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战风暴ak74终极:邺郡大会战六十万唐军为何竟一败涂地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5:35:17

北溟玉:邺郡大会战六十万唐军为何竟一败涂地

2011-08-12 09:53:25

归档在 《大唐乱世之天宝裂变》 | 浏览 8489 次 | 评论 4 条

 

(一)

 

史思明的二次造反给了肃宗当头一棒。痛定思痛的肃宗终于认识到这样一个简单的事实:平叛之路漫漫其修远,他仍需上下而求索。在过去近一年的时间当中,肃宗自以为天下即将太平,忙着回京正位,忙着迎回老爹,忙着处罚战犯,忙着大肆封赏,等到这些事儿都办完了,乾元元年已经过去了大半。在这将近一年的时间当中,唐军居然按兵不动。结果,邺郡的安庆绪得以苟延残喘,范阳的史思明降而复叛,叛军的气焰又复嚣张起来。

肃宗好生后悔。这个时候,朝中的大臣们也纷纷进言,敌人的实力正在不断地恢复当中,应该速速进剿。有的主张先攻邺郡,再打范阳;有的主张先攻史思明,后灭安庆绪。虽然各有不同,但是基本的想法却是一致的:别坐着了,赶快行动起来干点儿什么吧!

肃宗最终采纳了朔方节度使郭子仪的意见,决定先行攻打匪首安庆绪。他首先命令郭子仪从河东进军,攻取邺郡的屏障——卫州;紧接着,又调河东节度使李光弼、泽潞节度使王思礼、淮西节度使鲁炅、兴平节度使李奂、滑濮节度使许叔冀、北庭节度使李嗣业、郑蔡节度使季光琛、平卢节度使董秦等八路人马会同郭子仪所部围攻安庆绪的老巢——邺郡。

进攻的方案虽然敲定了,但是还有一个很重要的问题没有得到解决,那就是主帅的人选问题。

论官衔,这九位都是节度使,你是军区司令员,我也是军区司令员。这就是个问题,你让这个军区司令员当了全军的总司令,别的军区司令员会不会不服气。即便他们嘴上不说,心中也一定会有不满情绪。这肯定是不利于全军整合作战的。

当然了,在肃宗的心目当中,最有资格做主帅的其实就是两人:郭子仪和李光弼。但是,这两人的功劳和资历都差不多。考虑到两人从前也曾斗得不可开交,所以肃宗一时之间,难下决断。近六十万的人马,如果没有一个强有力的领导核心,就很有可能成为一大盘散沙,看着很骇人,其实毫无力量。

肃宗很犯愁,心情十分憋闷。正好心腹宦官鱼朝恩在一旁。肃宗决定问问鱼朝恩的想法,看看他有什么见解。这一问不要紧啊,直接就改变了后来的历史。

鱼朝恩,唐代又一臭名昭著的大太监。此人生于开元十年(公元722年),大唐泸州泸川人氏(今四川泸县人)。早先,鱼朝恩只是宫中的一个小太监。玄宗出逃的时候,他负责侍奉太子李亨,受到了李亨的高度信任,历任三宫检责使、左监门卫将军,主管内侍省。

肃宗就问鱼朝恩怎么看。

鱼朝恩语出惊人,既然主帅人选这么难确定,那干脆就不要主帅了。

肃宗被雷得够呛,但还是忍着问鱼朝恩,不设主帅必然导致军令不一,到时候如何对敌?

鱼朝恩笑了,陛下您别急,不设主帅并不代表就不设管事儿的人。您不妨派遣一名亲信,充任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名义上是监军宣慰,实际上却是最高统帅。如此一来,问题不就解决了吗?

肃宗仔细一琢磨,确实是个好办法。这样一来,由我的亲信做实际上的主帅,就不用担心权力过分地集中在一人之手,以致将来尾大不掉,成朝廷重患;同时,看在我的面子上,各节度使必然会服从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的命令,军令政令必定会畅通无碍,也不用担心众人互不统属、互不服气的问题。果然是一举两得的好办法。只是,这就又衍生出来一个新的问题:派谁去合适呢?

身残志不残的鱼朝恩可劲儿地在肃宗的面前晃悠,那情形就差举手说我选我了。

肃宗瞧见,心想这个鱼朝恩还是懂些兵法的,总比李辅国要强点儿。于是,他就对鱼朝恩说,小鱼啊,我看你就蛮合适的,不如就由你来担任这个观军容宣慰处置使吧。

鱼朝恩当即叩谢天恩。

就这样,一个只知道伺候皇上起居、擅长阿谀奉承的死太监,居然就当上了六十万大军的最高统帅。

靠谱吗?靠谱才怪。我估摸着,肃宗在思考这个问题之前,龙脑袋肯定是被门夹过了,而且夹得还不轻。

一切问题都解决了。乾元元年九月,郭子仪奉旨进军,自河东进攻卫州。卫州守将乃是安庆绪的亲信安太清。在唐将当中,安太清最害怕的就是郭子仪了,一听说郭子仪来了,吓得魂飞魄散,赶紧派人回邺郡老巢向安庆绪求援。

安庆绪听说唐军九路来袭,也不敢怠慢,立即调集六万精锐,星夜南下,驰援卫州,打算一举击溃郭子仪部,震慑其他八路人马。到达卫州后,安庆绪将全军一分为三,三路人马气势汹汹地向郭子仪扑来。

双方交战,安庆绪倒是很英雄,身先士卒,一马当先,直扑唐军。皇上都拼了,小弟们谁敢不用心,叛军将士踊跃向前,一时之间,气势如虹,居然占了上风。郭子仪转身便跑,唐军也如潮水般退去。安庆绪见名震天下的郭子仪居然敌不过自己,十分开心,带着全军就追杀了过来。

对此,小玉只有一句话:没经验就是没经验。安庆绪毕竟是第一次和郭子仪交手,根本就不知道郭子仪的用兵策略。他也不事先打听打听,郭子仪是那种喜欢硬碰硬的人吗?结果不用说,叛军中了郭子仪预先设好的埋伏,被杀得是尸横遍野、血流成河,就连安庆绪、孙孝哲、崔乾祐等人也是身上带伤,好不狼狈。连安庆绪的弟弟安庆和都被人家给生擒活捉了。

紧接着,两军又在愁思岗展开决战。叛军已经成了惊弓之鸟,锐气全无,再次遭到惨重失败。愁思岗成了安庆绪的伤心岗。安庆绪转身想奔回卫州。岂料,卫州已经被郭子仪的偏军给攻破了。惊慌失措的安庆绪只得率残军连夜向邺郡逃窜。卫州二战,安庆绪的六万精锐只剩下不到两万人马了。这六万人马可以说是老安家的压箱底儿的老本钱了,战斗力最为强悍,想不到如今却一朝覆灭。安禄山遗留下来的最后一点儿家产,都被这个没脑子的安庆绪给败光了。

九月底,唐军九路人马兵临邺郡城下,六十万大军把小小的邺郡围了个水泄不通。

为期半年的邺郡攻坚战就此拉开了序幕……

 

(二)

 

六十万唐军四面围定邺郡,日夜攻打。城中尚有大批叛军精锐,只是坚守不出。唐军一时也难有进展。

安庆绪急得像热锅上的小蚂蚁,赶紧召集一众幕僚商议退敌之策。幕僚们的建议基本上可以概括为两种:一种主张弃城而走、北归范阳,另一种主张坚守不出,静候援军。

但这两种建议都有问题。第一个,北归范阳,说白了不就是去投靠史思明嘛。可是,史思明这个人狼子野心,万一遭到火并、有去无回怎么办?坚守待援的主张问题就更多了,首先城中粮少,如何坚守,其次,待谁的援,能来的那些人早就来了。

关键时刻,薛嵩站了出来,他倒是很自信,别看唐军人多,他们奈何不了我们。

安庆绪就问为什么。薛嵩自信满满地说,唐军虽然有近六十万人马,但是分属九个节度使。这九个节度使互不统属,各怀鬼胎,军令不畅,号令不一。虽然名义上有个鱼朝恩,但是九个节度使对他并不服气。总体说来,唐军就是一盘散沙。所以啊,一时半会儿之内,唐军奈何不了我们。至于援军,偶看也不是没有人,范阳不是还有史思明嘛,只要他肯出兵救援,我们里应外合,一定可以打破唐军的包围。

安庆绪很惆怅,史思明会来吗?

薛嵩以确定一定以及肯定的口吻回答说,史思明一定会来!

薛嵩的意见得到了绝大多数叛军将领的支持。此时的安庆绪也并没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只好采纳薛嵩的意见,亲自修书一封,派薛嵩北上范阳,向史思明求救。

薛嵩不敢怠慢,连夜来到范阳,把安庆绪的亲笔信交到了史思明的手上。

史思明安顿好薛嵩,就把自己的那一伙儿人召集了过来,一起商量是否要出兵帮助安庆绪。不用猜都知道,说什么的都有,基本上还是分化为两大阵营,一拨主张一定要救援,都是自己人,一拨则主张坚决不救,让郭子仪抽死丫算了。

史思明麾下第一智囊周贽的考虑最为全面。论人品,安庆绪就是卑鄙无耻的小人,这一点毋庸置疑。但可是,可但是,安史本是一家。如果把安庆绪比作厚厚的大嘴唇子,那咱们就是白生生的牙齿。没有了安庆绪这个厚厚的大嘴唇子,咱们牙齿也就没几天可蹦跶得了。邺郡一旦被攻破,唐军肯定会趁胜北攻范阳。所以,咱们应该帮助安庆绪。

论智谋,周贽或许是叛军当中的NO.1,但是论起狡诈奸猾,他就只能排第二了,排第一的正是他的老板史思明。到底是老狐狸,史思明的打算比周贽的还要完善:先派一支人马南下,以坚定安庆绪抗战的信心,让他敞开了和唐军死磕,等到双方斗得两败俱伤的时候,再由他史思明出来收拾残局。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安庆绪是鹬,唐军是蚌,史思明就是打算做那个得利的鱼翁。

众人赶紧拍马屁,大王威武,大王牛掰,顶。

十月初,史思明派悍将李归仁引一万三千精骑先行南下,自己则亲率本部十三万大军,慢慢南下。

史思明南下的第一站却不是邺郡,而是魏州(今河北大名)。原来,伪燕魏州太守肖华见叛军穷途末路、时日无多,便主动投向了朝廷。肃宗对他大为嘉许,仍然任命他为魏州太守。南下的史思明听说肖华投降了,气得嗷嗷叫,率兵直奔魏州,围住城池日夜攻打。

当时,距离魏州比较近的人马有两支。其中,最近的一支是屯驻在濮阳的河南节度使崔光远,另外稍远的一支则是鱼朝恩统帅的唐军主力。肖华向这两处都派出了求救使者。崔光远表现得比较好,答应使者会尽快带兵增援。可是,鱼朝恩这里就十分难办了。

鱼朝恩现在一门心思就想着拿下邺郡,好立个天大的功劳给肃宗看看,俺们太监当中也是有能人的。至于别的地方的得失,他根本就不放在心上。当然了,这种极其私密的真实想法是不会述诸于外的。所以,鱼朝恩就以崔光远距离魏州最近为由,一口回绝了使者的请求。使者百般哀求,说是担心崔光远打不过史思明,希望处置使大人也出手援救。郭子仪等人也在一旁相帮着游说。可是,鱼朝恩就好比那不怕烫的死猪一般,完全不予理会。

过了十几天,有消息传来,崔光远驰援魏州,结果半道中了史思明的埋伏,现在已经败退回濮阳去了。

郭子仪、李光弼听说了这个消息,大为震惊。因为,魏州一旦丢失,河北必定人心惶惶,史思明则会携胜利之威,趁势南下。如果他和安庆绪里应外合,内外夹击,那唐军的情形可就堪忧了。他们劝诫鱼朝恩赶快发兵救援魏州。鱼朝恩仍然是大耍乾坤大挪移,就是不肯发兵。

十二月二十九日,不幸的消息终于传来了:魏州沦陷。叛军破城之后,大肆屠杀,魏州城尸山血海,惨不忍睹。此时,叛军前锋已经进屯滏阳,距邺郡仅六十里之遥。

郭子仪、李光弼等人暗自痛恨鱼朝恩误事儿,但一切已成定局,为时已晚了。

城中的叛军听说史思明的部队已经攻破了魏州,料定史思明不日即会赶来增援,士气大振。而此时的唐军各路节度使,见鱼朝恩油盐不进,大都心灰意懒,谁也不愿出死力气。所以,唐军依然是劳而无功,邺郡依然是固若金汤。

安庆绪以为史思明很快就会赶来增援。鱼朝恩也担心史思明会随时来袭。安庆绪在等史思明,鱼朝恩也在等史思明,但是一连等了好几天,史思明都没有来。他一直在魏州待着,静静地待着。

鱼朝恩这个笨蛋不知就里,但是安庆绪、郭子仪、李光弼等人却是再清楚也不过了,史思明分明是想坐收渔人之利啊。

郭、李二人向鱼朝恩提出请求,希望能由他们两部人马一同去魏州遏制史思明,使其不能来增援安庆绪。这样,其余的七路人马就可以加班加点、专心攻城了。而且,据可靠情报,城里面已经快断粮了,不日之内,应该会有成效。

没想到,鱼朝恩还是不同意,理由有二:其一,人家史思明在魏州呆得好好的,并没有来招惹咱们,咱们干嘛要去招惹人家呢;其二,你们朔方军最是厉害,九路人马都攻不下邺郡,你们朔方军要是走了,剩下的七路就更攻不下了。所以,一个字儿:不能走!

郭子仪、李光弼无语而退。摊上了这么个领导,他们又能怎样?

 

(三)

 

就这么又拖了一段时间,眼看着年关将近了。这时候,有一位猛人坐不住了,他就是北庭节度使李嗣业。

李嗣业与仆固怀恩并列当世最勇猛的将领。每次打仗的时候,他都是身先士卒,冲锋在前。这次攻打邺郡,李嗣业还是一如既往地征战在前。这种灭贼朝食的精神是值得赞扬的。但是,在战场上,还有一条铁的定律:越是勇猛的人死得越早。最著名的例子莫过于在希腊人攻打特洛伊的战争中,最为勇猛的阿基里斯早早地死去,而最为聪明的奥德修斯却得以善终。

勇猛有时是需要付出代价的。一天,李嗣业冲得太靠前了。城楼上箭如雨下,李嗣业被一支流矢射中。具体射中什么部位呢,史书上记载不一,有的说射中了脖子,有的说射中了臂膀。先不管这些了,反正李嗣业是被射了一箭,当时就跌落马下。据军医诊断,他中的是毒箭,好在抢救及时,性命已无大碍,但是尚需精心调养百日。

李嗣业戎马多年,所受的伤不计其数,根本就没有把军医的话放在心头。

转眼之间,已经是乾元二年(公元759年)了。这一年的春雨特别多,导致离邺郡不远的漳河水位暴涨。

鱼朝恩见久攻不下,就想了一个点子:引漳水灌城。

河水滚滚而来,城中到处都是水,狼狈的叛军只好登上城楼和城中的高阜处躲避洪水。

然后,鱼朝恩就发现了一个问题:坏了,水量不够,淹不着敌人。洪水虽然冲刷了半日,但是并没有对城池和人员造成什么实质性的伤害。邺郡还是在那里矗立着,叛军还是活蹦乱跳的。

等到洪水退却以后,唐军反倒发现了一个让他们倍感气馁的负面效应:原来,经过大水的漫灌和冲刷,城外遍地都是湿滑的水泊沼泽,唐军攻打城池反倒更加地不便利了,马跑上去,马倒,人跑上去,人倒。

当然了,好的消息也是有的。城中叛军的粮食已经所剩无多了。一斗米居然能卖到七万钱,比陷入绝境时的睢阳的粮价都要高。又过了几天,粮食都没有了,人们开始吃老鼠。没过几天,老鼠都搬走了,城中的人们就开始吃麦秆。人还暂时可以忍受,但是还有马呢。这帮叛军小子还是比较有创造精神的,把马拉下的粪淘干净,再拿去喂马。马也傻,不知道是自己的便便,甩开腮帮子就吃。宁死不降,这帮叛军也是一伙儿值得敬重的人。安史之乱之所以能延续八年之久,或许这也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现在的安庆绪已经是惶惶不可终日了,唐军日夜攻打,城中粮草断绝,史思明又在魏州坐视不理,再这么下去,就肯定玩完了。安庆绪赶忙召来众将商议。讨论了半天,大家觉得,为今之计,只有去求史思明速速发兵相助了。

安庆绪很无奈,已经求过了,不管用啊。众人都是低头无语。想了很久,安庆绪狠了狠心,决定把玉玺交给史思明,只要史思明肯来相救,皇位就是他的了。众人一时也想不到什么好办法,只好听之任之。安庆绪亲自修书一封,派安太清带着玉玺到魏州去见史思明。

史思明接到安庆绪的信后,心中窃喜。不过,在表面上,他却是断然拒绝称帝,甚至提出要和安庆绪结为兄弟,共保大燕的江山。当然了,玉玺却没有还给安庆绪。安太清将消息还告安庆绪,安庆绪已经知道史思明的狼子野心,但是他肯来相救,这总归是好的。

史思明择日兵分三路向邺郡而来。史思明虽然出了兵,但是并没有靠近城下,只是在离城五十里的地方安营扎寨,并不与唐军展开决战。

不过,每天史思明都会派出轻骑向唐军挑战。唐军只要一出动,叛军轻骑就迅速远遁,唐军打不着,只好回营,他们前脚刚进军营,叛军轻骑就又来了,如此反复,把唐军骚扰得是疲惫不堪。看来,这个史思明不仅会打仗会阴人,学习能力也是蛮强的,这种袭扰战术明显出自郭子仪的手笔嘛!现在的史思明就好比是《天龙八部》中的慕容复,正在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呢。

不仅如此,史思明算准唐军人数众多,粮草供应必然不足,所以就派出十队精兵,每队由一百名骑兵组成,都打扮成唐军的样子,四出拦截唐军的粮草。唐军的运粮队伍远远一看,原来是自家人马,也就不加防备,结果等到了近前,人家突然发难,已经是来不及了。还没过半个月,唐军的粮草供应就有些不畅了。各节度使见久攻不下,粮草又成了问题,心中都有回老家的想法了。

鱼朝恩见形势不妙,便召集众人商议,经过一番讨论,最终决定,由王思礼、许叔冀、鲁炅和李光弼四路人马合击史思明,其余人马继续围攻安庆绪。

三月六日,两军在滏水展开决战,战场上,刀光剑影,血肉横飞,只杀得是日月无光。

当时,李嗣业正在帐中养伤,听到外面金鼓大振,杀声震天,一打听,原来是两军决战呢。李嗣业急了,打仗怎么能不叫上我呢,“嗖”的一下就从床上蹦了起来。岂料,“疮口崩裂,血流如注”。众人赶紧把他抬到床上,李嗣业只说了一句,我不行了,你们上去助阵吧,便溘然长逝了,享年五十七岁。

此时,史思明的叛军已经占据了明显的上风。右翼的鲁炅与许叔冀渐渐地支撑不住了。史思明乃是百战悍将,这种情形早已被他看在眼里。史思明带着主力向唐军右翼猛扑过来。鲁炅与许叔冀部当即溃散。眼看着,唐军败象已露。在这个关键时刻,郭子仪率军赶来增援。原来,他见形势不妙,也顾不上去请示鱼朝恩了,带着人马就赶了过来。正因为他的及时赶到,唐军才不至于崩溃。

然而,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刻,却发生了一件奇怪的事情。突然之间,平空里刮来一阵狂风,飞沙走石,直吹得是旌旗断裂,人仰马翻。双方士兵连眼睛都睁不开了,还打个屁啊,叛军向北,唐军向南,各自撤回。

城中的安庆绪见此机会,当即命令全军杀出。尘封已久的邺郡大门终于打开了,叛军士兵倾巢而出。偏偏在这个时候,原本毫无方向的狂风转而向南刮去。南边正好是唐军大营,唐军将士被吹得东倒西歪,“时才过午而红日不见,如同昏夜,十步以外,人物难辨”。史思明也回身冲杀过来,与城中的叛军两路夹击。唐军首尾不能相顾,顿时崩溃,各个争先逃命,遗弃的辎重军械遍地都是。

事到如今,即便是合郭子仪、李光弼二人之力,都于事无补了。九路唐军纷纷后撤,邺郡之围终于被解除。邺城大战,以叛军的全面获胜而告终。有人说,突发的自然灾害才是失败的关键。小玉对此不能苟同,偶觉得,这场战争的结果从肃宗任命鱼朝恩为观军容宣慰处置使的那一刻就已经被注定了。

再说撤退的唐军,因为粮草丢失,人马都没得吃,便沿路抢劫。其中,尤其以鲁炅的人马表现得最不像话。鲁炅担心受到朝廷的追究,越想越怕,到了新郑县这个地方,居然喝毒药自尽了。九路人马当中,只有李光弼和王思礼的军队纪律严明,所过之处,秋毫无犯。即便是郭子仪的人马,此时也完全变成了贼,比叛军强不到哪里去。

各地官吏听说六十万唐军都没有打过叛军,全都吓得望风而逃。最可气的是东京留守崔圆和河南尹苏震这两个混球,叛军离着洛阳还有好几百里地呢,他们就弃城逃跑了。城中百姓不明就里,见当官的跑了,还以为叛军马上就要杀到了呢,全都逃入了深山。等到郭子仪赶到的时候,洛阳已经是一座空城了。他倒是有心守卫洛阳,可是人全都跑光了,光靠他那点儿兵,如何能守得住这么大的一座城市。无奈之下,郭子仪只好放弃洛阳,率军退守河阳(今河南孟县东南)。史思明紧跟而来,被都虞候张用济设计杀退,叛军的嚣张气焰这才被遏制下来。

九大节度使、六十万大军会攻邺郡,结果却遭到了惨重的失败,这是十分说不过去的。事后,九大节度使(李嗣业和鲁炅的职权都由副手代使)纷纷上表请罪。仗已经败了,再怎么追究也是无济于事了,况且以后还需要这些人继续出力呢,所以肃宗也没有追究,一律赦免,只是褫夺了崔圆和苏震的官阶。

郭子仪被任命为东畿、山东、河东诸道元帅,知东京留守,全面主持关东战守事宜,以应付来自史思明的威胁。

 

(四)

 

这里还有一个小故事。且说,杜甫因为替房琯求情,被肃宗贬为华州司功参军。老杜离开洛阳,历经新安(今河南省新安县)、潼关(今陕西省渭南市潼关县)、石壕(今河南省三门峡市境内),夜宿晓行,风尘仆仆,赶往华州任所。这一路上的惨淡景象深深地刺激了杜甫,也激发了他的创作灵感。

走到新安的时候,杜甫看到新安的官吏居然抽调未成年的孩子从军,感喟万分之下便写下了赫赫有名的组诗《三吏三别》中的第一首诗歌《新安吏》:

客行新安道,喧呼闻点兵;

借问新安吏,县小更无丁;

府帖昨夜下,次选中男行;

中男绝短小,何以守王城;

肥男有母送,瘦男独伶俜;

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莫自使眼枯,收汝泪纵横;

眼枯即见骨,天地终无情;

我军取相州,日夕望其平;

岂意贼难料,归军星散营;

就粮近故垒,练卒依旧京;

掘壕不到水,牧马役亦轻;

况乃王师顺,抚养甚分明;

送行勿泣血,仆射如父兄。

紧接着,他又来到了潼关,看到了潼关将士正在紧张地备战。老杜一个激动,又写了一首《潼关吏》:

士卒何草草,筑城潼关道;

大城铁不如,小城万丈余;

借问潼关吏,修关还备胡;

要我下马行,为我指山隅;

连云列战格,飞鸟不能逾;

胡来但自守,岂复忧西都;

丈人视要处,窄狭容单车;

艰难奋长戟,万古用一夫;

哀哉桃林战,百万化为鱼;

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

您瞅瞅这最后一句,“请嘱防关将,慎勿学哥舒”,九泉之下的哥舒翰听了,八成得气得挠棺材盖儿了。

杜甫一路走一路写,又来到了石壕村。就在他夜宿一对老夫妻家中的那个夜晚,石壕的官吏趁着夜色抓丁。老杜亲眼目睹了一幕凄惨的人间悲剧,受到触动的他又写下了《三吏三别》当中最著名的《石壕吏》: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

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

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一男附书至,二男新战死;

存者且偷生,死者长已矣;

室中更无人,唯有乳下孙;

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

老妪力虽衰,请从吏夜归;

急应河阳役,犹得备晨炊;

夜久语声绝,如闻泣幽咽;

天明登前途,独与老翁别。

以上是《三吏三别》中的《三吏》,还有《三别》也是在这个时期创作的。

《新婚别》塑造了一个深明大义的少妇形象。她和丈夫头天结婚。第二天,丈夫就要上战场了。新娘虽然心如刀割,但是她也认识到,无国则无家。于是,她强忍着悲痛,鼓励丈夫要勇猛作战,同时也表达了自己忠贞不渝的爱情誓言。

菟丝附蓬麻,引蔓故不长;

嫁女与征夫,不如弃路旁;

结发为君妻,席不暖君床;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君行虽不远,守边赴河阳;

妾身未分明,何以拜姑嫜;

父母养我时,日夜令我藏;

生女有所归,鸡狗亦得将;

君今往死地,沉痛迫中肠;

誓欲随君去,形势反苍黄;

勿为新婚念,努力事戎行;

妇人在军中,兵气恐不扬;

自嗟贫家女,久致罗襦裳;

罗襦不复施,对君洗红妆;

仰视百鸟飞,大小必双翔;

人事多错迕,与君永相望;

《无家别》的主人公是一个败阵归乡的战士。他回到荒凉萧瑟的家乡后,发现家人已经死光了。正当他收拾好心情,准备务农安生的时候,县吏又来征召他服兵役。于是,他孤身一人踏上了征途。临别之前,他情不自禁地对老天爷述说着他无家可别的悲哀:

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我里百余家,世乱各东西;

存者无消息,死者为尘泥;

贱子因阵败,归来寻旧蹊;

久行见空巷,日瘦气惨凄;

但对狐与狸,竖毛怒我啼;

四邻何所有?一二老寡妻;

宿鸟恋本枝,安辞且穷栖;

方春独荷锄,日暮还灌畦;

县吏知我至,召令习鼓鞞;

虽从本州役,内顾无所携;

近行止一身,远去终转迷;

家乡既荡尽,远近理亦齐;

永痛长病母,五年委沟溪;

生我不得力,终身两酸嘶;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黎!

《垂老别》的主人公是一个老翁。虽然他已经一大把年纪了,但还是要服兵役。文章描写的就是老翁在从军前与老婆依依惜别的惆怅别绪。

四郊未宁静,垂老不得安。

子孙阵亡尽,焉用身独完!

投杖出门去,同行为辛酸。

幸有牙齿存,所悲骨髓干。   

男儿既介胄,长揖别上官。   

老妻卧路啼,岁暮衣裳单。   

孰知是死别,且复伤其寒。   

此去必不归,还闻劝加餐。   

土门壁甚坚,杏园度亦难。   

势异邺城下,纵死时犹宽。   

人生有离合,岂择衰盛端!   

忆昔少壮日,迟回竟长叹。   

万国尽征戍,烽火被冈峦。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何乡为乐土?安敢尚盘桓!   

弃绝蓬室居,塌然摧肺肝。

莫怪乎世人都称杜甫为“诗史”。他一路走来一路写,以生动贴切的笔触记录下了特定环境下县吏、关吏、老妇、老翁、新娘、征夫等人的思想、感情、行动和语言,真实地反映了那个时期的社会现实和广大劳动人民的深重灾难,展示了一幕幕凄惨的人生悲剧,对饱受苦难的人民寄予深深的同情,对官吏给于人民的奴役和迫害深恶痛绝。

抛开文字的精妙不说,单是这份悲天悯人、忧国忧民的情怀,便无愧于“诗史”之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