阴阳师 式神挑战券:刮痧疗法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9 04:50:54

         

                   我国民间对于痧症治法好多,除刮痧外,还有放痧、扯痧、揪痧和挤痧等法。

(1)放痧;用消毒好的细三棱针,在病人两臂弯、两腿弯的大静脉血管上,快速点刺,使瘀血和痧毒从血液里放出,叫做放痧。通过放痧,可使血液流通加速,瘀者通,新者生,症状很快减轻或消失,所以放痧又叫放血疗法。

(2)扯痧:用食、拇、中三指,提扯病人的皮肤和一定的部位,使浅层毛细血管,渗出血液,出现一些暗紫色的疹点子来,叫做扯痧。扯,包括拧的意思,所以又叫拧痧。

(3)揪痧:右手食指中指绻起,指背蘸水使其湿润,在病人喉咙两旁,或6~7颈椎上下,用力揪拔,并连连发出“巴巴”音响,叫做揪疹。

(4)挤痧:用两手拇指,或单手食、拇二指,在疼痛的局部,用力挤压,连续挤出一块块或挤出一小排小紫红疹斑,叫做挤痧。

  以上放痧、扯痧、揪痧、挤痧四法,也各有其适应症。

如头痛恶心,吐泻较重,体质平素尚不十分衰弱者,则用放痧;如项背沉者则用扯疹;如咽喉肿痛者则用揪疹;如仅是前额疼,眉头或两太阳穴疼痛时,可用挤痧。

     

                             刮痧的慎用症与禁忌症

  1 、有出血倾向的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过敏性紫癜症等不宜用泻刮手法,宜用补刮或平刮法。如出血倾向严重者应暂不用此法。

  2 、新发生的骨折患部不宜刮痧,须待骨折愈合后方可在患部补刮。外科手术疤痕处亦应在两个月以后方可局部刮痧。恶性肿瘤患者手术后,疤痕局部处慎刮。

  3 、原因不明的肿块及恶性肿瘤部位禁刮,可在肿瘤部位周围进行补刮。

  4 、妇女月经期下腹部慎刮,妊娠期下腹部禁刮。

 注意事项

  1 、治疗刮痧时应避风和注意保暖

  2 、每次只治疗一种病症。每次治疗时刮拭时间不可过长,严格掌握每次刮痧只治疗一种病症的原则。

  3 、治疗刮痧后饮热水一杯

  4 、刮痧后洗浴的时间

    治疗刮痧后,一般约 3 小时左右即可洗浴。

  5 、皮肤有化脓性炎症、渗液溃烂的,以及急性炎症红、肿、热、痛者(如湿疹、疱疹、疔、疖、痈、疮等病症),不可在皮损处或炎症局部直接刮拭,可在皮损处周围刮拭。

             刮痧必知七件事

妳有替別人刮痧或被刮痧的經驗嗎?輕刮幾下,皮膚馬上出現片狀或點片狀瘀斑或出血,頭昏、頭痛、胸悶症狀馬上不見。刮痧的神奇妙用的確令人驚奇,但也得具備些刮痧小常識,才不致造成非必要的傷害。

夏天的腳步近了,炎炎夏日特別容易中暑,許多人中暑時,會請親朋好友「diy」,一枚銅板、一根木梳甚至一支湯匙,就往中暑人的頸背上重複刮拭。

這個老一輩人熟悉的動作,就是中醫所謂的「刮痧」。奇特的是,很多人只要輕輕刮幾下,頭昏、頭痛、胸悶症狀馬上不見,而且身上很快就刮出一大片紅紅紫紫的瘀斑,這些看來嚇人的斑痕,中醫師稱為「出痧」。

1.什麼是痧

長庚醫院中醫內科主治醫師林胤谷說,所謂的「痧」,其實是人體內疾病在身體表面的特殊表現。一般所說的刮痧,又可稱為抓痧或撮痧,顧名思義就是用手指或邊緣潤滑物體,在人體體表特定部位,施以反覆的刮、捏、提、擠、挑,使皮膚出現片狀或點片狀瘀斑或出血,以達到調整身體功能,恢復正常的生理狀態。

2.為何要刮

刮痧的功效,主要是經由有選擇的尋找對某些疾病的特殊反應點或腧穴,進行良性的刺激,通過經絡的傳導作用,促進血液、淋巴液的循環功能,使肌肉和末稍神經得到充分營養,促進全身的新陳代謝,增加人體免疫能力。

3.怎麼刮

林胤谷表示,刮痧已經被使用在上百種病症,一般人最常用的是夏天中暑、祛除風寒和緩解感冒引起的頭痛、頭昏等症狀。刮痧最常刮拭的部位,是背部、頸部、胸部和四肢,民眾自己動手刮痧時,可以沿著頸部兩側刮,或從第七頸椎沿脊椎從上向下刮至第五腰椎為止,即由上往下,順著頸、肩、背刮下來,或沿著肋間向外側斜刮,千萬不要左右來回隨便亂刮。

4.力道要多大

很多人以為刮痧力氣越大、越痛、出痧越多、顏色越深越黑越有效,就因為這些錯誤觀念,有些民眾替人刮痧時使盡力氣猛力刮,非等到被刮的人痛得呼天嗆地,整個肩頸後背青一片、紫一塊才肯停手。

林胤谷強調,一個人會不會出痧,和個人體質有關。每個人體質不同,出現紅紫瘀斑的情形也不同。有人輕輕刮幾下就出現瘀斑,有人怎麼刮都刮不出痧,太過用力刮痧或硬刮出來的紅斑,很可能是微血管破裂或皮膚受傷。

5.用什麼刮

刮痧使用的工具,舉凡梳背、瓷杯、瓷碗、瓷湯匙、錢幣,或是水牛角、羚羊角製成的刮痧板都可以,要注意的是刮痧器材的邊緣要鈍且光滑圓潤,才不會刮傷皮膚。如果身邊沒有這些器材可用,最簡便的方法就是就是把手指彎曲,用指背當刮痧板,或是直接用手指指腹抓、捏、擠、壓也可以。

6.準備工作

在刮痧之前,可以在要刮的部位塗上一層薄薄的輔助介質,這些輔助介質包括水、油、嬰兒油、面霜、凡士林、橄欖油等都可以,輔助介質的作用是刮痧時增加皮膚潤滑作用,避免皮膚受傷。

7.多久刮一次

林胤谷說,刮痧沒有時間、空間限制,但不要太頻繁,大約3至5天刮一次就好,不要沒事天天刮、一天刮上好幾次。不宜刮痧的部位,包括臉部、骨頭或有傷口發炎、疤痕的部位。另外,空腹的時候也不適合太用力刮。

刮痧時,要選空氣清新、通風、涼爽的場所,千萬不要在密不通風的封閉空間裡刮痧。刮完痧後,先用乾淨毛巾把皮膚上的油和汗水擦乾淨,再喝一杯溫開水、稍微休息一下。

林胤谷強調,刮痧是一種治療疾病初期症狀的物理性療法,當身體出現中暑、感冒、頭昏、肌肉痠痛等小毛病時,可以先用刮痧來救急,刮完痧後最好還是找專科醫生診治,以免小病拖成大病。

他也建議,幫親友刮痧時,最好在刮拭的過程中經常詢問「會不會不舒服」,被刮的人一旦明顯感到不舒服,最好馬上停止刮拭,讓病人坐下或平臥休息,喝些溫開水,必要時找醫生看病。

這些人 不要刮

林胤谷說,不是每個人都適合刮痧,因為刮痧會刺激交感神經,有些體質較弱或體質敏感的人,一刮痧就臉色發白、發青,全身冒冷汗,甚至有人嚴重到休克,這類人刮痧時一定要特別小心。

另外,老人、小孩皮膚比較脆弱,刮痧時力道要儘量放輕,或者先在皮膚上鋪一層棉布後再刮,減少刮痧器材直接磨擦皮膚,造成皮膚傷害。

他建議,年老體弱、皮膚過敏、有心血管疾病、白血病、過敏性紫斑症、血小板減少症、癌症、皮膚炎,或皮膚上有傷口、疤痕的人,都不適合刮痧。此外,懷孕婦女和女性在每個月的生理期間,也要避免刮下腹部。

     痧症"在民间医学中早已被确认,它是指夏秋之间因感受风、寒、湿之气,或因感受疫气、秽浊熏蒸而见身体寒热,头、胸、腹或闷,或胀,或神昏喉痛,或上吐下泻,或腰如带束,或指甲黑,或手足麻木、直硬等症状。

  "刮痧"疗实际上是"刮法排毒",与"刮骨疗毒"有异曲同工之妙,刮痧即刮其痧毒也。术者以拇指侧或食中二指指面在体表上用力做快速的推动,或用借代物贴其肌肤、顺其纹理用力刮下,《保赤推拿法》日:"刮者,医指挨其皮肤,略加力而下也。

  "最好的哺助工具当首选边缘光滑的犀牛角板,因其有清热定惊、凉血解毒作用,其次可选用嫩竹板、瓷器片、瓷碗边、硬币、铜钱、玻璃棍,甚至钢笔尾段(总以光滑为宜)等,都可做为工具,代替手指在体表上进行推动刮治。在刮头、额、肢、腕、腿、膝等处时还可用棉麻纱或头发刮之,但无论用哪一种借代物都必须蘸上香油或其他润滑剂,也可使用滑石粉或水,其日的都是为皮肤免遭损伤。

  "刮痧"常用于胸、背、颈项、腿窝、肘窝等处,有发散解表作用,一般多用于治疗中暑、外感。刮时, 手法应由轻到重、自上而下,顺肌肉纹理朝一个方向缓缓刮皮肤表皮,使其逐步充血,直到出现红色斑点工斑块",故称""刮痧"或"扯痧"同样有泄热、排毒、祛风的作用。

  若"痧毒"(湿热秽浊之气)之气掐于血分,就应当用刺络放血的方法治疗,这时检查患者肛门周边,见有暗红色或紫黑色血泡若干者,急用三棱针或缝被将血泡挑破,取食盐少许涂搽于上,使壅聚之毒液得以迅速排出,受阻之气血得以通畅续接,随阴霾消散而诸症悉退,杲杲日出而神清气爽。

  痧毒之症,在气分者刮之(刮痧疗法),在血分者刺之(刺血疗法),总以开泄祛邪为主,慎勿妄施它法。
                                                                        扯痧疗法禁忌        在患者的一定部位或穴位上,用手指扯起皮肤,以达到治疗疾病的方法称扯痧疗法。   扯痧疗法在我国民间流传久远,每当感受暑湿引起不适,常用手指将患者的皮肤反复捏扯,直至局部出现瘀血为止。本法简便易行,效果明显。   操作方法:   1.选择部位,主要选择腹部(下脘、石门、天枢)、颈部、肩部(肩井等)、背部等。   2.患者坐位或卧位,充分暴露局部皮肤。   3.术者有拇指指腹和食指第二指节蘸冷水后,扯起一部分皮肤及皮下组织,并向一侧拧扯,然后急速放开还原。也可用拇、食、中三指指腹夹扯皮肤,依上述手法连续地向一定的方向拧扯,重复往返数次,以所扯皮肤处发红为止。   4.如病症较重时,扯拉的力量可加大,直至皮肤出现红斑。   5.扯痧对皮肤有较强的牵拉力,故常可引起局部和全身机体反应。扯拉病人局部可有疼痛感,扯后周身松快舒适感。扯痧多用于因感受风寒暑湿之气而引起的感冒、头痛和胃肠功能紊乱。   扯痧的禁忌症有:   1.病人身体瘦弱、皮肤失去弹力者。   2.施治局部痈肿、疮疡、溃烂或肿瘤患者。   3.患者有心脏病,如心肌梗塞、心绞痛者。   4.水肿病人。   5.血友病、出血性紫癜和其他出血疾患者。

                         刮痧疗法操作时的注意事项

1. 一定要先在施术部位涂抹一定量的介质后进行。这样不仅可以减少刮板与皮肤的摩擦,降低对皮肤的损害,而且更可以增强渗透力,加大治疗功效。。

   2.在患者体表施术时,施术者应根据患者的自身和疾病的特点掌握力度和控制时间进行刮痧治疗。

(1)“实则重之,虚则轻之”。体质较强、病属实证、病情较重的患者用力稍重,时间稍长些;体质虚弱,病属虚证、病情稍轻的患者用力则轻些,时间短些。

(2)治疗操作时还要密切观察患者局部情况和注意询问患者的主观感受。

(3)对于某些血液疾病,传染性疾病、脏器严重受损等特殊情况的病人不应使用刮痧疗法,或在医生严格指导下进行。

身体各部刮痧操作技巧

一、头面部

患者取坐位或仰卧位。

(1)施术者在患者前额部涂抹少许介质(面部可以用一些化妆品作为介质),开始施术。施术者用刮板在患者前额部从前发际自上而下进行刮拭,并点揉印堂穴,百会穴和两头维穴。

(2)以印堂穴为中点,分别向左右两侧刮拭前额,止于两侧太阳穴,点揉太阳穴。以皮肤红润为度。

(3)患者闭目。施术者用舌ij板轻刮患者上下眼眶,并用刮板轻揉患者的两侧睛明穴、四白穴和迎香穴。

(4)施术者用刮板轻刮患者上唇和下唇周围,点揉人中穴和承浆穴。

(5)在患者两侧面颊涂抹少许介质,施术者用刮板自下而上轻轻刮拭面部;并用刮板轻轻点揉患者两侧耳门、听宫、听会穴,以面部皮肤红润为度。

注意:头面部进行刮痧治疗时,一定要注意刮板操作时力度与速度的掌握和控制。头面部皮肤十分薄,而且面部毛细血管丰富,因此用力宜轻柔缓和,切忌用力过重、过猛,以免损伤头面部皮肤而影响患者颜面部美观。

二、胸腹部

1.胸部

对胸腹部刮痧治疗时刮板与体表的接触角度小,受力就相对越小,角度以45°为宜。患者仰卧位,施术者位于患者左侧,开始施术。

(1)施术者涂抹少许介质于患者胸骨柄体表处,右手握住刮痧板,自上而下刮拭胸骨柄体表,局部痧出为度。

(2)用刮板角轻轻点揉天突穴 (点揉天突穴时用力要轻揉,此处深部为气管所在,用力过重会引起呛咳甚至造成窒息)。

(3)以患者胸骨柄为中线,施术者用刮板分别向左右两侧胸部刮拭。(哺乳期妇女不宜进行治疗)局部皮肤微红即可。

注意:胸部刮痧时刮板与体表接触角度不宜过大,角度越大,力度就相对越重。胸部为心、肺之所在,用力过重会对心肺功能造成影响和损害,对于严重心,肺疾病患者不宜采用。

2.腹部

腹部刮痧主要以患者脐部为中心,涂抹少许介质后,施术者按顺时针方向用刮板在患者腹部进行刮拭。以腹部皮肤红润为度。用刮板角点揉两天枢穴和两大横穴及气海、关元穴。

注意:腹部刮痧用力要均衡柔和,过重会让患者感觉不适。点揉诸穴时稍用力即可(孕妇不宜进行治疗)。            

          
        

                                          扯痧方法

          将中指和食指弯曲如钩状,蘸水夹揪皮肤,造成局部瘀血。这种由夹揪使皮肤出现血痕的除痧疗法,称揪痧疗法。

揪痧疗法亦称拧痧疗法,民间称为“揪疙瘩”。本法不需要任何器具,只需用手指即可。揪痧疗法灵活,可根据病情选择施治部位。头疼体热、身倦体乏,自己可以给自己揪,故揪痧也是一种非常实用的自我疗法,小孩子也可以揪。

操作方法:

1、客人坐或俯卧位,充分暴露施治皮肤。

2、按摩师将中指和食指弯曲成钩状,蘸冷水后,用食、中两指的第二指节侧面相钳去夹揪皮肤。此时常发出“嗒”的响声,“揪疙瘩”之名即由此而来。夹揪时要随夹压随拧,然后急速松手。由于外力的夹、压、挤,可将皮下毛细血管夹破,使血液渗到组织间,造成局部瘀血。

3、一般在局部夹揪20次左右,以皮肤出现血痕为度。如病症较重,夹揪的力量可以加大,直至皮肤形成红斑。

由于夹揪作用对皮肤有较强的牵引力,故常可引起局部和全身反应,使施治处皮肤潮红,且稍有痛感;但痧被揪出、局部出现瘀血后,则患者周身舒展。此法适用于皮肤张力不大的头面部及腹、颈、肩、背等处 如上呼吸道感染、咽部疼痛、声音嘶哑,常在颈前皮肤揪痧。局部揪红后,患者即可感到咽部清爽;头痛可在太阳穴处揪痧,也可同时选用颈项、眉心、肘弯、腘窝等处;胃肠机能紊乱多在腹部揪痧;腰背痛可选疼痛最明显处揪痧。    、冷痧:大热天自觉冷不可挡,喜欢盖被,有的全身发抖,甚至上下牙齿打战。可点刺两肩(两肩正中最高点凹陷中)、两肩井(肩和颈的正中)和大椎颈后正中最高的椎骨下凹陷中,然后用生姜擦督脉和太阳经,冷感就会渐渐消失。如果没有生姜,就用热水毛巾,热敷肚脐,待冷感消失为止。

  2、热痧:发热无汗(不怕风的,称热痧;怕风的,是风夹痧症,要用三物香薷饮祛风发汗),使用退热药体温反而更加升高,有升至40℃以上的。用针挑十个手指尖和脚趾尖出血。再挑督脉从大椎起往下数十个穴。大椎旁开三寸(以患者四个手指并排作三寸)与大椎平行往下数十个穴。

  3、绞肠痧:腹痛如绞,如刀挖,十指(趾)如冰。用针挑两天枢穴(脐旁开2寸)、脐下正中各2寸的穴位出血;脐上用拔火罐,同时在中脘处拔火罐。再用一寸毫针刺足三里穴(温针,即以艾条火熏针尾)。有恶心的,针挑任脉的天突、璇玑出血,可止呕。腹泻不止的,针挑尾骶骨自会阴穴往上数三节凹陷中,每节一针,可止泻(也可治痧气引起的便秘)。

  4、懵痧:昏不知人,是急危症。有的突然发生,有的夜睡昏死,推叫不醒。须用8号以上大针头速刺后跟或中冲穴,强刺激,促其速醒。这种情况说明体内信息系统已经十分虚弱。醒后请中医辨证论治,或送医院认真检查。

  5、一般痧症:无汗,微恶风,稍感不适,都可以挑督脉通气,并用生姜擦背部两侧的足太阳经。如有恶心的,都可以挑任脉通阴气。如有头痛如箍的,不管轻重,都可挑眉尖两攒竹穴、两太阳穴和项后两大筋的发际处两穴,共六个穴,出血后头痛会立即轻松。

  以上放痧知识仅供参考,一旦中痧,建议尽快送正规医院就诊或让专业放痧师傅放痧,切不可盲目放痧。
汪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