隔音耳罩有用吗:适度方能有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9:59:15

适度方能有效

摘要:数学课应该这样“度”过。有温度,能让学生自主、能动、愉悦地建构知识;密度恰当,能迎合学生思维,课堂教学张弛有度;有坡度,使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有深度,能促使学生学会数学地思考,学会用数学的思想方法分析和解决问题。教师对教学研究的工夫要用在学生身上,用在吃透教材的过程中,体现在对教学的适度把握和促进学生发展的策略上。

 关键词:温度  密度   坡度  深度  有效

“度”的基本含义是程度、限度。适度,适合要求的程度,适当。能否恰当地把握好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度”,不仅影响这一节课的教学效果,而且关系着教学的整体效果。在数学课堂教学中,适度教学,能够促进课堂教学整体效果的提高。   

一、营造氛围,提高温度

人生活在最适宜的气温下才能心旷神怡、流连忘返。课堂教学要保持最佳的“温度”,才能形成良好的课堂气氛。“一个人只有在宽松的氛围中,才会展现自己的内心世界,才会勇于表现自我,个人的主观能动性才能得到发挥。学生只有在民主和谐的气氛中学习,才能心情舒畅,才能使思维始终处于积极的、活跃的状态,才能想说、敢说、敢于质疑问难。”所以, 教师要善于营造师生互动、活泼和谐的课堂氛围,组织有效的学习活动,让学生始终沉浸在情感和思维畅通交流的氛围之中,情绪高涨地学习,促进教学设计高质量地生成。

教学《3的倍数的特征》时,我是这样导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的:

复习了2和5的倍数的特征之后,指出:要判定一个数是不是2或5的倍数,只要看这个数的个位。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研究3的倍数的特征。揭示课题。

师:以前上数学课时,老师经常会出一些题目考大家。今天,咱们换一换,你们出题来考考老师,好吗?(很多同学瞪大眼睛,一下子起了神)你们随便说一个数,我能用很快的速度判断这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假如你对我说的结果不太相信,你可以用手中的计算器来进行验证。看我有没有你的计算器算得快。

 (学生纷纷举手)

生1:76

师:不是3的倍数。

(咦?个位上不是6吗,怎么不是3的倍数?我听到坐在前排的一名学生在下面嘀咕。)

生2:42

师:是3的倍数。报的数可以大一点。

生3:992

师:不是3的倍数。

生4:35499

师:是3的倍数。

……

(我把学生报的数都写在了黑板的一侧,分别在后面打了对号和错号。)

师:同学们,老师判定得对吗?你有什么想说的吗?

生1:老师,你真聪明,你比你们手中的计算器算得还快。

生2:老师,判定一个数是不是3的倍数,怎么不可以只看个位?(就是刚才那位坐在前排的学生)

生3:你是怎么快速判定的?能不能把方法教给我们?

师:其实,不是我聪明,是3的倍数有一定的特征。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探究。

课伊始,趣已生。这样的设计,一下子就把学生带入到了探究中心。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这个时候最想了解的就是老师是怎么能这么快判断出结果的。课堂气氛很活跃,就像我们看魔术表演,除了在惊叹魔术师精湛的技艺外,所有的人都想知道其中的奥秘。活泼和谐的课堂气氛有利于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的过程,教师成为了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为学生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条件和环境,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随时都要用语言去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如在教学四下《找排列的规律》时,例题之后,引导学生“想一想”:如果在这三位小朋友中每次选两人排在一起拍照,有多少种不同的排法?学生认真读题后,我微笑着对学生说:我们班的学生非常爱动脑筋,我相信大家能很快找到答案。不一会,多数学生高高的举起了小手示意已经做好了。汇报时,大多数学生都说是3种,少数学生认为是6种。这时,班里一个平时不大爱说话的女生举起了手。她涨红了脸说:老师,我认为有6种,我用ABC三个字母分别表示这三个小朋友,列出这样的6种排法:AB,AC;BA,BC;CA,CB。该生表述完后,我带头鼓起来掌,嘴里说:你真了不起!紧接着全班响起了热烈的掌声。这时,一位刚才一直坚持说是3种的男生说:老师,我明白了,如果只要从三位小朋友中选两个人出来,就是3种选法,可这里选好了还得排好,AB,BA是两种不同的排法。不少同学自发地鼓起了掌。可见,此时同学们的学习热情高涨,这就为本节课后面的学习更增添了动力。不同的孩子有了不同层次的发展,人人都有进步。这样的课堂升腾着爱的温度,温暖着每一个孩子的心,让他们产生欲罢不能、不由自主的学习欲望。

二、合理重组,调整密度

教学的密度,是指在一定时间内教师教给学生的满足其成长需求的知识技能、过程方法与情感态度的分量。从当前数学教学的实际来看,有的课容量很小,学生学起来很轻松,但真正收获就不会多;有的课先要花大量的时间探索规律,再应用规律,最后还要拓展提升,结果学生整节课都学得糊里糊涂的,收效甚微。叶圣陶先生说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借这个例子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任何一部教材,不管编排得多么好,理念有多么先进,都不可能完全适应每个教师、每个班级,所以教材也有需要改进、调整、补充、重组的地方。因此,我们要在尊重教材的基础上,把教材看做是引导学生认知发展、进行人格构建的一种范例,从而对教材进行灵活处理,科学调整课堂密度,为学生建构一个充满活力的课堂。
  比如教学《认识毫升》一课,教材虽然通过用滴管向空量筒滴入1亳升水这样一个操作过程,让学生感受1毫升,但限于设备条件,往往仅有演示成分,学生只能静观而不能产生切身感受。演示法配以讲授法可以很快很顺利地完成教学内容,根本无需一节课的时间。为了调整密度,提高教学效率,教学时,我让学生课前做一个棱长1厘米的正方体纸盒(无盖,盒内贴一层保鲜膜,以防实验时渗水)。学生通过制作,能切身体会到1立方厘米纸盒的大小。这样课上学生可以通过滴水实验,亲自操作,对1毫升有了直观而清晰的认识,并且建立起了1立方厘米与1毫升的对应关系。学生通过“做数学”的经历,不仅优化了学习过程,而且还获得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等丰富的教学活动经验。这个案例说明,合理补充、有效整合教材资源,能够使学生在面对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问题时,不断优化思维。

对于练习课,教师要正确理解“练习密度”,并不能单纯地理解为习题多多益善。应根据学生上节课反馈的信息合理安排练习的密度,减负不减质。以能体现学生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为标志,真正达到有效迁移,合理运用。

总之,一节课的传授量不能过密,超过学生的接受能力,势必影响知识接受;密度过小,不但浪费了宝贵的时间,而且会造成学生知识面狭窄。所以,教师课堂内容时,要做到疏密相间、科学分配、张弛得法,灵活地安排学习密度,促进学生的数学学习和发展。。  

三、搭建台阶,巧设坡度

教学的坡度,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从学生的认知特点和学习需要出发,搭建合适的“脚手架”,使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在已知与未知之间,尤其在教学难度较大的内容时,要及时补充中间的过渡题、过渡步骤,以突出关键,从而削减坡度,降低难度,使学生认知结构的建构顺利进行。坡度的大小要以能不能激发学生“跳起来摘到果子”的热情和欲望为标志,做到由平到陡,由低到高,拾级而上,循序渐进。坡度过大,学生容易产生惧怕畏难情绪;坡度过小,则容易使学生滋生骄傲情绪,不利于他们求知意志的培养和能力的提高。

要控制好教学的坡度,教师首先得把握教材纵横的内在联系,理解每单元、每节课的重点、难点和关键所在。其次还要充分了解学生的知识基础和智力水平,面向大多数学生组织教学内容,确定教学坡度,设计教学层次,选择最佳教法。最后从教材知识结构上,思想上做好“搭桥”,“铺路”和“垫坡”工作,引导学生观察、思维,把学过的知识与新知识沟通起来。教学的“坡度”得当,就能实现既不让学生“坐着吞桃子”,也不叫学生“跳起来摘月亮”,而是让学生“跳一跳,摘得到”。

四下《图形的旋转》的这一课的教学内容,老师们教过之后都有这样的感觉:老师教得吃劲,学生学得费劲。究其难点,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生活中电子钟太普及了,许多学生顺时针、逆时针方向搞不清,二是学生对图形的操作绕某一个点旋转多少度,感觉比较抽象。将一张长方形或三角形纸片绕某一个角的顶点进行旋转,这样的动手操作学生并不困难。但在纸上按要求画出一个长方形或三角形图形绕某一个角的顶点旋转后的图形,就不那么容易了。所以,教师可以通过有效引导,搭建台阶,逐步突破这一教学难点。

1.感知生活中的旋转。请学生①将走时不准的钟表调准。②玩风车。③打开风扇④表演齐步走时的摆臂动作。

2.提出问题你知道旋转有什么共同特征吗?从而总结出图形旋转的三个要素:旋转中心、方向和角度。

3.学生用手臂或铅笔比划顺时针、逆时针旋转90度。

4.实物操作:将一张长方形或三角形的纸片按要求进行旋转。

5.实物操作和图形旋转相结合,即完成课本上的例题,边操作边感悟。

6.逐步抽象,先按要求画一画,再动手做一做,进行验证。

7.放手画一画,小结方法:先找到旋转中心,再找到连接旋转中心的线段,思考或比划出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后的线段,最后连成图形。

实践表明,这样的坡度设计有效地沟通了新旧知识的连接点,突破了教学的重难点,体现了由易到难、从直观形象到抽象的教学原则,学生学得比较扎实。 

四、适当拓展,体现深度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教材的深度,依纲附本,知识不能随意加深,以免给学生加重不必要的学习负担,不利于学生求知兴趣、求知积极性的培养。对于学有余力的学生,可适当地加深拓宽一定的知识。因此,教师必须深入研读和挖掘教材,努力探索教材的教学内容本质和背后的数学思想方法。只有这样才真正体现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一位学生都能体验到学习的乐趣。

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应从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的角度,精心设计,设当拓展,化单一为多元,变封闭为开放。在教学四下《三角形》单元练习中的第5题时,教师可以将原题“一根18厘米长的线,可以围成边长是几厘米的等边三角形?”改为“把一根长18厘米的铁丝截成3段,每段长度均为整厘米数,能拼成三角形吗?”这样改动,使原来的题目由封闭题变为开放题,增加了思维含量。学生在探究与交流中,得到了以下多种答案:拼成一个等边三角形:6厘米、6厘米、6厘米。拼成三个等腰三角形:① 5厘米、5厘米、8厘米;②7厘米、7厘米、4厘米;③8厘米、8厘米、2厘米。拼成三个一般三角形:①3厘米、7厘米、8厘米;②4厘米、6厘米、8厘米;③5厘米、6厘米、7厘米。这样,学生的思维水平在充满活力的课堂上自然得以提升。四上《三角形的认识》的教学,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发现了什么样的三根小棒才能围成三角形的基础上,揭示了规律“三角形两条边长度的和大于第三边”。基本练习过后,教师可以进行拓展延伸:已知一个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分别是8厘米和5厘米,那么第三条边的长度最多是(    )厘米,最少是(     )厘米。这样的大问题会促使学生进一步地深入思考,在思考和交流的碰撞中使思维得到提升,彰显了课堂的深度。

在学生第一次学习“用字母表示数”,初步学会了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简单的数量、数量关系和计算公式之后,教师可以补充阅读资料:人们认识用字母表示数的过程是很漫长的。起初,人们并没想到用字母表示数。早在3800多年前,人们在分配物品时,特定的数是用“堆”来表示。直到公元3世纪前后,古希腊学者丢番图开始用希腊字母来表示数和一些运算,成为用字母表示数的先驱。之后,经历了1200多年,16世纪的法国数学家韦达才有意识地和系统地使用字母来表示数,因此在欧洲,他被尊称为“代数学之父”。这一数学文化的拓展延伸,可以帮助学生了解相关的数学文化,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

当然,要使课堂有深度,体现数学学科的特点,数学教师自身的数学素养尤为重要。张美玲教授认为:“小学数学看起来好像很简单,但是没有高中甚至大学高等数学的背景,没有数学发展史的视野,很难把握好其中包含的数学思想,也很难渗透真正的数学思维,他的课不可能有什么深度。”

总之,教师在组织、引领学生学习的过程中需要把握的“度”,应该是与学生“最近发展区”相契合的程度,对于学生而言要“适度”。适度是最理想的状态。另外,教师在教学时要及时进行信息反馈,随时根据学生信息的反馈情况自觉调整课堂教学中的“度”,就一定能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