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司匹林 副作用:故宫勾结导游私分票款 东窗事发十万封口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14:53:59
 

故宫勾结导游私分票款 东窗事发十万封口

2011-08-10 14:06

    

  故宫又爆勾结导游门事件,从5月份热闹一时的失窃门、错字门、会所门,到8月份尘嚣再起的哥窑门、瞒报门、私拍门,故宫勾结导游门。围绕故宫博物院的“扒粪”运动持续升级。报道称,2009年故宫曾发生一起故宫勾结导游,内部人士自导自演的私分票款案,故宫勾结导游事情败露后被知情者勒索10万元“封口费”。网友评论“故宫勾结导游”,如此明目张胆的故宫勾结导游!真令人气愤!


  故宫位于北京市中心,旧称紫禁城。于明代永乐十八年(1420年)建成,是明、清两代的皇宫,无与伦比的古代建筑杰作,世界现存最大、最完整的木质结构的古建筑群。故宫全部建筑由“前朝”与“内廷”两部分组成,四周有城墙围绕。四面由筒子河环抱。城四角有角楼。四面各有一门,正南是午门,为故宫的正门。


  故宫勾结导游视频:故宫再被曝内外勾结与导游私分票款,事情败露支付10万元封口费


  故宫勾结导游封口费,媒体质疑故宫勾结导游为掩丑事给封口费?故宫回应对封口费传闻无可回应2009年前后,故宫曾发生一起内部人自导自演的故宫勾结导游私分票款案,故宫勾结导游事发后故宫领导层的遮掩功夫做到了极致。


  在文中,任波详细披露了这起“故宫勾结导游封口费丑闻”的发生过程:按规定,故宫门票款须全部直接上缴财政部,财政部对故宫方面有严格的监控。但就有导游有本事直接带领游客进故宫,故宫勾结导游绕过买票环节,也就是逃票。“故宫勾结导游当然钱还是要付的,只不过游客的钱不是去了财政部,而是私下勾兑,故宫勾结导游由导游和故宫的警卫人员直接结算,双方分成。”


  任波说,故宫勾结导游有多少门票款这样流失,已经很难查实。也许是因为屡试不爽太过顺利,这种成规模的逃票竟发展到毫无遮掩的程度。偏偏故宫勾结导游不走运,被人看在眼里,并将故宫勾结导游整个过程拍下来立此存照。


  抓到故宫勾结导游如此难得的把柄,此人狮子大开口,向故宫要求20万元的封口费。故宫方面不但不报警,还认真派出一个处长去谈判,把故宫勾结导游封口费价格压到10万元。最终由领导做主,正式从财务部门支款付给勒索者。


  故宫勾结导游勒索事件就此平息。之后也只是开除了一个涉事的合同工,其他人相安无事。最具讽刺意味的是,据说故宫的保卫处当年还被评为模范党支部。


  “不止一人提到故宫勾结导游,并引为故宫的奇耻大辱。我一直很想知道,故宫的‘领导’是怎样为这笔款项签字画押,是以什么名目来支取这笔钱的。我更想知道的是,故宫还有多少钱是以这样的方式支出的。”任波说。


  财新网记者就此向审计署、财政部和文化部申请公开有关信息。审计署称这些情况需找其他部门了解,财政部表示将延期公开有关情况,文化部则断言对故宫的审计没有发现财务问题。昨天,故宫博物院相关部门负责人对,对于有关故宫勾结导游“封口费”的报道,故宫方面目前无可回应。


  8月5日有消息质疑,北京故宫博物院为“创收”而私自拍卖了其馆藏珍贵文物,引起公众强烈关注。从5月份热闹一时的失窃门、错字门、会所门,到8月份尘嚣再起的哥窑门、瞒报门、私拍门,围绕故宫(微博)博物院的“扒粪”运动持续升级。前日出版的《新世纪》周刊刊发题为《故宫蒙尘》的封面报道,直指号称中国头号文化遗产的故宫所托非人。


  在经过“多重门”滑稽演出之后,公众对故宫之所求,也实在低到不能再低,只期待故宫能够尽快在公开门票信息和使用情况上有所行动。实际上,作为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事业单位,公开收支等信息,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明确要求,故宫方面无可推托。


  只是,面对公开其门票收入和使用情况的吁请,故宫有关负责人还称“正在进行研究”,不知要研究到何时?故宫又面临一次挽回名誉的良机,可别浪费了。


  在故宫"会所门"事件后,还有一些文物管理机构、风景管理区等被曝内设私家会所,证明公共利益被私家购用、售让所得被管理者私分已不是罕见现象。而这种情况在境外国外,往往不可想象。在那里,博物馆的管理也可能有不同水平,但至少不会失去公共文化机构的最低本份。故宫的这些乱象,如果没有充分信息来释疑,公众就难免疑虑,担忧公共利益实际上正在丧失,民众利益被管理者变卖。


  在经过"三重门"滑稽演出之后,公众对故宫之所求,也实在低到不能再低,只期待故宫能够尽快在公开门票信息和使用情况上有所行动。实际上,作为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事业单位,公开收支等信息,是《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明确要求,故宫方面无可推托。


  只是,面对公开其门票收入和使用情况的吁请,故宫有关负责人还称"正在进行研究",不知要研究到何时?


  故宫又面临一次挽回名誉的良机,可别浪费了。


  昨天,财新网刊发题为《10万元封口费悬案》的记者手记和题为《故宫又有重要文物被损坏》的报道。前文称,2009年故宫曾发生一起内部人士自导自演的私分票款案,事情败露后被知情者勒索10万元“封口费”。后文则援引故宫内部知情人士消息,称继7月4日发生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损毁事件后,故宫又有重要文物(清宫旧藏木质屏风)被损坏。


  媒体质疑 清宫木质屏风被水泡坏?


  故宫回应 系文物正常修复和除尘


  财新网记者援引故宫内部知情人士消息,称继7月4日一件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在进行无损分析测试时碎裂后,故宫又有重要文物被损坏。


  据报道,此次出事的文物是由故宫宫廷部负责保管的清宫旧藏木质屏风。该屏风在文保科技部进行修复时,被水浸泡。事故发生后,文保科技部负责人在超过一周的时间内对院方隐瞒不报。后因宋代哥窑青釉葵瓣口盘损坏事件被曝光,才将此事报告院方。据称故宫至今未向上级汇报这起文物损坏事件,报道没有透露此事发生时间。


  上述知情人士表示,故宫瞒报文物损坏,瞒报的其实不是文物,而是内部利益关系。长期以来,故宫出现很多文物损坏事件,没有一件被处理过,相反有很多直接责任人得到提拔。


  此前,网友“龙灿”在博客中爆料,称故宫近年发生4起文物损毁事件均被瞒报。上述知情人士表示,“龙灿”所说基本属实,但他在博客中提到的现任副院长陈丽华就任宫廷部主任期间,将放置佛像的箱子当作废旧物品处理一事稍有出入,当时被废弃的箱子里装的不是佛像,而是编磬。此事发生后,同样无人担责。


  该知情人士透露,陈丽华被提拔为故宫博物院副院长时,内部很多人提出反对意见,但陈丽华仍被提拔。


  该知情人士表示,目前故宫很多职能部门的管理者,缺乏文物管理素质。业内人士对此表示,由于文物损坏事件无人担责,故宫对文物的保护意识正在衰减。


  昨天本报记者就此向故宫博物院相关部门进行求证,工作人员称故宫博物院有关部门已经对这一事件进行了核实,经查,上述文物并没有损坏,“他们所说的文物‘被水泡坏’,其实是在进行正常的修复和除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