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卡鲁阿:罗元恺-中医瑰宝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08:47
罗元恺-中医瑰宝苑罗元恺-中医瑰宝苑-中医经典,中医名著,中医古籍,中医珍本,医案、医论、医话,脉法、脉诀,针灸,经方、偏方、秘方,民间中医中医瑰宝苑名老中医经验集卷五
      罗元恺名老中医经验集目录 
      著名中医妇科学家罗元恺
      罗颂平张玉珍整理
      编者按:罗元恺,广东南海人,1914年生。广州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该校副校长、顾问。曾兼任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委员,全国中医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是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导师,首批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
      本文系统介绍罗氏在学术上以脾肾为本,气血为用;温热病证,养阴保津;博学笃行,业精于专;因材施教,医教相长;学术渊源,本于医经的治学风格和理论精华。临证特色则主要介绍他对妇科诊法首重望诊,妇科用药特点,以及对崩漏、胎动、不孕症、绝经前后诸症、盆腔炎的治疗经验。所选录的医案及医论医话,进一步反应罗氏妇科学术思想,临床治疗特色。入选的五首经验方是罗氏毕身医疗经验的结晶。全文前后呼应,理技相通,文笔流畅,细读之后,定能大有收益。
      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
      ———《礼记·中庸》
      罗元恺,男,出生于1914年阴历10月,祖籍广东南海。其父棣华公,乃晚清儒生,以儒通医,悬壶于南海、广州等地,后参加北伐,善治热病,对温病颇有研究。罗氏幼承庭训,诵读方书,随父侍诊,立志以医为业。及长,乃于1930年考入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1935年毕业,并考取广州市中医师执照,开始其医学生涯。他以总成绩第一留任该校附属的广东中医院医师,后兼任该校《金匮要略》课教师。抗日战争时期,广州沦陷,学校停办,其间曾在粤北地区行医,并开设中医讲习所。抗战胜利后,重返母校任教,1949年就任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校长,1951年兼广东中医院院长,其后兼任广东省中医进修学校副校长。1956年参与筹办广州中医学院,曾任该院进修部主任、妇儿科教研室主任,1977年成为国内第一批中医教授,1979~1982年任副院长,主管教学和研究生工作,并兼任国务院学位评定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是首批获中医硕士、博士学位授予权的研究生导师。1983年由卫生部任命为该院顾问。
      罗元恺是全国著名中医学家和中医教育家。他从事中医医疗、教学60年,擅长内、妇、儿科,尤精于妇科。曾任中华全国中医学会妇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1962年和1978年均被评为“广东省名老中医”。是我国首批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中医专家。1991年被遴选为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的导师。其学术继承人张玉珍、罗颂平在1994年结业出师。
      第五卷585他勤于研习医经,终生致力于临床,并潜心于中医教学和科研。在学术上受陈自明《妇人良方》、张介宾《妇人规》和傅山《傅青主女科》等名家医著的影响,注重脾肾和气血,调理冲任,还融合了岭南温病学派养阴保津的学术观点,形成自己的学术风格。对月经不调、崩漏、闭经、痛经、滑胎、不孕以及更年期综合征、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肌瘤等有丰富经验。创制了补肾安胎的“滋肾育胎丸”,曾获1983年卫生部科技成果乙等奖,1997年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活血止痛的“田七痛经胶囊”,获1986年广州市科技成果三等奖。指导研究生探讨“月经周期的调节及其与月相的关系”获1987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科技进步乙等奖;“广东省名老中医电脑诊疗系统”获1991年广州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指导研究“免疫性自然流产与免疫性不孕的中医治疗”获1996年广东省中医药科技进步一等奖,1997年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科技进步三等奖。
      他治学严谨,笔耕不辍,著有《罗元恺医著选》、《罗元恺医论集》、《罗元恺女科述要》等,点注张景岳妇科专著《妇人规》,主编《实用中医妇科学》、全国高等医药院校统编教材《中医儿科学》第一、二版、《中医妇科学》第五版和《高等中医院校教学参考丛书·中医妇科学》,参加编写《中国医学百科全书·中医妇科分册》。
      他以传播和振兴中医药为己任,善于因材施教,桃李遍布海内外。他作为建国后第一代的中医妇科学术带头人,30多年来勤恳耕耘,立业树人,以自身的成就带动了学科的建设和发展。他培养和造就了第二、三代学科带头人,并培育了一批硕士、博士。他的学术成就和医术在东南亚、欧美地区有较大的影响。曾出席第二、三届亚细亚中医药学术大会,赴泰国、新加坡、香港和澳门等地讲学与诊病,在国内外颇有声望。他的生平和成就已被载入英国剑桥《世界名人录》和美国《国际名人辞典》。
      学术精华
      一、学术渊源,本于医经罗氏对《黄帝内经》、《金匮要略》等中医经典著作颇有研究。《内经》的几篇大论,奠定了中医学理论的基础。而阴阳学说更是贯穿于中医的解剖、生理、病理、诊法和治法等各个环节。
      《素问·阴阳应象大论》指出:“阴阳者,天地之道也,万物之纲纪,变化之父母,生杀之本始,神明之府也。治病必求于本。”中医学理论起源于古代自然哲学,以阴阳为自然界和生命变化的根本。其后的医家对此亦多有发挥,如仲景的六经辨证、景岳的八纲辨证,均以阴阳学说为基础。
      罗氏认为,阴阳学说是中医理论的核心和纲领。它不仅具有哲学的含义,还有着更为丰富的科学内涵。具体体现在脏腑、经络、诊法、辨证和治法方药等各个方面,是指导中医临证思维的总纲,是辨证论治中的两分法。故诊病首先要分清阴阳,以定病位所在之脏腑,然后分辨表里、寒热、虚实,再根据阴阳失调的情况定出治则,通过药物配伍或针灸取穴补泻,以调摄阴阳,使之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因此,习中医者不可不知阴阳之理。
      第五卷586《内经》对生命起源和人体生理也有颇为精辟的认识。《灵枢》有“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的论述,准确而形象地描述了孕育的机理。而《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有关女子和男子从幼年至老年的生长、发育、衰老过程的论述,以及对肾气、天癸、冲任在发育与生殖方面作用的阐述,一直被视为中医生殖生理的经典理论。后世对肾和天癸的研究俱发源于此。
      肾为藏精之脏,“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天癸者,马玄台释为“阴精”;张景岳释为“元阴”、“元精”,并有“元阴者,即无形之水,以长以立,天癸是也,强弱系之,故亦曰元精”的论述。谓其量微、肉眼不可见,而作用重要,且与生殖有关。罗氏根据前人的理论,结合现代医学的观点,指出“天癸”应是与生殖有关的内分泌激素,并提出肾—天癸—冲任—子宫轴的概念,认为是女性性周期调节的核心。他曾著《论肾与生殖》、《肾气、天癸、冲任的探讨和与妇科的关系》等文阐述其观点。在妇科学术界影响颇大。
      《金匮要略》妇人病三篇,是现存最早的妇产科专篇。文字虽简略,但内容包括经、带、胎、产诸疾和妇人杂病,有证有方,并且注意对病证的鉴别,对后世妇产科的发展颇有指导意义。
      罗氏早年曾担任《金匮要略》课的教学,晚年也曾给广州、北京的研究生和全国妇科师资班讲授妇人病三篇,并整理《金匮要略妇人病三篇注释》一文。他对《金匮》条文的注释,一方面注意文字的推敲,勘正错简,不作强释;一方面参考历代注家的释义,并以临床为依据,汇入己见。仲景的著作较注重风寒、血瘀的病机,方药多偏于温热,而条文中症状甚简略,说理也甚扼要,故常需从方测证。如不加详析,用之不确,则有违仲景原旨。如妊娠病篇之胶艾汤证,证候为妊娠下血而兼腹中痛。方中用艾叶、阿胶,配川芎、当归、地黄、芍药、甘草,药性温热而行血,只适用于虚寒证之胎动不安。故罗氏在注释中指出:“惟川芎、当归虽有补血之功,但其性辛温,走窜动血,特别体属阴虚或兼有血热者不宜用,否则足以助长其出血。”进而提出可用寿胎丸合四君子汤加制首乌治之,以收补气固肾安胎之效。补充了此条的内容。又如妇人杂病篇之温经汤证,为老年崩漏而有瘀滞之证。罗氏认为温经汤的方义为温经散寒,祛瘀止血,可作为妇女虚寒崩漏而兼有瘀滞者,不限于老年崩漏为然。而对于老年崩漏,则应特别注意诊察有无症瘕为患,不可见血止血而忽略痼疾。此亦为经验之谈也。
      罗氏对《内经》、《金匮》的研究,为他的学术思想奠定了基础,而后世的各家医著,也对其学术思想有着深刻的影响。
      二、脾肾为本,气血为用在妇科理论方面,罗氏较推崇张景岳、陈自明的学术观点,注重脾肾和气血。肾藏精,主生殖,为先天之本;脾司运化,脾胃互为表里,主升降,为后天之本,气血生化之源。而女子之经、孕、产、乳皆以血为用,故妇科疾病,当以调理脾肾气血为主。
      陈自明《妇人良方大全》是现存较早的妇科专著。对妇科病的病因较注重风冷和劳伤,认为劳伤血气,或寒气客于胞内,损伤冲任之脉,是妇产科疾病的主要因素。治法常用调补气血和温经活血。其“加减四物汤”和“良方温经汤”等流传至今,仍常用于临床。罗氏认为,冲任损伤是导致妇产科疾病的主要病机。各种病因均可直接或间接影响冲任而致妇科疾患。调理冲任之法,重在调理肾、肝、脾和精、气、血,而调理气血的关键,在于使气血充盈,并流动畅顺,切忌郁滞。陈氏补血活血之法,正体现了补血而不腻滞,活血而不伤正之妙着。
      第五卷587张景岳是明代医学大家。虽不以妇科名闻于世,但其妇科专著《妇人规》是理论性较强,内容全面而系统的医籍。他重视阴阳之理,善用温补,着重肾与命门,注意维护元阴元阳。妇科方面注重冲任、脾肾与阴血。他在《妇人规》指出:“女人以血为主,血旺则经调而子嗣。身体之盛衰,无不肇端于此。故治妇人之病,当以经血为先。……盖其病之肇端,则或由思虑,或由郁怒,或以积劳,或以六淫饮食。多起于心、肺、肝、脾四脏,及其甚也,则四脏相移,必归脾肾。”故“调经之要,贵在补脾肾以资血之源,养肾气以安血之室”。罗氏深谙调经种子之道,认为肾主先天、脾主后天,二者共为精气血之本,故与生殖有关的虚证,多责诸脾肾。他提出妇科的主要病机是冲任损伤,而调理冲任就在于调理肾肝脾的观点。他曾撰《补肾法的探讨和对一些常见病的运用》、《调补肾阴肾阳对妇科病的作用》、《脾胃学说与妇科的关系》和《妇科为什么特别重视肾肝脾》等文以阐述其观点。
      罗氏特别欣赏景岳的两段名言:“善补阳者,必于阴中求阳,则阳得阴助而生化无穷;善补阴者,必于阳中求阴,则阴得阳升而泉源不竭”,“善治精者,能使精中生气;善治气者,能使气中生精,此自有可分不可分之妙用也。”他认为景岳所创的左归、右归、大补元煎、加减一阴煎等,为补剂之典范,甚为实用。究其原因,是景岳组方重视阴阳相配,以达到阴阳相长,精气互生的境界。如大补元煎以人参配熟地;右归饮以附、桂配熟地、山茱萸。惟有深悟阴阳学说的精义,才能灵活运用,彰显其效。罗氏根据阴阳相配的原则,创制了补肾健脾安胎以治疗胎漏、胎动不安和滑胎的“滋肾育胎丸”,补肾养血以治疗虚证月经病、不孕症之“促排卵汤”,指导拟定健脾补肾并重以治疗免疫应答低下之反复流产的“助孕3号方”,并进行了临床与实验研究。
      景岳虽善用温补,但亦强调辨证,随证随人,辨其虚实,理法方药,颇为精当,并非一味大补。罗氏认为,中医治病切忌固执一方一病。必须辨证施治,以证定方。他曾对“黄芩白术乃安胎圣药”之说加以评议,认为黄芩苦寒,只可用于有实热者,不宜滥用。证属虚寒者,误用苦寒固增其损;证属虚热者,亦当以养阴清热为主,如二至丸之类。用药如用兵,医者之功力,就在其中矣。
      罗氏善于博采众长,对清代以来持革新态度的医家较为欣赏。《傅青主女科》是清代较著名的妇科医著。病因病机方面较注重肾肝脾和气血的损伤,尤其强调房劳所伤与妇科病的关系,如崩漏、带下病、小产、产后血崩、不孕症等,均可因房事不节所致。罗氏认为,傅山能冲破当时封建礼教的藩篱,正面论述性事对身体的影响,具有进步的意义。曾撰《〈傅青主女科〉文理是“粗鄙”吗》对此加以评述。认为其文体新颖,语言较为通俗,方药多为新创,且方便实用,如定经汤、固本止崩汤、完带汤、生化汤等,罗氏不但常用于临床,并加以研究和发挥。
      罗氏对活血化瘀的治法亦颇有研究。认为妇科证候主要是虚实两类,虚证以肾虚、脾虚为多,实证以气滞、血瘀或痰湿为主,尤以血瘀最为常见。因于气滞、气虚、寒凝、热灼固可致瘀,妇人经期、产后余血未尽,离经之血蓄积胞中及少腹,也可成瘀血。瘀为有形之邪,足以阻碍气血之运行,可导致疼痛、出血、肿块或发热。他颇欣赏王清任在《医林改错》中所创制的几首逐瘀方药,如血府逐瘀汤、膈下逐瘀汤和少腹逐瘀汤等,认为王清任的气血观虽说理简略,但归纳了各种血瘀症状,并针对寒、热、虚、实等血瘀成因而组方,在血瘀的治法上独树一帜。罗氏善用活血化瘀之法治疗痛经、症瘕及瘀阻胞络(输卵管阻塞)之不孕症。创制了治疗痛经的“田七痛经胶囊”、治疗子宫肌瘤等症瘕积聚的“橘荔散结丸”、治疗子宫内膜异位症的“罗氏内异方”;指导拟定治疗免疫性不孕症的“助孕1号、2号丸”等。曾撰《活血化瘀法对妇产科疾病的作第五卷588用》等文加以论述。
      三、温热病证,养阴保津罗氏早年专于内科,因广东地处亚热带,长夏多湿,温热、湿热之证颇为常见。受其父影响,罗氏对温病也颇有钻研,推崇叶天士的《外感温热篇》和吴鞠通的《温病条辨》。认为热病传变迅速,最易伤阴,而阴津是人体正气的物质基础,以濡养脏腑肢节。因此,在温病的各个阶段,均应注重养阴保津,以防津亏液竭,耗损真阴而变生不测。他曾著《温病保津养阴的重要意义》,提出热病护阴三法。而湿邪则粘滞缠绵,耗伤正气,且易与寒、热之邪交结,留邪为患,或阻碍气血运行,以致气滞血瘀。
      1967年春季,广州地区发生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疫情严重,流行甚广。罗氏参与了流脑病区的医疗工作。他根据温病学的理论,分析其证候特点,认为该病属于瘟疫之热伏证,故具有迅发高热、头痛、项强、呕吐、倦怠,甚则神昏、斑疹隐隐,舌红,苔黄或腻等表现,乃采用清瘟败毒饮加减,取清热解毒,佐以护阴之法。治疗500多例,只有少数辅以静脉输液和西药,大多数采用中药口服而愈。疗效达996%,仅2例死亡。发挥了中医药治疗急性传染病的作用。
      妇科之热证,虽有虚有实,然热伤阴津则一,且妇人数脱于血,阴血更显不足。如产后发热之外感风热或中暑、产褥感染,带下病之湿毒或热毒证,包括急性或亚急性盆腔炎等均是常见的热病。暑热或热毒内燔,极易伤津耗液,故临证之时,亦须时时顾及阴分,不宜妄用苦寒攻伐或辛温耗散之品。他提出的热病护阴三法就是间接护阴、直接护阴和综合护阴。即在热病之初期阴津未伤,宜间接护阴。此时以祛邪为主,通过清热解表或清热解毒,有下血者凉血止血,清热之中寓护阴之意。若病情进一步发展,阴津已伤,则应直接护阴,使用甘凉、甘寒、甘润或甘咸之品,濡养阴津。如生脉散甘凉以润养上焦;增液汤甘寒以濡养中焦;三甲复脉汤、大小定风珠等甘咸以滋养下焦,均属直接填补滋养津血阴精。热病后期阴分已伤而邪热未去,则须综合护阴,即清热与养阴并重。灵活掌握热病治疗中祛邪与扶正两个侧面,注意保存阴津。
      现代研究表明,养阴保津治法的主要作用包括三个方面:补充水和电解质,纠正内环境的失衡;调整机体调节功能的紊乱状态;促进萎缩器官的恢复。因此,养阴保津在临床上有积极意义。
      四、博学笃行,业精于专罗氏治学严谨,主张博学笃行,业精于专。他认为医学的发展不是孤立的,中医理论发源于中国古代哲学,并受到天文、地理、生物、物理、化学等多学科的影响,形成了中医的整体观、天人相应观和五运六气学说。故业医者应有广博的知识,才能在学术上有所发展。他崇尚张景岳之博学多才,认为景岳在著述中理论纵横,头头是道,主要归功于其多方面的学识。罗氏从青年时期就注意充实各方面的知识。在学期间,熟读中医经典著作及本草方歌,还与同学组成医学研究会,创办《克明医刊》,共同研习中医问题。当时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还开设了西医基础课,使他掌握了解剖学、生理学、诊断学和药理学等现代医学知识。对张锡纯、陆渊雷等中第五卷589西汇通派医家的著述亦有所研习。认为中医与西医虽理论体系不同,但治病救人的目标是一致的,若相互取长补短,则相得益彰,二者不应互相排斥。他完成了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的学业后,继续深造并毕业于广州大学法律系。对哲学、法律、文史、天文、地理等均有涉猎,并爱好诗词、书法,为其学术上的发展打下了广博而深厚的基础。
      中医学理论源远流长,《内经》以降,各家学说迭起,各持己见,各有所长,使中医学在学术争鸣中不断发展,并形成了一些有影响的学术流派,具有地域或时代的特色。罗氏认为,各家学说的学术观点虽不免偏颇,但多有其独到之处,应勤求古训,博采众长,为我所用。他主张学无偏执,行有定见。广泛涉猎各家各派的医著,并不拘执呈派或一家之言,通过分析比较,融会贯通,法古创新。临证之际,既取法于古人,又因人、因证、因时、因地而变通,不以一方一法为限,遣方用药,皆有定见。他颇欣赏孔子的名言:“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并以博学笃行作为座右铭。认为“博学之后,应该经过不断的思考、研究,以明辨是非,最终立足于实践。但实践应该有理论作指导,避免盲目实践而走弯路。医学的进程,应该本着‘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以至于无穷’螺旋式上升的规律,才会有较高的成就”。
      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熟读王叔和,不如临证多”。中医离开了实践就难以发展。只有不断从临床实践中积累经验,归纳和总结诊疗规律,才能在理论上发展和创新。罗氏从医60年,曾长期从事教学和行政工作,但他从未中断其临证实践。他早年主要从事内科,抗日战争初期在广东中医院处理大量内科和外科急症,其后曾讲授《金匮要略》,继而从事妇、儿科,最后30年乃专于妇科。这也是他在学术上由博返约的过程。专于妇科之后,他根据妇人多虚、多瘀的特点,首先着眼于肾、脾,研究调补脾肾法在妇产科的应用及其机理,并提出中医生殖轴的概念,对肾、天癸、冲任的本质进行理论探讨。其后,又对妇科血瘀证与活血化瘀法进行研究。他主张引入现代科学的研究手段,采取物理、化学等方法,扩充中医四诊的内容,既了解整体的宏观变化,又洞察局部的微观表现,将中西医的诊法各取所长,使中医的学术继续向前发展。在他的倡导下,妇科建立了实验室,派出人员在国内外学习新的研究方法,开展了多项省、部级课题的研究并取得水平较高的成果。现在,广州中医药大学妇科已成为省级重点专科,是学校重点建设的学科之一。
      五、因材施教,医教相长罗氏不仅是一位中医临床学家,还是一位中医教育家。他从30年代开始从事中医教学,曾担任《金匮要略》、内科杂病、儿科、妇科、医学史、中医基础理论等课程的教学工作。他的学生包括大学本科班、中医进修班、专科师资培训班、助教班、西医学习中医班、业余中医班以及硕士、博士研究生等。他对中医教育事业倾注了毕生心血,对中医临床学科的课堂与实践教学有丰富的经验,并提出因材施教,广开思路,理论结合临床的教学方法,是现代中医教育的一代宗师。
      古代中医教育主要有两种方式:一是师徒相授。习医者常从背诵药诀方书入门,继而研读医经,并随师侍诊,抄录医案,再从中悟出医理。这种教学方式着重于实践,理论则以自学为主。由于门派、地域所限,其知识往往较为局限,而理论亦常常有所偏颇。另一种方式是以儒通医或由道、佛而通医。文人学医有着较好的古文学根基,往往从中医经典入手,饱览前人医第五卷590著,再验诸临床,进而提出己见,立一家之言。纵观历史上之医学大家,以儒通医者甚众,如张仲景、朱丹溪、张景岳等。其特点是知识较广博,基础较深厚,因而建树良多。而佛教或道教的僧人、道士习医者亦不少,对后世影响较大者,如《竹林寺女科》和《肘后方》。
      现代中医教育可追溯到辛亥革命后的20年代。1924年,广东中医药专门学校在广州创立。该校是五年全日制的中医高等学府,由粤港两地中药商行筹款开办。设有中医基础和临床各科、中药方剂、西医和西药基础、外语等30门课程。并附设一家有门诊和住院的中医院。
      教师为当地的中西医知名人士,制定了教学大纲,编写了各科教材。罗氏是该校第七届毕业生,毕业后留任附属的广东中医院,随后任教于母校。1949年就任该校校长,时年35岁。
      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罗氏总结了中医教育的一些规律。他认为中医首先来源于临床,理法方药均应用于临床,故能够扎根于民众之中,而中医独特的理论体系,其哲学和科学的内涵,则是中医学在2000多年的历史过程中持续发展的基础。因此,现代中医教育不可偏废理论与临床。他提出中医教学的几条原则:(1)中医、中药各个学科都要以中医基础理论为纲,由中医基础理论派生出各学科的理论,并指导本学科的临床实践;(2)中医基础和临床课的教师都不应脱离临床,以医促教,理论联系实际;(3)对学生要因材施教,启发思路,培养临床与研究的技能。
      在中国近代史上,由于西医、西药的传入和西医的迅速发展,中医曾一度受到压制,而中医理论受到的冲击更大,“中医不科学”、“废医存药”的论调使中医理论面临存亡的危机。建国以后,政府的支持和正确的政策导向使中医药得到较好的发展时机,1956年始,京、沪、穗、宁开办了国内首批中医学院,中医教育走上正轨。但在“文化大革命”期间,重实践轻理论的实用主义倾向也严重影响了中医理论的研究和发展。有感于此,罗氏在70年代撰写了《如何把临床课教学工作做好》一文,他提出中医理论的重要性,认为中医基础理论是各科理法方药的指导纲领。如不掌握中医理论,则辨证不明,论证不确,若以方套病,对号入座,就丢掉了祖国医学的精华。但理论又要指导临床,在实践中验证理论是否正确,并使之提升到新的高度、取得新的突破。
      罗氏在《漫谈中医的“学”与“教”》一文论述中医的教学与学习。认为学中医要循序渐进,善于自学,独立思考,勤学多练。教师应因材施教,根据学生的水平和基础,讲课的深度、广度、重点均应有所区别,并注意结合临床实际,以强化记忆。他对教学极端认真负责,同一门课,对不同的班种就有不同的要求,备课、讲课均顾及学生的特点。如本科班学生因未有临床经验,在讲临床课时就要把诊断与鉴别、辨证与治法详作讲解,而进修班、西医学习中医班学员则有一定的临床基础,诊断与鉴别可以简略一些,重点是中医辨证论治的特点,并注意介绍临证中的经验教训;对于层次较高的学生,还应该介绍学科领域的最新进展、悬而未决或有争议的问题,以启发其思路。在实践教学中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使之学以致用。他在70高龄时还主办了全国中医妇科师资班并亲自主讲,同时也邀请国内十几位著名妇科专家前来讲学,融会各家精华,取得良好的效果。
      他认为教学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在备课时大量查阅资料,并通过总结归纳临床经验,温故而知新,在学术理论上加深认识。而在教学过程中对学术上一些疑难问题的思考,也启发和促进了理论和临床研究,达到“教学相长”的境界。
      第五卷591临证特色
      一、妇科诊法首重望诊中医之四诊以望诊为首。《难经》有“望而知之谓之神,闻而知之谓之圣,问而知之谓之工,切而知之谓之巧”之说。罗氏认为望诊在妇科至为重要,包括了对神、色、形态的观察和对经、带、恶露的辨析,是第一手的客观资料。根据中医的整体观念,“有诸内必形诸外”,故能视外而知内。有经验的医家,通过望诊可以大致了解病情。
      望诊首先望神,主要观察病人的神志、眼神和精神状态。对危急重症的诊断有较大的意义。如神志淡漠,反应迟钝者,常为大量失血之征,可见于崩漏、堕胎(不全流产)或宫外孕破裂等,救治不及则可迅速陷入厥脱之危象。如双目无神,眼眶下陷,神志淡漠,肌肤甲错,则为气阴两亏之征,妊娠剧吐或产后发热、盆腔炎热入营血之重症皆可有此表现。若非危重症而见表情淡漠,不欲言语者,多属阳虚,可见于绝经前后或月经前后诸症。
      望面色是望诊中较主要的部分。面部的色泽反映了脏腑气血的盛衰。面色苍白是白而带青之色,主气血虚,常兼肝血不足或有肝风;面色白而虚浮者,主肺气虚或气虚血脱;面色萎黄主脾虚、血虚;晦黄为黄而晦暗,主脾肾两虚,尤以肾虚为主;面色红赤则为实热之象;颧红主虚热,尤以午后为甚;面色晦暗或黯斑主肾虚或脾肾两虚。罗氏认为面颊、眼眶或额部晦暗和黯斑常见于妇科肾虚证。晦暗是黑褐而无华之色,属肾之本色。肾主生殖,面色晦暗者多有生殖功能低下之痼疾。他对晦暗或黯斑的辨析甚详,认为眼眶黯黑主肾虚,面颊黯斑主脾肾虚,下眼睑浮而晦暗则以脾虚为主。晦暗或黯斑的程度与病情相关,证候重则晦暗或黯斑加深,病情好转则晦暗与黯斑渐消。这种征象多见于崩漏、闭经、不孕、滑胎等病程长而缠绵难愈的患者。
      此外,环口黯黑则为肾虚冲任亏损。因任脉与督脉交会于唇口,肾之精气不足,则唇口不荣,而难于生育。但唇色暗又主寒凝、血瘀和心阳不振,应结合全身脉证予以鉴别。同时,面部黯斑还需与长期日晒形成的晒斑和使用化妆品不当造成的皮肤损害相鉴别。
      望舌为望诊中最重要的内容。“舌为心之苗窍”,脏腑以经络连于舌本,故脏腑的寒热虚实亦可通过舌象反映出来。曹炳章《辨舌指南》云:“辨舌质可辨脏腑之虚实,视舌苔可察六淫之浅深。”罗氏很重视舌诊,并归纳了妇科舌诊的规律。如舌体瘦小者,是温病伤阴之象,而妇科久病血虚也可见舌体瘦,瘦薄而偏红为阴虚内热,瘦薄而偏淡为气血两虚;舌淡而胖主脾虚、气虚,胖而湿润如水泡猪肝样则主脾虚湿盛;舌红主热,舌尖红为心火盛,舌边红为肝胆热,舌绛红而干为热盛伤阴;舌暗红为血瘀,甚可有瘀点、瘀斑;而舌淡黯不荣润者,则主肾虚,为肾气不足,精血不能上荣之故,其特征是黯滞而淡,无润泽之色,与血瘀之紫暗不同。苔白主寒,苔黄主热,苔腻主湿,苔黑而干主热炽伤阴,灰黑而湿润为寒水上泛,剥苔或无苔则主伤阴,也为胃气虚衰之象。
      望形态在妇科有特殊的意义。罗氏认为妇科病常与体质禀赋有关,大抵形体消瘦者,阳有第五卷592余而阴不足,不受温燥;形体肥胖者,有余于形而不足于气,脾气虚则易生痰湿,且不任寒凉。
      女子年逾18岁仍矮小、瘦削,乳房不丰者,为先天肾气不足,可见于闭经或月经不调。毛发之荣枯,关乎肾精与气血,毛发枯槁、脱落,主肾虚,女子体毛浓密,有如须眉之象,为冲任当泄不泄,常因痰湿壅滞胞脉,可致闭经、不孕。
      望经带是妇科特有的内容。观察月经、带下、恶露的量、色、质,以辨寒热虚实。如经色鲜红而质粘,为虚热,深红而质稠,为实热;经色淡红而质稀,属气血虚,暗红而质稠,或有血块,为血瘀,若淡黯而质稀如水,则属肾虚。带下以量少津津常润为善。如量多清稀如水,为脾肾阳虚,量多色白而粘,为脾虚湿盛;带下色黄或赤白相间,多为湿热,粘腐如豆渣或青黄如泡沫,为湿浊下注;带下如脓样或五色杂见,为湿毒或热毒,常因肿瘤继发感染所致;带下色赤而量少,可因瘀热,淡黯而稀,则属肾虚。
      望诊为四诊之一,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现在可通过超声波、X线透视、造影、CT、MR等手段诊察体内的病变,是中医望诊的进一步发展。但医生对病人的整体形态与神态进行观察,并诊视局部与分泌物的情况,仍是临证的第一要务。结合问诊、闻诊与切诊,参考其他辅助检查,均有助于对病人作出正确的诊断。
      二、妇科用药特点名医的经验精华,主要在于辨证的准确与治法方药之精妙。在处方的配伍和药物的剂量上颇能体现医家的功力。罗氏对妇科的治法用药规律有精辟的论述,撰有《月经周期的调节机理和调经用药的原则》、《妇科处方用药琐谈》等文,也曾评论一些方药的使用宜忌,著《保产无忧散和生化汤新解》、《论逍遥散、定经汤的沿革及其异同》、《当归对妇科病的宜忌》和《论柴胡的运用》等阐述其观点。
      (一)调经用药原则月经周期中阴阳气血的变化有一定的规律性。肾主封藏,肝主疏泄,在脏腑、天癸、冲任的调节下,子宫具有定期藏泄的功能,因而形成有规律的月经。在月经期,血海蓄极而溢,故阴血偏盛;经后血海已泄,阴血偏虚;经过半月左右的调整补充,阴血渐复,阴极则阳生,此阴阳转化之机,正是孕育之“真机”、“的候”。其后阳气渐长,阳极而阴生,阴血盛,血海满,如已受孕则聚血以养胎,若未受胎则血海溢而行经。根据月经周期的阴阳消长转化的节律,罗氏提出分期调治的原则:经后阴血偏虚,宜滋肾养血,以充养冲任,使用左归饮加减;待阴血渐复,则在滋阴之中稍佐温阳益气之品,以促进阴阳的转化,可用右归饮加减;排卵后阳气渐长,宜阴阳双补,使阴阳气血俱旺,可选用归肾丸平补阴阳;经前阳气偏盛,肝气易于郁结,血海满盈,阴血易于瘀滞,则当行气疏肝,活血调经,采用逍遥散、定经汤加减。这是按月经周期调理阴阳气血的一般规律。还要根据病人的证候,因人、因病、因时制宜,才能取得最佳疗效。
      (二)处方用药原则罗氏认为,大凡治病,既要强调治法的精专,又须讲究药物配伍之阴阳相济,君臣佐使,性味归经。通过方药的选用和药量的轻重体现这种原则。
      第五卷593由于阴阳气血具有相互依存的关系,在遣方用药时应该阴阳相济,气血兼顾。对于虚证,应循景岳所谓“阴中求阳,阳中求阴”之法,温阳者,不可一味用温药,以免耗竭其阴,孤阳无根,应当在滋阴的基础上温补阳气,如金匮肾气丸、右归丸皆是典型的例子。滋阴养血者,若单用阴柔之品,则缺乏活泼流动之生机,故当兼用阳药以推动其生发之气。如当归补血汤倍黄芪以补气,配当归以养血,就是“有形之血不能速生,无形之气务须急固”之理。对于实证,活血常佐以行气,是“气行则血行,气滞则血滞”故也。清热常兼养阴,是因热灼则阴伤,应予以维护。
      在选用药物时,要区别药性的温凉润燥。如补血药中,有温燥之当归、川芎,其特点是走而不守,血虚而兼寒滞者可用之,阴虚而有内热,迫血妄行者则不宜用;性凉或微温,阴柔之地黄、黄精、首乌等补血药则有守而不走的特点,阴虚血燥者宜用,血虚而兼寒湿或痰湿壅滞者则不宜。一般来说,崩漏、月经过多或经期延长者,应选守而不走的药物,而闭经、月经过少者则应选用走而不守之品。活血药中桃仁、红花、三棱、莪术破血通经;而益母草、三七、蒲黄则祛瘀止血。行气药中有温性的陈皮、青皮、木香等,也有凉性的川楝子、郁金、枳壳等,应根据证候的寒热而选用。清热药中,虽药性同属寒凉,亦有苦寒燥湿与甘寒生津之别。黄芩、黄连、黄柏苦寒,有清热燥湿之功,但用之不当,也可化燥伤阴;石膏、天花粉、芦根甘寒,能清热泻火而生津,暑热用之,有清热护阴之效,但湿热证则不宜。
      中药既有性味的分别,又有归经之异同。根据病位所在,可选择归经于该脏腑的药物。如胎漏下血属肾虚不固者,应使用入肾经的菟丝子、杜仲、桑寄生等补益肾气、固涩止血。而月经过多属脾虚不摄者,则宜选用入脾经的党参、黄芪、白术等健脾益气、固摄止血。
      药物的用量轻重也直接影响其效果。如柴胡重用(12~15克)可解表退热,宜配黄芩等,大、小柴胡汤是也;中等量(6~9克)可疏肝解郁,常配白芍,逍遥散、柴胡疏肝散是也;轻用(2~5克)则升举阳气,配伍人参、白术,补中益气汤、完带汤均属此列。防风重用可发汗解表,如防风通圣散、荆防败毒散;轻用则固表止汗,如玉屏风散。白芷轻用则上行而治头风眩痛,重用却下行而祛风止带。此类例子,不胜枚举,正是中药配伍精妙之处。
      三、崩漏须调理脾肾,养阴固气崩漏,乃经血非时暴下不止或淋漓不尽,是妇科较常见的血证。对崩漏的认识始于《内经》,后世的论述及方药甚多,其中不乏精华,但亦有含混之处。罗氏积其数十年之临床经验,对崩漏的辨析颇详,并根据岭南地区体质与证候的特点提出其治法方药,体现了他的临证特点与学术风格。
      对崩漏的记载,最早见于《素问·阴阳别论》中“阴虚阳搏谓之崩”的论述。只言其病机,未言其证治。后世有将各种妇科下血症统称为崩漏者,在诊治上含混不清。罗氏认为,治病之前,当以辨病、辨证为先。崩漏的辨析,应首先认定为月经病。《景岳全书·妇人规》云:“崩漏不止,经乱之甚者也。盖乱则或前或后,漏则不时妄行。”必须排除了妊娠、症瘕、外伤等引起的阴道下血,才能作出正确的诊断和有效的治疗。他在《崩漏的证治》以及《崩漏须调理脾肾气血》等文均列举了胎漏、异位妊娠、症瘕等容易被误诊为崩漏的例子。
      关于崩漏的病机,罗氏认为,阴虚阳搏,阴虚是本。阴不维阳则阳亢,虚是本,亢是标,这是阴阳二气失去平衡之机理。由于阴损及阳,或体虚、久病而导致肾阳虚,肾火不足以温煦脾阳,第五卷594脾不统血是崩漏的另一病机。他提出肾阴虚、脾气虚是致病之本,血热、血瘀为诱发的因素。
      崩漏的病程往往较长,血热或血瘀只是其中某一阶段的证候,阴虚或气虚、阳虚才是起主导作用的因素。他主张对崩漏的止血以固气为先,兼顾血热或血瘀。因下血量多,则热随血去,气随血泄,即使有热,也是虚火居多,且一般都有不同程度的气虚表现,故止血必先固气。止血之后,重在固肾以治本,并需调整月经周期,则以调补脾肾,益气养血为主。
      明代方约之对崩漏的治疗提出“塞流、澄源、复旧”的三步治法。暴崩久漏之际,塞流止血是关键。罗氏自创“二稔汤”、“滋阴固气汤”以固崩止漏。“二稔汤”以广东草药岗稔、地稔根止血固崩,党参、白术、炙甘草健脾益气以固摄,熟地、桑寄生、首乌养肝肾益精血,续断固肾止血,棕炭、赤石脂收敛止血。全方固摄止血之力较强,并兼顾气血和肾肝脾三脏。“滋阴固气汤”则以菟丝子、山萸肉滋养肝肾,党参、黄芪、白术、炙甘草健脾补气,阿胶、鹿角霜固涩止血,首乌、白芍养血和肝,续断固肾。既滋阴,又补气,亦兼顾了肾肝脾三脏,具有较好的止血效果。适用于崩漏之势稍缓者。如夹热者,加旱莲草、黑栀子、炒黄芩;夹瘀者,加益母草、蒲黄炭;阴阳两虚而暴崩不止者,加炮姜炭、棕炭、赤石脂。还可艾灸隐白、大敦和三阴交以温经止血。罗氏提出滋阴与固气为主的治法,与岭南地区的体质特点有关。根据人群体质调查,华南以阴虚体质和痰湿体质多见,而西北则以阳虚体质或阴阳两虚体质多见。因而西北、华北地区寒证较多,华南则阴虚、气虚、湿热证较多。在治法上也体现了这一特点。在选择药物时,由于阴虚相火易动,不宜用芎、归之类辛燥走窜之品,以免动血,反增加其出血量。应选首乌、桑寄生等守而不走的药物,以滋养并止血。而补气之药,亦以平为期,使血海宁静,不宜过于升散。他善用人参以固本止血,认为人参能随阳药入阳分,随阴药入阴分,固气以摄血。尤以野生人参和东北红参为佳,可救危固脱。如非危重症,则可重用党参以代之。而气阴两虚者,则可用西洋参,或配太子参、淮山药之类以益气养阴。
      在止血药中,有凉血止血者,如丹皮、焦栀子、藕节;有温经止血者,如艾叶、炮姜、鹿角霜;有养血止血者,如阿胶、岗稔、地稔;养阴止血,如旱莲草、龟板胶、女贞子;亦有祛瘀止血者,如益母草、蒲黄、田七、大黄炭;固涩止血,如赤石脂、乌梅、五倍子。均可根据证候的寒、热、虚、实而选用。惟炭类止血药过用可致血脉凝涩而留瘀,故不宜过多、过久使用。
      崩漏之下血缓解后,应根据其证候以澄源、复旧。澄源重在辨证论治,复旧旨在调补脾肾。
      因脾主统摄,肾主闭藏,冲任之本在肾。脾肾功能失常,冲任不固,血脉失于统摄和闭藏,则经血妄行而成崩漏。故复旧固本之法,是在去除血热、血瘀等标证后,着重补肾健脾,调理阴阳,促使月经周期恢复正常。罗氏自创“补肾调经汤”用于此期的治疗。方中以菟丝子、桑寄生、续断平补肾之阴阳,辅以补气养血之品,兼顾脾肾气血以调经。
      纵横比较南北古今论治崩漏的文献,北方多因阳气不足,而以寒证为主,自仲景之温经汤至傅青主之固本止崩汤,均善用温药;而南方则常因气阴不足,故多热证,岭南医家往往忌用辛燥动血的芎、归之类,而善用滋阴固气之品。这是地域与体质的差异所致。古代医家对崩漏主要着眼于止血,对复旧调经的论述较少;而现代医家则注意了病证的鉴别,并强调要补脾肾调经以固本。这是历史的进步。
      第五卷595四、安胎宜补肾固冲,以“静”制“动”胎漏、胎动不安、滑胎是较常见的妊娠病。胎漏、胎动不安即先兆流产。病情进一步发展,可发生堕胎、小产,即自然流产。连续发生三次以上者,则属滑胎,即习惯性流产。流产的原因很多,与夫妇双方均有关系。《景岳全书·妇人规》已指出“父气薄弱”可致胎漏。由于禀赋不足,胎元不健,或母体冲任不固,胎失所载,胎失所养,皆可致流产。自然流产对患者的身心伤害颇大,而身体的损伤和心理的负担又影响着下次妊娠。国外的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自然流产的次数愈多,再次妊娠时流产的机率愈高。
      罗氏从60年代开始研究自然流产的防治。根据大量的临床观察,他认为胎漏、胎动不安、滑胎均以肾虚冲任不固为主要病机,其次则与脾虚失摄,气血不足有关。胎元之形成,在于肾精之充盛,受孕之后,则有赖母体肾气之封藏、气血之充养、冲任之维系,故有“肾以载胎”和“任主胞胎”之说。肾虚的原因,常与孕后房事不节有直接关系,亦有素体禀赋虚弱者,胎孕频多而伤肾者,或跌仆闪挫而伤经络者,使肾失闭藏,则冲任不固。若劳力过度,饮食不调,或忧思不解,也可致脾虚气血虚弱,气虚失摄,胎元失养。
      针对流产的主要病机和临床上最常见的证候,罗氏提出补肾固冲,健脾养血的安胎原则。
      他善用寿胎丸合四君子汤加减,认为菟丝子补而不燥,滋而不腻,平补肾阴阳,壮先天之本,为安胎之首选。党参补气健脾,益后天之本以养胎。二者皆可重用。桑寄生、续断、阿胶补肾养血安胎,白术、茯苓、甘草健脾和中,茯苓还有宁神作用。若阳虚内寒,加巴戟、杜仲、补骨脂之类;阴虚内热,加二至丸、黄芩;兼有实热而见舌苔黄者,加黄芩、竹茹、芦根;脾虚腰腹下坠,加黄芪,少量升麻以升举阳气;大便干结,加地黄、肉苁蓉、火麻仁以润燥,配枳实以行气通便。他创制了以补肾为主,辅以健脾养血的“滋肾育胎丸”,以及脾肾并重的“助孕3号丸”。对于滑胎患者,他强调在再次妊娠前详细检查流产原因,并调补脾肾3~6个月,孕后即予安胎,直至妊娠12周以上,或超过以往流产的孕周。这种防治结合的方法符合中医学“预培其本”和“治未病”的原则,在临床上也证实有良好的疗效,治愈了许多反复流产的妇女。通过实验研究,提示滋肾育胎丸有促进卵巢内分泌激素的分泌,改善卵巢、子宫血液供应的作用。而助孕3号丸则有提高免疫应答和封闭效应,改善卵巢内分泌等作用。
      安胎用药,尤须慎重。胎漏、胎动不安均以阴道下血为主症,在出血期间,辛温动血,活血破血,走而不守的药物,当慎之、避之;生薏仁、鲜葛根、绿豆等碍胎之品亦不宜用,其他妊娠禁忌药更应注意。还须避免一切有毒或放射性物质,以免影响胚胎的正常生长。
      罗氏指出:安胎之要,着重一个“静”字。药性和饮食宜静不宜燥,即以平和为善,避免辛燥或寒凉,以及一切有刺激性的药物和食物;身体宜静不宜动,适当卧床休息,避免劳累或跌仆;情绪宜静不宜躁,应尽量解除心理负担,疏导不良情绪,建立治疗的信心。以静制动,是安胎治疗中的重要一环。同时,亦符合中国古代“胎教”的原则。《叶氏女科证治》云:“胎前静养乃第一妙法。不较是非,则气不动矣;不争得失,则神不劳矣;心无嫉妒,则血自充矣;情无淫荡,则精自足矣。安闲宁静,即是胎教。”从社会、心理和生理的角度进行调摄,给予积极的引导,避免不良的影响,有助于胎儿健康成长,以达到优生优育的境界。
      第五卷596五、不孕症应综合诊治孕育关乎夫妇双方。《女科正宗》谓:“男精壮而女经调,有子之道也。”因此,不孕症也有夫妇两方面的因素。对于不孕症的诊治,罗氏有着丰富的临床经验,曾为众多求子心切的夫妇解除了烦恼,给不少家庭带来欢乐。他曾撰著《不孕育症须夫妇双方进行诊治》和《不孕、不育症的辨证施治》,强调要辨病与辨证结合,夫妇双方作系统检查,以明确不孕的原因,再辨证分虚实,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
      (一)女方的诊治《景岳全书·妇人规》云:“女人以血为主,血旺则经调而子嗣。”故女子不孕,首重调经。若月经正常且有排卵者,则察其带下,以观有无生殖道炎症,并检查输卵管是否通畅。还要注意子宫的形态、盆腔的病变、免疫因素和精神因素等。
      罗氏认为,不孕有虚有实,亦有虚中夹实者,必须随证随人,细为辨析。而不孕的辨证又有其特殊性,许多患者症状并不明显,医者惟有根据经、带、舌、脉等外象,结合其情志、起居的特点,参考一些辅助检查,如基础体温、盆腔检查和B超、输卵管通水或造影、抗精子抗体等,进行综合分析,以辨寒热虚实。
      1肾虚: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调摄不当,如房劳不节、堕胎或人流过于频密等,均可损伤肾气、冲任,以致不孕。
      肾阳虚者,可表现为月经不调,如后期、稀发或闭经、崩漏,经色淡而质稀,辅助检查可见子宫发育不良、无排卵或黄体不健。此外,可有带下清稀,性欲淡漠,腰膝酸软,小腹冷痛,夜尿频多,面部黯斑或眼眶黯黑,舌淡黯,脉沉细。宜温肾暖宫。可用右归丸,也可用罗氏促排卵汤。
      他针对无排卵或子宫发育不良者常有肾阳虚或阴阳两虚证候的特点,拟定了阴阳、脾肾并补的促排卵汤。方中以菟丝子、巴戟天平补阴阳,熟地滋肾,熟附子、仙灵脾温肾壮阳,党参、炙甘草健脾益气,当归、杞子养血调经。经临床观察,该方有促排卵和改善黄体功能的作用,而动物实验也提示有改善卵巢、子宫的分泌功能,增加血液供应等作用。
      肾阴虚者,可见月经量少、后期,或漏下,经色鲜红而质稠,可有黄体不健、子宫发育不良、抗精子抗体阳性等指征。并常表现为带下少,阴道干涩,烦躁失眠,口干口苦,腰膝酸软,形体消瘦,眼眶黯黑,舌红少苔或剥苔,脉细数。宜滋肾养阴,养血调经。可用左归饮加减。
      2痰湿内阻:由于脾虚或脾肾两虚,水聚成痰,阻滞冲任,乃至不孕。属虚实夹杂之证。
      患者多为形体肥胖,面色苍白或萎黄,疲乏多汗,劳则气短,痰多胸闷,口淡纳差,带下增多,月经后期,或稀发、闭经,辅助检查可有多囊性卵巢的征象。舌淡胖,苔腻,脉沉细缓。宜燥湿化痰,健脾理气,佐以活血。可用苍附导痰丸合佛手散加减,并按其月经周期,适时加入温肾或活血之品,以促排卵助孕。
      3气滞血瘀:由于情志不畅,气机郁结,或经期、孕产(包括堕胎、人流)失于调摄,瘀阻胞宫、胞络,冲任不通,以致不孕。
      此类患者以继发性不孕居多。多有痛经,或经前小腹胀痛、肛门下坠,月经过多,经色暗,有血块,带下增多,辅助检查可发现慢性盆腔炎,或子宫内膜异位症,输卵管阻塞,子宫肌瘤等第五卷597器质性病变。舌暗红或有瘀点、瘀斑,脉弦。宜行气活血。偏寒者,温经活血化瘀,用少腹逐瘀汤加减;偏热者,凉血活血,用血府逐瘀汤或丹栀逍遥散合金铃子散加减;输卵管阻塞者,加活血通络的路路通、王不留行、皂角刺等;子宫肌瘤或盆腔包块者,加行气散结、活血软坚之品,如橘核、荔枝核、莪术、龟板、土鳖虫等。
      4肝气郁结:忧思过度,情绪紧张,肝失疏泄,气机郁结,气血运行不畅,则不能摄精成孕。
      患者可有月经先后无定期,经行不畅,乳房、少腹胀痛,烦躁或抑郁,舌稍暗红,脉弦。宜舒肝解郁,行气养血。用开郁种玉汤或逍遥散加减。这些患者常无器质性病变,而以心理因素为主,故除了药物调理,还应辅以情志疏导,以解除精神负担,并使之了解受孕的机理,掌握受孕的时机,则易于收效。
      (二)男方的诊治男方的因素,主要在于“精壮”,即有正常的房事和健康的精子。影响男子生育的原因,或房事障碍,或精液异常,亦有虚实两类。如生殖器发育不良,或已丧失生精能力者,则非药力所及,难以取效,应向病者说明。
      1肾虚:素体虚弱,劳倦或房劳过度,久病伤肾,以致肾精不足,或命门火衰,精气清冷。
      肾阳虚者,可见性欲淡漠,或阳痿、滑泄,或精子数目少、活率低,可伴有神疲,腰痛,夜尿,便溏,舌淡,脉沉尺弱。宜温肾壮阳。罗氏曾拟“温肾益精丸”,以炮天雄、肉桂芯温补命门,菟丝子、熟地滋肾补肾,白术健脾益气,鹿角霜温肾养血。亦可用景岳之生精赞育丹加减。
      肾阴虚者,相火偏亢,可见性欲亢进,遗精早泄,或房事不能射精,或精子数目少,异形率高,液化时间延长。可有口干咽燥,烦热少寐,腰酸乏力,舌红少苔或无苔,脉弦细或数。宜滋肾养阴,填精益气。用左归丸合二至丸加减,或一阴煎加味。精液液化时间延长,多属热灼阴精,应着重养阴清热,佐以酸甘化阴之品,如生地、知母、五味子、丹参之类。不射精者,多因相火旺而兼有肝气郁结,要注意疏肝通络,加柴胡、郁金、路路通、香附,或加麝香以通窍活络,并辅以心理疏导。
      2湿热蕴结:饮食不节,烟酒过度或偏嗜甘肥厚味,起居失常,受湿热所侵,则湿热下注于膀胱,清浊不分,淋浊之病乃生。
      多见于泌尿、生殖道感染,尤其是慢性前列腺炎。炎症分泌物可影响精液质量而导致不育。其症状可不明显,或有尿频、尿涩痛,尿黄、浊,阴囊胀坠,舌红或暗红,苔黄腻,脉弦滑。宜清利湿热。可用八正散加减。如迁延日久,或治疗不当,气阴已伤,舌边红绛而苔少,脉弦细,则应在清利之中,佐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罗氏曾拟“二参汤”,以苦参、川萆、滑石、甘草清利湿热,太子参、淮山药、茯苓健脾益气,生地养阴清热,桃仁活血化瘀,使邪去而不致苦寒伤阴;如面色晦暗或虚浮,舌黯而淡胖,苔白腻者,为湿浊内困,脾阳不振,气分已伤,更不宜苦寒峻利,以免损伤正气,宜健脾益气渗湿,可用四君子汤加泽泻、川萆、淮山药、车前子之类;如脾肾两虚,酌加巴戟、菟丝子、肉苁蓉之类平补阴阳,补而不燥的补肾药,以固其本。对这些患者,要细察面色、舌脉,辨证准确。若不辨证候,但见炎症便大肆清利,过用苦寒渗利之剂,往往湿未去而气阴已伤;若因其不育则妄行峻补,不审邪气之有无,过于温燥壮阳,也可致相火内动,邪热内困,灼伤阴精。罗氏强调临证之时既要辨病,更要辨证,标本兼顾,祛邪而不伤正,固本而不留邪。
      第五卷598罗氏认为,不孕症并无定方,重在辨证论治。正如《景岳全书·妇人规》所说:“种子之方,本无定轨,因人而药,各有所宜。故寒者宜温,热者宜凉,滑者宜涩,虚者宜补,去其所偏,则阴阳和而生化著矣。”绝经前后诸症与精神因素关系密切。性格内向,精神脆弱,或受到精神创伤、严重生活挫折者,往往易于出现症状。故除了药物治疗,情志的疏导也是重要的一环。应使其解除顾虑,心情舒畅,精神有所寄托,并适当参与体育活动和社会活动。从心理、药物和饮食三个方面进行调理,平衡阴阳,调摄脏腑,则有事半功倍之效。
      六、盆腔炎宜祛邪扶正,调理气血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常因经期、产后、流产后调摄不当,房事不节,或体虚感染外邪,湿热或寒湿蕴结于胞宫、胞脉或胞络,甚则酿成热毒;日久则邪与血结,阻碍气机,以致气滞血瘀,可发生输卵管阻塞、积液、盆腔粘连、包块等,影响生育,是不孕症、异位妊娠的重要因素。
      在急性或亚急性阶段,主要表现为湿热、湿毒或热毒证,如发热恶寒,带下黄稠,小腹灼痛,或阴道下血,淋漓不止,舌红苔黄,脉滑数。此期直须清热解毒,利湿止带。罗氏自拟“盆炎清热汤”,以蒲公英、败酱草、金银花清热解毒,绵茵陈、黄柏、栀子、车前清利湿热,丹皮、桃仁、丹参、延胡等活血化瘀。带下量多者予“茵陈败酱汤”,以绵茵陈、败酱草、银花藤、黑栀子等清利湿热,冬瓜仁、薏苡仁、茯苓等利湿止带。热甚加青蒿、连翘、紫花地丁;腑实便秘则加大黄以泻下热结。湿热为患,热可伤津,湿碍气机,处理不当,容易损伤气阴,故清热毋过苦寒,以免损伤正气;利湿勿太峻猛,以防耗竭阴津。
      在慢性炎症阶段,由于湿热胶结,阻碍气机,热灼血络,血脉凝涩,瘀阻胞中,往往缠绵难愈。应根据不同证型,辨证用药。
      瘀血内阻者,胞中结块,或胞络阻滞,可见少腹疼痛,拒按,经色暗红,有血块,或带下量多,色黄或白,质稠,舌暗红,脉弦。亦有症状不明显,仅有附件包块或输卵管阻塞者。治宜行气活血,佐以散结或通络。可用膈下逐瘀汤加减,或桂枝茯苓丸加味。膈下逐瘀汤以疏肝理气,活血止痛见长。偏热者,可去当归,加丹参;肝气郁结,乳房胀痛者,加郁金、青皮;胞络不通,加路路通、穿破石、王不留行;大便不畅者,枳壳改枳实,或加槟榔。桂枝茯苓丸以活血散结为主,可加牡蛎、海藻以咸寒软坚;莪术、橘核以行气活血散结;土鳖虫、九香虫以活血止痛。
      若迁延日久,气虚而兼寒湿者,乃邪去正伤之证。可见小腹冷痛,带下清稀,面色苍白,神疲体倦,畏寒肢冷,短气懒言,口淡纳呆,大便溏薄,舌淡苔白腻,脉沉细。治宜温经散寒,益气健脾。可用《金匮》温经汤加减。小腹冷痛较甚,去丹皮、阿胶,加艾叶、破故纸;带下量多清稀,去丹皮、麦冬,加白芷、白术、茯苓;纳呆者,加佛手、藿香。
      此外,还可配合中药外敷、药物灌肠等方法,使药物直达病所,以提高疗效。
      第五卷599名案评析
      一、寒凝血瘀痛经案珍妮特,女,34岁,英国籍英语教师。1989年2月8日初诊。
      主诉:经行腹痛19年,以经行首日为甚。
      该患者从15岁月经初潮始,每月均有痛经,尤以第一日为甚,长期需口服或注射止痛药。
      2年前在英国诊为“子宫内膜异位症”,手术切除左侧卵巢巧克力囊肿。术后痛经减轻,近期又逐渐加重。经量多,色黯,有血块,持续7~8天,周期尚准。末次月经1989年1月18日。胃纳欠佳,形体消瘦,舌淡黯,苔白,脉沉细迟缓。
      已婚4年,夫妇同居,性生活正常,未孕。
      诊断:(1)痛经;(2)不孕。
      辨证:寒凝血瘀,胞脉阻滞。
      治法:温经散寒,活血化瘀。
      处方:小茴香10克、桂枝12克、干姜5克、蒲黄9克、五灵脂10克、当归12克、川芎10克、白芍、乌药各15克、苍术9克、鸡内金10克、谷芽30克。
      嘱每日1剂,另加服田七痛经胶囊,每日3次,每次3粒。并戒生冷寒凉之饮食。
      服药1周后,月经来潮,痛经大减,经量亦减少,夹小血块。自诉是月经来潮后从未有过的舒畅,几乎不感觉腹痛。称中药为“魔水”。
      其后仍按上方加减调理,巩固疗效。
      [评析]此例患者痛经迁延近20年,病程较长,痛势较剧,并有月经过多,经期较长,经色黯、有血块等血瘀的表现,舌淡,脉沉迟则属寒象。英国地处寒带,且较潮湿,久被寒湿所侵,血为寒凝,瘀阻胞脉,“不通则痛”,故痛经日甚,且渐成症瘕包块,胞脉、胞络阻滞,难以孕育。
      方用王清任之少腹逐瘀汤加减,以小茴香、桂枝、干姜温经散寒,温通经络;蒲黄、五灵脂化瘀止痛;当归、川芎养血活血;乌药行气止痛,白芍缓急止痛,苍术燥湿健脾,谷芽、鸡内金消导化瘀散结,醒脾胃。配合田七痛经胶囊温经活血,行气止痛,使积瘀消散,痛经即解。
      罗氏认为,痛经以实证居多,又以血瘀最为常见。由于经前血海充盈,冲任之气较盛,若受情志或寒热之邪所伤,气滞、寒凝或热灼,均可导致血瘀,瘀阻胞中,经血不得畅下,或寒凝胞宫,血脉凝涩不通,则有痛经之疾,且其痛较甚。若气血虚弱或肝肾不足者,冲任空虚,胞脉失养,虽有腹痛,其痛亦轻。故痛经以实证居多,其痛在经前或经行第一、二日,腹痛的性质常为胀痛或绞痛,经行不畅,有血块,块下则痛减。常见于原发性痛经(包括膜样痛经)、子宫内膜异位症、子宫腺肌症、盆腔炎等病症。他创制的“田七痛经胶囊”以田七、蒲黄、五灵脂、川芎、延胡等活血化瘀,行气止痛,配以小茴香暖宫散寒止痛。曾治疗251例痛经,有效率892%,药理实验提示有解痉和镇痛的作用。
      第五卷600实证之痛经的治疗,重在经前用药,选用行气活血,走而不守之品,使经行畅顺,通则不痛,可预防或减轻痛经。若痛经缓解,仍需继续调理3个月左右,以巩固疗效,否则容易复发。
      此例并有不孕症,经检查,发现输卵管阻塞。因病人要回国,未能继续治疗不孕。
      二、闭经案二则例1:杜某,女,22岁。1986年10月12日初诊。
      该患者向无月经来潮,形体消瘦,矮小,如未发育的女孩,乳房平坦,乳晕紫黯,情志抑郁,烦躁,口干,纳差,手心热,无带下,大便秘结。
      面色晦暗无华,唇红如涂脂,舌红少苔,脉弦细数。
      诊断:原发性闭经。
      辨证:肝肾阴虚,兼有内热瘀滞。
      治法:滋肝肾,清内热。
      处方:生地20克、玄参15克、麦冬12克、旱莲草15克、女贞子15克、山萸肉12克、太子参15克、淮山药15克、知母12克、黄柏10克。
      嘱每日1剂,水煎2次,分服。饮食以清润为宜,注意补充营养,忌辛燥刺激之品。
      二诊:服药半月后燥热症状渐消,五心烦热已解,大便调,舌边红,苔薄白,脉弦细。则去知、柏,加菟丝子20克、仙灵脾6克、肉苁蓉20克以稍助肾阳。嘱再服10天。
      三诊:诸症好转,有少许带下,舌红润,苔薄白,脉弦细。此为阴精渐充之征。宜滋养肝肾,佐以活血通经。处方:生地20克、麦冬12克、女贞子15克、菟丝子20克、淮山药20克、丹参15克、桃仁12克、茺蔚子15克、鸡血藤30克、山楂12克、麦芽30克,服7剂。
      四诊:服药后月经未潮,但胃纳渐进,舌脉同前。拟继续按滋阴、助阳、活血三法治疗。调治3个月后,月经开始来潮,量少,色鲜红。乳房稍丰满,乳晕转淡红,体重增加,性情亦较开朗。
      其后继续调治半年余,月经来潮数次,但周期较长。嘱用六味地黄丸、乌鸡白凤丸等继续滋肾调经。2年后随访,身高、体重均有增长,形体稍丰满,月经周期40~50天,惟经量偏少。
      例2:王某,女,32岁。1991年10月26日初诊。
      主诉:产后闭经1年余。
      患者曾因婚后5年不孕在本科治疗而怀孕。其后因晚期妊娠胎盘早剥在广西行剖腹产术。当时出血甚多,输血1400毫升,新生儿夭折,身心重创。产后月经停闭,曾在产后2个月时施用人工周期,行经一次,若只用黄体酮则不能通经。形寒肢冷,头晕眼花,脱发日甚,阴毛脱落,腰膝酸软,阴道干涩,性欲减退,近8个月左眼有飞蚊感,睡眠多梦,不能正常工作。
      头发稀疏、枯黄,面色萎黄,眼眶暗黑,舌质淡黯,苔白,脉沉细。
      妇检:外阴阴毛稀疏,阴道潮红,分泌物少,宫颈光滑,子宫后倾,略小,附件未见异常。
      诊断:继发性闭经(席汉氏综合征)。
      辨证:肾阳虚衰,血枯经闭。
      治法:温肾壮阳,峻补气血。
      处方:淫羊藿15克,仙茅、吉林参、炙甘草各12克,当归30克,淮山药25克。
      第五卷601每日1剂,煎2次,温服。另炖服人参10克。
      1991年12月15日二诊:返桂后按方连续治疗1个月,精神渐好转,畏寒减轻,带下稍增,1991年12月3日月经来潮,量少,色淡,5天净。面色略有改善。舌淡黯,苔白,脉沉细。仍守前法。处方:仙茅15克,淫羊藿、炙甘草各12克,当归、党参各30克,熟地20克,橘红6克,另炖吉林参6克和药。
      [评析]例1为闭经。闭经病因复杂,有虚有实,而以肾虚、血虚或虚实夹杂者居多,纯实者少。原发性闭经多因先天肾气不足,天癸不至,冲任不盛,以致血海空虚,无余以下,经闭不行。
      本例年逾18岁,月经未来潮,且形体发育较差,第二性征不明显,并有阴虚阳亢的脉证。
      此乃先天不足,肝肾阴虚,天癸不至之原发性闭经。既有阴虚内热,又因热灼阴血,以致瘀热互结,阻滞冲任。本虚而标实。治宜滋养肝肾以培其本,佐以清内热、活血脉以治其标。不可一味活血通经,以见血为快。若犯虚虚之戒,重损其阴,则治之愈难。
      调经之法,贵在补泻有时。肾之阴阳调和,天癸依期而至,任通冲盛,子宫藏泄有度,是正常月经的保障。对闭经的治疗,也要根据月经周期调节的规律,调理阴阳、气血的节律。应循天癸所至之期,以及子宫藏泄的规律,攻补兼施,使肾阴与肾阳平衡,精血充盈,冲任通盛,月经按期来潮。这是周期治疗的依据。
      治疗的第一阶段重在滋阴。以增液汤合二至丸滋养肝肾,增其津血,太子参、山萸肉、淮山药益气养阴,滋润肝脾,知母、黄柏清虚热。暂不予活血通经。第二阶段着重使阴阳互生,达到新的平衡。待燥热渐消,则去知、柏,加菟丝子、肉苁蓉以平补肾阴阳,少佐仙灵脾以稍助肾阳,取其“阳中求阴”之意,使“阴得阳升而源泉不竭”。仍未能活血通经。当肾阴渐复,精血渐充,则进行第三阶段的治疗,在填补阴精的基础上,加丹参、桃仁、茺蔚子等活血化瘀之品以通经下行。若经血未通,乃天癸未至、精血仍未盛满,不可强通之。宜继续滋养肝肾,作第二、三轮的周期治疗,使天癸至、冲任通盛,血海由满而溢,则月经来潮有期。
      原发性闭经的治疗较为困难。应分辨可治之证与不可治之证,需检查生殖道发育情况,有时还要查染色体。如属处女膜闭锁或阴道闭锁者,应行手术治疗;若无子宫,或卵巢发育不全伴染色体异常者,已无治疗意义,应向患者及其家人说明。
      例2,为产后大出血所致之继发性闭经。因产下血过多,阴损及阳,命门火衰,冲任血海枯竭,无余可下,血枯经闭。并有脏腑失养,阴阳两虚的表现。
      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对此阴阳气血俱虚之重症,当大补先后二天,峻补气血冲任。乃用二仙汤加减,以仙灵脾、仙茅温肾壮阳,补命门之火;人参大补元气;重用当归温养冲任,炙甘草和中,并有激素样作用;党参、熟地、淮山药等补脾肾,益气养阴。使阴阳和调,气血充盛,脏腑、冲任得养,则经血下行。
      三、肾虚崩漏案易某,女,12岁,1975年3月2日初诊。
      主诉:月经来潮3天,量多如注。
      患者11岁初潮,周期紊乱,经量多。近3个月则月经频发,量多,经期长达10天或半月余。1975年2月28日月经来潮,势如泉涌。昨天曾服凉血止血的中药,但药后出血更多,一第五卷602天需用一包以上的卫生巾,并加用许多棉花,不能坐立。经色鲜红,夹有血块。下腹微痛,汗多,神疲乏力,腰酸,烦热,口干,小便微黄。
      面色苍白,舌淡胖,舌尖略红,苔薄白,脉细滑略弦。
      曾在某医院诊为“青春期功能性子宫出血”。
      诊断:崩漏(崩中)。
      辨证:肾阴未充,脾虚失摄,冲任不固。
      治法:滋肾健脾,固气摄血。
      处方:干地、党参各18克,白术、桑寄生、续断各15克,岗稔根、地稔根、制首乌各30克,煅牡蛎24克,蒲黄炭、甘草各9克。每日1剂,服2剂。并嘱用艾条悬灸双隐白、双大敦,每次15分钟,每日2次,交替选用。
      1975年3月3日二诊:昨天下午和今天上午各服药一剂,经量已减少大半,精神明显好转,但仍有下腹隐痛,夜间多汗,口干,舌淡而舌尖红,苔薄白,脉细滑略数。仍守前法,佐以祛瘀止血。处方:岗稔根、地稔根、制首乌各30克,党参、白术各18克,黄芪、桑寄生、益母草各15克,血余炭9克。5剂,每日1剂。
      1975年3月9日三诊:月经已于昨日干净。稍感疲劳,面色无华,舌淡红,苔白,脉细。以滋养肝肾为主,兼以补气,固冲任调经。处方:熟地、菟丝子各20克,续断、山萸肉各15克,党参、黄芪各18克,白术12克,制首乌、牡蛎各30克,炙甘草6克。7剂,每日1剂。
      1975年3月23日四诊:月经来潮2天,量较前减少,色鲜红,有小血块,小腹隐痛,疲乏,舌淡红,苔白,脉细滑。仍以二稔汤为主,补肾固气止血。处方:岗稔根、地稔根各30克,续断、桑寄生各15克,党参、制首乌各20克,白术12克,甘草6克。5剂,每日1剂。
      1975年3月28日五诊:本次经量基本正常,月经将净,现量少,色暗。精神好,面色稍白,舌淡红,有齿印,苔少,脉细。治以补肾健脾,佐以止血。处方:熟地、菟丝子、桑寄生各20克,党参18克,白术、杞子各15克,制首乌30克,血余炭10克,炙甘草6克。7剂,每日1剂。
      经过3个月的调理,月经恢复正常。
      [评析]本例为初潮不久的少女,因肾气尚不够充盛,素体脾气偏虚,以至冲任不固,发为崩漏。由于下血量多,阴血不足,津液不能上承,故口干,烦热,似有血热之象,但血崩之际,热随血泄,阴随血耗,故用凉血药反致出血增加。当以补虚为主,又要补而不燥,养阴涩血。在血崩未止时,以补气摄血为先,用二稔汤加减;血止之后,则重在调补脾肾,固摄冲任,以滋阴固气汤和补肾调经汤加减出入,固本以调经。一般要连续调理3个月左右,使月经周期恢复正常。不可见血止血,罔顾其本。
      四、经行吐衄案二则例1:蔡某,女,25岁,未婚,1975年12月17日初诊。
      主诉:经行鼻衄,伴腹痛。
      患者13岁月经初潮后,周期基本正常,有痛经。自23岁至24岁,偶有几次经前鼻衄,几滴而止,诊为“倒经”,经服中药而愈。1975年9月25日正值经前,下夜班午睡后,突然大量鼻衄,从口鼻中涌出,色鲜红夹有血块,即到广州某医院急诊。一昼夜中经注射药物和填塞鼻腔第五卷603处理未能止血,入该院五官科住院。检查所见:“鼻中膈左侧前下方有糜烂面,有多量血液涌出”。内科会诊认为鼻出血与内科关系不大。入院后6天,共鼻衄约2000毫升,输血600毫升。住院18天鼻衄暂止而出院,出院诊断为“代偿性月经”。自从9月大量鼻衄后,至今未愈,月经周期不定,经量减少,经色深红,痛经。昨天下午鼻衄,量少,经行第三天,未净,量不多,色黯红。睡眠欠佳,纳差,疲倦,面色晦黄,唇黯,舌黯尖红,边有瘀斑,苔白微黄厚腻,脉弦滑。
      诊断:经行吐衄。
      辨证:肝郁化火,火气上逆,兼有脾虚湿郁。
      治法:清肝降火,引血下行,佐以健脾化湿。
      处方:生地、怀牛膝各15克,丹皮、黑栀子、赤芍各9克,丹参、佛手各12克,山楂肉、绵茵陈各15克,藿香6克。3剂,每天1剂。
      1975年12月27日二诊:服药后胃纳转佳,睡眠好,但头晕,舌黯红稍淡,苔薄白,唇黯,脉滑略弦。服上方脾湿稍化,除继续引血下行外,兼养血和肝。处方:干地黄25克,白芍、怀牛膝各15克,丹参、黑栀子各12克,山楂子15克,赤芍、香附各9克,云苓、桑寄生各20克。4剂。
      1976年1月14日三诊:月经9日来潮,现未净,12日衄血20毫升左右。面色仍稍晦黄,唇黯红,舌有瘀斑,苔白微黄腻,脉弦滑。仍受前法,并加强舒肝之品。处方:柴胡6克,云苓25克,白芍、白术各12克,黑栀子、丹皮各9克,丹参、怀牛膝各12克,桑寄生15克。3剂。
      1976年2月11日四诊:末次月经2月6日至10日,量较前几次稍多,色暗红,有血块。经期中仅有少许血丝从鼻孔流出,心烦不安,胃纳欠佳,舌尖红,边有瘀点,苔白略厚,脉弦滑。治则如前。处方:怀牛膝、丹参各15克,云苓20克,白术、白芍、佛手各12克,桑寄生15克,干地20克,黑栀子9克。4剂。
      1976年3月15日五诊:月经将潮,今日来自觉喉中有血腥味,但未见鼻衄,自觉胸翳和小腹胀痛,夜寐不宁,小便短赤。舌淡黯,边有瘀点,苔白略腻,脉弦滑。肝气尚郁,兼有瘀滞,治法除继续引血下行外,加强解郁行气化瘀之品,以巩固疗效。处方:丹参12克,川牛膝15克,黑栀子、丹皮、桃仁、郁金各12克,云苓20克,白芍、山楂肉各15克,青皮9克。4剂。
      1976年6月12日六诊:末次月经5月25日,5天干净,量中等,色深红,痛经减轻,无鼻衄,仅于经后自觉喉中有血腥味。舌尖红,质淡黯,苔白,脉细弦略滑数。守前法。处方:丹参12克,怀牛膝15克,黑栀子9克,云苓25克,生地、白芍各20克,淮山药、车前子各15克,香附9克。5剂。
      1976年9月22日七诊:近几个月来已无鼻衄,亦无自觉喉中血腥味。痛经减,腰痛已瘥。
      精神好,胃纳可,月经正常。末次月经9月16日,量中等。面色红润,舌质淡黯尖稍红,苔白略腻,脉弦滑。处方:丹参15克,怀牛膝15克,黑栀子9克,云苓25克,淮山药15克,甘草3克,北沙参、女贞子、旱莲草各15克。4剂。
      例2:周某,女,23岁,1993年7月21日初诊。
      主诉:经期鼻衄及咯血2个月。
      自6月始每逢月经期鼻衄3~4日,咯血一两次,量少。末次月经7月19日,未净,经行首日咯血数口,色黯红,鼻衄则每日少许,仰头片刻可止。经量偏多,色黯红,有血块,伴下腹痛,经前乳胀,口苦,纳差,平时无吐衄。舌尖略红,苔微黄,脉弦细。
      诊断:(1)经行吐衄;(2)痛经。
      第五卷604辨证:肝郁脾虚,肝气上逆,兼有瘀滞。
      治法:和肝健脾,降气化瘀。
      处方:柴胡6克,黑栀子10克,郁金、白芍各15克,云苓25克,淮山药30克,白芨10克,茜根、海螵蛸、桃仁、泽泻各15克,益母草25克。7剂。
      嘱经后继续调治。
      1993年7月28日二诊:经净吐衄即止,乳胀亦减,但头晕,舌苔稍厚白。仍守上法,以龙骨20克、牛膝15克易泽泻、益母草。连服2周。
      1993年8月18日三诊:月经适来潮,量中,色黯红,有少许血块,无咯血及衄血,腹痛亦大减。仍有乳胀。舌淡红苔白,脉弦滑略数。仍服药巩固:白芍20克、郁金15克、龙骨25克、牡蛎25克、海螵蛸20克、茜根15克、牛膝20克、桃仁12克、淮山30克、五味子6克、山楂15克、丹参20克。
      1993年10月复诊谓已停经,妊娠试验阳性,嘱其静养安胎。
      [评析]经行吐衄,中医文献多认为肝郁化热,气逆上冲,冲任气血逆乱所致。如《女科证治准绳》说:“妇人鼻衄者,由伤动血气所致也。凡血气调和则循环表里经络,涩则不散。若劳伤损动而生热,气逆流溢入鼻者,则成鼻衄也……凡鼻衄虽多因热而得此疾,亦有因怒气而得之者。”因经期血海满溢,冲脉之气较盛,火热夹冲气上逆,损伤血络,迫血妄行,则有吐衄之证。
      经后血海偏虚,热随经血下泄,冲气相对不盛,上逆之证自解,则吐衄自止。故经行吐衄有明显的周期性。
      例1病程较长,衄血多而经量少,舌黯尖红,烦躁不安,脉弦滑,此为气郁化热,气火上逆之重证,治法必须以养阴清热、引血下行为主,故处方始终以丹参、牛膝、黑栀子、干地黄、丹皮等为主药,以达到养阴清热和引血下行之目的,佐以疏肝行气解郁,适当选用柴胡、郁金、青皮、佛手、白芍之类,同时因其出血过多,故间用桑寄生以养血和肝。但由于患者面色黄晦,胃纳欠佳,肢体疲倦,舌苔厚腻,故亦佐以茯苓、淮山、茵陈、藿香等以健脾化湿,使脾胃调顺,月经通畅,而逆经之患可除。本例经行吐衄,鼻衄量曾达2000毫升,持续6天,需要住院输血,出血量之多,持续时间之长,是较为罕见的。经五官科和内科会诊,已排除该科的病变,均认为属于妇科的“倒经”,诊断比较明确。后经门诊中药治疗,收到较满意的效果,且经观察1年,已无复发,月经正常,疗效稳定。婚后随访,已正常生育。
      例2病程较短,衄血不多,而经量偏多,且有痛经,在肝郁气逆之中兼有瘀滞,又因肝气横逆,损伤脾气。故治法需疏肝降气,祛瘀止血,佐以健脾。方中以柴胡、白芍、郁金等疏肝和血,栀子、茜根等清肝凉血,海螵蛸、白芨等固涩止血,益母草、桃仁等化瘀滞,茯苓、山药等健脾益气。用药1个周期吐衄已止,痛经大减,疗效甚佳。继而用龙、牡镇潜浮阳,牛膝、桃仁通经下行,既止上部之血,又通下部之经,以图巩固。
      罗氏认为,经行吐衄血要责之于热、责之于肝。因血海为肝经所司,肝郁化火之实热,或肝阴不足,阴虚阳亢之虚热,均可在经前、经期冲气较盛之时夹冲气上逆,以致气血逆乱,阳络伤而血上逆。治法重在清肝镇潜。清肝应配合疏肝和养阴,以固本清源,镇潜旨在止上逆之血,又当辅以引血下行,条达气机,使经血以下行为顺。罗氏善用柴胡、郁金、栀子、丹皮等疏肝清热,牛膝、丹参、桃仁、益母草等活血通经并引血下行,海螵蛸、龙骨、牡蛎等镇潜止血。并强调经前清肝降逆,经后疏肝养肝调经,取效后不宜马上停药,应继续调理1~2个周期,以巩固疗第五卷605效。均属经验之谈。
      五、脾肾两虚之滑胎案陈某,女,36岁,1976年3月17日初诊。
      该患者结婚7年余,未育。曾堕胎4次,每次孕后均使用中西药安胎,但未奏效,孕2~3月必应期而堕。末次堕胎后迄今已4载,未采取避孕措施,却未复孕。月经周期尚准,经量素来较多,每次用纸巾2~3包,色淡红,有小血块。末次月经2月25日。自觉神疲体倦,腰酸痛,下腹坠胀,夜寐不安,胃纳欠佳。面色苍白,有黯斑,舌淡,苔微黄略腻,脉细滑。
      因屡孕屡堕,且数年未复孕,曾在广州、上海等地诊治,均未发现遗传或生殖道的异常。
      诊断:(1)滑胎;(2)继发性不孕;(3)月经过多。
      辨证:脾肾气虚,冲任不固,失于藏摄。
      治法:补肾健脾,调经助孕。
      处方:菟丝子30克,桑寄生、熟地各25克,淫羊藿、金狗脊各10克,党参20克,白术15克,炙甘草9克。每日1剂。
      1976年5月22日二诊:服药后症状改善,经量稍减,适逢经后,神疲,腰酸,白带多,质稠。
      舌淡,苔白,脉细。仍守上法。处方:菟丝子、桑寄生各25克,淫羊藿10克,党参、白术、杞子、巴戟各15克,山萸肉12克,云苓20克。
      1976年6月19日三诊:经量较前减半,已接近正常。但经后仍有腰酸,下腹坠胀,纳差,失眠,尿频,舌淡黯,苔薄白,脉细弦。治以滋肾宁神。处方:菟丝子、生地各25克,巴戟、杞子各15克,夜交藤30克,金樱子、制首乌25克,桂圆肉15克,山萸肉12克。
      1976年8月18日四诊:每次月经后服上方10余剂,精神好转,无腰酸下坠,末次月经8月15日,经量正常。舌黯红,苔薄,脉缓。继续补肾健脾,养阴摄血。处方:熟地20克,桑寄生25克,岗稔根、首乌各30克,旱莲草、女贞子各15克,党参20克,白术、鹿角霜各12克。
      1976年9月29日五诊:停经45天,食后呕吐,下腹胀,腰酸,神疲,纳可,大便干结,3天一行。舌淡红,苔薄白,脉细弦滑。妊娠试验阳性。喜知有孕,宜补肾健脾,养血安胎,以防滑堕。
      处方:菟丝子25克,桑寄生20克,续断、桑椹、党参各15克,茯苓25克,陈皮5克。并嘱禁房事,注意休息。
      1976年10月20日六诊:妊娠二月余,腰酸,下腹坠胀,纳差,恶心,口苦,身有微热,眠差,梦多,舌尖稍红,苔微黄,脉细滑尺弱。证属肾虚,夹有胎热。宜补肾健脾,佐以清热安胎。
      处方:菟丝子25克,桑寄生、续断、党参、沙参各15克,黄芩10克,白术12克。
      接上法继续调理,胎元终得巩固,1977年5月足月顺产一男婴,体重35千克。母子健康。
      数年后移居香港,再育一子。其后还妊娠二次,均回广州行人工流产术。随访其孩子的身体与智力发育情况,未见任何异常。
      [评析]滑胎对妇女的身心伤害较大。本例素有月经过多病史,屡孕屡堕达4次之多,滑胎后又继发性不孕多年,病情复杂,病程较长。罗氏在诊治时着重抓住其脾肾两虚,冲任不固的病机。认为脾肾气虚,则冲任不固,不能统摄经血;而经血大量下泄,则精血亏损,冲任更虚,故胞脉失养,屡孕屡堕;由于反复堕胎和清宫,直接损伤冲任和胞宫、胞脉,并耗气伤血,使脾肾之第五卷606阳气不足,不能温煦子宫,以致宫寒不孕。治法当以补脾肾调经为先,使脾肾健旺,经候如常,则孕育有望。故先以四君子汤合寿胎丸加减,重用菟丝子、桑寄生补肾气,加熟地、淫羊藿以调补肾阴阳,党参、白术、炙甘草等健脾益气,通过补脾肾以固摄冲任。收效后仍守前法,再根据症状,适当加减化裁。经3个月经周期的调理,月经量已接近正常。继续调补以巩固疗效,再过3月,终得以妊娠。孕后乃用寿胎丸为主,加健脾益气、和胃养血之品,如党参、茯苓、陈皮、桑椹,预为安胎,以防再次滑堕。由于孕前已调补脾肾和冲任,打下良好的基础,孕后即予安胎治疗,使胎元健固。在妊娠期间虽曾有腰酸、下腹胀等症,但一直没有阴道下血,足月诞下麟儿,母子健康。其后再次妊娠,亦无堕胎之虞。
      罗氏认为,月经正常是孕育的基础。艰于生育者,常有月经不调的表现,助孕必先调经。
      本例病情虽复杂,但经病、滑胎及不孕有密切关系,互为影响,其病机则一,主要责诸脾肾与冲任。肾主生殖,“经水出诸肾”,故调经以肾为本,肾气盛才能摄精成孕。又因胞脉系于肾,肾以载胎,肾虚则胎元不固。欲固胞胎,需以固肾为先。故素有滑胎者,孕前、孕后均应调补肾气,以防再堕胎。此外,妊娠之后,还有赖气以系胎,血以养胎,若气血不足,则胎失系养,故除了补肾,还应注意健脾益气养血,使先天与后天均得以巩固,冲任通调,气血旺盛,则胎孕可成。
      另外,凡滑胎或不孕者,均应夫妇双方作系统检查,以寻求病因,排除遗传性疾患、生殖道形态异常或病理改变,使患者了解其预后,并配合治疗。
      六、不孕不育案三则例1:李某,女,29岁,1977年5月18日初诊。
      患者婚后3年,同居未孕。月经15岁初潮,周期或先或后,淋漓不畅,经行下腹剧痛,经量多,色暗,有血块,块下则痛减。痛甚时伴呕吐,冷汗,头晕,肢冷,不能坚持工作。经前数天则乳房胀痛,烦躁。末次月经4月23日。
      舌黯红,苔薄白微黄,脉弦细略数。
      妇检:外阴、阴道正常,宫颈光滑,子宫前倾屈,略小,质中,活动正常,双侧附件正常。
      配偶精液检查正常。
      诊断:(1)月经先后不定期;(2)痛经;(3)不孕症。
      辨证:气滞血瘀,兼肝郁肾虚。
      治法:先予活血化瘀,行气止痛;继而疏肝补肾,调经助孕。
      处方:蒲黄、五灵脂各10克,益母草、山楂肉、白芍各15克,丹参20克,乌药12克。每日1剂。
      1978年1月11日二诊:服药后痛经减轻。因公务外出,停治半年,痛经如故。上次月经1977年12月20日来潮,持续11天方净,本月3日又来经,量多,有血块,5天净。现头晕,纳差,腰酸。舌淡红,苔薄白微黄,脉细弱略数,尺脉尤弱。经后血海空虚,以补肾健脾为主,佐以行气活血。处方:菟丝子12克,桑寄生25克,熟地20克,续断、党参各15克,茯苓25克,山楂12克,香附、乌药各10克。嘱每日1剂,服至经前1周。
      1978年2月1日三诊:月经将潮,下腹隐痛,乳房胀,舌淡红,脉弦细滑。经前气血壅盛。
      宜活血行气通经。处方:蒲黄6克,五灵脂、艾叶各10克,香附、乌药、当归各12克,川芎、甘草第五卷607各6克。每日1剂,服4剂。
      1978年2月5日四诊:服药后月经来潮,痛经明显减轻,经量中等。来经2小时取子宫内膜检查,病理报告为“分泌期子宫内膜”。经后腰酸,小腹隐痛,胃纳一般,二便调。舌淡红,苔微黄,脉弦细。因月经适净,胞脉、血海空虚,宜补肾填精,精充血旺,遂能摄精成孕。处方:菟丝子15克,黄精25克,金樱子、桑寄生各30克,女贞子、白芍各15克,甘草6克,益母草12克。
      每日1剂,服10剂。
      1978年3月18日五诊:停经47天,头晕,纳差,恶心欲呕,胃脘胀。舌淡暗,苔微黄,脉细滑略数。妊娠试验阳性。脉证及辅助检查均证实早孕。治宜补肾安胎,和胃止呕。拟寿胎丸合二陈汤加减:菟丝子、续断各15克,桑寄生20克,党参15克,云苓25克,法夏10克,陈皮6克,另生姜6克,取汁入药液同服。每日1剂,服4剂。
      其后妊娠反应渐解,孕期顺利,于1978年11月足月分娩,母子健康。
      例2:刘某,女,30岁。1992年9月19日初诊。
      患者结婚3年,同居,未避孕,但未怀孕。素月经规则,量中。近一年则经量减少,色暗,仅用半包卫生巾。经间期阴道少许下血,色鲜红,1~2天自止。末次月经9月13日。平时带下少,阴道干涩,少腹胀痛,性欲差。眼眶黯,形体瘦削,舌淡红,苔白,脉弦滑。
      妇科检查未见异常。配偶精液正常。
      诊断:(1)月经过少;(2)经间期出血;(3)不孕。
      辨证:肝肾阴虚。
      治法:滋养肝肾,调经助孕。
      处方:生地15克,山萸肉、丹皮各12克,旱莲草、女贞子、白芍各15克,淮山、丹参、太子参各20克,桑寄生25克,牛膝、泽泻各15克。每日1剂,服10剂。
      1992年10月10日二诊:上次经后未再出现经间期出血。诸症改善。舌尖红,苔微黄,脉细弱。守上法继续调补。处方:桑寄生25克,菟丝子、淮山、珍珠母各20克,熟地、太子参、丹参各15克,山萸肉12克,鸡血藤30克,麦芽40克。嘱每日1剂,每次经后服14剂。
      1993年1月16日三诊:经治疗后已无经间期出血,末次月经1992年12月24日,量中,经后行输卵管通水术,有少许阻力,回流5毫升,提示输卵管通而不畅。舌淡红,苔白,脉细。拟活血通络,疏肝养血以助孕。处方:丹参、益母草各20克,赤芍、郁金、桃仁、乌药各15克,丹皮、枳壳各12克,川芎、青皮各10克,麦芽45克。每日1剂,服7剂。
      1993年2月9日四诊:停经40余天,妊娠试验阳性,喜获妊娠。嘱注意饮食、休息,慎养其胎。
      例3:李某,男,33岁。1991年9月1日初诊。
      患者结婚3年,同居,未育。房事正常,有射精,性欲较旺盛。时常口干、口苦,腰酸,大便烂,小便黄。面色潮红,唇红,舌黯红,苔薄黄,脉弦略数。
      精液常规:精子计数12×109/L,活动率02,异形010。
      前列腺液检查:卵磷脂小体(+++),白细胞(++)。
      诊断:不育。
      辨证:湿热下注。
      治法:清热燥湿,健脾益气。
      第五卷608处方:苦参、车前子、牛膝、赤芍各15克,丹皮、栀子各12克,山药25克,太子参20克,甘草6克。每日1剂。
      1991年10月5日二诊:按上方服药1个月,诸症减轻,二便调,舌黯红,苔白,脉弦滑。复查精液,精子计数提高30×109/L,前列腺液检查示白细胞仅0~5/HP。现湿浊已消,治以健脾益精为主,佐以渗利水湿。处方:党参15克,太子参、茯苓各20克,山药30克,车前子、泽泻、牛膝各15克,苦参12克,山萸肉10克,甘草6克。每日1剂。
      1992年6月3日三诊:按方间断服药半年,精子计数达50×109/L,活动率05。无不适。
      舌略红,苔白,脉弦。守上方,去苦参,加生地、白术各15克。
      半年后随访,谓其妻已怀孕。次年生育一女。
      [评析]例1不孕症病因复杂,证候不一,故医无定方。须随证随人,灵活施治。本例属原发性不孕并有痛经和月经先后不定,妇科检查提示子宫发育欠佳,为本虚标实之征。治疗则应根据标本缓急,攻补兼施。罗氏认为,经前气血充盛,血海满盈,气机怫郁,则血脉壅滞,若素有血瘀痛经之疾,经前见乳胀、腹痛等症,是为月经将潮之兆,气血壅滞之证,当以行气活血为主,条达气机,使经脉流畅。本例痛经较甚,有血瘀证候,故经前以失笑散加味,配丹参、益母草或当归、川芎等活血行血,乌药、香附等行气疏肝,重在消除痛经以解决其标证。待月经净后,气血随经血下泄,血海相对空虚。本例素有子宫发育不良,属禀赋不足,肾气薄弱,故经后腰酸、头晕,此为本虚之象。治宜补肾填精,健脾养血。则以菟丝子、桑寄生、续断等补肾气,熟地养肾阴,党参、云苓等健脾益气,稍佐香附、乌药等行气疏肝,以免过于滋腻。在痛经改善后,更加入黄精、金樱子、女贞了等填补肾精,固本以助孕。
      这种治法,是按月经周期的不同阶段,顺应其生理性的阴阳消长、气血盈亏变化的节律,攻补兼施,标本兼顾。对于虚实夹杂的病例,尤为适用。
      例2属原发性不孕,并有月经过少、经间期出血,为肝肾阴虚之证。一方面因精血亏损,血海不盈,则经量减少,另一方面又因阴分不足,阳气内动,在经间期氤氲之时,阴火不维阳,热扰冲任,出现非时之下血。经候不调,则难以摄精成孕。治法当以调经为先,经调而后子嗣。调经之法,不离辨证。首先用六味地黄合二至丸加减,养阴益精,充养天癸,虚火自平。其后经间期出血已止,则重在滋肾,用菟丝子、桑寄生、熟地等,佐以疏肝镇潜,用麦芽、珍珠母,以巩固疗效。调理三个月后,经候如常,但发现输卵管通而不畅,此为冲任不畅,胸络阻滞,则予活血通络、疏肝养血之剂,使气血条达,脉络畅顺,而胎孕易成。
      例3为慢性前列腺炎造成不育。慢性前列腺炎往往影响精液质量,使精子活动率下降,精子数减少,或液化时间延长等。并可出现湿热或寒湿的证候。本例主要表现为湿热下注,有较明显的热象,故使用苦参、栀子等苦寒燥湿;泽泻、车前子利水渗湿;佐以太子参、淮山等健脾运湿。因湿热蕴结,可导致血脉阻滞,运行不畅,故佐以丹皮、赤芍等凉血活血。症状好转,则着重健脾益肾,适当清利以善后,使湿浊去,男精壮,而胎孕成。
      第五卷609医论医话
      一、妇科医生的医德与医术中国历来重视医生的作用和地位,故以良医比作良相。良相要肩负起治理国家的重任,必须具备政治的才干和高尚的品德;良医则肩负着救死扶伤的职责,必须具备治病的技能和高尚的医德。病人是医者的服务对象,医生负有救死扶伤的职责。孙思邈《千金要方·大医精诚》说:“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若有疾厄求救者,不得问其贵贱,长幼妍媸,怨亲善友,华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亲之想,见彼苦恼,若己有之,深心凄怆。……又到病家,纵绮罗满目,勿左右顾盼。”而作为妇科医生,要求就应更为严格。因妇产科疾病,与生殖系统有密切的关系,在诊治过程中,必须态度端正、严肃认真。正如孙思邈指出的,“为医之法,不得多语调笑,谈谑喧哗”。
      李中梓在《医宗必读》也说:“宅心醇谨,举动安和,言无轻吐,目无乱观。”这些言语态度,对于诊视妇科疾病,尤为重要。四诊应在与病情有关的范围内进行,不应望的不望,不应闻的不闻,不应问的不问,不应切的不切。医生对病者的病情,应尊重其意愿,为其保留隐私。男医生如需进行妇检或体检,应有护士在旁,这既是医者的自重自爱,也是公正无私的表现。
      病有轻重,药有贵廉。处方用药,应根据治疗的需要,当用的用,不当用者不用。药本无分贵贱,效者是灵丹。不应将轻病妄说成重病,而处以贵重之方药,这不仅浪费药物与金钱,更严重的是增加了患者的精神负担,影响了疾病。正如孙思邈指出“不得以彼富贵,处以珍贵之药,令彼难求,自炫功能。”医生的主要责任是尽快治愈疾病,光有同情心和良好的态度是不够的,必须具有精深的学问,高超的医术,才能治病解厄。对医生的业务水平必须加以考核。我国历史上早有对医生的技能,定出严格的考查制度。《周礼·医师章》明确指出“十全为上,十失一次之,十失二次之,十失三次之,十失四为下”,据此“以制其食”,即以治病成绩确定待遇之高低,并不是论资排辈。
      评定医生的职称,是应该以德、才为根据,而不应以年资来核定。
      作为一个中医师,除要具备良好的医德之外,必须熟悉中医的基础理论,掌握辨证施治的知识和理法方药的技能。《医宗金鉴》指出:“书不熟则理不明,理不明识不清,临证游移,漫无定见,药证不合,难以奏效。”李中梓在《医宗必读》说:“望、闻、问、切宜详,补、泻、寒、温须辨。”这是作为中医生的基本要求。并应建立“疾病没有不可治”的思想,对每一种疾病,需不断深入钻研,以探索治疗的方法。《灵枢》经指出:“疾虽久,犹可毕也,言不可治者,未得其术也。”过去认为不可治之证,很多现在已可治了,今天未能治愈的病,将来是会治愈的。人类不断进化,科学不断进步,技术不断提高,医者要有不断学习、不断提高的精神,目的是为了深入认识疾病,解决疾病,以恢复患者的健康。
      当今的妇科医生,除掌握中医传统的医疗技术外,也要懂得现代医学的基本知识和技能,第五卷610本着“古为今用、洋为中用”的精神,以求更好地解决妇女的疾苦。名医刘炳凡教授说得好:“为医不仅要具有良好的技术,而且要具备高尚的品德。”旨哉斯言!二、肾气、天癸、冲任与生殖中医妇科学理论主要研究女子从幼年至老年各个阶段的生理变化规律,以及经、带、胎、产、乳的调节机理。与妇女的生长、发育、生殖和衰老具有最密切关系的是肾气、天癸、冲任。
      但是,长期以来对这些概念的认识有不少分歧,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因此,有必要作深入的探讨,研究其本质,认识其机括,以便更好地指导临床,促进中医妇科学的发展。
      (一)肾气、天癸、冲任的作用肾气、天癸、冲任的概念,首见于《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曰:“女子七岁,肾气盛,齿更发长;二七而天癸至,任脉通,太冲脉盛,月事以时下,故有子;三七肾气平均,故真牙生而长极;四七筋骨坚,发长极,身体盛壮;五七阳明脉衰,面始焦,发始堕;六七三阳脉衰于上,面皆焦,发始白;七七任脉虚,太冲脉衰少,天癸竭,地道不通,故形坏而无子也。”这段原文指出女子生长发育以肾气盛为主导,而天癸的至与竭、冲任的盛与衰,则与女性的生殖功能成熟和衰退直接相关,其具体表现就是月经的初潮和闭止,以及伴随着月经而具备的妊娠能力。该篇在论述男性的生长、发育、生殖与衰老时,同样提及肾气、天癸等概念。
      肾气,概言肾之功能作用。肾者主水,不仅包括泌尿系统的功能,而是一身之体液均归其所主。李念莪《内经知要》释曰:“肾水主五液,五气所化之液,悉归于肾。”五液,赅括脏腑之阴液、津液,应包含量微而效宏的内分泌液。肾藏精,既受五脏六腑之精而藏之,更重要的是藏生殖之精。《难经·三十五难》:“谓肾有两脏也,其左为肾,右为命门。命门者,精神之所舍也。男子以藏精,女子以系胞,其气与肾通。”肾主骨生髓,脑为髓海,因此,中枢神经系统的部分功能亦归属于肾。赵献可《医贯》谓:“五脏之真,惟肾为根。”肾在人体的生理活动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应包括神经—内分泌调节和生殖、泌尿等方面的功能。
      天癸,是男女到达青春发育期所产生的一种与生殖功能直接相关的微量物质。在女子可促使冲任二脉通盛,从而导致月经来潮。在男子则促使精子产生,并具有性功能,因而可以生育后代。到了老年,天癸衰竭,则女子绝经,男子精少,故生殖能力衰退。天癸的实质是什么?马玄台释之曰:“天癸者,阴精也。盖肾属水,癸亦属水,由先天之气蓄极而生,故谓阴精为天癸也。”张介宾《景岳全书·传忠录》说:“元阴者,即无形之水,以长以立,天癸是也。强弱系之,故亦曰元精。”天癸属阴精,又是“无形之水”,应是肉眼看不见而在人体内客观存在的一种微量体液,其盛衰关乎人体的生长发育和生殖功能。可认为天癸相当于垂体和性腺的内分泌素。曾有医家以天癸为月经者,则不确也。
      冲任二脉,属于奇经八脉。二者均起于胞中,故与生殖有密切关系。《灵枢·五音五味》云:“冲脉、任脉皆起于胞中,上循背里,为经络之海。”王冰指出:“冲为血海,任主胞胎。”女子的月经和妊娠与冲任有密切关系,而男子的生殖器官和性功能也与冲任相关。在《灵枢·五音五味》载有:“宦者去其宗筋,伤其冲脉。……其有天宦者,……其冲任不盛,宗筋不成。”冲任二脉,应赅括了性腺的功能,并与女子的子宫有直接的联系。
      第五卷611(二)肾气、天癸、冲任与生殖的关系肾气—天癸—冲任—子宫构成一条轴,成为女性生殖功能与性周期调节的核心。现代医学提出的下丘脑—垂体—卵巢轴与此有不谋而合之处。二者虽不能简单地划等号,但可相互参照理解。
      女子的主要生理特点为月经和妊娠,均由胞宫所主,亦与冲任二脉有直接联系。徐灵胎《医学源流论》指出:“冲任二脉皆起于胞中,为经络之海,此皆血之所从生,而胎之所由系。明于冲任之故,则本源洞悉,而后所生之病,千条万绪,可以知其所起。”并有“经带之病,全属冲任”之说。可见,冲任、子宫是妇科病的靶子,外感、内伤与金刃跌仆,脏腑和气血的异常,必须导致冲任失调或直接损伤冲任,才会出现经、带、胎、产诸疾或妇科杂病。这是妇科病机的特点。反之,冲任的失调又可通过这个轴,影响肾与天癸。如冲任衰竭,除出现月经闭止外,还使阴精不足,肾气亏虚,可导致骨髓不充、脑髓空虚或水液代谢异常等肾所主的多种功能低下。
      这是肾气—天癸—冲任轴各个环节相互影响,形成反馈作用的结果。
      (三)调理肝肾以体现调理冲任冲任失调或损伤是妇科病的主要病机,那么,如何调理冲任?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认为“八脉隶乎肝肾”。因“肝肾内损,延及冲任奇脉”。冲任与肝肾有密切关系。肾气盛才促使冲任通盛,故冲任之本在肾。冲为血海,肝主藏血,肝对冲脉血海有调节作用。而任脉起于胞中,主一身之阴经,为阴脉之海,同时任脉还有妊养之义,故谓任主胞胎。肝位于下焦,其经脉与任脉并行腹里,肝所藏之血,可通过任脉输注于胞中,以调节月经和妊养胎儿。由于冲任与肝肾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故调理冲任主要从调理肝肾着手。
      冲任为病,有虚有实。如冲气上逆者,常夹肝气而行,以致经行吐衄或妊娠恶阻,当疏肝降逆;若冲任有热,迫血妄行,常因肝郁化火或肝肾阴虚,虚火亢盛,则宜清肝泻火或养阴清热;如冲任虚损,不能统摄经血或固摄胎元,就需补益肝肾,而血肉有情之品则有通补奇经之效,如鹿茸、鹿角胶、龟板、龟胶、阿胶等均有补益冲任之功。在古方之中,龟鹿二仙膏(鹿角、龟板、人参、枸杞)、左归丸(熟地、山萸肉、鹿角胶、龟板胶、菟丝子、牛膝、枸杞、山药)和斑龙丸(鹿角胶、鹿角霜、菟丝子、熟地、柏子仁)等,均属滋养肝肾而调补冲任之剂。而温肾养血之剂,如右归丸、艾附暖宫丸、寿胎丸等,亦有补冲任、固冲任的功效。根据现代药理研究,许多补肾养肝的药物可起到调节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的作用。
      总而言之,灵活掌握调理肝肾之法,适当调配药物,就能通过调理冲任而达到调经、助孕、安胎、固崩、止带等目的,从而治疗妇科疾病。
      三、当归对妇科病的宜忌当归向来被视为妇科调经补血之圣药。妇女以血为主,民间凡有妇科疾患,往往自煎当归饮服,而医者对于各种妇科病,方中亦每配当归,似乎当归对一切妇科疾病皆可施用,无需辨证。这不符合中医因证用药之旨。殊不知当归对妇科病亦有所宜、忌,未可概行施用也。
      当归味甘平,性温,《名医别录》认为其辛、大温。凡辛温之品,只适宜于虚寒之体及寒凝之第五卷612证。若血少而阴虚者,则当归虽有补血之功,亦不宜用,或不宜独用,以其辛温助阳,则不能益阴以生血。遇此证候,以选用滋润养血之品如熟地、黄精、枸杞子、何首乌、鸡血藤之类为宜。
      妇科病以血证较多,如月经过多、崩漏、经行吐衄、经间期出血、胎漏、胎动不安、妊娠卒下血等,均以出血为主证。这些妇科血证,证候有虚有实,有寒有热,但出血多者,每伤其阴,迫血妄行,多因于热。在其出血未止时,若非寒凝血滞者,多不宜用当归,否则往往反而增加其出血,这是罗氏从临床实践中得出的深刻体会。
      妇科血证,属病理性的出血,应及时加以止血。欲其止血,需使血脉宁静,才能达到目的。
      《景岳全书·本草正义》云:“当归其气辛而动,故欲其静者当避之。凡阴中火盛者,当归能动血,亦非所宜。……其要在动、滑二字,若妇人经期血滞,临产催生及产后儿枕作痛,俱当以此为君。”这里已明确指出运用当归之宜忌矣。若妇女月经过少、月经先后无定期、月经稀发、闭经、痛经、恶露不行等血行滞碍之症,则宜运用当归以助其遄行。倘阳盛火旺而出血过多者,均不宜用。《本草正义》在当归条中说:“若吐血衄血之气火升浮者,助以温升,岂不为虎傅翼?是止血二字之所当因证而施,固不可拘守其止之一字而误谓其无所不可也。且凡失血之症,气火冲激,扰动血络,而循行不守故道者,实居多数。当归之气味俱厚,行则有余,守则不足,亦不可过信‘当其所归’一语,而有循名失实之咎。”说明古人对当归早有正确的认识。无奈世人误以为当归是妇科之圣药,补血之通剂,不求辨证,概行施用,这不仅不能愈病,有时反而增病,良可慨也!近代名医张山雷对此有深刻的体验,他在《沈氏女科辑要笺正·血崩》中指出:“当归一药,富有脂液,气味俱厚,向来视为补血要剂,固亦未可厚非,在阳气不足之体,血行不及,得此温和流动之品,助其遄行,未尝非活血益血之良药。惟其气最雄,走而不守,苟其阴不涵阳而为失血,则辛温助动,实为大禁。”并附有血崩一案,患者原由张氏用滋阴补土之法治疗,病情稳定。
      另一医者加用当归三钱,仅进一剂,鲜血陡然暴下,几至厥脱,特录之以为世人戒。这确是经验之谈。
      据药理研究,当归含有挥发油与非挥发性成分。挥发油能抑制子宫收缩,而非挥发性物质则有兴奋子宫的作用。后者是水溶性物质,故煎服当归,主要起兴奋子宫的作用。在子宫出血期间,煎服当归,令子宫兴奋,这是促使出血增多之原因。一般月经过多及崩漏之患者,为了想补血,往往自诉曾服当归而未愈。嘱其回忆服用前后的情况,多谓服后反而增加血量者。其实当归不仅出血期间不宜用,凡阴虚火旺者均非所宜。故对常用中药施用的宜忌,有加以详细阐述并广为宣传的必要,以免贻误也。
      四、论养生之道目前世界上许多国家已逐渐趋向老龄化,在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人的平均寿命达到70岁以上。如何使老年人长寿而又健康,生活能够自理,这是一个重要的社会问题。我国近年来由于社会安定,生活水平提高,老年人的比例也不断增长。保障老年人的健康,除社会福利和医疗卫生等条件外,更重要的是老年人本身要积极维持心身的健康,这就须要讲求养生之道。
      我国历来很重视养生,以保持心身健康,防治疾病的发生。不仅在大量的古医著中有养生方法的阐述,其他经、史、子、集等古籍中也有所论及。《论语》有谓:“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第五卷613如也。”意思是孔子在空闲时,总是舒舒坦坦地休息的。又说:“鱼馁而肉败,不食;色恶不食;臭恶不食;失饪不食;不时不食。”这是从饮食上讲求卫生,以免因食了腐败变质或未经煮熟及不合季节的食物而导致疾病。《内经》对养生之道记载颇多,后世更有专书论述,如宋、元时代的《寿亲养老新书》是其较著者。
      罗氏在古稀之年仍孜孜不倦于诊务、教学和研究,虽身患多种慢性病,亦保持着良好的身心状态,并总结为“生命在于活动,长寿在于静养”之养生要诀。
      (一)心身的休养精神休养对于养生是极为重要的,必须摆在首要的位置。因为人的脏腑气血,均可受七情所左右。心情舒畅,则脏腑安和,气血调畅,即使偶膺邪气的干扰,亦可把它抑制下去,不致生病。《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恬淡,是心情安闲清静;虚无,是思想上没有贪求妄想,患得患失的观念。这样则整体的生理活动保持正常,正气充沛,抗御能力良好,疾病自难于发生。
      在人的一生中,总不会一帆风顺,有顺境也会有逆境。如何对待?各人有所不同。有些人处于顺境则骄奢淫逸,处于逆境则愤懑不平。或在困境中灰心丧气,意志消沉。如十年动乱时,有些人走上了自杀的道路;有些人虽受到不公正的对待,却能泰然处之,本着一种信念:事实与真理总会有一天能大白于天下,正气总会得到伸张。处境虽暂受委屈,生活一时比较艰苦,若具有恬淡虚无的精神,终能安然度过。罗氏在“文革”期间屡受审查,并下放干校劳动多年,在艰苦困厄之中,他自问平生未有做过坏事,虽受压力,还是心安理得,无所畏惧,心身不致垮下来。
      养生之道首重精神休养,在平时固然需要,处逆境时则尤为重要。
      (二)饮食的调摄饮食为后天之本,对营养机体、维持健康关系密切。《素问·脏气法时论》说:“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益精气。”也就是说,应以谷物类为主食,五谷,指粳米、麦、黍、大豆、小豆。同时也要吃些水果,五果,指桃、李、杏、栗、枣。还要吃适量的肉类,五畜,指牛、羊、猪、鸡、犬。更要食蔬菜以充实脏腑,五菜,指葵、藿、薤、葱、韭。当然,古时的食物种类较少,现在各类食物繁多,不以五种为限,但饮食均衡,不偏不嗜之意则一。
      饮食还应有所节制,不宜暴饮暴食,尤其是老年人,更应注意。疾病中的“食中”,是指醉饱过度所致中风类的病变,这在老年人尤为多见。《内经》指出:“饮食自倍,肠胃乃伤。”又说:“膏梁之变,足生大丁。”一方面指出暴饮暴食之害,同时说明过多食膏梁厚味,可以导致痈疔等疾患。孔子在《论语》也说:“肉虽多,不使胜食器。”也就是说,不要过多地吃肉类,以免消化不良。
      这对老年人尤为重要,因肉食过多,容易引起血脂增高、动脉硬化,可导致高血压和心脏病。我国一向以谷类为主食,佐膳品也是以蔬菜为多,肉类只占少量。目前一些西方国家已认为我国的饮食模式最合理,可以减少高血压、脑血管意外、心脏病、糖尿病、癌肿等老人好发病的发生。
      饮食固然可以养生,同时也可以治病。《寿亲养老新书》就指出:凡老人有患,宜先以食治,食治未愈,然后命药,此养老之大法也。这是中医养生的特点。古代已有用于调治各种老年性疾患的药粥,如:治眼目之莲实粥、栀子仁粥;治耳聋耳鸣之猪肾粥、鲤鱼脑髓粥等。一些食物第五卷614同时也是药物,如莲子、百合、山药、芡实、大枣、扁豆、赤小豆、黑豆、姜、蒜、葱等,用之得当,便可起到营养与治疗的双重作用。
      此外,饮食要有定时定量,也就是《内经》指出的“食饮有节”。同时要少饮酒或不饮酒。酒量之多寡因人而异,也因身体健康状况而异,很难定出具体的限量,主要是适量。酒本来是一种药,适量饮用可以助气血的运行。适时、少量饮酒,一般是无妨的,以不影响精神和身体健康为度。烟草则对人体有害无益,应绝对禁止。因烟草所含尼古丁等有害物质,不但影响抽烟者的健康,还污染空气,累及他人。
      中国人好饮茶,西方人好饮咖啡。比较起来,饮茶还是有好处的。茶叶具有消食、化痰、清利胃肠、消暑利尿、生津解渴、提神醒脑等作用。茶叶中含有蛋白质、氨基酸、维生素B、维生素C和无机盐(如氟盐等),以及鞣酸、咖啡因等。清晨起来喝一两杯茶,对身体会有好处,但不宜太浓,也不应作为整天不可缺少的嗜好。罗氏每天晨起必饮一两杯浓度适中的乌龙茶,或在工作繁忙时也喝一两杯。这不仅可以解渴,且足以提高工作效率,日本人还认为有防癌作用。
      (三)维持二便调畅人体每日要有定量的饮食进入,经消化吸收其精华以后,其渣滓亦应及时排出,这是新陈代谢的需要,也是脾胃运化健旺的表现。《素问·六微旨大论》说:“出入废则神机化灭;升降息则气立孤危。故非出入则无以生长壮老已;非升降则无以生长化收藏。”饮食入胃是物质进入人体的衢道,大小二便是残余物质排出的主要途径。小便癃闭或大便不通,均可形成病证甚至导致严重的后果。故保持二便调畅,对健康是很重要的。当然,大小便过频过多也是一种病态,故应适时适量。宜习惯于每天晨起即行排便,使大肠清净,而后进食,则吸收较好,这对保持健康关系亦大,不应忽视。
      (四)作息有时,劳逸有节人的生活,必须有规律。日夜的作息固然要有定时;四季寒暑的调节也应有规律。年龄的长幼,在生活上也应该有相应的特点。《素问·上古天真论》说:“法则天地,像似日月,辨别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人体应该“与天地相参,与日月相应”,简称为“天人相应”。人体的生物钟是受宇宙环境影响和制约的。“日出而作,日入而息”,则顺应了昼夜的规律。“比昼作夜,晨昏颠倒”,则是违背自然的规律。为了保障健康,必须作息有时。最好能早眠早起,多见阳光,呼吸清新的空气,并作适当的运动,使气血流通。这不论对青年人或老年人都是适宜的。
      但运动量的大小,则可随年龄和体质而异,不能勉强或强求一致。世俗人谓童年是猴年,像猴子似的活泼好动;青壮年是马年,可像马匹一样千里奔驰;老年是龟年,应该像龟一样多休息而少劳作,以减少体力的消耗,。《三国志·华佗传》说:“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动摇则谷气销,血脉流畅,病不得生。”不论年龄长幼,均应注意劳逸结合。过劳固然不好,过逸亦不适宜。故《内经》谓“久卧伤气,久坐伤肉”。长期卧床休息而不活动,则肌肉不发达,体力也会衰退。故《内经》一方面主张“不妄作劳”,但又提出要“形劳而不倦”。总之,太过或不及都是不适宜的。
      凡从事脑力劳动者,经过一定时间的工作后,应有适当的休息以资调节。随着年龄的增长,脑力会有所减退,如何保持大脑的功能,不使其过度疲劳,颇为重要。大脑的休息有两种方第五卷615式:一是适当的睡眠或闭目养神,或作静养气功;一是转换兴趣,作一些有益的消遣,如散步、太极拳、体操、欣赏花鸟虫鱼书画,或浏览报刊等,以松弛脑力。夜间则要保持充足的睡眠,酣睡是最好的补剂,比什么补益药品都好。
      (五)虚邪贼风,避之有时养生之道,固然要重视内在因素的调摄,以增强体质,但也不能忽视外来病因的侵袭。《素问·上古天真论》指出:“虚邪贼风,避之有时。”虚邪,指致病因素乘虚而入;贼风,指乘人不觉而偷袭人体的风邪。“风为百病之长”,足以贼害人之健康。对各种外来的致病因素,应按季节加以防避,如冬令严寒,应保暖以避风寒;春令转暖万物衍盛,病毒细菌也容易滋生,传染病易于流行,应注意锻炼和个人卫生,预防病患;夏令暑热,一方面容易中暑,另一方面若过于贪冷纳凉,可致暑湿或寒暑,均应予注意;秋季干燥,燥气易于伤肺,易患咳嗽等疾,宜润燥养阴。因时之序,以避邪气。这是养生之道应注意的另一方面。因疾病的发生,不外乎邪、正盛衰的关系,如无病邪,则正气不致耗损,疾病便不会发生,而健康得以保持。
      善养生者,一般可以得到长寿。养生之道,乃医学的重要内容之一。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医学家,由于懂得养生,很多都能享高寿。如葛洪81岁,陶宏景85岁,孙思邈超过了100岁,王冰活到94岁,钱乙82岁,朱丹溪78岁,张景岳77岁,叶天士79岁,吴鞠通84岁。他们都是活到老,工作到老,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临床经验与医学著作。人的寿命长了,工作经验就会丰富,知识学问也更加深入广博,对社会的贡献也更大。若能做到推迟衰老的时期,增进健康,延长寿命,使能更好地为人类社会服务,这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今天已诞生了“老年医学”这一门新学科,以便更好地研究衰老机制,防治老年性疾患,为广大老年人服务。根据人类学者的研究,人不仅可以活到100岁,甚至可以活到200岁,有些人年逾百岁仍很精壮,人类是可以达到寿而康的。健康长寿之道,值得进一步深入研究。
      经验方
      一、滋肾育胎丸
      组成:菟丝子、川断、阿胶、桑寄生、党参、白术、吉林参、杜仲、巴戟、熟地、首乌、鹿角霜、杞子、艾叶、砂仁。
      功能:补肾健脾,养血培元,固气安胎。
      主治:胎漏、胎动不安(先兆流产)和滑胎(习惯性流产)。症见孕后腰酸,小腹下坠,绵绵作痛,或阴道少量下血,色淡或淡黯,质稀。或屡孕屡堕者。全身症状可见口淡,纳差,头晕耳鸣,夜尿频多,面部黯斑或眼眶黯黑,舌淡或淡黯,苔白,脉细滑或沉细略滑,尺脉较弱。
      用法:炼蜜为丸。每服6克,每日3次。淡盐水送服为宜。胎漏、胎动不安者,服药至孕3个月左右。滑胎者,孕前服药3~6个月,预为调治,孕后继续用药3~4个月,以防再次流产。
      第五卷616用药期间忌服生苡仁、绿豆、萝卜。孕后宜卧床静养,勿房事,避免劳累。
      方解:胎漏、胎动不安、滑胎的病机,主要关乎肾脾、冲任、气血。“胞脉系于肾”,“肾以载胎”,“肾旺自能荫胎也”。若先天肾气不足,或后天耗损,房劳、堕胎,肾虚冲任不固,胎失所系,为流产之主要因素。而脾虚气血不足,胎失所养,也是流产的病机之一。本方以菟丝子、续断、桑寄生、杜仲、巴戟补肾固冲;人参、党参、白术补气健脾;熟地、枸杞、首乌滋阴养血;阿胶、艾叶、鹿角霜固冲任止血;砂仁理气调中。其中菟丝子其性平而味甘辛,能平补肾阴肾阳,补而不燥,滋而不腻,为安胎首选药物。配人参和党参之补气健脾,益气生血,肾脾合治,先天与后天并重,故能巩固胎元。
      辨证要点:证属肾虚或肾脾两虚。以腰酸,小腹下坠、隐痛,或阴道少量下血,色淡,头晕,口淡等为主症。无实热之证候表现。
      按语:本方是罗氏从多年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来的验方。1981年通过专家鉴定,由广州中药一厂生产。1983年获卫生部科技成果乙等奖。对胎漏、胎动不安和滑胎有预防和治疗的双重作用。现已广泛应用于临床。此外,对肾虚型不孕、不育、月经不调等也有良效。
      二、田七痛经胶囊
      组成:田七末、醋炒五灵脂、蒲黄、川芎、延胡索、广木香、小茴香、大梅片。
      功能:活血化瘀,行气温通止痛。
      主治:经行腹痛,属气滞血瘀,或寒凝血脉。并治胃脘痛之属气滞者。
      用法:每服3~6枚,每日3次。经前3~5天始,连用7天。治疗痛经宜使用3个月经周期。痛经严重者可在经前2周开始用药至月经来潮。
      方解:痛经多因于瘀。瘀阻胞脉,经血不得畅下,不通则痛。瘀血可由气滞、寒凝所致。故经行腹痛一症,以气滞血瘀、寒凝血脉之证候最为常见。本方以蒲黄、五灵脂、田七活血化瘀止痛;木香行气止痛;延胡行气活血,亦有止痛之功;小茴香温经散寒;川芎养血活血调经;梅片芳香开窍,其性走窜,引药入于病所。全方活血而不伤正,祛瘀而不留邪,止痛效果确切。蒲黄、田七对子宫平滑肌有兴奋作用,有助于经血排出,使瘀血得去,通则不痛。
      辨证要点:证属气滞血瘀或寒凝血脉。症见经前或经期小腹胀痛、绞痛或冷痛,经行不畅,色黯,有血块,血块排出则痛减,胸胁、乳房胀痛,或恶心呕吐,汗出,肢冷。
      按语:本方是罗氏治疗痛经的经验方。1984年通过鉴定,由广州敬修堂药业公司生产。
      荣获广州市科委三等奖。对气滞型胃脘痛亦有良效。
      三、二稔汤
      组成:岗稔根30~50克,地稔根30克,党参20~30克,白术15克,桑寄生15克,制首乌30克,熟地15~20克,棕炭10克,赤石脂20克,续断15克,甘草9~15克。
      功能:补气摄血,固本止崩。
      主治:崩漏,因脾虚不能摄血,经血暴下如崩,头晕,肢冷,面色苍白,舌淡胖,苔白,脉虚大。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温服。
      第五卷617方解:岗稔、地稔均为华南地区的草药,性味甘涩平,补血摄血而止崩漏;党参、白术、甘草补气健脾,补气以摄血;桑寄生补肝肾而益血,续断益肝肾而止崩;熟地滋肾养血,首乌养肝肾而益精血,并温敛止血,滋而不腻,补而不燥;棕炭、赤石脂敛涩止血,以收塞流之效。
      辨证要点:脾虚冲任不固,统摄无权,不能制约经血,而致暴下不止。阴道出血量多,色淡红,质稀,或腰酸,小腹下坠,头晕,神疲,气短,面色苍白。
      加减运用:血量特多者,加五倍子10克,阿胶12克,并炖服人参(或高丽参)10克。有血块用者,加益母草15~30克。经色淡而小腹冷痛者,加艾叶15克,或以姜炭易棕炭。经色鲜红者,加旱莲草20~25克,紫珠草30克。
      四、滋阴固气汤
      组成:熟地20克、续断15克、菟丝子20克、党参20克、黄芪20克、制首乌30克、白术15克、阿胶12克、炙甘草10克、牡蛎30克、岗稔30克、山萸肉15克。
      功能:滋养肝肾,固气止血。
      主治:崩漏,脾肾虚损,冲任不固,经血漏下不止。
      用法:每日1剂,水煎2次,温服。
      方解:熟地、续断、菟丝子、山萸肉滋养肝肾,党参、黄芪、白术、炙甘草补气健脾,首乌、岗稔、阿胶养血涩血,牡蛎镇摄收敛。全方兼顾肾、肝、脾、气血,以调理冲任,“澄源”以固本。
      辨证要点:脾肾虚损,冲任不固,以致崩漏下血,淋漓不止,或暴崩之后,出血减少,而成漏下者,症见阴道出血量少,色淡红,质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淡纳差,面色无华,舌淡胖,苔白,脉沉细。
      加减运用:出血增多者,加海螵蛸、鹿角霜、赤石脂之类固摄止血药或炭类涩血药。
      五、补肾调经汤
      组成:熟地25克、菟丝子25克、续断15克、党参20克、白术15克、杞子15克、黄精25克、金樱子20克、鹿角霜15克、桑寄生25克、制首乌30克、炙甘草10克。
      功能:补肾健脾,养血调经。
      主治:崩漏、月经不调之属脾肾虚损,冲任不固,经水失期,或经行有期但无排卵者。
      用法:月经净后,每日1剂,水煎2次,温服。
      方解:熟地、菟丝子、金樱子、续断、鹿角霜滋肾补肾,杞子、黄精、首乌、桑寄生养血调经,党参、白术补气健脾。使肾气充盛,血气和调,冲任得固。
      辨证要点:脾肾虚损之崩漏、月经过多、月经先后不定期,经血已净,腰膝酸软,头晕耳鸣,口淡纳差,面色无华或面部、眼眶黯黑,舌淡胖或淡黯,脉沉细。
      加减运用:预计排卵期间,可加温补肾阳之品如仙灵脾、补骨脂、巴戟、仙茅之类;腰痛甚者,加金狗脊、杜仲、乌药之类;月经逾期1周以上未潮者,加当归、牛膝以通经。
      按语:崩漏为妇科危重、疑难病症之一。暴崩之际,急需止血以救急,止血之后,当调经以固本。古人有“塞流、澄源、复旧”三步之法。罗氏根据崩漏以脾肾虚损,不能固摄冲任为主的第五卷618病机,拟定“二稔汤”、“滋阴固气汤”、“补肾调经汤”三方作为脾肾虚损型崩漏在崩中、漏下及血止后各个不同阶段的基本方,通过补气摄血、养肝肾止血、补脾肾调经,循序渐进,使冲任得固,月经恢复正常。在出血期间,他认为一般不宜用当归、川芎,因其辛温动血,走而不守,用之往往增加出血。而主张用首乌、阿胶之类养血止血。兼血瘀或血热者,在出血期间可用祛瘀止血、凉血止血之法,但止血之后,仍需调补肾肝脾以调经,因冲任之本在肾,着重补肾,兼顾肝脾气血,才能巩固疗效,调整周期,促使排卵,是固本之法。
      (李千笛编)第五卷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