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良县人民医院招聘:司马迁是商君的粉丝?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16:39:07
    

司马迁是商君的粉丝?  

                                                                        yuzhu6263


   有人认为司马迁对商君评价不高。我个人认为,考虑到司马迁所处的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代背景,通读司马迁在这个历史背景下写的《史记》中《商君列传》《秦本纪》《范雎蔡泽列传》《李斯列传》《吕不韦列传》《秦始皇本纪》等文章,反复比较,可以看出,用今天的话来说,司马迁可以说是商君的粉丝,崇拜者。只是这个粉丝对自己的偶像的作为有自己的思考而已。



    司马迁在《史记》中为商君个人单独写一篇传记,而且命名为《商君列传》使用尊称。而不是用《公孙鞅列传》《卫鞅列传》等命名,对比吕不韦主持编写的《吕氏春秋》中对商君的称呼公孙鞅,其差别是非常显著的。由于商君死前在秦国背着谋反的名声,根据春秋笔法,一般不会用尊称。司马迁对《商君列传》使用尊称命名,这在整个《史记》中是很少见到的写法。只有汉朝淮阴侯韩信有同等待遇。



   细读《史记》司马迁是很严格的用春秋笔法的。很在乎人物的历史贡献和地位的。比如魏国魏公子信陵君,是一个司马迁喜爱的人物,在整篇列传文字中充满了司马迁对该人物的喜爱。但由于其盗兵符,不遵守魏王命令,长期居住于赵国等原因,司马迁将其的列传命名为《魏公子列传》而不是《信陵君列传》。



  其实是否为某个历史人物单独列传,对列传中的历史人物是用尊称还是直呼其名,其实就表明了司马迁本人对这个人物的历史贡献和历史地位的一种看法。

    司马迁在《史记》中比较详细的写出了商君的历史功绩,记载了商君结局(造反和被公子虔诬陷)的两种说法,又巧妙的借范雎,蔡泽之口评价商君是“极心无二虑,尽公不顾私”“义之至也,忠之节也”。借李斯之口再次评价商君“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范雎,蔡泽,李斯都是秦国历史上不同历史阶段的著名宰相。名人效益显著。其说法可信性是比较强的。商君被秦惠文王车裂,至死背着谋反的罪名。范雎,蔡泽,李斯等人没有必要格外为其说好话。

   司马迁为了符合“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代背景,在《商君列传》中又引用了一个历史上不见各种史书记载的小人物儒家学者赵良用儒家的观点来对商君的执政评判一番。把儒家的道理讲得是头头世道。把商君变法说的一钱不值。商君对小民赵良的话居然能认真听下去,而对赵良本人没有采取任何打击措施。不知这一行为是说商君好,还是说商君不好?

   至于读者认为是应该相信秦国宰相范雎,蔡泽,李斯的话还是应该相信不见历史记载的儒家赵良的话,读者自己可以选择。

    司马迁自己的观点则用太史公曰‘商君天资刻薄”来表明了。表明了自己只是如实记载历史,我自己的观点还是和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尊崇儒家的主流思想没有什么不同。

    经过司马迁巧妙的记载,尊崇商君的后人读者,从司马迁《史记》中找到了商君伟大的根据。厌恶法家的儒家后人读者也从《史记》中,找到了批判商鞅的根据。大家都得到了自己想得到的东西。使《史记》这本书的以在2000多年来的儒家思想占绝对统治的时代得以流传,并保留下来。司马迁达到了在“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时代为商君传名的目的。

   司马迁真是高明的史学家。

  看问题不能只看局部而要看整体。不能只应为司马迁说商君“天资刻薄”就否定了司马迁对商君的整体认识和评价。否则就容易的出类似盲人摸象的错误结论。

      看《史记》文章,一定要看每篇列传本纪人物使用的是尊称,还是直呼其名。是单独的列传还是合传,是本纪还是世家。因为古代的等级制是很看重这些的。这些本身就反映了作者对所写人物的总体评价。是一篇传记文章的总纲。

      另外,还要重点看,司马迁为人物传记选用了那些历史事实材料。是人物的历史事实本身而不是司马迁对人物的评价决定了人物本身的历史地位。

     比如司马迁对汉代将军李广印象非常好,对他的评价写的非常好。但是改变不了后世读者对李广的评价。

     司马迁对秦汉时代的大儒家叔孙通评价并不低,但他所记载的叔孙通的历史事实怎么也证明不了叔孙通的高尚。

     司马迁写的《吕不韦列传》只给人们留下了吕不韦是个成功的政治风险投资商的印象。吕不韦在秦国执政十多年有何作为除了一部《吕氏春秋》还真看不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