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婚厚爱boss宠妻如命:沉在水底的神秘古应国—今报网

来源:百度文库 编辑:九乡新闻网 时间:2024/04/28 01:00:13
沉在水底的神秘古应国
时间:2008-4-19 3:50:59 来源:东方今报
【缘起】
古应国究竟在哪里?它是一个怎样的国家?历史上虽有零星记载,但却一直缺乏实物的考证。古应国沉没在历史的某个角落,谜团重重。
然而一个偶然的电话,成为叩开神秘古国紧掩大门的重要线索。
□今报记者 李长需/文 沈翔/图
神秘电话叩响古国之门
29年前,刚参加工作的孙清远像大多数人一样,连“古应国”三个字都没有听说过。
幸运的是,刚参加工作不久的一个神秘电话,让他开启了古应国的隐秘之门。
那一年,孙清远还是一个十八九岁的毛头小伙。他被借调到平顶山市文管会,被派到省文物局学习了三个多月后,才开始正式上班。
平顶山因煤而生,年轻得不能再年轻,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里不可能有重要文物出现,文管会也不会有多大作为。
刚上班的几天,孙清远也的确无事可干,和仅有的两名工作人员耿殿元、张肇武一样,百无聊赖。
但转机出现在几天后的一个电话上。
打电话的是宝丰县文化馆副馆长邓城宝。邓城宝告诉他们:有一位农民,拿了一个铜簋,要卖给文化馆。这个农民是平顶山市郊区薛庄公社北滍大队砖瓦窑场的窑工,他们烧砖取土时,挖出了铜簋,听说文化馆收这样的东西,就过来卖。
邓城宝问明情况,及时表扬了那位农民,然后让这位农民带着铜簋到平顶山市文管办。
接到电话之后,孙清远三人感到难以置信:平顶山市郊竟然出土了铜簋?
三人充满了期待。第二天一大早,他们就匆忙赶到办公室,焦急难耐地等待这位可能改变一切的农民。然而一天时间过去了,这位农民踪影全无。第二天等了半天也是如此。
土岭下深埋的历史秘密
三人实在坐不住了,就赶紧乘车前往铜簋的发现地薛庄公社北滍大队。
他们找到了大队的书记,说明来意。书记热情地找来大队会计卢自乾,让他带领三人到窑场去调查。
窑场就坐落在应河的东畔,大大小小有很多个。从位置上看,这一带是一个南北长2000多米的土岭,当地人叫它滍阳岭,它高出周围地面10多米,宽也有100多米,公社、大队和个人因此在这里建窑取土。
窑场工人说,取土过程中,经常可以挖到陶罐、铜香炉、铜箭头等,数量非常多,铜器大多被当作废铜卖给了收破烂的。
散乱的土坑、土堆上,到处可见汉砖与陶器的碎片,还有小件的铜箭头等也可见到。三人感到既震惊又痛惜。他们赶紧向工人宣讲文物政策,强调保护文物的重要性。
不少工人很自觉,在他们宣讲的两个小时内,立即回家将挖到的东西拿来上交,其中有两周时期的车马饰、汉代的陶罐等,总共有十几件。
看着交上来的文物,三人注视着这道并不显眼的土岭,心里嘀咕着:它的底下,究竟隐藏着怎样的隐秘世界?
这时候一个窑工证实:窑场确实有一位农民拿着挖出来的东西去过宝丰,但遗憾的是,他们并没有找到这位工人。
三人决定立即赶到宝丰,追查铜簋的下落。在宝丰见到邓城宝以后,邓城宝分析,很可能这位农民怕东西被文管办没收,才没有去交。这位农民一定是把铜簋卖给废品站了。
四人赶紧找到宝丰县废品收购站,找到当天值班的男营业员。这位男营业员说,确实收到一个重2.4公斤的铜器,他当时看着像文物,就单独放了起来,准备交给文化馆。
邓城宝一看,果然是那个铜簋。四人问需要多少钱,男营业员说收购时花了9.6元,给原价就可以了,并谢绝了奖励。
这个西周时期的铜簋,是平顶山文管办成立以来,收集到的最珍贵的文物。
铜簋成为发掘古国第一线索
拿着铜簋,张肇武爱不释手。按照常识,簋是代表诸侯贵族身份的礼器,其主人的身份一定不低。
看着铜簋精美的纹饰,孙清远突然想起在省文物局学习时获得的知识:珍贵的青铜器大多刻有铭文。这个铜簋会不会也有铭文呢?如果有铭文,那价值就堪称国宝了。
铜簋内底部布满淤土和锈迹,孙清远试探着摸了几下,果然感觉到指尖碰到了文字一样的东西。
“有铭文啊!”他兴奋地大叫起来。
“怎么可能?”张肇武起初有点不相信。他仔细摸了几下之后,也惊讶地叫了起来。
他们赶紧将铜簋底部的淤土与锈迹清理干净,三行篆文隐约显露出来。经过一番仔细辨认,原来是“邓公乍应嫚毗滕簋其永宝用”,这说明铜簋应该是古代邓国的邓公陪嫁女儿的礼器。他们因此给其取名为“邓公簋”。
邓公女儿所嫁的对象,一定是与邓国实力相当的国家的王公贵族,那么这是哪个国家呢?难道一个隐藏在历史深处的国家会因此浮出水面?
他们回到平顶山以后,赶紧查找文献。根据文献记载,古时候有一个国家叫应国,大体方位就在铜簋的发现地。
古应国,传说起源于黄帝时期的应龙氏部落,这个部落助黄帝打败蚩尤氏之后,定居山西,后又迁徙到河南鲁山县之应乡;商代时,他们与商朝往来密切;至周武王灭商之际,应国也随之被灭;周武王遂封其子应叔于应侯国故地,即铜簋的发现地这一带。
这些记载中的历史,多少年来都没有发现具体的实物来加以证实,新中国成立前传说有12件应国文物传世,但流落在世界各地。所以根本无法通过实物证实古应国的具体位置。
无疑,“邓公簋”成了打捞沉在历史深处的古应国的第一线索。
鹰形玉佩揭开古国面纱
“邓公簋”的发现,彻底调动了三人的积极性,他们此后经常往返于滍阳岭的窑场,征集文物,宣传保护政策。
1986年,应国墓地引起了省文物部门的重视,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派出王龙正等人,开始联合平顶山市文管办对应国墓地进行发掘,初步发现数百座西周至汉代的墓葬,并随即开始挖掘应国墓地一号墓。
这座墓出土了上千件文物,其中主要器物组合为五鼎六簋,这说明墓主级别较高,应为应国某一代的国君。
令人振奋的是,这个墓葬还出土了一件极为重要的鹰形玉佩,这和之前征集到的两套鹰形马衔镳,成为证明古应国的最重要的物证。
玉佩和马衔镳为何打造成鹰形,这其中必有深意。专家分析,在我国早期的象形文字中,“鹰”和“应”是同一个字,后来才演化为“鹰”指飞禽,“应”作地名或他用。
出土鹰形器物,不无象征意义。据我省考古学家郝本性考释,鹰具有族徽的意义。应国为殷商所置,商部落以鸟为图腾,应国以鹰为图腾应属商族遗风,西周时期的应国承袭了早期应国之名。这个考证说明,出土的鹰形器物证明应国就在此地(后来平顶山市的别称“鹰城”即来源于此)。
这个墓地的挖掘,揭开了应国疆域无实物依据的千古之谜,古应国的面纱被逐步撩开。
随后,他们又对三四百座墓进行了长达10多年的挖掘,出土了数千件文物。这其中有应国贵族墓数十座,也有一部分稍晚的楚国贵族墓,证明了应国为楚国所灭的史实。
至此,古应国的面目逐渐清晰: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建国,后来经过夏、商,至周时重封后南迁,直至为楚国所灭。
水底下的古国都城谜团
虽然从应国墓地中出土了大量的器物,但应国都城的所在,在这些器物中却难觅踪影。
我们来到应国墓地所在的滍阳岭,想寻找蛛丝马迹。在正午的阳光下,滍阳岭已经不能称为一道岭,一条宽阔的马路,将其一分为二。
从滍阳岭的位置来看,它在应河的东侧。当年突兀高大的地形,既可以做墓地集中区,又可做应河防洪用。因而有人推测,应国都城应在滍阳岭之东不远。
据当地人回忆,在滍阳岭东南,有一古镇,叫滍阳镇。解放前后,这里还繁华异常,并保存着完好的寨墙。其四方寨门上都有石刻题名,东门为“迎旭”,南门为“望楚”(楚指古楚国),西门为“古应”(指古应国),北门为“通宝”(宝指宝丰县),说明其地扼四方,十分重要。
滍阳镇因在沙河(古滍水)之北而得名,其西也有沙河的支流。遗憾的是,1964年,新建的平顶山为解决吃水问题,在沙河中游拦坝建起白龟山水库,滍阳镇因此沉于水底。
不少专家推测,滍阳镇应该为应国的都城所在地。
很显然,确定一座故城,需要发现其宫殿遗址及夯土层等,这当然需要一番发掘。然而现在滍阳镇已沉于茫茫白水中,一切秘密,已经不可能通过考古手段去证实。
应国故城在哪里?谜团似乎依旧。