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火隔墙 崇州壁宝:亚洲对殖民遗迹很纠结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0:52:45

    6日,黑龙江省方正县为“日本开拓团”立的纪念碑被证实拆除。直接促成这一结果的是中国网民对当地政府“忘记国耻”、“放弃尊严”的指责。在日本一些媒体眼中,中国出现的砸碑者是暴徒,中国人“排外”、“缺少宽容”。其实,在受害国中,中国是最宽容的。在韩国,日本当年的殖民建筑不仅被一拆到底,韩方还断然拒绝日本人买下这些“渣土”运回日本的要求。在近代历史上,亚洲绝大多数国家几乎都经历过沦为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时代。而让人奇怪的是,亚洲许多国家对西方殖民者的遗迹予以保留,对“日据时代”的遗迹大多无情毁灭。中国外交学院学者苏浩7日对《环球时报》记者说,日本的殖民统治给包括中韩等亚洲国家带来巨大的灾难和痛苦,日本更应该反思为什么各国对日本的历史记忆到现在都难以抹去的原因。

    《产经新闻》称砸碑者是暴徒

    黑龙江省方正县为日本“开拓团”立碑的事在网络上被曝光后,立即引起中国国内舆论强烈质疑声浪。英国广播公司(BBC)称,方正县政府建立“日本开拓团民亡者名录墙”已经被证实拆除,此前这一纪念碑在中国引起民众的强烈抗议,方正县当局受到严厉指责。有中国网民说,方正县政府花数十万建造石碑是为了吸引日商投资,是“为了经济而置民族大义于不顾”。8月3日,该碑遭到来自中国其他地区的5名民间人士涂漆破坏。文章称,这一石碑被立于该县“日本人公墓”旁。公墓内埋葬着二战战败后在回国途中死亡的“开拓团”成员。日本驻沈阳总领事日前也曾前往该墓。

    法国广播公司称,尽管当地官员称,立碑是为了让中日后人了解真实的历史,感受中华民族“以德报怨”的胸怀。但中国人不接受这一说法,认为本国人在国内开发新地叫“开拓”,而外国人往他国开发则是“侵略”。

    方正县为日本满洲开拓团建立名录碑被拆除一事这两天在日本也闹得沸沸扬扬。日本几大媒体连日来都跟踪报道此事的进展,《产经新闻》言辞尤其激烈。《产经新闻》6日称,“为日本人满洲开拓团建立的墓碑最终被拆除,可以看出中国近几十年来接受反日教育的一代,现在成为中国舆论的主流,也暴露出中国民族感情比法律优先的一面”。该报道还说,“破坏公共财产的暴徒竟被中国媒体称为‘五壮士’”。7日,《产经新闻》专门刊登对负责日本人满洲开拓团石碑维持和管理的“方正友好交流会”事务局长大类善启的专访。大类善启说,“中国排外主义开始加强,希望中国能恢复度量宽广的国际主义精神。”在日本网络上,许多日本网民称“中国人很狭隘、太不宽容”。有人甚至称,“是日本让满洲国和朝鲜半岛文明起来的”。   在中国,关于方正县有这个日本满洲开拓团公墓的事情最近才为人所知。但在日本,多数普通人都很熟悉“方正县有日本人公墓”的事。在战后,当年遗留在中国的日本开拓团孤儿问题,1945年以后20多年一直无法解决,直到中日恢复邦交正常化以后,这个问题才逐步得以解决。在此次石碑事件前,许多日本人每年都到方正县扫墓。据日本媒体称,他们很懂得当地的“忌讳”,因此都是集体包下一个旅馆,门窗紧闭地悄悄进行祭祀。

    日本京都大学社会学教授坂部晶子曾在日本公开做过“满洲开拓团员中对于‘宽容’的记忆”的报告。她说,方正县日本人公墓是1963年周总理批准建的,这是留在日本人心中的一段记忆,是中国方面的“宽容”,同时留在日本人心中的还有抚顺战犯管理所的宽容。

    对日本殖民遗迹,韩国能拆都拆

    在对待日本当年侵略和殖民时期留下的遗迹问题上,韩国人的反应更加激烈,许多韩国人的态度都是一个字“拆”。尽管对于韩国来说,日本是其最大的技术来源国和第一大外国游客来源国,韩流文化最大的接收地也是日本。韩日政治关系密切,不仅有美国这个共同的军事盟友,而且韩国国会中的“韩日议员联盟”是最高水平的议会友好组织(目前还没有韩中友好议员联盟),日本人到韩国访问不用签证(但韩国人去日本需要办理签证),日本大地震后韩国是捐款最多的国家之一。但是无论韩日关系如何密切,有一点韩国哪个党派态度都很明确,即坚决否定日本的殖民统治,对所谓“历史遗存”能拆则拆,以恢复殖民统治之前的样子。

    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半岛,日本殖民者在现在首尔市中心原朝鲜王宫———景福宫门前建起一座巨大的总督府。为镇压韩国的“王气”,该建筑的外形被设计成一个“日”字,韩国的王宫笼罩在它巨大的阴影下。韩国独立后,韩国政府准备将建筑物作为韩国的国立博物馆。但许多韩国人认为,这是韩国的耻辱,应该拆除。也有一些韩国人尤其是知识分子认为,应该保留这座建筑物,把它作为一件十分难得的历史教材。日本有人提出,愿意出钱把它买下,拆除后运到日本重新复原。这更激起韩国人的怒火,韩国政府1995年拆除该建筑。此外,位于首尔市中心的首尔市政厅,原有的日式建筑被拆得只剩下一面墙,而新的现代化市厅则拔地而起。在韩国忠清南道的“独立纪念馆”前,《环球时报》记者曾见过拆除总督府留下的巨大残石。韩国解说员说:“它是日本侵略韩国的象征,韩国人永远不会忘记这一耻辱。”    西方殖民遗迹仍存,“日据”遗迹多毁

    在亚洲,除了中韩等东亚国家,东南亚、南亚国家几乎都经历过被殖民的时代,许多国家此前长期受到西方殖民,后来又受到日本的侵略和殖民。

    对待西方殖民时代的遗迹,大多数国家选择了保留。如印尼对前荷兰殖民者建的巴达维亚东印度公司、总督府遗址至今保存完好,印尼独立后先是成为雅加达市政厅,上世纪70年代改为雅加达历史博物馆,里面仍陈列着历任荷兰总督的画像和许多遗物。在新加坡,英国殖民时代的马来亚总督府,如今这座建筑是新加坡总统府。在菲律宾,西班牙殖民时代的总督府最初毁于地震,1802年迁到马拉卡南宫,此后美国总督将这里作为官邸,如今这里仍是菲律宾总统府所在地。在越南,法属印度支那第一代总督府、位于前西贡的诺罗敦宫,南越时代为南越总统府“独立宫”,如今则为纪念越南战争胜利的胡志明市“统一宫”;位于越南河内的第二代总督府,1969年改为“主席府”,用作接待贵宾和外国使节的国宾馆。

    但日本侵略和殖民的遗迹则大部分是另一种结果。在新加坡,日本军方曾设立一座昭南神社,位于武吉知马山丛林里,并建有日军慰灵碑,如今这里只剩下一个水池以及走道,神社本身不剩一砖一瓦。新加坡虽然将这里定为“历史遗址”,却没有为此修复或重建任何设施,或建立标志,以纪念该建筑的存在。在缅甸、越南、印尼等日本曾占领的国家,“日据时代”的标志性建筑几乎泯灭无遗。除了沿用西方殖民时代的建筑,在东亚、东南亚唯一保存至今的日本总督府,只剩下在台北的前日本台湾总督府。

    何以出现西方殖民时代遗迹大多保留、日据时代遗迹大多毁灭的景象?东南亚曾有一些学者认为,在东南亚曾沦为西方殖民地的国家,西方殖民的历史较长,对当地政治、经济、文化影响较大,许多痕迹已无法磨灭,像中国香港特区,大多数建筑在回归前都是港英时代遗留,若一概毁灭等于重建一座城市;不少国家的民众虽对殖民时代的屈辱念念不忘,但认为这同样是本国历史的一部分,而且西方殖民者在侵略的同时,客观上输入了现代文明。在菲律宾宿雾,既有麦哲伦纪念碑,还有一块拉普拉普纪念碑,一块纪念麦哲伦环游世界的功绩,另一块纪念反抗麦哲伦暴行、击毙这个西方入侵者的当地酋长功勋,两块碑并立就是这种含义。   日本对亚洲多数国家的占领虽然只持续数年,但占领期间实行高压、掠夺政策,被大多数当地人视为黑暗时代,急欲磨灭而后快。日本在印尼、新加坡曾建立的神社、墓地和纪念碑都是二战快结束时日军自行炸毁,死者尸骨也竭力迁葬,理由是“担心撤退后遭到侮辱性毁灭”。

    为了维持在东南亚地区的影响力,日本自战后以来,先后通过战后赔偿、贸易、直接投资以及政府开发援助等众多渠道,积极构建与东南亚的特殊关系。曾在日本留学的泰华农民银行研究人员披蒙婉称,由于日本在经济上对东南亚大力渗透,而且十分注意软实力等形象建设,使得其早年的侵略者形象在东南亚已经比较模糊。日军当年用数十万劳工和战俘的生命修建泰缅铁路,人称“死亡铁路”,如今泰国政府每年都要在其中的桂河大桥举办纪念活动,模拟当年的场景,但更多地掺入了旅游和经济成分,缺少对战争的反思。

    东北亚受民族创伤更深

    中国外交学院学者苏浩对《环球时报》说,亚洲许多国家历史上曾受到欧美等西方的侵略和殖民统治,特别是南亚和东南亚一些国家受西方殖民统治的历史更加久远,很多国家当年本身甚至还没有形成独立的民族国家,像菲律宾等连国名都起源于西班牙国王的名字。这些国家一方面受到殖民者的掠夺,另一方面西方殖民者也参与这些国家的现代化构建,有400多年的历史。西方统治者留下的遗迹,已经成为他们文化的一部分,所以他们的心态还是有些纠结。  苏浩认为,相比之下,中韩等东北亚国家已有数千年的完整国家和民族构建,西方和日本的侵略和残暴统治在东北亚造成更深的民族创伤。特别是日本,虽然侵略历史相对短暂但极其残酷,而它想让中韩“亡国灭种”的意识使这些国家对这段历史的民族记忆更深。

    苏浩说,日本的殖民统治给中韩等国带来巨大的灾难和痛苦,部分日本人现在认为中国人的反应过激,至少说明他们对包括中国在内的亚洲多国被日本创伤的感受,理解得还不够,日本更应该反思为什么各国对日本的这些历史记忆到现在都难以抹去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