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彤云看痤疮怎么样?:【皖南行】“西来一镇”章渡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3:55:45


    唐代诗人李白称为“西来一镇”的地方,便是现在泾县城西二十公里处的章渡。章渡,古称漆林渡。因往昔绕岸有漆万树而得名。

  章渡历史上有着光辉的一页。1938年,新四军军部移驻泾县云岭,总兵站随之移驻章渡古镇南头的董氏大夫弟内。同年8月,在新四军茂林民运工作队的基础上,建立了中共泾县县委,机关设章渡上街头,今遗址尚存,新四军服务团、消费合作社均设在古镇。1939年2月周恩来来云岭军部视察时,就是由总兵站与党中央联系安排,乘竹筏沿青弋江顺流而下至章渡上岸。如今,“周恩来上岸处”已按旧貌修复,“吊栋阁”见证了这一历史。

 

今天的章渡显得很冷清,给人的感觉很没落,老宅、老街、就象寒风中的一位垂暮老人。有了几个在街上玩耍的孩子的点缀,才让觉得这座千年古镇有了一丝的生机。那天除了我们几乎没有别的游人。当地人依旧悠然自得地生活,并没有因为我们闯入而改变半分。

 

章渡历史悠久,唐时即在此设埠置州。在一条约为一华里的鹅卵石铺嵌的古道上,两边店铺作坊鳞次栉比;莱馆、饭庄、旅店、澡堂、木匠铺、竹器店、铁匠铺、五金店、酱坊、油坊、染坊、槽坊、布店、米行、黄烟店、南纸店、理发店、胭脂店—应有尽有,甚至还有一家在当时颇为先进的印书局。

    历史归历史,如今却早已物是人非。

 

古镇依青弋江而建,镇上唯一的街道就是章渡老街,街宽4米,鹅卵石铺面,路中间有条石为轴,是旧时为方便独轮车行走而存在的。整条街都是古色古香的木房子,靠水的一边全部是吊脚楼。

 

古老与现代,传统与时尚,在这一瞬间,匆匆的交汇。

 



 

7 平淡的生活,就这样平静的过着。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

 


 

木板车,与街边的木房子倒是看上去很协调。

 

10  古镇的建筑吸收了多元文化的因素,包括徽派建筑、北方殿宇和苏浙园林的特色,最终沉淀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房屋构建奇巧,雕梁画栋,其技术水平丝毫不逊于一些古镇名宅。

 

11  孩子的眼光,平静的打量着往来的过客。

 

12  看不到人的时候,老街显得更冷清。

 

13

 

14

 

15

 

16  房间里的老墙上,当年文革的痕迹还依稀可见。

 

17  如今的章渡老街上,一些老房子的主人已经搬走了,铁将军把门,人去房空。

 

18

 

19  吊栋阁”是古镇章渡一群独特的建筑物,更以其“江南千条腿”的美称而闻名遐迩。吊栋阁曾部分毁于清咸丰1861年的一次兵燹中,1915年又遭火灾,后部分重建。吊栋阁沿江临水筑屋,三分之一建在陆地,三分之二悬空铺设,每间均以6——8根木柱支撑。屋架构筑其上,架板齐岸,下空上实。现存97间,6处下河石阶,将其隔为7组,7组建筑,错落有致,浑然天成。7组建筑,又恰似一条彩练缠绕着青弋江,使其平添几分轻灵、几分秀色、几分媚气。

 

20  岁月的风尘,已将吊栋阁抚拂得斑驳陈旧了,如今只有吊栋阁楼上檐下的雕花斜撑和雕花栏杆、栏板,还依稀着昔日的风采。

 

21  当年的周恩来上岸处,现在已由当地政府保护起来了。

 

22

 

23  长满杂草的老街,铺嵌的鹅卵石写满了记忆,象是在无声的诉说着过去的繁华。

 

24

 

25

 

26

 

27

 

28  窄窄的街道,不能放飞风筝,却可以放飞希望。

 

29  奔跑雀跃的小女孩,让这里有了阵阵的欢笑声。

 

30 三口之家,窗口门口和缸口。古镇很小,很快就走到尽头。

 

31  当年的古镇,依托于优越的地理位置,更兼青弋江水势,一帆直指,可通长江。这条河是青弋江的支流,对岸也有着成片的鹅卵石河滩。这里的人朴实,这里的水也很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