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礼泉袁家村:李岷:新“地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6:02:28

李岷:新“地主”

10年兜转,许多中国企业对商业模式、资产增值方式的设计,还是离不开土地 www.8658.cn 八路创业网

  最近,沃尔玛(中国)公开吹响了进军商业地产的号角。类似的动向,在零售圈内,已不算新闻。去年我走访另一家零售大拿苏宁电器时,就了解到商业地产已成为苏宁下一个战略级的投资方向。这甚至都不是单个零售业的集体冲动。各位读者,你知道非地产出身却打商业地产主意的例子,一定比我多。

 

  如果说“零售+商业地产”尚有其内在的产业逻辑联系,也不乏成功先例,那么从钢铁到新能源,从养老到旅游,等等产业,尽皆名为产业计、实为“圈地”来,多少有些病态。

 

  说到争抢土地资源,似乎已不新鲜。是的,许多年来中国经济相当一部分就是建立在(政府)卖地、(企业)买地再卖地这样一轮财富流转的基础上。而最近两年,在住宅地产资源已挖掘一轮、商业地产蓄势待发的背景下,新的趋势是:“产业+地产”,一拖一,配套开发,亮点在后面。在土地增值的巨大预期下,企业对产业的态度很可能是“醉翁之意不在酒”。各地产业园区工业用地大量闲置的情况并不鲜见。

  这些企业都应该叫托普集团的宋如华一声老师。托普与宋如华是在中国商界湮灭很久的名字,当年以狂飙式的圈钱、圈人、圈地名振商圈,无奈公司资金链很快断裂,宋逃往美国,托普鸟兽散。9年前,我去上海采访他时,托普已在全国建成27个软件园,总占地一万多亩,宋如华说:“为什么现在银行不用担心我,我什么都可以抵押。房子、土地都是钱,对银行来讲,即使我就是个空的都无所谓。”土地当时是他最大的凭藉与底气,但最后也没能救得了托普。

  可能宋如华会懊恼自己没有赶上一个好时候。今天中国土地升值的速度与预期,大大高于10年前。但10年兜转,若干中国企业对商业模式、资产增值方式的设计,还是与托普模式大致一个窠臼,却也真是中国商业的某种可悲,其间隐含的商业与权力的交换甚至寻租机制,未变。

  当然,今天中国公司的商业运作水平,包括对商业地产的开发能力,可能比10年前那家草莽民企要强多了。拥地且为产业之王,这条路并非走不通。麦当劳可被视作榜样。麦当劳地产是快餐连锁业和商业地产业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据报道,麦当劳创始人曾自称,他们是靠房地产业务而非汉堡包赚钱。

  但麦当劳也收获了相应的教训。数年前,麦当劳的业务一度出现下滑,当时的总裁说,一个月的20个工作日里,他有六七天时间都花在了房地产上,“我们丢掉了自己的重点。我们把视线从薯条上转移开了”。汉堡与薯条卖得不够多不够快,麦当劳的店面扩张自然也难以为继。

  就商业利害而言,中国企业以产业圈地的选择,与这些年兴起的投资热一样,几无可厚非,企业本来就是逐资源与利益而居的动物。但需要提醒这些新“地主”的是,小心把这变成一场舍本逐末的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