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氏养生太极拳王二平:动态禅和静态禅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6:11:32

动态禅和静态禅

( 

动态禅和静态禅

(一) 动态禅
云何观身如身念处?比丘者,行则知行,住则知住,坐则知坐,卧则知卧,眠则知眠,寤则知寤,眠寐则知眠寤。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有止有观,有寻有伺,如此观身,是名身念处,也名粗念住,是谓比丘观身如身。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正知出入,善观分别,屈伸低仰,仪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诸衣钵,,行住坐卧、眠寤语默皆正知之。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
这一段是修行的重点,以及非常重要的阶段,是“身念处”开发的重要提示,也是一个核心重点。不要小看这一段,如果你真的能够做到这一段,比你读了好几十部的大藏经都还更重要。如果读了很多遍的大藏经,但是却没有落实在日常生活中,你还是昏昏噩噩,东参西究,没有实修实际的做到,则所研读的经典都只是一些空论,都只是一些头脑的知见。研读了那么多的经典,不如把这一段好好的消化,然后实际的去实践、去做到。

“四念处”讲的就是身、受、心、法——身念处、受念处、心念处、法念处。它是有次第、有步骤的由浅入深的。“心念处”讲的就是“心明”的阶段,讲的是起心动念,但因为我们的念头是非常、非常的快速,而且很微细、很微细。如果你在粗的身体动作、粗的相,看不到、看不清楚的话,则那些微细的相,就更是不可能觉察到,要谈“心明”是更不可能的。
因此,“明心见性”之前,必须要“心明”,这是首要的层次。“身念处”跟“受念处”先开发出来,“明心”是属于“四念处”第三阶段“心念处”的开发,当“明心 ”之后才能够“见性”。“见性”就是第四阶段“法念处”的开展。最起码第一步要心明白你在做什么。你在每一举每一动,都明白的情况下,你才能感受到受。才感觉到起落、无常。先要做到心明,才能谈明心。所以“明心见性”是很具体、不会抽象的,如果没有正确的理解,所谓的开悟不是真正的开悟;你所谓的“明心 ”,也不是佛陀所讲的“明心”。

“明心见性”是有次第、有步骤的,大家要注意。
现在我们就依循著「四念处”修行要领的课程,逐次协助大家到达“明心见性”的阶段,不要小看这一次禅定修学,佛陀在这一经跟我们清楚的讲出来,只要真的好好用功,观念、知见正确,你在七天七夜之内,都有可能开悟、可能见性。所以不要忽略每一个阶段,禅修不在于时间的长短,不一定要几个月才能够达到效果。如果观念、知见不正确,再修个五年、十年,五十年,五百年,五千年,你还是在练功夫;关键是认识转不转的问题,会用功不会用功的问题。暑假里,我们要举办禅修。你观念、知见正确,在七天七夜之内,见性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所以现在大家身心柔软的按照次第、步骤逐步去做,很快就能够来到“明心见性”的阶段。你要“明心”之前,“身念住”的开发就非常清楚具体的告诉我们,怎么样能够“心明”?你的身体必须要清楚的觉知。我们的身体都是活在当下。我们是不是活在当下,我们的身体、我们的动作,包括讲话是不是清楚在当下?现在的众生的心呢?都是跑到过去、跑到未来、跑到九霄云外。你的心、你的觉知很少跟你的身结合在一起,你的心通常都是很散乱、很散漫,很少觉知在当下,很少活在当下。
如果你的心、觉知、注意力没有跟身体结合在一起,身心就是分离的,而分离的身心就和行尸走肉没有什么两样,这就是佛陀所讲的:活在颠倒梦想的世界。如果你的解脱是寄望在遥远的未来,“我以后能成佛啊!”这也是在构筑一个不切实际的梦幻世界。那是他没有成佛的本事。唯有你的身心结合,保持清醒明觉,你才能够见性,身心才会清静;唯有你的心,清醒明觉的活在每一个当下,你的心才可能成为“明确的心”。这个心到底明不明,对于自己所做的事到底明确不明确,当你真的能够清醒明觉活在当下、又能见法见性,才能够真的远离颠倒梦想。
往往大乘佛教“法”讲述很多崇高、美好的境界,真的都是相当好,但是次第、方法却是相当欠缺、非常疏忽,一讲到要实修实证、按部就班,就认为是小乘、是不了义的,是国小的、是小学生的,认为不是很重要。讲的都是高谈阔论,谈玄说妙,瞎扯淡,我30岁以前,什么经都讲得哇哇叫,30岁以后,变了,不能瞎扯淡。像这样就算讲再久,都只是空谈;讲再久,还是认为我能,我慢还是看不到,贪嗔痴还是没有净化。
真正的解脱是我慢的止息、烦恼的消失,贪嗔痴的完全净化,各位大德啊。贪嗔痴没得净化,那是不行,戒定慧升不起来。如果学佛修行没有回来净化我们自己的贪嗔痴、止息我慢,那都是在佛法的门外、还在枝流末节上面绕。所以,千万不要认为“四念处”是小乘人在修的,不要认识是国小,不要瞧不起四念处。它是三乘共修的基础它真正能够帮助你醒过来,非常重要的法门、重要的关键,是百千万劫难遭遇。


下面我说第一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身念住”的开发,佛陀就告诉我们“行则知行,住则知住,坐则知坐,卧则知卧,眠则知眠,寤则知寤,眠寐则知眠寤
。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有寻有伺、有止有观是谓比丘观身如身”。这个地方在禅定里面叫做粗念住。
“立念在身”
就是把你这心猿意马的一颗心拉回来、收摄回来,把心的觉知“注意力”放在你的身体上面去感觉,让你的身跟你的心对焦,让你的心清明觉知的注意在每一当下,怎么修?就是这样修。
清楚注意觉察你当下的每一个动作。如果你的心是跑掉的,要拉回来,你最忽略的是这个身,而心呢?更是散乱的心。如果你的身跟你的心没有对好焦,就是活在无明的世界,这一段就是让我们醒过来的重要关键,这一段,主要内容,就是讲的就是皈依觉,觉而不迷、皈依正,正而不邪,皈依净,净而不染。如果你这个步骤没有做好,后面的步骤就是空谈。

“身念住”怎么开发呢?

“行则知行”:
一般众生平常的走路跟佛陀的走路,有什么不一样呢?一般众生的走路跟觉悟者的走路,有什么不一样的内容呢?同样都是在走路,但是佛陀、觉悟者所展现出来的走路方式是“明行”,而一般的众生是“无明行”。“明行”是什么意思呢?明行事明确当下的每一个行为,而一般众生对当下每个行为都不是清楚的明确,这就是“无明行”。
一般众生走路都是又冲动、又快、又急,赶快、赶快、赶快……,脚步都很急、很快,然而你的心却都是在想其他的事情,想东想西、担忧东、担忧西,注意力很少注意在当下。很少活在当下,也很少觉察注意到自己当下的每一个脚步,每一个动作。而佛陀他们,不管托钵、游行或是其他的动作,每一个脚步都会保持觉明清醒,是佛陀这样做,我才这样讲。佛陀是怎样行啊,不管是托钵,或者是游行,每一个脚步都会保持觉明清醒,觉明清醒很重要啊。
如果我本身没有做到脚步的清楚觉察,我不敢要求大家也这样做。这些修行法要、修行要领,一定是我有经历过、我有做到,我才敢讲出来。包括往后几天所要讲述的内容,如果我没有证悟到的,我不讲;如果我没有做到的,我不讲。不要讲述自己做不到的,不要讲述自己没有体悟到的。
所以“明行”,首先要明白自己的行为,你动起每个思想概念的时候,你对每个概念,思想,是不是清楚。“明行”很重要,如果做到“明行”了,妄念就很少了。如果佛陀他们走路就是这样,我们每一个脚步都很清楚觉察,而且不疾不徐,在走路时很安祥,走路之中一样展现三妙行。妙在哪个地方呢?妙在“明行”上。但有急事要做的时候,不是脚步不可快,一样是可以快,但是你一样都保持清醒明觉,走路的修行要领就是把你的脚步放慢一点,跟你原来走路的脚步比较起来,把你的脚步再放慢一点。你认真的去觉察每一个动作
再者,随时保持你的心觉明清醒。当你在上班或是平常在工作的时候,一样左脚、右脚、左脚、右脚都清楚觉察注意到,每一个动作,每一个起落。这是属于在走路方面。大家想一想,当然不只光是走路方面, “行则知行”,不单单只是走路而已,包括手的动作、讲话、口行……这些也都是,我们都要明觉清楚。这个“行 ”包括身行、口行、意行,而“意行”是归属于“心念住”的开发。这个问题在后面会详细讲。

这里的“行”,是著重在“身行”,不单是脚步的走路,包括你的动作、写字、扫地等都一样,当拿著扫把在扫地,当下一样是在动,这个“行”就是一个动作。动态的时候,我们对它清楚吗,每一个动作的细节我们对它清楚吗?诸如:脚的动态、手的动态,或是身体的动态、动作,思想意识都要保持你的心觉知清明。这一点需要大家下功夫去调整,调整过去不良的习性,以往我们很少清楚觉察当下的动作,那是我们的习气,我前面不是说了吗,熟处要让他变生,生处要让它变熟,熟处是习气妄想,生处是觉照、不分别、老实。而修行是要把我们冲动的动作,调整为安祥、柔和,把我们无明的冲动“无明行”,转变成为“明行”。
包括在上、下楼梯,我们都要清楚觉察每一个脚步,当无明、冲动的时候,脚步是很粗重的,上、下楼梯都是啪!啪!啪!这表示什么呢?这表示我们心的粗糙。如果你的心是微细的、动作是柔和,上、下楼梯都会有一份的安祥自在,走路也都有安祥在里面,而且会像行云流水。发出的声音和震动很小很小。这个时候呢,就是“行则知行,住则知住”。所以“行则知行,住则知住”,这个 “住”跟前面的“行”是一个对比,“住”是你站立、静止不动的时候。禅修啊,是柔和的,我们的心是柔软安静的。前面的 “行”是动态,第二个“住”讲的是静态。当你在静态、站立、停止下来的时候,一样保持清楚觉察,你当下的身体状态,以及当下附近周遭的情况,我们都能够清楚觉察,就是“住则知住”。

 

“坐则知坐”:
“坐则知坐”,这个“坐”是修行,是禅坐、也可以说成是打坐或是端坐。包括你的打坐姿势,以及在酸痛的时候要换腿,当下你这个心都要清清楚楚的觉察觉知每一个动作,每一个感受。如果你的观念错误,打坐就是在练功夫,如果你的观念是正确的,打坐会变成很轻松,很轻松。错误的打坐方式,身心会越来越僵化,会越来越我慢,“我慢 ”会增长;如果有正确的打坐观念,你的身心会越来越安祥,越来越清净,越来越柔软。这是功夫。

一般人提到打坐,通常会有害怕,恐惧。不是害怕、惧怕,不然就是一打〈上〉坐,就有很多的索求——要求开悟、要求禅相要求神通,这是不正确的打坐。提醒大家几个打坐方面的要点:

一、打坐的姿势要放轻松:
脊椎、头部、颈部、背部跟腰部,让它保持自然的垂直,这个地方我强调一下,有一个自然的垂直。是要挺直但是不用力,这一点很重要,这里所讲的挺直,并不是直直的一条线,而是生理上自然的直线,生理曲度的自然直。我们的脊椎、背部、腰部,有一个自然的弯曲度,配合这样一个自然的生理现象端坐,这样会最轻松。也不要刻意地去矫正他。
顺其自然地。如果你刻意去矫正,有用力的话,你的腰背会很快就酸痛,而且胸部也会闷。所以打坐的坐姿要放轻松,保持正直,头部不要向前倾,也不要向后仰,要你自己去调整,调整到一个轻松的姿势,这要靠自己去摸索,调整到一个最适当的角度,你坐起来才会很轻松,而且全身能够放松。如果姿势坐不正,当你一放松,很容易就会往前倾,或是弯腰驼背,所以打坐的坐姿,自己要调整一下,记得!腰背是挺直,但是不用力。
大家调整一下,我现在我带着你,在调整,不是在跟你讲课了,我的心很柔软,大家可以听得出来,如果大家跟着我的状态,你就可以很清静,你做起来就感觉很轻松。(此段参考4月19日的讲经录音)

 

二、打坐的目的是摄心:
六祖在《坛经》里面关于打坐讲:“生来座不卧。死后卧不坐;一具臭骨头,何必立功课。”
他老人家讲了,修行修行是摄心,不必要讲什么姿势,打坐的时候,有的人就会强调当遇到腿酸痛时,不可以随便更换姿势,你要在那里熬!熬!就错了。如果你硬是要跟腿的酸痛在对抗,这样很容易形成一种练腿功、练功夫。那样心就不清净了。
盘腿方面不要刻意强求,北传佛教很强调要双盘,但是泰国他们重视的是单盘,缅甸则是单盘、散盘都可以。所以北传的佛像都是双盘的佛像,但是在南传地区却是单盘或是散盘。坐姿的重点不在于双盘、还是单盘,是以你自己觉得轻松、自然、心能静下来为主,当然盘腿比没有盘腿要好。因为盘腿来打坐,身体比较稳重,也比较容易宁静下来,打坐的时候,当姿势放轻松端坐之后,然后按照出入息法,一步一步的深入,让你的心能够渐渐的宁静下来、安定下来。
有些好高骛远的人认为:打坐不重要,光是动作就好、工作就好,我们修行是要溶入一切时,一切处。修行要溶入一切境界里面是不错,但是如果你的打坐基础不够稳固,你的心会是很散乱的。没有定力、心静不下来,一切法门,明心为要,一切行门,净心为要。你还是一样在苦海里浮沉,我们当然没有刻意强调一定要打坐多久,打坐的功夫要多深,但是你要能够静得下来,我建议,每天要给自己早晚至少半小时以上的打坐时间,打坐会让你的心渐渐的安祥下来、宁静下来。
如果你静不下来,而找很多的理由来忙碌,你是在透过各种忙碌来掩饰自己内心的静不下来。如果内心静不下来,你的心怎么清静呢?那你谈的玄理妙理不都是空谈吗?怎么谈“心明“和“明心 ”呢?你这污垢的心怎么沉淀下来呢?
打坐就是让我们的心能够宁静、沉淀下来,所以不要小看这个坐姿,不要小看禅修的禅坐。即使十几分钟啊,我们也尽量要抽出一定的时间来坐一坐。
有的人很热衷于行菩萨道、行善布施,一跟他讲说要来禅修、要来打坐,就很头痛、很头大,认为:哎呀!我坐不下来!那不重要,我们只要好好去行善布施就是了,一切都在佛法中了。但是几年下来,你还是停留在佛法很肤浅的层面而已,说一套,做一套。你的身心都没有沉淀、宁静下来,也没有把污垢的心沉淀下来,你还是看不到内心充满着贪嗔痴、我慢这十个结。因此,真正的苦因在哪里?那更是看不到。而打坐就是要让我们的身心宁静下来、沉淀下来,让我们的身心清楚起来。当你有这些基础之后,下一步的 “明心”才能够开发出来。首先要做到心明,我们的这个心啊,对我们所有的行为,是不是心明,是不是明确。

“身念住”开发的阶段,不管我们是处在动态或是静态,在打坐的时候,我的坐姿怎么样?一样要有清楚的觉知、清楚的知道,有在弯腰驼背,你也要清楚觉察到知道,当腿酸痛的时候,我要换腿可以吗?当然是可以的,因为打坐不在于强调盘腿功。六祖在坛经里说,外不着想,内不动心,叫禅定。
当你的双腿会酸痛的时候,有两种方式去处理:第一种方式是不理它,继续观你的呼吸,放轻松、不理它,不要被那个境界牵引著走。第二种方式是:当你坐久之后,酸痛会不断的增加,有时候会像针在刺痛,这也很正常,如果你觉得真的很痛之时,会痛到干扰到你内心的宁静,觉得有在用忍的方法跟这个痛在对抗的话,这样就不正常、不正确了。当你觉得这个痛会干扰到坐姿,是可以换腿的,但是不要边换腿、边抱怨,然后觉得自己业障深重,人家可以一坐好几个小时都不动,我坐半个小时就这么酸痛,是自己业障深重……就一直在那里埋怨、抱怨。这叫什么知道吗,这叫打妄想。
这样你又错失掉很多修行的关键,不要抱怨什么,记住,每一个当下都是最好的。当你的腿在酸痛的时候就换腿,但是重点是在于换腿的过程,在松腿、要换的时候,一样要保持你的心清醒明觉、清楚觉知,这就是“坐则知坐”。不是不可换腿,而是换腿的时候,保持清醒的觉知。明白了吗,这是修行的要点,什么时候都是讲的心的清醒觉知,讲觉而不迷。我现在讲大乘佛法的心,我是为后面的《金刚经》,《楞严经》铺路的。

一方面不要用责备的心来责备这个腿不好、没有配合你,或是跟别人比较,觉得他们都坐的一动也不动,自己没多久就会换腿、就变动,这样一比较起来就让自己感到很挫折,这些埋怨、比较的心态,都是妄想都是在耗费我们的生命。你又不静了。
我们没有必要跟别人比腿功,打坐的要领要掌握到,酸痛的时候可以更换姿势,但保持清醒觉知,还要用爱心、耐心善待我们这个身体,用慈悲心善待我们这个身体,为什么呢?我们这个身体个不是我的,它属于众生,最初是父母给的。它也是众生众因缘聚合而成,我们这个身体也是众生,你发愿要度众生无边誓愿度,能不能先度化身体这个很多苦难的众生啊?这个众生也很苦啊。包括你的腿会酸痛、身体不舒服,都是我们这个身体的众生,正在发出痛苦的信号,它们需要你用慈悲心来善待,需要你用爱心来包容它们,所以不要责备它。
这个身体就像做牛做马一样承载我们,协助我们做很多的事情,如果当它在酸痛、发出痛苦的信号,你都不去关心它,不去疼爱它,你能算得上慈悲吗?就如同它在为你做牛做马,但你却没有善待它,当它喊叫几声的时候,你又在责备它“业障”!这是谁的业障啊?不让它吭声,这样是很不慈悲的。所以,不要责备身体不听话,反过来要用爱心来对待它,则你这一期的打坐,会更得力、更顺心、更顺畅,这是“坐则知坐”。

“卧则知卧,眠则知眠,寤则知寤”:
老佛爷在这每一个名字都加了一个“知”,谁知啊,你的心知。这个心明不明你都知道啦。对我们的思想起心动念,我们身体的每个行动细节是不是都清楚的知道?
“卧则知卧,眠则知眠,寤则知寤”,很多人认为修行或是一提到修行,就是要到禅堂、佛堂、寺院大殿里面才算,出了佛堂大殿就好像是下班、下课了,或是一定要到哪里去打坐,才算是修行。有的人在自己家里有打坐的小禅堂,认为预定的时间到了,就进去禅堂里打坐,这样才是修行,当时间一过、出了小禅堂,就认为不是在修行,这是错误的观念、错误的知见。记住!真正的修行是溶入一切的境界,每天二十四小时、任何时间都是在修行,你要把整个修行的品质,品质啊,带入日常生活之中,每一个历缘对境都是在修行,而修行的第一步就是在每一个历缘对境,你都保持清醒明觉,我们是不是清醒啊,对每件事。做到觉而不迷、这是很重要的观念和关键。

每天、每个动作、每个历缘对境,都保持觉知清明,就是“置心一处,无事不办”。在唯识里面叫“心一境性”。
“置心一处”就是把我们的心清楚明白的觉知在当下正在做的事情,正在想的每个念头,都要清楚明白的觉知道,这样不但有泠静的思考,而且你会很安祥自在,如此你做起事情来会更有条有理,更能够把事情处理得好,所以说“ 置心一处,无事不办”。要把修行带入到日常生活之中,你一切的动作都是在修行,所以严格的讲,修行是没有佛堂内外之分,修行是没有上班、下班之别的。修行就是在日常的时时刻刻。
今天我们是要把禅修基础打好,在这个打基础的阶段,我们要庄严自己的内心禅堂佛堂,来让大家进行闻思修证,这都很重要啊。我以后讲课不会急,因为我们听课都是在练习戒定慧,闻思修。
净空法师跟章嘉大师学佛,每次都是两个钟头,每次都是两三句话,最多不超过5句话,那个心在静待的过程中慢慢的静下来了,都是在修定。如果你用一种浮躁的心来听,那不是在修定,也不是在修慧。这句话和那句话相隔好久好久,中间在静静期盼,慢慢浮动的心就静下来了,来让大家进行文思修正,这是很重要的环节。我在清定上师哪里学佛啊,她就是用这个方法来教我,她讲那句话啊,你就在那里静待,那句话要好久才会说出来,这是在训练我们修定,放慢节奏,稳下心来,你才能身心柔软,你才能清净。
这是很重要、有必要的阶段过程,但不是到寺院禅堂来才算是修行,在日常生活中,才能清净。我们要慢慢能够来到,不管禅堂内、禅堂外都是在修行,所以没有上、下班之分。有的人如果有上、下班之分的错误观念、知见,就会认为今天我很用功、很认真修行,好了!现在下班、下课了,回到寮房之后,各种觉察都忘掉、忽略掉了。听的什么,哦,想不起来了,那不是用的闻思修,那是一种激动心,所以说你会忘掉。如果你当下清楚一句话,清楚这个字,你不会忘啊。

佛陀跟我们提醒“卧则知卧”,是众生很容易忽略、疏忽的地方,你一回到寮房、睡房,准备要睡觉的时候,在铺床单、放枕头、摊开棉被的过程,都要保持自己的心觉知清明。当你要准备到床上,要把鞋子脱下,坐到床上要躺下,包括躺下的姿势这些,你都要保持清楚的觉察、清楚的觉知。平常很少、很少有人能够这样做到,通常都是:我好累!然后一看到床铺马上“啪!”倒下去!没几秒钟之后就打起鼾来了,有的人睡不著就在那里乱翻乱滚、胡思乱想。你看这个事情啊,都是在不觉当中度过的。
如果能够掌握修行的要领,然后把修行溶入在历缘对境之中,你的睡眠品质也会很好,而且失眠的问题也会解决。“卧则知卧”就是当你准备要睡觉,到睡前的这个过程,都能够保持动作的觉知清明,如果你躺在床上还没有睡著的时候,可以把你的觉察力注意力安住在呼吸上面,但记得一个要领:不要用力、要放松。
你躺在床上观察呼吸,跟在禅堂里面的观察呼吸是不一样的,在睡觉的时候观察呼吸,你可以把觉察注意力度调低一点,这要你自己去体会。如果你还保持很高的觉察力在观察呼吸,反而容易形成一个现象,睡不着。调低一点。尤其是初学者很容易因为紧张过度,觉察力警觉过度,太过用力的用力,反而会变成睡不著了,失眠了。
以前倒是容易睡著,现在一在禅修的时候观呼吸,反而不容易睡著,这是因为用法不妥当,还有太过紧张、太过用力所致,如果你有这种情况,记得要放松,要放松!所以睡前是清楚的觉察,然后在安祥之中入睡。再者,以后我们还会讲到慈悲心的展开,如果你在睡前又有慈悲心的展开、很安祥,你就会睡得很好。
“眠则知眠,寤则知寤”,关键是知道自己在睡觉,知道自己在寐。你在睡觉的时候一样,睡眠的品质能够相当好。当你早上一醒过来,记得不要马上动作很快,就想著赶快要冲到厕所去盥洗,各种动作都要很快,不要太快。你的每个动作要清楚的去觉知它。要穿衣服、做其他的,或是当一切准备好之后,就赶快到佛堂里面去打坐,这样你又忽略了每一个当下。
怎么办呢?当你早上一醒过来的时候,不用马上起床,你可以清醒一下。你可以观察当下的姿势,当开始要动作的时候,一样要清楚的觉察。要下床,我要穿衣,清楚的觉察;要折棉被、要收卧具,过程一样都清楚的觉察,这就是“眠则知眠,寤则知寤,眠寤则知眠寤”的几个要点,以上所讲的这几个要点,如果你能够清楚的觉察、好好的去做,你就能够掌握到“身念住”的修行要领。

请问大家有几个人这样去注意过?
不要以为这个很简单,其实你是在不觉中度过的。当你真的好好认真去做,就会知道不简单,最简单的地方其实就是最玄妙的地方。大乘经典讲的都是这个,觉而不迷,是我体悟来的东西,是我师父一辈子,和祖师大德总结出来的经验。生活中迷而不觉,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的人最多。佛陀是醒悟过来的人,我们是没觉醒的人。如果你真的去做,做没多久,你心就跑掉了啦!不要灰心。

不要自己不做,然后就认为:很简单、那个没什么!因为你没有在做,所以才觉得这很简单。不过,也不会很困难,就看你在生活中觉不觉了。这个不会比登天还困难,不会的!只要我们一步一脚印的去做,心跑掉了没关系!我们要有恒心,有耐心的把它拉回来,怎么老是跑啊?我们要用爱心来包容它,因为它心猿意马惯了。你要允许它跑几次,跑了,发现了,然后再拉回来,不要责备它哦。安住在每一个当下,把心拉回来。以上所讲的这几个步骤,是“四念处”开发很重要关键,希望大家好好的下功夫,现在就开始去做。
做一天有一天的收益,做十天有十天的收益,做一个月有一个月的收益。我们现在就开始去做,千万记住要有恒心,要有耐心,要坚持,这是修行的第一步,这是起步。

后面佛又说了:“诸比丘,正知出入,善观分别,屈伸低仰,仪容庠序,善著僧伽梨及诸衣钵,行住坐卧、眠寤语默皆正知之”。
这两行真是修行的要领,你每天都要练习、都要做的,而且你每天一定都有这些动作,修行是要融入日常生活之中。善著僧伽梨及诸衣钵,它就是穿衣吃饭,穿衣的要领相当重要,后面诸衣钵,就是吃饭。行走坐卧,穿衣吃饭,言语或者在静在动,正知之。我们是不是对这些要正确地知道,我们要有正确的觉知,对这些要是做不到正确的觉知,心就散乱,找不回来的。找不着了。
所以说这两行,虽然不是大乘经典里面的谈玄说妙。大家不要耽着谈玄说妙里面。最平凡的就是最妙最玄的。到最后,就是不二法门。我们现在落实的就是不二法门。如果我们把觉知的知给空掉了,就成了石头木头了。平常心是道,最平常的就是真正的大乘经里面讲的一切义理。以后讲大乘理论,慢慢就会把这些说清楚,不要觉得这些太简单,我们要好好地练习。我们练习好了,修行溶入到生活中,我们了脱就这一辈子。
在《阿含经》、《四部阿含》,佛陀一开始讲经说法,所有的对象都是以比丘僧为主,整部《阿含经》都是针对出家众为主,出家众代表的是佛教的僧团,以及专业的修行跟弘法的人才。佛陀处处都是跟这些专业修行人,深入讲解“解脱道”解脱的行法的,至于怎么样继续再深入呢?要“正知出入”,要正确地知道你要做什么事,你出去干什么了,你进来干什么了?你每个当下又在干什么,我们不能够正知在干什么。我们对自己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和了解,也没有一个正确的知。不管你是出去或回来,所有的进退举止动作,都要保持正知、正念、善观分别,你的身心注意力要结合在当下,这段讲的是修行的要诀,修行的重点。
对于你的言行举止动作,都要能够善观察、要有觉有知。你当然要有分别,不是一开始就没有分别心,很多修行人常常强调没有分别、如如不动,不分别啊,打你一顿,看你知道不知道痛。没有分别,如果没有善观分别的话,你内心的觉知清明提不起来。做不到心明。你的心事糊涂的,迷失的散乱的,是心不在焉的。是混混噩噩,迷迷糊糊的。好像什么都清楚,但是忘事很快。什么原因呢?就是因为你没有善观分别,内心的觉知提不起来,你的心不明啊。你的心不明,你没办法来到真正的没有分别,所以要善观分别。包括我们的起心动念。要观察我们的起心动念是善是恶,要搞清楚,你是在搞贪嗔痴,还是修戒定慧。包括说我们的起心动念是善?是恶?你要清楚分别,如果你没有嗔恨心?没有嫉妒心?现在的心量还狭窄吗?所以说啊,我们一切行动举止,言语静卧,都要善观分别。你的精神和觉知才能高度的警觉起来,不散乱。只能高度地去分别,才能不散乱,才能警觉起来。如果你的精神觉知注意力,不能高度地警觉起来,去分别这些东西,你还是这些昏昏噩噩,涣散。说白了,吊儿郎当,他还认为他是真修行,这个问题不好办。我们要仔细看看自己,是不是在修戒定慧。熄灭贪嗔痴。

“屈伸低仰”:
我们四肢的屈伸,或是身体的低仰,你都要清清楚楚的去觉察;在动态之中,你都要保持清醒明觉。

“仪容庠序”:
你的身、口、意或是每一个威仪都要展现一种戒定慧,然而展现出三妙行戒定慧,才会从容不迫、行云流水,而且在这之中,都要保持正知正念,正念觉知啊。大家仔细听听,我讲的够详细的。

“善著僧伽梨及诸衣钵”:
“僧伽梨”是佛教的专有名词,就是当你要“穿衣 ”的时候,或是要拿钵出去托钵讨食的整个过程,都要清楚的觉察。我们一般人呢?穿衣服脱衣服好多都不注意,这样每一个动作,做过来了,我们一般人一举一动都不清楚,反正穿了衣服嘛。你要穿衣服、脱衣服,都要正知正念,你要吃饭、要盛饭,都要保持正知明觉。

有的人认为在吃饭的时候,我就是这样吃、吃啊!这没什么!吃饭哪里能修行?认为吃饭不是修行。认为自己是业障深重,我这吃饭是累赘,我才需要吃饭,吃这些是无奈的。或是说赶快吃完,吃、吃!等一下要到禅堂,或是去经行才算是,认为吃饭太麻烦了,如果是这样的话,你又浪费掉很多修行的大好时机。这都是错误的观念。你真的能够掌握到修行的要领,包括吃饭都是非常好的用功修行机会,而且里面一样处处可以见法。

吃饭怎么修行呢?
谁不会吃饭啊?长这么大了,都会吃饭。我可以说你不会吃饭,在修行上怎么吃,你不会吃。当你准备要用餐的时候,一方面要看到我们有没有贪念?看那个菜,不要有贪心。知道他是治饿病的就行了。当我们拿碗要去盛饭、夹菜到碗盘的时候,我们有没有欲贪?还有,在这个过程、这些动作,有没有清楚觉察到?你有没有安住在当下?当你盛好饭菜回到座位,你在吃饭、在夹菜,以及吃饭把饭菜送到口中……这些过程,你有没有清楚的觉察到?你是不是觉察得清楚?这个问题是相当相当的大。
真正的修行是这整个过程,你都要保持清醒明觉,那才是真正的清醒。所以你在夹饭、夹菜、送到口中的整个过程,伸手夹菜,夹回来的过程,一样都保持清楚觉察,这样你才没有把妄念。饭菜送到口中、在咀嚼的时候,一样都保持清醒明觉,饭菜在你的嘴巴变化、变化,从比较粗渐渐变成比较细,然后变成很细腻,细滑,然后吞咽下去。在这变化的过程,我问问大家,你吃饭的时候,是不是在吃修行饭?有没有清楚觉察?当要把饭菜吞咽下去的时候,又是一个什么样的感觉,这个过程你有没有觉察到?一般人都是吃得很快、很快,动作也很快,吞咽也都是囫囵吞枣,这就是处在“无明行”的这种情况下。所以好多人啊,十人就有九人得胃病了。第一,咀嚼得不够细,急急慌慌的。第二,唾液是帮助消化的,没有细嚼慢咽,没有充分消化。修行首先要得到健康,得到养生,是修行的第一步。学好了首先是得到健康长寿,达到养生。
好多人啊,以为佛陀他们吃饭是吃假的,只是做样式给大家看而已,以为他们吃饭好像有在吃,又好像没有在吃一样,是没有觉受的,错误了!佛陀又不是木头人,佛陀当然有觉受嘛。有的人就要练习练习到在吃饭菜的时候,不能够有任何觉受,以为这个菜有品味了,就有贪爱,错了,不是让你贪吃,而是让你知道味道,关键是知,你知的清楚,心才不迷,明朗的,你如果只知道好吃,那就是贪心。如果你吃饭都没有觉受,第一、你像木头人,第二、你的胃肠消化系统肯定不好。大乘佛法一直强调心,我们这里强调的也是心,我是拿小乘经典与大乘的教义结合起来讲,因为你没有觉受的时候,包括吃这个饭菜,你都会认为好像是苦的,你唾液的分泌会不够,因为你心情不是开朗的,你唾液分泌的不够,包括吃饭的时候,你没有喜悦的心、没有感恩的心,所以你吃下去的饭菜,消化也会不良,过没多久,胃就会出问题。谈不到养生,还要花钱治胃病,很不合算。
所以,我们在吃饭的时候,身要轻松轻松、心要明觉、愉快,正知明觉每一个过程,我们手部的动作,口、舌头的动作,你都保持清醒明觉,你不要以为这没什么,修行真正的功夫是点点滴滴累积下来,不是定个时间来专修,生活中穿衣吃饭都是修行。不是到禅堂打坐几个小时才算,真的是点点滴滴都要用功、都要累积,你才能够真正的觉悟,这样你才能够觉醒过来。
不要把成佛想得很抽象,佛就是觉悟者、觉醒者,佛陀就是觉醒者,“佛陀”只是个声音的音译而已,真正的含意是觉醒者、觉悟者。我们不觉醒,不觉悟我们才学佛,学佛学觉醒,学觉悟,学明了。学自觉觉他觉行圆满。我们首先是对自我不觉,我们先学自觉,自觉才能觉他,然后才能觉行圆满。你看看佛经里面差不多都是自觉觉他觉行圆满,觉悟智慧明了。首先要从自我觉悟觉察开始觉察。我们首先从这个地方下手。我看了好多年经了,但是我还不知道佛是这样觉悟的?对,就是从这里开始,从自我开始,觉醒起来。佛是我们第一个根本师父,菩萨罗汉还有出家人,是我们后来教导师父,没有教导师父,你也不会找到自觉,觉悟。
这是从动态方面,衣食住行,坐卧眠寐,仪表曲昂。就包括这些。从动态方面修行,都是在日常生活当中去落实。光这个动态方面的修行,我讲的很仔细了。修证次第,动态是第一步。那么修证次第的第二步,就是静态了。


(二) 静态禅
 “复次,比丘观身如身。比丘者,念入息即知念入息,念出息即知念出息,入息长即知入息长,出息长即知出息长,入息短即知入息短,出息短即知出息短,学一切身息入,学一切身息出,学止身行息入,学止口行息出。如是比丘观内身如身,观外身如身,立念在身,有知有见,有明有达,是谓比丘观身如身 ”。
这说的什么呢,告诉大家,前面是客观的观察我们的呼吸,后面呢,学一切身息出,学止身行息入,是用身呼吸,就像小孩在娘胎里面呼吸停止了,血液没有停止。学止口行息出,不用口呼吸了。这段说起来容易啊。粗念住,细念住,欲界定,未到定,都在这里面甚至禅天的境界。这一段经文看起来是很简短,在佛陀讲出来之后,包括到后来辗转变成文字,又翻译成汉文的整个过程,里面很多的修行法要都遗失掉了,所以其中的精髓、精神很不容易看出来。如果只依文解字,就不觉得什么了,这就是道家讲的那个境界,胎息,龟息,用身呼吸。
这要实际去修,实际去做,很难,很不容做到。这里面包括胎息。如果光从经典文字上看,这段确实讲得很简短,你不觉得这一段很重要,但实际操练、实际练习起来,可没那么容易。而且因为翻译得很简短,你要真正清楚的看出来也没那么简单。因此,我们在课程里面,有跟大家补充<清净道次论> “安那般那念”。
“安般法门”就是“安那般那念”。
“安那般那念”就是观出入息的步骤,记住啦,重点在观上,不在出入息上,这是气功的老祖宗,后来的气功都是从这里变化出去的。后来气功演变成了观在具体部位上了,不是观在觉知上了,安般法门是观在觉知上。佛家修禅,和养生气功是不同的。
我们是对不同部位具体的反应,是明确的知。不是落到感受上去。在此一步一步引导大家如何去体悟、练习。修行打坐要配合“出入息法”,你的心才能够宁静、深入,而逐渐的清明逐渐的微细。佛陀所讲的种种修行方法--八万四千法门,都是一种治病药物,不是越多越好、越贵越好,越玄越好。而是能够对症治疗最好,所以,不要在法门上面较量谁的高下,什么大乘什么小乘,能够真正帮助我们把身心安定下来的法门,当下对你来讲就是最好的。一切法门,明心为要,一切行门,净心为要。所有的方法都是方便法,让我们的心清净无染,觉知无妄念。这些法门是帮助我们把身心安定下来,不要又以方便为究竟,一直执著在那个法门上面,这样就是本末颠倒了。方便法让我们把心慢慢的宁静、稳定下来之后,进一步是要止观双运,所以 “出入息法”是既简单又很实际,这个方法到哪里都可以用上,又不用花费钱,不必浪费很多钱要去设立一个好好的坛城,密宗里面讲究这些东西,都不用这些;也不用花很多的钱去买很多的法器、法宝。所以说这个很实际很实用。
“出入息法”是不管到哪里,这个工具都是随身携带、随时可以应用的法门,而佛陀在指导弟子应用各种方法里,其主轴、核心最重视的还是观“出入息法”,包括佛陀本人也是一样,常用“出入息法”这个方法。
﹝安那般那念﹞
安那般那念。实际这个字翻译有误。
安那——念安哪儿?
前面是问,心在哪里?
回答,般那:般若那样。
般那——安住在般若那里。
安哪?般那!
般若是哪里?般若是觉知清明,安住在觉知清明那里。
我们的觉察,我们的觉知,都要清楚明白。清楚明白什么呢,清楚明白色受想行识,四法,这是物质,我们清楚每一个感受,我们清楚每一个想象的概念,我们清楚每一个行为,我们清楚每一个意识。我们对我们的意识要非常清楚。这就是安般法门。师父,你怎么这样讲跟别人讲的不一样?我不这样讲,你就不明白了。我跟你讲的很现代化,很实用化,很具体化。这就是安那般那念。心安哪里?就在般若上。般若是什么?般若就是清楚明了的觉知,我们心安在那上面就对了。如果安在受想行识上,我们的心本来就很清楚受想行识,如果心还安在那里,心去哪里了?打坐腿麻腿疼,这后面还有一个知麻知疼,那个知不疼,就是我们的真心。往往我们的真心跟着妄心转,就完了不是修的安般法门了。在讲安般法门前,先和你强调这些。

 诸比丘!修此安般念─三摩地修习时,实为寂静,殊胜,纯粹与乐住,对已生的恶不善法即能消灭与寂止” 这是释迦牟尼佛教我们修持安般念。
“安那般那念”就是用心观出入息法,要多修习。多做这个法门的时候,你的身心很快就会宁静下来,会觉得法门很单纯、很殊胜、很纯粹,而且修习没多久,你的法喜就会产生,所以就能够证到乐住。这么好啊,好的东西还在后面呢。乐住,产生了乐住我们的心就乐呵呵的,烦恼就少。
“对已生的恶不善法即能消灭与寂止”在修习“出入息法”之后,当你的身心会渐渐的安定下来,“诸恶不善法”会渐渐的远离。当你的身心宁静下来之后,就有了止观的能力,这时要断诸恶就容易,断诸结缚也容易,断习气也很容易。各种缠缚、结缚,你马上就能够有力道去照见而净化、去断除。

兹有比丘,去阿练若(即清静处),或去树下,或去空闲处,正身端坐,正直其身,置念面前,而彼〈比丘〉或念入息,或念出息。〈一〉出息长时,知‘我出息长’,或者入息长时,知‘我入息长’,〈二〉出息短时,知‘我出息短’,或者入息短时,知‘我入息短’。”……

为什么佛陀会称赞这一个方法呢?因为“出入息法”很殊胜的地方,是很简单、很单纯,主要优点:练习方法得当,能强身健体、起到养生的效果,还能够治好我们好多的疾病。不用花费钱、副作用又少,这个药是最好的,这个法门不用花钱、又没有其他副作用,你携带又很方便,到哪里都可以应用,就是最好、最殊胜的方法,而且不用其它道具的配合、很简单,呼吸器官这个宝藏人人具备、每个人都有,不要浪费你这与生具有的宝贵资源,因此“出入息法”是非常殊胜的法门。
我们该怎么做呢?佛陀就告诉我们“诸比丘!兹有比丘,去阿练若,或去树下,或去空闲处” 就是能够让我们专修的道场和地方去专心用功。首先找个安静的地方。
这就是来到“阿练若”的地方来专修。“或是去树下”,大家在闻思、体悟之后,再实际去练习,有时候到户外打坐,就是到树下打坐。“或是去空闲处 ”,在比较安静、宁静的地方打坐;“正直其身”把打坐姿势调好了之后;“置念面前”,注意这几个字:“置念面前”,打坐不是在那里打妄想,不是在那里求禅相,不是在那里枯坐,这时候要把你的念头、觉察力、觉知力,放到你的面前,这不抽象。“放到你的面前”就是把念头、觉察力、觉知力拉回到当下。你的面前,就是把觉察力观察力收回来。本来你的心是散乱的、外放的、注意力是不集中的、是心猿意马的,念头是到处东飘西飘、跑东跑西的,现在把你的觉察力、注意力收摄回来、拉回来,觉察力只要放在你的面前(“置念面前”就是把你的觉察力觉知放在面前,注意当下的呼吸)。

“彼(比丘)或念入息,或念出息”,这个“念”就是觉察,清楚觉察你的入息或是出息,是觉察到,不是落在这个出入息里面啊。不要搞颠倒位了,而是落在知上。出入息法的总要领。至于实际怎么做呢?是由浅入深,由粗而入微细。

第一个阶段:
(一)出息长时,知‘我出息长’,或者入息长时,知‘我入息长’。这里面主要强调的是知,不是心着在呼吸上。好多人混淆了。混淆在觉里面去了,跟着觉察得觉跑了,把知散掉了。就像开宾馆的经理跟着客人进进出出了。出入息是主观,我们客观的观察出入息。
(二)出息短时,知‘我出息短’,或者入息短时,知‘我入息短’。还是注重在知。
第一阶段在你打坐的时候,客观的观察我们正常的呼吸,如实观察呼吸的进出。吸气的时候,清楚知道我现在正在吸气;呼气的时候清楚知道我现在正在呼气,而这是你觉察力的重点。
所以第一个阶段,当你坐下来的时候,你就仔细清楚的觉察现在呼吸的进出,第一个阶段的呼吸是比较粗糙、比较粗,称为长呼吸。当慢慢打坐一段时间之后,你的心会渐渐宁静下来,身心也渐渐的安祥下来,你的呼吸就会渐渐进入比较微细,微细,慢慢也会拉长,所以微细阶段的呼吸。
就是所讲的第二阶段——短呼吸的阶段。所以说,实修课,我急着赶,是把方法交给你。往下是交流了,我挨个提问,你在动态方面,现在修是一个什么程度,是什么一个进度?在静态方面是什么程度进度?里面有高层次和低层次的,层次和问题绝对不一样。我就带你到更高一个层次。更高一个层次就有更高一个理论,我在这个讲课内容规划里面说的很清楚。定慧双修的经验、理论,问题。禅定双修的经验、理论。实际问题。
有的人把呼吸的长短,变成刻意在那里拉长,或是刻意急促的呼吸,除非你在昏沉而须要予以对治,你才造作的有意拉长或缩短,不然要让它放松,恢复到自然的呼吸。这个地方要注意,要清楚地观察,自然的呼吸。在自然呼吸的情况下,你才能够维持长久;如果你的呼吸有用力、有造作,很快就会觉得呼吸困难或是胸闷,所以觉察呼吸的很重要观念,就是观察自然的呼吸,我们只是一个客观的觉察者,就只是保持清醒明觉。
大家试验试验。吸气……嗯!我知道现在气息正在吸进来;呼气……喔!清楚知道我正在呼气;知道每一个环节,我知道气息在吸进来,呼出去。清楚知道吸气呼气。长呼吸,清楚的知道我现在正在长呼吸;呼吸很微细,我也清楚的知道现在呼吸很微细;当吸与呼之间,有停止,我也清清楚楚的知道现在处在停的阶段。停的阶段,停这个阶段才叫做息。对于没有接触过的,我就教他放在停顿点上,他就不容易落在呼吸上了。
然后需要呼吸也不要刻意再停留就让它自然的去呼吸就好了。注意停顿点,但是不要刻意的停顿。要点大家要找到要领。把觉察力放在第一、二阶段的时候,你的心很快慢慢会收摄、宁静下来,如果加上你能够懂得放松的要领,你的身心很快就会轻安起来。所以第一、二个阶段,须要大家多花点时间去练习,但一般初学者很容易产生用力或是紧张,就好像小孩子在练习骑自行车,总是抓得很紧,或是大人在学开车,总是把方向盘抓得很紧。刚开始找不到要领嘛。
当要观察出入息的时候,通常一开始都会绷得比较紧,但也唯有你去做了之后,才知道什么叫做放松?什么叫做紧?一定要去练习,不要怕失败、不要怕挫折,没有经历过错误,不知道什么叫做正确。给大家鼓鼓劲。
观察出入息的时候,觉察力第一个所要放的重点,如果在鼻头,如果在口腔部位、如果你没有懂得放松的要领,注重到某个部位上面就会绷的比较紧,而且在练习一段期间之后,你的气血甚至会往上冲。因为你的觉察力在部位上面而不是在知上面、又紧的时候,气血会往上冲,所以有的人会修的火气大,造成满脸的青春痘或是满脸通红,这都是因为用力加上聚集在一点,所产生的一些副作用,所以我们自己要调整。气血上冲的时候要意守脚心涌泉穴、使气血下行。就好了。就不上火了。
其次,觉察力的著眼要点,客观略微的注意一点鼻头、人中附近,自己以后可以看情况移到腹部丹田,如果你觉得在鼻头觉察一段期间之后,已经能够清楚觉察到了,就把注意力转移到我们的丹田腹部,略微不经意地守,不经意地守是知,用心地守就成了意守了。它会随著我们的吸气而膨胀,随著我们的呼气而收缩。丹田的觉察反而更容易,因为它的起伏幅度会比较大,曾经有不少学员质疑,腹部丹田的缩收,还是不容易觉察到,为什么会不容易觉察到呢?因为你没有放松、绷的很紧,只要你一放松,腹部一定会随著你的呼吸而起伏的。
如果练习了一段期间,你还觉察不到腹部的起伏,要记得提醒自己放松、放松,觉察不到是因为你的紧、你的僵化,让腹部自然的起伏被压抑下来,只要你一放松,它就会自然起伏。看看小孩子或是婴儿,他们腹部的起伏都很明显,因为他们的身心很柔软。所以,你可以把觉察力放在鼻头,也可以把觉察力放在丹田腹部,这两个点可以随著你的情况而调整、更换,觉察力可以放在上面或下面,两个步骤视情况在调整,你也比较不会把气血凝聚在一个地方,而产生一些副作用,这是可以有调整的作用的。
注意:意守部位不是重点,注意自己的觉知是重点。注意力不要放在部位上,要放在觉知清明上边就不出偏了。然后身体就会有暖流出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