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嘴金融女视频:不丹人过着自给自足的幸福生活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30 10:50:04

不追求GDP的他们是给幸福下定义的人

www.dili360.com 2011-07-11 18:03 《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7月 撰文/王心阳 熊蕾 手机看杂志

  2006年之前,不丹这个只有70万人口的农业国家并没有知名度,但在2006年之后,不丹引起了世人的广泛关注—因为它被评为全世界“幸福指数最高的国家”之一:幸福指数亚洲排名第一,世界排名第十三。农民占全国人口80%的不丹人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他们的幸福生活到底是什么样的?

    大多数不丹人都比较单纯,生活得简单、快乐,笑容都是发自内心的。这三个男子的眼神都很纯净,孩子们的眼神更是澄澈。这几个幸福的人所在的这栋不丹传统建筑的木窗,绘有传统的彩色花纹。摄影/Christophe Boisvieux/C

 

    不丹绝大多数人口都是农民,他们收入不多,刚刚解决温饱问题,但他们都很满足、都很快乐。这几个农民劳动了一上午,正准备在田边吃午餐。他们对艰辛的农业劳作没有抱怨,而是乐在其中,面对镜头,他们笑得多么开心。幸福原来可以这么简单。摄影/Lynsey Addario/C

 

  在世界上大部分发展中国家把国民生产总值(GDP)当作发展的硬指标,孜孜不倦地追求的时候,不丹的吉格梅·辛格·旺楚克国王意识到单一强调经济的发展,并不能尽如人意地为百姓创造美满的生活,比如会出现家庭成员分散居住不利于亲密关系的维系、工作时间延长使得父母没有足够的时间陪伴孩子等情况。特别对于不丹这样人口稀少、劳动和生活环境艰辛而生态又很脆弱的国家来说,不计代价地一味发展经济而无视全体国民的心理满足感,也就是幸福感,最终将导致国家衰落。所以相对于国民生产总值GDP,不丹提出了“国民幸福总值”GNH(Gross National Happiness)的发展目标。

  到底什么是幸福,每个人对幸福的定义都不相同,因此对“国民幸福指数”的解释也常常是描述性的,而不像国民生产总值那样容易用数字来精准反映。有着经济学和社会学背景的卡玛乌拉,用他的专业知识和经验,辅助国王,将国民幸福指数归纳为四个框架—可持续发展、保护和促进文化价值、保护自然环境、推动建立良好的政府治理。在这四个框架下,进一步明确制定了能具体产生幸福感的9大因素,分别是心理与精神的健康、时间平衡分配、社区活力、文化坚韧性和多样性、公共卫生与健康、教育、生态环境、生活水平以及良好的社会治理。

  吉格梅·辛格·旺楚克国王1972年登基后,领导他的内阁政府,陆陆续续出台了不少有利于促进这9大因素的政策。上世纪90年代开始,卡玛乌拉和他领导的国家计划委员会建立了一个用数据量化衡量国民幸福感的测评机制,设计了有72个问题的问卷,在全国进行广泛的基础数据采集。这张问卷清晰而透明地反映了不丹社会民众对生活的满意度,受到了不丹百姓的欢迎,旺楚克国王和他的内阁政府,从此真正走上了为不丹国民的幸福生活而努力的道路。

  全球幸福指数排名,不丹高居第13名

  早饭后,多雷和才让带我去拜访的,就是住在廷布城西北角的卡玛乌拉。“我从来没去过达索的家呢!”在路上,多雷一脸认真地说,“达索可是个了不起的重要人物。” 多雷称呼的“达索”,是旺楚克国王在5年前封赐给卡玛乌拉的尊号,以表彰他为王国在政策设计、社会制度研究和文学艺术创作方面的卓越贡献。“达索”通常是王室男性成员的尊号,拥有这个尊号,意味着在正式场合要披红色的围布,并且身戴佩剑。

  只用5分钟,汽车就驶出城中心区狭窄的街巷,开上一段城西边自南往北的大道。这条路铺着柏油,是2008年为了迎接不丹百年国庆和新国王加冕典礼修建的。行驶不到一公里,走了一个“之”字形后,拐上了一条不到2米宽的小径,两边是矮矮的篱笆,隔几米就有一棵旱柳,颇具乡野风情。

  小径的尽头是一片为刚成立的民选政府的部长们修建的官邸,一栋栋不丹传统风格的小楼被灰色的围墙圈着。围墙外面一个独立的小院,木质的栅栏门敞开着—卡玛乌拉已经站在他二层小楼的台阶上迎接我们。他不到50岁,中等身高,穿一件半旧的手织棉布的长袍,颜色有点陈旧,头发剪得很短,戴着细黑边的眼镜,看人的时候总是一副若有所思的神情。

  为什么他的房子没有在部长们的官邸区内呢?我欲言又止。卡玛乌拉仿佛看出了我的疑问, 笑着说:“我宁愿住在自己家的房子里,这可是我亲自一点一点盖起来的。那时候还没有旁边的这个部长小区呢。这些是为在职的部长和议会主席提供的住宅,如果离职或者退休,就要搬回自己的房子,很费事的!”

  回国工作的卡玛乌拉,和妻子索南结婚后在首都成立了自己的家庭,按照政策,他得到一块位于郊区的宅基地,并可以砍伐21棵大树建设新房。“林业部门会为每对成立新家庭的年轻夫妇指定树木,并负责补种新树。即使那些树木在你自己家拥有的山林里,也不能自行砍伐。”他补充说,“如果你住在农村,家里的田地不够,还能分得7英亩的新土地,确保新家庭可以依靠种田养活一家人。”

  “每个家庭都有这样的机会吗?”我有点不敢相信,那意味着需要很多土地,而不丹这个山地国家只有不到10%的土地可以耕种。

  卡玛乌拉没有直接回答我,而是反问道:“你不是想了解我们如何测评百姓的幸福指数,来衡量并促进‘国民幸福总值’吗?还记得我们设计过一个问卷吗?一共有9个模块,就是围绕着心理与精神的健康、时间平衡分配等能具体产生幸福感的9大因素来提问。每个模块下分设几个指标,针对每个指标设立一个问题。举个例子吧,‘是否拥有自己的住房’是‘生活水平’模块中‘不动产拥有权’指标下的考核问题。”卡玛乌拉把我们带进客厅,在沙发上坐下,开始进一步解释幸福指数。

  “受访者被问到很多很具体的问题,比如在社区活力因素的互惠指数项目下,问卷问题是‘过去12个月中你平均为社区提供志愿服务的天数’;文化因素的母语指数项目下,有‘你的第一语言的水平如何’这样的问题;在良好社会治理因素的自由权利指数项目下,村民要回答‘是否有表达观点和言论自由的权利’。”卡玛乌拉特别强调自由表达权利的重要性。他告诉我,在不丹,每个公民都有充分的言论自由。“过去交通和通信不发达的时候,村民可以在国王经过的路上留下纸条,表达自己的不满或提出建议。现在他们可以在网络、报纸、电视上表达自己的观点。”

  2005年,按照卡玛乌拉设计的测评模式进行了不丹历史上最深入的一次国民幸福指数调查。这一次要比上世纪90年代开始进行的全国问卷基础数据采集深入得多。全国20个宗(相当于中国的县)的12.6万多人口提交了有效答卷,占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调查结果是51.6%的不丹人感到“非常幸福”,45.2%的人感到“幸福”,只有3.2%的人表示“不幸福”。

  “很多人把幸福指数等同于开心的笑脸,这很不全面。”卡玛乌拉说,“我们之所以做这样的测评,并不是为了得到一个满意的数据,而是为了政府制定国家政策的需要,我们的目的是要把提升国民幸福指数作为制定和完善所有政策的目标。比如我们的教育政策,规定人人可以享受11年的免费教育;而工业开发政策的制定,减少了矿产开采业,禁止森林砍伐,鼓励水电能源的开发。”

  正如他所说的,2006年不丹参加了由英国独立智库新经济基金会发起的“幸福星球指数”的排名。这个排名比较的并不是人们常常误解的“哪个国家的人民最快乐”的问题,而是遵照“在平等、多样性和经济稳定的基础上创造财富新模式”的原则,评估一个国家的环境效益对人民福祉的促进。不丹在178个参与国家中位居第13位。

  如今,“国民幸福总值”已经成为不丹的一张名片,那些前来不丹旅行的人们回到自己的国家后与朋友们分享在不丹的所见所闻:农民在田间用传统的方式种植谷物、山区的孩子们在学校享受免费的早餐、一年四季不同的地区举办各种民间节日庆典、家家户户的房子上按照传统习俗画着象征吉祥的装饰这一切构成了不丹这个快乐国度的正面形象,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旅行者来这里感受“最后的香格里拉净土”。(撰文/王心阳 熊蕾 绘图/于继东 节选自《中国国家地理》2011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