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道明围城在线观看:钢鼓声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10 12:28:52

钢鼓声声

杨优明

《 人民日报 》( 2011年08月19日   23 版)

  狂欢节时特多人把钢鼓敲得更响。
  杨优明摄

  我第一次聆听钢鼓乐演奏是在特立尼达和多巴哥共和国总统府。它竟然不是想象中闷雷般的轰响,而是夹杂着潺潺的流水声和清脆的金属音,悠扬得让人难以置信。再次听它,是在中国援建特多的国家表演艺术中心落成典礼上。特多国家钢鼓交响乐队演奏《加勒比蓝》和《蓝色多瑙河》,让人惊叹于那宽广的音域和丰富的音乐层次。第三次聆听,是出席特多一年一度的全国钢鼓乐决赛,庞大的乐队和铿锵的音响,让我深切体会到钢鼓乐的激情与豪迈。

  特多是钢鼓的故乡。钢鼓的诞生有一段辛酸史,也是特多人民寻求独立与发展的艰难历程的写照。当年占领特多的欧洲殖民者从非洲贩来大量黑奴,黑奴们随身带来了非洲鼓文化。而殖民者害怕黑奴击鼓为号,串联起来闹事反抗,于1783年宣布击鼓为非法。

  激昂的非洲鼓音就此沉默,传递欢乐的节奏却不能没有。黑奴们先是以特多盛产的竹子截竿代鼓,而这样简陋的乐器也被殖民当局视作凶器而取缔,此后,特多首都西班牙港莱文提尔区的年轻人敲起了被废弃的汽油桶,抒发他们对自由与音乐的渴望,也拉开了钢鼓乐发展的序幕。

  最初的汽油桶上只能敲出节奏,没有旋律,严格地说还不是音乐。1948年55加仑汽油桶的出现,最终促成了钢鼓乐的发展。特多人不断实践,把油桶底敲打成凹面,再在上面敲出若干面积不等,斜度、厚度不同的凸起区块,用小锤敲打凸块正中,成就了高低音阶,又把汽油桶身切割成不同长度,分别演奏低音、中音和高音。近年来钢鼓的材质早已升级为新型金属材料,与传统钢鼓不可同日而语,但仍保留了汽油桶的外在形式。新一代钢鼓有管弦乐器的音效,可以演奏优美的古典乐和流行乐。当然最擅长的还是演奏激越、动感的加勒比乐曲。特别是每年的狂欢节游行,钢鼓乐和狂欢节奔放的舞蹈堪称绝配。

  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钢鼓成为特多的国粹和特多人的骄傲。1992年特多政府正式宣布钢鼓为特多国乐,组建了国家钢鼓乐团,此后又成立了钢鼓学院。特多全国有200多支钢鼓乐队,每支乐队少则二三十人,多则逾百人。在特多,几乎所有的活动都离不开钢鼓的助兴。

  钢鼓被称为上个世纪发明的唯一正式乐器,不仅在加勒比广为流传,还传到北美、欧洲和亚洲等地区。特多钢鼓乐队曾访问中国。在中国改革开放初期的1980年,特多老牌钢鼓乐“全明星”队访华,让中国听众第一次领略了钢鼓的巨大魅力。2010年上海世博会期间,特多馆的精彩钢鼓乐演出深受观众欢迎。

  值得一提的是,特多活跃着一支华人钢鼓乐队。乐队于2006年为纪念首批华人抵达特多200周年而建。他们不断尝试用钢鼓演奏中国曲目,追求中国音乐与特多国粹的融合。我听过他们演奏《茉莉花》、《康定情歌》、《甜蜜蜜》,惊叹于中外合璧的完美演绎和钢鼓乐的神奇。

  2009年初,天津歌舞团访问特多,与华人钢鼓乐队在中国驻特多大使官邸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联欢会。艺术家们热情高涨,在没有任何准备、未经任何演练的状态下,情不自禁地自发合作,将二胡、琵琶、笛子和钢鼓融合在一起,演奏了《阿里山的姑娘》、《我爱北京天安门》等曲目,让听众如痴如醉。今年5月,天津民乐小组艺术家在访问特多演出的舞台上,与华人钢鼓乐队正式合作,为更多特多听众献上了惊喜。全场雷鸣般的掌声,无疑是对钢鼓乐的最佳褒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