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莉萍近况:中方拒绝400亿美元预付款 俄方停止贷款换资源合作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6:58:04
中方拒绝400亿美元预付款 俄方停止贷款换资源合作
2011-8-18 11:22  来源:经济观察网  评论 8 条 查看评论 【字体:大 中 小】

  17日,中俄能源合作北京-莫斯科中俄专家视频连线座谈会在俄新社北京新闻中心举行。目前,中俄双方就天然气价格问题依然没有达成共识。俄方专家表示在石油付费出现纠纷之后,俄方天然气部门决定将不再使用“贷款换资源”的方式进行合作。

  今年8月初,据俄罗斯《新闻报》报道,俄罗斯天然气工业公司(gazprom,简称俄气)来京进行新一轮价格谈判。这次向中国开出的要价已经降至每立方千米250美元,与此前每立方千米350-380美元的报价低了100美元。但是俄气希望中国提前支付400亿美元预付款以此换得俄罗斯在未来30年内向中国供应天然气的保证。

  对此,中国石油[9.94 -0.20% 股吧 研报]大学能源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庞昌伟表示,国际上从没有预付款这个说法,天然气的风险很大,给中国一部分股份可以,但预付款不可以。

  即使俄方将价格降到每立方千米250美元,中国进口俄罗斯的天然气在国内销售也是亏损的。“中国天然气价格机制需要理顺,”庞昌伟说,“中国政府面临两难选择,中国70%的能源依靠煤炭,如果同热值的天然气价格高于煤炭的话,那么就很难取代煤炭。”也就是说,天然气“价格低,浪费;价格高,挤不走煤炭”。

  俄罗斯社会科学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塔基亚娜·米特罗娃称,东西伯利亚地区的天然气开采成本比向欧洲出口的西西伯利亚地区要高,从而向东出口的天然气价格就稍高一些。“可以说便宜的天然气时代已经结束了,现在开采天然气成本都是比较高的。”此外,米特罗娃表示,俄方最近的一个做法是将天然气与石油价格挂钩。

  俄罗斯社会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能源与交通研究室室长伊戈尔·通贝格表示,“从目前来看,中方还不能接受我们建议的价格。”

  在中俄在天然气合作方式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孙永祥说:“中俄在液化天然气方面合作要优于管道气,如果在俄罗斯东部萨哈林开采的气田直接建立液化气厂,向中国出口液化气,会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同时他表示,也可以通过船运方式,将液化气运达香港等地区。

  但是,庞昌伟不认同中俄联合开发lng(液化天然气)。他认为,中国在东部地区也要发展天然气管道,因为液化气气化的成本也很高。俄罗斯开发液化气是用来应对韩国和日本市场的。

  对于中国开发页岩气的进展,俄方专家表示关注。然而孙永祥和庞昌伟都表示不看好页岩气。一是因为需要注水,而中国水资源不多;二是可能会引发地震,对周围环境造成破坏。庞昌伟更加看好煤层气的发展前景。他说:“煤层气2013年将达到150亿立方米的产能,未来可能上升到300亿至500亿立方米。”他还表示,需要把天然气的对外依存度上限定在50%以下,依靠煤层气的经济利用。

  通贝格在此次座谈会上指出,最好从战略的角度去分析和解决中俄能源领域的合作问题。对此,孙永祥表示,中国需要像俄罗斯一样,制定长期的能源发展战略。

  据庞昌伟介绍,“2013年,中国天然气自产量将突破1000亿立方米,同时密致的煤层气产量也将达到150亿至200亿立方米。2023年,中国天然气自产量将达到2200亿立方米。到2030年,将达到3000亿立方米以上。”到2020年,如果天然气在一次能源消费结构中的占比从目前的4%上升到10%-12%,中国仍有一半的天然气需要进口。

  庞昌伟对中俄能源合作的前景表示非常看好。具体中俄天然气能源合作何时能达成协议,他表示,“今年12月底能签协议,正式合同等明年新总统上台就能达成。”

中俄专家谈两国天然气合作应从战略高度协商

  “中俄能源合作很有前景,等到明年3月俄罗斯大选总统确定之后,到5月份,中俄之间的谈判肯定能达成。”在8月17日北京—莫斯科中俄专家视频连线座谈会后中国石油[9.94 -0.20% 股吧 研报]大学能源战略研究中心研究员庞昌伟对中国经济时报记者说。这次交流会上中俄专家就两国在石油、天然气领域的未来前景等问题进行了探讨。

  “便宜天然气的时代已经结束”

  俄罗斯社会科学院能源研究所研究员塔基亚娜·米特罗娃讲述了天然气不再便宜的原因。“现在我们一般是将天然气和石油价格挂钩,”塔基亚娜·米特罗娃说,“这样的话,随着石油价格的上涨,天然气价格也随之上涨。”另一方面,她表示,因东西伯利亚基础设施建设的不健全,造成开采成本高于西伯利亚的开采成本。“便宜天然气的时代已经结束。”她说。对此庞昌伟表示,双方在价格上的分歧由来已久,目前因中国国内对天然气的定价确实不高,因此在进口天然气的过程中也需要寻找相对便宜的价格。他解释说这是因为中国也面临着两难。“一方面中国现在能源需求70%依靠煤炭满足,如果天然气价格过高会很难取代煤炭,但同时价格过低又影响着中国的油气企业到国外购买开发天然气。”工业天然气价格应该上升,应该鼓励能负担得起的企业使用天然气,不然的话,就算我们进口的中亚天然气价格不高,但依旧是亏损。“庞昌伟说,”中国天然气价格机制需要一个理顺的过程。

  “中国能源需求有多种满足方式”

  “2013年中国天然气的自产量将突破1000亿立方米,同时煤层气的产量也将达到150亿—200亿立方米,天然气的产量将一直增长,到2032年达到一个极值,而中国的页岩气开采技术也走向世界前列。”庞昌伟表示。国务院发展研究中欧亚社会发展研究所研究员孙永祥认为,以世界人均24%的使用率来看,中国的天然气开采和使用非常少。据在场专家预计,2020年中国的消费量将达到4500亿立方米,需要50%的进口。

  俄罗斯社会科学院东方学研究所能源与交通研究室室长伊戈尔·通贝格对中国在美国购买的页岩气开发技术表示兴趣,他询问中国目前的技术发展到什么阶段。中方专家肯定了对最新技术的开发,同时也对页岩气开采的困难做了说明,“页岩气的开采非常浪费水资源”,孙永祥对此遗憾地表示,“中国又是非常缺水的国家”。庞昌伟则对中国煤层气的储量非常有信心,他表示中国煤层气的开采将会成为未来的发展方向。中国的需求还是有多种实现方式的。而中国在中亚、中东等地区购买天然气的行为也受到了俄方专家的关注。

  “双方应进行战略性协商”

  “双方合作不仅仅是价格问题,计算方式不一致等许多细节问题会使双方都退一步。”塔基亚娜·米特罗娃表示。孙永祥建议双方进行战略性协商,他认为俄方在能源战略性方面有一定的规划,但中国对今后能源运用却没有任何长期的战略性规划,“据我所知,我们只有五年规划,这就造成一个问题,如果俄罗斯方面真的同意一下子出售700亿立方米天然气过来,我们一时间还真不知道该怎么安排利用了。如果一个国家没有能源战略做指导的话,是会造成很多问题的。”同时,中俄双方专家都认为中俄有十分有利的合作空间,譬如漫长的边界线,一方拥有巨大的储量,一方拥有巨大的需求,双方应培养共同的市场。“中俄也应建立像俄国与东盟一样的良好合作关系。”俄自然资源垄断问题研究所所长尤里·萨基扬表示。

  俄方专家表示,虽然中国目前的市场状况不符合俄罗斯对天然气市场的习惯性看法,但俄国天然气集团仍然会考虑到中国来进行建设,为中国消费者提供服务。中亚国家早早进入中国市场不是坏事,可以先完善了中国国内的市场规则,到时也将利于俄方进入。

国际观察:中俄能源合作的“变”与“不变”

  中国国务院副总理、中俄能源谈判中方代表王岐山5月30日至6月3日访问俄罗斯并举行中俄能源谈判代表第七次会晤。期间,王岐山在莫斯科与俄副总理谢钦共同主持了中俄能源谈判代表第七次会晤,会见了俄总理普京,参观考察了俄天然气工业集团总部中央生产调度中心和乌德穆尔特共和国格列米哈油田等地。双方签署了《2009年6月24日天然气领域合作谅解备忘录的议定书》,并就全面扩大和深化中俄能源合作达成一系列重要共识。

  油气合作是中俄能源合作的重要内容,天然气项目亦是此次会晤的重点之一。对于外界关注的中俄企业间关于输油费用纠纷,以及是否会影响中俄未来能源合作的疑虑,经双方共同努力,在两国政府间妥善解决了管道原油贸易价格方面的争议。双方愿继续努力,保障中俄原油管道长期、安全和稳定运营。

  在天然气领域,双方在很多合作原则上达成共识,为最终实现合作奠定了重要基础。两国政府部门同两国企业开始准备俄对华供应天然气的政府间协议。双方企业力争在今年6月10日前,按照预付款与天然气价格相关联的原则就天然气购销合同达成一致,在6月份中国国家主席胡锦涛访俄期间签署相关文件。

  俄总理普京评价说,双方正在进行的东、西线天然气谈判,规模宏大,都是标志性工程。西线每年供气300亿立方米,东线每年供气380亿立方米,而且都是为期30年的合作,“意义非常重大”。

  此外,中俄在煤炭、电力、炼油、核能、能效与可再生能源等广泛领域也取得进展。

  中国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国家能源局局长刘铁男用三句话概括中俄能源代表第七次会晤取得圆满成功:推进了已有的合作;开拓了合作的新领域;在重大项目的合作上迈出了重要一步。

  诚然,任何经贸合作过程中都隐含着诸多不确定性因素,中俄能源合作也不例外。对于双方合作中出现的技术性问题,只要本着互谅互让、友好协商的精神,是可以通过积极协商妥善解决的。

  如果说,中俄能源合作存在“变数”,也将本着互利共赢的原则,充分考虑和照顾彼此关切,以更加积极和务实的态度推动双方能源合作向更宽、更广、更深方向“变”。俄政府主管能源领域的副总理谢钦就表示,“现在俄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已经发展到相当高的水平,允许我们双方解决任何问题”。

  能源出口需要市场,经济发展需要能源,此乃不变的现实。中俄能源合作是全面、长期、战略性合作,是两国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重要内容。当前,中俄经济发展势头良好,扩大能源合作面临历史性机遇。以中俄原油管道贸易为例,俄罗斯实现了多年想实现而没有实现的东方管道的输送,而且面向的是不断增长的、有支付能力的、巨大而稳定的中国市场。对中国而言,则提供了稳定的陆上石油通道。

  正如王岐山所言,中俄能源合作具有战略意义。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13亿人创造的有购买力的需求形成了庞大能源消费市场,为俄能源出口创造了广阔空间。俄资源、能源丰富,在油气勘探、开采、化工等领域具有优势,可以为中国提供安全、长期、可靠的能源供应。我们有理由相信,只要双方本着互信、坦诚、务实的原则,认真落实两国领导人达成的重要共识,充分发挥中俄能源谈判机制的作用,推动两国能源合作更上层楼,必定会为两国人民带来福祉。

 

123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