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世者们国语西瓜:缩量后的演变。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39:53

缩量后的演变。

Michael发布到:Michael的订阅源, 麦氏理论, 上证指数

上证指数周一的日成交量萎缩萎缩到只有655亿元,说明什么?如果从相对低量比较,这是从10年7月16日以来的另一个低量,是否可以视为“绝对值的低量”呢?从市场的习惯解读来看,估计今日会有很多媒体会谈到“创新低量”的说词,当然也会有很多分析会谈到这是地量。

到底是否为“低量”?还是“地量”?还是“底量”?如何加以类比说明呢?应该这么说,如果没有试图去论证与佐证量潮的演变与关系,简单的从字面上看成交量的变化,基本上可以随意的应用上述三个对出现如此“小量”的称谓,但如果要探讨这样的演变过程与关系,称谓本身也是一个判断的基准,那么就必须给予定义。但本栏必须说明的是,这个定义也只是本栏的定义,不代表市场认同的定义,可以视为过去本栏研究后的定义,也可以认定为《麦氏理论》解读的定义,但最终的结果是什么?对不起,这个没有标准答案。

从本栏的统计过程中发现,如果要说是“底量”,应该是出现这个日成交量以后就不会再出现更低的日成交量,这样来解读“底量”应该是比较“底气十足”,但在未来演绎中还不知道最终的状况如何?很难直接称之为“底量”,只能说相对低的成交量,一时还无法认定,必须一个时间阶段之后未再出现更低量,此时才可以称之为“底量”。

不过所谓“底量”也有一定的根由,例如如果将“底量”视为是“底部”产生,是应该“底量”出现以后还要出现更低的点,同时也有一个状况,即感受盘面实在“跌不下去”,或是“实在没有空间可以下跌”,还是“跌无可跌”。这种状况的出现一定是经过一定的时间周期演变以后才会发生,不可能在完全没有缘由的情况下就产生。至少在“底量”出现之前会出现市场可以承受的“基准量”、“基础量”,还是所谓“生存量”、“维持市场基本存活的量”。

那么到底这个量又应该是多少?究竟是多少量才可以代表基本存活量呢?很多时候必须看市场的阶段性状况推演,同时还必须经过市场一个阶段的“低位量”修整后才可能出现所谓“底量”的产生,而且每一个阶段的“底量”并没有一定的规律,从来就没有办法认定到底“底量”是多少?尤其是市场规模变化会产生不同的结果,无法以一定的“低量”视为底量,因为从市场规模到交易的清淡,陷入流动性不足的时间周期,常常是决定了市场最后的“底量”标准,即如果听到或是看到市场喊出“实在活不下去了”,再缩量“证券业将无以为继”,这个时候通常出现的“底量”会比较俱有参考性。

“底量”绝对不是比较出来的,因为当市场的整体状况不同,条件已经改变,原来的基础已经不同,无法简单的归类,此时的“底量”水平当然不同,这个牵涉到上市总市值、上市家数、股票的平均价值、流动资金供给额、市场需求等等,最重要的是市场认同与信心因素,不过恰恰就是这两个问题是没有标准答案,所以也就没有一个固定的说法。

说真的,很难单一的量化所谓“底量”,所以本栏从来就不敢谈所谓“底量”?不过还是有一定的比较基础,如果你使用的是均量线对比,配对以时间周期的均量水平,基本上也可以找到一定区间的底量水平。先说高量水平,例如120日均量线最高的历史大量在1624亿元,它出现09年的12月9日(以宏汇软件为准),如果对比在07年10月15日的1586亿元,它们之间还是有可比性,加上11年4月6日的1577亿元,可以视为高量的三个水平代表,如果以平均值计算等于是1596.67亿元的水平,这个部份的时间周期跨距超过5年时间,所以等于说明近5年的水平模式。

那么同样以这5年来的低位水平估算,排除06年之前的低量,因为当时的市场规模与“股改”之后的状况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所以没有可比性,只有这样使用。以08年8月17日出现494.9亿元为低量水平,当时是发生全球“金融海啸”所以这个成交量水平绝对俱有很强的代表性。

第二个低量在10年7月27日的972亿元,已经是之前最低量的1.96倍,那么这两个低量有什么关系呢?可以说是完全没有关系,但它是发生在历史大量1624亿元之后,所以还是俱有一定的关系,依据这样对比,那么本次的120日均量线的低量水平是否至少要低于972亿元以下呢?

依据这样论证,这个参考价值会更高。从这样的对比就可以依稀看出长期均量线的形成与量潮的演变,这样来论述什么是长期均量线的“底量”,是否更俱有说服力?更有参考价值?可以更完整的演绎未来的“底量”呢?如果这些条件可以适用,那么后面就可以继续说明。

(待续)

18:33- 回复- 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