闹洞房摸新娘奶:历史上最牛的帝王教师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5:14:04
历史上最牛的帝王教师作者:丁启阵
古往今来,无师自通、自学成才的人,一定是有的。但是,可以肯定,绝大多数人都是在老师的教育下学到文化知识,学到人生道理的。无师自通、自学成才的人,大约不是天才,便是家境贫寒之人。历代帝王的子孙,显然不属于家境贫寒上不起学这一类;皇家子孙中,不敢说天才一个也没有出现过,但估计,即使是天才也会被强迫上学,跟着饱学的硕儒摇头晃脑念四书五经之类的古书。就是说,历朝历代,做过帝王老师的人,应该是很不少的。不说远的,就说明清两朝,比较有名的帝王之师就有:张 居 正,做过隆庆、万历两位皇帝的老师;祁寯藻,做过道光、咸丰、同治三位皇帝的老师;翁同龢,做过同治、光绪两位皇帝的老师。但是,这一类老师,教育帝王都是他们的工作;而且,他们给帝王开课,通常都是在帝王尚未成为帝王的青年、少年乃至童年时代,他们所做的,不过是文化知识的启蒙教育;再者,他们在给帝王上课的时候,也许是怀着诚惶诚恐、惴惴不安的心情的。总之,这些人,尽管贵为帝王之师,有的甚至教过好几个皇帝,但都不能说一定很牛。我认为,最牛的帝王的老师应该具备如下四个条件:一、并非真的帝王的老师,最好是自告奋勇做的帝王的老师;二、手里并没有可以左右帝王的权力或曰人脉资源,最好是布衣之士;三、所教导的乃是在位的、说话算数的帝王;四、对帝王说话的时候,使用的是居高临下的态度。根据鲁迅人类脖子较细腰部柔软是为了便于砍杀、膝盖能弯曲是为了方便跪拜的理论,符合这四个标准的人,中国历史上应该不会很多。但是,决非没有。至少,据我所知,战国时期的孟子,汉朝的贾谊、谷永、班固,唐朝的杜甫等人,就都基本上符合了这四个标准,因而堪称最牛的帝王之师。下边就简单介绍一下他们的相关事迹:孟子。孟子是一代儒学大师,他周游列国的场面,比孔子要阔绰得多。经常是几十辆马车组成的车队,侍从多达数百人;所到之处,国君们纷纷馈赠他黄金,供给衣食,虚心听取他的议论。从《孟子》中记载的他跟一些国王的谈话看,孟子这个老师做得,实在令人羡慕。梁惠王(魏惠王)、齐宣王这些大国的君主,在滔滔雄辩、循循善诱、不依不饶的孟子面前,简直都跟小学生一般,被教训得一愣一愣的。梁惠王是一代霸主,他即位之后,用二十年来年时间,使魏国成为战国诸雄中最强大的一个。初见孟子,相当傲慢,对孟子说:“老头儿!你不远千里来到我国,是想给我国一些好处吗?”不料,孟子就抓住他的“好处”(利)一词,大发议论,教育他王者不能只讲好处,要讲仁义。接着,孟子结合魏国情况,不客气地对梁惠王进行了政治、军事方面的教育。孟子去齐国,针对去宣王的喜欢流行音乐、喜爱钱财、贪恋美色等特点,引经据典,打种种比方,掰开又揉碎,循循善诱,完全没把他当国王看待。贾谊。贾谊在《治安策》一文中,希望汉文帝“生为明帝,没为明神。使顾成之庙,称为太宗,上配太祖,与天汉无极”,又说,“若蓄乱宿祸,使万年之后,传之老母弱子,将使不宁,不可谓仁。”直接断言文帝一定会死于太后之前,太子未成年之时。帝王的权威,他毫不顾忌。汉文帝呢,也并不因此就疏远贾谊。相反,贾谊的建议,他大多乐于采纳,还一直想要重用贾谊。谷永。谷永上书汉成帝,有这样的话:“汉兴九世百九十余岁,继体之主七,皆顺承天道。至陛下独违 道 纵 欲,轻身妄行,积失君道,不合天意,亦已多矣。为人后嗣,守人功业如此,岂不负哉!”话说得很重,简直像是长辈在教训不肖子孙。刘向。也是汉成帝,刘向的奏章里有这样的话:“陛下为人子孙,而令国祚移于外家,降为皂隶,纵不为身,奈宗庙何?”跟谷永的话,分量不相上下。有意思的是,看了刘向的奏章,汉成帝并没有怪罪他,而是感叹刘向忠诚。遗憾的是,汉成帝并没有接受谷永、刘向的教训,终于丢掉了皇帝宝座。杜甫。早在青年时代,还没有考上进士,杜甫立下的人生理想就是“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致君尧舜上”一句,既有自负,也有以帝王之师自诩的意思。《北征》一诗,“不闻夏殷衰,中自诛褒妲。周汉获再兴,宣光果明哲”等等诗句,对当朝皇帝的维护、鼓励,用心良苦,犹如长者之呵护晚辈。古代之所以能涌现如上一些胆敢自告奋勇充当帝王导师的人物,除了这些人本身超乎常人的胸襟胆略之外,帝王们对待批评言论的态度,也是重要的原因。如果遇到桀纣那样的暴君,即使是敢于冒死进谏的人,也没有机会对他们从容说出一番老师教训弟子的话语;即使说出来了,也不会容许传播出来,流传后世。人们所能做的,也只有“道路以目”了。
本文来自派派小说论坛 :http://www.paipaitxt.com/r4814151_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