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梦吉传奇粤语百度云:走出精神的孤岛(生活漫步)人民日报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5/05 13:51:32

走出精神的孤岛(生活漫步)

北岸

《 人民日报 》( 2011年08月18日   18 版)

  化解社会焦虑,不仅应以收入分配改革缩小收入差距,以法治建设推动社会公平,还应以文化建设促进精神和价值的凝聚

  

  生活宽裕,衣食无忧……物质上的富裕本该带来精神上的满足,但是现实并非如此。财富的增加并没有带来幸福感的同步增长,恰恰相反,一旦财富成了判断成功与否的标尺,心中的焦虑就会相伴相生。

  人们在什么样的环境会感到焦虑呢?简单地说,就是不确定性。进入社会转型期以来,社会结构快速变化,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选择自由:可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职业、选择愿意居住的城市、选择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然而,有选择,就有焦虑;选择越多,焦虑就越大。为了摆脱对未来的担心,人们总想很快知道自己选择的结果,这就产生了急功近利的心理,就不可避免地陷入焦虑不安之中。

  比如,股票市场充满了不确定性:谁也不知道明天它是涨还是跌。买股票时是对它的未来看涨,而卖股票时却是对它看跌;股市制造了一夜暴富的神话,也让无数人血本无归……投资人的心情,总是跟着股价起伏。

  再如,工作也充满了不确定性。生意场上充满变数,自己胜算如何?收入、福利、培训、企业文化、个人发展、员工关系……哪一样不让人操心?

  有人做过这样一个比喻:当大家都住在茅屋里时,并未觉察到生活的贫困,但是当茅屋旁边出现了宫殿,就能反衬出茅屋的简陋与寒酸。再住在茅屋里,就会产生强烈的失落感。

  所以说,社会焦虑有社会层面的原因,也有个人层面的问题。转型期,原本处在同一起跑线上的人,由于个人性格、自身素质、社会机遇等因素的差异,发展方向有了偏差、速度有了落差,生活前景增加了不确定性。在财富、权力成为衡量成功与否的主要标准之后,每个人都想占领资源高地,在激烈的竞争中胜出。由此,必然强化社会张力,激化人际关系,缺少心灵慰藉。其造成的孤独感只能由公民个体来承受。

  萨缪尔·亨廷顿说,现代性产生稳定,现代化却造成不安定。中国转型是现代化的转型,在这个过程中,物质的转型总是快于文化的转型。普遍社会焦虑的释解,终归也离不开文化的支撑:这不仅需要以收入分配改革缩小收入差距,以法治建设推动社会公平,还需要以文化建设促进精神和价值的凝聚,引导人们从精神孤岛里走出来……

  一方面,通过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健全社会运行规则,让每个人的未来可期;另一方面,公民个体应结合自身特点,合理设定生活目标和未来预期,提高个人修养,强化人文情怀。一旦目标没有实现,避免出现较大落差,放大失落感。

  总的说,这是一个社会焦虑凸显的时代,也是一个人们自我觉醒、个体意识更强的年代。社会焦虑反映了人们不满足于生活现状,在一定意义上讲,这也是推动社会变革的力量。纾解社会焦虑,实际上也是一个协调社会发展与个体发展,让两者互相促进、相互适应的过程。处理好这个过程,就能推动人们价值观的完善,推动社会的整体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