完成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次环球航行。

  “地理大发现”是社会生产发展的产物,是应封建社会日趋衰落、资本主义开始兴起的时代要求,是欧洲资本主义经济产生与发展对于扩大原料产地、市场以及交换手段的必然需要。它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过程,对世界生产力分布也有重大影响。

  38.什么是能源?什么是“能源问题”?“能源问题”的实质是什么?

  在人类的生活和劳动环境中,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能量的转化和传递。凡是能够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或物质的转换运动过程,都称为能源。它们满足了人类对热能、电能、机械能、化学能等各种形式能量的需要,是人类经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物质技术基础。凡是以现存形式存在于自然界,可直接取得而不改变其基本形态的天然能源,统称为一次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油页岩、水能、生物能、风能、海洋能等等。一次能源经过人为加工,转换成其它形式的人工能源,称为二次能源,如煤气、蒸汽、焦炭、人造石油、汽油、煤油、柴油、电能、氢能、沼气能等等。通常所说的能源,一般不包括二次能源在内。按照目前开发与利用状况,可将能源分为常规能源和新能源两类。到目前为止,已被人们广泛应用,而且使用技术又比较成熟的能源,称为常规能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水能及生物能等。太阳能、地热能、风能等,虽早已被利用,但大规模开发的技术还不成熟,应用还不广泛,直到现在才进一步受到人们的重视;其它还有核能、沼气能、氢能、激光和海洋能等等,也只是近些年来才被人们所认识和应用,而且在利用技术和方式上都有待改进和完善,这些都被称为新能源。

  本世纪七十年代,世界范围内出现了一个前所未见的“能源危机”问题,它主要表现为石油短缺和油价上涨,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以石油、天然气等燃料为主的能源供应发生严重恐慌,以及由此造成的经济混乱和社会动荡。国外一部分人,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能源危机”是全球性的资源危机,认为能源、特别是石油,由于长期的开采,资源已近枯竭,无法满足日益增长的需求。实际上,这种观点是不符合实际的。以石油和天然气论,仅目前已探明的储量即可满足至少30~50年的需要,而尚待查明的地质储量则更多。此外,从油页岩、沥青砂和烟煤中生产人造石油和煤气的技术问题已经解决,在经济上也是可行的,其资源的数量就更大了。从煤炭来看,仅目前有开采价值的储量就足以满足人类两个世纪的需求,而其地质资源的总量更为可观。如果再考虑到其它能源(如水力、原子能、太阳能等),则现有能源足以在相当长的时期内保证人类经济生活正常发展的需要。而在这段时间内,人类还一定会在更广泛地开发利用新能源上取得成功。因此,所谓“能源危机”实质上并非资源危机。“能源危机”是许多政治、经济因素综合发生作用的结果,是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在新的政治、经济形势下的产物。在资本主义制度下,能源的开发、利用服从于资本家追逐高额利润的目的,能源资源、尤其是石油资源遭到掠夺性的开发。许多国家长期奉行弃煤用油的片面能源政策,致使油、气消费量激增,而煤炭工业却持续衰退,资源得不到合理利用。在能源的生产、运输,尤其是在消费方面,都普遍存在着严重的浪费。帝国主义国家长期以来依靠掠夺中东和其它产油国的廉价石油,以维持其能源的巨大消费。但是,自六十年代以来,亚、非、拉石油生产国为保卫国家资源,发展民族经济,维护本国利益,在政治上和经济上对帝国主义的控制与掠夺进行了坚决的斗争。使西方国家按自己的意愿长期维持旧的国际经济秩序的企图越来越难以实现,它们恣意掠夺发展中国家廉价能源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对能源增长的社会需求与资本主义的能源供销体制之间的矛盾,西方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在能源开发和能源贸易之间的矛盾,以及通过能源危机所反映出来的世界资本主不应求,几乎所有甜菜生产国都要进口原糖。

  世界主要饮料作物有咖啡、可可和茶叶,除日本、苏联有少量的茶叶外,几乎全部产在发展中国家。咖啡主要产于拉丁美洲(以巴西、哥伦比亚为最多)和非洲;可可多集中在西非和巴西;茶叶则以亚洲的印度、中国和斯里兰卡为主要生产国。但是咖啡与可可的消费地则主要是发达国家,占世界人口四分之三的发展中国家,只消费了世界咖啡与可可总消费量的不到五分之一。发展中国家茶叶的消费量较咖啡、可可为大。

  橡胶在人类生产和生活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但由于世界人工橡胶的发展。天然橡胶在世界橡胶消耗总量中所占比重有所下降。天然橡胶原产于巴西亚马孙河流域,十九世纪七十年代被引进到东南亚。东南亚某些地区现在是世界天然橡胶的主要产地,其中以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和泰国为最多;南亚的印度、斯里兰卡产量也较大。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是天然橡胶的主要消费者,约占世界消费总量的三分之二;其次是苏联、东欧,约占四分之一;发展中国家仅消费世界天然橡胶的十分之一。

  45.海和洋有区别吗?

  地球表面被陆地分隔为彼此相通的广大水域称为海洋,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其实海和洋不是一回事,海洋的中间部分称为洋,约占海洋总面积的89%,它的深度大,一般在二、三千米以上,海水的温度、盐度、颜色等不受大陆影响,有独立的潮汐和洋流系统。全球分四个大洋即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海洋的边缘部分称为海,深度较浅,一般在二、三千米之内,约占海洋总面积的11%。海没有独立的潮汐和海流系统,水温因受大陆影响而有显著的季节变化,盐度受附近大陆河流和气候的影响也较明显,水色以黄绿色较多,透明度小。海按其所处位置的不同,可分边缘海和地中海两种类型。大洋靠近大陆的部分,被岛屿和半岛分隔开,水流交换畅通的称为边缘海,如东海、南海、日本海等;介于大陆之间的海称地中海,如地中海、加勒比海等。如果地中海伸进一个大陆内部,仅有狭窄水道与海洋相通的,又称为内海,如渤海、波罗的海等。

  46.四大洋的一般特征如何?

  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和北冰洋是相互通联的,它们的划分大致是太平洋东以巴拿马运河和通过南美洲南端合恩角的西经67°经线(往南直抵南极大陆)与大西洋分界;西以马六甲海峡和通过塔斯马尼亚岛最南端的东南角的东经146°经线(往南直抵南极大陆)与印度分界;太平洋北以白令海峡与北冰洋分界。大西洋东以苏伊士运河和通过非洲最南端的厄加勒斯角的东经20°经线(往南直抵南极大陆)与印度洋分界;北以挪威最北端的诺尔辰角,经斯匹次卑根群岛东南端、冰岛,横穿丹麦海峡至格陵兰岛南端的费尔韦尔角,沿戴维斯海峡南边,最后达拉布拉多半岛的伯韦尔港一线和北冰洋为界。四大洋一般特征的基本地理数据列表如79页表:

  47.何谓大陆架、大陆坡、洋底?它们各有什么特点?

  海底的地势起伏并不亚于陆地,既有坦荡的平原,也有雄伟的山脉和深达万米多的深渊。根据海底的地形特点,可把海底分为大陆架、大陆坡和洋底三部分。

  (1)大陆架是围绕大陆和岛屿的浅海区,是陆地向海

  洋自然延伸并被海水淹没的部分,坡度极为平缓,海水很浅,一般深度不超过200米。但宽度各地差别很大,在陆地为平原的地方,大陆架一般很宽,可达数百至一千公里,如太平洋西部、大西洋北部两岸和北冰洋的边缘;紧邻的陆地若是高原或山脉,大陆架宽仅数十公里,甚至缺失,如南美大陆西岸大陆架甚窄。全世界大陆架面积约为2,712万平方公里,占海洋总面积的7.5%左右。

  (2)大陆坡:即在大陆架外侧一个陡急的斜坡,它是大陆架向洋底的过渡地带,宽度20~100公里不等,总面积和大陆架相仿。大陆坡上往往有深切的峡谷地形,规模可起落数千米,超过陆地上最大的峡谷。大陆坡是大陆的边缘,故其底部才是大陆与大洋的真正分界。正是在这个分界处,地壳由于不同的地质结构而发生巨大的裂缝,出现了一系列狭长的深渊—海沟,它是洋底最深的地方。这一地带地壳至今仍在强烈活动着,多火山地震。目前大洋中已发现20多条深海沟,大部分在太平洋,深度一般在6,000米以上,有的超过10,000米。

  (3)洋底:洋底是大洋的主体,占海洋总面积80%左右。洋底的起伏形态与陆地一样,十分复杂,但分布很有规律。在各大洋的中部,都有一条高峻脊岭,它彼此相接,全长约八万公里,贯通四大洋,统称大洋中脊。最为壮观的大西洋中脊宽达1,500~2,000公里,约占大西洋面积的三分之一,相对高度约1,000~3,000米,巍然耸立于洋底之上,呈“S”形,南北延伸。大洋中脊也是火山活动带,有火山露出水面就成为岛屿,太平洋中部就有很多这样的火山岛。大洋中脊的两侧,便是广阔的大洋盆地,海深一般有4,000~5,000米,这里分布有海岭、海峰、海台、海底高原,它们将整个大洋盆地分割成若干个海盆。海盆底部特别平坦,称为深水平原,在大洋盆地中分布面积最广。

  48.什么洋流?洋流的形成和分布规律怎样?

  海洋表层的水,以巨大的规模、相对稳定的速度,缓慢地沿着一定的方向有规律地不断的流动,称为洋流,也叫海流。洋流形成的主要原因是海面受长期而稳定的风向吹送形成的;此外,还与各地海水的密度、海面的高低、地球自转偏向力和陆地轮廓、岛屿的分布等有关。各大洋洋流的分布和流动的方向虽然很复杂,但还是有规律可循的。

  (1)在赤道至南北纬40°或60°之间,形成一低纬度环流,其流向在北半球呈的太阳辐射热很少;在其上空,由于冬季是一稳定的高压区,云量很少;再加上洋面广布着冰盖,在这些因素的共同影响下,使其成为世界最冷的大洋。气温终年很低,并多暴风雪。寒季(11月至4月)平均气温在-30°~-40℃之间,最低达-52℃;暖季(7~8月)平均气温不足6℃。平均年降水量仅75~200毫米,以降雪为主。故北冰洋水文的最大特点是:水温低,大部分海域海水在0℃以下,因而有大面积的常年不化的冰盖和浮冰。在寒冷季节,北冰洋一片雪白,冰盖面积以三月份为最大,可达1,140万平方公里,占北冰洋总面积的87%;在七、八、九月寒季,岸边冰雪大部融冰,周围“冰山”、浮冰到处漂浮,但北冰洋中心部分仍为冰盖所覆。九月份冰盖面积最小,约700万平方公里,占北冰洋总面积53.4%,但不是连片的冰盖,而是由面积一至几十平方公里的大小冰块组成的冰丛,厚2.5米到4~5米,表面平坦或波状起伏,较坚固。北冰洋除冰盖外,还有由极地群岛上陆棚冰入海而形成的冰岛或冰山。冰岛流速慢、表面平、面积大(可达600~700平方公里),厚度达30~35米;冰山分布在冰岛周围边缘,面积小。北冰洋由于海底地形的关系,具有独特的环流系统,大致以罗蒙诺索夫海岭为界,以东为顺时针环流,以西为逆时针环流,在拉普帖夫海也有一小的逆时针环流。从海流的性质来看,以寒流为主,暖流仅在巴伦支海有斯匹次卑尔根暖流、北角暖流,格陵兰岛西南端有西格陵兰暖流和白令海暖流,影响范围很小。流入北冰洋的水除北大西洋暖流外,还有亚、欧、北美三大洲的一些河流,这些水流使北冰洋水量增多,水面升高,并以洋流的形式向格陵兰海和白令海流出,形成东格陵兰寒流、拉布拉多寒流和千岛寒流,与大西洋和太平洋进行着水量平衡的交换。在流入水量中90.1%来自大西洋,太平洋仅占8.1%,在流出水量中,大西洋占98.27%,太平洋仅占1.35%。北冰洋由于气温低、蒸发弱,周围大陆上有大量河水流入,故海水盐度较小,平均盐度为30~32‰,是四大洋中盐度最低的大洋。西部北欧海区(巴伦支海和格陵兰海)稍高,为34.5~35‰,滨海地区为33‰;东部北极海区较低,平均28~32‰,滨海地区海域最低,仅为25‰。

  62.北冰洋的自然资源贫乏吗?

  北冰洋虽是一个冰天雪地的世界,气候严寒,还有漫长的极夜,不利于动植物的生长,但它并不是人们想象的寸草不长,生物绝迹的不毛之地。当然比起其它几大洋来,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是比较贫乏的。海岛上的植物主要是苔藓和地衣,南部的一些岛屿上有耐寒的草本植物和小灌木;动物以生活在海岛、浮冰和冰山上的白熊最著名,被誉为北极的象征,其它还有海象、海豹、雪兔、北极狐、驯鹿和鲸鱼等。由于气温和水温很低,浮游生物少,故鱼类的种类和数量也较少,只有巴伦支海和格陵兰海因处在寒暖流交汇处,鱼类较多,盛产鲱鱼、鳕鱼,是世界著名渔场之一。夏季在西伯利亚沿岸一带鸟类很多,形成独特的“鸟市”。值得注意的是,北冰洋海域的矿产资源相当丰富,是地球上一个还没有开发的资源宝库,特别是巴伦支海、喀拉海、波弗特海和加拿大北部岛屿以及海峡等地,蕴藏有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估计石油储量超过100亿吨。斯匹次卑尔根的煤储量约80多亿吨,煤层厚、质量优、埋藏浅,苏联和挪威已联合进行开采,年产煤100多万吨;格陵兰的马莫里克山的铁矿,储量20多亿吨,系优质矿。此外,北冰洋地区还蕴藏着丰富的铬铁矿、铜、铅、锌、钼、钒、铀、钍、冰晶石等矿产资源,但大多尚未开采利用。

  63.海洋在世界经济活动中的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哪里?

  世界海洋面积为3.6亿平方公里,占地表总面积的71%,是陆地面积的2.5倍。在辽阔的海洋里,共储存13.7亿立方公里即137亿亿吨海水。由于海洋面积广大,资源丰富,能从各个方面为人类提供生存和发展的有利条件,因此,它在人类经济活动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目前人类对海洋的考察了解还很不充分,但它在人类经济活动的重要作用已相当突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对海洋研究的逐步深入,其重要意义将会越来越明显。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生物储库。辽阔的海洋生长着十几万种海洋动植物,每年为人类提供约20亿吨海洋动物和数亿吨海洋植物食品,比陆地上提供的食物要丰富得多。现在人们直接和间接食用的动物蛋白质,约有四分之一来自海洋。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矿物质储库。大洋中蕴藏着极丰富的矿物资源,陆地上已发现的100多种元素,在海洋中现找到了80多种,估计将来有可能全部被发现、利用。海洋矿产储量特别丰富,如海水中含食盐总量可达4亿亿吨,如果铺在陆地上,其厚度可达150米。海洋矿物分海水矿物和海底矿物两种。尽管有些元素在海水中所占的比重非常微小,但由于海水特别多,因此其绝对量很大。如海水中的铀,其总量比陆地上要多2,000至10,000倍。

  海洋是地球上最大的能源储库。海洋能源极为丰富,除海底蕴有丰富的煤、石油、天然气及铀外,海水本身也是一个巨大的能源宝库,不仅蕴有原子能(如铀、重水等),而且波浪、海流、潮汐、海水温差及海水含盐浓差等,也都蕴藏着巨大的能量。据估计,仅潮汐能每年可能发电量,比人类有史以来已消耗的能量总和还要大100倍。

  此外,海洋还是容纳热量的大热库,夏天它把接受到的太阳辐射热储存起来,冬天再释放出去,对气候有重要的调节作用。近海地区的海洋性气候是比较理想的气候,是发展工农业的重要地区,很适宜人类活动。海洋还是世界运输的大动脉,海上运输比陆上、空中运输有许多优蛋箱就是把要运送的货物先装在统一规格的箱子里,然后将箱子放在船上或车上。集装箱越大,货运的成本越低,但是大型货物箱子不宜运送到小批量供应点。因此,现在不少国家既有几十吨重的大型集装箱,也发展了一些小容量的集装箱。

  集装箱运输,特别是在海洋运输中具有许多优点:一是运输量大。事先把要运输的零散货物装在箱子里,便于机械化装卸,大大缩短了船只在港口停泊的时间和货物在仓库里存放的时间,加快了货物运送的速度,降低了运输费用;箱子规格统一,在同容积船上装的货物也多,增加了运输量。二是减少物品的破损。集装箱装卸,可以保证货运时完整无损,几乎可以完全消除物品的耗损量,大大减少损坏与赔偿。如平时运送玻璃板,损坏率达15%,采用集装箱运输,仅损坏0.2~1%。三是节约包装材料。散装运输和采取简单包装的包装材料多一次性使用;而集装箱则可多次使用,并可减少装箱和拆箱费用,降低货运费用,对顾客有利。总之,集装箱化可以加快运输速度,降低运费,便于海陆联运。

  70.世界海上货运分布的情况如何?

  世界海上货运的分布是很不平衡的,各大洋之间,在港口、货运周转量及货物吞吐量方面,相差悬殊。现把各大洋货运情况简述如下:

  大西洋的周围几乎都是各大洲经济最发达的地区,整个欧洲、北美洲东部和拉丁美洲的重要国家墨西哥、委内瑞拉、巴西和阿根廷等,非洲的几内亚湾沿岸及北非、中东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国家等,全部面向大西洋。大西洋航线开辟很早,地理大发现以前,世界贸易中心在地中海,以后移向大西洋,至今未变,仍是世界上国际贸易最繁忙的大洋,特别是北大西洋,它是沟通经济发达区域——西欧、北美的最繁忙的海域。该大洋现拥有世界四分之三的港口、三分之二的货运周转量和五分之三的货物吞吐量。世界著名港口也主要集中于大西洋沿岸,如北大西洋的列宁格勒、汉堡、鹿特丹、安特卫普、勒阿弗尔、伦敦、马赛、热那亚、敖得萨以及纽约、费城、巴尔的摩、诺福克、坦帕、新奥尔良、巴吞鲁日和休斯敦等;南大西洋有圣多斯、里约热内卢和布宜诺斯艾利斯等,都是世界有名的大港口。

  太平洋是世界最大、最深的海洋,但其周围的经济水平不如大西洋周围的高。美洲西部耸立着高大而漫长的科迪勒拉山系,限制了太平洋和美洲大陆内地的联系,加拿大、美国和拉丁美洲的主要经济中心都背向太平洋,苏联的经济发达地区也远离该大洋;澳大利亚和新西兰虽属经济发达国家,但它们在世界经济中所占比重不大;只有日本是面向太平洋的唯一经济发达国家。上述情况对太平洋的海运有很大影响,它在国际贸易中所占地位远逊于大西洋。目前,它仅拥有世界港口的六分之一、货运周转量的十分之三(不足大西洋的二分之一)和货物吞吐量的四分之一。著名的港口西岸有千叶、川崎、横滨、名古屋、大阪、神户、北九州、上海、新加坡等;东岸有洛杉矶和西雅图等。

  印度洋的海运地位比上述二大洋更低,这是因为它的面积小,仅及太平洋的五分之二;更重要的是它的周围除澳大利亚以外都是经济落后的发展中国家。印度洋仅拥有世界十分之一的港口和货运周转量,六分之一的货物吞吐量。在该大洋当前经济活动中起突出作用的是中东的石油,不仅海湾有丰富的海底石油,而且海洋运输也以石油为主。海湾地区的巨量石油,从印度洋上分三路运往西欧、北美和远东、大洋洲等地。除石油以外,在印度洋上过境的船只以运送太平洋沿岸的农矿产品为主。

  北冰洋是世界最寒冷的海洋,上覆终年不化的冰盖。虽在短暂的夏季近大陆海域融化部分冰雪,但仍布满了浮冰块,船只也难以通过。只有因受北大西洋暖流影响的巴伦支海一部分水域终年可以通航。苏联于本世纪三十年代开辟的北冰洋航线,除叶尼塞河以西全年通航外,其余部分也只有在夏季靠破冰船导航才能航行。因此,北冰洋的航运意义不大,货运量极为有限。

  71.海洋对世界生产力布局有什么重要影响?

  在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除30多个内陆国家外,都濒临海洋。海洋对人类活动和世界生产力布局关系非常密切。当生产力水平很低、地域分工不明显、国际联系不密切时,海洋对人类活动影响不大,对生产力分布影响也很小,甚至有一定的阻碍作用,特别是一些岛国,处在与世隔绝状态,不利于本身发展。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海洋的作用日益突出。进入资本主义时代后,在统一的世界市场和殖民体系的形成过程中,宗主国和殖民地间的海上联系愈加密切,它们的经济重心都逐渐移向沿海。宗主国的沿海地区成为殖民掠夺中心,很快兴起一些大港市,加工由殖民地掠夺来的原料和本国原料,向外输出工业品;殖民地附属国沿海则是宗主国掠夺的重点,也兴起许多大城市,成为初级产品出口和工业品进口的中心。因此,无论是宗主国还是殖民地,沿海经济多逐渐超过内地,人口密集、城市集中,生产水平较高。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特别是六十年代以来,世界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差异以及国际分工越来越明显,原燃料产地与加工、消费区在地区分布上越来越不一致,人类活动和经济发展又有进一步向沿海移动的趋势,许多国家的沿海工业和城市日益迅速发展。日本的“三湾一海”在原有工业基础上进一步发展了重、化工业,成为世界为数不多的工业高度集中区;法国的钢铁工业中心已经移向北部沿海的敦刻尔和地中海岸边的福斯;意大利在南部沿海城市建立了大规模的钢铁和石油化工企业;英国的东南沿海及苏格兰东部沿海已发展成为钢铁和石化等工业的重心;美国墨西哥湾沿岸及太平洋沿岸的工业发展更为迅速;此外,联邦德国的汉堡、不来梅,荷兰的鹿特丹等港市在本国经济活动中的地位也日渐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一些沿海地区工业也有很大发展,并形成了一些巨大城市。据估计,距海200公里以内的地区,大约集中了世界二分之一以上的人口;全世界约200多个百万人以上的大城市,四分之三集中在这个狭长地区,30多个超过400万人口的特大城市,这里集中了80%。

  由于科学技术水平的限制,目前人类对海洋的开发还很不够,海洋对生产力分布的影响主要是通过海运和贸易而施加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人类将对海洋进行大规模的、综合性的开发利用,丰富多样的海洋资源对生产力分布的影响将会逐步超过航运和贸易而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海洋生物资源,将成为人类食物的主要来源;海水和海底的矿物、能源将成为工业生产的主要原料与动力;淡化的海水也将成为工农业和城市用水的重要来源;海洋旅游业也将进一步得到发展。到那时,尽管航海技术也一定会有新的发展,但海洋资源的开发利用将直接影响着世界生产力分布。不久的将来,沿海地区以至整个海洋,将是人类经济活动的中心地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