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山到呼伦贝尔:中情局“小兵”为追捕拉登第一人 耗费10年精力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3:32:25

中情局“小兵”为追捕拉登第一人 耗费10年精力

2011-07-11 17:46:24  

耗费近10年精力

    分析拉丹一点一滴

    美国中央情报局一名资深情报分析员耗费将近10年,追踪所有与“基地”组织头目乌萨马·本·拉丹相关的信息,最终帮助美军射杀这名恐怖大亨。虽然工作出色,但他却一直“默默无闻”。

    小情报员:

    近10年未放弃追寻拉丹

    应中情局要求,为避免成为遭报复对象,美联社5日报道中没有详述这名情报分析员个人经历,没有提及他的全名,仅以名字中间部分“约翰”称呼。约翰2003年加入中情局反恐中心。中情局前副局长约翰·麦克劳克林曾评价:“他(约翰)总是能从我们所搜集情报的细节中向大家提供更深入推断。”

    2003年至2005年,约翰帮助抓获多名“基地”头目,包括阿布·祖贝达、阿卜德·拉希姆·纳希里、哈立德·谢赫·穆罕默德、拉姆齐·本·谢巴赫和阿布·法拉吉·利比。不过,对约翰而言,找到本·拉丹是最大奖赏。

    2001年遭遇“9·11”恐怖袭击后,美国全力追捕本·拉丹。中情局列出一切可能追踪到本·拉丹的潜在线索,包括他的家庭成员和交际圈。

    2006年,中情局迎来“9·11”后第三任局长,约翰的一些顶头上司已退休或转岗。中情局想要晋升约翰、调他去别处,他要求保留本·拉丹卷宗。

    约翰仔细研究本·拉丹生活的每一个细节。本·拉丹藏身苏丹时情况如何?在阿富汗坎大哈时与谁在一起?如今藏身处会是何种模样……

    中情局一名资深情报官回忆说,约翰告诉自己的团队,“一点一点地分析……他(本·拉丹)现在某个地方,我们将会找到他”。   慢慢收网:

 

    一步步盯紧拉丹身边人

    2007年,约翰的一名女同事建议把目标瞄准一个化名为“阿布·艾哈迈德·库韦提”的男子。

    美联社同样没有提及这名女同事的姓名。报道说,她相信,找到库韦提能帮助追踪本·拉丹,因为一些恐怖分子确认库韦提是“基地”高层一名重要情报员。“他们抓住这一点,不放弃,”中情局副局长麦克劳克林谈及约翰及其团队时说,“他们陷入痴迷。”

    3年后,2010年8月,约翰及其团队终有所获,库韦提“现声”美国国家安全局的监听电话中。那名女同事在一份名为“迫近本·拉丹情报员”的备忘录中说,相信本·拉丹藏身巴基斯坦首都伊斯兰堡郊区某处。

    几经补充内容、修订后,2010年9月,已是中情局巴基斯坦和阿富汗情报处副处长的约翰用电子邮件把这份备忘录发送给那些需要知道的人,邮件题为“一条线索的剖析”。备忘录立刻引起中情局高层关注,时任局长的利昂·帕内塔要求了解更多。

    更进一步:

    中情局特工租住在拉丹附近确认

    中情局最终追踪库韦提至伊斯兰堡附近阿伯塔巴德镇一处围有院墙的建筑物。约翰根据自己对本·拉丹先前藏身处特征的了解,推断他藏身那里。约翰认为,本·拉丹通常只与自己的家人和情报员在一起,不用电话或互联网。

    帕内塔随后把这一情况报告给总统贝拉克·奥巴马。同时,中情局尽一切努力确定建筑物内目标的身份。

    中情局特工租下附近一幢房屋,安排合适、不引人注目的人手监控。卫星曾拍下一名高个男子在建筑物院内散步,但看不清正脸。约翰及其团队反复推敲,提出五六个目标人选,认为最可能是本·拉丹。

    监控持续数月,所获不大。今年2月,约翰告知包括帕内塔在内的多名上司,中情局可继续努力,但估计难以获得更有价值的信息。    敦促总统:

    这一次是找到拉丹的绝好机会

    约翰告诉帕内塔,他80%确信本·拉丹藏身那幢建筑物。他认为,这次可能是找到本·拉丹的最佳机会,机不可失。帕内塔向奥巴马表达同一观点。

    包括约翰在内的所有人明白,如果情报失误,将是何种后果。中情局一名官员回忆道:“我们都知道,如果他(本·拉丹)不在那里,那将是灾难,当然会有后果。”

    约翰和中情局其他几名官员多次前往白宫向奥巴马和其他人汇报情况。参与讨论的一些现任或前任政府官员说,约翰表现“冷静、信心十足”。

    今年4月,奥巴马决定派遣美军特种部队袭击那幢建筑物。获知消息后,约翰告诉自己的团队:“直至最后一小时,如果得到任何一点表明那不是他(本·拉丹)的信息……可举手(报告)。”

    5月2日凌晨,美军特种部队突袭,大约40分钟后传来消息:击毙本·拉丹。两天后,约翰陪同帕内塔前往国会山,出席参议院情报委员会的听证会。

    美联社评论,约翰在中情局任职期间经历4任局长,从反恐中心一步步干起,因几乎无人能比的资历,实际影响力总是超过所任头衔。约翰的一名前上司承认,不知道约翰的具体职位,“我只知道,他是那个我总是听他汇报情况的人”。

    李良勇(新华社供本报特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