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的一天日记120:考上北师心理学的人的经验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6 05:12:17
分享

考研经验谈(一)
都说北京师大心理系的研究生难考,而当真考上了,便想不出有什么难考。事情大凡都是一个道理:得不到的时候,便会设想该有多难,而一旦成为囊中之物,便又觉得事情不过如此。
不过回头细想,当初考研真算得上比较辛苦,但辛苦并不因为北京师大心理系有多难考,其实只要拿定了要考上研究生的主意,报考哪所学校你都会不遗余力,所以说,不论报什么学校什么专业,辛苦都是一样的。
大概是在大三下学期,确定了要报考北京师大心理系。不少人为确定报考志愿大费周折,而我似乎是轻轻松松地就选定了,原因很简单,我手头的考研信息特别少,在10个选择中选一个肯定比在100个选择中选一个容易得多,我就这么理所当然地确定了考研志愿。
目标既已确定下来,剩下的事情便是努力学习了。大三下学期开始准备,自我感觉时间还早,便每天去图书馆翻心理学书。跨专业考生最薄弱的地方就在于心理学背景知识太少,所以,及早着手准备,多积累背景知识很重要,这决定着考试时答题的广度、深度甚至看问题的视角。也并不是随便抓到什么心理书就看,我当时选择书或文章主要有两个原则,一是北京师大的教授们编写的书或发表在心理学核心期刊上的文章,尤其是参与出题和阅卷的老师的著作。这样可以让自己考虑问题的思路尽量向专家靠拢,有利于清楚地了解专家的看法,并帮助自己提高。第二是选择考试科目书,除了要看师大心理系指定的主要参考书之外,还参阅了其他学者编著的书,如《普通心理学》,我找来了好几个版本的《普通心理学》,几本书一起看,互相比较,多方借鉴,并做了大量的读书笔记。做笔记并不是抄书,而是记下自己看书时想到的有关问题,或给自己出题目,并试着去论述。因为我知道自己记的笔记不会再去看第二遍,所以对我而言,重要的是记的过程,在记的过程中,就很当心地去思考,去记忆,并把一些非常重要的方面记在教科书上。日子过的很快,大体上把手头所有的参考书都过滤了一遍后,新的学期又开始了。
对考研来说,大四上学期是最关键的时期。由于心理系的考试在很大程度上考的是理解和记忆能力,所以,在前一阶段积累的基础上,这个学期应全力投入到几本主要参考书上,一遍一遍不厌其烦地翻,每一章每一节都给自己列出重要问题,去理解,去记忆,去思考,对一个问题的回答,争取在教科书上给定的答案之外,再提出一个可行的解释,也就是说,对问题的回答要有自己思考的成分。英语和政治的复习就不用我多说了,这是每一天都必看的两门课,自始至终,都不应有一天放下英语和政治。专业课要考高分,唯一的办法就是深入理解该学科,并能对问题提出合理的、有创造性的想法,不能满足于机械记忆。当然,记忆是基础,在熟练记忆的基础上再更深地去思考,才是最优方案。
在备考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做计划。对一个学期有学期计划,一个学期中的每个月有月计划,再有周计划、日计划。计划可以使你永远明确明天该干什么,明确自己的进度如何。但切忌在做计划上花费太多时间,只要大体上做到心中有数就可以了,倘若为了做计划每天要花一个小时,可就浪费太大了。给自己立下一个规矩,不完成当天的计划誓不休息,但计划应合理,不能把自己给累死,适当留出休息和做其他事情的时间,别把自己逼得太急。
剩下的事情就是努力学习了,学习有窍门,但窍门往往是很个性化的,自己找到的窍门才是对你来说最有效的,别人的窍门,经常是学了也没有用。所以,注意发现对自己来说最有效的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相信一分辛苦一分收获,机会永远青睐有准备的头脑。
考研经验谈(二)
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基础心理学专业
1单位介绍
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系是我国成立较早的心理学系之一,也是文革后恢复较早的一个心理学系。经过多年的努力,已发展成为国内领先、在国际上有影响的教学和科研单位。
心理系师资力量雄厚,学术梯队整齐。全系教师33人,有十几位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学者,其中教授11人,博士导师8人。其中张厚粲教授在1996年第26届国际心理学大会上被选为国际心理学联合会执行委员。心理系现已形成了以基础研究为主,兼顾应用学科的专业结构,以认知心理学为基础,心理测量和教育心理学为应用是心理系教学及科研的特色,承担了数十项国家级和部委级科研项目,与欧美各国及港澳同行有着广泛的学术交流。 教学规模和教学质量在全国心理学系中名列前茅。现有普通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两个博士点和硕士点,四个基础实验室和八个专业实验室,拥有现代化的仪器设备,可为学生提供一流的学习和科研条件,是培养中国心理学人才的摇篮。
基础心理学专业有四个博士生导师:张厚粲、彭聃龄、孟庆茂和舒华;有两个科研实验室棗北京师范大学认知实验室、北京师范大学脑与认知科学中心,三个教学实验室棗普通心理学实验室、实验心理学实验室、生理心理学实验室。
2招生情况
心理系每年招收硕士研究生约15人(不招收同等学历考生),其中保送生约3人,其余全部统招。每年报考人数约100人(而且呈上升趋势),录取比例约为1/10,而且本系学生报考的很多,这对跨专业考生来说十分不利,但这并不能难倒真正有决心有实力的人。
心理系硕士研究生共设有8个方向,其中基础心理学专业4个,包括人类认知与语言、人力资源管理、心理测量与评价及应用实验心理等。
由于心理系导师较多,而招收的学生较少,每个导师差不多一年只带一个研究生,这不仅位研究生们提供了更多的机会,也使研究生的质量得到了保证,而且心理系的导师和学生都注意与校外的公司和机构相联系,因而在社会上很受欢迎。硕士毕业以后,有的继续深造攻读博士学位,有的到高等院校任教,到科研机构从事研究工作,在政府机关、新闻出版、综合医院、合资企业、涉外宾馆饭店工作,到各类企事业公关部门、广告公司、市场研究部门从事各种管理、研究与实际工作,当然出国留学的机会也远较本科生为多。
由于心理学是一门理论与实际结合十分紧密的学科,因此,导师们都希望学生不仅有坚实的理论功底,还要有较强的实际操作能力,在研究生培养的过程中,导师们都强调“做中学”。另外,由于心理学理论与实验大多是由国外引进,学习心理学必然需要看大量的外文资料,因而外语也成了导师们招生时考虑的一个重要因素。当然,现实往往并不是那么尽如人意,导师们当然也不会太过求全责备。如果你表现出较强的上进心和责任感,导师也许会给你更多的机会。
很多学生都很关心是否与导师提前联系的问题,我认为这一点很有必要,提前联系可以让你对该导师的研究方向有一个大致了解,也好让导师知道你这个人,如果以后发现报考同一个导师的人太多,那么,联系过的人显然拥有更多的机会。另外,如果有时间有条件,你还可以帮助导师干一些工作,对以后的发展很有帮助。但由于导师们都很忙,所以最好不要经常前去打扰,与导师的研究生联系会有更大帮助。3考试科目及教材
99年心理系考试科目进行了改动,两个专业考试科目相同,这样一来,考试科目比以往大大增加,考察的重点也与以往有了很大的不同。今年或以后考什么,目前尚未决定下来,可能两个专业合考,也可能会分开考,继续前几年的做法。因此,限于篇幅,本文只将以往基础心理学专业的必考科目列出,至于教育心理学方面的科目,将在有关文章中详细介绍。
基础心理学专业的考试科目有普通心理学、实验心理学、心理测量与心理统计(合考)。考试必备书目有《普通心理学》(彭聃龄 北京师大出版社)、《心理与教育统计》(张厚粲 北京师大出版社)、《实验心理学》(张厚粲等 北京大学出版社)、《心理测量》(郑日昌 湖南教育出版社)。另外,如果各位有足够的时间,还可以看一下这些参考书,如《基础实验心理学》(杨治良 华东师大出版社)、《多因素实验设计的方差分析》(舒华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心理学实验设计》(黄希庭 西南师大出版社)、《个性心理学》(高玉祥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西方心理学史》(高觉敷 南京大学出版社)。这些书大部分可在北师大出版社或是北师大新华书店都可以买到,相信也可以在其他一些学校的书店买到,但《心理测量》目前已经绝版,只能借来复印或是誊印。
由于考试科目较多,需看的书也较多,因而不必浪费时间去看心理学的杂志,只要能保证把所列书目中的内容掌握好了就足够了。对于非心理专业学生,如能借到北师大心理系教师上课的讲义(尤其是实验心理学的讲义)将会有很大好处。4专业课复习方法经验
也许很多非心理学专业的同学会担心自己考不上,但是,要相信,只要你认真学习了,把握住了考试方向,非本专业考生并不比专业考生差,尤其是单指考试而言。我就是一个绝好的例子,而且99级的心理系硕士生中有一半是跨专业考生。
上研以前我学的是教育,虽然对心理学有所涉及,但也仅仅是打下了一点基础而已,比起其他从未学过的人来说有一定的优势,但对我考研帮助最大的却是我对心理学的那份狂热的兴趣。考试科目中的大部分都是我从未学过的,我之所以能考上,而且能够考好,这一方面是因为99年考试科目大改,导致报考人数剧减,本专业本科生只有3人报考,因而竞争不如以往各届激烈;另一方面就得归功于我把握准了复习的方向。由于99年是首次教育心理专业和基础心理学专业考相同的试卷,因而我认为考题的难度不会太大,而且考题中大部分应该是比较基础的,是两个专业的学生都应该掌握的,而不会太偏向于某一个专业,否则试题就会失去信度和效度,而心理系的教师很重视测量中的信效度问题,一定会尽力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为了更好的把握住复习方向,我找来了前几届的心理学考题(北师大图书馆五楼哲学阅览室可以找到,也可以复印),仔细的揣摩心理系老师比较重视的问题,这些考题我一直带在身边,一旦我认为复习方向稍有偏离,我就会拿出来看看。事实证明,我这样做很有必要,也很有益。因为对于一个非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来说,很多科目都从未接触过,不可能在短短的半年时间里把7门专业课所涉及的所有知识都学得扎扎实实,而只能是有选择性的学习,这样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我认为,不仅是对心理学,对所有跨专业考生来说,这一点都非常重要。
由于实验心理学比较难,所以我在实验心理学上投入的和时间精力都比较多,另外,实验心理学和普通心理学结合比较紧密,因而这两门课可以结合起来看,在对普通心理学的知识掌握得差不多的时候再看实验心理学,就会发现实验心理学其实并不难。翻看以前的试题,你们还会发现,实验心理学是历届考试中变化最小的一科,重点无外乎以下几个:信号检测论、古典物理学方法、反应时、记忆实验,以及控制自变量、因变量和无关变量的方法,有时也考考视觉、听觉、深度知觉、距离知觉等。而且,不管考哪一方面的问题,都相当重视实验过程中一些控制实验条件以防止无关因素影响实验结果的方法。实验心理学试题中有很大一部分是实验设计的题目,实验设计的难度并不大,关键是要把所学的实验设计方法和影响该实验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结合起来,用实验设计来控制无关因素的影响。实验心理学答题时要注意简洁、准确,因而复习时应该记准确,但由于实验心理学考试比较灵活,因而只有理解并把握基本的实验思想才能保证考出好成绩。
心理统计与心理测量也不容小视,尤其对文科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但两门课高度相关,完全可以产生正迁移作用。所以,建议大家在复习是千万不要把两门课孤立起来,而要相互联系,才能学得好,学得快。99年的试题中,由于这两门课是融合在实验心理学中考的,因而考试内容都相当基本,难度也不大。但以往历届考试这两门课的难度都不小,很容易拉开差距,因此,复习时一定要多加注意。心理统计占70分,除一些计算太复杂的问题如多系列相关外,其余所有内容都可能成为考试内容。基本的计算公式应该记住,但考试时一般可用计算器,所以,复习时最好能用计算器,以便考试时熟练操作。另外,由于排版错误,《心理与教育统计》一书中计算错误和公式错误很多,但只要稍微细心一点就可以发现,所以希望大家看书时细心一些,不要尽信书。测量所占分值较小(30分),考试内容也不难,测验的标准化、信度、效度、区分度以及人格测验中如何控制被试的掩饰倾向等问题都是常考的,但测量的考题比较灵活,应该注意基本测量原理的应用。
普通心理学是历年来唯一一门试卷分值为100的科目,又是其他各科的基础,因此,普通心理学学习的质量会对其他各科产生影响。普通心理学考试既有细碎的名次解释,也有一些大的理论问题。总之,除了尚无定论的一些十分复杂的问题以外,其他所有问题都有可能作为考试内容,因此,复习时一定要认真细致,力求掌握所有书上所涉及的问题。但有时仅靠《普通心理学》一书并不能考好,因为试题有时会涉及心理学史或个性心理学的内容,所以,如果有时间有精力,这两门课也应该看一看。普通心理学内容很多,死记硬背不可能有好结果,关键在于理解,答题时最好能“理论+事例”,而不要简单重复书上的句子,否则老师会认为你仅仅是机械记忆,并没有真正理解。答题时要注意充实,而不要太过简洁。
在复习时间的安排上,应该首先保证对普通心理学有一定基础,然后再开始其他各科的学习,否则将会是“费力不讨好”。普通心理学是实验心理学的基础,普通心理学的学习有助于实验心理学的学习,而实验心理学的学习又将反过来促进对普通心理学的学习和理解。
99年的考试中还包括了教育心理学等科目,如何复习这些科目将在另一篇文章中细谈,在此不再赘述。虽然考试科目多,但由于彼此之间联系紧密,所以只要时间安排得当,学习起来也并不费劲。既然学了心理学,就要学以致用,因而复习时一定不要忘了运用所学的心理学知识,这样不仅安排好了时间,还有助于知识的巩固。时间安排中需要注意的就是一定要把自己认为难的科目放在一天中学习效率最高的时间段学习。心理系考试题量很大,答题时也要注意时间安排,千万不要把大量时间花在小题上而导致大题没时间做。5面试与录取
由于心理系教师评分较严,因而每年的录取线都不是很高,330~340即有希望,当然也要视具体情况而定。心理系不收自费生,面试是等额面试,如果你被通知复试,那么,只要你能顺利通过北师大的统一复试,而体检又没有问题,你就可以放心的等待你的录取通知书了。但虽然如此,复试也不可掉以轻心,为了能选一个你感兴趣的方向,面试时一定要尽力有好的表现,应该机智、随机应变,以求给老师留下一个良好的印象。如果你计算机学得不错,千万别忘了面试时说出来。面试为口头提问,涉及一些专业知识,但难度不大,你所要注意的就是如何言简意赅的把它表达出来。非心理专业考生还得参加一次综合的专业考试,难度也不大,不必太紧张。考研经验谈(三)
谈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发展与教育心理学专业1单位介绍
有关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的信息请各位参阅《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 基础心理学专业》一文,本文将只介绍有关心理系教育心理学专业的情况。教育心理学专业有6位教授,其中博士生导师4人,分别为张必隐、陈琦、郑日昌、金盛华;有两个专业实验室:教育心理学实验室、发展心理学实验室 ;有人格与社会心理、学习理论与学科心理、教育心理与信息技术、心理健康教育与心理咨询等四个方向。教育心理学专业十分重视与教育实际相结合,重视研究当代教育中面临的一系列理论或实际问题,希望对教育、对心理学感兴趣的,尤其是对教育感兴趣、却又不愿进行纯理论思辨的同仁们加入进来。
3招生情况
北师大心理系招生并未给每个专业分配具体的人数,而是视该专业当年招生的导师人数而定,而教育心理学专业的分配去向与基础心理学专业也是大同小异,各位可参阅有关介绍。
4考试科目与教材
在99年以前,教育心理学专业的考试科目只有普通心理学(含心理统计)、教育心理学和社会心理学(含发展心理学);必备书目有《普通心理学》(彭聃龄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当代教育心理学》(陈琦、刘儒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社会心理学》(章志光、金盛华 人民教育出版社)、《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金盛华、张杰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发展心理学》(林崇德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儿童心理学》(朱智贤 人民教育出版社);参考书目有《教育心理学》(邵瑞珍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现代西方社会心理学思想流派》(周晓虹 南京大学出版社)。另外,建议非心理专业的同学在学习教育心理学之前先看看《学与教的心理学》(邵瑞珍 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这本书浅显易懂,例证丰富,是初学者的好帮手。4专业课复习方法与经验
普通心理学的复习在此不再赘述,但其中由于加了心理统计,则普通心理学试题将不再包含个性心理学和心理学史的内容,因而信息量大大降低,复习相对容易。统计在其中仅占30分,难度很小,一般为3个简答题,多为问答题,即使有计算题也比较简单。复习时应注意以下问题:所用统计方法的适用条件,以及书中论及的一些基本问题,如为什么???≠1?
教育心理学是一门比较难的科目,理论多而且深奥难懂,记忆也比较困难,复习时一定要注意联系实际,从实践中加深对问题的理解。99年由于两个专业同考一张试卷,因而也偏重基本理论(学习心理学部分),而未把重点放在教学心理和课堂管理心理部分,因此,对于学习理论应力求学懂、学好、并能够对理论所存在的优点与不足进行评价,而对那些琐碎的知识就可以少注意。但是,如果两个专业分开考,则会增加一些实践性很强的问题,那样,教学心理、课堂管理心理、教学评估等一系列实际问题都有可能成为考试内容,与教育教学实践的联系将大为增强,因此,学习这些内容时光靠记忆是不行的,也是不可能完全记住的,所以,理论联系实际就显得尤为重要。
发展心理学在目前看来一直不是考试的重点,考的也大多是一些基本的理论问题以及一些研究方法上的问题。至于各个年龄阶段有什么特征,只要稍有了解即可,不用花太多时间记忆。但对于一些年龄阶段出现的重要问题如亲子依恋、中学阶段自我中心的再度出现、青春期逆反心理等一系列与教育密切相关的问题应该多加注意,了解其原因与对策,这样才有可能答好一些教育心理学方面的问题,如97年出的一道有关心理咨询的问题。另外,发展心理学常常与社会心理学结合起来,因此,与社会心理学联系较多的方面如侵犯行为、品德发展等也应该多加注意。
社会心理学是出题最无规律可循的一科,虽然读起来很有意思,似乎很容易,可也不能掉以轻心,否则会在自己认为最有把握的科目上狠狠的跌一跤。我在99年的考试中就深有体会。社会心理学的理论几乎都有经典实验相伴随,理论与实践结合十分紧密,内容多、理论丰富但不够体系化,难以记得准确而全面,最好能自己总结归纳,以便于记忆。经典实验、重要的社会心理学家、重要理论与效应以及与教育教学关系密切的问题如亲社会行为等都很容易出题,因此,要在全面复习并理解的基础上重点把握。社会心理学试题的题量很大,名词解释很多,分布范围很广,但分值不大,所以,答题时速度应快,尽量答得丰满充实,但又不能本末倒置,重点仍然应该放在大题上。在答论述题时应尽量与实际相结合,答出自己的观点,不要简单的附和书上的观点,但要注意自圆其说,要有说服力。
由于这三门课联系较大,因而在学习和答题时都要注意融会贯通,注意把所学的知识与实践相结合,尤其是与教育教学的实践相结合。由于这些科目出题相对灵活,答题时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但要注意一点,就是在答题时要使用心理学术语,体现出你的心理学素养。另外,如果各位认真对照一下这些必考书目,将会发现有一些内容并不一致,如关于Freud的心理发展阶段问题,这时应该如何处理呢?如果是发展心理学方面的问题,以《发展心理学》的内容为准,其余的采取同样的方法即可,当然,这样的问题不会出太多,而且三本书的差距并不太大。
在复习时间安排上,应更重视枯燥难懂的教育心理学,把一天中学习效率最高的时间段用来学习教育心理学,而把学习效率较低的时间段用来学习社会心理学。当然,以上所作介绍都是针对两个专业分开考试而言,如果两个专业同考一张试卷,则除普通心理学外,各门课所考的几乎都是最基本的内容,是两个专业都应该掌握的内容,关于其他几科的复习,可参阅有关介绍。
至于什么时候开始为考研作准备,当然时间越充分越好。如果准备得早,就不要单看考试用书,以免日久生厌,到考试前竟没有了再看的兴趣。多看一些其他方面的相关书籍,不仅可以激发对心理学的兴趣,还可以加深对心理学理论的理解,多掌握一些心理学术语,对答题不无帮助。如果准备得较迟,也不用紧张,应该相信自己,付出的努力总会得到相应的回报。这样,看一看必备书目上的内容就已经差不多了,不必太在意别人比你提前准备了多长时间,只要自己尽了力,有效利用了有限的时间就可以了。自信是很重要的,如果你能够正确的评价自己的努力,并采取相应的措施,你就有可能如愿以偿;相反,如果你不能正确评价自己,没有足够的自信,甚至临阵退缩,那么你很有可能就与本应属于你的成功失之交臂。99年考研,我就曾遇到过这种情况,总认为自己复习得不够好,认为自己没有考上的希望,差一点在临考前放弃,幸有一位好友相劝,才使我平静下来,以一种平常心对待这次考试,结果如愿以偿,考试成绩也比较理想。考研之所以有那么多人落榜,关键并不在于考试题有多难,而在于没有把自己的心态调节好,成就动机太强烈,以至于影响了复习和应考的效率。因此,调节自己的情绪对考生来说十分重要,必要时找朋友诉诉苦,周末时出去放松一下,不要把弦绷得太紧,否则将得不偿失。
另外,我想谈谈我对于“临阵磨枪”这句话的体会。许多人都不赞成这种做法,但各人有各人的学习方式,如果你能保证“临阵磨枪”不会对你的考试产生副作用,那又有何不可呢?与其让一些未看完的问题留在那儿,还不如临考前抓紧时间翻一遍,于考试有益而无害。因为大凡面临这种考试,很多人都难以安然入眠,何不把在床上辗转反侧的时间利用起来呢?99年考研时我就深深体会到了“临阵磨枪“的好处,因为我直到考试前还未看完书,而且由于准备期末考试和政治,看过的内容仍有印象的已所剩无几,要不是“临阵磨枪”,我根本不可能考这么好。但是,提醒大家一点,“临阵磨枪”必须要以以前的学习为基础,应该在阅读和记忆的基础上进行,“临阵磨枪”是为了把以前所掌握的而现在只有模糊的印象的知识快速激活,而不是在毫无基础的情况下进行,否则,“临阵磨枪”时必然速度慢,而且获得的信息将不能系统化,对考试无益。
5面试
教育心理学专业的面试同基础心理学专业相比,还有现场进行的一小段专业英语口译,有一些专业名词,但不会太偏太难,但要注意翻译得准确到位,翻译时不要急于求成,最好先把句子理顺,然后再口译出来。在99年以前,凡非心理学专业考生的复试都只包括实验心理学和心理测量的内容,考试内容难度很小,但却必须对这两门课进行学习,否则根本不知如何答题,至于这两门课学习时应注意什么,请大家参阅有关介绍。 考研经验谈(四)
我是北京师范大学心理系99级硕士生,但我的本科却在浙江大学材料系度过,对于这样一个从工科到理科,而且学科内容的跨度又是如此之大的转变,很多同学都会觉得挺新鲜,此外也会觉得我挺不容易的,以致于在我考上北师大以后有许多同学不断地来问我要“灵丹妙药”。
其实,我并没有他们想的那样“新鲜”,也没有所谓的“灵丹妙药”,我所有的成绩都来自于我的兴趣和信心,是这两样法宝得以让我走上了这条路。很多同学都对跨专业考研比较有兴趣,所以,我想先介绍一下我对跨专业考试的感受。
事实上,我早在本科三年级就已经下定决心要考心理系的研究生,虽然那时侯还没有开始准备复习,但因为已对心理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所以就开始留意要报考哪一所学校和哪一位导师,以此对这一学科进行了更深入的了解。这样,我就对自己的考研目的有了更深刻地理解和认识,从而也就对各专业科目的理解和复习产生了极其有利的影响,与此同时还增强了我的信心。在明确了这门学科所研究的主要内容以后,我就觉得应该开始考虑如何展开复习了。
除了制定复习计划,我觉得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地加深对所考科目要求的知识的理解是非常有帮助的,这不仅可以使你掌握这些内容,而且会使你在考试当中遇到这些内容时,运用自如,显得游刃有余。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我不仅自己看书,而且还到相邻学校去听相关的课程。这样有两个目的:一是通过聆听老师的讲解加深理解,二是有机会在遇到疑难问题时可以寻求老师的帮助,或与其他同学共同探讨来解决问题。我觉得这样做可以尽快找到感觉,进入状态,这对于跨专业考试的同学来说是尤为重要的。
说到制定一份合理有效的复习计划。这里,我觉得尤其重要的一点就是必须充分考虑到所考科目的特点:它的难度,学科性质,知识重点,学习方法和技巧,等等;同时也要考虑到自己的当前掌握的程度。此外,就是要考虑复习的时间跨度,其它考研科目的复习安排等外界因素。这里可以举我的计划为例:每天五个科目轮流复习,根据复习进度和内容难度分配时间;对心理学各科目采用一定的复习方法,如对内容进行分门别类,把概念、规律和理论及其实验根据,归类进行理解和记忆;把一般知识和重要理论区别开来,有针对性的复习,等等;复习期间注意对有关重点和难点进行记录,以便在最后考试前的阶段进行巩固和强化;注意搜集有关资料,以备考研前进行自我检验和冲刺性考试适应性练习。
除了以上针对跨专业进行反思以外,我还有其它一些感受,我觉得正是这些意外的因素决定了我的考试可以取得成功。1.调整考研动机。
对于考研,我认为大家无非出于两种动机:一是研究自己感兴趣的学问,展现自己在学术方面的才能;二是找一份好工作,创立自己的事业。虽然我是出于前一种动机,但是我认为无论那一种动机都可以激发你考研的热情。只要你的考研目的明确,那就暂时不要去考虑这个动机的好坏问题,因为既然是为了考上研究生,只要这个动机能激发你的考研热情,使你坚定不移地朝着这个方向去努力,那别的问题就都可以抛在一边。
2.保持你的信心。
如果考虑到重要性,我就会把这一条放在第一位。我觉得我之所以能把考研坚持下来,并且顺利地过线,完全是由于一种伟大的力量在支撑着我那就是信心。一种可以说是盲目的信心,一种过于乐观的信心,但就是它,在我情绪最低落的时候,在我沮丧地就想退出的时候,使我从低谷中走出来,摆脱忧郁和颓丧,重新回到现实中来,重新让我的面前充满了阳光。此外,我还发现:失去信心是一种不务正业,即使是那种盲目的信心也可以使你的复习走上正轨,发挥成效。
3.找一个良师益友。
在我考研期间,有一位师兄一直充当我的坚强后盾。他既象一位师长,在我对复习产生困惑时,给我介绍他过去的经验,提出许多极富建设性的意见,指点迷津,帮我度过难关;又象一位可亲可敬的朋友,在我需要有人诉说,有人交流的时候,与我共同感受,帮我走出迷雾。
4.和同学一起复习。
我认为这样做有两个明显的好处:一是资源共享。大家看到好的复习资料,可以互相交流,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同时也使大家在有限的时间和条件下,用到更多更好的资料;二是互相讨论。遇到疑难或困惑时,可以随时进行探讨,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以上可以说是我在考研期间的一点点个人感受,它是极其个人化的东西,不一定对每个人都有用。但是对那些至今仍然很迷茫的同学,尤其是跨专业考生来说,应该还是有一点参考意义的。
最后预祝每一位正在复习的考生考试成功
初始化失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