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接引语中的从句时态:“鸣琴九稿”(附图)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7 14:27:21

(“云州诗话”系列)

“鸣琴九稿”(附图)

       张学宇

  

 

2010年8月10日上午,去云县诗社社长家取一本《云南诗词》,谈及诗社的一些情况,诸如经费拮据,开展活动困难,她本人因年事已高,身体不好,本想卸任,但苦于无人愿意接替。我不太清楚诗社的活动情况,但可想而知这样一个民间社团,其社长“职位”是一桩苦差事,要有一定的组织活动能力,更主要的是要投注大量心力,讲的都是义务劳动、奉献精神,所以要延续云县诗社的薪火,还需有人乐于奉献。社友们大多是“夕阳红”系列,精力不济,而年轻的又由于工作缠身以及其他更多的原因,没有谁愿意出任这个社长,诗社活动难以为继。又讲到云县历史上的“鸣琴学社”,这个诗社曾经搞得很正气,最为难得的是有诗稿传诸后世。提起鸣琴学社的诗稿,社长说她去县档案查点资料,无意间发现了“鸣琴诗稿”并借出来看。我兴奋地问还了没有,她说还没有还,于是就高兴地从她手中转借过来。我早知道云县有这么一套文学史料,但一直无缘以见,今天不期而遇,实在大喜过望,当时的心情是比得到任何“海内孤本”都兴奋。事实上,“鸣琴学社诗稿”也确实堪称“海内孤本”,对云县来说更是弥足珍贵。

在一个崭新的标名为“民国档案”的盒里,放着一叠发黄的线装书:9本“鸣琴学社诗稿”,1本《黄虚谷课稿》(谢功九先生抄本),1本《卢月楼先生诗文稿》,1本《袁慎夫先生残稿》,全部都是李芬题签,除鸣琴诗稿外,其余三本都写着“李芬存”三字。盒内还有一幅字,长95厘米,宽26厘米,神龙见首不见尾,仅剩中间一截,16行,“奪目恍如小白花花岩現紫金宮闕落成日鄉雲滃空士女趨慶合爪○歎得未曾有於休哉暉師請記于余餘告之曰師知觀之何也居經雲觀其音聲而得解脫匪”,64个字墨迹乌黑,笔法娴熟,典型的馆阁体,明显的赵孟頫赵孟頫《寿春堂记》书写风格,但不知何人手笔,估计是出自卢月楼,因为卢曾在临写《寿春堂记》上下过功夫。“课稿”“文稿”“残稿”及字幅,作为文史资料在此顺便提及,说不定哪天有人对这几件东西突发雅兴而又苦无觅处,或可找点蛛丝马迹。

现在我们先来看看九本“鸣琴学社诗稿”。

对云县文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云县历史上曾有过几个的文化团体,都与诗词创作有关。一个是清道光二十二年(1843),县城卖花街人刘有培邀约顺宁举人袁谨在云阳公署(云州州署)内成立的“约梅吟社”,诗稿大多早已散佚;一个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县城秀水沟人谢君谟在昆明发起成立的“云学会”,其会员也写诗词,并曾收集整理准备刊行,后因印刷条件限制以及其他种种原因未能成书,诗稿几经辗转,最后不知所终。另一个就是著名的“鸣琴学社”。民国三年(1914年)冬,大理人张肇兴(字景中,云县人常称其张景中先生)就任云县知事,热心地方文化建设,追寻“云学会”诗稿未获。民国5年(1916),张景中先生牵头发起成立了有点官方性质的“鸣琴学社”, 社址设在实业所内,邀请大理名士李学海来云县任教并主持学社日常工作,共有社员20多人。

就像《红楼梦》大观园里“秋爽斋偶结海棠社”时探春、宝玉、黛玉他们入社时都另起别号各有寄意一样,鸣琴学社每个社员也有一个雅号,这与今天的博客名称或是网虫的昵称差不多,如“雪道人”(李学海) “忙里闲人”(谢君谟,字功九),“铁笛”(卢光华,字月楼),“介石”(张世卿,字绍仁),“面琴山居士”(杨钰华,字品珍),“长笛倚楼人”(赵伟,字南卿),“龙湖钓者”(赵蔺臣),“听琴居士”(穆致和,字少惠),“守拙斋居士”(潘锡光,字叙五),其他还有什么沧江醉客、松友、醒时少年、丹山游客、寄云苍樵、爱竹主人、完璞山人、龙山山农、听沧浪客、乘风破浪客、梅村雪鹤等,听起来够雅致的。从别号可见当时云县学界名流的心性志趣,从中也不难感受到中国传统儒家士子惯有的山林逸韵,介于“入世”与“出世”之间。而作为一县之长兼学社社长的张景中先生身分有别,名号也就大异其趣,诗作落款曰“味胆丸斋”。“味胆丸斋”是其书斋名,以尝味苦胆励志,心志尽在其中。先生治学严谨,学养丰厚,智性清雅,但身为百姓衣食父母,管着全县人民吃喝拉撒,再说边陲小邑百端待理,职责所系自感责任重大,未敢稍懈,坐这文坛盟主席位却不能脱离群众自个去玩高雅,因此纵有林泉逸兴也不可能喻于言表,故以“味胆丸斋”自号,却也恰如其分,不同凡俗。

“鸣琴学社”是张景中命名的。为何叫“鸣琴”?我的理解有几层意思:首先,它应该缘于命名者常携常拂的那把古琴(张景中常携琴操曲),其次也应该与南河东岸的琴山有一定的意绪关联,因为当时琴山脚下庆云桥已竣工,桥头挽澜阁成了诗社雅集之地,“琴山”也曾作为社友们吟咏对象,学社的第二课诗题就叫“琴山晓望”。但这些都是很表象的东西,大家一看就知道张景中他们不会这么肤浅,“鸣琴”背后更有深意。

“鸣琴”指弹琴,古有“鸣琴而治”语,指以礼乐教化人民,达到“政简刑清”的治理效果。语出《吕氏春秋·察贤》:“宓子贱治
单父,弹鸣琴,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后遂称州、府、县署为琴堂。又以“鸣琴佳政”称颂地方官简政清刑,无为而治。唐诗有“遥知讼
堂里,佳政在鸣琴。”句,清人陈梦雷也有诗:“製锦功偏著,鸣琴政自循。”唐李白《赠从孙义兴宰铭》:“退食无外事,琴堂向山开。”
清金圣叹 《吴邑黄明府新婚》诗:“琴堂政毕吏人稀,此夜三星入紫微。”等等,古诗文中“鸣琴”“琴堂”之语甚多。

古人对鸣琴而治多有记述,上述宓子贱“身不下堂,而单父治。”并非无所事事,不务正业,旨在极言其“无为而治”的一面。事实上在鸣琴的背后,当有许多被隐去的为政之举,诸如知人善任、简政放权、公文从略、冗务从简等等。在吏治腐败时期,地方官员大都非昏即贪,要么朝令夕改、无事生非,扰民、乱民,要么酷刑峻法、坑民害民。“鸣琴而治”,实则是一种“以简驭繁”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其间贯穿的一个原则是:政清事简,事半功倍。

“鸣琴而治”明显地带着儒家“匡时济世”的理想化色彩,后世的文人骚客,索性将县令的府邸衙门冠以“琴堂”之美称,这些其实都是一种美好的希冀。张景中将诗社命名为“鸣琴学社”, 取“鸣琴而治”之意而用之,言近旨远,不仅蕴涵着他个人的情怀节操,更隐含着他的施政理想:自我期待树立“仁政”,将“礼乐”之风付诸实践,在其治下营造“以礼治邦,以乐化民”的宽松的时尚与氛围。

琴有着厚重的人文积淀,它的审美在世界音乐中独树一帜。它没有肆意的宣泄,只在含蓄中流露出平和超脱的气度,寄寓着安详宁静、洒脱自在的思想内含。琴与诗歌密不可分,讲求韵味,虚实相生,更求弦外之音,从中创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

至此,我们对“鸣琴学社”的微言大义也就不难理解了,也进一步懂得张景中为什么把一个诗社命名为“鸣琴学社”。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文艺团体,不仅仅写诗填词,还有其他文艺活动,但以写诗为主。“鸣琴学社”其实可以说是当时的云县“文联”,它荟萃了当时云县文化界的一些名流学子,其中也应该包含部分文学青年。学社少长咸集,弹琴调筝,唱和诗词,切磋诗艺,研究文学,交流心得,尽展人心深处的恬静详和潇洒自在之声。

学社半月举行笔会一次,诗题文题事先由张景中亲自拟出发布,活动时每人自带文稿,交主持人雪道人李学海批改品评。笔会地点无固定,广佛寺、水磨村白廷彩家的“肯亭”、山脚赵子山家花园、菜园坝李芳廷家花园和庆云桥头的挽澜阁都曾经是学社活动之地。民国6年,张景中调任维西县,学社曲终人散,风景不再。成立一年多的鸣琴学社,真是名副其实的昙花一现,但这“一现”在云县文化史上却是异常美丽的,因为它有诗稿传诸后世。“约梅吟社”,“云学会”都没有诗文传世,唯有“鸣琴学社”硕果仅存,曲终奏雅!

当时学社曾收集所写诗文,由成员潘锡光、魏逊昌工笔小楷抄录,集成《鸣琴社第×课诗稿》10卷写本,交教育局保管。时任教育局长也是学社主要成员的张世卿先生拟将诗稿送大理刊印,终因地方财力薄弱未能如愿。时逢在耿马罕土处当幕宾的孙人杰回云县,闻知此事甚感兴趣,向教育局借出诗稿参阅,不久孙人杰病故,诗稿遗留其书房。土地改革时,孙氏藏书被查抄,鸣琴诗稿却幸被遗弃,又幸遇有识之士李芬先生将诗稿捡回家中珍藏起来。虽然只有九卷,第一卷已不知去向,但总算是不幸中的大幸。1980年李芬先生将九卷藏本交县地方志办,并且每本都另纸加了自己的题签“鸣琴学社诗稿第×课”作为封面。听说县志办曾寻访过第一卷,未果。1992年,县志办、县民委组织人力编辑出版了一本《云州诗词选》,选诗就以《鸣琴社课本》为主。前人的名山事业在七、八十年后终于得到重视与回应,李芬先生功莫大焉,如果没有他慧眼识书并妥善保存,这九卷《鸣琴社课本》势必如同云县历史上很多有价值的文献资料一样烟消云散、泥牛入海了。

我是怀着虔诚与敬意来展读“鸣琴九稿”的。我之所以简称其“鸣琴九稿”,除了行文方便外,主要的还是出于汉语的一种习惯性的表达。文学史上以名词+数量词作为文献资料或文学派别名称的所在多有,如《古诗十九首》,《唐诗三百首》以及“竹林七贤”“唐宋八大家”等等就是人们较熟悉的。

“鸣琴社诗稿”,可以说是云县历史上的一个文学期刊,它每课都有一个主题。第一课诗题已无法得知,从幸存九期来看,诗社每课选题都与时节、时事、社会生活、生产劳动等有关,也兼及地方风物。据粗略统计,二至十课共收诗词300多首。作者多是云县地方文士、时贤,如孙伟望、赵伟、谢君谟、卢光华、张世卿等等;有的是外来官宦,如张肇兴、张肇荣;有的是随张肇兴来的幕宾,如爱竹主人;有的是巡边视察的上级官员,如由人龙等。作者范围较广,创作水平、风格各异。诗稿没有具体写作时间,只可根据所写内容来作大体推断。

下面对各课的主要内容略作介绍:

第二课的主题:《琴山晓望》,诗作23首,有些诗句至今仍脍炙人口,像张肇兴写的“旭来高树林开翠,霓望前溪岸跨虹”好像就为今天的景观准备似的,“青烟北郭煮糖火,绿草东风卖酒旗。”“两河流水波微动,四面远峰雾尚蒙。”“二水合从山外泻,全城半在画中看。” 很有地域特色。另有《游春》20首。

第三课主题:《征乡兵》,7首。诗叙1915年12月,云县人响应云南护国起义,声讨袁世凯的义举。体裁有古体诗,律诗等,从各个侧面反映了当时云县人对征乡兵的不同反应,既有“惟望除帝制,虽死愈于生”“讨逆宗旨定,铁血主义成”“振臂呼子弟,子弟争偕行”“妇孺咸知义,亲戚贺登程”“壮气虹贯日,长驱扫燕京”的大义,也有“保甲法虽良,谁识乡兵苦”“弟凄别乎兄,子惨离乎父”“安得常太平,闾阎幸欢聚。兵祸永无侵,常使安农圃”的现实与理想反映。当时正是云县农家准备榨甘蔗的季节,张肇兴的诗恰好反映了当时云县百姓既要应征讨袁,又要抽调修桥民工,又要忙于榨蔗等农活的社会矛盾,如“边民趋令如流水,徭役征调犹未已。”“忽闻军书烽火急,乃如猎犬惊山鸡。兵官呼来问,乡人弗敢恨。但言今年春,南桥充役卒,愿多作桥工,远道不惯出。”“君不见,河岸头,榨糖甘蔗还未收;阿母鬻蔗送儿行,短褐褴褛啼啾啾。”几件大事迫在眉睫,避不开,绕不过,这可难为了这个任劳任怨的一县之长。

另一主题:《甘蔗》,有《种甘蔗》《卖甘蔗》《榨甘蔗》《食甘蔗》系列,如“一犁何事向南阡,种蔗今年接去年。咀嚼还期甜在后,勤劳应许苦当先。”“灯火三更茶已凉,渴拈蔗本润诗肠。书中有味甜尤甚,字字还须咬汁浆。”“入口可怜农种植,为谁辛苦为谁甜。”“蔗汁迸三轮,农夫叱一犊。”“暮山黑处火坛红,咯咯轳声越晚风。城外城中人睡静,老牛榨蔗正催工。”言近旨远,妙有寄托,趣味横生,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这类描写恐怕只是云县鸣琴学社独有了。另有其他杂咏若干如《游梨花村》《天枧槽》《云梯田》《龙竹屋》等。

第四课主题:《调桥工》,6首,排律。诗叙当时云县修建庆云桥征调民工历尽艰难困苦终于大功告成——“官绅举相庆,遂名庆云桥”。“寸铁民性命,尺石民脂膏”反映了张景中的民本思想。另一题是《扫墓》。

第五课主题:《古战垒》,诗叙云州历史上白旗红旗蓝旗战事。诗体为“柏梁体”,是七言古诗中的一种,要求每句押韵。据说汉武帝建筑柏梁台,与群臣联句赋诗,句句用韵,所以称这种诗为柏梁体。杜甫的《饮中八仙歌》、《丽人行》就是较著名的柏梁体。另题:《苦热》。

第六课主题:《粜公米》和《筹军饷》,诗叙民国五年夏旱,民大饥,奸商哄抬粮价,官方平价卖米济饥民和滇兴义师,云县为护国军筹军饷两事。另题:《端午即事》,《剑兰》。

第七课主题:《莲花塘消夏》、《喜雨》、《茉莉花》等,有诗有词,词如《满庭芳》《西江月》等。

第八课诗题有《雨后登云章楼》《云城消夏词》《饯别景中县长》、《甜笋》等。张景中离任在即,谢君谟等写了《饯别景中县长》若干首,其中有云:“荒邑何堪治,荆天棘地中。公来一载半,道路沟渠通。”“鸣琴开学社,到处有亭台。暇日承公教,诚心置腹推。”“明德云章外,公今已远行。登楼频怅望,两水有余情。”语言简朴,情感真挚。

第九课主要收集了张景中描写当时云县以及旧志所载的一些风景名胜的诗作,有怀念作者之意。作为人文资料,在此不妨将其名目照录:

《云城十二景》:云楼彩旭、星阁清风、德门激湍、泮池古树、弓堤细柳、月沼新荷、岫庵出云、琴山临水、虚亭倚翠、济亭回澜、云渠绕郭、铁桥凌空。

《云城四胜》:三山为郭、两河萦带、二池通源、双树拱门。

《云州旧志八景》:天马迎晖、溪虹渡翠、碧沼腾龙、玉池泛月、层楼旭照、永镇雄关、猛地温泉、神舟飞渡。

另题:《逍遥亭览胜》《题虚亭》《抹猛果》(芒果)《粮酿醋》《粮煮梅》等。

第十课,开首仍书“鸣琴学社第九课”,诗题《逍遥亭览胜》,《云城十二景》,诗题同第九课,估计是第九课续稿。十六页后才是“鸣琴学社第十课”,诗题:《云城四胜》。另有雪道人《游济亭观桥工成》、《抹猛果》、《调寄南歌子-九月三日张景公约游广佛虚亭小饮》。第十课的诗稿仅有6页,15首诗词。兴旺一时的“鸣琴学社”随着张景中先生的离任而式微,创作渐入尾声。

概而言之,鸣琴诗稿内容大致有这几方面:

一是反映当时云县的社会现实、生产生活,如《调桥工》《征乡兵》《筹军饷》《粜公米》和《种甘蔗》《卖甘蔗》《榨甘蔗》《食甘蔗蔗》等,缘事而发,记事抒怀。如果鸣琴诗稿只是吟风弄月模山范水无病呻吟之作,那么我们今天似乎没有必要用更多的文字来谈它,难得的是,鸣琴学社的诗人们不重形式主义和浮靡诗风,不为吟诗而吟诗,而能通过不同的体裁、题材,不同的艺术风格,把笔触伸入现实,从不同的角度切入当时社会现实生活的各个方面,有诗史价值。以时事入诗,正合白居易“诗歌合为事而作”之论,这是鸣琴诗稿最有价值的地方。

二是反映岁时风俗、风土人情、地方物产,如《端午即事》《清明扫墓》和《剑兰》《茉莉花》《糖酿醋》《糖煮梅》《甜笋》《抹美果》(芒果)等,饶有地方特色,读来趣味盎然。

三是吟赏风景,赞美家乡,如《琴山晓望》《云梯田》《景阁清风》《雨后登云章楼》《虚亭倚翠》和专题写 “云城十二景”“云城四胜”“云州八景”等,表现了作者对云县山川风物的热爱,这些描写对我们今天的市政建设有着重要的参考、借鉴价值,是打造亚热带山水园林城市独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资源。

四是抒写亲朋情谊和其他杂咏。

在艺术方面,诸体兼备,并且技艺娴熟,具有较高的语言驾驭能力,像古风、柏梁体、排律、七律、七绝、词等都严格按诗词格律来写。诗作径直描写,或贬或褒,持论允当,并不讳饰。在表现手法上,赋、比、兴、用典等各擅其长,材藻丰富,情韵亦佳,才华艳发,吐纳风流。

还有一个重要特点值得一提,就是第五至第七这三课诗稿有眉批,林林总总1100多字的评点,语言精当,不乏真知灼见,都像古代诗话、词话中的评语那样专业,也说明此学社确是带有学习研习之意,成员中有精于诗词者。这里略举几例,以飨读者:

第五课眉批:

味胆丸斋张景中的《苦热》:“起句突兀善用翻进之笔。”“狂字韵险而稳,于情事亦雅切。”“结句妙以反掉出之。”“颈联推陈出新。”“三联用加倍写深入一层。”“结句平淡中有真理。”

雪道人李学海的《古战垒》:“起笔简老。”“来历澄澈、叙事分明,可为咏古诗之模范。”“三旗先后扰攘亘二十年,只以数语了之,炼意炼词极其简洁。”“总束一联章法完密。”“正写数联苍凉悽惋,是吊古诗应有之笔。笔致排处尤可为法。”“结束最紧提得起。”“结末以欷歔之词写恻隐之情颇得诗人敦厚宗旨。”

  第六课眉批:

《筹军饷》:“一起四句好,笼罩全篇。”“用意深微周至,笔亦矫健。”“说得有声有色理直而气亦壮。”《端午即事》:“确是云阳端午。”“异想天开。”“云字押得现成。”“运旧为新。确是自家端午。”“句格翻新妙能联络赴题。”“一起反衬翻新。此实句也即此题名句也。”

 第七课眉批:

 《满庭芳》:“无风句新而确。”“新世界之眼光是亲身领略得来,苏辛在当日亦不能道。”“细腻熨帖此中有人。极洒脱亦极解脱。”

《西江月》:“词意清超,元人逸品。”“文章天成,信手拈来,自然合拍。”

……

综上所述,“鸣琴诗稿”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地域特色突出,乡土气息浓厚,兼具史料性、人文性、文学性、学术性,具有存史资治教化等价值,对后人有审美教育意义,如果能组织人力把它整理成书印行于世,将是云县地方文化建设中的一件很有意义的事。

将近一个世纪过去了,“鸣琴九稿”成为云县乃至临沧文化史上一段飘逝的绝唱。

试想,一个世纪以前,在中原文化与边地文化交融地界,在交通闭塞、经济贫困、教育落后、文化晚开的边疆地区,有那么一位学养丰厚、温文儒雅的一县之长,倡导、组织、引领、辅导着一批志趣相投、情感丰富的地方文士,在琴山脚下、孟佑河边、莲花塘畔、广佛寺中乃至私家花园,操琴弄曲、雅歌投壶,吟诗填词,悠然唱和,那是一道不可多得,不可再现的风景,翻阅这历经岁月风雨,不无传奇色彩的孤本,尽管它们早已虫穿蚁蚀残缺不全,但那一页页细楷抄写的诗篇依然风姿俊逸,神采飞扬;展阅发黄破损的诗稿,触摸前贤手泽,前辈们诗酒自娱,文采风流,感时寄慨,独抒性灵的情境跃然纸上。透过毫锋墨彩,依稀可感当年文士学子们情感的跌宕,诗心的律动。时过境迁,钩沉历史,“鸣琴九稿”又有“鹤鸣九皋”的感觉。

中国号称泱泱诗国,结社联谊、各申雅怀是具有中国传统的文化现象。尽管现今物欲横流,人心浮躁,诗心已渺,但过去那种“天朗气清,惠风和畅”,“少长咸集”的雅尚并非杳如黄鹤,随着科技的发达,人们释放情素诗思的形式转换了平台——互联网。这是一个极其广阔、深远、自由的空间,任何文艺——书法、绘画、音乐、诗词歌赋、楹联、散文小说爱好者都可以在这个蔚然大观的空间里找到归属,创建博客、开拓空间、海阔天空、游目骋怀、自由登录、发帖跟帖、交流品鉴,尽享传统文化与高科技联姻的卓越。这可是“鸣琴学社”时代“味胆丸斋”、“忙里闲人”、“长笛倚楼人”、“梅村雪鹤”、“沧江醉客”等诗翁诗魔诗客们做梦也无法想到的事。如果他们生在当代,以他们的风调、才情,其博客肯定不少纸条、留言和关注。闲话打住,言归本记:

当我对“鸣琴九稿”等资料的阅读、“研究”进行得差不多的时候,诗社社长来电话了,问鸣琴诗稿看完了没有,档案馆打电话催还。我听了,心里掠过一丝欣慰——档案馆催还书是大好事,马上回复说下午就全部奉还。于是马上进行了一些必要的“备份”,然后一一清点,装好,下午完璧归赵。

事后遇着档案馆的熟人,我讲起此事,开玩笑说,我以为你们已把这事忘了呢。他笑笑,说:啊,咋可能,再说这是有借条的。

 QQ1056164366

2011-5-22      
    当年诗社成员笔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