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扬:家庭教育“十要”“十不要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7:22:17
家庭教育“十要”(上)

编者按:教育如果只靠学校,就不叫教育而叫托管。教育如果从孩子出生第三天开始,就晚了两天。为发挥家庭早期教育的功能,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携手协作,特编写此材料赠家长朋友,以指导家庭教育行为。

 

培养孩子良好的心理素质、身体素质以及活泼开朗、乐观向上的性格,并使他们向往知识,热爱科学,是造就优秀人才的坚实基础。在孩子的人生历程中,父母是向导和路标,家庭教育的作用至关重要。黎巴嫩诗人纪伯伦说:“如果父母是张弓,孩子就是搭在弓上的箭。”孩子将来成就如何,射向那里,射多远,无疑受到父母这张“弓”的影响。那么,父母如何造就一支具有强冲击力的利箭,射向他们人格与智慧的高度呢?《家庭教育“十要”》将助你一臂之力。

一要让孩子适当地参加劳动。实施劳动教育,培养孩子的劳动观点和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是家庭教育不可缺少的一环。大量事实证明,孩子参加适当的劳动有利于身心的发育和健康成长:(1)劳动可以使人学到一些劳动技能,为未来的独立生活作准备,得到生活能力以及职业能力的训练;(2)劳动可以锻炼体格。劳动中的锻炼是在不知不觉中进行的,还有劳动成果所带来的价值效应,相对于纯体育锻炼来说,是一种更具合理性的补充锻炼形式;(3)劳动可以训锻炼人的动手能力和反应能力,可以使人形成完善的心理机制;(4)劳动是最好的实践形式,可以获得大量的直接经验(包括成功的经验与失败的教训),验证、巩固和消化间接知识;(5)劳动可以锻炼不怕困难、持之以恒的坚定意志,可以锻炼自己动手,自食其力的良好品质,克服依赖、懒惰心理、畏难情绪以及贪图安逸、不劳而获等种种不良习惯;(6)劳动可以帮助孩子树立责任心。

事实上,许多国家都非常重视劳动教育,个别国家还有相应的刚性措施。如德国的法律规定;孩子必须帮助父母做家务。凡6-10岁的孩子要帮助父母洗餐具,整理自己的床铺用具,收拾房间,到商店去买东西;10-14岁的孩子要在花园里劳动,洗餐具,给全家人擦皮鞋;14-16岁的孩子要擦汽车和在菜园里翻地;16-18岁的孩子,要完成每周一次的房间大扫除。据有关资料统计,一些国家小学生平均每日劳动时间为:美国72分钟,韩国42分钟,法国36分钟,英国30分钟,中国仅为12分钟。让孩子从小参加劳动,看来近乎残酷,当孩子成人之后方感到这种磨炼增长了才干,锻炼了意志,一生受用无穷。

二要保护孩子的好奇心。一般说来,周围的一切事物对幼儿都是新鲜的,令人激动的。但当他们逐渐熟悉了这些东西,知道了它们在生活中的应有状态,对此他们便不再感兴趣了,而将注意别移。因此,幼儿好奇心的范围在不断扩大,在外界许多事物的刺激下,好奇心不断增强,对此家长一要理解,二要保护。比如爬树,虽然有点危险,若因此而禁止爬树,就会夺去孩子广泛深入地了解树木以及树木与他自身关系的机会;孩子不停地向你提出种种幼稚可笑的问题,你一定要认真应答,不能回避,更不能训斥,反而要引导孩子善于提出问题,培养孩子多问为什么,否则很有可能掐掉好奇心的萌芽,熄灭一簇可以燎原的星星之火。教育家陶行知的一位朋友有次来找他,告诉他一件自以为很痛惜的事:他的孩子在玩耍中,把他的金表拆坏了。陶行知问他“你怎么处理这件事的呢?”朋友得意地回答“我把孩子痛打了一顿,他讨饶了!”陶行知听罢此言,不禁一拍桌子,大声地惊叹道:“恐怕中国的爱迪生被你枪毙掉了!”朋友被陶行知的惊人之语吓呆了,不知所措。陶行知片刻之后又建议他说:“补救的办法还是有的,请你把孩子和金表一块送到钟表铺去,修表的师傅要多少钱就给多少钱,附带的条件是让孩子在旁边看如何修理。这样,修表铺成了课堂,修表匠成了先生,孩子成了学生,修理费成了学费,孩子的好奇心也可以得到满足了。”保护孩子的好奇心就等于无限拓展了孩子能力增长的空间。

三要培养孩子的独立性。培养孩子的精神独立性,逐渐让孩子减少对父母的依赖,使他们向自立、自主、自强的目标迈进,这是帮助其发展体能、增进智力、趋于成熟的必要步骤。古时候,那些高门望族的子弟依赖祖辈的高官厚禄,过着奢侈荒淫、优裕闲暇的寄生生活,饱食终日,无所事事,有的坐吃山空,倾家荡产;有的昏庸到老,游手好闲,大都没有什么出息。为人父母都希望孩子有出息,能成人成器,这就要求家长从小刻意养成孩子自立的习惯,比如刚学走路的孩子跌倒了让他自己爬起来,大人不去拉;3岁多的孩子让他学着穿衣穿鞋、揩屁股;4岁多的孩子让他尽量自理自己的生活,如刷牙、洗脸、洗涤手帕、吃饭喝水等;5、6岁的孩子除要自己管理自己外,可使他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和大人外出背着自己东西的小包等。日本人在培养孩子独立性方面,值得我们借鉴:日本小学生、中学生在无老师带领的情况下,经常到农村去干农活,登山,去无人岛或森林野营,在那里他们寻觅野果、检拾柴草、寻找水源,遇到危险自己营救自己,训练克服困难无依赖独立生存生活能力。

郑板桥曾告戒子女:流自己的汗,吃自己的饭,自己的事自己干,靠人、靠天、靠祖上,不算是好汉。当父母的为了把孩子教育成“好汉”而不是“窝囊废”,不妨心“硬”一些,把郑氏家训及早让孩子落实在行动上。

时代呼唤着独立精神,社会将越来越崇尚独立人格。

四要溶入孩子的游戏生活。小孩子天性爱玩,他们对一些事物的认识和理解就是在玩耍中完成的。特别在人格形成的幼儿期(3~6岁),是最需要父亲的时期,平时较少和孩子接触的父亲要设法找机会陪孩子玩。当孩子缠着要陪他玩的时候,父亲一定得放弃高姿态,用“白鸟入芦花”的精神和孩子相处,与孩子站在同一起跑线上,和其打成一片,陪孩子一同玩耍流汗,在一个充满欢笑、平等、和谐气氛的游戏过程中,孩子就能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与心灵的交流,这种体验会使孩子终身受益。同时,父亲很自然地就把认知本领、责任意识、道德意识、价值观念传递给了孩子,使孩子的心智发育走向健全、成熟。

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教育的基础主要在5岁前奠定的,它占整个教育过程的90%。在这以后,还要继续进行。人得进一步成长、开花、结果,而你精心培植的花朵,在5岁以前就已绽 蕾。”5岁之前游戏是孩子生活的主要内容,父母特别是父亲如果忽视或放弃与孩子一同游戏的机会,那就等于你忽视或放弃了教育孩子的机会。

五要让孩子喜欢读书。知识是摒弃假、丑、恶的盾牌,也是通向真、善、美的引桥,而读书是获得知识的主要途径。在孩子年幼时,父母应从书籍中摘取一些寓言、童话、神话、传说、故事讲给他们听,以此激发孩子的求知欲和阅读欲望。稍长,可给孩子准备一些兼具知识性、趣味性、教育性且图文并茂的读物,让其从阅读简单的文学、科普作品中得到乐趣与陶冶,进而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为适应学校读写型文化生活作好心理和行为准备。事实表明,那些爱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往往就是从小培养起了阅读兴趣、阅读习惯的孩子。在这方面,犹太民族走在世界前面。犹太人认为,读书特别是钻研经典《托拉》,会使一个人变得公正、虔诚、正直、温顺谦恭、富有信仰、远离罪恶、接近美德,“整个世界都受惠于他”,“通过他世界享有了聪慧、忠告、智性和力量。”一位犹太作家在自传中写到,在俄国沙皇尼古拉一世统治时期的一个小镇上,犹太人为了能够送孩子上学,竟不惜倾家荡产。不少穷苦人为了替孩子买书交纳学费,“卖掉了自己最后一个枝形灯架或者仅有的枕头。”这种读书学习的热情使当地犹太人除了一个傻子外,没有第二个文盲。与此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当地的基督教徒却全部是文盲。正因为这样,犹太民族在历史上就几乎是一个没有文盲的民族。控制论创始者犹太人维纳说母亲在他很小时就在花园里教他读书而使他受益匪浅。由此可见犹太民族对知识、教育的重视和对教育儿童读书的热情,这对我们不无启发。   家庭教育“十要”(下)

六要培养孩子的爱心。《三字经》开头就说“人之初,性本善”。这是说人自幼天性善良,后来有些孩子逐步走向邪恶是因为后天的不良环境污染了他们纯洁的心灵。家庭是孩子幸福生活的港湾,同时也是童心保持纯洁、善良的庇护所。如果说父母能适时适地培养孩子的爱心,使孩子能够爱亲人、爱他人、爱动物、爱花草树木、爱一切美好的事物,那无疑是给孩子注射了远离邪恶的疫苗,更能促使孩子成长。社会心理学理论也表明,一个人心中充满爱心善意且多做好事,视他人为朋友,能伸手援助弱者或困境中的同伴,帮助他人摆脱困境,心中必然会涌起欣慰之感;一个人相信自己活在世上于他人有益,给他人能带来快乐而非麻烦和痛苦,自己不仅活得快乐轻松,而且还得到一种精神鼓舞和精神力量。这种欣慰之感和精神鼓舞,恰恰就是一个人在身心两方面健康成长的营养素。有一道智力题问道:“树上有十只鸟,一枪打掉一只,还剩几只?”回答“还剩九只”的,无疑是很实在的孩子,却显得愚笨;回答“一只都不剩”的,我们说他聪明;回答“还剩一只,因为死掉的那只是孩子,留下的一只是妈妈”的,我们已能感到独特的回答中充盈着爱心与仁慈;而回答“现在还有哪棵树上能有十只鸟呢?”的,已经把对生命的关爱上升到一种哲学的思考了。为人父母,不仅希望孩子实在,更希望孩子聪明,这未可厚非。但假如不精心塑造孩子的善良爱心和悲天悯人的济世情怀,而只注重前者,大概是本末倒置了。更重要的,孩子的爱心还要用大人的爱心去激活。

七要让孩子信守诺言,说到做到。许多孩子虽然天资聪慧,思想活跃,但却不具备优良的意志力。他们往往想得多、干得少,不能按自己的意愿行事,即便行动,也磨磨蹭蹭,效率极低,做事一拖再拖,一误再误,尤其不能将精力集中到学业中去,呈现出懒惰散漫的精神状态;或者优柔寡断,想而不决,决而不行,“前怕狼,后怕虎”,患得患失,不敢承担选择的责任;或者胆怯软弱,缺乏勇气和信心,如不敢当众发言,不敢主动与人讲话,不敢表明自己的态度,不敢与坏人坏事对抗,不敢面对挑战和竞争,回避矛盾,逃避困难。这些不良的意志品质像腐蚀剂,它侵蚀人的身体和心灵,消耗人的能量,障碍人的潜力发挥。

教育孩子言必行,行必果,实质是培养孩子自觉、自制、果断、坚韧的意志品质。如果奏效,效果显而易见,意义非同一般。

那么,怎样教育孩子信守自己的诺言呢?

首先,家长自己做表率。试想,一个自己做事都出尔反尔,从不信守诺言的父母,怎么能教育出信守诺言的孩子呢?由此,我们想到了孟子的父亲。孟子小时看到邻家杀猪,就问父亲:“邻家杀猪干什么呢?”孟子父亲信口便说:“杀猪给你吃。”但话刚出口,他就感到懊悔:不能随意给儿子撒谎。为给孟子树立榜样,他变卖家中值钱东西,去邻家买来肉给孟子吃,以示自己言行一致。

其次,教育孩子信守诺言,可以从生活中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如孩子放学后,看见了好的儿童电视节目,提出先要看30分钟电视,然后再做其他事情。如果到时候还不罢休,就要提醒孩子要信守自己的诺言,这是十分必要的。假若这次说话不算数,第二天看少儿节目时,作为惩罚,说什么父母也不能让他看。

再次,经常给孩子安排几件容易完成的任务,着意培养孩子动手操作的能力。如果孩子有可行性想法,就鼓励他们立即付诸实施。想到的事不能马上行动,经常让许多奇思妙想白白在头脑中一闪而过,象流星划过夜空,那么,平凡就是它的代价。比如野炊,孩子说他可以做什么饭菜,就放心大胆地让他去做好了;许多看似很小的机遇不应轻易错过,比如征文竞赛孩子想到一个很好的主题,那就应该让他即刻动笔。经过若干次的实际动手操作,孩子就会明白,光想光说不是能力。如果不做,想与不想的结果是一样的,说到和做到完全不是一回事。只有把想到的事情出色地完成,才算是能力,把许诺的事情按时办到,才是有为。

八要让孩子改掉不良学习习惯。孩子在学习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原因,不免会形成一些坏习惯,如上课小动作多,学习无计划无条理,读书写字姿势不规范,书本与学习用具乱扔,作业马虎、拖拉,逐字抄写,一边看电视一边写字,学习时吃东西、吮指头、咬笔杆、摆弄铅笔刀,把学习和玩耍不能分开等等。对已经形成的坏习惯,家长与教师都有责任纠正。但当学生在家时,父母该怎么办呢?

第一,家长先查明形成环习惯的根源。例如,同样是学习拖拉,有的学生是由于对学习没兴趣,有的是时间概念模糊,有的是气质性格所致,有的是因为懒惰,有的是对老师和家长的消极反抗,有的是情绪活动受到困扰。孩子是一本复杂的书,只有用心才能读懂。针对不同的原因,从不同的角度入手,才有可能取得成效。

第二,及时疏导、矫正。习惯是一种稳固的神经联系,形成的时间越久,矫正就越困难。比如孩子不按时完成作业,不爱学习,迷恋于电视。家长如果一味采取禁止,责骂的方法可能会使孩子产生抵触情绪、逆反心理,难以收到良好的效果,倘若家长从电视入手进行引导,和孩子谈论电视的好处,谈电视节目内容及其所揭示的教育意义,让孩子复述一部电视剧的情节,甚至进行评论。这样就把孩子的兴趣与影视文艺欣赏联系了起来,也就等于把看电视与语文学习间接地连结了起来。进而引导孩子多观看科教节目,使他们把看电视也当成吸收知识,扩大视野,走近科学的一条途径。

习惯是一种行为训练的结果,是一种动力定型。因此,要矫正坏习惯,光有疏导还不够,还需要一定的强制惩罚措施。必要的惩罚对矫治学生的不良习惯有一定作用,但惩罚要适度适量适时,罚之有理,罚有技巧,方式多样,针对某一坏习惯而不涉及其他,使其心服口服。一段时间集中精力整治一种坏习惯,若孩子有较大转变,则适当给予鼓励奖励加以强化。在这期间,要严密注视是否有其他坏习惯悄然生成。

第三,让孩子进行消极训练。习惯行为是自动化了的,往往意识不到,因此要克服它,必须提高意识的自觉性,降低它的自动化程度。消极训练就是让孩子故意地,认真地去做原先那些无意识的、自动进行的不良习惯,使其清楚地了解不良习惯的行为进程,增强对它的意识程度,降低其自动化水平,从而克服它们。例如一个孩子学习时常咬笔杆,听课时咬,做作业时咬,看书时也咬,只要笔在手里不写字,他就自动地开始咬,父母多次责骂也不见效果,后来,老师建议他采用消极练习法试一试。要求他每天做6次消极练习,每次都对着镜子咬笔杆3分钟,反复3次。咬笔杆时认真“欣赏”镜子中的自己。10天后,他的坏习惯就改掉了。

美国成功心理学家希尔博士曾说:“播下一个行为,你就会收获一个习惯;播下一个习惯,你就会收获一种性格;播下一种性格,你就会收获一种命运。良好的习惯是一切成功的钥匙;不良的习惯是通往失败的敞开的门。”在家庭教育中,各位家长要以其爱心、细心、耐心帮助孩子摆脱不良学习习惯,养成良好的生活学习习惯。

九要注意孩子结交的伙伴。一个人不可能孤独地生活在社会上,总是需要朋友、友谊和别人的帮助。尤其是少年儿童,他们的独立性要求越来越强,不愿处处接受成人的监督、指导。因同龄人之间地位平等,所以他们大都乐于和同龄人交往,相当一部分业余时间都与同辈度过。他们宁愿相信友伴的话,而不愿相信老师或家长的话,有什么事宁愿与同伴讲,而不愿向家长或老师吐露。伙伴之间从正反两方面影响至大至深。有一部分孩子交上了具有不良习性的其他伙伴,结果被他们影响而学坏变坏。一份对犯错误的少年的调查资料显示,因为交友不慎而犯错误的人数,男生为83%,女生占73%。

既然选择友伴是人的社会性需要,是符合少年儿童集群心理的,身为家长就不可能也不应阻止孩子的交往行为,而是要设法进行引导,帮助孩子学会与人相处,并从中得到教益。那么,在这期间家长应该怎么办呢?首先,要随时了解孩子结交了些什么友伴,他们在一起时通常干些什么,特别是在校外的活动。如果不是积极有益的,家长应劝阻。其次,家长还要帮助孩子识别那些伙伴品行端正,思想健康,有教养,爱学习,那些行为不端,语言粗鲁,不诚实学习差。对前者要鼓励孩子与之深交,对后者要和自己的孩子一同教育,促使转变,如果经数次努力不能见效,则可强制孩子与之减少乃至中断交往。第三,随时随地地培养训练孩子对人、事、物好坏、是非、美丑、善恶、真假的辨别力。

俗话说:“花要叶捧,人靠人帮”,“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少年儿童和成人一样,也具有“与人交往的需求”,但他们受年龄、阅历、判断力所限,往往分不清何为益友,何为损友,有时受坏友伴引诱走向邪路,不仅害了自己,也害了其家庭。父母是孩子的监护人,所以一定要对孩子择交问题严肃对待。

十要和孩子一起认真对待家庭作业。我们知道,家庭作业的目的有二:一是让学生拥有练习并精通已习得的技能的机会,使学生获得更好的成绩。二是培育学生的责任感、自律、独立、坚毅、管理时间的能力。但我们最熟悉最常见的家庭亲子矛盾就是家长与孩子为了完成学校老师规定的家庭作业而引发的“战火”。一方面是家长询问、提醒、哄骗、威胁、斥责、甚至打骂,逼迫孩子做作业;一方面是孩子极力逃避、找借口应付、抗拒,并想办法拖延。出现这种现象势必为达到家庭作业的目的造成困难,那么家长应该如何施教才能避免呢?我们认为,对待家庭作业家长应该明确自己的职责和孩子的职责。家长的职责一般是:(1)安排一段固定的做功课时间。(2)安排一个做功课的固定场所。(3)提供必要的用品及文具。(4)提供有限的指导及协助(若家长难以胜任,可暂请一家教)。(5)制定并执行孩子违规时接受的处罚。孩子的职责是:(1)记录老师指定的功课。(2)准时开始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做完功课。(3)在家长有限的协助下,自己完成作业。(4)准时上交作业。(5)为自己的成绩或其他后果负起应负的责任。学习是孩子份内该做的事情,做家庭作业是他的义务,孩子必须在不受家长过度干预的情况下,独立自主地完成自己该做的份内工作。家长在帮助孩子处理家庭作业时,也不要太过于介入,要扮演类似助跑者或教练的角色,所伸出的援手以及投入的努力,不应导致责任逐渐从孩子转移到父母身上。有时,家长应只给孩子传达一个强有力的讯息“我相信你有处理功课的能力”,“我相信你能够靠自己的力量把功课做好。”学习心理学倡导“家庭作业也是父母的功课”,从一个侧面表明如何对待家庭作业已成为家庭教育的一项重要课题。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应把这项工作放成重头戏。

此外,多关心孩子的学习内容和实际进步程度,多询问孩子最近学习了些什么,掌握得如何等。对孩子的总体学习状况做到心中有数。 

家庭教育“十忌”(上)

 

  编者按:少年儿童的成长问题其实是一个教育问题,如何让他们在学校的外围环境健康成长,不仅是专业教育工作者的责任,也成为摆在家长面前的重要课题。在今天这样一个急遽变革的现代化社会,要做一名教育型家长,就须拥有比直觉更多的教育知识的装备,要有意识地接触新时代家庭素质教育理论,至少应须了解家庭教育的初步常识及错误的教育行为,从而优化家庭教育的功能,提高家庭教育水准。为此,我们总结出家庭教育中常见的不当的行为,提醒家长朋友注意。

 一忌“只抓学习,不顾其余”。在初级教育阶段,无论是学校还是家庭,其教育目标不外乎是:学习科学文化,掌握知识技能,增进道德品质,培育健康心理,增强自尊自信,倡导自律自控,塑造良好性格,磨砺坚强意志,锻炼强健体魄, 陶冶高雅情趣,学会人际交往,优化情感情操,确立志向抱负等。但一些家长把家庭教育的着眼点只停留在让孩子尽可能多地掌握科学知识上, 而将教育的其他更重要的目的忽略了,这是一种“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做法,其结果是给孩子造成了难以估量的“隐性损失”。其实,德行的养成,心智的开发,个性的培养,理想的构建远比知识的学习、能力的训练意义要深远。有人说,家庭是教育的主战场,在这个战场上,家庭教育的优势功能并不在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而在于给孩子创造一个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的育人环境。如果这个环境充满宽容、鼓励、赞美、认同、肯定、接受、信任、理解、友善、分享、公正、温暖、安宁和安全感,那么孩子就学会了耐心、自信、坚韧、开朗、乐观、同情、诚实、慷慨、正义、友爱和负责。如果这个环境充斥着挑剔、批评、谴责、嫉妒、贪婪、势利、敌意、怀疑、沉闷、耻辱、恐惧、专横、暴虐和残酷,那么孩子就能学会吹毛求疵、争论反抗、忧虑害怕、损人利己、狭隘自私、不仁不义、粗鲁任性、自卑畏缩。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也是任期最长的老师。父母自身的心理素质、文化素质尤其是道德素质对孩子的人格发展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一些父母虽然也希望自己的子女能够成人成材成器,但却不重视自身素质的提高,不能营造有益孩子成长的良好家庭氛围,导致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系统(品德、动机、兴趣、情感、意志、性格)不健全、病态化。最终直接在学习上表现出不主动、怕苦怕累、得过且过、无上进心、成绩不佳并产生其他不良行为。人物传记告诉我们,无论是名人还是伟人,在心理、道德、人格上他首先是个巨人。法国哲学家爱尔维修说,“即使是普通的孩子,只要教育得法,也会成为不平凡的人。”家庭教育是否得法,关键并不在于微观上让孩子学了多少知识,而在于宏观的养成教育,在于父母自身的修养和家庭育人环境的建设。正田美智子是日本历史上第一位民间出身的皇太子妃,即现在的日本美智子皇后。她的母亲富美子对她们兄妹四人的教育十分热心,每个人从出生到成长,都有一本“育儿日记”。富美子的家庭教育是朴素而合理的,她不让孩子们奢侈浪费,要求她们随手关灯,煤气灶上的火调节到所需程度即可,不必开得那么大,但不惜花大钱丰富家中藏书。自己学会放映8mm电影技术给孩子们看。她从不娇惯她们,让她们对自己的事自己去判断、考虑,直到自己认可后,再开始让她们去付诸行动。美智子的其他兄弟后来被培养成东京大学毕业的人才,她自己则毕业于基督教系统的双叶学院。美智子继承了母亲的家教思想和风格,用“爱与容忍”的精神教育皇子,要他在任何境遇下都要成为忍耐现实人品高洁的人。一经认定的事就要坚持到最后。

  二忌“推卸家庭教育责任”。将家庭教育责任直接或间接地、以这种或那种借口推给学校、长辈、亲戚、朋友、家庭教师等都是极不可取的做法。诚然,学校是教育人、培育人的专门场所,传播做人的道理、教给学生知识技能并为之解疑答难、开启学生心智使之获得经验与见识都是教师的职责。但事实上学校里出来的并不尽是人才,也有败类;教师并非清一色的无所不能的塑造他人灵魂的工程师,自己的学问道德还有待于进一步锤炼,其人格还有大幅的进展空间。特别是那些职业道德、学问才能上堪为人师且有较高教育艺术的、能给学生透彻的影响力的为数不多,有些孩子不一定有幸遇上。爱迪生的母亲是一个很懂教育的母亲,爱迪生在学校里常常因为提出许多奇怪的问题而被老师责骂,有时还会被用皮带狠狠地抽打,他所受到的惩罚太多了。他的母亲毅然绝然地将他带出学校,回到家中自己来教这个爱提问题、爱思考的孩子,满打满算,爱迪生在学校中接受正式教育的时间不足3 个月,可是后来,他成为最有影响的发明家。遗憾的是,在我们的中小学里还有许多不懂教育的教育工作者,在我们的家庭里却很少有像爱迪生的母亲那样伟大的女性。

  学校教育永远有它的局限性和无能为力的地方,教师唱“独脚戏”的历史(且不说唱好唱不好)应该由关心孩子教育的父母亲们来终结,理智的家庭教育其成就与功效可与学校教育相媲美,甚至有过之而无不及。这也符合教育家的观点: 教育的责任应由学校和家庭平均负担才能收到最佳效果。家长们如果不把学校当保险柜,不把教师当万能人看待,以怀疑的眼光审视学校教育,这其实是家庭教育意识的初步觉醒,也是关注学校教育的开始。

  美国部分家长出于对现行教育制度的不满,让孩子脱离学校在家庭中接受教育,一些州还用法律的形式将这种有改革意义的壮举固定下来,允许个别有条件的家庭中的孩子可以不去学校在家中学习,最后通过学校的正规考试后发给毕业证。而我们只想告诫家长,不要太信赖学校。

  让孩子脱离父母而与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实质上把家庭教育的责任推给了长辈。父母本人如果监控不力,其结果往往使人失望。刊载一上海籍女教师和丈夫一直在新疆工作,而让儿子在上海同爷爷奶奶生活并读书。祖辈管束不严,迷恋上黄色书刊,将一个15岁女孩诱骗至家中让其服下大量安眠药,后猥亵、蹂躏女孩致死。该男孩因年满18岁而被判无期徒刑。中国历来有“隔代亲”的传统,祖辈与孙辈容易“合得来”,孙辈在祖辈那里能得到更多的关怀、照顾和自由度,较少得到约束、管理及质朴纯粹的教育,一些文化程度较高又知道如何教育孙子的老人们除外,多数爷爷奶奶们要想教育好孙子实属心有余而力不足,他们为了迁就孙子往往牺牲原则。

  在孩子的某一学段上请家庭教师辅导学业(或让孩子参加校外补习)是对学校教育的必要而有益的补充,出发点是让孩子进一步理解、巩固功课。因功利性太强很少波及到别的教育目的上。所以家庭教师只是家庭教育的临时配角,家庭教育的主角非家长莫属。至于亲戚朋友中有通晓教育的,倒不妨时常咨询或邀请其协助。

  三忌“只让孩子啃课本”。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 动物以种族的进化来适应环境的变迁和发展,而人类主要靠学习这条途径才在重重挑战面前作出成功的回应。人类通过随机学习学会了生存、保护自己、交往、竞争、理解别人、接纳别人、包容别人、认识自我,学会了爱、表达感情、学习、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等,培养了批判性和创造性。这一切,都不限于书本,更不限于课本。今天教育的现实是:书本的东西太多了,实际生存生活能力的培养太少了。这是现代教育的硬伤。因此,家长应淡化学校过分看重课本的偏激倾向,教导孩子眼睛不要只盯在那几门功课、几册课本上,应当扩大学习视野、丰富学习方式,开拓学习范围。英国前首相邱吉尔,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演说家。他年幼时,不仅父母间的谈话欢迎他参加,家里来了客人,父母也总是拉他在一旁落座,鼓励他积极与客人对话,常给他提供思维训练和语言表达的机会。邱吉尔后来在自传中一再提及这件事的意义,称他“有幸读了人生这部大书,比其他伙伴看到了更广泛的世界。”北京师范大学为活跃单调枯燥的课堂教学,让学生从“平面的学习”向“立体的学习”过渡,曾多次邀请民间艺术、玉雕、美术、雕塑、音乐、戏剧和电影等领域的艺术大师,来校举办“艺术大师论坛”,从各个方面提高学生的艺术修养和素质。“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大自然是一本充满奥秘的无字百科全书,社会更是一所包罗万象的综合性课堂。带孩子去探索自然,了解社会,就象给他们打开了一扇认识世界的窗口,从而加深了对书本知识的理解,获得许多书本上学不到的见识。如在我国辽阔的大地上旅行,可以追寻五千年来炎黄子孙在神州大地上建功立业而留下的鲜明足迹,还可以深化人文历史知识,了解民俗民情,增强人际交往能力,磨练意志,陶冶性格,培养奋进心。古往今来的中外知名人士始终把旅行作为获取知识的一条重要途径而身体力行。生物学家达尔文说他随贝格尔舰的环球航行在他一生中是极其重要的一件事,决定了他的整个事业。他认为没有什么事情会比长途旅行更能使青年科学家得到进步。此外,科学馆、海洋馆、文化馆、博物馆、艺术馆、动物园、民俗园等都是学习知识增长见识的理想场所。

  如果没有条件出外旅游、参观,那么只有靠广泛阅读课外读物来开阔眼界、广博知识了。有的家长认为,“孩子功课那么多,哪有时间去读课外书? ”“成绩好的学生看点课外书可以,我的孩子学习成绩差能学好课本就不错了。”其实不然。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让孩子变聪明的办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课本只是学习的“样本”,课堂所学毕竟有限,学习需要坚实而宽厚的基础,广泛阅读是形成这个基础的必经之路。学生知识面越广,思维就越活跃,学习新知识就变得越容易。因此,经常阅读具有知识性、趣闻性、教育性的书籍不但不耽误学习,反而会促进学习。他们才会经常自觉地去探求新知识,并始终保持对知识的兴趣和热爱。这对学生一生都会产生深远影响。

  四忌“陷入家庭教育的认识误区”。孩子是国家的未来,也是家庭的未来。对一个国家和民族来讲,教育是头等大事。对一家庭和孩子来讲,教育也是头等大事。因为教育是最有成效最划算的投资,它不但可以改变国家和民族的面貌,还深刻影响着家庭和孩子将来的命运。

  在家庭教育中,家长的认识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它是一切家庭教育行为及结果的总根源。家长认识错谬,如:我的孩子很好很乖,不需要我们太多的投入;我们的孩子很差,再怎么投入也没用或者已经太晚了;教育孩子哪有那么多讲究,我们父母就从来没管过我们,我们不也长大了吗?我们太忙,又没有什么文化, 能学好教育管理好孩子吗?我们把我们的责任尽到(充其量做到让孩子吃饱穿暖),学好学不好是你们的事,以后怎么样可别怨我们;我们不会教育,做好经济后勤工作,送孩子上好学校,给孩子请家教总可以了吧?等等。这类错误的认识真是遗害无穷,造成的消极效应既难以弥补又无法估量。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有些文化水平和社会地位很高的父母,却很难称得上是懂教育、合格称职的父母。他们的家庭教育认识存在着很大偏差,他们误以为大把地给孩子花钱就足够了,而不愿投入较多的精力,他们忙于自己的事务,对孩子的情感心理需求不闻不问, 他们在孩子面前的一言一行不具备多少正面教育的功能, 孩子在物质生活优越精神生活贫乏的环境中又免不了受到错误认识的误导和伤害,等到他们醒过神来,发觉孩子已走上与他们期望不符的道路,再要管教好孩子已非常困难。孩子要么危害社会和他人,让父母蒙羞、哀叹家门不幸,要么一生庸碌,毫无作为。相反,有许多文化水平很低甚至大字不识的父母,为国家培养出了栋梁之材--社会的脊梁父母的骄傲。究其教子有方的原因,主要是他们关于教育孩子的见解是独到、质朴的,能在大处着眼小处着手,他们小人物也没有多大公干,没有那些没完没了的“重要”应酬,也没有过多的心机,说“教育是头等大事”他们认为不是“真实的谎言”便信受奉行,他们多是以善良正直的本质,朴实随和的性格,在逆境中勤劳向上、不屈不挠的毅力和精神,用自己的一举一动感染着孩子,为孩子作出一个人生的榜样,引导着孩子积极向上,使蕴藏着的巨大学能潜能得以开发,最终成就大器。

  五忌“给孩子灌输不合理信念”。人始终有两种思维与信念倾向:一种是有理性的、合理的,一种是无理性的、不合理的。不合理信念是指:对自己、对他人、对周围环境和事物绝对化的不现实不合理要求;对人、事、物、环境不做全面具体分析,以偏概全,以一概十,思维方式不合逻辑;认为如果一件不好的事发生了,将是百分之百的糟透了,非常可怕,甚至是一场灾难。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有意无意地常给子女灌输一些不合理信念,很容易造成孩子难以排解的情绪困扰和心理障碍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比如我们常听到的不合理信念有:“学习比品德培养重要”,“你必须给我赶到班上前三名”,“考不上大学就没出路”,“男孩比女孩智力好”,“女孩上高中后学习潜力不及男孩”,“赚钱比念书更重要”,“有钱能使鬼推磨”,“长大当大官挣大钱才有出息”,“绝对不要给别人借钱,也不要相信他人”,“不要吃自己的饭,管别人的事”,“别人怎么办你就怎么办没错”,“人人都是自私的”,“现在老实人吃不开”,“社会上有些人很邪恶,很可憎,要时时提防”,“绝对不能吃亏,别人打了你就应该还手”,如此等等。看似带有忠告性的经验性的“智慧性”语言,实则是给孩子设置了一张张罗网,一口口陷阱,使孩子面临人们复杂的表现,事物发展变化时无所适从、无法应付。不合理信念会诱导孩子对客观事物进行不合理认识,以感觉代替推理,以臆测代替事实,以冲动代替理智,以极端偏激代替科学认识,以消极逃避代替积极适应;他们对发生在周围的不以他们意志为转移的一切感到迷茫又难以接受,对自己、他人、周围环境和事物不能进行客观实际的分析和评价,对现实生活不会有正确的领悟和理解,容易失去对生活中美好意境的追求;他们不知不觉地陷入痛苦、烦恼、悲观、沮丧、焦虑、困惑等不良情绪状态中难以自拔,心理冲突心理障碍难以排遣、难以消解,甚至出现极端化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近年来,青少年杀死母亲的恶性案件屡屡发生,这不仅是当代学校教育的奇耻大辱,而且是个别家庭教育悲剧性失败的明证。家长在不合理信念的驱使下,不理智地绝对化地要求孩子,孩子无法达到又以极端化手段对待孩子;孩子在家长不合理信念的长期“熏陶”下,认知方式扭曲变形,情绪困扰日益严重,心理冲突与紧张不能以正常态释放,于是走极端采取“以冲动代替理智”的办法试图解决问题。简言之,毁灭这些家庭的罪魁祸首就是“不合理信念”,被弑的和弑母亲的儿子都成了“不合理信念”的牺牲品!

  还有,一些孩子在学校极具攻击性,为一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动不动就与他人打架,伤害了别人又折损了自己。究其主要原因,是他们接受了家长或他人的“遇事占上风,检便宜,不吃亏”,诸如此类的不合理信念的误导。教育心理学家认为,如果把青少年打架呈凶等问题行为视为一种病态现象,那么,其病因根植于家庭,病象显现于学校,病情将恶化于社会。

 

 

 家庭教育“十忌”(下)

六忌“随意斥责抱怨孩子”。人们在与他人沟通和交往过程中需要对他人保持必要的尊重、礼貌,这也是有社会经验的父母亲们都知道的常识。人们也由于社会己的孩子时,往往露出本相,不尊重的话就脱口而出了。比如:“胡说八道! ”“你滚吧!想去那里就去那里。”“我怎么养了你这么个孽种!”“我没有你这样的儿子(女儿)!”“考那么的成绩,真丢人!”“你吃我们的,穿我们的,还给我们不争气。”“我说过多少次了,你就是不爱做作业,不学习。”等等。以上这类语言,被教育专家视为“杀手性语言”。“杀手性语言”只有冷冰冰的否定、讽刺、贬低,它无视孩子的真正心思,无视孩子作出的或许不为人知的努力,也无视孩子的自尊心。经常性的低调,消极的斥责抱怨,特别是当着客人的面, 会让孩子已经残缺不全的自信心雪上加霜,浇灭孩子要求进步的火花,使孩子的学习行为也显低调化、消极化。有一个教育专家曾做过这样一个试验,将一个学习成绩较差的班级的学生,当做学习成绩优秀班级的学生来对待,而将一个优秀班级的学生,当做问题班级来教。一段时间下来,发现原来成绩距离相差很远的两班学生,在试验结束后的总测验中平均成绩相差无几。原因就是差班的学生受到不明真相的老师对他们所吃信心的鼓励( 老师以为他所教的是一个优秀班),学习积极型大增, 而原来的优秀班学生受到老师对他们的怀疑、看不起态度的影响,自信心被挫伤,致使转变态度,影响了学习成绩。

  自信心对一个人一生的发展所起的作用,无论在智力上还是体力上,或是处世能力上,都有基石般的支持作用。自信心使人在各种能力发展上的主动积极性调动起来,而主动积极性有刺激人的各项感官及综合能力的发挥,把人的各部分功能提高到最佳状态,使一个人的成长延着一条积极上升的路线行进。在许多伟人身上,都可以看到这种超凡的自信心,正是在这种自信心的驱动下,他们敢于对自己提出高要求,并在失败中看到成功的希望,鼓励自己不断努力,获得最终的成功。

  那么,怎样才能帮助孩子建立起自信心呢?

  那就是,多一些赞美,少一些指责;多一些鼓励,少一些抱怨; 多一些“脱口秀”少一些“脱口臭”。要知道,多了抱怨责备的无情打击,就有可能使孩子产生不良行为;没有鼓励赞美的阳光雨露,孩子就不能健康成长。说实在的,每个家长都可能拥有世界上最好的教育方法,那就是赏识你的孩子。赏识的奥妙在于让孩子觉醒,而生命觉醒的力量是排山倒海、势不可挡的。据说心理学大师弗洛伊德的父亲就深谙个中巧妙,他从小就不停地暗示弗洛伊德:“你长大以后,一定会成为了不起的人。”

  至于有极少数家长对孩子乱下定论,说他们是“废物”、“笨蛋”、“蠢猪”、“木头脑袋”、“没出息的家伙”、“反应慢”、“智力差”( 智商的高低要经过心理学家严密测定才能确认,说孩子智力差不知有何根据)。 简直等于把孩子的自信、勇气、上进心给掐死了。这是最糟糕不过的做法。切记:

  教育孩子,批评一次,表扬三次,引导五次,就会成功。

  七忌“动不动打骂孩子”。现今仍有相当多的父母用打骂的手段来管教孩子,希望用惩罚促进行为变化,其结果大都不能如意。原因是:(1) 父母看见孩子顽皮捣蛋、撒谎逃学、成绩不佳等往往会怒火中烧,斥责、责骂、体罚孩子成了自己发泄怒气的方式;(2)不懂得惩罚的艺术,打骂完便了事。 孩子虽然“吃了苦头”,但基本上没有从惩罚中获得教益,也没有认识到要对自己的过失行为负责而更加“当心点”。应该说,没有惩罚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但把惩罚单纯地理解为体罚、打骂,且视之为家庭教育的法宝,往往适得其反。况且,绝大多数教育家并不赞成体罚的方法,现代教育看重“鼓励”、“表扬”、“赏识”、“尊重”等教育理念。如果家长以为非惩罚不足以塑造子女的良性行为,那么请注意以下几点:(1) 要避免当众的批评`羞辱`体罚孩子。古人云:“扬善于公堂,规过于私室。”父母在外人面前对孩子的谦词尚且会使孩子产生受到贬低的感觉,相反,每个人都乐意在大庭广众之下受到表扬,而当众挨打挨骂会使孩子失去自信自尊,产生自卑感;或形成逆反心理、叛逆性格。(2)批评与惩罚都必须针对孩子的错误表现, 而不能涉及孩子的生理缺陷、性格态度或“翻旧帐”(尤其是已改正了的行为)。有些家长常常眉毛胡子一把抓,因为孩子的小小过错而将孩子说的一无是处,一钱不值,孩子往往不服气。(3)批评与惩罚不能过于频繁或强烈, 否则可能产生副作用:容易使孩子产生对家长的疏远感和抵触情绪;对其个性发展也极为不利,孩子所承受的过重的批评与惩罚可能会以其他方式转嫁于他人,使孩子产生攻击行为,如欺负其他小朋友;或产生退缩性的行为问题,如胆怯、焦虑、孤僻等。(4)分清故意犯错还是无意犯错。如果有些行为不是孩子有意的违抗,而是不小心酿成意外,如丢失了东西,最后不要体罚,批评教育即可。(5)处罚孩子后,记得张开双臂拥他如怀。 孩子被罚后,一般需要被疼爱和安抚,父母此时应该紧紧拥抱他并告诉他为什么受罚,以及下次应如何避免挨揍。此时的沟通,更容易建立彼此的融合。这时的赌气,互不答理,编错失了沟通的良机。(6)必要的体罚不要打头部,这样做太危险, 要打就打屁股。(7)孩子越大体罚越不奏效。体罚对青春期的孩子基本不在适用。(8)采取间接惩罚。如取消奖励,当孩子犯了错误以后,取消一个他盼望已久的奖励。这种间接惩罚方式对儿童而言,必定心痛无比,使他真正有所触动。

下述两则罚有技巧的故事值得家长借鉴。

  英国皮亚丹博物馆收藏了两幅画,一幅是人体骨骼图,一幅是人体血液循环图。这两幅图并没有什么特别之处,也并非达·芬奇、梵高等大师的惊人之作。这是当年一名小学生麦克劳德的作品。麦克劳德有一颗特强的好奇心,老想看看狗的内脏是怎样的。有一天,他终于鼓起勇气杀了一条狗。不巧的是,这条狗恰恰是他所在学校校长的宠物。校长知道后,决定给麦克劳德以处罚。校长的惩罚手段别出心裁,罚他画两幅画。这就是皮亚丹博物馆收藏的那量幅画。这既达到了惩罚孩子的目的,又保护了孩子的好奇心,更激发了孩子的创造力。麦克劳德后来成了一位有名解剖学家。

  有一个12岁的少年玩球时把邻居家的玻璃打碎了。玻璃价值12.5美元,孩子的父亲说,既然是你打碎的你就赔。没有钱,我借给你,一年后还。在接下来的一年里,这个孩子擦皮鞋、送报纸、打小工,挣回了12.5美元还给了父亲。这个孩子长大后成了美国总统,他就是里根。父亲的间接惩罚让他懂得了什么是责任,那就是为自己的过错负责。

  八忌“给孩子过多的钱”。在日常生活中少不了钱,每个人都在为钱而工作.孩子们也常常以各种理由向家长要钱,一些家长也时常主动给孩子零用钱,经济状况好的家庭甚至大把给孩子花钱给钱,以示对孩子的疼爱.谁都知道, 钱是物质财富的象征`幸福生活的保证,“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但钱如水,“水可载舟”,“水亦覆舟”。钱是一个具有正负两方面效应、并需要让人小心应付的东西。特别是对那些涉世不深、没有社会经验的孩子来说,如果没有对他们进行“金钱观”的教育,钱在他们手中的确是一种危险品。我们屡见不鲜的是:好好的孩子倒被过多的钱给毁了。他们拿着家长给的钱打电子游戏、进网吧歌厅、赌博吸烟,沉迷于其中,钱使完后,就去偷,抢劫别的学生,浪费了光阴,荒废了学业,污染了品行,葬送了前程,苦害了家庭。两年前,欧洲金融世家罗斯柴尔德的儿子拉斐尔继承了父亲几十亿美元的巨额遗产,从此沉湎于灯红酒绿生活,最后因吸毒过量而横尸纽约街头,年仅23岁。

  孩子们得使用钱,但被英国戏剧大师沙士比亚诅咒为“万恶的娼妇”的钱又有可能使他们堕落,那么如何解决这一矛盾呢? 那就是让孩子接受一种“金钱教育”。

  (1)让孩子树立“精神财富比钱重要”的合理化信念。 富裕不仅指物质上的拥有,而且还指精神上的自足与完整。光有钱而无知识、智慧、自信、坚强、勇敢、乐观、热情、正直、诚信、尊严、博爱、信念,人们把那叫做“除了钱再啥也没有”的穷光蛋。拥有真正财富的人一定是精神富有的人。挣得800 亿美元财产的世界首富比尔·盖茨为了使子女象普通劳动者一样生活,保持一种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他明确表示,留给孩子的家产不会超过1个亿,其余全部献给公益事业。 “养儿不成器,留钱干什么?养儿成了器,留钱干什么?”“给孩子万贯家产不如给他一个人生目标”值得有钱人回味,思索。

  (2)面对钱要有一种正确的心态。第一,人不能为了钱不择手段, 更不能为了钱干出伤天害理的事来;第二,破除“金钱万能”、“金钱至上”的迷信,遇事有钱没办法的人多得很;第三,对金钱也不能不屑一顾,因为没有钱,就无法解决吃饭问题,吃不了饭,饿着肚子,则什么也干不成,更谈不上理想和信念。但又不能一味地往钱眼里钻,否则的话,很可能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当然,要这样教育孩子家长首先在观念上转过弯来。

  (3)教育孩子懂得珍惜、节约用钱。今天的孩子许多是对人不感激, 对物不爱惜,对己不克制,对事不努力。其根子是不明白家长的钱来之不易,他们得到家长供他们的吃穿住用过于容易,也就觉得没什么稀奇,家长为孩子多方请老师、觅学校,他们却不领情;为他们买来的可口食物、精美玩具、漂亮衣服却被随意丢弃,甚至随意糟蹋;父母亲友给的钱,花起来大手大脚;想要什么就非让爸妈给他们买不可。在学习上却不甚努力,将心思花在摆阔抖富赶时髦方面。对此,做父母的要心“狠”一点,理智一点,绝不能对孩子有求必应,有时得存心让他们尝尝“拒绝”的滋味,吃点苦头,使之多一点生活不容易的感受,养成有钱不乱花、勤俭节约、合理消费的习惯,使他们能够适应将来生活可能出现的逆境。经济条件差的家庭更要注意让孩子把每一分钱都用在刀刃上,杜绝“穷汉养娇娃”的现象发生。

  (4)让孩子靠自己的能力适当地赚点钱。 家长与其“白给”孩子钱还不如让孩子从自己手里“挣”钱。一些正当必要的开支(如付学费买书)家长应无偿供给。一些理由不太充分、属于享受娱乐方面的需要(如买零食玩具),家长可酌情让其干些力所能及的家务活(如洗大家的衣服)使他挣足这笔费用并允许其自主消费。大一点的孩子在假日可让去售报、散发宣传品等挣别人的钱。这样做不仅训练了独立生活能力,而且可帮助孩子改掉“奢侈”的习惯,知道挣钱的辛苦和不易,而不容易得到的东西,他们往往会更加珍惜。

  (5)实施“家庭理财课程”。第一,给孩子设立银行存折,让他们把压岁钱、 父母给的零用钱存起来,使之有自己的“私房钱”;第二,建立收支帐薄,明确无误地反映每一笔收入来源及支出用途(可以加强小孩子数学能力)。如果部分开支不合理、不属实、帐目不明,则考虑给钱数目或停发一段时间;第三,零用钱按月发给,不要随便给钱,要避免父母双方互不通气都给,在一段时间内给了几次、给了多少,家长自己要做到心中有数,便于“稽查”。要帮助孩子养成用钱有计划的习惯,家长要给钱有计划。按时定额才不致让孩子钻空子;第四,孩子并非家长的雇员,因而千万不要让他产生定期“领工资”的错觉,时间一长,他们误以为向家长领取零用钱是天经地义的。国外一些富豪为防止子女有些错觉,防止染上“富贵病”,专门设立“家庭信托基金”,以借贷方式资助子女读书,学业完成后便要求他们自力更生创业,用劳动所得还“贷款”。可见其用心良苦!

  (6)“金钱教育宜早不宜迟”。幼儿园、小学一二三年级小孩天真烂漫, 人见人爱。但他们往往以不上学、满地打滚、哭闹耍赖的形式“要挟”母亲、爷爷奶奶要钱要零食要玩具,大人们被缠无奈也就妥协了。其实,当家长的无须迁就。正确的程序应是:孩子良好的表现在先,给钱买物在后,先让孩子顺家长的意,后满足或部分满足其要求。如其不然,天长日久,孩子必定会出现品行、个性方面的积累缺陷和学业方面的某种“偏差”。前苏联教育家马卡连柯说得好:“理智应当成为家庭教育中常备的节制器,否则孩子们就要在父母亲最好的动机下养成最坏的特点和行为。”

  九忌“剥夺孩子选择的自由”。管教的目的,不是限制孩子的自由,是在最大限度内保证他的自由。父母千万不要把孩子看得太愚昧,以为他什么都不懂,便事事代劳,或动不动约束他的行为,不许这样不许那样,剥夺孩子按自己意愿行事的权利。比如禁止孩子用左手吃饭握笔;不让下棋;不许做模、爬、滚、打一类的游戏,以免弄脏衣服;不许把秋千荡得太高;不许跟别人吵架;女孩不要跟男孩交往;不要和不认识的人讲话;大人说话不许插嘴,不要管大人的事;不许在地上画画;放学后不许在路上玩;不要领小朋友来家里玩;怕影响学习不许当班干部……等等。其实以上这些活动都是孩子步入社会,了解事物,探索自然,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

  孩子喜用左手吃饭甚至握笔,极有助于对右脑的开发。现代科学表明,人的右脑的活动是大脑活动的高级表现形态。所以父母最好抛弃蔑视“左撇子”的成见,随他去!下棋是一种紧张激烈斗智斗勇的智力的体操。棋盘上瞬息万变的形势, 迫使孩子积极地进行思考,谋划布局,预测形势,调整部署,设计妙着,往往令其倾启全力,思维进入十分活跃的状态,对孩子的推理能力、创造能力、韧性、意志的培养意义很大。父母只需不要让沉溺于下棋,不要耽误学习。

  孩子们生性好动,在游戏中成长,通过游戏去认识周围的事物。他们健康的体魄,灵巧的双手,聪明的智慧,都得益于游戏的滋润,洗孩子弄脏的衣服是必须付出的成本,以换取孩子心智的成长开发。孩子天生就是冒险家,像荡秋千,兴致随秋千越荡越高而忘记了危险,父母对孩子的冒险行为不妨先嘉奖几句,夸赞孩子勇气不凡,姿势漂亮,然后再提醒他注意安全。人有时候只有通过冒险才能不断超越自己,孩子也一样,他的意志和勇敢精神不是别人给的,正是他们通过一系列看似冒险的活动,自己锻炼出来的。冒险赋于他们的是自信、力量、勇气、经验、以及愈来愈迫切的征服的愿望。同时也说明他们具有旺盛的创造力, 总是在探索自己身体的极限。如果不让孩子冒一些小的风险,那么孩子在面临将来的沟沟坎坎时,也许会知难而退。因此,父母应该允许孩子适度地参加冒险活动,孩子要拥有一定的冒险的自由。(笔者小时父母不允许下河,至今不会游泳,引为憾事)。 孩子吵架是在解决矛盾是“小人国外交”,孩子从吵架中获得维护自身利益和辩驳的技巧。不让孩子吵架是一种徒劳,只会减少孩子增长才干的机会。在女孩眼里,男孩勇敢、顽强、善跑、乐于助人,遇事有主见,因此,她们渴望能和男孩子一起玩耍。男女小朋友共同玩耍,有利于他们吸取彼此的长处,塑健全的心理品质和人格。父母如果经常讲男孩的“坏话”,女孩就可能对男孩疏远起来,产生“戒备心理”,一旦男孩子接近就高度紧张,这样对身心健康非常不利。父母如果禁止女孩和男孩交往,等于把孩子的世界缩小了一半。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仅能够给人生带来快乐,而且能助人走向成功。社交能力是人类生存的重要能力。有些父母害怕孩子上当受骗发生意外,阻止他和陌生人说话,会使孩子觉得陌生人都十分可怕。一旦有陌生人跟他讲话,他便会惴惴不安或者跑掉。孩子长期处于紧张的戒备中,不但对身心健康不利,分散他的学习精力,而且还使他失去社会性,减少了培养社交能力的机会,以至于影响他的一生。有些父母和客人谈话时,如果允许孩子插话,处理某些家庭事务,给孩子以“管大人”的机会,孩子就把自己看作一个“大人”,并以一个大人的责任心来要求自己,,积极独立思考,凡事容易有自己的主见,使自己迅速成长起来。反之,如果父母把孩子只当孩子看待,不重视他的意见,孩子很容易从此自我贬低,对大人的事,不再去听,也不再去想了。剥夺孩子的发言权等于剥夺了他们学习、思考、表达及能力训练的机会。

  仔细想一想,许多“禁忌”对孩子而言,就是一道道的路障,阻止孩子与他人、社会、自然、环境在更大范围内的接触,给准备腾飞的鸟儿缚翼。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但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愿父母亲们不再也要用五花八门的“枷锁”局限孩子们跃跃欲试的心灵,给他们一片飞翔的蓝天!

  十忌“给孩子做歪榜样”。家庭教育的核心是“做人教育”,父母作为孩子的人生导师,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孩子耳闻目睹,视为表率。若母亲爱打扮,其女儿也必然是爱打扮的;父亲说脏话、粗话,则儿子也是如此;父母不看重读书人,儿女自然也就不热衷于读书。孩子的好的行为或坏的行为大都是父母教育和影响的结果。在某种程度上说,孩子就是父母的翻版。为培养孩子的品德,父母亲的行为要自慎,不能给孩子有意无意地树立“歪榜样”。

  当着孩子的面吵架打架是最常见的“歪榜样”。对孩子来说,父亲和母亲一样重要,如果夫妻在孩子面前恶语出口,大打出手,等于把孩子的心撕成两半,使家庭气氛变得沉郁灰暗,使孩子情绪情感受到伤害。孩子容易形成抑郁、焦虑、自卑、孤独等消极心理特征,也会不同程度地抑制智力的发展。耕严重的是,从家长不加思索脱口而出的污言秽语中,孩子不仅学会了冷酷、以眼以眼、以牙还牙,而且也学会了用脏话伤害他人的本领。所以,即便在平时,父母也要注意“语言卫生”,这是言行师表的一个重要方面。

  父母亲和他人发生矛盾时所采取的态度和方法,往往就演变成日后孩子对待他人时所持态度的蓝本。如父母当着孩子面议论他人是非,诽谤辱骂他人,充满恶意,这对孩子具有不良的示范作用,通过潜移默化,孩子就会沾染上这类恶习,而且还会陷入报复心理、复仇情绪的泥淖,分散对学习的注意力。宽容、善良、与人友好相处,是健康人生的基本条件之一,在这些方面孩子学习的最主要的对象就是自己的父母,这就要求父母亲们务必慎言慎行。

  跟孩子撒谎”也是歪榜样的表现形式之一。有些父母为减少麻烦,图省事,摆脱孩子纠缠,让孩子从事某项活动,常用谎话欺骗孩子。父母出门逛商店,对孩子却说是上班;为了动员孩子做作业,便说出一大堆不予兑现的丰厚许诺;为节制孩子某种偏食,便编造出种种可怕的借口。父母总以为这是教育的“灵活性”,殊不知当孩子明了真相后,便丧失了对父母的信任、崇敬与爱戴,父母的威信也一落千丈。父母经常撒谎、说话不算数,孩子会把父母的话完全不当回事、置若惘闻,并效仿父母,说话也不算数,对说出的话不负责任。一般说,孩子撒谎是为了逃避惩罚、逞能、满足虚荣心,这种现象与家长常对孩子发脾气、责骂、体罚直接有关,与家长早期教育时的欺骗行为间接有关。

  无可置疑,个别父母“不孝敬老人”的做法对孩子而言也只有教唆作用毫无教育意义。“孝,德之始也。”它是“终于立身”的道德规范,是做人的美德。父母本人若不具备,则不要希望子女成正人君子,不尽孝道,是父母“身教”的重大失误。孩子是父母的影子,从某些孩子身上所表现的自私、无情、冷酷和忘恩负义能折射出家长的品质。

  有有关说话结巴的人,在一个宠物店买了一只灵牙利齿的鹦鹉。半年后他把这只鹦鹉带回来,说:“你给我卖的鹦鹉不会说话,只会结巴。”店主说:“你是结巴,你怎么能希望你养的鹦鹉不结巴呢?”孩子在品行上有那些问题, 先不要怪罪孩子和他人,先想想自己是否曾做过“2榜样”。一般而言,“问题孩子”是“问题父母”的产物。

  歪榜样”的形式不胜枚举,由于它们是隐蔽的反面教育因素,往往使家庭教育失败得无迹无痕。说其隐蔽,是由于难以察觉,一旦察觉又不愿正视,若正视便觉难堪,因难堪则欲掩饰,要掩饰就要否认,让这些破坏性教育因子转入地下潜伏起来。

  为父母者,要把自己当成孩子的引路人。你希望孩子懂礼貌有教养,你就得行端言正,你希望孩子真诚善良,你就得真诚善良;你希望孩子认真负责,你就得说话算数;你希望孩子孝顺有爱心,你就得“老吾老以及人之老”;你希望孩子有一个成功的未来,你首先要做一个不断进取的榜样。

  最后,让我们大家不断传递这样一个观念:没有教不好的孩子,只有不会教的父母和不好的教育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